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非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3例

跳 痛 或腹 肌 紧张 , 白细 胞 计 数 及 嗜 中性 粒 细 胞 计 数 血 升 高 。 阑尾 炎 穿 孑 并 发 弥 散 性 腹 膜 炎 者 不 在 治 疗 范 L
围。
当归 3 g 0 。7天为 1 个疗 程 。②局 部外敷 药物 : 大 黄 取
细粉 1 0 加 入食 醋调成 厚糊 状为度 , 0g 然后 将其 涂 于右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1 3例 中 , 7 . 1 男 4例 , 3 女 9例 。
年龄 l O岁 以下 5例 , 1~2 1 0岁 4 3例 , 1~3 2 0岁 4 0
例 ,1 4 3 — 0岁 2 3例 ,0岁 以上 2例 。发病 至 来 院时间 4 为 6~ 2 。1 3例 患者 均 以转移 性或 持续 固定伴 阵发 7h 1 性 加 剧 的右下 腹痛 来诊 ,0 1 2例伴 有 不 同 程度 的发 热 、
如补 液 、 退热 、 止痛 、 镇静 、 吐 、 持液体 酸碱平 衡 等。 止 维
改变 , 常见 的外 科急 腹症 之一 。此病病 情 急 , 延误 是 若
③抗 生素 治疗 , 腹痛 症 状 轻 、 反跳 痛 , 无 白细 胞 总 数增
高不 显著 者 , 给予 口服 甲硝 唑 0 2 , 日 3次 , 哌 酸 .g 每 氟 2 0 g 每 日 3次 ; 0m , 腹痛 症 状重 , 反 跳痛 及 体 温 升高 , 伴 白细胞 总 数 增 高 显 著 者 , 给予 输 液 及 抗 感 染 药 物 , 用 0 9 氯化钠 注 射 液 2 0 , 氨 苄青 霉 素 2 、 硝 唑 .% 5 ml加 g甲
足。
参 考 文 献
[ ] 王琦 . 颇 体 质 的起 居 调 护 ・ 医体 质 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 1 偏 中 M] 北 人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查房

手术部位。更换宽松衣服,排空膀胱。测量生使体
征、执行术后医嘱、给予抗生素、止血、保护胃黏
膜药物治疗。禁食、适当体位完成入院护理评估。
监测生命体征。入院时: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入院介绍:环境、制度、
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贵重物品妥
善保管,禁止吸烟,告知住院规章制度,介绍病房
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并签告知书,说明手术的过程。
术毕手述室与病户护士详细交接患者,并填写“手
术病人交接记录单”。评估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
予镇痛药,去枕平卧6小时,教导增进自解小便的方
法。观察伤口敷料。指导患者预防感冒。巡视病房
患者睡眠情况。
• 住院第2天(手术后第一日)护理路径执行普 外科术后护理常规。II级护理。执行术后医嘱。评 估胃肠恢复状况,根据肠道恢复情况遵医嘱给予 流食或半流食测量生命体征。协助下床活动。介 绍阑尾切除术后的渐进式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进 米汤、小米粥等流质饮食。介绍早期下床活动的 重要性。观察伤口敷料。观察腹痛情况,指导活 动时减轻伤口疼痛的方法。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查房
一、科护士长发言: 现在进行护理查房,讨论的内容是,急性 性阑尾炎的类型、病理、临床表现、辅助 检查、护理等方面的内容。急性阑尾炎可 分为三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阑尾炎(穿孔)
此三型实际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
•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在急 腹症中占首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其中以青壮年 为多见。单纯性阑尾炎可因炎症消退而痊愈,也可 能再发。轻症化脓性阑尾炎可经非手术疗法使炎症 消退,但也可发展为重症化脓性阑尾炎,甚至坏疽 性阑尾炎而穿孔。如阑尾穿孔时周围组织尚未充分 粘连,炎症不能局限而急性腹膜炎,严重者可发生 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在我科如何 更好护理好此类病人,如何做好此类病人的术前、 术后指导在普外科尤为重要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及护理配合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及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5-11-17T10:31:22.3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作者:冯则智[导读]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冯则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161000摘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用抗感染治疗可治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病变早期,炎症起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逐渐扩散至肌层及浆肌层,阑尾轻度肿胀;中医结合疗法起到活血祛瘀、清解湿毒;通利气机而止痛,避免还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临床严密观察,急性阑尾炎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食,以减少肠蠕动,有利于炎症局限,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如病人腹痛加重,高热、出现腹膜刺激征,应及早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关键词:单纯性阑尾炎;保守疗法;护理观察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有时阑尾坏疽穿孔,神经末梢失去感受和传导功能,或因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较重;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粘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结合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1年3月-2014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22-48岁,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多数患者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中28例患者采取中西结合保守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表现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表现【导读】阑尾炎在生活中并不罕见,这是一种由多种诱因而发病的疾病,属于外科疾病的一种。
阑尾炎在青年群体中最为多见,其中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情况下,阑尾炎都是急性发作,会让患者感觉到强烈的腹部疼痛,必须及时治疗才行。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表现知道阑尾炎的人很多,但大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所以在发病之后,才没能及时发现及时在回聊,错过了阑尾炎的最佳治疗时机。
其实,急性阑尾炎发病后,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腹痛,同时存在以下几个症状表现:1.全身反应在急性阑尾炎发病的初期,一些患者会感觉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的症状表现。
在发病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低烧的现象,提问大概在三十七到三十八度左右,如果病情发生恶化,则可能出现高烧。
2.恶心呕吐急性阑尾炎患者还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发病早期的呕吐大多是反射性,比较多发生在腹痛的高峰期的那个时候,患者吐出来的都是食物残渣和胃液。
3.排便异常在阑尾炎患者人群中,会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的症状。
一般患者在腹痛早期的大便次数会比平时增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肠蠕动增强的原因。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急性阑尾炎的患发会让患者暂时失去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为在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必须把发炎的盲肠切掉才能终止病症。
阑尾炎并不会无缘无故出现,那么是什么诱发了这个疾病?1.阑尾管腔阻塞引起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比较多,阑尾管腔阻塞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阑尾管腔阻塞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淋巴组织明显增生,也可能是因为粪石等原因。
2.细菌入侵在阑尾管腔发生阻塞之后,腔内很容易就会出现病菌快速繁殖的现象,这个时候就会有内毒素和外毒素分泌出来,让患者的上皮完整性受到损坏,细菌趁机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快速扩散,从而引起急性阑尾炎或者导致病情加重。
而导致感染的病菌大多是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饮食因素如果大家平时经常大量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那么就会因为缺乏纤维而导致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最终形成了分粪石。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分析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分析摘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首次发病时,症状体征较轻,发病缓慢,经用抗感染治疗可治愈,一般不需手术,经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病情加重,可行阑尾切除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病变早期,炎症起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逐渐扩散至肌层及浆肌层,阑尾轻度肿胀;中医结合疗法起到活血祛瘀、清解湿毒;通利气机而止痛,通里和营而杀菌;同时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滴,不仅减轻了患者病痛,而且还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疗法【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34-02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
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层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确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
据统计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1]。
少数病人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可一开始即局限于右下腹。
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有时阑尾坏疽穿孔,神经末梢失去感受和传导功能,或因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较重;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粘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结合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83例,男52例,女31例,年龄21-32岁,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多数患者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中48例患者采取中西结合保守治疗,35例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均取得临床治愈。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概述】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表现多种多样。
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阑尾腔梗阻和细菌侵入阑尾壁。
【临床表现】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8小时,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
腹痛固定后。
这种腹痛部位的变化,临床上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早期的呕吐多为反射性,晚期的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
3.全身反应部分患者自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
病程中觉发烧,体温多在37.5~38℃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较高,可达39℃左右,极少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升到40℃以上。
4.腹膜刺激征(1)包括右下腹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
压痛是最常见的最重要的体征。
(2)腹部包块: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组织及肠管的炎症时,大网膜、小肠及其系膜与阑尾炎可相互粘连形成团块;阑尾穿孔所形成的局限性脓肿,均可在右下腹触到包块。
5.间接体征(1)罗氏征(又称间接压痛)(2)腰大肌征(3)闭孔肌征6.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总数大多在1万~2万之间,中性约为80%~85%。
7.尿常规化验多数患者正常,但当发炎的阑尾直接刺激到输尿管和膀胱时,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8.X线检查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为除外溃疡穿孔、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立位腹部平片是必要的。
9.腹部B超检查病程较长者应行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炎性包块及脓肿存在。
【诊断要点】1.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
2.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外刺激征。
3.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
4.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他外科急腹症的存在。
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5.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临床路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复查血常规
1、抗生素:氨苄青霉素; 2、液体量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确定. 3. 液体量: ML
1、检查患者伤口敷料情况 2、了解患者进食后有无腹痛腹胀 ,并 在护理记录上加以描述 3、静脉输液
1、检查患者伤口敷料情况 2、进行出院指导,并记录 3、静脉输液
1、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2、送患者出病区大门
普食 □通畅□未解□腹泻 □不受限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入院日期 科别:
出院日期
预期住院天数 床号:
实际住院天数 住院号:
第5天(术后第4天) 月 日 内 容 费用 费用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伤口换药; 4、完成病程记录。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第6天(术后第5) 月 内 容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日 费用
入院第2天(术后第1天) 入院第3天(术后第2天) 第4天(术后第3天)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内 容 内 容 内 容 费用 费用 生命体征:T: P: R: BP: 生命体征:T: P: R: BP: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及病程记录 5.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伤口换药; 4、完成病程记录。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与胃肠炎的区别

诊断急性阑尾炎分析如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可归纳为:1)急性腹痛,由右上腹或脐周转移至右下腹。
2)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3)右下腹局限性固定压痛、肌紧张。
4)低热,一般不超过38℃。
5)中等度白细胞计数升高,核左移。
6)阑尾穿孔后多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上述病情加重,2-3d后右下腹可触及到有压痛的肿块。
7)老人及小儿穿孔率高,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有全身感染中毒表现,体温持续在38℃以上,肿块100次/min以上,腹部压痛广泛,有明显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鸣消失。
白细胞计数在20-30×10⒐/L以上。
诊断:(一)症状出现有一定先后顺序,先是上腹。
脐周或者全腹痛,伴食欲不振,随后恶心呕吐,几小时或者十几小时后腹痛转至右下腹,呈局限性疼痛转至右下腹,呈局限性疼痛,症状发生的顺序,对鉴别诊断是有意义的。
1.腹痛腹痛程度和部位常有变化,一般开始是不严重的上腹部或者脐周突然发生持续性疼痛,或者弥漫性全腹痛,疼痛可因阑尾腔阻塞而阵发加重,常是疼痛部位模糊,病人不能清楚指出,1-12h(一般为4-6h)后转为右下腹部位固定的疼痛,即阑尾所在部位。
这种转移性腹痛具有诊断意义,但无典型的转移性腹痛,也不能否定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腹痛部位不典型时,应该考虑到阑尾解剖部位有异常,可能有以下一些特殊情况。
(1)腹痛转移至右下腹低位。
耻骨上或者不能明确定位,应除外盆腔内阑尾炎,可作直肠指诊以明确诊断。
盆腔内阑尾炎有时其起病类似阑尾炎,恶心、呕吐、腹泻较明显,又因其不引起体神经痛,可无转移性腹痛。
(2)腹痛在右下腹高位并靠外侧,甚至腰背部有弥漫性疼痛,应考虑阑尾位于盲肠部或者腹腔外。
因阑尾位置较深,腹前壁的压痛、肌紧张体征可不明显,而腰大肌刺激征明显,如腹膜后神经受刺激可有股部、阴囊、阴唇或者会阴部疼痛感。
如阑尾靠近输尿管、膀胱,可有泌尿系症状,尿内有红细胞。
(3)腹痛在靠近腹中部甚至在左下腹部应想到游动盲肠或阑尾本身特别长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书写病历
□上级医师、术者查房□制定Biblioteka 疗方案□完善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
□交代病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通知手术室,急诊手术
□上级医师查房
□汇总辅助检查结果
□完成术后第1天病程记录
□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切口情况
□切口换药
□完成术后第2天病程记录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Ⅰ级护理
临时医嘱:
□术前禁食水
□急查血、尿常规(如门诊未查)
□急查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
□胸透或者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术后半流食
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术后半流食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检查项目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评估: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心理变化等
□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嘱患者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切口情况
□患者下床活动有利于肠功能恢复,观察患者是否排气
□饮食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
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
时间
住院第1天(急诊手术)
住院第2天(术后第1天)
住院第3天(术后第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