耳机的选择 一位发烧实践者的经验之谈(一)
电脑耳机选择指南选择适合你的耳机

电脑耳机选择指南选择适合你的耳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脑耳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用于游戏、影音娱乐还是工作学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电脑耳机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脑耳机选择的指南,帮助你选购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耳机类型在选择电脑耳机时,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耳机,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来选择。
1.1 闭式耳机闭式耳机是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耳机,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提供沉浸式的音乐体验。
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如办公室、咖啡厅等。
1.2 开放式耳机开放式耳机则相反,它的设计能够让外界声音透过耳罩进入耳朵,提供更加自然、开放的音质。
适合在安静环境中使用,如家庭、图书馆等。
1.3 耳塞式耳机耳塞式耳机是一种小巧便携的耳机,它能够直接插入耳道,有效隔绝外界噪音。
适合在移动的情况下使用,如旅行、运动等。
1.4 游戏专用耳机游戏专用耳机通常具有更好的方向感和虚拟环绕音效,能够提供更具沉浸感的游戏体验。
适合游戏爱好者选择。
二、音质和频响除了耳机类型,音质和频响也是选择电脑耳机的关键因素。
2.1 音质优质的电脑耳机应该具备清晰、逼真的音质表现。
在购买时可以选择一些知名品牌,如索尼、BOSE等,这些品牌通常会有更好的音质表现。
2.2 频响低音、中音和高音是电脑耳机音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频响则代表了耳机在不同音域的表现能力。
一般来说,频响范围越广,音质表现越全面。
三、舒适度和耐用性电脑耳机的舒适度和耐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1 舒适度长时间佩戴耳机时,舒适度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轻便、耳罩柔软的设计,能够减少佩戴时的不适感。
3.2 耐用性耳机的耐用性也是考虑的重点之一。
优质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能够保证长时间使用耳机的品质和性能。
四、价格和品牌最后,在选择电脑耳机时,价格和品牌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4.1 价格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价格区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价格不一定就代表品质,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
如何选购合适的耳机

如何选购合适的耳机一、耳机种类介绍耳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音频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坊间耳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选购耳机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般来说,耳机分为入耳式、耳塞式、头戴式、蓝牙耳机和后枕式等主要类别,他们各有特色。
1、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机,它通过耳垂和耳道的密合来实现隔音,体积小,能够很好地隔绝外界噪音,这一点在地铁、公交上使用时能够感受到。
入耳式耳机通常具有优秀的隔音性能,便于携带,外形时尚,目前已经成为了时尚的代表。
2、耳塞式耳机与入耳式耳机类似,耳塞式耳机是一种基于耳道的耳机种类,区别在于它们拥有更多的垫片,可以插进耳朵里。
耳塞式耳机通常通过提供更好的隔音性能来增强音质,是更贴合耳朵结构的耳机。
但是,用久了会损坏耳垂,并有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使用时要谨慎。
3、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通常在音质和舒适性之间取得了平衡,使用时舒适度高,音质也比较好,是录音室、电影院等专业场所常见的一种耳机。
而且由于他们的体积较大,所以装配更高级的驱动器也更容易一些,音质方面也会更好一些。
使用这种耳机通常会让人感到更舒适,但携带不太方便。
4、蓝牙耳机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蓝牙耳机也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设备。
蓝牙耳机可以帮助使用者获得更高的自由度和舒适性,而没有线缆的束缚。
同时,他们还带来更好的噪音屏蔽以及更出色的音质体验。
蓝牙耳机的不便之处在于充电一般都比较麻烦,而且由于频繁的无线信号传输,其电池寿命也较短。
5、后枕式耳机后枕式耳机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耳机,它通过形状和压力来保持在你的耳朵上。
和头戴式耳机类似,它们的声学性能非常好,通常可以实现出色的音质接口。
这种耳机在设计上非常舒适,可以长时间佩戴。
但是由于他们需要与头部接触,所以相比较入耳式耳机,会让使用者更容易感到热,需要适度调整水平。
二、选购耳机需要考虑的因素当我们进一家影音专卖店的时候,往往能感受到各种品牌耳机呈现给消费者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买家们该如何去选择自己想要的耳机呢?下面介绍几个选购耳机的因素。
如何选购合适的耳机

如何选购合适的耳机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耳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通勤途中、在家听音乐、还是在运动时,耳机都能为我们提供优质的音乐体验。
然而,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耳机却并不简单。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耳机品牌、各种不同类型的耳机功能令消费者目不暇接。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选购合适耳机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了解不同类型的耳机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的耳机类型包括: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和耳罩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小巧方便,适合运动时使用,且隔音效果较好;头戴式耳机一般音质较好,适合家庭、办公室环境,但随身携带不太方便;耳罩式耳机音质极佳,不易产生听觉疲劳,常用于专业音乐制作。
根据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耳机类型是选购耳机的第一步。
其次,音质是选购耳机时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
优质的音质能够为我们呈现出更加纯净、真实的音乐体验。
然而,要评估耳机的音质却并不简单。
很多人倾向于看耳机的频响曲线,然而这并不能准确反映出耳机的音质。
因为人耳的听觉特性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单一的频响曲线并不能完整地评估一个耳机的音质。
最佳的评估方法是亲自试听,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同音量来感受耳机的音质表现。
除了音质外,舒适度也是选购耳机时需重视的因素。
毕竟,佩戴一个舒适的耳机才能长时间享受音乐。
要选择合适的舒适耳机,需要考虑耳机重量、耳垫材质等。
一些耳罩式耳机采用记忆棉耳垫设计,能够更好地贴合耳朵,使佩戴更加舒适。
而轻便的入耳式耳机则适合需要长时间佩戴的运动场景。
除了这些基本要素外,其他一些特殊特性也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耳机是否支持主动降噪功能,这对于经常在嘈杂环境下使用耳机的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些耳机有线控功能,可以轻松切换歌曲、调节音量等,这在日常使用中也十分方便。
在购买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对这些特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耳机。
最后,价格也是选购耳机时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市面上耳机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
耳机怎么选购窍门

耳机怎么选购窍门方法/步骤耳机选购技巧一: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要求。
首先,前端的不同对于耳机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手机、mp3等小推力前端音源的推力并不大,更适合耳塞和便携式头戴耳机,而电脑和台式cd则属于大推力音源,大多数耳机都可以兼容,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一些全罩式头戴耳机和高阻抗的产品。
耳机选购技巧二:重在试听与了解选耳机最重要的是听,但并不是每款产品都适合你,比如某些耳机销售比较多,很多用户觉得音质不错,但你购买之后可能并不觉得怎么样。
其实耳机重要的是自己的感觉,就象欣赏音乐那样,有的喜欢摇滚音乐,有的人喜欢流行音乐或者dj舞曲等。
对于耳机来说也是如此。
不同类型的音乐会有不同的耳机最匹配,另外不同功率的数码产品适合的耳机也不一样。
这个就需要自己发掘与自己去了解。
耳机选购技巧三:确定想要的耳机类型还有一点,就是你喜欢什么类型的耳机,不同的耳机类型或外观可以根据自己的用户或喜好去选择,这些主要靠感觉,但也需要对这些类型有一定了解,从多款样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当然了,有的人可能买耳机是为了装逼,有的人是为了装深沉的逼,有的人则是为了...享受音乐。
(当然不是true music))耳机选购技巧四:仔细看产品参数对于耳机来说,两款采用同样单元、参数完全相同的耳机,通过不同工程师的调教,声音会大有变化。
但对于选购耳机来说,参数尽管仅供参考,并非最为重要,但也是绝对无法忽视的。
耳机参数中两大参数需要注意,一个是阻抗,一个是灵敏度。
阻抗是比较易于理解的。
阻抗越高就越难推,这需要大推力的前端支持。
但阻抗并不能单独来看,我们常常忽略另一个参数灵敏度的存在,如果参考灵敏度的话会发现,大阻抗难推并不是绝对的,所以需要综合来考虑。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选一款高阻抗高灵敏度的耳机和一款低阻抗低灵敏度的耳机,用同样的小推力前端连接直推,我们发现,高阻抗高灵敏度的耳机反而比较容易出声。
在选购耳机时,我们不妨先看看耳机的参数,如果前端推力不大的话,选购阻抗小于等于32欧姆,灵敏度大于等于100db的耳机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
如何选购适合的耳机

多音乐爱好者都想选购适合自己的耳机,可是,看到复杂的耳机参数和商家的宣传后就不明白该如何选择了,因此总结该帖子,希望能给大伙儿点帮忙。
1、耳机的类型耳机依照其换能方式分类,要紧有动圈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
从结构上分开方式,半开放式和封锁式。
从佩带形式上那么有耳塞式,挂耳式和头带式。
2、开放式与密闭式耳机的区别开放式耳机的外壳是开放的,开放式耳机质量轻,声音自然,无压迫感。
因为是开放的,声音外泄,外界噪声也会进入。
半开放耳机是指耳机的开放是选择性的,即只对某些频率开放对其他频率是封锁的,或是在必然方向上是开放的在其他方向是封锁的。
封锁式耳机的外壳是封锁的,避免外界声音进入,声音外泄减少,在专业监听中利用的很多。
声音一样来讲超级清楚,细节丰硕,低频响应超级好,对大多数人来讲封锁式耳机佩带有密闭只感。
3、什么是高保真耳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1-10标准高保真耳机的要紧性能是:频率响音不低于50Hz到 12500Hz;典型频率响应的许诺误差±3dB;频率响应曲线的斜率不超过没倍频程9dB在250Hz-800Hz 内左右单元在同一倍频程带宽内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2dB,100Hz-5000Hz范围内,声压级为94dB时,谐波失真不超过1%,100dB时不超过3%;耳机的频率响应在2KHz- 5KHz之间许诺有所下降,以改善透明度和空间感。
4、什么是耳机的频响范围?频响范围是指耳性能够放送出的频带的宽度,优秀的耳机频响宽度可达5Hz- 4000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仅在20Hz-20000Hz。
值得注意的是界定频响宽度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以低于平均输出幅度的1/2为标准或低于 1/4为标准,这显然是不一样的。
一样的生产商是一输出幅度降低1/2为标准测出频响宽度,这确实是说以-3dB为标准,可是由于所采纳的测试标准不同,有一些产品是以-10dB为测量的。
这事实上是等于低于正常值1/16下为标准测量的。
蓝牙耳机挑选技巧蓝牙耳机挑选

蓝牙耳机挑选技巧蓝牙耳机挑选
技巧是选购蓝牙耳机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蓝牙耳机挑选技巧:
1. 品牌和口碑:选择知名品牌可以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2. 价格和预算:根据个人预算确定购买范围,选择适合自己的价格区间。
3. 音质:注重蓝牙耳机的音质表现,选择具有良好音质的产品。
4. 连接稳定性:蓝牙耳机的连接稳定性对于无线使用非常重要,确保耳机与设备的连接不容易断开。
5. 电池续航:注意蓝牙耳机的电池续航时间,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使用需求。
6. 设计和舒适度:选择舒适的耳机设计,适合个人的耳型并提供良好的佩戴体验。
7. 防水防汗性能:如果你需要在户外或者运动时使用,可以选择具有防水防汗功能的耳机。
8. 功能和特点: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具有适合自己需求的功能和特点的耳机,例如ANC(主动降噪)、触控操作、语音助手等。
9. 耳机的配对功能:一些耳机具备多设备配对功能,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方便切换使用。
10. 评价和在线评论:了解其他消费者对于该款蓝牙耳机的评价和使用体验,可以对产品的优劣有更直观的了解和判断。
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您选购到满意的蓝牙耳机。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电脑耳机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电脑耳机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电脑耳机作为我们与电脑交互的重要设备之一,对于音质和舒适度要求较高。
然而,市场上电脑耳机种类繁多,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电脑耳机成为了一项大胆。
本文将介绍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电脑耳机。
一、了解你的需求在选择电脑耳机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你是用于办公还是娱乐?你需要高保真音质还是舒适度更重要?你需要有线还是无线耳机?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缩小选择范围,从而更加精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耳机。
二、确定预算电脑耳机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选择一款合适的电脑耳机也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来决定。
一般来说,预算越高,你可以选择的耳机种类和品质就越多。
但是,也不必盲目跟随高价位的品牌,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格合理选择。
三、考虑音质音质是选择电脑耳机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需要追求高保真音效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采用了高级音频技术的耳机,比如支持立体声或环绕声技术。
而对于办公或者日常娱乐使用的用户来说,只需要一般的音质也是足够的。
四、选择合适的耳机类型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耳机。
常见的耳机类型包括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和耳罩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小巧便携,适合平时携带使用。
头戴式耳机舒适度较高,适合长时间佩戴。
而耳罩式耳机则更适合需要追求音质的用户。
五、考虑耳机的舒适度和耐用性舒适度和耐用性是选择电脑耳机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电脑耳机的时候,可以尝试戴上几分钟,感受一下是否会有压迫感或者不适。
同时,可以参考其他用户的使用评价,了解耳机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六、选择适合的接口类型电脑耳机的接口类型主要分为USB接口和3.5mm音频接口。
USB接口的耳机通常有自带音频芯片,支持独立音效调节,音质相对较好;而3.5mm音频接口的耳机适用范围更广,适合连接各种设备。
根据自己的设备接口类型来选择相应的电脑耳机。
七、了解品牌和用户评价在选择电脑耳机时,可以通过了解各个品牌的特点和用户评价来做更加明智的选择。
五步轻松购买适合你的耳机

五步轻松购买适合你的耳机在现代社会,耳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外出时候听音乐,还是在工作学习时需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好的耳机都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音质和舒适的佩戴体验。
但是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耳机品牌和款式,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那么在购买适合自己的耳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五个简单步骤,帮助你轻松购买适合自己的耳机。
第一步:明确需求在购买耳机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途和偏好,对于耳机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你是运动爱好者,那么一款耐汗防水的运动耳机会更适合你;如果你是专业音乐制作人,那么一款高保真的耳机则是你的首选。
同时,你也要考虑到耳机的使用场景和频率。
是需要在户外使用,还是在室内长时间佩戴?这些因素都应该在购买前明确。
第二步:了解耳机类型在选择耳机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耳机类型。
常见的耳机类型包括入耳式、耳塞式、头戴式和耳挂式。
入耳式耳机便携轻便,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耳塞式耳机舒适度更好,能够提供更好的音质;头戴式耳机重量较重,但佩戴舒适度高,音质表现出色;耳挂式耳机则适合需要频繁摘戴的场合。
了解不同类型的耳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需求做出选择。
第三步:考虑音质和频响耳机的音质和频响是购买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好的音质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而频响则能够决定耳机能够还原出多大范围的声音。
一般来说,音质好的耳机会更贵一些,但对于追求音乐品质的人来说,这是值得的投资。
在购买时,可以参考一些专业的音频评测和用户的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音质和频响范围。
第四步:舒适度和耐用性对于长时间佩戴耳机的人来说,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款佩戴不舒适的耳机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对我们的耳朵造成伤害。
因此,在购买时,我们要选择舒适度较好、材质上乘的耳机。
此外,耳机的耐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耳机质量越好,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地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机的选择一位发烧实践者的经验之谈(一) 耳机的选择一位发烧实践者的经验之谈(一)帖子太乱,重新整理,文字写图片上面。
图片没有意义。
我写的东西,大耳机是值得参考的,其次是播放器。
解码和耳放听的不多不少,买的不多不少,如果你跟我口味一样,恭喜你,你可以省钱了,但是口味不一样的不要尝试塞子,我一直拿着大耳机的指标在强人(塞子)所难,你听听看看,不要当真1854楼——1859楼,一定要看!我建议这个烧友单开一贴,我再给置顶帖链接再一次不淡定了铜涡轮1400块。
IE80的价格是1700+。
亚马逊前几天忍了又忍,还是不淡定了,买了一个铜涡轮,心急走的还是快渠道。
预计一周之后到手。
作为一个骨灰级黑魔声的初烧,看到打折,一下子崩溃了。
就跟走在路上发现商场写到打四折,一下子就不淡定了以前只是蹭听过,2800的价格说实话,实在是没办法产生兴趣。
这次是不到1400块的价格,加上运费也就是1450,勉为其难的买了吧。
你们看到这个消息,如果说缺个塞子,预算又是1500块的,我建议还是找找UE900两年保换的行货。
海淘这个东西,是没法保修的如果已经被我坑了,买了UE900,那可以考虑再被我坑一次另外,IE80价格1700+,我认为是合适的。
这个价位,很难去挑IE80的毛病了。
拿着IE80跟2800价位的几个旗舰比,我承认,我鄙视它。
但是1700+的价格,我表示,很难继续黑了看到这个信息的,手上资金宽裕,可以下手。
这两个价格是没话说的——我一直很挑剔,看了我的帖子的就知道的,如果我都觉得没话说了,肯定是值得出手的。
分篇整理分割线———————————————————————————————————————————————————————————————————————初烧大耳机篇——前言跟大耳机相关的一些东西:耳机、播放器、耳放、线、解码、音频文件、耳机线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毫无疑问——耳机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忽悠人的说法——XX直推?不能听这个说法,大家别信,真的,坑了很多人一个耳机,如果D50直推,你喜欢,上放了肯定喜欢如果直推你不喜欢,那上了放,你也不会喜欢忽悠人的说法——直推不能听,害人在哪呢?容易让人意淫——你直推了觉得不好听,然后你意淫攒钱买了耳放就行了。
结果如何?这个结论我用事实说话——这个帖子这么多买了耳机的,如果买的是歌德225i,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说不喜欢的。
买了K701、HD650、K702 65TH(插一句,这个耳机是为K701的发烧友准备的,如果你喜欢K701会更喜欢65TH,如果不喜欢K701,你也不会喜欢65TH),上述这三个耳机,都在问我怎么拯救。
为什么都在问我怎么拯救?拿着播放器直推,自己不喜欢,然后意淫拿耳放去拯救。
你说这多不靠谱?耳放只是个功率放大,仅此而已——很多人都把耳放当做万能药了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南辕北辙的对抗性的说法呢?因为这是网络现实生活中,去耳机店,多跟老板,店小二,烧友交流。
你会发现多数弄耳机的都是“温和”、“素质高”的,很少会吵起来,也不会爆粗口。
一个房间(背景噪声一样),同一首歌(这个很重要),同一个耳机(耳机店的一般都煲开了),最终的听感,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现实生活中发烧的优势可惜的是什么?多数玩耳机的是宅男。
我反复说去试听去试听,有的是城市偏远,有的是确实宅,有的是比较忙。
结果导致——买个耳机只能网上查评测评测。
多数是不靠谱的评测为什么不靠谱?几种典型的案例第一呢,叫做试听评测。
类似的还有开箱评测一般情况下,一个耳机不听个几个月,你很难说拿的准。
拿到手的大致方向是不会错的,但是如何优化、如何搭配使用?拿到手就能拿得准,那得是什么耳朵?第二种、形容词流派通篇你很难看到分指标的解读,全是形容词形容词有哪里不好呢?大多数人都不是语言大师,用形容词,可能自己都很难说清楚然后坑爹的在哪?形容词,每个人的观后感、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这种评测都是有套路的,基本上一个套路能写所有的器材第三、打分流这种算不靠谱评测里,比较靠谱的。
打分是基础,作用是分指标,分清楚一个耳机,哪些指标强,哪些指标弱。
但是,你如果只打分,算总分,去衡量一个耳机好还是不好,那是非常扯的打分是基础,目的是什么?是弄清楚,一个耳机各个不同指标之间的,“取舍”、“侧重点”,这个叫做声音的理念,说玄乎点,也可以叫做——听音哲学再说说打分流怎么不靠谱,两个例子,一个七彩虹C4,一个杰士X10C4去打分,基本上通透性、解析、透明度、声场、层次、密度,这些指标都是第一的。
结果如何?总分第一,那就是最好听的?烧时间长了,从我交流的经验来看,D50认可的多,C4多数觉得是尊敬但是不喜欢杰士X10,上述的指标,都是低人一等的,结果如何?喜欢的人还是多,不仅仅是价格原因。
这是动铁里少有的,中频有厚度的塞子。
就这一个,其他多数动铁都做不好,这也是动圈的优势。
X10被很多人说是像动圈的动铁基本上——打分只是手段,是一定要分指标打分的,目的是把理念弄清楚第四种、敝帚自珍最坑的就是这种。
枪文也多数是这个流派的枪文我们就不说了。
敝帚自珍的情况是什么?听的很有限,买的更有限,听的时间还短。
可能最初被什么打动了,然后说这个东西好其实过几个月,等你沉淀一下,可能觉得开始听的是有问题的任何器材都是取舍。
既然是有舍有得,肯定是有顾及不上的地方。
分指标是一定能发现这些不足的地方的。
所以呢,没有完美的器材敝帚自珍的评测是最坑的弄大耳机的一些基础先还是弄个D50吧。
价格比较起来是非常便宜的——比C4和HIFIMAN都便宜有了D50,就是有了个检验的标准——拿着D50直推,喜欢还是不喜欢,一目了然。
不用去意淫耳放伺候下会喜欢,不要安慰自己——买了个D50直推不喜欢的耳机,基本上你就完了这里分析下,几个砖头的优劣。
首先不管是603还是801,一路货色,都不靠谱。
一个是功率不如另外两个砖头。
第二个,直推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撑不开、发闷的情况,HIFIMAN金字塔的调音,功率不够的情况下,很容易一下子把耳机的硬素质拉低到无法听的程度(250欧姆)七彩虹C4,有些很好,因为亮丽的音色、最大的声场,配合低频多或者中频多的耳机,确实是最好的。
但是,不百搭。
搭配拜亚难听,歌德发尖。
总的来说,很厚道,但是偏科D50呢,索尼的旗舰塞子也好、播放器也好,调音是类似的。
素质高的同时,比较注重中频的厚度(比一般的多,但是不会肥)。
塞子里面,EX1000也是四动铁同素质,同时中频有厚度的代表,这是四动铁达不到的中频厚了之后,必然的结果——很难亮起来。
有人跟我纠缠了很久,我说K701高频不亮,他说亮。
你倒是跟我说说,有哪个器材,中频有厚度有密度有响应,低频有一定量的同时,高频还亮的?在我听过的范围内还真的找不到D50挑剔的会说发闷。
其实呢,素质保持这么高的同时,保证了中频的厚度,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
中频好的代价也是很清晰的——低频少(有些情况下,是因为功率足够大,所以不会觉得低频不少。
其实跟自家的PHA-1相比,确实是少),有一点点发闷(初烧一般听不出来)、声场不算大(中频厚的,声场又大的很少很少)能挑毛病的也就是类似的几个。
还有一个不能算缺点的特点——声音前后层次一刀切这个是个录音笔,一刀切能更好的检验录音的效果。
弄大耳机,在功率没有喂够的情况下,一刀切能把声音分的更清晰一些弄塞子过推的时候,这个可能有人不喜欢。
但是D50的最大优点是电压电流的稳定性,就算不出彩,但是也绝对不会差。
基本上多动铁,还是D50的声音最好——各单元之间声音的衔接最稳定——这是UE不如威士顿的地方分篇整理分割线———————————————————————————————————————————————————————————————————————初烧大耳机篇——最佳入门歌德225i这个耳机是歌德爱丽丝里,性价比最高的,没有任何疑问。
声音的缺点很少,做工的缺点比较多225i是步入了明星耳机硬素质的,歌德最低价耳机,没有任何疑问。
(这个耳机,我写的太多了,很多东西,你可以完全信,其他耳机你得打问号)一个事实这个帖子里,推荐的几种搭配方式,比如说225、HD650、K701。
买了D50+225或者是台机加225的,都很满意。
买了HD650和K701的,都在拯救可以看看帖子,都是有据可循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绝大多数看评测的,都是初烧。
如果烧了很久的,基本上明星耳机都听过了,也就不用看评测了对于初烧来说,很多东西,分不出明显的好坏,更多的时候是看“合不合口味”歌德225会在下一段重点讲,这里简单的把HD650和K701讲一讲,为什么初烧不喜欢HD650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硬素质及格为前提的,中低频量感最多的耳机——没有之一还有一个隐形的特点,这个讲起来有点费劲,可能我的文字能力表达的不准确HD650有一个类似于索尼播放器自带的——“过响保护功能”。
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大动态古典曲子。
一般的人声,很难出现复杂、突然音量剧烈变化的曲子,主要就是中频,其他的都是陪衬古典很多时候,是会从一个很小音量,突然爆发。
这个时候,歌德225就傻了买了225的都知道,这个耳机,如果歌是黑人胖女人,并且突然叫一句的时候,这个耳机就控制不住了——歌德的耳机是外向型的,完全没有控制能力——这个时候听起来纯粹的是受罪写到这里,HD650的隐形特点就明确了——唯一的,中低频量多的,同时声音控制力强的耳机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词——克制、控制力——通常也就是在拜亚耳机的描述中可以看到。
我个人更欣赏HD650的控制方式——没有牺牲频段的量感拜亚的克制、控制力,都是以牺牲量感为前提的。
这里也有个比较扯的事情,有人争吵说,DT880量感好,我说不够。
然后又会出现重复的一幕——你听过XX耳放不?听过XX 不?我有,量感多这个怎么说呢,我一直坚信——买了超过一套台式设备的烧友,是纯粹的智商上有硬伤——我自己也是这样尽管我自己也买了几套,但是我真的不建议任何人,去做这个事情。
听歌,如果一个耳机配一个耳放,那是超级蛋疼的——听几天来回的插线拔线如果要是每个耳放都单独配线,我只想说——不要放弃治疗、要有信心HD650跟拜亚的耳机比起来,没有牺牲量感,同时,听大动态的古典,服服帖帖。
听任何嗓音刺耳的人声,也会变得好入耳。
这就是HD650的隐形特点也就是说,HD650是唯一的硬素质及格的、同时中低频量感最多的耳机。
同时,中低频量感最多、同时声音控制力非常强的耳机看了这些描述,各位也就能看出来了,我不是在黑HD650、表扬225。
每个明星耳机都是有自己的声音理念的,这个理念也是有取舍的。
没有缺点的耳机,在我所熟悉的价格范围内,还没找到过就像我在大耳机开篇所说的——拿着指标去打分只是个基础,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指标的优劣,分析声音的理念、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