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GlobalGAP认证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APMG PPP认证指南说明书

APMG PPP认证指南说明书

PPP资格证书体系指南© 2017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Some rights reservedThis work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World Bank Group in English as The APMG PPP Certification Guide in 2016.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ies, the original language will govern.The APMG PPP Certification Guide, referred to here as the PPP Guide, is the Book of Knowledge (BoK) detailing all relevant aspects of creating and implementing efficient, sustainab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It is intended for use by PPP professionals, governments, advisors, investors, and others with an interest in PPPs. The PPP Guide is part of the family of CP3P credentials that, once obtained, allow individuals to use the title “Certified PPP Professional,” a designation crea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APMG PPP Certification Program. The APMG PPP Certification Program, referred to here as the Certification Program, is a product of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the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 the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IDB), the Islamic Development Bank (IsDB), and the World Bank Group (WBG) part-funded by the Public-Private Infrastructure Advisory Facility (PPIAF).“The World Bank Group” refers to the legally separate organiz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 and the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MIGA). Public-Private Infrastructure Advisory Facility (PPIAF) is a multi-donor technical assistance facility legally administe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 DISCLAIMERThe opinions, interpretations, findings, and/or conclusions expressed in this work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r the official policies or positions of the ADB, EBRD, IDB, IsDB, PPIAF and WBG, their Boards of Directors, or the governments they represent. The above referenced organizations do not make any warranty, express or implied, nor assume any liability o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correctness, completeness,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of any information that is available herein.This publication follows the WBG’s practice in references to member designations and maps. The designation of or reference to a particular territory or geographic area, or the use of the term “country” in this document, do not imply the expression of any opinion whatsoever on the part of the above referenced organizations or their Boards of Directors, or the governments they represent concerning the legal status of any country, territory, city or area, or of its authorities, or concerning the delimitation of1its frontiers or boundaries.Nothing herein shall constitute or be considered to be a limitation upon or waiver of the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of any of The World Bank Group organizations, all of which are specifically reserved.RIGHTS AND PERMISSIONSThis work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IGO license (CC BY 3.0 IGO) /licenses/by/3.0/igo.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you are free to copy, distribute, transmit, and adapt this work, including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Attribution—Please cite the work as follows: World Bank. 2017. The APM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 Certification Guide.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CC BY 3.0 IGOTranslations—If you create a translation of this work, please add the following disclaimer along with the attribution: This translation was not created by ADB, EBRD, IDB, IsDB, and/or WBG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n official translation. The organizations listed above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content or error in this translation.Adaptations—If you create an adaptation of this work, please add the following disclaimer along with the attribution: This is an adaptation of an original work by ADB, EBRD, IDB, IsDB, and WBG.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e adaptation are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uthor or authors of the adaptation and are not endorsed by the above organizations.Third-party content— ADB, EBRD, IDB, IsDB, and/or WBG do not necessarily own each component of the content contained within the work. These organizations therefore do not warrant that the use of any third-party-owned individual component or part contained in the work will not infringe on the rights of those third parties. The risk of claims resulting from such infringement rests solely with you. If you wish to re-use a component of the work, it i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determine whether permission is needed for that re-use and to obtai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Examples of components can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tables, figures, or images.All queries on rights and license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The World Bank Group, 1818 H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433, USA; e-mail: ***********************.2© 2017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部分版权所有本指南最初由世界银行集团于2016年出版《The APMG PPP Certification Guide》英文版。

认证工作实施方案

认证工作实施方案

认证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进行认证工作,以证明其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标准和客户需求。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认证工作实施方案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认证工作流程,确保认证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认证目标。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认证计划。

在实施认证工作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认证计划,包括认证的范围、时间表、资源需求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认证工作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确定认证团队。

认证工作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负责实施,团队成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同时,还需要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认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3. 准备认证文件。

在认证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认证文件,包括申请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文件等。

这些文件需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确保能够顺利通过认证审核。

4. 实施认证审核。

认证审核是认证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认证标准和程序进行。

在审核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5. 确定认证结果。

在认证审核结束后,需要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定和确认,确定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如果符合要求,则可以颁发认证证书;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6. 维护认证。

认证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认证维护和管理。

在认证维护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四、资源需求。

实施认证工作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在实施认证工作之前,需要充分评估资源需求,确保能够满足认证工作的要求。

五、风险管理。

在认证工作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如人员变动、技术问题、认证审核不通过等。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及时应对和解决各种风险和挑战。

globalgap认证标准 -回复

globalgap认证标准 -回复

globalgap认证标准-回复全球农业实践标准(Global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lobalGAP)是一种基于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实践标准,旨在确保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

通过全球农业实践标准的认证,农场和农产品企业可以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全球农业实践标准的问题。

第一部分:全球农业实践标准概述全球农业实践标准(GlobalGAP)是由全球农业实践协会(GlobalGAP)制定和管理的国际性认证体系。

该标准的目标是通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福祉。

第二部分:全球农业实践标准的原则和要求1. 农场管理要求农场管理要求是全球农业实践标准中的核心要求之一。

这些要求涵盖了农场管理机构、农业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管理、水资源管理、化学品使用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和卫生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

2. 农产品追溯性要求全球农业实践标准要求农场和农产品企业能够追溯农产品的来源、生产和流通过程。

这意味着每个农产品都应有相应的追溯系统,使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情况。

3.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全球农业实践标准要求农场和农产品企业按照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并执行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设立和监控。

第三部分:全球农业实践标准认证程序1. 注册与准备农场或农产品企业希望进行全球农业实践标准认证时,首先需要向认证机构注册并准备相关文件材料。

这些文件材料包括农场概况、农产品生产计划、农产品质量管理记录等。

2. 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将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核,并安排现场认证审核。

现场认证审核包括对农场和农产品企业的设施和生产流程进行实地检查,以确认其是否符合全球农业实践标准的要求。

3. 整改措施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地方,农场或农产品企业需要制定整改措施,并向认证机构提交整改报告。

global gap标准条款解读

global gap标准条款解读

global gap标准条款解读Global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良好农业实践)是一种全球性的农业认证标准,旨在促进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以下是对Global GAP标准条款的解读:1. 农产品生产管理:Global GAP要求农户采取可持续的生产管理方法,包括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使用水资源等。

农户需要遵守国家和地区相关法规,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农业劳工安全:该标准要求农场主确保农业劳工的工作条件安全和公平。

农业劳工应接受相关培训,并享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工资和福利。

同时,农场主需要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和培训,确保农业劳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3. 土壤与水资源管理:Global GAP关注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标准要求农户进行土壤测试,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同时,标准还要求农户建立合理的排放控制措施,确保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安全标准。

4. 动物福利与养殖管理:对于养殖业者,Global GAP要求合理管理和对待农场动物。

禽畜的养殖环境应满足一定要求,包括基本卫生条件和生长空间。

标准还要求动物的饲养要符合合理的饲养标准,确保动物的福利和生长条件。

5. 农产品追溯与记录:标准要求农户建立完善的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的可追溯性。

农户需要记录农产品的种植、施肥、浇水、采收等过程,并妥善保存相关记录,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明。

通过严格遵守Global GAP标准,农户和农场主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业的需求。

同时,该标准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环保和社会公平发展。

认证认可工作实施方案

认证认可工作实施方案

认证认可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认证认可工作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认证认可是指对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等进行评定和确认,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活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认证认可工作的国际互认和国际合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二、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制定一套完善的认证认可工作方案,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认证认可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国际间的认证认可合作。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工作计划。

首先,需要对认证认可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分析,确定工作的时间节点、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联性,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加强标准化管理。

在实施认证认可工作时,需要加强对标准化管理的重视,确保认证认可的标准和要求能够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的变化。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促进认证认可工作的国际合作,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各国之间能够及时分享认证认可的信息和经验,加强合作交流。

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认证认可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强人员培训。

认证认可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评定和确认,因此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只有具备一流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保证认证认可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加强监督和评估。

最后,需要加强对认证认可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通过不断的监督和评估,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认证认可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总结。

认证认可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国际间的认证认可合作,提高认证认可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全球认证认可工作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本方案,共同推动认证认可工作的健康发展。

GLOBALGAP认证

GLOBALGAP认证
Thistle

49
Cassava root (manioc, yucca)
木薯
148
Mango
芒果
247
Tindori
50
Cauliflower
花椰菜
149
Mangosteen
山竹
248
Tomato
西红柿
51
Celeriac
块根芹
150
Medlar
枸杞
249
Triticale (164)
黑小麦
52
175
Peach

77
dragon fruit (Pitaya)
火龙果
176
Peanut (139)
花生
78
Drumstick
鸡腿菇
177
Pear

79
Durian
榴莲
178
Pecan nut
核桃坚果
80
E
179
Peppercorn
胡辣子
81
Edible chrysanthemum
可食用的菊花,小雏菊
宽菊苣叶
21
Bamboo shoot
竹笋
120
kale
甘蓝
219
Sea aster
海紫菀
22
Banana
香蕉
121
kiwano
220
Sea buckthorn
沙棘
23
Barley (123)
大麦
122
kiwi
猕猴桃
221
Sesame (255)
芝麻
24
Bean

GLOBALGAP实施指南-所有农场基础 (1)

GLOBALGAP实施指南-所有农场基础 (1)

所有农场基础1.是否建立一套参考系统来确定每个地块,果园,温室,院子,小区,畜禽舍/圈舍,和/或生产中使用的其它区域的位置,并在平面图或地图上注明?2.在每个生产单元或其他区域/地点是否建立记录系统,以便提供在这些地点上的畜禽/水产品养殖和/或农事活动的持久的记录?3.初次检查时是否有所有认证注册的场所的风险评估?后续检查时是否有新生产场所或已有场所风险变化(这包括租用的土地)后的风险评估?适用时,有关食品安全、环境和动物健康方面,其风险评估是否显示问题农场是适于生产?在初次检查时,需要风险评估来确定场所是否合适。

风险分析每年必须被评估一次,并且考虑更改的风险或使用新场所。

分析评估必须每年评审并考虑场所的历史和投建的企业对邻近物种/农作物/环境的影响(见AF 附件1基本信息的风险评估和附件2必须涵盖的特殊信息的风险评估。

4.是否制定农场管理计划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评估中(AF.1.2.1)识别出的已知风险?一份涵盖了AF1.2.1识别的所有风险,并制定策略来证实问题农场适合于生产的农场管理计划。

5.外部检查时所要求的所有记录是否都能提供并且至少保存两年,除非特殊控制点有更长的要求?生产者必须保留最近2年的最新更新的记录。

在外部检查之前或自注册日期之后,至少应有3个月,新的生产者必须有注册范围内所有区域的与GLOBALG.A.P文件要求的相关农事活动的每个地块上的记录。

对于畜禽,对于畜禽,这些记录必须至少能追溯到畜禽生长周期的记录。

全部适用。

6. 生产者或生产者组织是否每年对照GLOBALG.A.P标准进行至少一次的内部自我评估,或生产者组织的内部检查?有文件化的证据:选项1:生产者负责完成一次自我评估;7. 对于内部自检或生产者集团的内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有效的纠正措施必须文件化并已实施。

8.农场是否有关于农场员工健康和安全危害的文件化的风险评估?文件化的风险评估可以是通用的,但必须适合农场的具体情况。

认证标准实施方案

认证标准实施方案

认证标准实施方案一、引言认证标准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为了保障产品、服务或者组织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认证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就认证标准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认证标准的制定认证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首先,需要明确制定认证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所涉及的产品、服务或者组织类型。

其次,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以及国际标准的相关要求。

最后,制定组织需成立专门的标准制定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和行业代表组成,进行标准草案的起草、讨论和修订,直至最终确定认证标准。

三、认证标准的实施方案1. 建立认证机构为了有效实施认证标准,需要建立专门的认证机构。

该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拥有一支专业的认证团队和先进的认证设备。

同时,应当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确保其认证活动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2. 制定认证程序认证程序是指认证机构根据认证标准,对申请认证的产品、服务或者组织进行审核和评定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认证程序应当包括申请受理、文件审核、现场审核、认证决定等环节,确保认证活动的全面、客观和公正。

3. 培训认证人员认证人员是认证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专业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认证结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因此,需要对认证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确保其能够胜任认证工作。

4. 加强认证宣传认证标准的实施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因此,需要加强对认证标准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和行业内部对认证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认证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推广。

四、认证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估认证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估是认证活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认证标准实施后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促进认证标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结语认证标准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及范围为规范本公司良好农业规范的检验认证活动,根据《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以下简称GGAP)及行业法律法规等制定本方案。

在整个认证过程中,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心”)仅涉及申请阶段的沟通、认证材料的收集传递和现场检验。

2.从事全球良好农业规范检验工作需要满足的条件公司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全球良好农业规范检验的技术能力。

3.检验人员要求中心参与全球良好农业规范检验的有:合同评审二部和检验部的人员。

检验员应经过ECOCERT集团相应人员的培训及实习并在ECOCERT集团进行注册,且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执业注册资质,并经本机构进行能力评价合格后,方可进行GGAP 的现场检验。

4.检验依据《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5.检验程序5.1检验申请5.1.1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2)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3)生产、加工的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卫生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要求;5.1.2根据申请者申请产品类型,申请者应向认证机构提交不同类型的文件,至少包括申请表、申请者的资质文件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5.2申请受理5.2.1申请评审对符合申请要求的申请者,中心将申请者提供的申请材料提交给ECOCERT集团进行评审,ECOCERT集团将给出申请材料的评审意见和结论。

5.2.3申请评审处理ECOCERT集团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GGAP检验要求的,予以受理申请。

对不予受理的,通过中心通知申请者,并向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5.3现场检验准备与实施5.3.1中心根据ECOCERT集团签发的任务书列表委派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验员组成检验组,并在现场检验前将检验日期、检验组成员信息发给申请者确认无误。

申请者不得指定检验员。

如检验计划发生变化,需要说明详细原因。

对同一申请者的同一生产单元不能连续3年以上(含3年)委派同一检验员实施检验。

注:因此第一次检验在收获前或收获后进行(尽管总是在农业生产者注册之后)。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时间调整的理由须由认证机构在调整报告中做出说明。

说明的理由可以是后勤方面以及农业生产者和/或检验员的时间约束,收获期变更,尚未成熟的多年生农作物等。

当认证范围内包括的作物是有协同关系的,即在同一时段收获,那么第一年检验的时间安排在可以使主要的作物能够在收获期或尽可能靠近收获期的时间进行,假定其他作物能够在同等程度上做参照实施(主要作物在被检验过程中由认证机构做出定义,应将地区、食品风险、出口市场或其他相关标准作为参考依据)。

在认证机构认为必要时,可要求提交的相关依据尽量贴近非主要作物的收获,可以在核查显著控制点时确定再次检验的时间。

当认证范围内包括的作物是连续的,即一种作物的生产结束于下一种作物的生产开始之前,那么第一年对第一种作物的全部检验必须是在收获期间进行。

在通过对每种作物的地块检验或符合GGAP标准第一部分指方针中申请部分4.9.2.1.i.b.3条款时,只有当对每种作物的符合性进行验证后,在同年后续的作物方可加入认证。

5.3.2下达检验任务ECOCERT集团在检验前应向检验组下达检验任务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申请者的联系方式、地址等;(2)检验依据,包括依据标准、检验实施规则和其他规范性文件;(3)检验组成员,检验的时间要求;5.3.3 检验计划5.3.3.1 检验组根据任务书及相关的申请材料,与申请者沟通后制定检验计划并发给申请者进行沟通确认。

5.3.3.2应对生产单元的全部生产活动范围逐一进行现场检验,非生产进行二次分装/分割的,也应进行现场检验,以保证检验投入物产品检验的完整性。

5.3.4检验实施根据检验依据要求对申请者/生产者/加工者的管理体系进行现场检验,具体要求如下:5.3.4.1首次现场会议到达检验现场之后,检验员与所有的操作管理人员召开一次检验前的现场会议。

首次现场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1)检验组长宣布首次会议开始,向申请者说明检验组受中心委托完成这次检验。

2)检验组长介绍首次会议内容和检验组成员。

首次会议内容包括申请者参会人员与公司基本情况介绍,本次检验的检验目的、范围、依据、方法的介绍,检验计划的确认,不符合项分类的介绍,检验结论介绍,检验组保密性承诺、申请者陪同人员确认和末次会议时间等。

3)请申请者介绍公司参会人员和公司基本情况。

如果公司最高负责人未参加会议,需要指定人员代表其参加,检验组请现场确认最高负责人代表。

4)检验组长介绍本次检验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检验方法,与申请者确认检验计划。

检验目的:公司生产的符合性。

检验范围:包括检验的产品种类、生产加工过程和生产加工基地等;检验依据:G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检验实施方案以及申请者的规定、操作规程等。

5)检验组长介绍不符合项的种类:详见GGAP第一部分的6.1条款;6)保密性承诺与公正性承诺:检验组承诺,不泄露检验中获得的申请者的任何信息与技术秘密;在检验中,不介入申请者的人事安排与工作安排,不介入申请者利益冲突。

7)陪同人员安排:确定申请者的陪同人员,陪同人员要起到联络、协调和见证的作用。

8)确认末次会议的时间。

5.3.4.2现场检验实施除对文件审核外,检验员还要现场确认这些文件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制定和实施的真实有效性。

现场检验是评估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加工管理人员、操作者等的访谈来验证申请者提供的文件记录等是否在操作中真正进行了贯彻实施。

对于农户组织项目需要对所有的农户团体进行检验。

主要的检验点主要涉及到标准中的AF、FV、CB三部分中的条款要求。

现场检验对象:1)检验范围对于申请产品涉及的所有单元设施逐一进行现场检验,以保证认证产品的完整性。

例如:地块、仓库、运输工具、投入物使用工具存放场所、急救场所、生活及就餐场所、厕所等等。

2)文件包括地块周围的地块,确认其对生产的风险及申请者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与非生产隔离措施的有效性;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相关的记录是否记录完整且信息正确有效;3)人员通过对申请者至少主要管理人员、质量负责人、工人、仓库保管人员、卫生设施、急救设施及场所等进行访问,还应访问消防、卫生、人事财务人员、工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的访谈,判断申请申请者对标准的理解、管理体系的掌握和实施、生产等活动与标准的符合性等;4)取样在现场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必须考虑产品的取样问题。

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对操作有任何怀疑,可以取样检测,并填写取样文件F21。

5)投入物的审核GGAP与有机不同,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及农药,但是有限制要求,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值。

所有的投入物包括种子、肥料、药品等都需要建立可追溯的文件体系。

7)检验中其他需要注意的内容a) 对认证产品的产量与销售量的汇总核算;b)对产品和认证标志追溯体系、包装标识情况的评价和验证;c)对上一年度提出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和/或纠正措施进行验证(适用时);d)卫生、防护、急救、消防、废弃物处理等设施和使用是否符合要求;e)内部检验员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根据GGAP的要求进行了完整的内部检验并做好了内部检验记录;f)是否按照种植计划实施;5.3.4.3 高管层沟通会议在现场检验结束后,末次会议召开前,检验员应先与公司高管层交流此次检验的情况,其主要目的如下:1) 充分交流、消除检验中的不愉快;2) 沟通检验发现、确定不符合项,以确保末次会议的顺利进行;3) 巩固和加强与申请者的合作关系。

5.3.4.4末次现场会议检验组完成现场检验,在检验结束之前,必须对检验情况进行总结向受检验方及申请者明确并确认存在的不符合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和参与现场检验的人员须到场参加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应该包括下面的内容:1) 感谢申请者对本次检验认证给予的合作与支持;2) 如果公司最高负责人未参加会议,需指定人员代表其参加,检验组现场确认最高负责人代表;3) 检验组长重申保密性承诺与公正性承诺;4) 检验组长重申本次检验的检验目的、检验范围、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5) 检验组长重申检验结论与不符合项的种类;6) 肯定操作者在操作中所作的工作,并指出其中偏离的情况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申请者负责提出整改措施,检验员将这些信息添加到不符合项中;不符合项部分由申请者代表和检验员签字;7) 要求申请者提供相关附件的副本以便提供给认证人员签发认证决定;8) 要求申请者在检验报告所有需要签字的部分签字确认;5.3.5样品采集与分析必要时根据指定的样品采集与分析程序进行取样,样品应送到与公司签订检测分包合同的实验室。

允许使用物质的残留量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5.3.6检验报告检验组应使用公司最新版本的检验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ECOCERT集团提交检验报告及相关的附件材料。

对于农户组织项目需要对每一个农户单独写一份检验报告。

6.认证评审ECOCERT集团根据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进行评审,并给出不符合项通知,由中心传递给申请者进行整改,整改材料符合要求后,ECOCERT集团将签发认证证书。

无需整改的直接签发证书。

若出现了严重影响认证结果的不符合项,将给出不予认证的认证结论,将不签发认证证书。

7.再申请获得检验通过的企业应至少在证书有效期结束前至少1个月向中心提出再申请,管理体系、生产和加工过程未发生变更,可适当简化申请检验程序。

8.再检验中心应当根据ECOCERT集团的要求在证书有效期内进行再检验。

检验的内容与初次检验的流程内容均一致,不得简化。

9.再认证评审再认证评审的过程有ECOCERT集团完成,与初次的认证评审流程一致,未进行简化或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