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蕨类地被植物汇总.

合集下载

地被植物植物

地被植物植物

地被植物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一、灌木类地被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枸杞等二、草本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马蹄金、麦冬等三、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凤尾竹、鹅毛竹等四、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银花等;蕨类地被植物,如凤尾蕨、水龙骨等五、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姑、菖蒲等。

一、灌木类地被植物1.变叶木二名法:Codiaeum variegatum变叶木因在其叶形、叶色上变化显示出色彩美、姿态美,在观叶植物中深受人们构喜爱,华南地区多用于公园、绿地和庭园美化,既可丛植,也可做绿2.杜鹃拉丁文名:rhododendron杜鹃花有刺灌木或小乔木,有时呈攀援状,多分枝,枝粗壮,嫩枝有时有疏毛。

杜鹃花应用十分广泛,既可以作为小灌木也可以做盆景;杜鹃花品种繁多,是重要的园林植物。

3.龟甲冬青拉丁名:Ilex crenata cv.Convexa Makino常绿小灌木,钝齿冬青栽培变种,多分枝,小枝有灰色细毛,叶小而密,叶面凸起,厚革质,椭圆形至长倒卵形。

花白色,果球形,黑色。

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园林多成片栽植作为地被树,也常用于彩块及彩条作为基础种植。

也可植于花坛、树坛及园路交叉口,观赏效果均佳。

4.红花继木学名:Lorpetalum chindensevar.rubrum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

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叶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

红花继木可划分为3大类、15个型、41个品种红花继木常年叶色鲜艳,枝盛叶茂,特别是开花时瑰丽奇美,极为夺目,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树木。

常用于色块布置或修剪成球形,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小叶型的红檵木适宜于盆景制作,一方面因其枝叶分布均匀一致,有利于绑扎造型,另一方面生长相对较缓,修剪量小,可减少修剪次数,便于维持枝叶均匀、整齐,可赏花、观叶。

这类盆景观赏效果好,观赏期长。

5.黄杨学名:Buxus Sinica (Rehd. etWils. ) Cheng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

花卉学复习资料

花卉学复习资料

绪论1.花卉:指供观赏的花和草,及以花材为题材的中国画。

狭义的花卉: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还包括草坪、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果等。

2.花卉学:论述花卉的分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繁殖、栽培管理以及园林应用等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生态学特征:指花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也就是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空气的要求与适应。

生物学特征:指花卉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也就是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幼苗、幼树、开花、结果直到衰老死亡的生长发育过程。

3.花卉种类资源:指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有效表达花卉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包括具有各种遗传特性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和人工栽培种。

我国十大名花:牡丹、杜鹃、菊花、兰花、月季、梅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

我国三大野生花卉:报春花、杜鹃花、龙胆花。

地一章花卉的分类第一节1.分类的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亲属关系越近,嫁接成活率越高。

第二节按生物学性状分类1.1草本花卉1.1.1 一、二年生花卉(1)一年生花卉是指个体生长发育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周期的花卉,如鸡冠花、凤仙花、如金鱼草、金盏菊等。

1.1.2 宿根花卉特点:多年生、地下根和茎没有发生变态,翌年重新萌发。

1.1.3 球根花卉多年生花卉,地下根和茎发生变态、膨大,以便贮藏水分、养分、度过休眠期。

(1)鳞茎类:水仙,百合。

(2)球茎类:菖蒲、香雪兰。

(3)根茎类:美人蕉、荷花。

(4)块茎类:马蹄莲。

(5)块根类:大丽花。

1.1.4 多年生常绿花卉植株叶片多年常绿,无落叶休眠现象,地下根系发达的花卉,如君子兰、万年青。

1.1.5 水生花卉常年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按其生态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

1.1.6 蕨类植物指叶丛生状,不开花也结种子,叶片背面着生孢子囊,依靠孢子繁殖的花卉,如肾蕨,狼尾蕨。

1.1.7 多浆肉质植物玉树、仙人掌1.2 木本花卉(1)乔木类(2)灌木类(3)藤木类◆第三节按观赏部位分类指按花卉的花、叶、果、茎、芽等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进行分类。

观赏蕨类(图文介绍)

观赏蕨类(图文介绍)
• 孢子囊肾形,淡黄褐 色,孢子同形。7、8 月间孢子成熟。
应用
• 孢子囊群沿叶边缘连 续分布。
7
7.狼尾蕨
• 又名龙爪蕨、兔 脚蕨,骨碎补科 骨碎补属植物。 根茎裸露在外, 肉质,粗约612mm,表面贴 伏着褐色鳞片与 毛,如同兔脚
• 根状茎长而横走, 密被绒状披针形 灰棕色鳞片。
• 叶远生,三至四 回羽状复叶。小 叶细致为椭圆或 羽状裂叶,革质, 由细长叶柄支撑。
悬吊植物。挂于墙面、 垂悬栽培或贴生树干上。
6
6.凤尾蕨 Pteris multifida
• 凤尾蕨科。又名井栏 边草。陆生,常自生 在井口边。植株高30 -70厘米,根状茎短 而直立,先端被黑褐 色钻形鳞片。
• 叶有二型,多数密而 簇生。一回羽状复叶, 羽片对生,通常2-3叉, 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锯 齿。叶轴有翅。
应用
• 景观用途:乌蕨的叶常绿 而多回分裂,形似羽扇, 孢子囊群生于裂片顶端如 瓶,奇丽可爱。宜植于林 缘、墙脚或岩旁,亦可盆 栽。 • 全草可入药 • 染料用途:可提取红色染 料。
10
• 10.桫椤(树蕨)
• 高可达8米。由于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 极其珍贵,所以被国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植物。
•骨碎补科。附生或陆生。主茎匍匐,由匍匐茎 上长出小植株。叶丛茂密,淡绿色,有光泽, 叶缘波状皱褶,叶尖扭曲。一些变种的叶裂片 较深,形成细碎而又丰满的复羽状复叶,姿态 优雅。
•喜高温、湿润、荫蔽的环境。栽培种,不太稳 定,生长快,需时常修剪掉原种的叶及整形。
• 可作吊盆、小盆栽。
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5.鹿角蕨(Platycerium bifurcatum)

常见植物的简介,认识一下吧!

常见植物的简介,认识一下吧!

常见植物的简介,认识一下吧!斗蓬草斗篷草是多年生草本,适合在阳光充足或半阴环境下生长。

斗篷草小花黄绿色,花期5-8月。

芬兰是斗篷草的故乡,斗篷草有药用功能,还可以做食材。

地中海荚蒾地中海荚蒾是常绿灌木,喜光、也耐阴,能耐-10~-15℃的低温。

地中海荚蒾花蕾粉红色,花蕾期长达5个多月,盛开后花白色,盛花期在3月中下旬。

巢蕨巢蕨又叫鸟巢蕨,是附生性观叶植物,喜温暖阴湿、不耐寒。

巢蕨常成大丛附生在大树分枝上或石岩上,增加野趣,也常用以制作吊盆(篮)。

八角金盘八角金盘是常绿观叶灌木,性耐阴、喜阴湿温暖、不耐旱、不耐寒。

八角金盘常丛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下,大面积片植效果也不错,还能用作室内盆栽。

海芋海芋是多年生草本,喜高温潮湿,耐阴,不宜强风、强光照。

花白色,花期4-7月。

茎叶俱汁,汁有毒。

海芋是典型热带植物,适合林下、石间、水边种植。

龟背竹龟背竹是常绿攀援观叶植物,喜温暖湿润,忌阳光直射,极为耐阴,不耐寒。

龟背竹适合林下、水岸种植,也常用作室内盆栽。

蜘蛛兰蜘蛛兰是多年生草本,喜阳,喜温暖湿润、耐半阴、稍耐寒。

花白色,花期夏、秋季。

蜘蛛兰叶形粗放,片植时能保持一定的观赏距离更能体现形态美。

月季月季又叫月月红,是常绿或半常绿灌木。

月季不耐严寒和高温、耐旱,花多红色,偶有白色,有微香气,北方花期4-10月北方,南方3-11月,春季开花最多。

鸢尾鸢尾是多年生观花草本,喜阳、也耐半阴、耐寒力强,能生于浅水中。

花色有蓝紫色、黄色、白色等,花期4-5月。

鸢尾片植效果不错。

玉龙草玉龙草又叫书带草,是多年生常绿观叶草本。

喜光、耐阴性强、耐热、耐寒、且较一般草皮耐践踏。

玉龙草常种植于灌木边缘,片植效果也不错。

银纹沿阶草银纹沿阶草多年生草本,喜温暖至高温气候,耐阴性强、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银纹沿阶草花小,淡蓝色,夏季开放。

银纹沿阶草常植于林下或置石旁。

花叶假连翘花叶假连翘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喜高温、耐旱、喜好强光、能耐半荫、生长快,耐修剪。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常见蕨类植物图鉴石松亚门 Lycophytina?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石松科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

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卷柏科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

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

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卷柏科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

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 Isoephytina?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水韭科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

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

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

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 Psilophytina?松叶蕨 Psilotum nudum?松叶蕨科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名录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名录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名录(秦仁昌1978)1 松叶蕨科(松叶兰科)(Psilotaceae)梅西蕨属(Tmesipteris)松叶蕨属(Psilotum)2 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杉属(Huperzia)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3 石松科(Lycopodiaceae)石松属(Lycopodium)扁枝石松属(Diphasiastrum)垂穗石松属(Palhinhaea)小石松属(Lycopodiella)藤石松属(Lycopodiastrum)4 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卷柏属(Selaginella)同型叶亚属(Subgen. Homoephyllum)异型叶亚属(Subgen. Heterophyllum)5 水韭科(Isoetaceae)水韭属(Isoetes)6 木贼科(Equisetaceae)问荆属(Equisetum)木贼属(Hippochaete)7 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七指蕨属(Helminthostachys)8 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小阴地蕨属(Botrychium)假阴地蕨属(Botrypus)阴地蕨属(Sceptridium)9 箭蕨科(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箭蕨属(瓶尔小草属)(Ophioglossum)蛇蕨属(带状瓶尔小草属)(Ophioderma)10 合囊蕨科(马蹄蕨科)(Marattiaceae)合囊蕨属(观音座莲蕨属)(Marattia)11 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莲座蕨属(Angiopteris)古莲蕨属(Archangiopteris)12 天星蕨科(Christenseniaceae)天星蕨属(Christensenia)13 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属(Osmunda)14 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瘤足蕨属(Plagiogyria)15 里白科(Gleicheniaceae)芒萁属(Dicranopteris)里白属(Diplopterygium)[Hicrioptris]假芒萁属(Sticherus)16 莎草蕨科(蟹草科)(Schizaeaceae)莎草蕨属(Schizaea)17 海金沙科(Lygodiaceae)海金沙属(Lygodium)18 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膜蕨属(Hymenophyllum)厚壁蕨属(Meringium)露蕨属(蕗蕨属)(Mecodium)毛叶蕨属(Pleuromanes)团扇蕨属(Gonocormus)假脉蕨属(Crepidomanes)厚边蕨属(Crepidopteris)单叶假脉蕨属(Microgonium)毛杆蕨属(Callistopteris)球杆毛蕨属(Nesopteris)厚叶蕨属(Cephalomanes)瓶蕨属瓶蕨属(Vandenboschia)长筒蕨属(Selenodesmium)长片蕨属(Abrodictyum)19 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金毛狗属(Cibotium)20 桫椤科(Cyatheaceae)桫椤属(木桫椤属)(Alsophila)黑桫椤属(Gymnosphaera)白桫椤属(笔筒树属)(Sphaeropteris)21 稀子蕨科(Monachosoraceae)岩穴蕨属(Ptilopteris)稀子蕨属(Monachosorum)22 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碗蕨属(Dennstaedtia)鳞盖蕨属(Microlepia)23 鳞始蕨科(Lindsaeaceae)鳞始蕨属(Lindsaea)乌蕨属(Stenoloma)达边蕨属(Tapeinidium)24 竹叶蕨科(Taenitidaceae)竹叶蕨属(Taenitis)25 姬蕨科(Hypolepidaceae)姬蕨属(Hypolepis)26 蕨科(Pteridiaceae)蕨属(Pteridium)曲轴蕨属(Paesia)27 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拟蕨属)(Pteris)栗蕨属(Histiopteris)28 卤蕨科(Acrostichaceae)卤蕨属(Acrostichum)29 光叶藤蕨科(Stenochlaenaceae)光叶藤蕨属(Stenochlaena)30 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中国蕨属(Sinopteris)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薄鳞蕨属(Leptolepidium)碎米蕨属(Cheilosoria)隐囊蕨属(Notholaena)旱蕨属(Pellaea)红腺蕨属(乌轴蕨属)(Diacalpe)珠蕨属(Cryptogramma)金粉蕨属(Onychium)31 铁线蕨科(Adiantaceae)铁线蕨属(Adiantum)32 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属(Ceratopteris)33 裸子蕨科(裸蕨科)(Hemionitidaceae)泽泻蕨属(Hemionitis)金毛裸蕨属(Gymnopteris)粉叶蕨属(Pityrogramme)凤丫蕨属(Coniogramme)翠蕨属(Anogramma)34 车前蕨科(Antrophyaceae)车前蕨属(Antrophyum)35 书带蕨科(Vittariaceae)书带蕨属(Vittaria)一条线蕨属(丝蕨属)(Monogramma)针叶蕨属(Vaginularia)36 蹄盖蕨科(Athyriaceae)蹄盖蕨属(Athyrium)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蛾眉蕨属(Lunathyrium)介蕨属(Dryoathyrium)角蕨属(Cornopteris)毛子蕨属(Monomelangium)拟鳞毛蕨属(Kuniwatsukia)冷蕨属(Cystopteris)亮毛蕨属(Acystopteris)假冷蕨属(Pseudocystopteris)光叶蕨属(Cystoathyrium)羽节蕨属(Gymnocarpium)安蕨属(Anisocampium)单叶双盖蕨属(Triblemma)双盖蕨属(Diplazium)肠蕨属(Diplaziopsis)网蕨属(假肠蕨属)(Dictyodroma)短肠蕨属(Allantodia)莱蕨属(网脉双线蕨属)(Callipteris)轴果蕨属(Rhachidosorus)37 肿足蕨科(Hypodematiaceae)肿足蕨属(Hypodematium)38 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沼泽蕨属(Thelypteris)假鳞毛蕨属(Lastrea)金星蕨属(Parathelypteris)大金星蕨属(Amphineuron)凸轴蕨属(Metathelypteris)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卵果蕨属(Phegopteris)边果蕨属(Craspedosorus)紫柄蕨属(Pseudophegopteris)钩毛蕨属(Cyclogramma)茯蕨属(Leptogramma)方秆蕨属(Glaphyropteridopsis)假毛蕨属(Pseudocyclosorus)龙津蕨属(Meso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溪边蕨属(Stegnogramma)星毛蕨属(Ampelopteris)新月蕨属(拟毛蕨属)(Pronephrium)圣蕨属(Dictyocline)毛脉蕨属(Trichoueuron Ching)39 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铁角蕨属(Asplenium)苍山蕨属(Ceterachopsis)药蕨属(Ceterach)水鳖蕨属(Sinephropteris)过山蕨属(Camptosorus)细辛蕨属(Boniniella)对开蕨属(Phyllitis)卵蕨属(Neottopteris)40 睫毛蕨科(Pleurosoriopsidaceae)睫毛蕨属(Pleurosoriopsis)41 球子蕨科(Onocleaceae)球子蕨属(Onoclea)荚果蕨属(Matteuccia)42 乌毛蕨科(Blechnaceae)乌毛蕨属(Blechnum)乌木蕨属(Blechnidium)苏铁蕨属(Brainea)狗脊属(Woodwardia)崇澍蕨属(假狗脊蕨属)(Chieniopteris)荚囊蕨属(Struthiopteris)扫把蕨属(假桫椤属)(Diploblechnum)43 岩蕨科(Woodsiaceae)膀胱蕨属(Protowoodsia)滇蕨属(Cheilanthopsis)岩蕨属(Woodsia)蜘蛛蕨属(Eriosoriopsis)44 球盖蕨科(Peranemaceae)柄盖蕨属(Peranema)红腺蕨属(Diacalpe)鱼鳞蕨属(Acrophorus)45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金星蕨属)(Dryopteris)肉刺蕨属(Nothoperanema)假复叶耳蕨属(Acrorumohra)毛枝蕨属(Leptorumohra)耳蕨属(Polystichum)玉龙蕨属(Sorolepidium)黔蕨属(Phanerophlebiopsis)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鞭叶蕨属(Cyrtomidictyum)拟贯众属(Cyclopeltis)贯众属(Cyrtomium)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石盖蕨属(Lithostegia)46 叉蕨科(Aspidiaceae)肋毛蕨属(Ctenitis)轴脉蕨属(拟肋毛蕨属)(Ctenitopsis)节毛蕨属(Lastreopsis)黄腺羽蕨属(Pleocnemia)叉蕨属(Tectaria)地耳蕨属(Quercifilix)牙蕨属(突齿蕨属)(Pteridrys)沙皮蕨属(Hemigramma)47 实蕨科(Bolbitidaceae)实蕨属(Bolbitis)刺蕨属(Egenolfia)48 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藤蕨属(Lomariopsis)网藤蕨属(Lomagramma)49 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舌蕨属(Elaphoglossum)50 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肾蕨属(Nephrolepis)爬树蕨属(Arthropteris)51 条蕨科(Oleandraceae)条蕨属(Oleandra)52 骨碎补科(Davalliaceae)假钻毛蕨属(Paradavallodes)小膜盖蕨属(Araiostegia)大膜盖蕨属(Leucostegia)骨碎补属(Davallia)阴石蕨属(Humata)53 雨蕨科(Gymnogrammitidaceae)雨蕨属(Gymnogrammitis)54 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双扇蕨属(Dipteris)55 燕尾蕨科(Cheiropleuriaceae)燕尾蕨属(Cheiropleuria)56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多足蕨属(Polypodium)篦齿蕨属(Metapolypodium)水龙骨属(Polypodiodes)拟水龙骨属(Polypodiastrum)棱脉蕨属(Schellolepis)扇蕨属(Neocheiropteris)盾蕨属(Neolepisorus)瓦韦属(Lepisorus)骨牌蕨属(Lepidogrammitis)伏石蕨属(Lemmaphyllum)尖嘴蕨属(Belvisia)丝带蕨属(Drymotaenium)毛鳞蕨属(Tricholepidium)鳞果星蕨属(Lepidomicrosorum)石韦属(Pyrrosia)抱树莲属(Drymoglossum)石蕨属(Saxiglossum)瘤蕨属(Phymatosorus)假瘤蕨属(Phymatopteris)修蕨属(Selliguea)节肢蕨属(Arthromeris)戟蕨属(Christiopteris)星蕨属(Microsorum)薄唇蕨属(Leptochilus)似薄唇蕨属(Paraleptochilus)树舌蕨属(Dendroglossa)57 槲蕨科(Drynariaceae)槲蕨属(Drynaria)崖姜蕨属(Pseudodrynaria)连珠蕨属(Aglaomorpha)58 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鹿角蕨属(Platycerium)。

花卉学

花卉学

花卉学绪论一、概念1 、花卉狭义: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广义:还包括有观赏价值的木本花卉(开花的亚灌木和灌木、开花乔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较低等的蕨类植物、盆景等。

灌木─木槿、丁香亚灌木─月季、香石竹乔木─木兰花、桂花藤本─牵牛花、地锦蕨类─肾蕨、桫椤地被─铺地柏、麦冬2 花卉学:以花卉为研究对象,对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管理、以及园林应用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果树学园艺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学:花卉学、观赏树木学3 花卉栽培方式①生产栽培:以生产切花、盆花、种苗、球根等为主的栽培方式。

②观赏栽培:以观赏为目的。

如:公园、广场、校园等地栽植的花卉。

③标本栽培:以普及花卉的种类、生态、分类和利用等科学知识为目的。

如北京植物园;国外著名植物园如英国皇家植物园,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园,德国柏林植物园等。

二、花卉的用途1 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2 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保护环境花卉的美包括自然美和文化美香化、绿化、美化和彩化环境3 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观赏价值用于生产切花、盆花、盆景、球根、种子、干花等。

切花──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盆花──草花和木本花卉都可用作盆花球根──漳州水仙、荷兰的郁金香干花──意大利的干花◆盆景──如山水盆景、树石盆景2)药用价值:部分花卉是常用的中草药,如金银花、菊花、牡丹、芍药、桔梗、荷花等。

3)香料价值:在食品、轻工业等方面用途很广。

桂花──食品香料和酿酒作料茉莉花、白兰花等──可熏制茶叶菊花──高级食品和菜肴白兰花、栀子花、月季花等──提取香精三、我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1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对植物品种改良(育种)和栽培有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总体。

包括野生、半野生和栽培类型。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1 种类和品种丰富:113科523属独有花卉2 品种优良:早花性连续开花性香花优异的品质抗逆性2 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英国:1500种北美:1500种以上意大利:1000种;德国50%;荷兰40%日本四、世界近代花卉事业发展概况1 花卉生产发展迅猛1990年世界花卉消费总额350亿美元;07年世界花卉年消费额超过2500亿美元。

[整理版]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整理版]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从我国自然生长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中选择确定了392种珍稀濒危植物。

种类比《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增加了39种。

选定的植物包括蕨类植物13种,裸子植物71种,被子植物308种,每种植物记录有学名、中文名、所划类别、保护级别、现状、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保护措施和栽培要求等30个字段,数据库中的数据除引自上述专著外,还补充了我们自己收集整理的内容。

数据量为680KB。

蕨类植物13种:峨眉耳蕨,荷叶铁线蕨,截基盾蕨,连珠蕨,鹿角蕨,扇蕨,桫椤,蟹爪叶盾蕨,裸子植物:百山祖冷杉斑子麻黄篦子三尖杉长白松长苞铁杉长叶榧树朝鲜崖柏翠柏大别山五针松短叶黄杉福建柏贵州苏铁旱地油杉红豆杉红桧华东黄杉华南五针松黄杉黄枝油杉金钱松巨柏昆仑方枝柏南方铁杉攀枝花苏铁秦岭冷杉青岩油杉柔毛油杉水杉水松穗花杉台湾杉太白红杉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兴凯湖松轩辕柏银杉银杏油麦吊去杉云南穗花杉樟子松资源冷杉被子植物:矮牡丹矮沙冬青凹叶厚朴凹叶木兰八宝树八角莲白穗花白梭梭白辛树百合花杜鹃百花蒿半日花瓣鳞花宝华玉兰滨玉蕊(棋盘脚树)伯乐树菜豆树藏报春糙独活草苁蓉叉唇虾脊兰叉叶蓝长瓣短柱茶长柄双花木长里桑长序榆沉水樟秤锤树翅果油树川明参茈碧莲刺参刺五中大根兰(腐生兰)大果假水晶兰大赖草大叶木兰大叶子(山荷叶)单性木兰灯笼花滇南风吹楠顶果木东北岩高兰董棕独花兰独叶草杜仲短节百里香短穗竹对节白蜡对叶杓兰多苞藁本峨眉报春峨眉光亮杜鹃峨眉含笑峨眉红山茶峨眉黄连峨眉姜峨眉开口箭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无柱兰峨眉岩白菜峨眉紫堇峨屏草鹅掌揪(马褂木)丰实箭竹富民枳富宁藤干花榕甘草高山捕虫堇珙桐贡山独活观光木管萼山豆根光叶珙桐海芒果海南龙血树(小花龙血树)合果木核桃核桃揪贺兰女蒿红椿红豆树红光树红河橙红花功茎驴蹄草红花木莲红马银花红毛玉叶金花红树红棕杜鹃厚朴胡杨湖北百合华西淫羊藿华榛黄檗黄花杜鹃黄花鹤顶兰黄连黄牡丹黄山梅黄山木兰黄心夜合灰胡杨喙核桃鸡骨常山见血封喉箭根薯箭竹金花茶金花猕猴桃金兰金平氏冬青金钱槭劲直刺桐精河沙拐枣巨苞岩乌头苣叶报春康定贝母宽裂掌叶报春宽钟杜鹃蓝果杜鹃琅琊榆老虎须乐东拟单性木兰连香树莲叶桐领春木流苏虾脊兰龙眼龙棕栌菊木绿花的杓兰裸果木马蛋果马尾树毛瓣杓兰毛环短穗竹毛木犀毛叶缆玫瑰美容杜鹃蒙古扁桃蒙古莸绵刺岷江杜鹃(粉点杜鹃)明党参木瓜红楠木牛皮杜鹃脓疮草怒江挖耳草爬树龙帕米尔杨坡垒普通野生稻普陀鹅耳枥普陀樟千果榄仁青岛百合青皮(青梅)青钱柳青檀全缘叶冬青拳距瓜叶乌头人参绒毛番龙眼绒毛皂荚肉苁蓉三花杜鹃三角叶黄连三棱虾脊兰沙冬青沙生柽柳山白树山红树山兰珊瑚菜舌唇兰十齿花疏花水柏枝树生杜鹃双盾木水青树水芫花四川金粟兰四川木莲四合木四数木松毛翠梭罗树梭梭台湾槽舌兰台湾栾树台湾肉豆蔻太白贝母桃儿七天麻天目木姜子天目木兰天女木兰(小花木兰)条裂黄堇脱皮榆陀螺果望天树尾瓣舌唇兰猬实文冠果无叶竹叶兰五桠果味木姜子西藏杓兰西藏大青西康玉兰西南白山茶西南红山茶细叶石斛夏蜡梅线叶春兰腺果杜鹃香果树小果沙拐枣小花鼠刺小叶白蜡小叶银缕梅心叶水析枝新疆野苹果星果草杏黄兜兰锈毛梭子果雪莲延龄草药用野生稻野茶树野大豆野牡丹异花珍珠菜银兰银鹊树银砂槐银叶桂银叶树樱桃李盈江龙脑香硬叶兜兰油朴疣粒野生稻羽叶丁香圆叶杜鹃圆叶玉兰(枝子皮)缘毛鸟足兰云南独蒜兰云南含笑云南蓝果树云南拟单性木兰云南七叶树云南石梓云南娑罗双胀果甘草浙江楠中华猕猴桃舟山新山姜子皱皮杜鹃朱兰蛛网萼准噶尔无叶豆紫斑牡丹紫背杜鹃紫点杓兰紫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属植物 中华槲蕨D. bonii Christ,不育叶少,矩圆状披针形,羽状深裂, 背面无毛,正面有毛。

水 龙 骨







水龙骨 石蚕 学名 Polypodium niponica (Mett.) Ching 科属 水龙骨科,水龙骨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附生草本。株高15~40 cm。根状茎细长柱状,横走,通常除顶端 有褐棕色鳞片外,余光滑而,有白粉;鳞片 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以基部盾状着 生。叶远生,草质,一回羽状深裂,几达叶 轴,羽片18~30 对,条状披针形,全缘;叶脉网状,沿主脉两 侧各成1行网眼,内藏小脉1条。孢子囊群桔黄色,生于小脉顶 端,在主脉两侧排成整齐的1行。 产地与习性 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及秦岭地区。喜温暖潮湿的环 境,常附生在阴湿的岩石上或老树干上。 繁殖与栽培 分株繁殖。将带茎尖部分保留1片叶切下分栽。注 意不伤其幼嫩新根。盆栽宜选择疏松透水的土壤,生长期可适 量施肥。水龙骨的根状茎在土壤湿度大时会腐烂,因而可将其 露于土面,盖一些苔藓以保湿。水分管理掌握多喷雾、少浇水 的原则。 园林用途 用于阴湿环境的假山岩石绿化,或者将其缚于阴湿
贯 众






贯众 贯节、百头、黑狗脊 学名 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 科属 鳞毛蕨科,贯众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cm。根 状茎短粗,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褐色 阔卵形或披针形的大鳞片。单数羽状复叶, 丛生,纸质;叶柄长15~25 cm;羽片10~20 对,互生,镰刀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呈耳状 突起,下侧圆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内藏小脉顶 端,在主脉两侧各排成不整齐的 3~6 行。囊群盖圆盾形,棕色, 全缘。 产地与习性 华北、西北和长江以南各地。喜阴湿环境,常生于 林缘,沟边及阴湿水坡等处。较耐寒。是石灰性岩石和钙质土 的指示性植物。 繁殖与栽培 分株或孢子繁殖。用孢子繁殖时,先将泥炭土与沙 (2: 1) 混合,过筛后装盆,压实,并用沸水浇透以杀杂草种子。 冷却后撒上孢子,并用玻璃盖盆,放浅水中吸湿即可。 40~50 天可长出配子体。种植宜选择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中可掺适量石灰。
常见蕨类植物
铁线蕨


铁线蕨 石中珠 猪鬃草 学名 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 科属 铁线蕨科,铁线蕨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5~40cm。根状 茎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薄纸 质,卵状三角形,2~4回羽状,羽片互生,裂 片斜扇形或方形,外缘浅裂至深裂,不育裂片 顶端有细锯 齿。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顶 端,囊群盖由变形裂片顶部反折而成,圆肾形至长圆形。 产地与习性 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北、山西及长江以南各省。 喜阴湿环境。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气温低于5℃叶片会受 伤害。喜疏松肥沃的石灰砂壤土,是钙土指示植物。 繁殖与栽培 以分株繁殖为主。于春季萌芽前挖取根状茎,切成 小段分栽即可。也可用孢子繁殖。盆栽时应将其置于有散射光

槲 蕨




槲蕨 石岩姜 学名 Drynaria roosii Nakaike 科属 水龙骨科,槲蕨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附生草本。株高25~40cm。 根状茎粗而横走,肉质,密生金黄色钻状披 针形有睫毛的鳞片。叶异型,不育叶无柄, 革质,卵形,边缘浅裂,背面有短毛;能育 叶大,纸质,长椭圆形,基部变狭而呈波状, 下延成有翅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互生,披针形。孢 子囊群圆形,生于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在主脉两侧各有 2~3 行,无盖。 产地与习性 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均有分布。喜温暖 阴湿环境。常附生在树干或溪边岩石上,成片生长。耐旱力强, 包被在根状茎上的不育叶在干旱时会脱落。 繁殖与栽培 以分株繁殖为主,一般在春季进行。分切的根状茎, 每段都须有不育叶和能育叶。也可用孢子繁殖。种植宜选择肥 沃而排水好的土壤。生长期要加强肥水管理。 园林用途 两种形态的叶很具观赏性。可作林中地被,或盆栽供 室内观赏。








之处,忌暴晒。保持土壤湿润。每月施1次液肥。 园林用途 铁线蕨茎叶秀丽,适宜盆栽观赏或盆景点缀山石。叶 片可作切花材料,干后可作干花材料。 同属植物 鞭叶铁线蕨A. caudatum L.,叶轴顶端常延伸成鞭状,能 落地生根,行无性繁殖。 楔叶铁线蕨A. cuneatum Langsd. et Fisch.,3~4回羽状复 叶,羽片三角形。 美丽铁线蕨 A. formosum Ching,3回羽状复叶,羽片小而多, 斜方形。 团羽铁线蕨A. capillus-junonis Rupr.,叶轴顶端延伸成鞭状, 能落地生根。羽片团扇形,近膜质。 羽叶铁线蕨A. flabellulatum L.,叶簇生,扇形,生于阳光充足 的酸性红壤上,是酸性土指示植物。 掌叶铁线蕨A. pedatum L.,叶阔扇形,二叉分枝,下面灰绿 色。 灰背铁线蕨A. myriosorum Bak.,与掌叶铁线蕨相似,但叶背 为灰白色。 白背铁线蕨A. davidii Franch.,3回羽状复叶,叶背灰绿色。

的大树干上,以增添林下景观。也可供室内观赏。 同属植物 本属观赏价值较高的种还有友水龙骨 P. amoena (Wall.ex Mett.) Ching,欧亚多足蕨P. vulgare L.,和光茎水龙 骨P. wattii (Bedd.) Ching。


园林用途 作阴湿环境的地被,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 同属植物 全缘贯众C. falacatum (L.) Presl,株高20~50cm。叶近革质, 顶生羽片常分离羽片卵状镰刀形,全缘,边缘加厚。 刺齿贯众C. caryotideum (Wall. ex Hook et Grev.) Presl ,株高 40~70cm。叶革质,羽片阔镰刀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