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氢罐置换操作方案-注水置换

合集下载

1-12号储氢罐更换方案

1-12号储氢罐更换方案

关于氢站储氢罐更换方案生产厂长:检修副总工程师:运行副总工程师:生产部主任:安监部主任:公安保卫部主任:值长组组长:生产部化学专业:生产部电气专业:运行一分场:电气分场主任:编制:检修部电气分场2006年11月20日关于氢站储氢罐更换方案生产部:根据厂制氢站改造整体部署,即氢站改造工作分两步走,即先换罐,再换站。

现制定第一阶段制氢站储氢罐更换方案,为了不影响现场机组的正常运行,储氢罐更换的整体构想为:换罐将采取分布进行的方式,即先停止2、3号制氢站运行,停用4-6号、8、9号储氢罐运行,安全措施以及过渡措施完成后拆除4-6号、8、9号储氢罐。

在拆除的原旧储氢罐位置上安装6台外径为φ1800mm,设计最大工作压力为3.2MPa,容积为14m3的新储氢罐,安装结束后连接新罐与2、3号制氢站回路以及新罐与运行中的供氢母管回路,所有投入前的试验结束后,2、3号制氢站和新1-6号储氢罐投入运行,随后停止1、4号制氢站运行,停用1-3号、10-12号储氢罐运行,安全措施以及过渡措施完成后拆除1、2号、10-12号储氢罐,保留3号储氢罐(封头未鼓包,用作减压罐),连接1、4号制氢站与新1-6号储氢罐回路,所有投入前的试验结束后,投入1、4号制氢站运行,储氢罐更换结束。

由于储氢罐更换作业危险性大,安全措施和过渡措施复杂,不能影响现场机组的正常运行,特制定详细的储氢罐更换的操作步骤、安全措施、过渡措施等,请厂审议。

一、停止2、3号制氢站运行,停止4-6号、8、9号储氢罐的运行。

1、停止2号站硅整流装置,拉断动力盘交流熔断器。

2、关闭2号站#5205门,并在#2112门前加死垫。

3、2号站系统用氮气置换化验合格系统开放。

4、停止3号站硅整流装置,拉断动力盘交流熔断器。

5、关闭3号站#5305门,并在#3112门前加死垫。

6、3号站系统用氮气置换化验合格系统开放。

7、关闭#5201、#5202、#5203、#5204、#5205、#5301、#5302、#5303、#5304、#5305门,并在#5203、#5205、#5303、#5305门前加死垫。

氢气瓶置换标准操作程序

氢气瓶置换标准操作程序

氢气瓶置换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规范氢气瓶置换操作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氢气钢瓶置换操作。

3责任:生产部、质量技术部对实施本程序负责。

4程序4.1钢瓶置换适用范围。

4.1.1新投用的钢瓶、无底气及余气压力偏低的钢瓶、过期经水压试验后的钢瓶。

4.2置换前的检查工作4.2.1对于新投用的钢瓶可以直接置换4.2.2对于过期经水压试验后的钢瓶,应先用干氮气吹扫15min。

去除钢瓶中的水分。

4.3钢瓶的置换过程4.3.1抽真空置换4.3.2目的:去除钢瓶内的水分、减少含氧量。

4.3.3方法:将真空软管接于瓶口,启动真空泵,缓慢打开真空泵出口阀,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度控制在-0.1 Mpa)。

30min后气雾变得很淡时,关闭真空泵出口阀,关闭瓶阀。

该工序做一次即可。

4.3.2氮气置换4.3.2.1目的:降低钢瓶内含氧量。

4.3.2.2方法:将钢瓶接于氮气置换汇流排上,充入氮气至0.5Mpa后,放空至0.05 Mpa,再抽真空15min,如此充、放、抽重复6~8次,充入0.2~0.3 Mpa氮气保压,并记录每只钢瓶氮气置换的含氧量的抽样数。

注意事项:在氮气放空时尽量放低,这样既缩短了置换时间,也确保了瓶内含氧量的迅速下降。

4.3.3氢气置换4.3.3.1目的:降低钢瓶内氮含量。

4.3.3.2方法:将氮气置换后的钢瓶接于氢气置换汇流排上,并将瓶内氮气放至0.05Mpa后抽真空15min,关闭真空泵上与汇流排连接的所有阀门。

然后充入氢气至0.3~0.5Mpa后关闭瓶阀,保压5min 后,打开放空阀放空至0.02Mpa时,关闭放空阀,再充入氢,如此充、放6~8次后,充入0.5~1的Mpa氢气保压,然后做充装前分析,分析合格后待充。

注意事项:在钢瓶接于氢气置换汇流排上抽真空时,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严防氢气被真空泵吸入而引发安全事故。

储氢罐氢气置换空气操作票

储氢罐氢气置换空气操作票

开启( )储氢罐排气手动二次阀,将( )储氢罐泄压至0.1MPa。 开启储氢罐排气母管取样阀分析CO2纯度为 %。
关闭( )储氢罐排气手动二次阀,完成第一次CO2置换空气操作。 重复2-12步操作,进行第二次CO2置换,取样阀分析CO2纯度为 重复2-12步操作,进行第三次CO2置换,取样阀分析CO2纯度为 重复2-12步操作,进行第 重复2-12步操作,进行第 次CO2置换,取样阀分析CO2纯度为 次CO2置换,取样阀分析CO2纯度为 %。 %。 %。 %。
直至CO2浓度大于95%,取样分析氢气浓度为
%,停止向( )储氢罐充CO2。
开启( )储氢罐排气手动一次阀,二次阀,将( )储氢罐泄压至0.1MPa。 关闭( )储氢罐排气手动二次阀。
关闭补氢母管排/充气手动阀。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备注 操作人:
补氢管架母管氢气置换CO2:拆除CO2瓶与补氢管架连接管接口。 缓慢开启补氢母管排/充气手动阀,将补氢管架母管泄压至0.05MPa。 关闭补氢母管排/充气手动阀。 缓慢开启( 关闭( )储氢罐氢气进出口二次阀,向补氢管架母管充氢气至0.15MPa。
)储氢罐氢气进出口二次阀。 %,将补氢管架母管 %。 %。 %。
缓慢开启( )储氢罐排气手动二次阀,将( )储氢罐泄压至0.1MPa。 开启储氢罐排气母管取样阀,分析氢气纯度为 %。
关闭( )储氢罐排气手动二次阀,完成第一次氢气置换空气操作。 重复31-37步操作,进行第二次氢气置换,取样分析氢气纯度为 重复31-37步操作,进行第三次氢气置换,取样分析氢气纯度为 重复31-37步操作,进行第 重复31-37步操作,进行第 次氢气置换,取样分析氢气纯度为 次氢气置换,取样分析氢气纯度为 %。 %扳手

氢气置换步骤及注意事项

氢气置换步骤及注意事项

氢气置换步骤及注意事项
1.隔离氢气气源,将二氧化碳瓶接至二氧化碳汇流排,缓慢开启发电机排氢门及排气总门,
降低机内氢压,机内氢压降至置换压力0.015—0.02Mpa。

2.开启二氧化碳汇流排出口总门,并调节二氧化碳供气压力维持0.15Mpa,投入二氧化碳
加热装置。

3.打开二氧化碳供气门,向发电机内部充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入一定数量(各机型应有
一个基本的经验瓶数)时,在发电机顶部取样化验二氧化碳纯度,纯度未达到96%时继续进行补充,当机内二氧化碳纯度达96%以上时,打开各部排污门,对发电机死角排空3-5分钟后关闭。

4.关闭二氧化碳供气总门及二氧化碳汇流排出口门,停止充二氧化碳,关闭氢气排气门及
排气总门,稳定30分钟后,化验二氧化碳纯度在96%以上,置换结束。

5.全面检查发电机氢气系统各阀门位置正确,开启发电机二氧化碳排气门,关闭发电机排
氢门。

6.按规定次序,开启氢母管至发电机的进气门,向发电机内充氢,开启发电机排气总门,
调节机内气压保持在0.015—0.02MPa。

7. 当机内氢气纯度达95%以上时,开启各部排污门对发电机死角排空3-5分钟,当机内氢
纯度达96%及以上时,关闭发电机排二氧化碳门及发电机排气总门;稳定30分钟,化验底部取样门氢纯度仍达96%以上,氧气含量小于2%时,发电机提高氢压;关闭充氢阀门,充氢结束。

氢气储罐及工艺管线置换方案

氢气储罐及工艺管线置换方案

氢气储罐及工艺管线置换方案一、准备工作1、****公司氢气储罐10M3,工艺管线φ108约80米,φ57约20米,系统共设5个放空取样点。

2、检查关闭所有系统阀门,尤其与其它介质管线连接阀门,取样点准备取样φ6—φ8铜管嘴,检查静电接地是否完好。

3、安全阀下加手阀一个,并处于开启状态,安全阀须经检定合格。

储罐上压力表保证完好,手阀开启状态。

二、氮气置换1、采用氮气瓶,其氮气纯度必须高于99%,将氮气瓶与储罐连接开始注入氮气,至储罐压力表指示1.5---2kg压力时停止充氮,关闭入口充氮阀。

2、首先打开储罐顶部放空,5分钟后由远到近依次打开各放空点放空,压力趋于零时关闭各放空阀门。

3、进行二次充氮与2操作相同,至1.5---2kg压力时进行二次放空。

4、当压力降至0.5kg时,各放空点取样分析,氮气浓度大于等于99%合格为止。

关闭所有阀门。

三、氢气置换1、储罐室、系统厂房及周围停止一切无关作业,打开门窗。

2、严禁一切火源(50米以内),参加置换人员关闭手机,不得穿带钉鞋和易产生静电的衣服。

3、将氢气瓶阀微开,带气与储罐连接,并确保缓慢向储罐内充入氢气,其流速不大于8米/秒。

4、当压力表指示1.5---2kg时,停止充气,静止3分钟,自储罐下放空,厂房上部5、罐顶压力表2、3、4依次放空,其流速不大于5米/秒,压力降至0.5kg时停止。

5、二次充注氢气至3kg压力后同上程序依次放空至1.5kg压力后取样达到工艺要求纯度即可。

6、打开压力表,安全阀下手阀,关闭其它所有系统阀门,置换工作结束。

罐车置换操作规程

罐车置换操作规程

罐车置换操作规程根据国家对罐车使用、维修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罐车在对车体、罐体和阀门进行维修的时候,如罐体中所残留的介质对车辆维修和维修人员可能构成危害或伤害的情况下,应对罐车的罐体进行置换,以保证维修过程的安全。

如需要对液化气车辆进行焊接操作的时候,就应将罐车里残余的液化气进行置换。

罐车容器置换操作规程1、为规范罐车容器置换操作,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制定本规程。

2、罐车容器置换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置换操作的流程可分为残余物排放——保护气体充入两个部分3.1、罐车内残余物的排放由于罐车贮运的介质在卸货的时候,无法将罐体内的介质全部卸完,总会有一部分的残余气体或液体留在罐体内。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介质确定不同的排放方法:3.1.1、液氧、液氮、液氩等不燃、无毒液体或气体的排放:(1)将车辆移至空旷、无闲杂人员进出的场地。

(2)检查各阀应为关闭状态。

(3)打开放气阀。

(4)观察压力表,待压力降至0时,关闭放气阀。

(5)将罐车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压力表,看压力是否上升,如压力上升,说明罐体内仍然有残余液体未排尽,需要等业态气体完全汽化后,再打开放空阀将残余气体排尽。

3.1.2、液化气、液氨等可燃、有毒气体的排放(1)检查各阀应为关闭状态(2)将罐车的气相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用软管连接。

(3)将压缩机的出气口与储罐或钢瓶连接。

(4)缓慢打开罐车的气相阀门。

(5)检查各连接点有无泄漏,如有泄漏,进行处理。

(6)开启压缩机,将罐车内的残余气体压缩至储罐或钢瓶中。

(7)当罐车内的压力降低至接近0时,关闭压缩机,拆除各连接管道。

3.2、保护气体的充入:当罐车中残余物排尽后,仍然会有一定量的气体在罐车,为了保证维修的安全,必须要根据介质的不同,充入合适的保护气体。

3.2.1、液氧、液氮、液氩等不燃、无毒液体或气体的罐车保护气体的充入由于这类罐车属于空气内的产品,此时,仅需要将充装阀和放空阀打开,让空气进入储罐,就可以进行维修操作。

固态储氢换氢方案

固态储氢换氢方案

固态储氢换氢方案咱来聊聊固态储氢换氢这个超酷的事儿。

一、固态储氢是啥玩意儿。

首先得知道,固态储氢就像是给氢找了个超级安全又方便的小房子。

和传统的气态、液态储氢不一样,固态储氢是把氢“关”在一些特殊的材料里,就像把调皮的小精灵关进魔法盒子。

这些材料可以把氢原子牢牢抓住,而且不会让氢轻易跑掉,这就使得储氢变得更安全、密度更高。

比如说,有些金属氢化物就像氢原子的专属保镖,紧紧围着氢原子,让它们乖乖待着。

二、换氢站的布局。

1. 选址原则。

咱得找那些交通方便的地儿,就像在城市里找那些四通八达的路口一样。

比如靠近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或者是城市里那些大型的物流中心附近。

为啥呢?因为这些地方车流量大呀,不管是小轿车还是大货车,都有可能是换氢的潜在客户。

还有就是要靠近氢气的生产源。

如果氢气是从附近的化工厂或者专门的制氢厂来的,那运输成本就会低很多。

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肯定是离得近的超市更方便,也更省事儿。

2. 站内布局。

换氢站里得有专门的固态储氢装置存放区。

这个地方得安全又通风良好,毕竟固态储氢虽然安全,但也得小心为上。

这些装置就像一个个小仓库,里面装满了储存着氢气的固态材料。

要有换氢的操作区,就像汽车的加油站里有加油的位置一样。

这里要有专门的设备,可以快速地把车上用完的固态储氢装置换下来,再换上充满氢气的新装置。

而且这个操作要简单又高效,最好能像换电池一样,几分钟就能搞定。

还得有个小小的控制中心。

这个控制中心就像换氢站的大脑,它可以监控固态储氢装置的状态,比如还有多少氢气,装置有没有什么异常之类的。

而且还能控制整个换氢的流程,确保每一次换氢都顺利进行。

三、换氢流程。

1. 车辆进站。

当一辆氢能源汽车开进来的时候,就像客人到了酒店一样。

司机先把车开到指定的换氢位置,然后工作人员或者智能系统就会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看看车有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就像看看客人有没有带什么危险物品一样。

2. 识别与匹配。

接下来,系统要识别车辆的型号和它所使用的固态储氢装置类型。

氢气瓶置换标准操作程序

氢气瓶置换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规范氢气瓶置换操作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氢气钢瓶置换操作。

3责任:生产部、质量技术部对实施本程序负责。

4程序4.1钢瓶置换适用范围。

4.1.1新投用的钢瓶、无底气及余气压力偏低的钢瓶、过期经水压试验后的钢瓶。

4.2置换前的检查工作4.2.1对于新投用的钢瓶可以直接置换4.2.2对于过期经水压试验后的钢瓶,应先用干氮气吹扫15min。

去除钢瓶中的水分。

4.3钢瓶的置换过程4.3.1抽真空置换4.3.2目的:去除钢瓶内的水分、减少含氧量。

4.3.3方法:将真空软管接于瓶口,启动真空泵,缓慢打开真空泵出口阀,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度控制在-0.1 Mpa)。

30min后气雾变得很淡时,关闭真空泵出口阀,关闭瓶阀。

该工序做一次即可。

4.3.2氮气置换4.3.2.1目的:降低钢瓶内含氧量。

4.3.2.2方法:将钢瓶接于氮气置换汇流排上,充入氮气至0.5 Mpa后,放空至0.05 Mpa,再抽真空15min,如此充、放、抽重复6~8次,充入0.2~0.3 Mpa氮气保压,并记录每只钢瓶氮气置换的含氧量的抽样数。

注意事项:在氮气放空时尽量放低,这样既缩短了置换时间,也确保了瓶内含氧量的迅速下降。

4.3.3氢气置换4.3.3.1目的:降低钢瓶内氮含量。

4.3.3.2方法:将氮气置换后的钢瓶接于氢气置换汇流排上,并将瓶内氮气放至0.05Mpa后抽真空15min,关闭真空泵上与汇流排连接的所有阀门。

然后充入氢气至0.3~0.5Mpa后关闭瓶阀,保压5min 后,打开放空阀放空至0.02Mpa时,关闭放空阀,再充入氢,如此充、放6~8次后,充入0.5~1的Mpa氢气保压,然后做充装前分析,分析合格后待充。

注意事项:在钢瓶接于氢气置换汇流排上抽真空时,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严防氢气被真空泵吸入而引发安全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氢站储氢罐置换操作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
安监: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
年月日
制氢站储氢罐置换操作方案
1、隔离置换工作内容(以#1贮氢罐为例)
#1贮氢罐除盐水置换氢气
2、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关键点
2.1危险点分析
2.1.1本次隔离置换主要危险点为制氢站#1贮氢罐入口门与分配盘至贮氢罐入口门氢气母管隔离、#1贮氢罐氢气排空时必须经过阻火器管路且缓慢排氢;
2.1.2氢气为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它是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征的危险气体。

一旦泄漏,便可逸散在空中迅速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且遇火爆炸燃烧后的火焰容易顺风迅速蔓延扩展。

2.1.3向氢罐内注水时,为防止注水过程带入罐内空气,应待注水连接管路满水排空后,再行带水连接注水管路;为防止注水流速过快产生较大的摩擦能量,应严格控制注水流速。

2.2控制关键点
2.2.1#1储氢罐氢气排空,首先开启储氢罐排空一次阀通过阻火器向大气排放,当压力降至0.5公斤时,连接软管连接除盐水供水出口阀阀后支管,软管另一端对接至储氢罐排污阀后支管(不紧固),小流量开除盐水供水出口阀,待软管对接储氢罐排污后支管处有水排出,10分钟后(确认无空气)紧固软管与储氢罐排污阀后支管处,开启储氢罐底部排污一次阀、缓慢开启贮氢罐排空二次阀;
2.2.2#1储氢罐当排空二次阀出水后,关闭二次阀,继续充除盐水当压力表显示2公斤压力,再次开启储氢罐排空二次阀,有水溢出后关闭排空二次阀,关闭除盐水供水阀,关闭储氢罐排污一次阀,待48小时后允许其他操作;
2.2.3向储氢罐充除盐水过程中保证压力表一次门开启状态;
2.2.4向储氢罐充除盐水过程中保证压力变送器一次门开启状态;
2.2.5工作人员应了解氢系统的管路及设备,熟悉掌握氢系统气体置换规程,氢系统的气体置换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2.2.6氢系统检修时须使用专用防爆工具。

对氢系统与其它系统连接的隔离阀或直通大气的隔离阀必须认真检查,如有必要应在试验台上进行水压试验,保证无泄漏;
2.2.7氢系统的表计管路必须认真清理,决不允许存在堵塞。

氢系统设备检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且验收合格;
2.2.8当储氢罐内部除盐水排空后,断开储氢罐入口门至储氢罐连接法兰并加装堵板。

3、技术措施准备
3.1便携式氢气检漏仪表一块;
3.2便携式氢气纯度表一块;
3.3储氢罐排污门与除盐水供水阀支管之间连接软管一条,连接接头两个;
4、施工原则步序、具体置换操作票
4.1、施工原则步序
4.1.1确认准备条件充足;
4.1.2储氢罐排污门支管与除盐水供水阀支管连接正常;
4.1.3#1#2制氢机、#1#2氢压机停运,氢气缓冲罐进出口阀门关闭;
4.1.4#1#2#3#4储氢罐入口阀门关闭;
4.1.4各阀门开关状态符合置换要求;
4.1.5氢气排空;
4.1.6向储氢罐充除盐水;
4.1.7储氢罐充满除盐水后,关闭储氢罐排空二次阀,继续充除盐水升压至2公斤后,排空;
4.1.8储氢罐排空后,断开储氢罐入口门至储氢罐连接法兰并加装堵板;
4.1.9检修施工;
4.1.10施工改造完毕,系统恢复至运行要求状态。

4.2储氢罐置换操作票
见附件
5、附件
附件1:制氢站氢气系统图
附件2:储氢罐置换操作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