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从啤酒游戏看系统思考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

关于一本书的杂感——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这本书的题目为“第五项修炼”,可看出作者的重点在于“修炼”二字,并且重中之重在于“第五项”,通读全书,确实如此。
同时我认为全书的核心也可概括为“变革”二字,正是思维的变革才造就了这本书。
作者彼得.圣吉确实给我们上了一堂新颖别致的管理课程,也许更应该说是心灵课程,读完全书后,我自觉收获不小,其中无数次拍案叫好,由此看出对我心灵的震撼有多大。
虽然说其是管理的经典书籍,但我认为人人都应该一看,许多原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的开创者,在其著作之后,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就一发不可收拾。
在市面上仍可以看到许多其它学者著的“解读《第五项修炼》”,“《第五项修炼》导读”等等,仁者见仁,由于每个人的历练不同,对这本书的感想也就不一样。
至今为止,我未涉足社会,更不谈涉足管理类的工作,在看这本书的许多时候,我都是肤浅吸收的状态,并未形成“反馈”。
因为,未有亲身体验,哪来的反思呢?经验的缺失,让我在读这本书的一些章节时,有些人云亦云—没有实质的弄懂。
而懂都不懂,何谈应用?于是在读这本书时我总是抱有小小的遗憾。
如果我是一名有几年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在看这本书是是否会有更多的顿悟?有时我又在幻想,作为一名管理者,自己如何应用书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大胆变革,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精到之处,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激情。
这就是所谓创新带来的激情吧。
我想,在走出学校后,我仍会时不时去重读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书中看来很遥远的东西,阅历的增加会帮助我克服。
同时,我仍在心理微微地想,或许这本书对于有社会经历的人,真的更有帮助。
讲解这本书的教授倪先生总是说,中国人讲究的是一种审美。
在我看来,不知是不是台湾的译者翻译得好,也不知是不是彼得圣吉对东方哲学颇有兴趣,彼得.圣吉在这本书中的语言有时也是很讲究审美的 (相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
第五项修炼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第一章第五项修炼,整本书阐述的就是学习型组织。
以我们人类本身为例,从婴儿时期开始,学习就是我们的天性,而当今作为一个在组织工作中的一员时,这项与生俱来的天性似乎反倒受到了些许压抑,这也许是惰性使然,但更重要的是一个组织中学习的气氛。
要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有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它整合其余四项修炼,使得学习效果呈现1+1大于2的结果。
作为我来说,有时感觉繁忙的工作让我没时间像大学时代一样去看书。
在我的心底我知道这是一个借口,阅读这本书后,理解了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加入一个组织去工作之后,对组织富有的责任,作为组织的一员,学习不但是对自己的提高,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第二章首先阐述了大公司的寿命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哪怕作为一家“大公司”,我们在有生之年也可以看到它的失败,比如柯达、雷曼兄弟等等。
那作为知识,更新速率更加快速,我们作为一个组织以及一个组织中成员,缓慢地接受学习新的知识,淘汰可能就在眼前。
美国一家大型钢铁公司的例子更能结合我们的工作,在人才培训部的工作中,作为项目助理,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只是助理的工作,一系列的流程及知识都需要我们熟悉,我不仅仅满足于助理的例行工作,不断的提高,获得见识及能力才是我的追求。
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让我联想到了嘉年华活动,一个有能力的人,会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活动,着眼大局,在我目前的阶段,虽然能力达不到这个要求,也许只能专注于个别事件,把眼前的这件事先做好,但这是我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学习及历练,我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书中温水煮青蛙的例子,我认为也是现代组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问题还没有达到一定威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关注它,当我们开始关注到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棘手,就向我们的工作中,每次和领导反映问题时,事故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需要领导来“擦屁股”,反观书中前面的书写,整体的思考,可以适当的降低出现这种事故。
第五项修炼的解析

第五项修炼的解析导读:让《第五项修炼》来打开你思维的天空吧,或续曾经困扰你许久的矛盾,换一种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原来不过如此,拈花微笑,得到一种顿悟的快感。
企业经营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了解了,困难只是在于实施和转变。
很多时候又感到很迷茫。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环境在变,管理理论也一直在变。
曾经我们以为抓住了质量就有了一切,以为薄利多销是经营的法宝,以为广告就是大把的扔钱。
但是在外来的压力面前,让我们知道经营管理绝不仅仅是这样。
就象小时候看少林寺,以为那就是武打的最高境界,及至有了后来的黄飞鸿,才知道武打原来可以这样设计。
一、我们的局限和缺陷“惊蛙不可语天,拟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拘于时也,曲士不可语道,束于教也。
”古代的哲人,看到太阳、月亮和各种星体每天从东方升起,隐于西方,就认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伟大如亚里士多德,仅仅通过羽毛和铁球落地速度的对比,得出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的结论,并支配了世界的观念一千多年。
同样具体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的方法论,我们的自以为是的解决之道,我们曾经认为天经地义的经典,实际上可能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
有些是因为它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成功,对它的崇拜已经溶入了我们的血液,让我们认为似乎天地鸿蒙之来本来就应该如此。
有些虽然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但我们却看不到更好的、更本质的解决之道。
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承认这种缺陷和不足,然后努力去探索并解决之。
第五项修炼提出了一些我们生活中固有的但却是错误的判断。
我们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只能根据我们所能了解的世界、所能接触的信息来做出我们自认为合理的判断,但这种各自合理的判断带给系统却可能是完全错误的结果。
就象啤酒游戏所揭示的现象。
由于用户需求量的上升,带来的却是供应商货品的积压。
这种清晰的道理,在现实的操作里面,却始终不能够突破。
最近的例子就是网络的兴起和低落。
互连网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的革命和对通信器件的需求,由用户的需求到供应商的供给得到了一级级的加强,反应到诸如光纤等基础器件的时候,就变成了无限制的产能的扩展,不可否认互连网兴起以来的用户规模一直在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在特殊的趋势驱动之下,供应商的产能的增长还是大大超过了需求的增长,从而引起设备供应商的大规模破产和裁员。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第五项修炼的微妙法则

三、渐糟之前先渐好(The harder you push , the harder the systems pusher back)
说明这些微妙法则还有一个难忘的故事: 《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曾登载一幅 漫画,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推倒左边的一个大 骨牌,他告诉自己:“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然而,他没有看见那骨牌正要倒向另外一个骨牌, 而后又倒向另一个,一个接着一个,骨牌链最后 将绕一圈从他的右边击中他。 右边击中他的问题来自推倒左边的一个大骨牌这 一解;他愈用力推左边的大骨牌,右边大骨牌对 他的打击愈重,如此等等。
拔苗助长 乌龟跑得慢,但是他最后赢得了比赛。 政界、企业界人士通常希望的成长速度 是:快,更快,最快。 结论:所有的自然形成的系统,从生 态到人类组织都有其成长的最适当的速 度,过慢会挨打,过快会震跨。
七、因和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 连(Cause and effect are not closely related in time and space)
五、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 (Behavior grows better before it grows worse)
1,零售商过度增加订购啤酒数, 解决缺货问题,造成啤酒大量积 压 2,中国60年代全民大炼钢铁解 决钢铁短缺问题,结果问题没有 解决,反而劳民伤财。
六、欲速则不达(Faster is slower)
补偿性回馈也不限于大的系统,个人的例子也 很多。戒烟会使某些人体重增加,身材变差。 形成新的压力,为了解除庄力就又开始抽烟。 又有些母亲殷切希望年幼的小孩能与同学和好 相处,再三协助化解冲突,最后却造成这个孩 子无法学习独自处理冲突。或例如有些初到公 司的新人,急于和大家融洽相处,当别人批评 他的工作时,也绝不回应,最后反而被人认为 难以共事。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及心得

《第五项修炼》读书笔记及心得序言应对各种挑战,我们必须超越反应式解决问题的模式。
我们需要一个创新的全新的系统来处理问题。
但是,只有通过领导力开发,才能创立新的管理体系。
学习系统思考、实践对心智模式的反思,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都需要终生努力。
真正的共同思考和共同行动,必须在工作团队中培育。
书中序言提出了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作者认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发展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典型的组织学习的挑战。
学习型组织的工作就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超越是核心。
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终生学习实践的过程—PXXIV第一部分我们的行为如何创造现实。
我们如何才能改变现实第一章确实,改变是最难的,改变需要勇气,需要方法,需要技巧,而本书,教会我们些什么,我们能吸收到什么,其实全我们自身。
学习型组织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是学习者。
只是我们的学习能力被物质世界的很多欲望给蒙蔽了。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靠权威专制的“控制型组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对某几项训练功夫的掌握,即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共同修炼的过程,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学习型组织的各项修炼五项修炼中的每一项都将成为其他各项成功运用的关键,即它们是一个系统的整体,需要整体运用。
自我超越是不断澄清和加深个人意愿的修炼。
是持续集中能量,增加毅力,客观地观察现实的修炼。
-----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石和精神基础。
一个组织在学习方面的信念和能力,不会超过组织成员的信念和能力。
所以个人学习和个人信念的重要性。
心智模式的修炼要从省视自己开始,学习如何把内心的,有关世界的图像披露出来,并严格地加以审查。
深度汇谈是其提高的有效的方法。
深度汇谈的根本原理就是要开放性讨论性地地思考问题,并加以提炼提高的过程。
共同愿景:领导力理念,几千年来一直给予组织以激励和启迪,那就是要有能力不断分享我们所追求的未来图景。
组织必须要有全体成员深度分享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
团队学习,这使我想起我们的俗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精选20篇)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第五项修炼读后感(精选2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五项修炼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篇1《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是我们学校党支部向党员推荐的,作为自我提高的教材向党员推荐阅读。
目的进一步党性,严格要求自己,扩大学习范围。
下面浅谈一下对这本书的几点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我自己的启发。
《第五项修炼》描述了公司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对策,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
在学习型组织中,新型的、扩张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体的热情得到释放,大家不断在学习如何开创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
在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过程中,由五项新的构件技术集中在一起成为关键。
这五项技术分别是:1、系统思考。
在我看来,系统思考可以简单理解为基本世界观,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及全面的思维模式。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活动也是由相关的、系列性的行动所组成,并通过无形的网络编织在一起。
这些活动之间相互影响,但却不容易显露出来。
因此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全面的从整体方面去考虑。
系统思考是一个概念框架,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工具系列,通过系统思考可以让各类的思考模式清晰的展现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和改变这些模式。
2、自我超越。
我对自我超越理解为个人的前进动力、愿景目标,是不断自我超越,不断追求新境界的精神。
自我超越是不断澄清和加深我们个人愿景的修炼,是持续集中我们的能量,增强我们的毅力,并客观的观察现实的修炼。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和重要基石。
3、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决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设、归纳,甚至就是图像、画面或形象。
在我看来心智模式实际上指的是我们对事物的固有看法、思维定势。
如果我们被心智模式所限制,那么我们的行动就只会被限制在过去熟悉和舒适的范围之内。
《第五项修炼》的读书笔记

《第五项修炼》的读书笔记《第五项修炼》的读书笔记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五项修炼》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五项修炼》的读书笔记1《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作为一本管理学巨著,其指导意义不仅体现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同样适用于个人管理层面。
读完这本书,我想从“学习型‘个人’的艺术与实践”的角度来总结一下个人的读书心得。
学习型个人爱德华·戴明博士指出“流行的管理体系很摧残人”,他主要依据和批判的是流行管理体系的以下八个方面内容:依赖测量考评的管理;以服从为基调的文化;围绕结果的管理;“正确答案”对比“错误答案”;同质化;可预测性和可操控性;过度竞争与互不信任以及整体的缺失。
他认为排斥无形指标,关注短期可见效益,依靠恐惧气氛管理等通用的管理手段体现出了流行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即“致力于使一切趋于平庸”。
针对流行管理体系各种“摧残人”的现状,彼得·圣吉及其同事提出“五项修炼”的概念,并旨在通过其指导建立起一种“基于仁爱而不是恐惧气氛的、鼓励好奇心而不是固执“正确”答案的、有学习氛围而不是强调操控性的,非正统的管理体系”。
我想,《第五项修炼》不只修炼组织,相对应的,它也指导个人管理的修炼,五项修炼将有助于塑造积极主动而非源自恐惧的、富有好奇心而不是呆刻古板的,有开放精神而不是被动受控的学习型个人。
个人学习障碍圣吉博士指出,由于“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模式,人们对工作的定义,还有我们在思想和交往方面所受的教育”,造成了人们根本的学习障碍。
书中主要将其总结为八个方面。
这八个方面的学习障碍,也同样横亘在通往塑造“学习型个人”目标的道路上。
首先,“我就是我的职位”,圣吉指的是当组织中的人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他们对所有职位之间因相互关联而产生的结果缺乏责任感。
指的是一种孤立的,片面看问题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加速器理论 (inventory accelerator theory)
半导体业、股市
生命游戏 生态系 美国介入越战、苏联介入阿富汗战争
进货太足够、订单0 ……
4
制造商
Time delay:约 2 周 第六周:订单急遽上升 第七周:库存用罄 第十六周:工厂赶上未交的订购量 第十七周:批发商订单减少 第十八周:订单0 第十九周:订单0,存货100批 推测:客户需求暴起暴落……
5
检讨
谁的错?「客户需求暴起暴落」? 结构性问题:结构影响行为 全面性观点 案例
《第五项修练》 从啤酒游戏看系统思考
基因算法课堂报告 8423530 叶秉哲 1997.10.15.
0
第五项修练?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Personal Mastery)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Building Shared Vision) (Team Learning) (Systems Thinking)
1
啤酒游戏
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提 出的 上万次实验结果显示…… 情人啤酒
製造商
訂 單 送 貨
批發商
訂 單 送 貨
零售商
客戶
2
零售商的常态
销售、进货、库存 订货时间约四周
4入
12剩 4訂
12
4出
零售商
1~6 週
4
12 4 4 5
第 二 12 週
4
8 8 8 7 1 16
4
10 6
4
第 四 10 週
6 8 8 4
6
4 -8 20
第 八 -26 週
第 五 週
6 9
1
-40 30
13Hale Waihona Puke 18批发商
9~17周
第九~十三周:
订单持续增加、存货持续赤字、进货缓慢增 加 进货开始赶上、订单缓慢降低 进货足够、订单0
第十四~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批发商订单减少
第 五 週 第 三 週
4
8 8 6 0 16
第 六 週
第 一 12 週
4 12
第 四 週
4 8
1 8
0 8
-2 16
零售商
5
第 七 週
7~ 週
5
-5 16 8
第 八 週
-2
-5 8
-8 24
第 九 ? 週
3
批發商
第
1~8 週
4
12 4 4 4 1 10
第 六 週 第 三 12 週
一 | 12 二 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