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5分钟测定《学习效率测定表》

合集下载

课前5分钟小测的作用和实施

课前5分钟小测的作用和实施

课前5分钟小测的作用和实施课前5分钟能做什么呢?有些教师认为这5分钟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时间太短了,什么都做不了,如用来读书吧,则太长,直接开新课吧,学生的情绪还未从课间调整过来,还处于兴奋状态,这样的情况下做什么都不好。

所以大多数教师都是见步行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我自己就认为,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这课前的5分钟,对于教学是有比较好的推动作用。

因为在课前的5分钟里,由于学生课前、课间活动刚结束,思想和情绪还未完全恢复平静,他们所想的是课前或课间的活动内容。

所以这段时间里,教师不宜立即讲新课,而应安排能够使学生情绪和思想尽快安静下来,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的一些活动。

而课前的5分钟小测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那课前5分钟小测对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作用呢?1检测的作用。

课前5分钟小测顾名思义当然是一个小型的测试,其目的是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小测就可一目了然,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自我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

如初中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我就通过课前大约3分钟时间,让学生默写出来,以便清楚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每章节都有学习重点,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除了重、难点要讲透外,还讲授其他的知识要点,往往一节课下来,内容就很多了,就算老师小结了这堂课的重点,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教师又要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时教师就可以预先告诉学生明天要进行小测,所测的内容也就是这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去复习,由于要小测,学生还是比较重视的,大多数还是会回去复习的。

3坚持课前5分钟小测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为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尽快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课前进行小测是较好的方法。

课前5分钟测定学习效率测定表

课前5分钟测定学习效率测定表

比滑动摩擦力略大。
整理版ppt课件
24
问题1
如图所示,长方形木块 F 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的过 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
化? 不变
问题2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增大,
F
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变化?
物体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如
3、大小
F = N
叫动摩擦因数,其数值与两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 两个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整理度版p有pt课件关,但与接触的面积无23关
二、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
接触有形变、接触面不光滑、有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
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大小 0 F ≤ Fm
4、最大静摩擦力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刚要运动的静摩擦力,
• 只凭课堂听讲了事,不再看课本。
-4
整理版ppt课件
6
• 5. 作业:
• 认真独立完成,且经常探求多种解题途径。
+6
• 基本能独立完成作业,不漏交。
+3
• 常有少数题靠借助他人完成。
-3
• 作业潦草完成,错误多,不规范。
-6
整理版ppt课件
7
• 6. 自习时间利用率:
• 自习计划性强,利用率高。
+7
• 基本能利用自习时间。
+4
• 自习铃响不能及时投入学习,自习无计划松松 垮垮。 -4
• 自习很随便,说话.干其他事.,心不在焉。
-6
整理版ppt课件
8
• 7. 星期天自学日表现: • 有计划.有目的地复习本周的内容。 +6 • 能较好利用,不迟到,不早退。 +3 • 无计划,心浮气躁。自我约束力差, -3 • 有时迟到.旷课.早退.贪玩.不专心。 -5

学校签到惩罚制度

学校签到惩罚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参加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我校特制定签到惩罚制度,以规范学生行为,增强学生纪律意识。

二、制度目的1.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良好习惯;2. 提高学生出勤率,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3. 增强学生时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人才。

三、制度内容1. 签到时间:上课前5分钟至上课后5分钟为签到时间,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签到。

2. 签到方式:采用电子签到,学生需在手机上下载我校指定的签到软件,按照要求完成签到。

3. 迟到规定:学生迟到5分钟以内,视为迟到;迟到5分钟以上至10分钟,扣除1分;迟到10分钟以上至20分钟,扣除2分;迟到20分钟以上,视为旷课。

4. 旷课规定:学生未经请假,擅自缺课,视为旷课。

旷课1节,扣除2分;旷课2节,扣除4分;旷课3节,扣除6分;旷课4节以上,按退学处理。

5. 签到惩罚措施:(1)扣除学时:迟到或旷课的学生,根据扣除分数,相应扣除学时。

学时不足,不得参加课程考核。

(2)通报批评:对连续迟到或旷课的学生,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

(3)纪律处分:对严重违反签到制度的学生,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纪律处分。

四、制度执行1. 各级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监督学生签到情况,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2. 学校将定期对签到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制度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3. 学生对签到制度有异议,可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五、制度调整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签到制度进行适时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大学生学习焦虑、学习投入度测量表

大学生学习焦虑、学习投入度测量表

大学生学习焦虑、学习投入度测量表亲爱的同学:您好!我是湖北大学2019级的学生。

近年来, 疫情开放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焦虑自测主要为4~20题,得分越高者学习焦虑越明显,得分为0者为没有焦虑,得分为1~24分为轻度学习焦虑,得分处于24~42分为中度学习焦虑,得分处于42~76分为重度学习焦虑。

学习投入测题为25-41题,分为动机、精力、专注三个维度。

问卷主要从分类、成因、应对方式等方面提出问题,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感谢您的回答,祝您学习顺利,生活愉快!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男○女2. 您的年级 [单选题]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3. 您的专业性质 [单选题] *○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艺术类○医学类○其他4. 我对学习没有信心,面对考试时总是感到很焦虑 [单选题] *○完全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完全不符合0分5. 因为没有认真听讲(或预习复习),老师提问时我总是感到很焦虑 [单选题] *○完全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完全不符合0分6. 很努力但未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感到很焦虑 [单选题] *○完全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完全不符合0分7. 对于不感兴趣的科目,我感到很焦虑 [单选题] *○完全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完全不符合0分8. 对于比较难学的科目,我感到很焦虑 [单选题] *○完全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太符合1分○完全不符合0分9. 在感受到学习压力后,您会在多长时间内开始认真学习? [单选题] *○立即开始,并能长期坚持0分○立即开始,但不能坚持3分○不会立即开始,通过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1分○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10. 焦虑时你通常会有哪些表现 [多选题] *□增加学习动力0分□作息不规律2分□失眠2分□食物增多或减退2分□无法专心学习2分□拒绝与他人交往2分□其他11. 您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此题得分为:10-所填分数的十分之一 [输入0(不满意)到100(满意)的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您现在的学习任务繁重吗 [单选题] *○非常繁重4分○有点繁重3分○一般2分○不太繁重1分○一点儿也不繁重0分13. 您当前的学习状态如何 [单选题] *○对学习很感兴趣且效率高0分○想学习但学习效率低3分○对学习缺乏动力,不想学习5分14. 请问在学习中,您有明确的目标吗? [单选题] *○有0分○没有2分15. 在学习中您有长期可行的学习计划吗? [单选题] *○有0分○没有2分16. 当看到同学用功学习时,您会觉得有压力而焦虑吗 [单选题] *○会2分○不会0分17. 专业排名是否会对您的学习情绪带来影响 [单选题] *○是2分○否0分18. 您对自己的前途而感到困惑、担忧过吗 [单选题] *○总是3分○偶尔2分○不太会1分○不会0分19. 当您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时,您会觉得心烦意乱吗 [单选题] *○总是会3分○偶尔会2分○不太会1分○不会0分20. 在学习生活中,您有信心调整心态面对挫折吗 [单选题] *○完全有信心0分○比较有信心1分○不太有信心2分○完全没有信心3分21. 您的学习焦虑产生原因占比为(总比重为100%) [比重题] *学习任务繁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状态不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担心辜负父母的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害怕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边同学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请填入数字,所有项总和必须等于10022. 请问您是否还存在其他一些导致学习焦虑的原因(如果有,请举例)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请问您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学习焦虑? [多选题] *□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向专业人士咨询求助□自我排解,逐步消化□在信仰中寻求安慰□运动/听歌/看书□没有什么排解方法,等待不良情绪自己消失□其他 _________________*24. 请问您对大学生学习焦虑有什么看法?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早晨一起床,我就乐意去学习。

初中历史课前5分钟设计方案

初中历史课前5分钟设计方案

初中历史课前5分钟设计方案
历史课是学生们学习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课程之一,而课前5分钟的设计方案则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是一份初中历史课前5分钟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1. 播放历史相关的视频
在课前5分钟,可以播放一段与历史相关的视频,比如历史人物的传记、历史事件的纪录片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提问激发思考
在课前5分钟,可以提出一些与当天课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前小测验
在课前5分钟,可以设计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小测验,让学生们在课前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 课前讲解
在课前5分钟,可以对当天的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5. 课前小游戏
在课前5分钟,可以设计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小游戏,比如历史知识问答、历史人物配对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课前5分钟的设计方案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于繁琐,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帮助,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一课三表”在送教培训中的应用

“一课三表”在送教培训中的应用

“一课三表”在送教培训中的应用“一课三表”是送教培训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一节课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前表、课中表和课后表。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状况,实现精准教学。

首先,课前表是指在课程教学之前,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准备,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通常,课前表的形式可以是预习笔记、问题列表、思考导图等,通过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课堂内容,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授课时更加有针对性,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实现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目标。

其次,课中表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表格,用于记录和整理课堂内容,并可以用作学习的参考资料。

课中表的形式可以是概念表、实践操作表、案例分析表等,通常在课程讲解的同时,教师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表格中的内容,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问题,进行即时调整和解答,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

在实际运用中,“一课三表”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实现。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挖掘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一课三表”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更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标。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积极推广并加以实践,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学生课前5分钟有效利用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学生课前5分钟有效利用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学生课前5分钟有效利用调查报告舜帝复旦示范小学:孟艳QJ15X111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有效利用。

5分钟有效利用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

因此,5分钟有效利用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5分钟有效利用习惯,掌握基本的5分钟有效利用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现状分析当前,有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学科的课前5分钟有效利用,还没有体会到课前5分钟有效利用的真正意义。

因此,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5分钟有效利用新的理念,去发现新的规律。

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自学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学生的5分钟有效利用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

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通过有效的5分钟有效利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师,应从提高5分钟有效利用质量上入手,明确5分钟有效利用的要求,指导5分钟有效利用的方法,重视5分钟有效利用习惯的培养,强化5分钟有效利用这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学习效能评估表(最终版)

学习效能评估表(最终版)

学习效能评估表(最终版)
简介
研究效能评估表是用于评估个体在研究过程中的效能和成果的工具。

通过填写评估表,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研究情况,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评估内容
1. 研究目标设定
请在下表中评估你设定研究目标的效果和实现程度。

2. 研究方法与策略
请在下表中评估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对研究效果的影响。

3. 研究动机与意愿
请在下表中评估你的研究动机和研究意愿对研究效果的影响。

4. 研究环境与支持
请在下表中评估你的研究环境和支持对研究效果的影响。

总结
填写完学习效能评估表后,你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改进计划。

通过不断地评估和调整,提高学习效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记得定期填写评估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祝你学习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3 -7
• 4. 对当天讲的各科内容: • 自习时先认真复习,后完成作业。 +6 • 基本做到先复习再做作业。 +2 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作业后稍看点课本。 -2 • 只凭课堂听讲了事,不再看课本。 -4
• 5. 作业: • 认真独立完成,且经常探求多种解题途径。 +6 • 基本能独立完成作业,不漏交。 +3 • 常有少数题靠借助他人完成。 -3 • 作业潦草完成,错误多,不规范。 -6
问题1: 共点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 则合力的范围为 2N≤F合≤14N 。
可见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问题2: 三个共点大小分别为5N、7N、11N,则 三个力合力大小的范围是 0≤F合≤23N 。
问题3、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0的三力的 合力多大? 0
问题4、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 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两力之间的夹角 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 • • • •
8. 预习安排: 坚持课前预习,对新课难点心中有数。 +5 基本能坚持课前预习。 +4 课前稍加预习。 +2 课前不加预习。 -2
• 9. 预备铃灵感度: • 预备铃响后自觉进入课前准备阶段。 +3 • 预备铃响后基本能按要求做好准备。 +2 • 预备铃响后没有明显感觉,只做不备。 -1 .预备铃响后,仍在玩耍,毫无准备之意。 -2
• 结果:120分以上的为高效率;100~119分 为中上效率;80~99分为中下效率;不足80 分的为低效率。 • 面对一条条具体内容,大家都要认真思考, 回忆。学习好的,效率高的同学,会更加 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确认自己的学习方 法;学习差的同学会找到成绩低下的原因, 为提高学习效率严格要求自己,每星期对 照一次,必将得到收益。
接触有形变、接触面不光滑、有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
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大小
0 F ≤ Fm
4、最大静摩擦力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刚要运动的静摩擦力, 比滑动摩擦力略大。
问题1 如图所示,长方形木块 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的过 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 化? 不变 问题2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 增大, 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变化? 物体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如 何变化? 不变
-2
• 14. 自控能力: • 能排除各种干扰,保持旺盛斗志。 +6 • 基本能做到专心致志。 +2 • 对有些干扰无反应,但有时会受些影响。 -2 • 经常以某些行为干扰自己,也干扰他人。 -4
• • • • •
15. 各科平衡度: 在各科平衡发展的同时,发展优势学科。 +6 基本各科平衡发展。 +2 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想补而无措施。 -3 对弱科失去信心,没有补救的愿望和行动。 -4
课前5分钟测定 《学习效率测定表》
• 本表以60分为基础分,每人根据测定项目 的说明,实事求是地进行对照,每大项中 有四小条,必须从中选定一条,你觉得符 合哪一条,就将增减测定分数记下来。当 全部项目对照完毕,再加以综合。
《学习效率测定表》
• 1. 对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 坚定不移,锲而不舍。 +6 – 有较好的自制力。 +4 – 忽冷忽热,不稳定。 -3 – 持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自控力。 -7
【重力】
• 【例】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其重心也升高 •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一定在物体上 •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其重 心位置不断变化 •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A、C是正确
【弹力】 一、形变的概念
1、定义: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2、种类: 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3、弹性形变: 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F
F
【力的图示】
1)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2)力的图示要求是将力的三要素表示清楚
例:用15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作出力的图 示。 F=150N
50N
【力的合成分解】
1、平行四边形法则
F2
F F1
2、合力F与F1和F2间夹角的关系
0 q 1) 0 时, F F1 + F2 0 q 2) 180 时, F F1 - F2 小 3) q 变大, F 变 ____
• • • • •
12. 学习方法: 注重理解,善抓规律。 基本注重理解,重视抓规律。 不注重理解,不善于抓规律。 方法死板,不注意改进。
+6
+2 -2 -4
• • • • •
13. 治学态度: 善于思索,不耻下问。 +5 基本做到勤学好问。 +2 死啃书本,不善于发现和探讨问题。 懒得动脑,不好问。 -3
情出 一 有如 况过 起 一图 如程 向 个所 何中 空 圆示 ?, 中 球凹 球 斜 ,型 的 向 将容 受 上 它器 力 抛 们中
物体受力分析注意 方法的互相配合
• 隔离法与整体法 • 假设法
• 【例2】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为G的圆柱体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夹角为60°、两 夹边完全相同的人字夹水平将其夹住(夹角 仍不变),圆柱体始终静止。试问:(1) 若人字夹内侧光滑,其任一侧与圆柱体间的 弹力大小也等于G,则圆柱体与桌面间的摩 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 (2)若人字夹内侧粗糙,其任一侧与圆柱 体间的弹力大小仍等于G,欲使圆柱体对桌 面的压力为零,则整个人字夹对圆柱体摩擦 力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 • • •
6. 自习时间利用率: 自习计划性强,利用率高。 +7 基本能利用自习时间。 +4 自习铃响不能及时投入学习,自习无计划松松 垮垮。 -4 • 自习很随便,说话.干其他事.,心不在焉。 -6
• 7. 星期天自学日表现: • 有计划.有目的地复习本周的内容。 +6 • 能较好利用,不迟到,不早退。 +3 • 无计划,心浮气躁。自我约束力差, -3 • 有时迟到.旷课.早退.贪玩.不专心。 -5
力的正交分解法一:
[例6]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而斜面又静止于水平桌面, 试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力的正交分解法二:
[例7]物体m在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F作用下,静 止在水平面上,请画出m的受力情况
受力分析要注意与状态的结合
• 【例1】以下四种情况中,物体处于平衡状 态的有( D ) • A、竖直上抛物体达最高点时 •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 C、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 • D、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 • 思考:单摆摆到最高点时是否是平衡状态?
• • • • •
2. 课堂听讲: 课堂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活跃。 +7 基本能精力集中认真听讲。 +3 有时分散注意力。 -3 经常分散注意力,干些与听课无关的事.-7
• • • • •
3. 对知识难点的态度: 疑点毫不放过,直至透彻明白。 基本不留疑点。 +3 满足于大体明白,不再加深理解。 听不明白,不再探索,放弃不管。
例 2 在竖直双线悬吊着的斜木梁M上,放着物体m, 分析斜梁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例 3 画出下图中光滑斜面上被一挡板挡住 的静止钢球的受力示意图。
[例4]在以下各图中物体A、B均保持静止,试分 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
[例5]质量相同的两块砖A、B被两木板夹住,试分析 A、B的受力情况。
若三块砖呢?
说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二、弹力的产生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
2、产生的条件: 接触且有形变
三、弹力的大小
大 1、与形变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__
2、胡克定律
1)公式
f kx
2)适用条件: 弹性限度以内 3)k叫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
(4)找出研究对象所受的各种作用力,并 正确画出受力图。应按顺序分析受力,先 重力,其次是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 后是其他力。
(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有弹力不一 定存在摩擦力。) (5)对画出的受力图进行检验,防止错画 力、多画力和漏画力。 无中生有 丢三拉四 张冠李戴 颠倒黑白
例 1 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F垂直于斜面)
簧的材料、直径、长度和粗细决定。
例:下图中共有多少个弹力。
4个弹力
【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
接触有形变、接触面不光滑、有相对运动
2、方向
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大小
F=N
叫动摩擦因数,其数值与两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
两个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但与接触的面积无关
二、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
• • • • •
10. 学习作风: 学习作风踏实.严谨。 学习作风比较踏实。 不够踏实,浅尝辄止。 粗心大意,浮躁轻浮。
+7 +3 -2 -4
• • • • •
11. 学习习惯: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6 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惯性的缺陷。 -3 学习习惯有许多弊病。 -5
物体的受力分析
及其运算技巧
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作出物体的受力 分析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对物体进行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隔离法,其主要步骤如 下: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 点、物体、物体系)即确定我们是要分 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 (3)隔离物体分析;即将研究对象从周 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 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O P
A
F
α Q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