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毕业论文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点
浅谈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特征

大 众 文 艺大8摘要: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作品大大丰富了浪漫派的音乐,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
本文从二者钢琴创作的异同进行论证分析,对他们钢琴音乐的艺术风格及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特征进行较为宽泛地总结。
关键词:浪漫主义;肖邦;李斯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突破了循规蹈矩的古典风格,它强调人对主观情感,尤其是对爱情个性化情感的表述,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传统的体裁形式被赋予了更为浪漫的气质和个性化处理。
梦幻般的诗意和火热的激情便成为了这一时期钢琴音乐的显著特点,而肖邦和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则共同体现了这一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特点。
一、结构曲式的自由性18世纪下半叶以来,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中不断增长的民族性因素,也为民族乐派的产生积累了经验,特别是波兰的肖邦和匈牙利的李斯特,更以其具有炽热爱国感情和浓郁民族风格的创作,成为民族乐派的直接先驱。
这时的主流钢琴音乐已达到顶峰;在演奏技术上无人胜过李斯特,在对钢琴潜力的挖掘上更无人取代肖邦。
他们的钢琴作品也以沙龙小品或炫技性乐曲为主,其作品既不抛弃传统结构,又不受其约束,创造了许多内容形式统一的独特曲式。
如肖邦的谐谑曲op.20、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
这些曲子在保留了传统写作手法的同时也创造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它们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戏剧性上都更为充实和丰富。
二、音乐语言的民族化他们的音乐都强调民族音乐的调性和节奏特征,能够很好的吸收德奥传统,努力开拓,同时融入自己民族的音乐精华,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
例如肖邦的创作思想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土壤息息相关。
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波兰风格,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性格、音调自己去进行创作,他的作品源自于波兰民族音乐,经过精心加工和艺术提炼造就了其独特和鲜明的个性,他的玛祖卡舞曲、波罗涅兹等一些乐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也让我们对其民族性的表现有很深的印象,他的每首狂想曲气质不尽相同,结构曲式比较自由,李斯特把吉普赛人的生活及音乐特质巧妙地编织到狂想曲中,以表达自己身为“匈牙利人”的深情。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钢琴的演奏风格与特色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钢琴的演奏风格与特色19世纪(1830-1900)的音乐常被称作浪漫主义音乐。
钢琴在是19 世纪中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乐器。
在这个时期,音乐的体裁及表现手法在钢琴演奏方面也与古典时期有很大区别。
出现了诸如即兴曲、夜曲、音乐会练习曲、幻想曲、无词歌等名目繁多、前所未见的新体裁,而且许多都带有标题音乐的性质。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钢琴的魅力是音乐家发自内心的一种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对生命的真实体验,这一时期,群星璀璨的音乐大师们使钢琴的表现和技巧都发挥到了精彩绝伦的境界。
在这一时期,钢琴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一举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
情感性、炫技性、民族性、标题性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钢琴在表现、技术、根源和内容四个方面的主要风格与艺术特色。
一、注重个性的表现于强调情感表达“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在 19 世纪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时代的主流,在此观念指导下以强调个性独立、表现个人情感为特征的浪漫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钢琴家用极富个性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主观的情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天地,成就了五光十色的钢琴情感世界。
与细腻的表现手段相对应,用来指示乐曲情感特征的音乐术语也大量出现。
如:激动的、热烈的、如歌的、忧伤的、可爱的等等。
这些术语不仅对乐曲情感的表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体现出创作上表情达意的目的,同时,也具有了某种标题性的含义。
如李斯特作为一个匈牙利人,高超的钢琴技巧下,蕴含着对祖国命运的真诚关注,民族的英雄和历史人物,民间音乐的节奏和音调,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鲜活的运用和反映;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他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深情,把钢琴的表现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舒曼的作品短小精炼,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富有深邃而浪漫的意境;门德尔松的作品均衡典雅、清新流畅,旋律富于歌唱性。
二、涌现出大量的炫技性的作品19 世纪的社会音乐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音乐家终于摆脱了对教会、贵族的依赖,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得以独立。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1. 引言1.1 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背景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钢琴音乐作品被誉为20世纪音乐的奇迹。
德彪西生于1862年,成长于浪漫主义音乐的时代,深受勃兰特和贝多芬等大师的影响。
在德彪西创作音乐的时代,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观念逐渐被打破,音乐风格也呈现出趋势性的变化。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背景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印象主义绘画和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影响。
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追求的是音乐色彩的丰富和细腻,他试图用音乐表现一种模糊而梦幻的意象,类似于印象派画家在画布上表现自然光影的效果。
德彪西还受到东方音乐的启发,他研究了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将东方的旋律、调式和节奏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这些东方音乐元素为德彪西的音乐增添了独特的神秘和异国情调。
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背景可以说是一个融合了多种音乐和文化元素的时代背景,这些元素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
1.2 德彪西音乐风格特点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是他作品的独特标志,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有着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深沉、宏伟和奔放的情感。
他擅长运用丰富多彩的和声语言和复杂的音乐结构,展现出对自然、爱情、梦境等主题的热情与憧憬。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极高的技术要求,展现出他作为钢琴家的深厚功底和技艺。
他善于运用变化多端的音乐形式和技巧,创造出极具挑战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还体现了他对法国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追求。
他深受印象派绘画和文学的影响,将色彩、情感和意象融入音乐创作中,创造出独具风格的音乐作品。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独具个性,融合了浪漫主义、技术性和文化传统的元素,展现出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德彪西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特点德彪西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他早期作品中,如《C大调钢琴奏鸣曲》和《C小调钢琴奏鸣曲》等。
从李斯特的钢琴作品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

大 众 文 艺大26摘要:钢琴音乐在其发展的三四百年间共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及现代音乐时期。
本文选取了钢琴音乐发展中的浪漫主义时期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作以阐述,来进一步探究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关键词:钢琴;浪漫主义;音乐风格18世纪末的欧洲,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了建立一个平等而没有压迫的社会,就用古典哲学为武器,编制了浪漫主义的摇篮。
于是在文学界,率先形成了浪漫主义思潮。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音乐大师,把钢琴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我们都熟知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李斯特。
他把钢琴技巧和表现力推到了钢琴历史发展的顶峰。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钢琴音乐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是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一、主观个人情感在浪漫主义者眼里,理性的世界是一个死气沉沉缺乏想象力的世界,丧失了最纯真质朴的感情。
而浪漫主义把音乐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联系在了一起,情感的存在以人的存在为本原,把人内心的情感冲突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出发点,让钢琴以感性的力量和人的灵魂产生碰撞,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最为本质的东西,浪漫主义才把钢琴音乐推到了辉煌的顶峰。
二、标题性作曲家常常给他们的作品写上标题,这样能让听众在欣赏其作品的时候对具体的音乐形象有所启发。
在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都有一些附有标题的音乐作品,但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标题性才正式成为一个重要特征。
李斯特的许多作品被冠以各种描绘性的标题,使音乐作品充满想象力和表现力。
比如他的《爱之梦》,标题采用的就是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同名诗篇的标题;《旅行年代》的每一段都有一个小标题,作曲家的意图清晰明朗,使听众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曲家的内心世界;还有《裴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首,作品描绘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失恋的痛苦,与原诗的诗意相吻合,给听众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浅析肖邦钢琴曲《降E大调夜曲》---大学生毕业论文

•上1记录O返風。
下載❻打E卩O E前別•下1记录【标题】浅析肖邦钢琴曲《降E大调夜曲》-- Op.9 No.2【作者】瞿杨【关键词】肖邦钢琴曲夜曲降E大调【指导老师】余静【专业】音乐学【正文】一、浪漫时期音乐风格特征在整个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的时代创造了一种自由的风格,它发展了音乐的表现形式,以与诗歌和剧本的双重形式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而传播。
音乐突破循规蹈矩的古典表现形式,热衷于用音响描绘的文饰特征。
其中艺术歌曲、钢琴小曲、规模宏大的交响乐与戏曲等众多的音乐文献,表明了19世纪欧洲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
在浪漫主义音乐中,作品的题材、体裁多种多样,个性得到极度张扬。
另外写作方面对乐曲主题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作了实践探索。
浪漫主义音乐旋律委婉动听,富于诗情画意,甚至为表现内容而忽视理论上的结构,以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的目的。
而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Op. 9No. 2),更能作为浪漫时期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降E大调夜曲》以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描绘着大自然的景色,也倾诉着作者心灵的话语。
肖邦在《降E大调夜曲》中,以独特的钢琴织体,完美的表达着他内心深处的那份激情。
二、肖邦生平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 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近郊的热拉估瓦?沃拉,父亲是法国农民的儿子,年轻时迁居波兰,母亲是波兰人,爱好音乐并擅长弹奏钢琴和歌唱。
肖邦的童年时代深受母亲的音乐熏陶,这使得他从小就热爱波兰的民歌和民间音乐。
肖邦6岁学习钢琴,7岁出版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 岁时因卓越地演奏捷克作曲家吉罗维兹的钢琴协奏曲而震惊乐坛,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16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
在1816 —1819年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逐渐成为波兰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29年,19岁的肖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学院院长爱斯涅尔在肖邦的毕业鉴定上称其为“音乐天才”。
浅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艺术特征

·艺术研究摘 要:在人类的音乐发展史中有诸多杰出的音乐创作家,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
贝多芬也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位,这主要与其独特的音乐理念和人生经历有关。
本文尝试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入手,分析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进而对其音乐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贝多芬;音乐风格;钢琴奏鸣曲0 引言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世界钢琴领域的佼佼者,也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贝多芬在钢琴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其创作的9部交响曲,更体现在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能创作出震惊世界的经典乐曲。
在贝多芬的钢琴曲目中,人们不但能感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味道,也可以感受到极具贝多芬个性与音乐理念的元素。
可以说,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
贝多芬自身独特的经历,使得其钢琴创作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风格,因此,要更好地对其音乐进行鉴赏,就必须围绕贝多芬的各个人生创作阶段展开分析。
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分析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3首是在贝多芬早期跟随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学习时创作的,24首创作于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黄金时期,5首则创作于贝多芬听力完全丧失之后,每个阶段的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1 早期阶段的音乐风格这个时期的贝多芬对钢琴仍处于学习阶段,因此其自身的音乐风格尚未完全形成,其钢琴奏鸣曲中仍可见明显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但贝多芬并没有完全墨守传统创作模式,反而在创作过程中下意识地进行抗争,并尝试一些大胆创新。
因此,这个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中也透露着贝多芬独有的个性。
但此时贝多芬音乐中表现出的激烈、突兀情绪和强烈的节奏与冲突在当时显得另类,所以不被当时的音乐创作者所接受。
而贝多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却仍然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
此外,贝多芬这时期的听力已经出现问题,他便把自己的悲愤情绪也释放到了作品中,使得其音乐的旋律更加独具特色。
浅析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

浅析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作者:牛欢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9期【摘要】产生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音乐不同于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端庄、典雅的风格,在作曲上有了全新的探索。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崇尚自由,热爱自然,作品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阐述和情感的抒发,富有抒情性和幻想性,其中大量的钢琴作品突出了这一时期音乐的特征,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特征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受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形成于19世纪初,19世纪中叶为全盛期,其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
“钢琴之王”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之一,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成为了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拉赫玛尼诺夫的《悲歌》带有其音乐作品中特有的悲剧色彩。
一、李斯特《爱之梦》的音乐特征弗朗兹·李斯特1811年生于匈牙利,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擅长炫技,需要极高的演奏技巧,并且推崇标题音乐,擅长把诗歌和声乐作品改编为钢琴曲,《爱之梦》的创作正是改编自三首与爱情有关的诗歌。
三首作品均为夜曲题材,第一首和第二首是德国诗人乌兰德的《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第三首改编自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最为著名。
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蔓延,浪漫主义音乐不断发展,李斯特的钢琴改编作品更加倾向于在保留原作品意境的基础上,进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爱之梦》正是李斯特对内心世界中爱情的描写,抒发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也是对他自身感情经历的写照。
《爱之梦》第三首是李斯特优秀的钢琴作品之一,第一部分以降A大调开始,用优美平缓的旋律线条烘托出温馨甜蜜的恋爱氛围,继而主题句有所变动,由平和的氛围向高潮转变;第二部分情绪不段高涨,音乐充满张力,整曲的情感再此爆发,爱恋的感觉变得浓烈而又炽热;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情绪趋于平缓,给人一种梦境中虚幻美妙的意境,安静而祥和的旋律萦绕在人们心间。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摘要:本文针对欧洲音乐史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浪漫主义早期和中期的代表作曲家对他们各自追求的风格和作品的音乐特点来思考。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特点题材体裁在1789年的欧洲,皇权政治动荡不安,民众思想也开始有了自由主张。
随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导致统治了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在此之后的整个欧洲,随着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思潮流派和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兴衰,“浪漫主义”成为这一时期艺术历史的统称,即浪漫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潮流,并支配和指导着大量的作曲家。
一、浪漫主义早期音乐特点贝多芬作为跨越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家,他有“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之称。
他的大量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但是他的内心始终把“自由、进步”作为他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富含着力量、意志和气势,同时也充满了崇尚自由和情感表达的精神。
这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一)韦伯(1786-1826)1821年,韦伯的歌剧之一《魔弹射手》在柏林的成功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韦伯当时受霍夫曼的歌剧《翁迪妮》的启发而创作出这部歌剧,《翁迪妮》这部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这两部歌剧都是取自于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其故事充满了神奇与魔幻。
韦伯在歌剧创作上继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经验,写作手法上运用主体、和声、调性等方面的对比手法,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魔弹射手》的突出成就在于它的序曲,韦伯运用“主导动机”的手法贯穿整部歌剧主体。
引子的第一主?}采用了朴素的民间曲调,节奏缓慢、柔和。
和声采用C大调主-属-主的奏鸣曲式结构来烘托出和谐、安详的氛围。
随着管乐描绘出的寂静气氛,大提琴所演奏出的低沉旋律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阴森恐怖的狼谷形象,为主题中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情感拉开序幕。
韦伯的歌剧创作不论从选题还是到音乐手段上,都为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点
[摘要] 本文从钢琴音乐中浪漫主义风格在音乐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从速度、力度、音色、自由速度4个方面来阐述钢琴演奏中的浪漫主义风格问题。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阐述,本人还从演奏浪漫主义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应注意的某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浪漫主义钢琴音乐速度力度音色自由速度演奏风格
Abstract: Concrete behavior of this text in the music of romantic style from the piano music, is it explain romantic style issue of piano performance to come from speed , dynamics , sound , freedom speed four respect mainly. Through to exposition of content the above, also from play romantic period different piano some questions that work should notice of composer explain I.
Key words: Romanticism Piano
music Speed Dynamics Sound Speed of freedom Play the style
绪论
浪漫主义这1词的含义,原来是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于108世纪的文学中。
在作品里,将1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
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
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
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实际上在古典主义中,已包含有浪
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
贝多
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都
可以划分为浪漫派。
[摘要] 本文从钢琴音乐中浪漫主义风格在音乐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从速度、力度、音色、自由速度4个方面来阐述钢琴
演奏中的浪漫主义风格问题。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阐述,本人还从
演奏浪漫主义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应注意的某些问题进行
了阐述。
[关键词] 浪漫主义钢琴音乐速度力度音
色自由速度演奏风格
Abstract: Concrete behavior of this text in the music of romantic style from the piano music, is it explain romantic style issue of piano performance to come from speed , dynamics , sound , freedom speed four respect mainly. Through to exposition of content the above, also from play romantic period different piano some questions that work should notice of composer explain I.
Key words: Romanticism Piano
music Speed Dynamics Sound Speed
of freedom Play the style
绪论
浪漫主义这1词的含义,原来是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
浪漫
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于108世纪的文学中。
在作品里,
将1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
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
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
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实际上在古典主义中,已包含有浪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
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都可以划分为浪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