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我和我的小伙伴教学课件设计
一年级《我和我的小伙伴》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年级《我和我的小伙伴》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包括在学习、生活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认识到友谊不仅能带来快乐和陪伴,还能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
使学生明确与小伙伴建立良好关系的具体意义,如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等。
2.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积极情感,激发他们对与小伙伴建立和谐关系的强烈愿望。
让学生在情感上更加珍惜友谊,懂得关爱和包容朋友。
帮助学生体验到友谊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增强他们的情感满足感和归属感。
3. 能力目标:显著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表达、理解和回应他人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与小伙伴交流。
熟练掌握基本的合作与分享技巧,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主动与小伙伴合作,乐于分享自己的物品和快乐。
培养学生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学会在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时,冷静思考、积极沟通,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友谊的价值: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友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起玩耍,还包括在困难时的支持、快乐时的分享等。
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包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关心他人感受、学会道歉和原谅等。
三、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设计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将所学技巧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友谊相关的故事、图片和视频。
故事可以选择更具感染力和启发性的,如《夏洛的网》中关于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的友谊故事片段。
图片可以展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与小伙伴一起学习、玩耍、互相帮助的场景。
视频可以是真实的校园生活中孩子们友好相处的画面,或者是动画形式的友谊故事。
2、教学卡片:写有不同情境的卡片,用于角色扮演。
增加更多复杂的情境,如在游戏中出现分歧、被小伙伴误解、看到小伙伴犯错等。
可以根据不同情境设置不同的角色性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性格的人在交往中的特点。
小学心理健康我和我的小伙伴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我和我的小伙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友谊观念。
3. 培养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学生笔记本。
3. 大型纸张和彩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问几个问题来导入话题,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和友谊的兴趣。
例如:- 你觉得心理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吗?- 你和你的小伙伴是怎样相处的呢?- 你经常和你的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烦恼吗?步骤二:讲解(15分钟)在这个环节,老师要给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概念,并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和小伙伴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以通过PPT演示文稿的方式,简单介绍以下内容: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能够健康合理地发展和适应环境的状态。
- 心理健康包括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
2. 为什么要和小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和小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 合作、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减轻压力。
步骤三:活动(30分钟)1. 合作拼图游戏-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副拼图。
- 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拼图,每个人只能拼一块,然后将拼好的拼图放在一起。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合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并鼓励他们分享如何相互协作来完成任务。
2. 感恩小卡片制作- 老师给学生分发大型纸张和彩笔。
- 学生可以在纸张上画出自己对小伙伴的感激之情,并写下一些鼓励和支持的话语。
-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卡片,表达彼此的友谊和感激之情。
步骤四:总结归纳(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内容,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你觉得今天的活动有什么收获吗?- 在和小伙伴合作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你觉得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烦恼有什么好处?-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怎样和小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四、课后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和小伙伴合作、分享和沟通,懂得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第一学期1-8课)(南京大学出版社)教案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第一学期)教案第一课我上学啦教学目标:1.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到上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以及自己身份的变化;了解小学阶段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要求。
2.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新的学习和生活,喜欢新的环境,认可新的角色。
3.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学习新的角色要求,基本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转变,做好开始新生活的心理准备。
课前准备:1.准备与主题相关的欢快的音乐、歌曲、图片或视频等。
体现升人小学的自豪、欢快和兴奋之情。
2.准备一些采访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视频。
采访的主题:小学和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或准备一些体现小学与幼儿同生活不同的图片。
3.与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天主要学习生活有关的图片资料,人手一套。
4.准备A4纸、油画棒或水彩笔。
教学过程:1.天真屋(1)先播放音乐,呈现图片或视频,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和影响,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
(2)在此基础上引入话题:我是小学生啦!教师要从语气、语调,身体和面部表情上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传达我是小学生的愉悦、欢快、自豪等正面情感。
2.聊天室(1)呈现采访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视频,采访的主题:小学和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或准备一些体现小学与幼儿园生活不同的图片。
(2)提问:说说小学生活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3)教师归纳总结,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主要不同之处。
重点指出,作为小学生,要做些什么。
3.游戏角(1)示范练习要求;(2)发放图片资料;(3)学生各自涂星,完成练习,(4)就近4人小组,相互交流。
(5)教师点评总结。
4.加油站(1)设想从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发现开学那天与积极、正向的感受有关的人和事。
如小学校园的美丽,教室的敞亮,多媒体设备的先进,老师的和蔼,高年级学生的友好,新同学的可爱,等等。
(2)教师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的口吻,从准备的几个方面讲述开学那天正向的感受和经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相关经历和感受,帮助学生体会小学生活的美好。
(3)让学生画出开学那天最美好、最开心、最感动的人或事。
最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和我的小伙伴》乐于助人学习能力培养精品教案

学习能力培养之我和我的“小伙伴”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意识。
2、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通过游戏一、二,学生了解“汪伙伴”的作用。
(仔细听,用心记、认真看。
)3、通过对新游戏的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挖究精神,明白不懂就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游戏过程的把控以及游戏收获的信息提取。
、2、让孩子学会仔细听、用心记、认真看,不懂就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PPT 耳、嘴、心、口四个器官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Ppt明明是个三年级的孩子,他活泼可爱,非常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可在学习上老拖班级后腿,他也想好好学,可就是记不住,哎,他非常郁闷,你们能帮帮他吗?(愿意)这不,班级又要开展游戏活动啦,名叫《萝卜蹲》,他又开始苦恼了,他对于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要提醒他的呢?我们一起演练演练,帮他总结方法吧!二、游戏1、萝卜蹲规则:ppt展示。
师生示范完成一组游戏,其它小组观察。
师生一起总结游戏传的成与败的经验,得出提示:认真听、用心记。
(师说:在你们的帮助下,明明顺利地通过了班级的游戏,没拖后腿,他开心极了,你们真棒,送给自己一阵掌声吧。
明明进步这么大,小东怀疑他作弊啦,要检验他的记忆力,约定周五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进行验证,明明又郁闷啦,你们快支招吧!)2、大家来找茬(图片展示),两组师生总结得出(仔细看,认真想)。
(在你们的帮助下,明明顺利地通过考验,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他心里可高兴了,让我代他谢谢你们呢!看你们这么乖,我也想带着大家一起玩游戏,你们想玩吗?)3、《传话筒》当你们听到这个游戏名,你有什么想说的?(抽生反馈)师生总结:想要做好一件事,我们得学会不懂就问。
三、总结1、孩子们通过今天对明明的帮助,我看到了你们乐于助人的品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以及新游戏的介绍,你知道了你的哪些小伙伴,它们都有什么本领呢?(认真听、用心记、仔细看、认真想、不懂就要问)2、你能把这些器官联想成一个字吗?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可以。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15《我有好朋友》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15《我有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2.鼓励孩子们积极交朋友,增强自信心。
3.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与朋友相处。
4.提高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明白友谊的意义。
2.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孩子们主动交朋友。
2.启发孩子们学会和朋友相处。
3.激发孩子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演示相结合。
2.教师主导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3.情感态度浸润、关键技能渗透。
五、教学策略1.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3.多媒体教学手段。
4.提供错误解决技能。
六、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1)小组讨论友谊的定义。
(2)教师展示一些幼儿园或学校里的学生合影,引发孩子们谈论团队合作与友谊的价值。
2.主体部分(1)学习"你有多少个朋友"的儿歌(2)教学内涵·叫出你的名字,踩上我的鞋·拍拍你的手,我都会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有好朋友·我们一起玩乐,好开心(3)运用小故事教授什么是朋友·讲一些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展现出友谊在故事中如何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如何成为人物成长的催化剂。
(4)小组合作分角色扮演,成功学会与朋友相处·孩子们自己独立组成小组,每个人都会扮演自己手里的一个角色。
其中会有不同类型的性格,如善良、勇敢、聪明、自信、喜欢帮助别人、乐于分享等等。
孩子们需要说服所有角色成为自己朋友的理由,同时也需要别的角色为什么成为自己朋友的理由。
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思考,主动交朋友,学习如何懂得与朋友相处,如何通过沟通了解不同的想法,并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
3.课堂小结(1)教师提醒孩子们多和身边的小伙伴互动。
(2)教师引导孩子们将今天所学习的和以前所学习的融会贯通,努力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一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学教材

一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学教材<<<<<第1课我是小学生心育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小学生;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看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小朋友背着新书包干什么?猜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小朋友背着书包来上学,可高兴了,因为他们知道从今起,他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板书课题:第一课我是小学生二、活动与训练:1.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请几个主动积极的小朋友说说作为一名小学生与在幼儿园时的不同,其他同学作补充。
2.针对发言,大家展开计论,和同学们一块说说当小学生的感受,怎样做一名好学生。
3.小品:内容简介:我是一名小学生<<<<<<<<<<每天早上,叮呤呤的小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我知道,我该起床了。
因为我要去上学,我是一名可爱的小学生了。
如果起床晚了,我就可能上学迟到了。
我知道,当一名小学生,上学不能迟到。
妈妈帮我整理书包,我对妈妈亲切地说:“妈妈,我自己整理吧,自己的事自己做,我是小学生了。
”背上书包我高高兴兴上去学校。
一路上,小鸟为我歌唱,小树为我欢呼,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来到学校见到老师说声:“老师,您好!”,见到同学说声:“同学,您早!”。
我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应懂礼貌。
想想:(1)上小学后的我和幼儿园的我不同的是:(2)做一名小学生我感到很快乐,因为:4.观看视频:结合小学生守则录像,启发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优秀小学生。
师小结:在幼儿园主要活动是游戏,而进入小学后,主要活动是学习。
三、总结:作为一名小学生应时时用《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想想自己做的怎么样,还有那些没做好,努力去做到。
<<<<<<<<<<第2课我的名字心育目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悦纳自己,激励自己。
新版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第4课《我和我的小伙伴》教案设计

新版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4课《我和我的小伙伴》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特点。
2、了解身边的同学。
3、肯定自己,欣赏他人,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评价,提升自尊自信。
教学重难点促进儿童的自我认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说说图中发生了什么?图中的同学有什么优点?2、说说你身边的同学有什么优点?3、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二)聊天室1、鼓励学生上台,作自我介绍,突出介绍自己名字的意义。
2、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哪些特点?说说你会什么?3、阅读故事《我就是喜欢我》交流:为什么青蛙觉得自己和幸运?4、小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长处。
(三)游戏角活动一:了解我自己。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填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答案;2、小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活动二:写张纸条交朋友。
1、完成教材中的纸条内容;2、传给朋友交朋友;3、分享交流你的收获和感受;4、小结: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赞扬、赏识、肯定,因此,多看到对方优点,更容易交到朋友。
(四)加油站分组交流。
两人一组,可按照座位组合,轮流说说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的优点。
(五)亲子分享1、向父母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请父母补充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五、结束语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我们还要学会尊重、喜爱、欣赏他人,多看到对方的优点,这样我们才更容易交到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交朋友》(精品文档)_共2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交朋友》活动设想: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地走到同龄伙伴中去。
同伴关系是儿童最广泛的社会关系。
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是促进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这一时期身心发展快,可塑性很大,接受能力强,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是娇生惯养的,特殊的家庭结构和较为狭窄的生活空间使得多数小学生缺少与同伴进行交往的经验,结果导致很多孩子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社会交往能力差,所以培养小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活动内容: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学会与同伴主动交往。
2、了解交朋友时的礼仪。
活动形式看短片、演小品、唱歌、游戏等活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准备课件、小品活动过程一、唱歌曲,入情景1、背景音乐——《郊游》,学生进场,师生打招呼。
2、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心理健康活动室。
瞧!春天景色真美,让我们拉起小手去郊游吧!——师生表演唱歌曲《郊游》,围成圆圈坐下。
3、交流对歌曲的感受:师: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活动吗?是啊!拉起小朋友的手一起玩真快乐呀!刚才下课时,老师看到你们跟小伙伴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在玩剪刀石头布,有的在猜谜语,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说悄悄话……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很高兴。
是呀,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快乐。
但是,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
课件播放情境一:一学生看见伙伴们“玩捉人”游戏,要求加入,同学们不同意。
他伤心地站在一边,看着同学们玩。
播放情境二:一学生一个人跳皮筋,她用两张凳子撑住皮筋,可皮筋老往下掉,她越玩越觉得没意思,说:“真没劲!”师:你们觉得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师:没有伙伴是多么没意思啊,怎样才能交到很多的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交朋友。
二、讲故事,谈感受1、师: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小猴请客》今天是小猴的生日,他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请小伙伴来庆祝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