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合集下载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药物
溶媒
配制方法
青霉素
N.S?
一次
阿莫西林舒巴坦
N.S,5%G.S,5%GNS
一次
阿洛西林(1.0)
5%GNS,5-10%G.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阿洛西林(2.0)
5%GNS,5-10%G.S
一次?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5%G.S,NS
一次
头孢噻肟钠
N.S,5%G.S?适当溶剂
二次,1g先用至少3ml注射用水溶解,终浓度不超过2%
阿奇霉素(0.25)(0.5)
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稀释成0.1mg/ml,再稀释成终浓度为1-2mg/ml
红霉素
N.S,G.S
二次,每0.5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注:G.S溶液稀释时必须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1ml
2. G.S溶解: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曲伐沙星、依诺沙星、两性霉素B/利福霉素(两粒)
3.需二次配制的:青霉素类: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美卡拉);头孢类:唑啉、噻吩、曲松、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两粒霉素B、磷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洛美沙星(20多哈罗)、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氨曲
二次.先1.0g用3ml注射用水溶解
头孢呋辛
无?
一次,0.75g至少用6.0ml注射用水溶解
头孢替唑
N.S,5%G.S
一次
头孢孟多
N.S,5-10%G.S,5%GN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头孢他定
N.S,5%G.S
二次,每1.0g或2.0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用

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用

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用钱萍【摘要】随着抗菌药物品种和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输液治疗在临床应用中较为普遍.为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该文针对目前抗菌药物溶媒使用情况,结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菌药物医嘱处方中存在的溶媒选择不当问题,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从输液的pH值、渗透压、溶媒的用量和抗菌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以减少不良反应和事件的发生.【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2【总页数】3页(P141-142,46)【关键词】抗菌药物;溶媒选择;输液性质;稳定性;不良反应【作者】钱萍【作者单位】六安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六安 237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作者单位:六安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六安 2370062015-11-29收稿,2016-01-09修回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抗菌药物都必须选用合适的溶媒配制成输液后才能输注到患者体内。

但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医师多注重治疗方案,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性质以及溶媒对抗菌药物的稳定性的影响不够重视,忽视了溶媒选择。

溶媒不当可导致抗菌药物与溶媒混合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稳定性降低、浑浊、变色等结果[1],不但不能正常发挥疗效,甚至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本文针对本院静配中心抗菌药物医嘱处方中部分溶媒选择分析,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从输液的pH值、渗透压、溶媒的用量和抗菌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探讨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

大输液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

不同的输液pH值不同,而抗菌药物性质多不稳定,对pH值范围都有一定的要求。

临床常用输液溶媒主要有0.9% 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等。

它们的pH值见表1。

1.1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药物分子中存在着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在干燥状态下稳定,遇湿加速分解,在pH值为6~7的近中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稳定性降低[2],并且配制成输液后稳定性降低与放置时间成正比。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药物溶媒配制方法青霉素N.S? 一次阿莫西林舒巴坦N.S,5%G.S, 5%GNS 一次阿洛西林(1.0) 5%GNS,5-10%G.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阿洛西林(2.0) 5%GNS,5-10%G.S 一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G.S,NS 一次头孢噻肟钠N.S,5%G.S?适当溶剂二次.先1.0g用3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呋辛无? 一次,0.75g至少用6.0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替唑N.S,5%G.S 一次头孢孟多N.S,5-10%G.S, 5%GN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他定N.S,5%G.S 二次,每1.0g或2.0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曲松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N.S、G.S配成0.1g/ml??头孢哌酮舒巴坦N.S,5%G.S,5%GNS 一次?头孢吡肟N.S,5-10%G.S,5%GNS 一次亚胺培南西司他汀N.S,5-10%G.S,5%GNS 一次美罗培南N.S,5-10%G.S 二次,可先用合适液体配制??氨曲南N.S,5-10%G.S 二次,1g先用至少3ml注射用水溶解,终浓度不超过2%阿奇霉素(0.25)(0.5)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稀释成0.1mg/ml,再稀释成终浓度为1-2mg/ml 红霉素N.S,G.S 二次,每0.5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注:G.S溶液稀释时必须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1ml克林霉素无一次万古霉素N.S,5%G.S 二次.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至少200ml溶液中。

滴注>1小时。

左氧氟沙星N.S,G.S 一次磷霉素N.S,5%G.S 先用注射用水溶解。

慢滴1-2小时。

?总结:1. N.S溶解:青霉素、氨苄西林类、阿莫西林类、奈夫西林、头孢硫脒、帕珠沙星(阿青安怕牛来)2. G.S溶解: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曲伐沙星、依诺沙星、两性霉素B/利福霉素(两粒)3. 需二次配制的:青霉素类: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美卡拉);头孢类:唑啉、噻吩、曲松、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两粒霉素B、磷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洛美沙星(20多哈罗)、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氨曲。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溶媒滴速、儿童、妊娠、哺乳用药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溶媒滴速、儿童、妊娠、哺乳用药
药品名称 用法
用量
溶媒
滴速
青霉素
1.成人:肌肉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
肌内注射 或静脉滴
注给药
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每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静
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给药,出生第一周12小时1次,2~4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0毫克/千克以 上时,婴儿以及 12岁以下儿童滴 注时间至少要30 分钟以上。新生 儿的静脉用量输 液时间应当超过 60分钟,以降低 发生胆红素脑病
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 的潜在风险。
。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间的不相容性,故不能将本
头孢噻肟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配制肌内注射液时,0.5g,1.0g或2.0g的头孢噻肟
静脉缓慢 推注 静脉 滴注或肌
内注射
成人常用剂量:一次0.5g-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 6g,分2-4次静脉给药。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 。本品用于预防外壳手术后感染时,一般为术前0.5-1小时肌注或静 脉给药1g,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者术中加用0.5-1g,术后每6-8小时
给药一次,总剂量为6g。3个月以上的患儿,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分3-4次给药。重症感染,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不低于 0.1g,但不能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骨和关节感染,每日每公斤
肌内注射给药时,每0.25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 解,缓慢摇匀得混悬液后,方可深部肌肉注射。

药物溶媒选择

药物溶媒选择

•去甲肾上腺素: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多烯磷脂酰胆碱: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甘露醇 :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 以免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www,
三、中药的溶媒选择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可能出现PH、澄明度
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问题
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 有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根 据 病 人 的 化 验 结 果
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据此来 决定盐糖的选择。
www,
二、依据药物的稳定性: 原则上按说明书上明确的配液要求配置
在说明书的基础上选择最稳定的溶媒
二、西药注射剂定的选择
常用溶媒及PH值
www,
其他抗菌药物:
两性霉素B:不能使用氯化钠,可产生沉淀;如用葡萄糖,需 调节PH>4.2,否则容易产生沉淀。 伊曲康唑:严禁用严禁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稀 释,用专用溶媒。(50ml 0.9% 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红霉素:使用氯化钠易产生沉淀
甲磺酸培氟沙星 :pH3.5~4.5,盐水pH4.5~7.0, 配伍形成游 离培氟沙星,在水中溶解度变小,产生结晶,故选用糖水。
不宜用葡萄 糖做溶媒
柔红霉素、 多柔比星
碘解磷定 :葡萄糖的中
间代谢物乙酰辅酶A,增 加有机磷中毒的症状
肝素钠 : 在pH<6的溶 液中很快失效
www,
不宜用氯化钠做溶媒:
•奥沙利铂:不能与氯化物(包括各种浓度的氯化物溶液)或其它药物伍。
•胺碘酮:使用稀释液时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生理盐水稀释。
氯霉素
左氧氟沙星 四环素 阿奇霉素 乳酸红霉素
5.5~7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输液配伍建议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输液配伍建议

临床常用药物输液配伍建议
临床输液配伍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选择合适溶媒配伍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及相关参考文献,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能,以利用药安全,保障治疗有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的输液配伍宜忌情况,供参考。

注:(1)各输液宜现配现用;(2)左氧氟沙星(左克、来立信)、洛美沙星(奥美星)、培氟沙星(万辅)、氟罗沙星(筠菲、惠博)、加替沙星(奥维美、利欧)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注射液宜单独输注,若治疗需要,须在其使用前后以相宜溶媒冲洗输液管道;(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混合使用,若治疗需要,须在其使用前后以相宜溶媒冲洗输液管道。

注:中药输液宜单独输注,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包括KCl、NaCl等)。

附:本资料主要参考文献为(1)各药品使用说明书;(2)临床输液用药指南(抗菌药物分册)第一版;(3)新编药物学(第15版);(4)2005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分册);(5)实用临床用药监护等。

药剂科
2006年8月2日。

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_程晓军

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_程晓军
3 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用量的控制 溶媒的用量选择也颇有讲究,每种注射剂不仅要有适宜的 溶媒品种,还须适宜的用量配制适宜浓度的药液。 3.1 溶媒用量过多 如:头孢曲松钠 1 g+0.9%氯化钠注 射液 500 ml,静脉滴注。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属时间依赖型抗菌 药物,只有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其杀 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如果血药浓度一直在较低 水平维持,杀菌作用不强,又使细菌不可能处在繁殖期,从而不 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此外,当溶媒用量过多、滴注时间拉长后, 易发生水解反应和分子重排,导致 β 内酰胺环开环而失去抗 菌活性,亦会增加降解产物及致敏几率。一般静脉滴注浓度为 1% ̄2%;滴注时间以控制在 0.5 h ̄1 h 为宜。 又如我院一案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42.6 mg+5%葡萄糖 500 ml,静脉点滴。在滴注过程中液体发生变色、沉淀。奥美拉唑 具有亚磺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其稳定性易受 pH 值的影 响,在酸性条件时,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可发生破坏性变化,出 现变色和聚合沉淀现象。葡糖糖注射液的酸性较强,如以 500 ml 来稀释药液,药物的稀释液仍有较强的酸性,而且静脉 滴注时间延长,其中的药物很容易发生结构变化,产生变色和 逐渐聚合为沉淀。在配制其静脉滴注液时,应用 10 ml 专用溶剂 将药物完全溶解后,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或 5%葡萄糖注射 液,溶媒用量为 100 ml[3],最好选用 pH 值较高的 0.9%氯化钠注 射液。 3.2 溶媒用量过少 药物溶媒用量少,液体中药物浓度 高,药物不良反应更易发生。如:氨基糖苷类药硫酸阿米卡星 0.6 g+0.9%氯化钠 100 ml 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 时,会发生对神经肌肉接头的毒性而出现呼吸抑制,故药物浓
灯盏细辛注射液在酸性条件下,其酚酸类成分可能游离析 出,故必须用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稀释,而不能用偏酸 性的葡萄糖注射液。

常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的问题1.溶媒的选择:(1)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药物在酸性的葡萄糖溶液中有一定程度的分解,甚至产生集合物,因此这类药物应选用中性的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

(2)头孢哌酮配制时要求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缓慢加入适量的液体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省略这一步,使得出现白色浑浊的现象。

(3)头孢曲松及含有碳酸钠的头孢拉定等不能与含钙输液共用。

(4)红霉素不宜用低PH值的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也不能直接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以免形成结晶,应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

(5)亚胺培南是用碳酸氢钠作为缓冲剂的,溶媒中不能含有乳酸盐。

2.输液量的选择:输注药物的浓度过大,药物刺激加大,药品的稳定性下降;例如亚胺培南0.5g,至少要溶入100ml溶媒中,并迅速摇动,直至溶液澄清方可使用。

3.输液的稳定性:很多药物在原液或粉针状态时是稳定的,但是配制成溶液后,因受溶液的PH、极性、渗透压的诸多因素的影响,稳定性下降。

所以,输液宜在临用前新鲜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给药间隔: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由其半衰期及最小抑菌浓度决定。

(1)β-内酰胺类药物、部分大环内酯类、糖肽类、克林霉素等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其杀菌作用与药物同细菌接触的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

此类药物可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增加疗效。

(2)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等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

其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例如氨基甙类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给药较一日多次给药明显提高抗菌效果,且日剂量单次给药可降低耳肾毒性的发病率,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5.给药速度及用药顺序:一般情况下,医嘱中很少注明滴注速度和用药的先后顺序,往往由护士凭经验而定,患者更不了解控制滴速的意义,常自己随意调控,造成不良反应。

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静脉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静脉炎,应作徐缓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不宜用含钙输液做溶媒的抗菌药物
(复方氯化钠、乳酸钠林格等)
分类
药品名称
备注
头孢菌素类 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配伍产生沉淀
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替加环素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形成不容性络合物 形成螯合物
其他抗菌药 磷霉素
形成不容性络合物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小结
不宜用葡萄糖作溶媒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一代头孢、 乳糖酸红霉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5.5
0.9%氯化钠注射液 4.5-7.0
灭菌注射用水
5.0-7.0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我院常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目录
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药品名称
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磺苄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唑林、五水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 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西丁、头孢米诺*、氨曲南
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
药品名称
青霉素、磺苄西林
备注
最佳溶媒为中性溶液作溶剂,在 弱酸性葡萄糖中分解较快。
头孢唑林、五水头孢唑林、头孢 硫脒
乳糖酸红霉素
不可直接用葡萄糖溶解。如要用 葡萄糖作溶媒,需每100ml加入 4%碳酸氢钠1ml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不宜用氯化钠做溶媒的抗菌药物
分类
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
不宜用氯化钠作溶媒的抗菌药物:青霉素钠(肌肉注射)、 乳糖酸红霉素;
注射用水是一种粉针溶解剂,不可静脉注射; 含钙溶剂不宜作为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注射溶媒。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谢谢!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
阿奇霉素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我院常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目录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
糖肽类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替加环素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其他抗菌药
磷霉素
抗真菌药
氟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不宜用葡萄糖做溶媒的抗菌药物
我院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前言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注射给药也 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抗菌药物在注射给 药时,只有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来选择合适 的溶媒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同时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临床常用注射溶媒
药品名称
PH值范围
5%葡萄糖注射液 3.2-5.5
10%葡萄糖注射液 3.2-5.5
药品名称
青霉素钠
乳糖酸红霉素 培氟沙星、氟罗沙星
备注
肌内注射时,不应以氯化钠注射 液为溶剂 。
先加注射用水溶解,不可直接用 氯化钠溶解。
与含氯离子的药物发生反应,使 溶解度减小而产生沉淀。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灭菌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不能直接静脉注射
灭菌注射用水不能静脉注射主要是考虑渗透压的问题。 灭菌注射用水不含任何电解质及其他成份,其渗透压为0, 静脉注射进入血管后,向细胞内渗透,造成细胞膨胀,如果 大量地静脉摄入注射用水,理论上可造成细胞破裂,表现为 溶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