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政治第四课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课 学会学习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学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课 学会学习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学案

第四课学会学习
答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⑴因为在制作发射器的过程中,我们三人通力合作,不断尝试和创新。

⑵启示: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5、因为点金术比金山更重要。

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

7、⑴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⑵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认知规律,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

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8、不赞同。

因为“书山有路勤为径”。

再聪明的人,在好的学习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三、拓展提升
(1)李明以自己的好恶即是否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为标准来确定自己学习喜好。

(2)数学会越来越好,语文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严重的偏科现象。

(3)我会根据语文老师的讲课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达标测试
AADAC
五、能力培养
(1)做事缺乏计划性,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①制定计划,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分出轻重缓急,排好先后顺序;
②安排学习时间要结合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并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③科学地安排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保持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苏教版政治七上第四课1

苏教版政治七上第四课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80%
自尊与自信的关系
自尊自信是紧密相连的,自尊是 自信的基石,自信是自尊的表现 。只有自尊自信的人,才能赢得 别人的尊重,进而获得成功。
知识点二:自立自强
自立的含义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 他人,能够自主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 遇到的问题。
自立与自强的关系
自立自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自立才 能走向自强;只有自强的人,才能做 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通过分析案例和讨论,学生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 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
布置课后作业及要求
01
02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结合 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 800字。
作业要求
03
观点明确,积极向上;
讨论时间
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小组讨论, 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观点。
分享和反馈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 分享讨论成果,老师和其他同 学给予反馈和建议。
角色扮演游戏
游戏设计
设计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角色扮演游戏,如 “模拟联合国”,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 就某一国际问题进行协商和决策。
游戏过程
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和背景,学生开始游戏,记录 游戏过程和结果。
苏教版政治七上第四课1

CONTENCT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 案例分析与讨论 • 学生互动环节 •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本节课程背景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本节课程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标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学案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学案及答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1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练习本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本义是指()A.智慧B.聪明的人C.真理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答案]D2.哲学产生于人们的()A.主观想象B.实践活动C.独立思考D.外部世界[答案]B3.哲学的任务是()A.追求真理B.发现规律C.给人智慧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答案]D4.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答案]C5.“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发展,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对待生活和实践③可以使我们永远不犯错误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6.屈原在其诗篇《天问》中,围绕宇宙、人生、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内容,提出了172个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尚未解决而他有所怀疑的。

由此可以看出()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好奇心C.哲学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7.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理。

个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有智慧、有哲理;与人交往、待人接物中有智慧、有哲理;做学问、搞经营中有智慧、有哲理;治国安邦同样有智慧、有哲理……结合材料谈谈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人们认识世界、办理事情都需要有哲学智慧。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绩优学案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绩优学案答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课时中学序曲(P2-3·运用你的经验)1.(1)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参考答案】(1)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个子比以前高了,力气比以前大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我变得更独立了,爸爸妈妈都说我比以前懂事了。

(2)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能认识更多的朋友;能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新的班集体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等等。

(P3·探究与分享)2.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参考答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回答。

比如:我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是:温暖、快乐、困惑、孤单、焦虑、茫然等。

(P4·探究与分享)3.(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参考答案】(1)可以从所见所闻、内心感受、听课感受、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回答。

比如,同学们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在校园里追逐打闹,而是井然有序地进行各项活动;每节课学到的知识更多了,需要认真地记笔记;等等。

(2)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比如,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样化,初中增加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学习的内容更难、更深了,每节课的信息量很大。

中学的自主管理的要求更高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做主,自己操心,等等。

(P5·探究与分享)4.请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参考答案】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以调查三位不同年龄段的人,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

比如,爷爷、爸爸、哥哥等。

人物一记录爷爷:中学时期,国家比较贫困,上中学的人很少。

爷爷的兄弟姐妹共有六人,只有爷爷上了中学,爷爷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当爷爷看到当时的祖国经济落后、科技落后的状况时,爷爷立志从成为一名科学家。

于是,爷爷每天都会早起晚睡,认真学习。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1课时 家的意味(学案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1课时 家的意味(学案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①如今部分家庭存在矛盾,有些人忽视家的重要性, 缺乏家庭意识。②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家是 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家庭是社会的基 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 庭文明则社会文明。③开展“把爱说出来,家一直在”班 会活动,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有利于弘扬孝亲敬老 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
3.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在地上书画 教育儿子读书。
1. [2024年1月太原期末]一名男子与分别34年的父亲相见 后,两人相拥痛哭。他说:“今天和家人团聚,圆了我多 年的梦,我从此有家了。”这说明( C ) A.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B.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C.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和修身之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7. 下列漫画能够体现“家的意味”的是( C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8. [立德树人·传承家风]某社区在文化广场举办“弘扬好家 风·送福迎新春”书法楹联展暨写春联活动。下列对联符 合家风主题的是( A ) A. 上联:德勤孝义传家宝;下联:和善诚信处世风 B. 上联:造林植树山川秀;下联:种草栽花庭院香 C. 上联:尊师重教师魂铸;下联:育才治国栋梁坚 D. 上联:少年不知勤学苦;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爱在家庭
如今,手机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
系列家庭矛盾,一些人因沉迷于手机而忽视了家的重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观沧海》教学案知识梳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二、【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三、【注释】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沧海:大海。

4、何:多么(程度副词)。

5、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6、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竦,通“耸”,高。

峙:耸立。

7、萧瑟: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8、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洪:大。

9、若:似,好像。

10、星汉:银河。

11、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12、歌:诗歌。

13、以:用来。

14、咏:表达,抒发。

志:理想。

咏志:即表达心志。

四、【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十分繁茂。

树木被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下七年级政治(下)第四课第一框(学案)

下七年级政治(下)第四课第一框(学案)

课堂同步学案七年级思想品德编辑:第四课人生当自强(学案)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一、学习目标1、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知识目标)2、了解自强精神的重要表现。

(知识目标)3、能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4、逐步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5、预习提纲:(1)什么是自强?(2)自强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有哪些?(3)自强精神的表现有哪些?(4)自强不息精神对我们民族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自弃?自弃的人为什么会一事无成?二、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指导·( 5分钟)认真阅读课本第一目,找出以下知识点并在书上画出。

1、自强含义2、自强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3、自强的作用。

2、认真阅读课本47页活动内容并回答问题·深化认识1·(4分钟)1、下列关于自强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②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务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④自强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强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小强是个13岁的农村男孩,在半年之内,父亲因车锅去世,母亲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也相继去世。

在邻居的帮助下,他自己耕种农田,自己做饭、收拾屋子,他还坚持上学,并且学习成绩优异。

这说明()①任何人都能做到不怕困难②他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榜样③这是自强的表现④这是自弃的表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流程二:·自学指导2·(5分钟)1、认真阅读课本49页材料并讨论自强与成功的关系?2、阅读课本50页材料并指出这则寓言说明什么?·深化认识2·(4分钟)1、有一名学生这样说:“我的初中生活可以说是在艰辛、‘转战’中度过。

从家里到乡下中学要经过一条长达8公里的沟,由于道路条件差,只能步行。

我每周至少回家一次。

背上满满的一口袋粮食,到学校作为下一周的口粮。

遇到下雨下雪,不知要摔多少次跟头,到了学校满身是泥。

七年级政治上册 2.4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教案 教科版 教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 2.4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教案 教科版 教案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转折点,学习深度和广度与小学相比都有了较大变化,因此学生可能产生一些困惑和不适应,处理不好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掌握初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是学生能否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信心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教法学法
情境法,实例分析法。活动体验;讨论法等
于是想,唉,还是等明天吧。——没有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没有珍惜今天。
分组合作,共同探究:
1、你认为李莉的哪些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3、李莉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根据第三问题可以通过《明日歌》《今日歌》来感悟珍惜今天的重要性。
附:明日歌 今日歌
师生共同总结:李莉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合理安排时间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将任务分出轻重缓急,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零星时间;更要珍惜每一个今天。
思考:读了朱自清的《匆匆》你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体会“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是无价之宝,应珍惜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活动三:名言析理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思考:这句名言给你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体会时间是公正的。但是,同样的时间对于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其意义却是不同的。进一步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重点:学生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难点:学生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知识与
技能
学会科学地安排可利用的时间,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过程与
方法
能够根据个人的学习实际,制定并发展一些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学习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_ ____ 班级__ ___ 组序__ ___ 第四课第一次“握手”第1课时回忆那一刻学习目标: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习重点:掌握一些打破尴尬场面的“好招”学习难点:学会与人交往使用说明:课前各位同学自学课本34—35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在有问题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准备小组讨论,做完后交给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评价后交给课代表,课前一天交给任课老师批阅评价。

一、教材导读我们与他人的交往都有一个__ ___ ,第一次相遇,第一次握手,第一次说话……正是从这第一次开始,我们跨越了__ ___ ,走向__ ___ 和__ ____。

二、导学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同桌”。

请同学们欣赏完逸芳的美文《同桌》后,回答:(1)在逸芳的情感世界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2)作者为什么会留下遗憾呢?你认为怎样才不留下遗憾呢?2、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尴尬遗憾呢?3、活动---昨日重现还记得刚入学时与同桌和同学是怎样认识的吗?是谁先说的话?尽可能清楚地回忆当时的情景,不要使任何细节成为“漏网之鱼”,让同学们伴着歌曲《同桌》的旋律,细细回味。

然后叫同学两人一组,表演一下开学之初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来个“昨日重现”。

4、分组献招,“好招”评比与陌生人相遇,难免会有拘束和尴尬。

但有一些方法是好招,它可以打破难堪。

与同学交往,你是怎样克服拘束和尴尬的呢?你有什么好招,与大家一起分享?看哪个组说得最多最好,不能重复。

三、当堂训练1、同学初次见面时,我们应该()A.等对方先说话,以免尴尬B.沉默是金,显得有内涵C.主动打招呼D.宽容待人2、当新同学遇到困难时()A.我又不认识他,不关我的事B.积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C.不要嘲笑,等老师来解决D.以免尴尬,不要贸然出手帮助3、古人云“秦侩也有三个朋友。

”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A. 秦侩只有三个朋友 B.任何人活在世上,都需要友谊,都需要朋友 C.品行不端的人,在世上朋友很少 D.要想具有众多的朋友,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质4、当陌生同学相遇,有些好招可以使人打破难堪。

你认为下面是“好招”的是()A.夸耀自己的长处,使别人佩服B.寻找共同的爱好C.投其所好D.先打量后恭维5、情景在线王芳是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但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愿与同学交往。

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进行交往,不要封闭自己。

她心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与书本里,王芳也感到不是那么回事。

(1)请你简要分析一下王芳不愿与同学交往的危害。

(2)假如你是王芳,你会如何走出目前这种困境?四、要点归纳及反思第二课时“交往”的心里话学习目标: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和别人相处。

学习重点:人际交往的一些原则与技巧学习难点: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使用说明:课前各位同学自学课本36—43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在有问题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准备小组讨论,做完后交给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评价后交给课代表,课前一天交给任课老师批阅评价。

一、教材导读1、微笑在脸上,其本源却在__ ___ 。

2、__ ___ 是一种机智和友善,可以轻易地使__ ___ 润滑起来。

3、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

4、__ ___ 乃是人际交往的最大技巧。

二、导学指导1、活动——“交往明星”选拔赛(1)小组交流:我们小组的明星是:_ ___ ,他善于交往表现在_ ___ _ ___2、综合各组的交往明星,总结出交往明星的共同点:(1)(2)(3)(4)3、怎样的人受欢迎——交往明星的优秀品质(1)谈谈你对微笑的认识。

真诚的微笑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1当我上学时,微笑着向邻居道早安:○2当我微笑着对待对我发牢骚的同学:○3当我不经意地冒犯别人时,微笑着道歉:_ ___(2)幽默:学生阅读38-39页的文章“幽默与交往”回答:你有没有类似的体会?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的幽默是什么?将其表现出来与大家分享。

(3)宽容:学生阅读教材41页,回答:你被别人错怪过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谈谈你当时心中的委屈。

假如你错怪了别人,你应该怎么办?(4)真心待人: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经历的一次以真心换真情的交往事例。

三、当堂训练1、在你的班级里,肯定有一些很受欢迎、人气指数很高的同学,大家都围绕在他们的周围,和和乐乐。

你认为这些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共同优点是()○1能说会道,善于奉承他人○2开朗幽默,热情大方○3诚实守信,文明礼貌○4善良友好,体贴他人A. ○1○2○3○4B. ○1○2○3C. ○2○3○4D. ○1○3○42、一位哲人说过“微笑是一个人最美的神态,长得再丑的人只要露出真诚的微笑,就会一下子漂亮起来。

”这说明()A.真诚的微笑能是丑陋的容貌变得漂亮起来B.真诚的微笑能掩盖内心丑恶的心灵C.真诚的微笑能使一个人由事事不能变得无所不能D.真诚的微笑能美化自我的形象,有利于与他人的交往3、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

”他这句话告诉我们()○1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他人也会为自己着想○2只要你用真心去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真心对待你○3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4要想得到别人的爱戴,首先应为自己的利益着想A.○1○2○3○4B. ○1○2○3C. ○2○3○4D. ○3○44、在现实生活中,下面属于真心待人、付出真情的是()A.你撞我一下,我打你一拳B.你踩我几脚,我骂你几句C.你揭我隐私,我说你坏话D.你不小心碰了我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5、材料分析题文明诊所来了三位同学:张强同学十分健谈,但他并不受欢迎,他一进入交往圈,就扯开话匣子,只要别人一开头,他便一直说下去。

而对方说话时他要么时常插嘴,要么干脆不听,偶尔来你一句“你说什么呢?”同学们也不喜欢刘力,因为他从来不说别人的好话。

只要听到有人夸别人,他就插进去说自己,而且一说就没完没了,眉飞色舞,直到大家散去,他才无趣走开。

小明是个思维敏捷的人,在课堂上好抢答问题。

但他不会尊重别人,往往是别人还没有答完问题,他就急于发表看法,而且言辞激烈,对别人持反对态度,这使班内同学对他都有反感。

请你分析一下他们不受欢迎的原因,并给他们开出药方。

四、要点归纳及反思第三课时怪吗?不怪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态度与能力,树立集体观念学习重点:培养我们接受“不同”的能力学习难点:理解人际交往中的“和而不同”使用说明:课前各位同学自学课本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在有问题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准备小组讨论,做完后交给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评价后交给课代表,课前一天交给任课老师批阅评价。

一、教材导读1、生活中,没有两个完全__ ___ 的人。

学会__ ___ ,也是交往的奥秘之一。

2、人与人的交往贵在__ ___ ,不要一味地__ ___ ,从而丢掉自己的__ ___ 。

3、接受是__ ___ ,而排斥是__ ___ 。

二、导学指导1、合作探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文章“寂寞的花裙子”。

回答:李娟“怪”在何处?“不怪”在何处?2、小组讨论如果别人觉得你怪怪的,你该怎么办?说明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感觉。

3、我的感受:你周围的人是否有一些你不理解的,让你觉得怪怪的行为?如果有,那他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设身处地想一想。

4、阅读并体会教材第47页的短文“不同,是为了相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当堂训练1、我们每个人在相貌、体质、家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1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的○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不切实际的○3人有高低贵贱之分○4我们要承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平等待人A. ○1○2○3B.○4C.○1○2D.○2○3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交友时应()○1尊重不同○2迁就别人○3求同求异○4投人所好,使气氛和谐A.○1○4B.○1○3C.○2○3D.○1○23.小雅和小力会成为好伙伴,大家都很惊讶,因为他俩一个是急性子,一个是慢性子;一个性格外向,一个性格内向;一个爱好绘画,一个爱好音乐。

你认为他们能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有()○1两人在生活中能互相理解○2两人各抒己见,不在乎对方的想法与感受○3两人能相互尊重对方的个性○4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两人能求同存异A.○1○3○4 B.○1○2○3 C.○2○3○4D.○1○2○3○44、提升题中学生小玲和小花是好朋友,小玲现在很烦恼,因为她喜欢唱歌,可是小花却很不喜欢,小玲很生气,她认为,两个人是好朋友,自己一定要说服小花和自己保持同样的兴趣。

小玲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四、要点归纳及反思参考答案第四课第一课时教材导读:起点,陌生,熟悉,友谊当堂训练:1-4 CBBB5. (1)危害:○1不愿与同学交往就不能够赢得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不能开阔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3只能使自己封闭自己,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2)假如我是王芳,我会主动与他人交往,真心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做到热情大方、文明礼貌、谦虚宽容、诚实守信,并在交往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将自己置身于温暖的大集体中,使自己在与他人快乐交往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第二课时教材导读:1、内心2、幽默,人际关系3、宽容4、真心待人当堂训练:1-4 CDBD5、他们三个的通病是贬低别人,太高自己。

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是:在交往过程中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社交礼仪礼貌。

张强应学会倾听,少说,即使要说也要等别人说完;刘力要学会赞美别人,这是一种最容易引起对方好感的人际交往形式;小明不要抢答,发表看法要等待适当的机会,而且语气要随和。

第三课时教材导读:1、相同,接受不同2、求同存异,迁就别人,个性3、获得,失去当堂训练:1-3 BBA4、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换位思考,做到善解人意,对人要持有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时,一定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要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

小玲虽然喜欢唱歌,但小花不喜欢,小玲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小花,会增加小花的烦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