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运行控制

合集下载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设计要点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设计要点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设计要点摘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少等特点。

本文论述了曝气生物滤池原理,查阅相关资料及工程实例,总结c池、n池及dn池设计要点。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baf)滤速负荷反硝化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曝气生物滤池工艺1.1曝气生物滤池原理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由滴滤池发展而来,属于生物膜法范畴,最初用作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为周期运行,从开始过滤到反冲洗完毕为一个完整的周期。

具体过程如下:经预处理的污水从滤池底部进入滤料层,滤料层下部设有供氧的曝气系统进行曝气,气水为同向流。

在滤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nh3-n被氧化成no3-n;另外,由于在堆积的滤料层内和微生物膜的内部存在厌氧/缺氧环境,在硝化的同时实现部分反硝化,从滤池上部的出水可直接排出系统。

随着过滤的进行,由于滤料表面新产生的生物量越来越多,截留的ss不断增加,在开始阶段滤池水头损失增加缓慢,当固体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使水头损失达到极限水头损失或导致ss发生穿透,此时就必须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除去滤床内过量的微生物膜及ss,恢复其处理能力。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反冲洗水为经处理后的达标水,反冲洗空气来自于滤板下部的反冲洗气管。

反冲洗时关闭进水和工艺空气,先单独气冲,然后气水联合冲洗,最后进行水漂洗。

反冲洗时滤料层有轻微膨胀,在气水对滤料的流体冲刷和滤料间相互摩擦下,老化的生物膜与被截留的ss与滤料分离,冲洗下来的生物膜及ss随反冲洗排水排出滤池,反冲洗排水回流至预处理系统。

1.2曝气生物滤池特点1.2.1具有较高的生物浓度和较高的有机负荷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粗糙多孔的球状滤料,为微生物提供了较佳的生长环境,易于挂膜及稳定运行,可在滤料表面和滤料间保持较多的生物量,单位体积内微生物量远远大于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量(可达10~15g/l),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使得baf的容积负荷增大,进而减少了池容积和占地面积,使基建费用大大降低。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介绍

氨氮去除效果
氨氮去除率
BAF工艺对废水中的氨氮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 90%以上。
去除机制
在BAF中,氨氮主要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盐, 从而实现氨氮的有效去除。
总氮去除效果
总氮去除率
BAF工艺对废水中的总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60%以上。
去除机制
在BAF中,总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来实现。
反冲洗
定期对滤料进行反冲洗, 去除积累的悬浮物和生物 膜,恢复滤料的过滤性能。
BAF的应用范围
生活污水处理
BAF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 如住宅小区、学校、医院 等场所产生的废水。
工业废水处理
BAF适用于处理多种工业 废水,如印染废水、造纸 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
景观水体治理
利用BAF工艺改善景观水 体的水质,提高水体的自 净能力。
BAF的主体结构包括池体、滤料、布水系统、曝气系统等部分。其中,滤料是 BAF的核心部分,对净化效果和运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滤料选择与作用
滤料是BAF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直 接影响到BAF的运行效果和处理能力。常用的 滤料有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
滤料的主要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的载体和 生物膜,同时对水流起到过滤和拦截的作用, 使污染物在滤料表面被微生物氧化分解。
05
BAF的优缺点与改进方向
优点分析
高生物浓度
BAF可以维持较高的生物量, 从而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由于滤池中生物的多样性, BAF对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 性强。
出水水质好
BAF的过滤作用可以有效地去 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提高 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的优化和运行控制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的优化和运行控制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的优化和运行控制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和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生物滤池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生物滤池的优化和运行控制,以确保其高效稳定地处理污水。

一、生物滤池的优化生物滤池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部分,其性能优化对整个处理系统的效果至关重要。

1. 媒体选择:生物滤池中的填料媒体对细菌的附着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填料媒体有砾石、填料球等。

优选媒体应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附着性能和抗堵塞能力。

2. 通气方式:通气是提供滤池内氧气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生物滤池内细菌的新陈代谢和降解效率。

常见的通气方式有曝气和自然通气两种。

对于大型生物滤池,通常采用曝气方式。

3. 进水负荷控制:合理的进水负荷控制是保证生物滤池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进水负荷可能导致滤池内细菌的过度繁殖,从而影响降解效率。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进水负荷。

二、生物滤池的运行控制对生物滤池进行科学的运行控制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延长滤材寿命。

1.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滤池出水水质,包括悬浮物浓度、溶解氧、氨氮等指标。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滤池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2. 温度调控:滤池内细菌的降解效率与温度密切相关,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细菌活性下降。

因此,在寒冷季节或高温季节,需要通过降温或加热等方式调控滤池内温度,以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

3. 反冲洗操作: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滤池内的填料媒体容易发生堵塞,影响处理效果。

因此,定期进行反冲洗操作是保持滤池通畅的重要手段。

反冲洗时应注意控制水力冲击力度,避免过度损坏填料媒体。

4. 维护管理:定期对生物滤池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清除滤池中的异物、积泥和浮渣,保持滤池的通畅,防止堵塞和积聚。

结语: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媒体选择、通气方式、进水负荷控制等方面的优化和水质监测、温度调控、反冲洗操作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控制,可以提高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曝气生物滤池操作规程(二)2024

曝气生物滤池操作规程(二)2024

曝气生物滤池操作规程(二)引言概述: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主要是通过曝气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的操作规程,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运行设备,保障水处理效果。

正文内容:1.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与停机1.1 准备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2 启动步骤及注意事项1.3 停机前的准备工作1.4 停机步骤及注意事项1.5 停机后的设备维护与清洁2. 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与排水处理2.1 进水管道的检查与维护2.2 进水液位控制2.3 排水管道的检查与维护2.4 排水水质监测与处理2.5 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3. 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系统操作3.1 曝气系统设备的检查与维护3.2 曝气系统的启停控制3.3 曝气量的调节与监测3.4 曝气系统故障处理3.5 曝气系统节能与优化改进措施4. 曝气生物滤池的浊度与溶解氧控制4.1 浊度的监测与控制4.2 溶解氧的监测与控制4.3 曝气与覆盖方式对浊度和溶解氧的影响4.4 改善浊度和溶解氧的控制策略4.5 相关参数的记录与分析5. 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泥处理5.1 污泥的收集与处理5.2 污泥浓度的监测与控制5.3 污泥的排出与处置5.4 污泥产生与处理的节能减排措施5.5 污泥处理过程的改进与优化总结:曝气生物滤池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提升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启停操作、进水排水处理、曝气系统操作、浊度溶解氧控制以及污泥处理,可以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达到预期的水质净化效果。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检查,及时处理故障,同时持续改进与优化操作规程,提升工艺效率。

曝气生物滤池工程技术规程

曝气生物滤池工程技术规程

曝气生物滤池工程技术规程一、综述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注重微生物生物降解水中污染成分的处理设施,具有创新性、管理灵活性等许多优势,并且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减少水的弥散性污染物的对环境的伤害,是当前厌氧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发展。

为了保证该类处理设施的有效性、安全性,制定了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规程,该规程制定了适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原则及设计公式,以及装配、维护等实施细则。

二、技术规程(一)设计原则1、曝气生物滤池的设施选型要结合污染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水质要求、水量、要求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曝气生物滤池设备。

2、选择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时,既要根据需要处理的污染水的水溶性有机物的水质要求,又要考虑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成本,进行综合设计。

3、曝气生物滤池设施布设需根据厂区车辆排气、工业污水的排放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受污染水的规模及污染物浓度,以确定曝气生物滤池的布置位置。

(二)设计公式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依据如下公式:Q=F•D•HV,其中,Q—-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水量,单位m3/d;D—污水的处理时间,单位h(小时);HV—滤池高度,单位m。

滤池高度一般不大于5m。

(三)装配1、曝气生物滤池应建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平整地面上,需要安装在地下或部分地下的,要进行铺设防渗止水层,以防止地下水扩散。

2、井盖要贴有明显提示,防止人员无意识入内,而破坏内部结构。

3、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程检查,保证各机件的连接可靠,性能符合装置设计的要求,按要求进行现场实施试验,检查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维护1、处理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

2、定期清除滤池内的污泥、泥沙,并做好溢流阀的清洁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效率。

3、定期测量污水的水质,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或调节曝气生物滤池内各部件的运转以使水质更接近工程设计要求。

三、总结曝气生物滤池是当前厌氧处理技术的补充和发展,为确保处理效果,应当按照技术规程设计安装,定期检查维护,以实现有效处理污染水的目标。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前置工序、主要工艺和反应器设计三个环节。

前置工序: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环节,用于去除粗大悬浮物、无机颗粒和调节水质水量。

主要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是该工艺的核心部分,包括滤池反应器、布水系统、曝气系统等。

污水经过前置工序后进入滤池反应器,在布水系统和曝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反应器设计:反应器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应考虑滤料的选取与装填、布水系统的布置、曝气系统的设计等因素,以保证污水在反应器中能够充分混合、接触和反应。

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要点包括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方面。

初步设计:根据污水性质、处理规模等要求,初步确定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布置方案,并进行平面布置和流程图绘制。

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如滤池反应器的设计、布水系统的设计、曝气系统的设计等。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选型和订购,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施工图设计:根据详细设计结果,绘制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为施工提供指导。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生物膜培养:生物膜是曝气生物滤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膜种类和培养条件,以保证生物膜的活性和稳定性。

过滤阻力控制:曝气生物滤池过滤阻力是影响工艺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过滤阻力,如合理选择滤料、优化水力条件等。

曝气均匀性:曝气系统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部分,需要保证曝气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死角和短流等现象。

反冲洗操作:反冲洗是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需要合理确定反冲洗周期、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时间等因素,以保证滤料不被堵塞和流失。

厌氧生物滤池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介绍

厌氧生物滤池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介绍

厌氧生物滤池工艺介绍1 概述厌氧生物滤池(Anaerobic Biofilter,简称AF)由美国Standford大学的Young和Mc. Carty于1967年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研发,是公认的早期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填有微生物载体(即滤料)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滤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滤料空隙间悬浮生长。

污水流经挂有生物膜的滤料时,水中的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并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设备排至池外,所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利用。

2 滤料在厌氧生物滤池中,其中心构造是滤料,滤料的主要功能是为厌氧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空间。

滤料的形态、性质及装填方式对滤池的净化效果和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以下条件:(1)比表面积大,一般来说,比表面积越大,可以承受的有机负荷越高,有利于增加生物总量。

(2)具有高孔隙率,孔隙率越高,在相同容积的反应器中,处理水量一定时污水的实际停留时间越长,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系数越高,而且高孔隙率对防止滤池堵塞,防止产生短流均有好处。

(3)利于生物膜附着生长,如表面粗糙的滤料比表面光滑的滤料为佳。

(4)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易破损或流失。

(5)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好,不易受污水中化学物质的侵蚀和微生物的分解破坏,也无有害物质溶出,使用寿命较长。

(6)质轻,使反应器的结构荷载较小。

(7)价廉,取材方便。

在生产及试验研究中最常用的滤料有实心块状滤料、空心块状滤料、管流型滤料、纤维滤料等。

(1)实心块状滤料:此类滤料价格低廉且容易得到,但质重、比表面积小、孔隙率低。

采用此类滤料的滤池,生物量浓度低,限制了有机负荷,仅为3-6kgCOD/(m3·d),在运行中易发生局部滤层堵塞以及随之产生的短流现象,影响运行效果。

较常用的为直径30-45mm的砾石、碎石等。

(2)空心块状滤料:呈圆柱形或球形,内部有形状、大小各异的孔隙。

曝气生物滤池操作规程

曝气生物滤池操作规程

曝气生物滤池(BAF)操作规程马鞍山市华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调试部目录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一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管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操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保养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各系统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曝气生物滤池的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一般要求运行管理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检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1 卷 第 7 期 2005 年 7 月
Vol.31 No.7 July,2005

沈耀良
(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 215011)
根据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 工艺运行方式及工艺构造型式, 介绍了不同工艺组成、 主要特性及适用场合, 介绍了实现不同处理目标并获得稳定运行所需的控制条件, 指出了该工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曝气生物滤池; 工艺原理; 运行控制 X703.1 A 1000-3770 (2005) 07-0007-04
收稿日期: 2004-07-12 作者简介: 沈耀良(1961-), 男, 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为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联系电话: 0512-68255325, 13706216746; E-mail:ylshen1203@mail.usts.edu.cn。

第 31 卷 第 7 期 借助于 BAF 中生长在填料表面并保持在好氧条件下 的生物膜的作用, 实现有机物和氨氮的硝化。当对废 根据原水水质和处理目的与要求,选择合适的 水的氨氮排放有要求时可采用此工艺。需要注意的 是,当原水中 SS 的含量较高时,其预处理以水解为 宜, 以减少预处理的产泥量。图 2 (b) 为基于 An/O 原 其中预处理采用水解 理、 具有脱氮功能的 BAF 工艺。 工艺, 将 BAF-C/N 的出水按 100% ̄300%的回流比回 流至水解工艺, 充分利用水解工艺的缺氧条件和进水 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而实现脱氮。图 2 (c) 为单独设 (b) 所 置前置脱氮 BAF 的工艺流程。该工艺较图 2 示工艺运行更稳定可靠。 与传统脱氮工艺的不同之处 在于,该工艺中 BAF-DN 段除具有反硝化脱氮能力 外, 还具有明显的去碳功能, 而 BAF-C/N 池则用于硝 化和对 BAF-DN 池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一步去 除, 提高出水水质。该工艺中, BAF-DN 和 BAF-C/N 均需曝气, 由于曝气作用, 在 BAF-DN 的底部实现碳 的去除, 同时利用该池滤料层中 DO 底部多上部少的 分布规律, 在其顶部实现反硝化。
目前, 国内外对曝气生物滤池 (BAF) 工艺的结 构形式、 除污功能、 运行启动和填料介质等进行了日 趋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国内有关科研 院校也开展了运行方式、填料类型和除污机理等方 面的研究, 北京已建立 5 个示范工程, 大连市日处理 规模为 12 万 m3/d 的马栏河污水处理厂在国内首次 应用了该工艺[1,2]。但就总体而言, BAF 在国内的应 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如何根据该工艺的特点, 分析研究其适合国内废水特点、技术水平及处理要 求的工艺运行方式, 并提出合理的工艺设计方法和 运行控制条件, 对于工艺优化和促进应用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 BAF 的工艺原理, 通过对其操作运行影响 因素的分析, 介绍了工艺优化设计的关键参数和主 要方法,提出了该工艺实现不同处理目标并获得稳 定运行所需的控制条件。
指标 数值
4.11

的滤料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 截留污水中的 SS 及脱落的生物膜; 随着滤料层截留 SS 等增加, 其水 头损失亦增加, 因而运行一定时间后, 为维持 BAF 的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需要进行反冲洗以去除其 中截留的 SS、 脱落的生物膜, 同时使滤料表面的生 物膜得到更新。 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相比, BAF 具有以下方 面的特点: (1) 有机负荷高, 处理能力大。BAF 通过 采用高比表面积、易挂膜的细颗粒滤料及曝气为微 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其单位体积内的生 物量可高达 10! 15g/L,因而其容积负荷远高于传 统工艺,处理能力更大,同时由于其填料对污水中 SS 及脱落生物膜的高效截留作用,无需二沉池, 因 而减少了池容和占地, 降低了造价。一般而言, BAF 的占地和一次性直接投资通常分别为传统工艺的 10%! 50%和 75%左右[4,5]; (2) 除污功能强, 出水质 量高。由于 BAF 特殊的构造和运行方式, 其中生物 膜将呈现出优势菌种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 “生态分 布” 特征, 使其同时具有有机物去除、 硝化和反硝化 等多种功能, 且其出水一般可满足回用要求; (3) 工 艺流程短, 氧利用率高, 维护管理方便, 处理成本低, [5] 一般为传统工艺的 80% ; (4) 对进水的预处理要 求较高, 尤其是对进水中 BOD 浓度和 SS 浓度有较 严格的要求, 多适用于处理 SS≤60! 100mg/L 的低 进水浓度污水的处理。但其产泥量较传统工艺大, 且污泥的稳定性较差。
沈耀良,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运行控制 因此其运行负荷不宜过高,且对进水中的 SS 有严 格的要求。与此相反, 轻质陶粒滤料和聚苯乙烯球 形颗粒滤料的粒度、 比表面积及空隙率均较大, 其生 物量亦大, 运行时负荷高, 水头损失较小。Kent 等对 7 种常用的 BAF 滤料的研究表明, 由膨胀页岩加工 生产的陶粒滤料是最适于 BAF 的生物滤料。 滤料的粒径主要与 BAF 的功能和运行方式有 关。不同粒径滤料对 BAF 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表 明, 小粒径滤料 (1.5 ! 3.5mm) 利于提高处理效果和 脱氮, 但不适应高水力负荷, 容易堵塞, 运行周期较 短, 滤料不易清洗, 所需反冲洗水量较大; 大颗粒滤 但其脱氮效能和 料 (2.5 ! 4.5mm) 可克服上述问题, 对 SS 的去除能力有所下降[3]。目前, 根据 BAF 的处 理功能, 所采用的滤料粒径普遍为 2.0! 6.0mm。 轻质陶粒滤料是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一种, 其 材料低廉易得, 尤其是以粘土为材料加工生产的球 形陶粒滤料(其主要性能参数见表 1), 具有一些列优 良的特性 [7], 而且形状规则, 粒径可大可小, 克服了 不规则粒状滤料阻力大、易引起堵塞及所需反冲洗 强度大的问题。 以球形陶粒作为 BAF 的滤料处理生 活污水的研究表明,在滤速达 6.5! 8.0m/h 时不仅 仍可获得高质量的处理出水 (满足国家生活杂用水 而且所需气水比仅为 3.3:1, 水头损失增 水质标准), [8] 加缓慢, 运行周期长达 48h 至 1 周 。
BAF 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接触氧化 法和给水处理中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 速、 截留 SS、 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 并通过过 [3] 滤、 吸附和生物代谢实现对废水的净化 。 BAF 中装 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生 物膜,滤池内部曝气。其运行分过滤和反冲洗两个 阶段,每完成两个阶段为一个运行周期。过滤过程 中, 进入 BAF 的污水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的生物量实 现对有机物的生物氧化降解, 同时借助于较小粒径
负荷类型
2 水力负荷 %(m3/m・ h) 3 容积负荷 !v (kgX/m・ d)
碳化 (BAF-C) 3! 16 2.0! 6.0
硝化 (BAF-C/N) 3! 16 0.5! 2.0
反硝化 (BAF-DN) 10! 25 0.8! 5.0
注: X 分别为 BOD(碳化) 、 NH3-N (硝化) 、 NO3--N (反硝化) 。 5
图1

图2 (b)



图2 (c) 图 2 BAF 的典型处理工艺
BIOFOR 型 BAF 成部 分 , 其 对 BAF 的功效有直接影响,同时也与 BAF 的构造形 式密切相关。 目前, 常用的 BAF 滤料主要有石英砂、 轻质陶粒及塑料颗粒等。运行方式不同, 则 BAF 所 使用的滤料有所不同。降流式 BAF ( 如 BIOCAR- BONNE)一般使用大比重颗粒滤料(如石英砂); 而升 流式(如 BIOFOR 和 BIOSTYR 等)则采用轻质滤料, 其中 BIOFOR 采用轻质陶粒滤料, BIOSTYR 则使 用比重小于水的聚苯乙烯球形颗粒。 石英砂比重大, 机械强度好, 但粒度小, 其比表面积及空隙率均小, 因而其滤料层中的生物量较少、 滤料层的阻力较大,
由于 BAF 采用连续鼓泡曝气,其氧气的主要以 界面转移方式传输, 气泡中的氧气与生物膜表面接触 而被微生物直接利用[11]。同时, BAF 使用小粒径的滤 料, 其比表面积大, 气泡在填料孔隙内滞留时间长且 与生物膜有良好而充分的接触, 具有比传统工艺高得 多的氧利用率, 因而采用较低的气水比(&)即可获得良 好的处理效果。对研究数据的统计表明, BAF 中去除 单位重量的有机物 ( 以 TBOD 表示 ) 所需的氧为 0.42! 0.8kgO2/kgTBOD,平均为 0.51kgO2/kgTBOD, 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 1.0! 1.2kgO2/kgTBOD。 但与此同时, BAF 所需的 & 与其进水水质、 处理目 标、 滤料粒径和滤料层的厚度等因素有关。通常, 用于 硝化的 BAF-C/N 需要较高的气水比, 而仅需实现碳化 的 BAF-C 可采用较低的比值。 应用 BIOSTYR 进行硝
由于 BAF 中丰富的生物相及其类似于快滤池 的对进水中 SS 的良好截留功能,因而具有良好而 稳定的处理效果。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其实 现不同处理要求的工艺流程较为简单, 主要由预处 理(沉淀或水解)和 BAF 两部分组成。同时, 根据废 水的水质和具体处理要求, BAF 有 C/N、 C/N/DN 和 C/P/DN 等不同工艺流程。 具有去碳和硝化 图 2(a)为 BAF-C/N 工艺流程, 的功能。 原废水经沉淀或水解预处理后, 进入 BAF 并
图2 (a)
运行方式, 是工艺设计的关键。BAF 有多种不同的 运行方式, 各有特点。一般按水流的方向, 可将其分 为降流式和升流式两种。 早期的 BAF 多采用降流式运行方式,以法国 OTV 公司的 BIOCARBONE 工艺为代表。 该工艺多 以石英砂作滤料, 以气、 水逆流的方式运行, 运行过 程类似于快滤池的正粒度过滤,但其所截留的 SS 主要集中在滤料层的顶层(对以轻质陶粒作滤料、 滤 床高为 2.0m 的 BAF 的研究表明, 进水中近 80% 的 SS 被截留在滤床顶部的 40cm 以内[6]), 难以充分发 挥滤料层有效的纳污能力, 易堵塞, 并导致较大的水 头损失,同时其中下部滤料层中脱落的生物膜较易 穿透, 其运行周期较短。 因而, 降流式多适用于低 SS 废水及受污染地表水的处理, 当原水中含有较多 SS 时, 则需要较严格的预处理。 目前,以 BIOFOR、 BIOSTYR 和 BIOPUR 等为 代表的升流式 BAF 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其中以 [6] 轻质陶粒为滤料的 BIOFOR 应用最为广泛 。图 1 所示为该工艺的典型工艺构造。升流式 BAF 以气、 水同向流的方式运行, 运行过程类似于快滤池的反 粒度过滤, 具有更强的纳污能力, 气、 水分布更为均 匀, 工作周期较长, 对进水 SS 的适应性也强于降流 式。因而升流式 BAF 具有比降流式更广的适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