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合集下载

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与审美价值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与审美价值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与审美价值差异摘要:音乐它不仅仅是们艺术,它可以超越国界,超越种族,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虽然中西方音乐都收到各自地域、人文,宗教的各方面影响发展成各自独有的模样,但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魅力。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趋势逐步提升,同时带来的差异也使得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产生了不同的交融与碰撞。

关键词:中西方音乐差异交融碰撞一、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发展剖析在各个时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萌芽和进化的历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汇聚了各式各样的音乐文化与风格,给世界音乐文化带来了充足的养份,给人类音乐文化的进步带来了重要的贡献1.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剖析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背景下,音乐也跟随历史的脚步发展而来。

由于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音乐的需求很高,同时还会培养很多专门负责宫廷中歌舞工作的人,在活动节日等重要事件的时候,能为宫廷高官表演,为皇帝服务是日常的主要事项,为他们提供娱乐。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九个时期。

从社会变更,人类文明的进步来说,古代乐器出现的趋势,直接推动了音乐的产生,人类社会的进步进一步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和完善。

第一:远古时期,烧制陶埙,挖制骨哨的出现,先民对于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及审美能力。

第二:夏、商时期,奴隶制社会下音乐形式发生了改变,从氏族变为奴隶主占有的形式。

第三:西周、东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完备的礼乐制度在西周时期建立而成,更加注重对于民歌的收集,注重对风俗的记录,从而保留下来了大量的民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出现,也正是证明了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地区南北文化的呼应。

第四:秦、汉时期,也正是“乐府"出现的时期,风格从”一人唱,三人和“ 的形式上发展为有丝竹器乐伴奏的曲子,并且曲目结构呈“艳--趋--乱”。

虽然在音乐实践方面这种理论没有多大意义,但体现出了富含精微性的律学思维。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为主,世俗音乐有所发展。
• • • • • • • •
4、巴洛克音乐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音乐风格:气势恢宏,音响宏大,宗教音乐为主。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音乐风格:严谨均衡,宗教世俗音乐平分天下。 6、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音乐风格:个性化、求新求异。 7、20世纪音乐 (近现代音乐) 音乐风格:多元化风格。
3、文艺复兴音乐时期(15世纪-17世纪)
• (一)“文艺复兴”含义“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 文“Renaissance”一词,原义“再生”,实指还人性 予自由 ,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实质 。
• •
• • • •
(二)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15--16世纪音乐进入声乐复调的盛期。这一时期复调音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 段: (1)第一阶段(15世纪初):勃艮第乐派,代表作曲家杜费、班舒瓦 (2)第二阶段(15世纪中后期):法-佛兰德乐派,代表作曲家奥克冈、若 斯坎、拉絮斯 (3)第三阶段(16世纪中叶):罗马乐派,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4)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乐派,代表作曲家维拉尔特、A.加 布里埃利、G.加布里埃利
西 方 音 乐 史
总复习
一、西方音乐史的时期划分及其音乐风格:
•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 • 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占统治地位。
• 音乐风格:亲近自然,遵循人类自身规律——诗歌舞三位一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文艺复兴音乐时期(15世纪-17世纪)
(4)室内乐的类型
• • • • 1、奏鸣曲 如:(1)钢琴奏鸣曲 (2)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2、二重奏 3、三重奏 如:(1) 钢琴三重奏: ⑵ 弦乐三重奏: ⑶ 竖琴三重奏: • 小提琴 小提琴 长 笛 大提琴 中提琴 中提琴或小提琴 钢 琴 大 提琴 竖 琴 • 4、四重奏: 如:弦乐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 琴、中提琴、大提琴 5、五重奏 钢琴五重奏:在弦乐四重奏基础上加钢琴 • 6、其它 还有六重奏、七重奏、八重奏等,包括管弦混合 的等各种形式。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是指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段音乐历史,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与之前的古典主义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的表达,同时也受到了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们对传统的古典主义音乐进行了很多的创新和改革。

他们尝试着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的音乐形式。

比如,他们开始使用更加自由的旋律线条和更加复杂的和声结构,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和表现力。

同时,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也受到了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

很多音乐家都是文学家或画家出身,他们将这些艺术形式的元素融入到了自己的音乐中。

比如,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就将自己的戏剧理想融入到了歌剧中,创造出了更加庞大、复杂的音乐形式。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也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的表达。

音乐家们开始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比如,法国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就充满了情感和激情,表达了他对祖国和爱情的感受。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与之前的古典主义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的表达,同时也受到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浪漫主义时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极大地影响了后世音乐的发展。

本文将选取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山之作。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创新的音乐手法,展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

在《第五交响曲》中,贝多芬运用了大量的力度对比、速度变化和音色对比,使得音乐具有了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个人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的《降E大调夜曲》是其最广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资料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资料

二、西方音乐史各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乐器
1、古希腊பைடு நூலகம்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 • 三位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 索夫克勒斯《俄狄普斯王》《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 主要乐器: •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器和管乐器两类,这两类的代表乐器有 两件:一是弦乐器――里拉(Lyre)、二是管乐器――阿 夫洛斯管(Aulos)。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3)掌握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创作及其艺术 成就。 • 如:莫扎特艺术成就:
• 音乐风格:宗教音乐为主,世俗音乐有所发展。
• • • • • • • •
4、巴洛克音乐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音乐风格:气势恢宏,音响宏大,宗教音乐为主。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音乐风格:严谨均衡,宗教世俗音乐平分天下。 6、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音乐风格:个性化、求新求异。 7、20世纪音乐 (近现代音乐) 音乐风格:多元化风格。
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 • 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堂 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咏, 选编成两本圣咏集,这两本圣咏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圣 咏,这就是被后人统称的“格里高利圣咏”。它是以罗马教 宗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 590-604)之名命名的。 格里高利圣歌也被称为平歌或素歌。 • (二)奥尔加农(organum) • 在9世纪之后,格里高利圣咏中出现的“附加段”和“继叙 咏”,这种对圣咏的修饰与扩展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举措, 随后发展成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者下方依附着另一条旋 律,由此,多声部复调音乐得以产生,最早的复调音乐人们 称它为“奥尔加农”。 • (二)中世纪时期的乐派:巴黎圣母院乐派。 •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 •

德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德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康德 - 康德名言 1、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 2、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斱法。 (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3、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4、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5、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进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6、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昡的旪候着手。 7、有两样东西总是令人心生赞美,满怀敬畏;我们对它们越是深思,我们的心灵就越是充满这爱不畏: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8、丌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9、活劢戒运劢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0、最好的亩受就是工作。
席勒
• 约翰· 兊里斯托弗· 弗里德里希· 席 冯· 勒(原名: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 月10日 --- 1805年5月9日),通帯 被称为弗里德里希· 席勒,德国18 丐纨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 思想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 代表人物乊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 上著名的“狂飙突迚运劢”的代表 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 位仅次亍歌德的伟大作家。代表作 品: 《强盗》;《阴谋不爱情》、 《欢乐颂》、《唐· 卡洛斯》
结论 马兊思主义哲学丌是离廹丐界文明发展大道而独立产 生的,它是人类历史根本转折旪代的产物,是人类全部优秀 文化遗产的结晶。历史发展到19丐纨中叶,丌仅提出了适 应旪代要求创立新的丐界观的仸务,而丏也从各个斱面为 创立新丐界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兊思和恩格斯的伟大 历史功绩,就在亍顺应了旪代的紧迫需要,将这种可能转变 为现实,为马兊思一直主张“全丐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他认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 的将是整个丐界。”

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艺术风格之比较

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艺术风格之比较

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艺术风格之比较欣赏音乐,可以培养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我想谈谈我的见解。

古典主义乐派起源于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还被分为两个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

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貌为: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善感风格。

维也纳古典乐派:专指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音乐”。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对于古典主义音乐,其在创作思想上:具有挣脱教会和封建宫廷束缚的进步倾向,鲜明地体现出启蒙学者所宣扬的进步思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崇尚理性,强调逻辑,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性,音乐语言清晰,简明而又富有表现力,音乐主题轮廓分明、各有特色。

注重戏剧性对比、冲突和发展、继承和发展了欧洲传统音乐的主调音乐因素,并确定了近代奏鸣曲式结构,以这种结构为主要骨架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曲乐体裁。

古典主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的代表作品有:《小夜曲》、《惊愕》、《时钟》、《告别》,莫扎特的代表作品有:《A大调钢琴奏鸣曲》、《小步舞曲》、《文雅的行板》,贝多芬的代表作品有:《致爱丽丝》、《月光》、《悲怆》、《热情》、《英雄交响曲》。

每当老师在课堂中播放这些大作曲家的著名作品时,我都会闭上双眼,仔细聆听,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对于浪漫主义音乐,其产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复辟的年代。

人们寄托于资产阶级的希望破灭了,到处滋生着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情绪,表现艺术上形成了一种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风格。

在艺术上,浪漫主义音乐是对古典主义发动的一次革命。

它主张主观性、抒情性、自传性、描绘性、幻想性、自然性、文学性、标题性、民族性。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在音乐发展史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时期。

这两个时期有着明显的差异,不仅在音乐风格上有所不同,而且在音乐表达、作曲技巧以及音乐主题上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音乐的形式、表达和主题等方面探讨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异同。

一、音乐形式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对称、均衡的形式,常见的音乐形式有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等。

这些作品结构严谨,乐曲分为几个乐章,每个乐章的形式都是明确的,如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快速的“奏鸣曲形式”,而第二乐章则采用缓慢的“变奏曲形式”。

整个作品的结构合理、清晰,强调音乐的和谐和完整性。

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情感和个人表达。

音乐形式开始变得更加自由,形式多样,经常采用长曲式或循环曲式来表达情感。

例如,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独奏曲和交响诗,往往没有严格的乐章划分,而是通过连贯的音乐叙事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二、音乐表达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追求客观与理性,因此它的音乐表达相对冷静而客观。

乐曲的节奏和旋律都相对规则,力求达到对称和协调的效果。

古典主义音乐的表现力主要依赖于曲式和和声结构来传递情感。

相反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表达更加热情和个人化。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为中心,不再受到传统规则的束缚。

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们致力于在音乐中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通过丰富多样的旋律和鲜明的音色来传递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三、音乐主题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主题大多是正统和高雅的。

这一时期的音乐主要以宫廷和教堂为主要场合,所以它的音乐主题往往与神圣、爱国和英雄主义等相关。

古典主义音乐以简洁明快的旋律为主,注重对称和节奏的规律。

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主题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浪漫主义音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作曲家们对独立、自由、个性等价值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音乐主题包括爱情、自然、英雄、民间传说等,表现出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对内心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结语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形式、表达和主题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 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  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1101班左飞学号*********2013/11/28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在西方音乐史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整个音乐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醒目而重要的位置。

纵观起来,二者有袭成的一面,但同时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各自又具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是分属于不同时期的两个音乐类型。

古典主义音乐分为两个时期,它包括前古典主义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而浪漫主义音乐则指的是早中晚三个时期音乐,在不同的音乐时期,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本文就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并提出我对其的认识。

一、什么是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典主义音乐根据其风格和时间可以分为前古典主义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这里的前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十七世纪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作品,指文艺复兴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

其初期有三个主要乐派:第一派,是以音乐大师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第二派,是以约翰·施塔密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

第三派,是以瓦根扎尔及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指的则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古典风格为创作特点的音乐。

它包括德奥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早期维也纳乐派”、“盛期维也纳乐派”。

它的只要代表人物有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和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

浪漫主义乐派指的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的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感情,反对拘泥形式,凭理智进行文艺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上海外国语大学0111104031 魏书道
音乐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不逊于文学与美术作品的展示形式。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艺术不再是贵族的特权,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为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

自此,民间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开始大量涌现。

相比于文学领域中高呼的“良知”,痛斥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音乐则更明显的表现出“清晰”“易解”。

聆听古典主义时期几代大师的作品,即使是毫无音乐知识的普通人,也能使心灵平静沉淀,灵魂随乐而动。

古典主义的易解性展示的平易近人的贯通美,正是其最具特色的一点,亦是其经久不衰而代代流传的最重要原因。

由音乐界的神话莫扎特与“爸爸”海顿开辟的时代,必定要有个回响不绝的升华。

舒伯特作为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大师,并没使我们失望。

传承古典主义时期的淳朴音乐语言,接近于民歌的歌曲。

《红磨坊的姑娘》(又译:美丽的磨坊女)、《鳟鱼》等众多的音乐小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创新了艺术题材。

他华丽的转场,为古典主义画上完满,亦为浪漫主义引入,展开一个崭新的时代。

十九世纪初开始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崇尚主观感情,提倡综合艺术。

也由于时
代背景的影响,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总是富有爱国主义的情怀。

譬如肖邦的波兰舞曲,譬如斯美卡那的我和我的祖国。

而同时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出音乐的幻想性。

残酷现实与美好理想的矛盾与交织,只有幻想是最后的安乐乡。

也正因此,标题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可以大行其道,成为名作中的大宗。

若说古典主义是版画,浪漫主义便是泼洒的水彩。

古典主义崇尚的是理性。

典雅和端庄是以严谨。

“凡是天生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

“浪漫主义崇尚感性,崇尚个人感情。

华丽的技巧,夸张的变调,忧郁感伤的小情调。

”世纪病“即是忧郁,而音乐家们的感情比常人更加敏感。

他们谱写演奏以宣泄内心。

浪漫主义的风格让音乐家们的曲子小众化,变成只有音乐者自己懂的加密故事。

古典主义追求的是自然。

古典音乐是为了使人理解而存在的音乐。

它是有着抽象辩证思维的sonataform(奏鸣曲式)。

是由浅而深入的心灵冲击。

它的感情明确的开端轻易让人抓到主调。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是音乐家的大声疾呼,是鲜明又不失优雅的申辩。

像咄咄逼人的辩论家,像哲学家沉思的脑内。

古典主义之于浪漫主义是前身,是传统,是要超越的过去。

浪漫主义在此基础上新的探索,同时亦摆脱了“理性“对音乐格式与形式的限制。

音乐本就是感情的喷涌,是无法言说的悸动。

褪去枷锁,我颂我所敬,怅我所失。

不求世人皆知,只求知音一人。

浪漫主义的核心正是自由。

自由的音乐才能带着幻想在耳畔徜徉。

相异说至此,也就到了结束。

而相同,真的不必多说。

音乐本身的本质是永远不变的。

音乐是人感情的抒发,而使人有感而发的事情,对人类而言又有几多不同?生死、孤独、爱情、离别、神明、祖国、自然、英雄、统治者。

愉悦、悲伤、痛苦、挣扎、沉思、崇拜、祈
祷。

永恒的主题,改变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与结果罢了。

更何况,古典主义音乐本身就是浪漫主义的前身,二者相同之处不言自明。

以上即是我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异同的拙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