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溶媒选择

合集下载

药品使用管理规范下的溶媒选择与使用方法

药品使用管理规范下的溶媒选择与使用方法

药品使用管理规范下的溶媒选择与使用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药品的使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药品的配制和使用中,溶媒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溶媒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可以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提高药品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文将从药物溶媒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药物溶媒的选择原则药物溶媒的选择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良好的溶解性能:药物溶媒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以完全溶解药物,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对于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可以选择相应的有机溶剂进行配制。

2. 细胞相容性:药物溶媒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不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

选择无细胞毒性的溶媒,减少对生物体的不良影响。

3. 稳定性:药物溶媒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持药物的化学性质和药效不发生变化。

对于易氧化或易受光破坏的药物,应选择相应的溶媒进行配制。

4. 渗透性:对于需要经过皮肤、黏膜或其他组织途径给药的药物,应选择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溶媒,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5. 安全性:药物溶媒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人体不产生刺激、过敏和毒性反应。

选择无刺激性和无致敏性的溶媒,减少给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二、药物溶媒的使用方法在药物的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1. 选择合适的容器:药物溶媒的存储和配制容器应符合药品管理规定,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耐腐蚀性和无溶剂吸附性,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正确的配制比例:在配制药物溶液时,应按照药物和溶媒的比例进行准确配制,避免过量溶媒或药物的使用,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 合理的溶解条件:在药物溶媒的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药物溶解曲线,选择合适的温度、pH值和溶解时间,以促进药物的溶解。

4. 适当的溶解方法:不同的药物溶媒可以采用不同的溶解方法,如搅拌、加热、超声波等。

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药物溶解度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溶解方法,以促进药物的完全溶解。

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的液体接触(曾经将葡萄糖酸钙归位错误,误当溶媒使 用,马上出现白色沉淀)
2.罗氏芬 不可与含钙溶液配伍(复方氯化钠) 3.他格适 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自带)2ml溶解,不可激烈震荡,
否则易起泡沫,药品损失
10
A
4.表柔比星
国产艾达生必须使用注射用水进行调配
进口法玛新因含有助溶剂,可以使用NS
4
A
常见溶媒pH
NS:4.5-7.0(中) 5%GS:3.2-6.5(酸) 10%GS:3.5-5.5 (酸) GNS:3.5-5.5 (酸) 注射用水:5.0-7.0 (中) 复方氯化钠:4.5-7.5(中碱)
5
A
只能用NS作为溶媒的药物
1.抗菌药物: 青霉素、氟氯西林(pH较低时加速分解) 2.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虽然说明书写GS和NS都可,但使用GS明显
发黄) 血必净注射液 3.骨科用药 骨肽 4.血液科用药 蔗糖铁
6
A
5.消化系统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除外)
6.外周神经营养药 硫辛酸、脑蛋白水解物
7.肿瘤辅助用药 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多抗
8.肿瘤药:
奈达铂、伊达比星、依托泊苷、紫杉醇、吉西他滨、培 美曲塞、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达卡巴嗪(溶解时使 用NS,然后加入5%GS中)
8
A
4.电解质、维生素 水乐维他、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不含电解质的糖进
行溶解)
硫酸镁(5%GS) 葡萄糖酸钙(10%GS) 5.心脑血管类药物 元杰、欣亚、胞磷胆碱
6.抗肿瘤药物 奥沙利铂、卡铂、吡柔比星(GS或注射用水)紫杉醇
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
9
A
特殊需要注意的药物
1.夫西地酸钠 溶解时必须使用自带溶媒(无菌缓冲液),不可与含钙

溶媒的选择与量

溶媒的选择与量

药物的合理使用一、溶媒限制1. 多烯磷脂酰胆碱针:严禁用电解质溶液%氯化钠、复方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可用葡萄糖或转化糖。

2. 只能用葡萄糖溶解:紫杉醇(力扑素)、奥沙利铂(乐沙定、艾恒、艾克博康)、洛铂、卡铂(波贝、齐鲁)、福莫司汀、达卡巴嗪(菏泽)、胺碘酮、多柔比星脂质体(凯莱、里堡多)、去甲斑蝥酸钠、肝水解肽、多巴胺、脱氧核苷酸钠、氢化泼尼松、苦参碱、两性霉素B、消癌平注射液、参麦、参附、丹参。

注: 糖尿病患者使用参麦、参附可用生理盐水溶解3. 只能用盐水溶解:培美曲塞二钠、蔗糖铁、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吉西他滨、泮托拉唑、羟基喜树碱、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血必净、氨磷汀、氟达拉滨、长春瑞滨、甘氨双唑钠、奥曲肽。

4. 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溶媒只能用10%葡萄糖250 毫升5. 异环磷酰胺(全菲那):溶媒须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林格氏液),不能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

6. 头孢地嗪(高德、汕头):溶媒为40ml 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中,20-30 分钟内输注。

7. 肌苷氯化钠、转化糖电解质、混合糖电解质、钠钾镁葡萄糖不作为溶媒使用。

二、给药浓度限制:1. 复合磷酸氢钾: 每支2ml 需要加入至少400ml 溶媒中;2. 依托泊苷溶液浓度不超过ml;3. 表柔比星溶液浓度不超过2mg/ml;4. 蔗糖铁注射液每5ml 最多只能稀释到%氯化钠溶液中(即最多只能稀释20 倍,浓度稀溶液不稳定);5. 氯化钾静脉给药浓度不应超过%;6. 门冬氨酸鸟氨酸溶液终浓度不超过2%;7. 多西他赛(艾素):浓度不超过ml,即100毫升溶媒最多加90毫克该药;8. 多西他赛(多帕菲、泰索帝)终浓度不得超过ml。

9. 门冬氨酸钾针: 浓度小于%,即一支最少加250 毫升溶媒。

10. 氢化泼尼松:溶媒只能5%糖,最好用500 毫升,实际审方时,3支以下可以用100毫升,6 支以下可以用250 毫升,6 支以上必须用500 毫升。

临床常用药物溶媒选择

临床常用药物溶媒选择
头孢曲松
0.9% NS
1次/日
头孢匹胺
0.9% NS、5%GS
2次/日
头孢米诺钠
0.9% NS、5%GS
2次/日
氨曲南
0.9% NS、5%GS、林格氏液
2-3次/日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
0.9% NS、5%GS
2mg/ml
1次/日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
0.9% NS、5%GS<.1%1次/日阿米卡星
0.9% NS、5%GS
0.1%
1次/日
依替米星
0.9% NS、5%GS
0.1%
2次/日
抗病毒类
利巴韦林
5%GNS、5%GS
1-2mg/ml
2次/日
炎琥宁
5%GNS、5%GS
1-2次/日
其他类
氨甲环酸
0.9% NS
硫酸镁
0.9% NS
5%
缩宫素
0.9% NS
0.01u/ml
甲硝唑磷酸二钠
5%GS
1.83g/200ml
2-3次/日
临床常用药物溶媒选择
药名
最佳溶媒选择
浓度
给药次数
1.β-内酰胺类
青霉素
0.9% NS
分2-4次/日
美洛西林
0.9% NS
分2-4次/日
阿洛西林
0.9% NS、5%GNS、5%GS
分2-4次/日
头孢拉定
0.9% NS、5%GS
分2-4次/日
头孢哌酮
0.9% NS
分2-4次/日
头孢呋辛
0.9% NS
分2-4次/日

药物溶媒选择

药物溶媒选择

•去甲肾上腺素: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多烯磷脂酰胆碱: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甘露醇 :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 以免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www,
三、中药的溶媒选择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可能出现PH、澄明度
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问题
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 有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根 据 病 人 的 化 验 结 果
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据此来 决定盐糖的选择。
www,
二、依据药物的稳定性: 原则上按说明书上明确的配液要求配置
在说明书的基础上选择最稳定的溶媒
二、西药注射剂定的选择
常用溶媒及PH值
www,
其他抗菌药物:
两性霉素B:不能使用氯化钠,可产生沉淀;如用葡萄糖,需 调节PH>4.2,否则容易产生沉淀。 伊曲康唑:严禁用严禁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稀 释,用专用溶媒。(50ml 0.9% 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红霉素:使用氯化钠易产生沉淀
甲磺酸培氟沙星 :pH3.5~4.5,盐水pH4.5~7.0, 配伍形成游 离培氟沙星,在水中溶解度变小,产生结晶,故选用糖水。
不宜用葡萄 糖做溶媒
柔红霉素、 多柔比星
碘解磷定 :葡萄糖的中
间代谢物乙酰辅酶A,增 加有机磷中毒的症状
肝素钠 : 在pH<6的溶 液中很快失效
www,
不宜用氯化钠做溶媒:
•奥沙利铂:不能与氯化物(包括各种浓度的氯化物溶液)或其它药物伍。
•胺碘酮:使用稀释液时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生理盐水稀释。
氯霉素
左氧氟沙星 四环素 阿奇霉素 乳酸红霉素
5.5~7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PPT课件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PPT课件
可以起到较好的溶解作用。
林格氏溶液的渗透压一般在270310mOsm/L之间,对于需要较 高渗透压的药物,如甘露醇等,
可以起到辅助溶解的作用。
甘露醇溶媒
甘露醇溶媒是一种高渗溶液,具有较高 的渗透压和良好的水溶性,适用于多种
药物的溶解和稀释。
甘露醇溶液的渗透压一般在10001200mOsm/L之间,对于需要高渗溶 液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等,可以起到
合适的滴速有助于保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 度,避免因滴速过快或过慢而影响疗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林格氏液与部分药物的配伍禁忌
总结词
林格氏液是一种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溶液,与部分药物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化 学反应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详细描述
例如,林格氏液中的钙离子可能与某些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类药物发生反 应,产生沉淀或结晶;同时,林格氏液中的氯离子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 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溶解度
选择合适的溶媒,确保药物能够 充分溶解,避免出现结晶或沉淀 。
稳定性
了解药物在各种溶媒中的稳定性 ,避免因药物分解而影响疗效。
注意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关注电解质成分
某些溶媒中含有电解质,如氯化钠, 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电解质平衡的需求。
避免过量摄入
避免因溶媒选择不当导致电解质过量 摄入,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电解质失衡的患者, 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溶媒,以维持电解质 平衡。
根据药物的稳定性选择
温度敏感性
某些药物对温度敏感,需要在低 温下保存,选择适当的溶媒可以 保持药物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的
稳定性。
光敏感性
某些药物对光敏感,需要避光保 存,选择适当的溶媒可以减少药

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溶解时必须使用自带溶媒(无菌缓冲液),不可与



含钙的液体接触(曾经将葡萄糖酸钙归位错误,误 当溶媒使用,马上出现白色沉淀) 2.罗氏芬 不可与含钙溶液配伍(复方氯化钠) 3.他格适 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自带)2ml溶解,不可激烈震 荡,否则易起泡沫,药品损失
4.表柔比星
国产艾达生必须使用注射用水进行调配
减轻心脏负担,减轻水钠潴留 糖尿病患者,心肾功能正常的,可选择NS,不能使 用NS时,使用GS应辅用胰岛素平衡血糖
在不考虑患者情况的条件下,以药物稳定性选择溶

pH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pH变化导致药物降解或失效
pH变化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药物及其附加剂(辅料)与溶媒中的离子反应
林格液中的钙离子地塞米松磷酸钠中的磷酸根等
培美曲塞、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达卡巴嗪(溶解 时使用NS,然后加入5%GS中) 9.呋塞米(碱性溶液,与葡萄糖不能配伍)
只能使用GS做溶媒的药物
1.抗病毒药物
炎琥宁(要求使用5%GS或GNS)
2.消化系统用药: 间苯三酚(5%GS)
肝水解肽(5%或10%GS)
易善复(GS,使用NS会发生沉淀) 甘利欣(10%GS) 3.呼吸系统用药: 喘定、细辛脑
2.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虽然说明书写GS和NS都可,但使用GS


明显发黄) 血必净注射液 3.骨科用药 骨肽 4.血液科用药 蔗糖铁
5.消化系统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除外)
6.外周神经营养药 硫辛酸、脑蛋白水解物 7.肿瘤辅助用药 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多抗 8.肿瘤药: 奈达铂、伊达比星、依托泊苷、紫杉醇、吉西他滨、

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4.电解质、维生素 水乐维他、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不含电解质的
糖进行溶解)
硫酸镁(5%GS) 葡萄糖酸钙(10%GS) 5.心脑血管类药物 元杰、欣亚、胞磷胆碱
6.抗肿瘤药物 奥沙利铂、卡铂、吡柔比星(GS或注射用水)紫杉
醇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
特殊需要注意的药物
1.夫西地酸钠 溶解时必须使用自带溶媒(无菌缓冲液),不可与
用NS时,使用GS应辅用胰岛素平衡血糖
在不考虑患者情况的条件下,以药物稳定性选择溶 媒
pH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pH变化导致药物降解或失效 pH变化引起氧化还原中的钙离子、地塞米松磷酸钠中的磷酸根等
常见溶媒pH
NS:4.5-7.0(中) 5%GS:3.2-6.5(酸) 10%GS:3.5-5.5 (酸) GNS:3.5-5.5 (酸) 注射用水:5.0-7.0 (中) 复方氯化钠:4.5-7.5(中碱)

9.甘油磷酸钠(格利福斯) 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中 10.丙氨酰谷氨酰胺(力太) 加入氨基酸或含有氨基酸的溶液中 11.鱼油脂肪乳注射液(尤文) 与普通脂肪乳混合后使用 12.长春地辛 静推时使用NS做溶媒,长时间滴注时使用5%做溶

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溶媒的种类
常用: 0.9%氯化钠(NS) 5%葡萄糖(5%GS) 10%葡萄糖(10%GS) 5%葡萄糖氯化钠(GNS) 复方氯化钠(林格)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 新:转化糖注射液等
选择溶媒,首先看患者情况 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减少NS的摄入,
减轻心脏负担,减轻水钠潴留 糖尿病患者,心肾功能正常的,可选择NS,不能使
7.肿瘤辅助用药 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多抗
8.肿瘤药:
奈达铂、伊达比星、依托泊苷、紫杉醇、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达卡巴嗪(溶解 时使用NS,然后加入5%GS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溶媒的选择
药务科 周红敏 2014.10
内容提要
1 药物溶媒的选择的原则 2 西药注射剂溶媒的选择 3 中药注射剂溶媒的选择
一、药物溶媒选择的原则
一、立足病人的 实际情况
和 并 发 症 而 定
根 据 病 人 的 原 发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应 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 ,用糖水时可加胰岛素兑调(糖:胰岛素=4:1) ; 如病人肾功能不全,要减少钠的摄入,减轻钠 水储溜;
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予盐水补充血容量后再给 予糖补能量;
患者有肺性脑病(2型呼衰),最好用生理盐水, 因为糖能增加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一、立足病人 的实际情况
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 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故应选盐做溶媒。
Β
内 酰
溶于葡萄糖(PH=3-5),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解


青霉素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块,严禁与碱性溶液 (碳酸氢钠、氨茶碱等)配伍。
大环内酯类: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效 能比酸性条件下可增强10多倍( 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故建议选盐 做溶媒,或在溶媒中加入碳酸氢钠 提高PH值。
•去甲肾上腺素: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多烯磷脂酰胆碱: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甘露醇 :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
以免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三、中药的溶媒选择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可能出现PH、澄明度 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问题
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供血不足,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潜在 危害较大.
甲磺酸培氟沙星 :pH3.5~4.5,盐水pH4.5~7.0, 配伍形成游 离培氟沙星,在水中溶解度变小,产生结晶,故选用糖水。
注:H2O:灭菌注射用水;NS:生理盐水注射液; GS:葡萄糖注射液;GN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RL:平衡盐水注射液;R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非抗菌药物溶媒选择:
四环素类:可与钙离子螯合, 故不与含钙的(复方氯化钠、林 格)的溶液配伍
甲硝唑: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 性,5%的葡萄糖溶液比生理盐 水形状更稳定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特别 是培氟沙星,应该用糖水配。培 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 成沉淀。
其他抗菌药物:
两性霉素B:不能使用氯化钠,可产生沉淀;如用葡萄糖,需 调节PH>4.2,否则容易产生沉淀。 伊曲康唑:严禁用严禁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稀 释,用专用溶媒。(50ml 0.9% 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红霉素:使用氯化钠易产生沉淀
葛根素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某些有效 成分、微量杂质的溶解度变小,或发生 氧化、聚合形成新的微粒析出结晶 主张使用大剂量(100ml)的单剂量 复方丹参注射液制剂,避免与其他注 射液配伍,引起混合液不溶性微粒增 加。
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苷类在酸 性溶液中稳定
但实验表明:氯化钠注射液对该 注射液的PH、微粒、 最大吸收波 长影响不大。
呋塞米 : 析出结晶
腺苷钴胺 、 维生素B12
苯妥英钠 :
pH<4时不能完 全溶解
不宜用葡萄 糖做溶媒
柔红霉素、 多柔比星
碘解磷定 :葡萄糖的中 间代谢物乙酰辅酶A,增 加有机磷中毒的症状
肝素钠 : 在pH<6的溶 Biblioteka 中很快失效不宜用氯化钠做溶媒:
•奥沙利铂:不能与氯化物(包括各种浓度的氯化物溶液)或其它药物伍。 •胺碘酮:使用稀释液时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生理盐水稀释。
根 据 病 人 的 化 验 结 果
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 有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据此来 决定盐糖的选择。
二、依据药物的稳定性: 原则上按说明书上明确的配液要求配置 在说明书的基础上选择最稳定的溶媒
二、西药注射剂定的选择
常用溶媒及PH值
源自中国药典
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参麦注射液
中药注射液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
※以专用溶媒(35~45%乙醇水溶液)先溶解
中药注射液溶媒的选择也是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清开灵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的PH质控在6.8~7.5 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
注射液中微粒数差异显著,在后者 中比在前者中微粒数明显少.
葛根素注射液,质控PH3 .6 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混合液 PH变化较小,在0.9%氯化钠注射液 中PH值下降2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