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有很多相似之处。
1、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植物,具有叶状的结构,可以吸收养分。
2、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有根系,但是根系不能深入土壤,只能粘附在表层,以吸收养分。
3、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喜欢潮湿的环境,他们都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以及湿润的空气。
4、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生长速度都很快,它们能够迅速地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
5、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可以把水中的养分转化为可以被其他植物利用的形式,从而改善水体的质量。
6、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从而改善水体的氧气含量。
7、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植物,具有叶状的结构,可以吸收养分。
8、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有根系,但是根系不能深入土壤,只能粘附在表层,以吸收养分。
9、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喜欢潮湿的环境,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以及湿润的空气。
10、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迅速繁殖,从而增加水体的多样性。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教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基础主干梳理一、植物的类群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二、藻类1.结构特点和生理特征: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2.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连线):三、苔藓植物四、蕨类植物1.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2.与人类的关系(把字母对应填写在横线上):a.卷柏b.蕨c.满江红d.古代蕨类(1)食用:b(2)药用:a(3)绿肥、饲料:c(4)煤:d【归纳提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比较类群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代表植物水绵、海带葫芦藓、墙藓肾蕨、满江红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潮湿的陆地等阴湿的陆地等形态结构无根、茎、叶的分化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根为假根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繁殖方式孢子生殖共同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辨易错】1.海带的可食用部分是叶状体,不是叶。
2.并不是所有的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中,如满江红。
3.易错字词书写:蕨.类______苔藓..______孢子囊.____微情境假如你在北半球的森林中迷了路,你如何借助苔藓植物的分布辨别方向呢?提示: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长有苔藓的树干为背阴面(树的北侧)。
【拓视野】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
素养分层评价【基础演练】知识点1藻类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描述了下列哪类生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A)A.藻类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2.海苔是小朋友们喜爱的食品,主要原料是条斑紫菜。
条斑紫菜与石花菜属于同一类植物,下列关于条斑紫菜的叙述正确的是(D)A.紫菜依靠根固定在海底的土壤中B.人们食用的主要是紫菜的叶C.紫菜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紫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李红同学在观察水绵时,做了下面四条记录,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水绵细胞中没有液泡B.水绵是一种绿色丝状的植物C.水绵的叶绿体呈球状D.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有根,无茎、叶4.藻类用途广泛,下列不是藻类用途的是(B)A.能为鱼类提供饵料B.藻类呼吸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降低C.可提取褐藻胶和碘,可供药用D.海带、紫菜可食用知识点2苔藓植物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苔藓植物
1、常见种类:葫芦藓、地钱、泥炭藓、黑藓
2、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
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固定作用)。
所以苔藓植物植株矮小。
3、意义: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藻类植物
1、淡水藻类:蓝藻、水绵、衣藻、刚毛藻、轮藻、小球藻
2、海洋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马尾藻、鹿角菜
3、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4、藻类的经济意义:①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供地球90%的氧气)。
②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③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三、蕨类植物
1、常见种类:真蕨、卷柏、贯众、满江红、肾蕨、中华水韭
2、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注意:整个地上部分都是蕨类植物的叶)。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①有些可食用(如蕨菜);②有些可供药(如卷柏、贯众);
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区别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区别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不能生产种子,甚至不能依靠孢子繁殖。
两者都没有真正的根,都有胚胎,配子体可以独立生存。
两者的区别在于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和黑暗的环境中,而蕨类植物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土地上。
1.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相似性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不能产生种子,繁殖只能依靠孢子繁殖。
它们都是胚胎植物,配子体可以独立生存。
换句话说,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能结实或开花,只能通过孢子。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苔藓植物的根是根物体,蕨类植物的根是假根,它们起着固定的作用,它的根不能吸收氧气,不能繁殖分生组织。
2.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差异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区别在于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和黑暗的土地上,而蕨类植物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土地上。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没有根,没有运输组织,而蕨类植物有根、茎和叶分化和运输组织。
最后,这两种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苔藓植物作为自然环境中的先驱,可以保护土壤和水,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
另一方面,蕨类植物通常用于医药用途。
食用、绿肥、观赏性,是这种植物的一种实用价值。
2.1.1 藻类、苔藓和蕨类(人教版2024)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024)

习题
5. 输导组织提高了植物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对植物的生活 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A A. 铁线蕨 B. 紫菜 C. 海带 D. 葫芦藓
感谢倾听
郑作新院士(1906年11月18日—1998年6月27日)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是 雉科锦鸡属鸟类,别名别山鸡、采鸡、金 鸡。为中国特产鸟类,主要分布于青海、 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北、 湖南、广西等地。红腹锦鸡被列入国家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为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在2019年,红腹锦鸡被《世 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列入濒危物种 红色名录ver3.1,评估等级为无危(LC)。
常见的蕨类植物
铁线蕨
麟毛蕨Βιβλιοθήκη 肾蕨观察·思考 几种苔藓和蕨类植物
观察当地常见的几种苔蘚植物和蕨类植物。 ①观察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和颜色,测量并记录植株的高度。 ②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茎”“叶”和假根的形态结构。 ③用放大镜观察蕨类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仔细观察叶背面的隆起。
讨论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各有什么特点?两 类植物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卷柏
贯众
铁线蕨、桫椤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铁线蕨
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
良的绿肥和饲料
铁线蕨
桫椤
煤的形成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蕨类植物一般都比较低矮, 然而,据科学家推测,在2亿多年前,地球上 曾经生长着许多高达几米乃至几十米的蕨类植 物,它们构成了大片的森林。这些蕨类植物的 遗体层层堆积,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 就逐渐变成了煤。后来,随着气候变化,这些 高大的蕨类植物基本上都灭绝了。
一起去揭秘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摘要:1.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概述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3.蕨类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应用4.苔藓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应用5.总结正文: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是两类不同的植物类别,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类植物的主要区别。
一、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概述1.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种子植物门下的一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够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
蕨类植物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包括森林、湿地、草原等多种生态环境。
2.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苔植物门下的一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着作用。
苔藓植物的茎和叶无输导组织,植株生长较矮小。
苔藓植物在土壤、岩石、树干等表面广泛分布,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1.结构差异: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内部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茎和叶无输导组织。
2.生长高度:蕨类植物生长较高,可达1-2米,甚至更高;苔藓植物生长较矮小,一般不超过10厘米。
3.生活环境:蕨类植物适应性较强,生活在森林、湿地、草原等多种生态环境;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对水分要求较高。
4.繁殖方式: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通过孢子繁殖,但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分布在叶的上表面,而苔藓植物的孢子囊分布在叶的下表面。
三、蕨类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应用1.生态特征: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对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强。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营养循环和水分调节作用。
2.应用: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庭院绿化、室内装饰的植物材料。
此外,部分蕨类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如贯众、铁线蕨等。
四、苔藓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应用1.生态特征: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对水分要求较高。
它们在土壤、岩石、树干等表面形成绿苔,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满江红
蕨类植物
三 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野生的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
中;养殖的蕨类植物也应放在背阴环境中。
三 蕨类植物
2.常见的蕨类植物
铁线蕨
鳞毛蕨
里白
肾蕨
你见过图中的植物吗?
卷柏
贯众
桫椤
木本蕨类植物
三 蕨类植物
观察思考:几种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观察当地常见的几种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观察苔藓植物、
孢子囊 (里面含有孢子)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肾 蕨
可供观赏
满江红
卷柏
蕨类 植物
可供食用和药用
可供绿肥和饲料
形成煤,提供燃料
现在见到的蕨类植物一般都比较低矮,然而据科学推测,在 距今2亿多年前,地球上的蕨类植物高达几米、几十米,形 成大片森林。这些蕨类植物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 年代,形成了煤。
(2) 生活在阴湿环境中,依靠茎、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是 ___苔__藓___ 植物,
如图中的 ___E_____ 。 (3) 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能用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是 __蕨__类____ 植物,
如图中的 __C__ 。 (4) 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是 _A_、___B__、__C__、__D__、__E__
3.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高大得多, 结构也复杂得多。蕨类植物有根、茎、
叶
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 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茎 根
肾蕨
蕨类植物不开花、不产生种子,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呢? 一个孢子就是一个细胞(生殖细胞)。 成熟孢子从叶表面散发出来,落在温 暖潮湿的地方,就萌发生长成新的植 物体。
【2024新教材】 第一节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2024新教材】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1.说明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2.概述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说出它们的繁殖过程离不开水环境。
3.举例说明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态度责任:形成保护植物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本节知识概要:一、藻类1.藻类的数量繁多,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的是绿色,也有的是褐色或紫红色的。
2.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棉、新月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洋中,如海带、紫菜、石莼等。
3.单细胞藻类,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多细胞藻类,直接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4.藻类的细胞中一般都含有可吸收光能的色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所以藻类的营养方式为自养生物。
5.藻类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十分微小,可以通过空气、水等传播,在适宜的环境中可形成新个体。
6.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以满足水中生物呼吸的需要,还可以扩散到大气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水中的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海带、紫菜等藻类可以食用;从藻类中提取出来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在工业和医药等方面被广泛使用。
二、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2.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苔藓植物不具有输导组织,所以它也不会长得太高大。
3.苔藓植物的繁殖:孢蒴内含孢子,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是它的繁殖过程仍然离不开水。
4.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地堆积后会形成泥炭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绵----多细胞淡水藻类
海洋藻类——石莼
海洋藻类——裙带菜
海洋藻类——马尾藻
海洋藻类——鹿角菜
海洋藻类——石花菜
海洋藻类——紫 菜
海洋藻类——
海带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 中?
2、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 多细胞的?它们具有专门的根、 茎、叶等器官吗?
3、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有什 么关系?它们有什么作用?
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属于单细胞的是(D) A紫菜 B海带 C水绵 D衣藻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是 ( C) 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C有根、叶、茎的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 D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分类
• 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 种子植物
藻
类
、
第 一 节
苔 藓 和 蕨
类
植
物
春日西湖
【宋】欧阳修
西 湖 春 色 归, 春 水 绿 于 染。 群 芳 烂 不 收, 东 风 落 如 糁。
藻类植物
衣藻----- 单细胞淡水藻类
根很简单,称假根, 形态特点:有茎、叶分化,但
没有输导组织(茎 中无导管,叶无叶 脉。) 与人类的关系:
1.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的作用。
2.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叶 茎 假根
泥炭藓
葫芦藓
墙藓
地钱
距今4亿年期,地球 上出现了最早的高等 植物。经过数千万年 的演化,它们成了广 袤的森林。到了距今 1.8亿年前的中生代 侏罗纪,恐龙成了地 球的霸主,他们成了 恐龙的食用植物之一。 由于地质变迁,恐龙 早已灭绝,而这种植 物却保留下来,它们 就是蕨类植物
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 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这 是为什么?
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 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 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 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 生存,因此烟煤火力发电站周围很难见 到苔藓。
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着一些 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这是为什么?
镰 羽 贯 众
满江红
肾蕨
贯 众
桫椤
桫椤 (树蕨)
古老的 世界性濒危 物种,我国 国家一级保 护植物,现 存唯一的高 大蕨类。
生活环境: 阴湿的陆地上
形态特点:
具有根、茎、叶分化且根、茎、叶 有输导组织
与人类的关系:①可食用
②可供药用
③可做绿肥和饲料;
④古代的蕨类植物与煤的形成有关。
叶
藻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 输导组织
苔藓植物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 分化
蕨类植物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 输导组织
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就 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为 什么呢?
养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 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 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养鱼缸中的水 会逐渐变绿。
3、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更适于在陆地上 生活的原因是(C) A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B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叶 C根、叶、茎里有输导组织 D靠孢子进行繁殖
• 4、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D) A海带 B葫芦藓 C地钱 D卷柏
• 5、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不形成的器官 是(D)
A根
B茎 C叶
D种子
作用
释放氧气;可作鱼 类的饵料;可供食 用和工业、药用
指示植物、保 持水土
食用、药用、 观赏、绿肥、 饲料、形成煤
典型代表
衣藻、水 绵、海带、 紫菜
葫芦藓、 墙藓
肾蕨、满 江红、桫 椤、贯众、 卷柏
(1)生活环境: 水生 → 陆生
(2)结构: 简单 → 复杂
1、将下列植物类群的名称与相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6、形成地层中的煤的植物是(B)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C远古时期的藻类
D远古时期的种子植物
孢子不同于种子 种子是生殖器官 孢子是生殖细胞
分类 藻类 植物
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生活 环境
低等水中
阴湿 的陆
地高 等
阴湿 的陆 地
形态结构
生殖 方式
单细胞或多细 胞,无根、茎、 叶
孢 子 植株矮小,多 生 细胞,有茎、 殖 叶、假根,无 输导组织
植株较高大, 多细胞,有茎、 叶、根,有输 导组织
生活环境:多数生活在水中(淡水、海水)
淡水藻——水绵
海水藻
形态特点:1.植株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2.没有根、茎、叶分化。
与人类的关系:①释放氧气②做鱼类饵料; ③食用; ④药用。
赤潮
水华
苔
苔草
藓 植
痕 上
色 入
【 唐
物
阶 绿
帘 青
】 刘 禹
,。
锡 《
陋
室
铭
》
石头上的苔藓
生活环境: 潮湿的陆地上
蕨类植物有根、 茎、叶的分化, 且具有输导组织。 但根状茎多藏于 地下,地上部分 为叶片和叶柄。
茎 根
孢子囊群
孢子
一个孢子就是一个生殖细 胞。成熟孢子从叶表面散发出 来,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 萌发生长成新的植物体。
绿色植物的分类
• 藻类 • 苔藓 孢子植物(能产生生殖细胞——孢子) • 蕨类 • 种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