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_管理学原理_[共3页]
![主要参考文献_管理学原理_[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e6bccc8fc4ffe473368abdd.png)
主要参考文献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著.管理学[M].孙健敏等译.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第十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周立华.王天力.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谭力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陈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杨文士,焦叔斌等.管理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周三多,陈传明等.管理学[M].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李品媛.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3)9.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M].姚宗明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10.彼得·圣吉,第五项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11.帕斯卡尔,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12.加雷思·琼斯,珍妮弗·乔治,查尔斯·希尔.当代管理学 [M].李建伟、严勇、周晖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3.姚莉.现代企业管理[M].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4.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R.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6.彼得·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孙耀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7.克劳德·小乔治著.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第2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伦敦:朗曼-格林出版社,1924.20.李长武.近代西方管理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21.姚莉.企业战略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2.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3.张平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构工业出版社,2004.24.赵涛.管理学常用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5.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6.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7.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6.《山海经》战国·佚名 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 32.《华阳国志》晋·常璩 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 36.《唐会要》宋·王溥 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 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 42.《贞观政要》唐·吴兢 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 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 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 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二、专著: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

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或部分内容进行参考或引用的文献。
在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是指在任务书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它们对于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因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出版物而异,但常见的格式包括:
1. 专著: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2. 期刊文章: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3. 网页:作者,文章题目,网址,访问时间。
在任务书中,主要参考文献的列出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相关性:参考文献应与任务的主题或内容密切相关,有助于任务的完成。
2. 权威性:优先选择权威学者或机构的文献,其观点和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3. 最新性:优先选择最新出版的文献,以确保参考的内容与当前学术界的最新进展一致。
4. 适当性:参考文献的数量要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5. 准确性:参考文献的引用要准确无误,避免因引用错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
总之,主要参考文献是任务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支撑。
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有助于提高任务的质量和水平。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1.夸美丹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
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吴遵民著.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 扈中平著.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二)参考论文
1.刘成.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认识中加强创新与能力培养.文教资料
2009年第32期
2.英、美终身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刘骋.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
3.周洪宇.21世纪中国教育科学展望.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2期.
4.庞学光.教育的终极目的论纲.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5.王国辉. 试析日本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政策的展开过程及其策略特征.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
6.李淑莉.论自学考试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科技信息,2006年第九期
7.蒋凯 .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机构的比较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8.朱小蔓.全民教育全纳化:教师的准备与行动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7 9.第四届全民教育国家论坛暨2009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研讨会在京举行.
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第3期
10.余杰 . 全民教育思潮的发展及其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第3期。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张万忠。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王振民。
PLC原理及应用【M】。
大庆石油学院。
14-61
(3)谢克明,夏路易。
可编程序控制原理与程序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5.1-20.
(4)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M】。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3.80-96.
(5)鱼雷声。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6)戴一平。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7)何友华。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常用控制电路【M】。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
(8)吴丽。
电气控制与plc实用教程。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主要参考文献:1.廖常初.PLC基础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储云峰.西门子电气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汪巍,汪小凤.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
4.丁筱玲,赵立新. 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
5.周万珍,高鸿宾.PLC分析与设计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
主要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一、日文版图书1.津田真澄:《日本式经营的基础》,东洋经济新报社,1976。
2.都留重人:《现代日本经济》,朝日新闻社,1977。
3.安腾良雄:《近代日本经济要览》,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
4.高桥龟吉:《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日本经济新闻社,1981。
5.正田键一郎:《概说日本经济史》,有裴阁,1981。
6.斋藤键:《日本经济》,金融财政事情研究会,1986。
7,日本经济新闻社:《新日本经济》,日本经济新闻社,1988。
8.宫崎勇:《今后的日本经济》,PHP研究所,1988。
9.高桥毅夫:《90年代日本经济》,中央经济社,1989。
10.金森久雄、香西泰:《日本经济读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90。
11.三轮芳郎:《日本的企业和产业组织》,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
12.津田直则:《现代日本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幌洋书房,1991。
13.宫崎义一:《复合萧条》,中央公论社,1992。
14.中村隆英:《日本经济的成长和结构》,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
15.直松忠博:《日本的选择》,同文馆,1993。
16.山口三十四:《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日本农业》,有裴阁,1994。
17.长岛修:《现代日本经济入门》,法律文化社,1996。
18.野口悠纪雄:《1940年体制》,东洋经济新报社,1996。
19.野村综合研究所:《1998年日本的优先课题》,野村综合研究所情报资源部,1997。
20.冈崎哲二、奥野正宽:《现代日本经济体制的源流》,日本经济新闻社,1997。
21.宫本光晴:《日本式体制的深层》,东洋经济新报社,1997。
22.末川清:《如何看待战后50年?》,人文书院,1998。
23.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经济入门》,日本经济新闻社,1998。
24.直松忠博:《信仰和经营》,大修馆书店,1998。
25.吉富胜:《日本经济的真相》,东洋经济新报社,1999。
26.浅子和美、篠原三代平:《论长期萧条之谜》,有裴阁,1999。
重要参考文献30篇

重要参考文献30篇重要参考文献30篇[1]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M].London: Routledge, 2001.[2]曹剑杰. 浅析西方三大通讯社的体育新闻报道[J]. 中国记者, 1997.[3]曹乔卉. 漫谈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 学术之窗, 2008[4]陈建军.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之中文译本[J]. 中国翻译, 2004.[5]陈静芳. 《新闻英语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6]崔光虎. 论经济新闻英语词汇的隐喻[J]. 湖北经济学院报, 2006.[7]杜思民. 英语体育新闻修辞特色[J]. 新闻爱好者, 2009[8]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M]. 青岛出版社, 2002.[9]冯婕. 外刊新闻标题的理解与传译[J]. 上海科技翻译, 1995, 4.[10]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1]郝勤. 体育新闻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黄勤. 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上海翻译, 2007.[13]黄焰结. 足球新闻标题欣赏与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 2007.[14]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15]金琪. 论VOA体育英语词汇的隐喻[J]. 科教文汇, 2008.[16]廖志勤. 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J]. 中国科技翻译, 2006, 2.[17]刘江伟. 基于目的论的体育新闻汉译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18]马国力. 体育英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9]马骏婷. 体育新闻及体育新闻英语汉译[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20]孟蓓. 照应衔接与英语体育新闻语篇翻译[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1]孟莲芬,韦建军. 体育翻译中词义的选择[J]. 上海科技翻译, 1997.[22]邱艳. 谈电视体育新闻翻译技巧[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3]汤琼,孙秀清. 奥运会及国际体育比赛英语[M].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24]肖奚强. 略论体育新闻的语言特色[J]. 世界汉语教学, 1998.[25]徐辉. 浅谈体育英语中的英汉翻译技巧[J]. 科技信息, 2009.[26]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27]张海琳. 体育英语的特点及其英汉翻译[J]. 教育在线, 2009[28]张建. 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29]张锦兰. 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 中国科技翻译, 2004.[30]庄金玉. 体育新闻莫“杀气”太重[J]. 新闻知识, 2004.其他相关文献70篇[1]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Nord, Christina. T 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Pinkham, 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4]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5]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6]蔡基刚. 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7]陈刚. 英汉语句型结构的差异及其对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 58-60.[8]陈立珍. 跨文化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与英汉翻译[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06.[9]陈声柏.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85-89.[10]陈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 中国翻译,2000(4): 9-12.[11]陈毅平.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4):513-516.[12]程镇球. 论汉译英的几个问题[M]. 北京:北京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8.[13]杜瑞清, 姜亚军. 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1(1): 37-41.[14]杜云辉. 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11): 31-33.[15]冯婕. 外刊新闻标题的理解与传译. 《上海科技翻译》, 1995.[16]郭超人. 《体育新闻选》. 新华出版社, 1999.[17]过家鼎. 注意外交用词的政治含义[J]. 中国翻译, 2002(11): 59-60.[18]海彪. 谈外国体育名词. 术语的翻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4.[19]韩怀伟, 赵宏凌. 语料库支持的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55-57.[20]何明珠. 英语无灵主语句的理解与翻译[J]. 外语教学, 2003(9): 50-55.[21]吉灵娟. 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06.[22]季清芬. 中西方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4):28-29.[23]贾红霞. 从翻译目的论谈译员译前的准备工作[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12): 87-90.[24]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2): 9-14.[25]贾毓玲.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3(4): 26-28.[26]江娟. 浅析汉英赛事报道标题的文体特征.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5.[27]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1): 28-35.[28]孔君. 论英语新闻文体与汉译. 2003.[29]李长栓. 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及同传技巧[J]. 中国翻译, 1997(3): 4.[30]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2): 40-46.[31]林建冰. 体育汉英/英汉翻译的“特效处理”.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32]刘亦庆. 《文体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33]刘银燕. 中式英语,你在使用吗?—《中式英语之鉴》评介[J]. 外语教学,2002(5): 94-95.[34]彭菲. 国际体育新闻的编译技巧. 《体育周报》, 2008[35]丘悦,彭斌. 报刊新闻英语的翻译. 《广西大学学报》, 2001.[36]任小平. 外交口译的灵活度[J].中国翻译, 2000(5): 40-44.[37]任晓霏.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 中国翻译, 2002(3):上一页下一页。
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是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应以近期的有关文献为主。
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
内容比较多,论文指导手册上的用到的论证,论据,分析问题时想要到的点是在参考文献里看到的,当写论文的引言出现了错误,还可以根据指导手册上的主要参考文献来查看错误的地方在哪里,便于修改,这是指导手册上的参考文献存在的一个原因。
在指导手册上里面写了一些引文,但是读者可能不太懂得这个论点哪里来的,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的,读者在参考文献上就可以看出来是从哪里出来的观点,材料,也是便于读者能查阅到。
一篇论文里面使用参考文献是很正常的。
在写作指导手册上的主要查阅用到的著作,报刊杂志论文的要点,就要标注出来,要写清楚书名,篇名,作者,出版者,年份,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在写完论文后要写好文献并且调整好格式,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文献
【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黄璐,王保国.化工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徐健,齐玉来,韩群生.机械制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5】谭蔚,聂清德.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6】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7】王静康,伍宏业.化工过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8】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工工艺手册(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9】方书起,魏新利.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马沛生,李永红.化工热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11】陈国恒.化工机械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2】古风才,张文勤,崔建中,余莉萍,朱莉娜.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4】李功祥,陈兰英,霍英德.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5】化学工业公司化工设计院编.钢制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设计手册.兰州: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设计院
【16】陆英.化工制图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周瑞芬,曹喜承.化工制图.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18】谢端授,琢定一,苏元复.化学工艺算图第一册(常用物料物性数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19】CAD/CAM/CAE技术联盟编著.AutoCAD2012中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0】GB151—2012《换热器》征求意见稿
【21】管壳式换热器标准GB151—1999
【22】JB/T 4715-9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形式与基本参数
【23】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