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II报告-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51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1]
![51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1]](https://img.taocdn.com/s3/m/7de6b8f3964bcf84b8d57b93.png)
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1 一秒钟采集一次。
2把INO 口采集的电压值放入30H单元中。
3做出原理图。
4画出流程图并写出所要运行的程序。
二、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方案:1.采用8051和ADC0809勾成一个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2. 能够顺序采集各个通道的信号。
3.采集信号的动态范围:。
〜5V。
4. 每个通道的采样速率:100 SPS。
5.在面包板上完成电路,将采样数据送入单片机20h〜27h 存储单元。
6.编写相应的单片机采集程序,到达规定的性能。
工作原理:通过一个A/D 转换器循环采样模拟电压,每隔一定时间去采样一次,一次按顺序采样信号。
A/D转换器芯片AD0809各采样至U 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完成后, CPU读取数据转换结果,并将结果送入外设即CRT/LEDS示,显示电压路数和数据值。
目录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和解决方案第二章硬件系统第三章软件系统第四章实现的功能第五章缺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第六章心得体会附录一参考文献附录二硬件原理图附录三程序流程图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和解决方案根据系统基本要求,将本系统划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信号调理电路8路模拟信号的产生与A/D转换器发送端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控制器人机通道的接口电路数据传输接口电路A/D,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开关,采样保持电路,单片机,电平转换接口,接收端(单片机、PC或其它设备)组成。
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L图1-1 一般系统框图信号采集分析被测电压为0〜5V直流电压,可通过电位器调节产生信号采集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共享数据采集通道的结构形式。
数据采集方式选择程序控制数据采集。
程序控制数据采集,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据不同的采集需要,在程序存储器中,存放若干种信号采集程序,选择相应的采集程序进行采集工作,还可通过编新的程序,以满足不同采样任务的要求。
如图1-3所示。
程序控制数据采集的采样通道地址可随意选择,控制多路传输门开启的通道地址码由存储器中读出的指令确定。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ADC0809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ADC0809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专 业: 自动化班 级: 自动化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评语:考勤10分守纪10分 过程30分 设计报告30分 答辩20分 总成绩(100)2015年12月29日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1 引言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单片机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通过实践巩固学到的知识,本次课设中我们设计制作的题目是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1 设计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
本设计使用简便,功能丰富。
本设计控制芯片采用的是STC89C51,AD转换采用ADC0809芯片,显示采用的是四位共阴极数码管。
关键字:STC89C51、ADC0809、8路电压采集。
2.1 系统设计方案在电量的测量中,电压、电流和频率是最基本的三个被测量,其中电压量的测量最为经常。
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是经常需要测量高精度的电压,所以数字电压表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
本次设计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
A/D转换主要由芯片ADC0809来完成,它负责把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在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则由芯片STC89C51来完成,其负责把ADC0809传送来的数字量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产生相应的显示码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此外它还控制着ADC0809芯片工作。
2.2 总体设计方案8路电压输入AD转换51单片机按键切换电压显示蜂鸣器8路led灯图1 系统原理总框图3硬件设计3.1晶振电路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它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
晶振有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负载电容值,选择与负载电容值相等的并联电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标称的谐振频率。
基于51的课程设计

基于51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51单片机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包括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2. 学会运用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对硬件的控制;3. 掌握51单片机与其他外围设备的连接与通信方式。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51单片机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搭建;2. 独立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完成特定功能的实现;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分享、交流;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我国在单片机领域的发展与成就。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51单片机基础知识:包括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引脚功能等;教材章节:第一章《单片机概述》2. 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与编程:学习51单片机的指令集、编程语言及编程技巧;教材章节:第二章《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3. 51单片机I/O口编程与应用:掌握51单片机I/O口的使用,实现开关量控制;教材章节:第三章《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与应用》4. 中断系统与定时器:学习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原理及应用,了解定时器的使用;教材章节:第四章《中断系统与定时器》5. 串行通信:介绍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原理,学会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教材章节:第五章《串行通信》6. 51单片机与其他外围设备的连接:学习51单片机与键盘、显示器等外围设备的连接方法;教材章节:第六章《51单片机与外围设备的连接》7.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实际应用项目,如温度控制器、智能家居等;教材章节: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知识体系。
基于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物理量采集并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和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0~5V的直流电压进行测量并送到远端的PC机上进行显示。
由于采集的是直流信号,对于缓慢变化的信号不必加采样保持电路,因此选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逐次逼近型ADC0809芯片,该芯片转换速度快,价格低廉,可以直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量。
同时选用低功耗的LCD显示器件来满足其在终端显示采集结果的需求。
终端键盘控制采用尽可能少的键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防止键盘不用时的误操作,设计时还设置了锁键功能,在键盘的输入消抖方面,则采用软件消抖方法来降低硬件开销,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软件设计方面则采用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键盘模数转换等采用中断方式来实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效率以及实时处理能力。
1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切换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器以及单片机等组成。
本文主要完成功能的系统硬件框图。
2 ADC0809模数转换器简介2.1 ADC0809的结构功能本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处理器。
电子计算机所处理和传输的都是不连续的数字信号,而实际中遇到的大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模拟量经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后,需要模/数转换将其变成数字信号才可以输入到数字系统中进行处理和控制,因此,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出的接口电路,即A/D转换器就是现实信号转换的桥梁。
目前,世界上有多种类型的A/D转换器,如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积分型等。
本文采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该类A/D转换器转换精度高,速度快,价格适中,是目前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A/D转换器。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一般由比较器、D/A转换器、寄存器、时钟发生器以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
单片机多路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多路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叶醒Xb09610118 余希Xb09610120一、设计目的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等课程知识,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把学过的比较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比较系统的学习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以及报告撰写能力等有一定的提高。
二、设计要求用8051单片机设计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如下:基本部分:1.可实现8路数据的采集,假设8路信号均为0~5V的电压信号。
2.采集数据可通过LCD显示,显示格式为[通道号] 电压值,如[01] 4.5。
3.可通过键盘设置采集方式:单点采集、多路巡测、采集时间间隔。
4.具有异常数据声音爆晶功能:对第一路数据可设置正常数据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发出报警信号。
选作功能:1.异常数据音乐报警。
2.可输出8路顺序控制信号,设每路顺序控制信号为一位,顺序控制的流程为:三、总体设计我们选择单片机与A/D转换芯片结合的方法实现本设计。
使用的基本元器件是:A T89C52单片机,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LCD显示器,按键,电容,电阻,晶振等。
数字电压测量电路由A/D转换、数据处理及显示控制等组成。
A/D转换由集成电路ADC0809完成。
ADC0809具有8路拟输入端口,地址线(23~- 25脚)可决定对哪一路模拟输入作A/D换。
22脚为地址锁存控制,当输入为高电平时,对地址信号进行锁存。
6脚为测试控制,当输入一个2uS宽高电平脉冲时,就开始A/D转换。
7脚为A/D转换结束标志,当A/D转换结束时,7脚输出高电平。
9脚为A/D转换数据输出允许控制,当OE脚为高电平时,A/D转换数据从该端口输出。
10脚为0809的时钟输入端。
单片机的P1.5~P1.7、P3端口作1602液晶显示控制。
P2端口作A/D转换数据读入用,P0端口用作0809的A/D 转换控制。
基于C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The Design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On SCM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图3.1 主机部分电路原理图。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特点;2. 学会使用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进行程序设计;3. 掌握51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接口技术,能实现简单的硬件控制功能;4. 了解51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实现基础控制功能;2.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51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3. 能够设计简单的51单片机硬件系统,进行电路连接和功能测试;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以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硬件和软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51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51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原理- 熟悉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 掌握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 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 学习51单片机的指令集,理解各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掌握C语言在51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
3. 51单片机外围接口技术- 学习51单片机与常见外围电路(如LED、LCD、键盘等)的接口技术;- 掌握外围设备的控制原理及编程方法。
4. 仿真软件的使用- 学习使用Keil、Proteus等仿真软件进行51单片机程序设计和调试;- 掌握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提高程序调试效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学年:2009-2010学期:下学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072班学号:20074600209 姓名: 李凤萍学号:20074600212 姓名: 郭越指导教师:王玉林袁峰伟蒋彦谢静时间:2010年6月28日?2010年7月9日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摘要: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该系统的目的是便于对一些物理量进行监视、控制。
即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传输、显示、存储等操作。
换言之,其主要功能就是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和显示。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
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等工作。
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
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中,删除有关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必要的信息,提取出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
数据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多路数据采集器系统,是利用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和ADC0809芯片设计采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处理后由4位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
关键字:ADC0809芯片数据采集 AT89S51单片机数据处理动态扫描显示Abstract:Data acquisition system used for computer analog signal conversion can identify the digital signal, the purpose of the system is easy to monitor and control of some parameters. The data collected to spot for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display and storage, etc. In other word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analog signals into digital is analyzed, and the signal processing, storage, and show.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data input channel, general 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data processing, data output and showed that five parts. To realize the input channel of the tested object detection and signalsampling, etc. 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to use memory to store the data collec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and call. Data processing was collected from the original data, delete the noise interference, ir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extract tested objects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Data output and display the data is with the appropriate forms of output and display.The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which way is to use data terminal system ATMEL company AT89S51 and ADC0809 chip design collection simulation signal and convert digital signal, the processed by four digital tube dynamic scanning display.keywords:ADC0809 microarray data acquisition AT89S51 The data processingDynamic scanning display目录1 系统方案设计 (4)1.1 设计任务要求 (4)1.2 设计方案比较 (4)1.3 系统框图 (4)2 硬件系统设计 (5)2.1 硬件系统设计原理 (5)2.2 硬件系统各个电路的设计 (5)2.2.1 A/D转换电路设计 (5)2.2.2 51单片机模块 (8)2.2.3 ADC0809与AT89S51的接口设计 (12)2.2.4 输出电路设计 (13)3 软件系统设计 (14)3.1 主程序流程图 (14)3.2 A/D转换流程图 (15)3.3 单片机数据处理程序 (16)3.4 显示子程序及流程图 (16)3.5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主程序 (18)4 系统调试 (21)4.1 硬件调试............................................. 21 4.2 软件调试 (21)5总结语......................................................22 5.1 总结...................................................22 5.2 心得体会 (22)附录 (23)附录一.........................................................23 附录二.........................................................24 附录三 (25)参考文献 (26)1 系统方案设计1.1设计任务要求1 采用AT89S51及ADC0809设计多路数据采集系统;2 多通道输入信号由+5V电压经分压后至IN0至IN7;3 采集结果由4位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4 必须具有上电自检功能及外接电源、公共地线接口,程序在线下载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