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习
35: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高三复习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两个计数原理(1)分类计数定理(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 类方式,在第1类方式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式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方式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计数定理(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完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 21种不同的方法.(3)两个计数原理的区别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区别关键在于看事件能否完成,事件完成了就是分类,分类后要将种数相加;事件必须要连续若干步才能完成的则是分步,分步后要将种数相乘.2.排列(1)排列的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2)排列数的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3)排列数公式:)1()2)(1()!(!+---=-=m n n n n m n n A m n .特别地:①(全排列).123)2)(1(!⋅⋅--== n n n n A n n ②.1!0=3.组合(1)组合的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2)组合数的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3)组合数公式:()()()()121!!!!m m n n m m n n n n m A n C A m m n m ---+===- .特别地:01n C =.(4)组合数的性质:①m n n m n C C -=;②11-++=m n m n m n C C C ;③11--=kn k n nC kC .4.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常用方法通法:先特殊后一般(有限制条件问题),先组合后排列(分组问题),先分类后分步(综合问题).例: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A 、B 、C 三门由于上课时问相同,至多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修4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修方案?答:.75461336=+C C C (1)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法:对问题中的特殊元素或位置优先考虑排列,然后排列其他一般元素或位置.例4-1:0、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几个?答:.3013131224=+C C C A (2)限制条件排除法:先求出不考虑限制条件的个数,然后减去不符合条件的个数.也适用于解决“至多”“至少”的排列组合问题.例4-2:从7名男同学和5名女同学中选出5人,若至少有2名女同学当选,问有多少种情况?答:.596)(471557512=+-C C C C(3)相邻问题“捆绑法”:将必须相邻的元素“捆绑”在一起,当作一个元素进行排列,待整个问题排好之后再考虑它们内部的排列数,它主要用于解决相邻问题.例4-3:5个男生3个女生排成一列,要求女生排一起,共有几种排法?答:6363A A =4320(4)不相邻问题“插空法”:先把无位置要求的元素进行排列,再把规定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列好的元素形成的“空档”中(注意两端).例4-4:5个男生3个女生排成一列,要求女生不相邻且不可排两头,共有几种排法?答:5354A A (5)元素相同“隔板法”:若把n 个不加区分的相同元素分成m 组,可通过n 个相同元素排成一排,在元素之间插入1-m 块隔板来完成分组,共11--+m m n C 种方法.例4-5:10张参观公园的门票分给5个班,每班至少1张,有几种选法?答:.49C (6)元素不多“列举法”:即把符合条件的一一列举出来.例4-6: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内,每个方格填一个,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的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种数有种。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习[原创].doc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习[原创].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e0fd0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6.png)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习一、复习指导1、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基础和核心,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一个事件分成若干个分事件来进行计算。
只不过利用分类计算原理时,每一种方法都可能独立完成事件;如需连续若干步才能完成的则是分步。
利用分类计数原理,重在分“类”,类与类之间具有独立性和并列性;利用分步计数原理,重在分步;步与步之间具有相依性和连续性。
比较复杂的问题,常先分类再分步。
2、排列数与组合数都是计算完成事件方法个数的公式,排列数是研究排列(既取又排)个数的公式,组合数是研究组合(只取不排) 个数的公式,是否有序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排列数公式:A™ =n(n-l)(n-2)---[n-(m-l)] =—,当ID=n 时,(n - m)IA; = n(n -1) • • • 2 • 1 = n!, 其中m, n£N+, mWn,规定0!=l组合数公式:cm=4l=n(n_l)(n_2)...[n_(m_l)]=_n!_11 A* m! m!(n - m)!组合数性质:c:=c「m,代+cy=C"『,规定C?=1,其中m, neN+, mWn3、处理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规律(1)两种思路:直接法,间接法(2)两种途径:元素分析法,位置分析法(3)对排列组合的混合题,一般先选再排,即先组合再排列。
弄清要完成什么样的事件是前提(4)基本题型及方法:捆绑法,插空法,错位法,分组分配法, 均匀分组法,逆向思考法等4、二项式定理(a + b)n =C°a n +C*a n-1b + --- + C^a n-r b r +--- + C^b n通项公式T r+1 =c>n_1b r, r=0, 1, 2,…,n二项式系数的性质:(1)对称性,在展开式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c, c] =C:T, c: =c/2,c: =c「;(2)增减性与最大值:在二项式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先增后减,且在中间取得最大值,当n是偶数时,中间一项最大;当n是奇n-1 n+1数时,中间两项cF,c7相等,且为最大值;(3)C?+C*+C:+... + 明=2「偿+席+叱+... = (:;,+c:+c:+...5、概率(1)概率是频率的近似值,两者是不同概念(2)等可能事件中概率P(A)=兰,P(A)e[O, 1]n(3)互斥事件A, B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加法公式P(A+B)=P(A)+P(B)特例:B顼时,P(A) + P(A) = 1,即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4)相互独立事件A, 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P(A)P(B) 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P n(k)=C n k P k(l-P)-k,其中P为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此式为二项式[(1-P)+P]n展开的第k+1项(5)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应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习教案

国规教材
教育学生数据真实性与诚信、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团队协作
教学流程图
4知识点检测:
(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同学,一名担任班长,一名担任副班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分别参加上午和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1.组织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排列数公
1.组合的概念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组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排列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与m个元素的排列顺序有关;组合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组成一组,与m个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2.组合数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
用符号表示.
5、知识点检测:
某天上午共4节课,排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课,其中体育课不排在第一节课,那么这天上午课表的不同排法种数是()
1.引导并组织学生根据信息进行讨论.区别排列与组合。
国主义情怀.
1.二项式定理的内容
设 a.,b是任意实数,n是任意给定的正整数,则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3.二项式系数与二项展开式中某项的系数
3.知识点检测:
组织学生运用二项式定理的相关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习

2、本章的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主要是:正向思考 和逆向思考,正向思考时,可通过“分类”或 “分步”,对稍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逆向思 考时用集合的观点看,就是先从问题涉及的集 合在全集的补集入手,使问题得到简化。
3、注意排列和组合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计算应 用题时避免重复和遗漏。
典型例题分析
(一)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及组合数性质 的应用 例 1 :解不等式 A9x 6 A6x2
A C A C
B
D
(1)
B
(2)
D
系统( 1 )的可靠度为 P( 1 ) P(A C B D) 1 P ( [ A C) ( B D) ] 1 P(A C ) P(B D ) 1 (1 r 2 ) 2 r 2 (2 r 2 ) 系统(2)的可靠度为 P(2) P( A B) P(C D) [1 P( A ) P( B )][1 P(C ) P( D ) [1 (1 r ) 2 ]2 r 2 (2 r ) 2 (2 r ) 2 2 r 2 系统(2)更可靠
5
2
n
(a 2 1) n 的展开式系数最大项为 第三项
2 2 T3 C 4 a 54, a 3
例2 : 求 x 3x 1 2 x 1 的展开式中各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10
(1)系数和(2)系数绝对值的和
(1)(310 )
(2)(5 310 )
例3:化简:
(二)排列组合应用题
例3(1)5名同学报名参加4个活动小组(每人限报1 个),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报名方法 ( 4 5 )
(2)5名同学争夺4项竞赛冠军,冠军获得者共有多 少种可能? ( 5 4 )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第三节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复习一.关于基本计数原理 1. 加法原理设完成一件事有 m 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有种方法,第二种方式有种方法,… … ;第 m 种方式有种方法,无论通过哪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事,则完成这件事总共有1n 2n m n 12m n n n +++L 种不同的方法 。
2. 乘法原理设完成一件事有 m 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有种方法,第二个步骤有种方法,… … ;第 m 个步骤有种方法, 必须通过每一步骤,才算完成这件事。
则完成这件事总共有1n 2n m n 12m n n n ×××L 种不同的方法 。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两个很重要计数原理,它们不但可以直接解决不少具体问题,同时也是推导下面常用排列组合公式的基础 。
同时它们也是计算古典概率的基础。
二.关于排列 1、选排列:从 n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 k 个不同的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选排列,其排列总数为:(1)k n ≤≤!(1)(2)(1)()k n n p n n n n k n k =−−−+=−L !!2、全排列:当 k = n 时称为全排列,其排列总数为: 3、可重复排列:(1)(2)21n n n P p n n n n ==−−⋅=L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 k 个元素 (k n )≤,允许重复,这种排列称为可重复排列,其排列总数为:k n n n n ⋅⋅=L三.关于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组合:从 n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 k 个不同的元素,不管其顺序合并成一组,称为组合,其组合总数为:(1k n ≤≤)其中常记为 ,称为组合系数。
kn C n k ⎛⎞⎜⎟⎝⎠!!()!kk nn P n C k n k k ==−!2、分组组合n 个不同元素分为 k 组,各组元素数目分别为的分法总数为:12,,,k r r r L 1212!,!!!k k n r r r nr r r ++=L L3.有重复的组合从 n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 k 个 元素,允许重复,不管其顺序合并成一组,这种组合称为有重复的组合,其组合总数为:(1k n ≤≤) !!()!k k nnP n C k n k k ==−!4.二项式定理当不大时,二项式(可利用二项展开式的系数表(杨辉法则)写出它的展开式。
(完整版)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知识总结,推荐文档

n n +1n nn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总结复习1,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几类方法,各类办法相互独立每类办法又有多种不同的办法(每一种都可以独立的完成这个事情)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几个步骤,每一步的完成有多种不同的 方法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个数 m nm=n ! nm !(n - m )!性质 C m = Cn -mCm = C m + C m -1排列组合题型总结 一. 直接法1 .特殊元素法例 1 用 1,2,3,4,5,6 这 6 个数字组成无重复的四位数,试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四位数各有多少个CC(1)数字 1 不排在个位和千位(2)数字 1 不在个位,数字 6 不在千位。
分析:(1)个位和千位有 5 个数字可供选择A2 ,其余 2 位有四个可供选择A2 ,由乘法原理:5 4A2 A2 =2405 42.特殊位置法(2)当 1 在千位时余下三位有A3 =60,1 不在千位时,千位有A1 种选法,个位有A1 种,余下5 4 4的有A2 ,共有A1 A1 A2 =192 所以总共有 192+60=2524 4 4 4二间接法当直接法求解类别比较大时,应采用间接法。
如上例中(2)可用间接法A4 - 2 A3 +A2 =2526 5 4Eg 有五张卡片,它的正反面分别写 0 与 1,2 与 3,4 与 5,6 与 7,8 与9,将它们任意三张并排放在一起组成三位数,共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分析::任取三张卡片可以组成不同的三位数C 3 ⨯ 23 ⨯A3 个,其中 0 在5 3百位的有C 2 ⨯ 22 ⨯A2 个,这是不合题意的。
故共可组成不同的三位数4 2C 3 ⨯ 23 ⨯A3 - C 2 ⨯ 22 ⨯A2 =4325 3 4 2Eg 三个女生和五个男生排成一排(1)女生必须全排在一起有多少种排法(捆绑法)(2)女生必须全分开(插空法须排的元素必须相邻)(3)两端不能排女生(4)两端不能全排女生(5)如果三个女生占前排,五个男生站后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92928 113 二. 插空法 当需排元素中有不能相邻的元素时,宜用插空法。
专题04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解析版)--高二数学专题解析

专题0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高二数学专题解析知识点一:排列1:排列≤)个元素,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1)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2)相同排列: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2: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1:组合(1)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作为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2)相同组合:只要两个组合的元素相同,无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3)组合与排列的异同≤)个元素”.相同点:组合与排列都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不同点:组合要求元素“不管元素的顺序合成一组”,而排列要求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因此区分某一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关键是看选出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关,即交换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有没有影响,若有影响,则是排列问题,若无影响,则是组合问题.2: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1)组合数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3:组合数的性质b一、单选题1.在()5232x x ++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A .160B .180C .240D .210【答案】C【分析】根据二项式的定义可知有4个因式中取2,1个因式中取3x 项,即可得解.【详解】在()5232x x ++的展开式中,要得到含x 的项,则有4个因式中取2,1个因式中取3x 项,故x 的系数为445C 32240⨯⨯=.故选:C7.高三(一)班学生要安排毕业晚会的4个音乐节目,2个舞蹈节目和1个曲艺节目的演出顺序,要求2个舞蹈节目不连排,则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排法.【答案】3600【答案】20【分析】根据题意,先对【详解】对于6盏不同的花灯进行取下,可先对因为取花灯每次只能取一盏,且只能从下往上取,又因为每串花灯先后顺序已经固定,所以除去重复的排列顺序,所以共有663333A20 A A=故答案为:20.13.按照下列要求,分别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1)6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2)6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一个小球;(3)6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一个小球;(4)6个不同的小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恰有1个空盒.x16.(多选题)若()32+n x(=20.(多选题)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丙在甲、乙的中间(可不相邻)排队,则不同的排法有20种B .若五位同学排队甲不在最左端,乙不在最右端,则不同的排法共有78种C .若五位同学排队要求甲、乙必须相邻且甲、丙不能相邻,则不同的排法有36种D .若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被分配到三个社区参加志愿活动,每位同学只去一个社区,每个社区至少一位同学,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150种【答案】BCD【分析】对于A :讨论甲、乙之间有几位同学,分析运算即可;对于B :讨论甲、乙所在位置,分析运算即可;对于C :先求甲、乙相邻的安排方法,再排除甲、乙相邻且甲、丙相邻的安排方法;对于D :先将学生安排出去,再排除有小区没有人去的可能.【详解】对于选项A :可知有三种可能:甲、乙之间只有一位同学,则不同的排法有2323A A 12=种;甲、乙之间有两位同学,则不同的排法有12222222C A A A 16=种;甲、乙之间有三位同学,则不同的排法有2323A A 12=种;不同的排法共有12161240++=种,故A 错误;对于选项B :可知有四种可能:甲在最右端,乙在最左端,则不同的排法有33A 6=种;甲在最右端,乙不在最左端,则不同的排法有1333C A 18=种;甲不在最右端,乙在最左端,则不同的排法有1333C A 18=种;甲不在最右端,乙不在最左端,则不同的排法有2333A A 36=种;不同的排法共有618183678+++=种,故B 正确;对于选项C :若甲、乙相邻,则不同的排法有2424A A 48=种;若甲、乙必须相邻且甲、丙相邻,则不同的排法有2323A A 12=种;不同的排法共有481236-=种,故C 正确;对于选项D :若每位同学只去一个社区,则不同的排法有53243=种;若有小区没有人去,则有两种可能:所有人去了一个小区,则不同的排法有13C 3=种;所有人去了两个小区,则不同的排法有()25132C 2C 90-=种;不同的排法共有()243390150-+=种,故D 正确;故选:BCD.21.将5名学生分到A ,B ,C 三个宿舍,每个宿舍至少1人至多2人,其中学生甲不到A 宿舍的不同分法有__________.原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首位是1,第二位是0,则后三位可以用剩下的数字全排列,共有33A 6=个,前两位是12,第三位是0,后两位可以用余下的两个数字进行全排列,共有22A 2=种结果.前三位是123,第四位是0,最后一位是4,只有1种结果,∴数字12340前面有6+2+1=9个数字,数字本身就是第十个数字.故答案为:10.27.重新排列1,2,3,4,5,6,7,8.(1)使得偶数在原来的位置上,而奇数不在原来的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排法?(2)使得偶数在奇数的位置上,而奇数在偶数的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使得偶数在偶数位置上,但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上;奇数在奇数位置上,但也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4)如果要有数在原来的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5)如果只有4个数在原来的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6)如果至少有4个数在原来的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7)偶数在偶数位置上;但恰有两个数不在原来位置上,奇数在奇数位置上,但恰有两个数不在原来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排法?(8)偶数在偶数位置上,且至少有两个数不在原来位置上;奇数在奇数位置上,也至少有两个数不在原来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排法?【答案】(1)9;(2)576;(3)81;(4)25487;(5)630;(6)771;(7)36;(8)225.【分析】(1)利用匹配问题错排公式求解;(2)利用乘法分步原理求解;(3)利用匹配问题求解;(4)用排除法.对8个数进行全排列,再减去没有数在原来的位置上的排法,即得解;(5)利用乘法分步原理求解;(6)用排除法.先对8个数进行全排列,再去掉恰有i 个数在原来位置上的排法()0123i =,,,,即得解;(7)利用匹配问题和分步乘法原理得解;。
排列组合题期末复习

一、排列组合知识1.两个原理 (分类记数原理和分步记数原理)2.两个概念(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学习中注意突出几点:(1)如何确定元素和位置的关系,•元素及其所占的位置,这是排列组合问题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以元素为主,分析各种可能性,称为“元素分析法”;以位置为主,分析各种可能性,称为“位置分析法”。
例1(2007全国2文10)5位同学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位同学限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则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 )A 、10种B 、20种C 、25种D 、32种(2)两个概念有何差异(组成的元素相同,但与顺序关系不同),初步形成两者的关系或关系式。
例2(1)平面内有10个点,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多少条?(2)平面内有10个点,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有多少条?3.两类基本公式排列数公式: 规定:0!=1组合数公式: 10==n n n C C 特别地:4.两类基本性质.组合性质1:组合性质2:例3求和:C22+C32+C42+……+C1002.二、排列组合典型题解答策略排列组合应用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1)简单的排列或组合题,可以根据公式直接求结果(不带限制条件)(2)带有限制条件的排列或组合题,有两种计算方法直接法:把符合限制条件的排列或组合数直接计算出来。
间接法:先暂时不考虑限制条件的排列或组合种数,然后从中减去所有不符合条件的排列或组合种数。
(3)排列组合综合问题,采取先选后排的原则,要作到合理分类。
1.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法位置分析法和元素分析法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若以元素分析为主,需先安排特殊元素,再处理其它元素.若以位置分析为主,需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处理其它位置。
若有多个约束条件,往往是考虑一个约束条件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它条件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题目中规定相邻的几个元素并为一个组(当作一个元素)参与排列,要注意相邻元素内部间也存在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n
=Cn2
且最大
(3) Cn0 Cn1 Cnn 2n
2 (4)Cn0 Cn2 Cn4 L Cn1 Cn3 Cn5 L n1
证明和求值 用二项式定理、赋值法;
例 : 已 知Cn0
2Cn1
22
C
2 n
23 Cn3
2n Cnn
729,
求Cn1
C
2 n
Cn3
C
n的
n
值
。
答案:63
例1 某校组织学生分4个组 从3处风景点中选一处去春游,则 不同的春游方案的种数是
A. C34 B. P34 C. 34 D. 43
C
1.2:排列与组合
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 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 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排列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 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表nm 示.
解:由题意知前5次测试恰有4次测到次品,且第5
次测试是次品。故有:C43C61A44 576 种可能。
练习:1、某学习小组有5个男生3个女生,从中选3名 男生和1名女生参加三项竞赛活动,每项活动至少有1 人参加,则有不同参赛方法______种.
解:采用先组后排方法:
C53 C31 C42 A33 1080
r 1
n
(1 + x)n 1 + C1nx + Cn2x2 +L + Crnxr +L + Cnnxn
一般地,(a b)n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
Cn0 ,Cn1, Cnn 有如下性质:
(1)
Cnm
C nm n
(对称性)
Cnm
C m1 n
Cm nn1
(2)当n为偶数时,C
2 n
n1
最大
n1
当n为奇数时,C
2、3 名医生和 6 名护士被分配到 3 所学校为学生
体检,每校分配 1 名医生和 2 名护士,不定到第一、第二、第三所学校去的医生和护士.
(C13 C62) (C12 C24) 1 540
二项式定理
(a b)n Cn0an C1nan1b Crnanrbr Cnnbn
排列数公式: Anm nn 1n 2 n m 1
n!
n m !
A n! n
其中:n, m N * ,并且m n.
n
0! 1
1.2:排列与组合
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 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 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习
肥城一中高二数学组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知识结构网络图:
排列与组合
二项式定理
基本原理 排列 排列数公式 组合 组合数公式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二项式定理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基础练习
两个计数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 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 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 m2 种L不同m的n 方法.
(n N)
这个公式表示的定理叫做二项式定理,公式
右边的多项式叫做 (a+b) n的 展开式
,
其中 Crn(r=0,1,2,……,n)叫做 二项式系数 ,
Cnr anrbr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 Tr+1
表示,该项是指展开式的第 r+1 项,展开式共有
_n_+__1_个项.
T C ranrbr
组合数性质:
C
m n
C nm n
C
m n
C
m n
1
C
m n1
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和联系:
名称
排列
组合
一个~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 素,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 素,把它并成一组
~~数 所有排列的的个数
所有组合的个数
符号
种数 公式 关系
性质
Anm
C
m n
Anm
Anm
n(n 1) (n m 1)
区别2
每类办法都能独立地完成 这件事情,它是独立的、 一次的、且每次得到的是 最后结果,只须一种方法 就可完成这件事。
每一步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 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 事,缺少任何一步也不能完成 这件事,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 了,才能完成这件事。
区别3 各类办法是互相独立的。 各步之间是互相关联的。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 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 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
件事共有N m1 m2 L种不m同n 的方法.
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共有n类 区别1 办法,关键词“分类”
完成一件事,共分n个 步骤,关键词“分步”
n!
(n m)! Ann n! 0! 1
C
m n
C
m n
n(n 1) (n m
n! m!
m!(n m)!
C
0 n
1)
1
Anm Cnm Amm
C
m n
C nm n
,C m n1
Cnm
C m1 n
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全排列数公式:所
有全排列的个数,即:Annn n (n 1) (n 2) 21
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
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表nm 示.
组合数公式:
C nm
nn
1n
2
m!
n
m
1
n!
m!n m
!
其中:n, m N * ,并且m n.
C
0 n
1
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为组合问题,关键是看取 出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关,有关就是排列,无关便 是组合.判断时要弄清楚“事件是什么”.
排列组合应用题的常用方法
1、基本原理法 3、捆绑法 5、间接法 7、隔板法
2、特殊优先法 4、插空法 6、穷举法
三大原则 1、先特殊后一般
2、先取后排 3、先分类后分步
混合问题,先“组”后“排”
例2:对某种产品的6件不同的正品和4件不同的次 品,一一进行测试,至区分出所有次品为止,若所 有次品恰好在第5次测试时全部发现,则这样的测试 方法有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