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报警器探测器安装规范共17页
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 安装 标准

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安装标准
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的安装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1. 检查安装位置:确保安装位置符合监测需求,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区、潮湿或有风的地方,也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管道靠得太近。
2. 确保电力供应:检查供电电源是否稳定,并且安装正确的电源保护设备,例如过压保护、或者有防止短路烧毁的保险丝。
3. 连接气体管道:采用合适的管道连接将气体送入报警仪。
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并且没有泄漏。
4. 设置阈值:根据监测需求,设置适当的报警阈值。
这些阈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确保在气体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能及时发出警报。
5. 连接报警系统:将报警仪与火灾报警或其他安全系统连接,以便在气体浓度达到危险级别时能够触发相应的报警或自动关闭系统。
6. 进行测试和校准:在完成安装后,对报警仪进行测试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准确监测气体浓度。
7.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报警仪的工作状态,更换传感器或维修设备,以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以上是基本的安装标准,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品牌和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在安装前仔细阅读产品的安装手册,并遵循制造商的指导。
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 安装 标准

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安装标准
安装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需要遵守以下标准和指南:
1. 了解法律法规要求:在安装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之前,了解所在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安装位置、设备性能要求等。
2.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根据被监测气体的性质和传播特点,选择安装位置以确保能够及早检测到气体泄漏。
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风向、通风条件等因素。
3. 安装高度要求:根据气体的特性和产生位置,确定安装高度,一般来说,气体会向上升,因此安装高度越低越好,但也要考虑安装位置不会被障碍物遮挡。
4. 安装数量要求:根据需求和要监测的气体种类,确定需要安装的报警仪数量。
不同的气体可能需要独立的报警仪。
5. 质量验证和校准: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证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安装固定:报警仪需要牢固地安装在墙壁、天花板或其他固定结构上,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7. 连接电源和信号:根据报警仪的电气连接图,正确地连接电源和信号线,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8. 测试和调试:安装完成后,对报警仪进行测试和调试,确认其正常工作,并确保能够正确地检测和报警。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安装标准参考,实际安装应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同时,安装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规范

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规范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规范是为了有效地防范和预防可燃气体泄漏事故的发生,保证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安全性,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在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安装,以确保探测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首先,在安装探测器之前,必须对探测器进行检查。
检查探测器是否损坏,有无腐蚀现象,对检测器外面的灰尘进行清理。
如果检测到探测器有损坏,则不能安装,必须更换一个新的探测器。
其次,在安装探测器之前,必须选好安装位置。
在选位置时,首先要考虑泄漏气体的密度和重量,选择安装位置要低于气体可能积聚的位置。
同时,也不能选择安装在潮湿的地方,需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
另外,也要考虑周围的温度变化、日照距离等因素。
第三,安装时要遵循正确的安装步骤。
先将探测器的支架固定在安装地点上,然后将探测器放在支架上,注意探测器放置的方向应是垂直于地面的。
将探测器的电源线连接好并固定好,使用合适大小的电缆保护管把电缆线缠绕起来,避免电线腰住或被咬,以免造成探测器断电。
第四,对于部分可燃气体探测器需要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
校准应该在使用前进行,同时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也要定期进行校准。
校准时要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要强行修改参数。
最后,在使用探测器时,一定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定期清理探测器表面的灰尘,检查探测器的线路和连接器是否松动,定期更换探测器的电池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也要定期检查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灵敏度是否准确,确保其监测到的信号是准确无误的。
综上所述,每个可燃气体探测器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安装,这样才能保证探测器正常运行。
在考虑选择探测器的品牌和型号时,我们也必须充分了解市场上的各种可燃气体探测器,选择一款性价比高且技术先进的探测器,并正确安装使用探测器,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燃气报警器安装规范

燃气报警器安装规范燃气报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安装规范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燃气报警器安装的一般规范,供参考:1.选择合适的位置: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易产生燃气泄漏的区域,如厨房、浴室、锅炉房等。
同时需要选择离燃气源近、空气流动好的位置,以提高燃气泄漏的检测准确性。
2.安装高度要合适:燃气报警器的安装高度一般在1.5米到3米之间。
若安装在墙壁上,应离地面30到60厘米;若安装在天花板上,应离地面2.5到3米之间。
这样可以确保燃气泄漏时,报警器能够及时检测到,并发出警报。
3.避免阳光直射:安装燃气报警器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阳光直射燃气报警器会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其探测器。
应选择安装位置避开阳光直射的地方,以保证报警器的稳定运行。
4.避免与其他设备干扰:燃气报警器应远离其他可能干扰其工作的设备,如电视、音箱、音响等。
避免将报警器与其他电子设备放在同一空间,以免产生干扰影响燃气泄漏的检测准确性。
5.安装固定可靠:燃气报警器应采用固定安装方式,保证其安装稳定可靠,不易松动、摇晃或掉落。
可以使用墙壁固定螺丝或吊顶挂钩等方式固定报警器,使其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6.保持清洁维护:安装燃气报警器后,应定期对其进行清洁维护。
使用柔软的布擦拭外壳和探测器,避免积尘或其他杂物影响报警器的工作效果。
同时,应定期更换电池,确保电池的正常供电,以保证报警器的长期使用。
7.安装后测试报警器: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测试,确保报警器的工作正常。
可以通过按下测试按钮或用火机等工具产生一点火焰,来测试报警器是否能够正常发出警报声。
在测试中,需要注意保持安全,避免因不慎引起火灾事故。
8.定期维护与检验:燃气报警器安装后,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验。
一般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验,包括检查电池是否正常、探测器的灵敏度是否正常、报警声音是否清晰等,并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
如果发现报警器出现故障或电池电量不足时,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1

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1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1.0.3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本规范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2.1.2 有毒气体toxic gas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2.1.3 最高容许浓度allowable maximum concentration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此数值亦称上限量.2.2 符号2.2.1 LEL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2.2.2 TLV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3 一般规定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 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3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4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注:2区及附加2区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常规的检测报警,宜为一级报警.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3.0.3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应对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3.0.4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3.0.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3.0.6 凡使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标定设备和标准气体.3.0.7 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3.0.8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3.0.9 按本规范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3.0.10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4 检测点的确定4.1 工艺装置4.1.1 下列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释放源,应设检测器:1 甲类气体或有毒气体压缩机,液化烃泵,甲B类或成组布置的乙A类液体泵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泵的动密封;2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或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采样口和不正常操作时可能携带液化烃,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排液(水)口;3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的设备或管法兰,阀门组.4.1.2 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区内,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小于1m.4.1.3 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距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有毒气体检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4.1.4 当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应在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的7.5m范围内设检测器.4.1.5 第4.1.1条规定的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测器,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4.2 储运设施4.2.1 液化烃,甲B类液体储罐,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1 在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每隔30m宜设一台检测器,且距罐的排水口或罐底接管法兰,阀门不应大于15m.2 在甲B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测器,且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部接管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4.2.2 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装卸设施,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1 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与装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2 大鹤管铁路装置栈台,宜设一台检测器;3 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当汽车装卸站内设有缓冲罐时,应安本规范第4.1.2条的规定设检测器.4.2.3 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1.1条,第4.1.2条和第4.1.3条规定.,4.2.4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封闭或半封闭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2 封闭或半封闭式储瓶库,应符合本规范第4.1.3条规定;半露天储瓶库四周每15~30m设一台,当四周长小于15m时,应设一台;3 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4.2.5 封闭或半封闭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测器.4.2.6 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设一台检测器.当无法安装检测器时,装卸码头的可燃气体检测,应符合本规范第3.0.9规定.4.2.7 有毒气体储运设施的有毒气体检测器,应按第4.1.2条和第4.1.3条的规定设置.4.3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4.3.1 明火加热炉与甲类气体,液化烃设备以及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的释放源之间,约距加热炉5m或在防火墙外侧,宜设检测器.4.3.2 控制室,配电室与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工艺设备组,储运设施相距30m以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宜设检测器:1 门窗朝向工艺设备组或储运设施的;2 地上敷设的仪表电力线缆槽盒或配管进入控制室或配电室的.4.3.3 设在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检测器.对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应于在线分析仪表间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4.3.4 不在检测器有效覆盖面积内的下列场所,宜设检测器:1 使用或产生液化烃和/或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可能积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地坑及排污沟最低处的地面上.2 易于积聚甲类气体,有毒气体的"死角".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5.1 系统的构成及技术性能5.1.1 系统的最基本的构成应包括检测器和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仪,或由检测器和指示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也可以是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与检测器组成的检测报警系统.5.1.2 系统的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1 选用mV信号,频率信号或4~20mA信号输出的检测器时,指示报警器宜为专用的报警控制器;也可选用信号设定器加闪光报警单元构成的报警器;至联锁保护系统及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宜从报警控制器或信号设定器输出.2 选用触点输出的检测器时,报警信号宜直接接至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至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可以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输出.3 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数据采集系统,宜采用专用的数据采集单元或设备,不宜将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接入其他信号采集单元或设备内,避免混用.5.1.3 当选用信号设定器和报警控制器时,应按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设置报警记录设备,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报警打印及历史数据储存功能.报警记录设备可以是DCS或其他数据采集系统,也可选用专用的工业微机或系统.5.1.4 检测器,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的有关规定.5.2 检测器的选用5.2.1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检测器,也可选用其他类型的检测器;2 当使用场所空气中含有少量能使催化燃烧型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砷,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测器或半导体型检测器;3 氢气的检测宜选用电化学型或导体型检测器.5.2.2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型式,可根据被检测的有毒气体的具体特性确定:1 硫化氢,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2 氯气可选用隔膜电极型,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3 氰化氢气体可选用凝胶化电解(电池式)型,隔膜电极型或定电位电解型;4 环氧乙烷,丙烯腈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定电位电解型;5 氯乙烯气体宜选用半导体型或光子电离型.5.2.3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考虑被检测的有毒气体与安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气体的交叉影响.5.2.4 检测器防爆类型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类型;2 根据被检测的可燃性气体的类别,级别,组别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等级,组别;3 对催化燃烧型检验器,宜选用隔爆型;4 对电化学型检测器和半导体型检测器,可选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防爆型;5 对电动吸入式采样器应选用隔爆结构.5.2.5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按以下规定选用检测器的采样方式:1 宜采用扩散式检测器.2 下列情况宜采用单点或多点吸入式检测器;a 因少量泄漏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场所;b 由于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于使用扩散式检测器的场所;c Ⅰ级(极度危害)有毒气体释放源;d 有毒气体释放源较集中的地点.3 采用吸入式有毒气体检测器检测可燃性有毒气体时,宜选用气动吸入式采样系统.5.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选用5.3.1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分别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 能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所连接的其他部件供电.2 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其他报警触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仍能发出报警.3 检测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0~100%LEL;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3TLV.在上述测量范围内,指示报警器应能分别给予明确的指示;采用无测量值指示功能的报警器时,应按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将模拟信号引入多点信号巡检仪,DCS或其他仪表设备进行指示.4 指示报警器(报警控制器)应具有为消防设备或联锁保护用的开关量输出功能.5 多点式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具有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报警功能,并能区分和识别报警场所位号.6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发出报警后,即使环境内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仍应继续报警,只有经确认并采取措施后,才停上报警.7 在下列情况下,指示报警器应能发出与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a 指示报警器与检测器之间连线断路;b 检测器内部元件失效;c 指示报警器电源欠压.8 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a 能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时间,计时装置的日计时误差不超过30s;b 能显示当前报警部位总数;c 能区分最先报警部位;d 能追索显示以前至少1周内的报警部位并区分最先报警部位.5.3.2 报警设定值应根据下列规定确定:1 根据本规范第3.0.2条规定,选用一级或一,二级报警;2 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LEL;3 可燃气休的二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LEL;4 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TLV,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TLV以下.5.3.3 指示误差和报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燃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0~100%LEL时,±5%LEL.2 有毒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0~3TLV时,±10%指示值:指示范围高于3TLV时,±10%量程值.3 可燃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4 有毒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5 电源电压的变化小于或等于10%时,指示和报警精度不得降低.5.3.4 检测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30s;吸入式小于20s.2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60s;吸入式小于30s.6 检测报警仪表的安装6.1 检测器的安装6.1.1 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注:气体密度大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即认为比空气重;气体密度小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轻.6.1.2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6.1.3 检测器宜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m的净空.6.1.4 检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应符合防爆仪表安装接线的有关规定.6.2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安装6.2.1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有中心控制室时,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安装在中心控制室内.6.2.2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设有中心控制室以外的其他控制室或操作室时,其操作管辖区内设置的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宜安装在该控制室或操作室内;需要时,其报警信号再转送至中心控制室.6.2.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有其对应检测器所在位置的指示标牌或检测器的分布图.6.2.4 一般报警用的报警系统,可使用普通仪表电源供电.6.2.5 下列情况的检测报警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1 与自动保护系统相连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2 人员常去场所的可能泄漏Ⅰ级(极度危害)和Ⅱ级(高度危害)有毒气体的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器知识在这里我们将着重讨论其它无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的原理和应用,但实际上,我们很难将有毒有害气体简单地分为有机、无机两大类。
气体报警器探测器安装规范

2020/12/10
可编辑ppt
5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b) 检测液化石油气等比重大于空气的 可燃/或有毒气体时,采用距地面 0.3~0.6米左右安装。
c) 检测氢气时,采用距释放源周围及 上方1m的范围内安装。
d) 检测与空气分子量接近且易与空气
混合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
氢时,采用距释放源上下1m的范
8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8. 气体检测探头应至少每年标定一次, 以确保检测精度。探头禁止纯气试 验,严禁用打火机薰试,以免探头 因过浓度的可燃气熏试而过早失效。
2020/12/10
可编辑ppt
9
三.探测器探测范围
点式探测器的可靠探测范围为30㎡左 右。因此正常布置时,探测器之间 距离室内宜为6米,室外宜为12m 。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 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 1m 。特殊要求另定。
4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3. 气体检测探头安装方式可采用房顶 吊装、墙壁安装或抱管安装,应确 保安装牢固可靠,同时应考虑便于 维护、标定。
4. 气体检测探头安装高度:
a) 检测天然气、城市煤气等比重小于 空气的可燃气体时,采用高出释放 源0.5-2m,(距屋顶面0.5m处)且与释 放源的水平距离小于5m安装;
面上。②易于积聚甲类气体、有毒
气体的“死角”。 2020/12/10
可编辑ppt
11
五.管线选择
1.探测器采用三芯屏蔽电缆,线径的选择根 据控制器至探测器的监测距离而定(一般选 择3*1.0或高于此规格),传输距离由给控制 器和探测器提供的最小工作电压和探测器最 大工作电流确定。
2.传输线路在防爆区必须穿金属管保护,金 属管应接地。非防爆区可穿防火塑料管。
气体检测仪安装标准

气体检测仪安装标准
气体检测仪是用于监测空气中特定气体浓度的设备,其安装标准对于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气体检测仪的安装应遵循以下标准和指南:
1. 安装位置,气体检测仪的安装位置应该考虑到被监测气体的可能聚集区域,通常应安装在可能泄漏的区域附近,例如化学品存储区、锅炉房、实验室等。
同时,应避免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
2. 安装高度,气体检测仪的安装高度应考虑到气体的密度,一般来说,对于比空气重的气体(如氨气),安装高度应低于可能泄漏的源头,而对于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安装高度则应高于可能泄漏的源头。
3. 电源和连接,气体检测仪的安装应考虑到电源和信号连接的可靠性,确保设备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
同时,应遵循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4. 环境条件,气体检测仪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环境条件,避免
安装在可能受到严重腐蚀、振动或温度变化的区域,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5. 定期校准和维护,安装后,气体检测仪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按照制造商的指南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总的来说,气体检测仪的安装应综合考虑被监测气体的特性、安全标准和设备制造商的指南,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指南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为工作场所的安全保驾护航。
燃气报警安装标准

燃气报警安装标准
燃气报警安装的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 安装位置: 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设备附近,以便及时检测燃气泄漏情况。
同时,燃气报警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不易受到风吹雨淋的地方。
2. 安装高度: 燃气报警器的安装高度应符合相关安装标准,一般要求安装在地板离地面30-50cm的位置。
如果是天然气热水器或净化器等设备,应安装在设备下方。
3. 安装数量:根据燃气使用设备的数量和面积大小,合理确定报警器的数量。
大型建筑或工厂通常需要安装多个报警器。
4. 安装方式: 燃气报警器可以选择墙面安装或者吊顶安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安装方式。
5. 接线方式: 燃气报警器的接线应按照产品说明中的接线图进行正确连接。
一般情况下,燃气报警器需要与报警控制器或主机进行连接。
6. 安装调试: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报警器的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对于数字显示的报警器,还需要校准零点。
7. 定期检测维护: 燃气报警器安装后,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测,包括检查燃气报警器的灵敏度和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燃气报警安装标准,具体安装要求还应参考各地的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3/23 气体的“死角”。
10
五.管线选择
1.探测器采用三芯屏蔽电缆,线径的选择根 据控制器至探测器的监测距离而定(一般选 择3*1.0或高于此规格),传输距离由给控制 器和探测器提供的最小工作电压和探测器最 大工作电流确定。
2.传输线路在防爆区必须穿金属管保护,金 属管应接地。非防爆区可穿防火塑料管。
2022/3/23
4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b) 检测液化石油气等比重大于空气的 可燃/或有毒气体时,采用距地面 0.3~0.6米左右安装。
c) 检测氢气时,采用距释放源周围及 上方1m的范围内安装。
d) 检测与空气分子量接近且易与空气
混合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
氢时,采用距释放源上下1m的范
2. 探头应安装在一个无大的震动且温度 也尽可能稳定的位置上。
2022/3/23
3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3. 气体检测探头安装方式可采用房顶 吊装、墙壁安装或抱管安装,应确 保安装牢固可靠,同时应考虑便于 维护、标定。
4. 气体检测探头安装高度:
a) 检测天然气、城市煤气等比重小于 空气的可燃气体时,采用高出释放 源0.5-2m,(距屋顶面0.5m处)且与释 放源的水平距离小于5m安装;
2022/3/23
6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6. 气体检测探头应在断电情况下接线, 确定接线正确后通电;应在确定现 场无可燃气泄漏情况下,开盖调试 探头。
7. 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现场走线应穿管, 所用管子应符合消防要求,管子应 与探头连接,以达到消防要求。
2022/3/23
7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一. 控制器的安装规范
1. 气体报警控制器为非防爆电气设备, 应安装在非防爆场所的安全区内, 如仪表室、控制室、消防室、值班 室等,最好有专人值班的地方,严 禁安装在防爆场所。
2. 气体报警控制器无论何种安装方式, 应确保固定牢靠,避免震动﹑灰尘 和水,环境应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
2022/3/23
1
8. 气体检测探头应至少每年标定一次, 以确保检测精度。探头禁止纯气试 验,严禁用打火机薰试,以免探头 因过浓度的可燃气熏试而过早失效。
2022/3/23
8
三.探测器探测范围
点式探测器的可靠探测范围为30㎡左 右。因此正常布置时,探测器之间 距离室内宜为6米,室外宜为12m 。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 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 1m 。特殊要求另定。
2022/3/23
9
四.探测器的设置
1. 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 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 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 便携式检测报警仪。
2. 下列场所,宜设检测器:①使用或 产生液化烃/或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
储运设施等可能积聚可燃气体、有
毒气体的坑地及排污沟最低处的地
面上。②易于积聚甲类气体、有毒
12
六、控制器的装箱模式
1.盘装式 2.壁挂式 3.柜装式
2022/3/23
13
七、探测器的布点备注
各办事处如需市场部对其危险区域进 行探测器布点,请提供所布点区域的平 面布置图(最好是AUTOCAD电子档案)
2022/3/23
14
谢谢!
2022/3/23
15
谢谢
3.同一套报警控制器的信号线,可穿于同一 根管内。
2022/3/23
11
五.管线选择
4.在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导线颜色应 须一致,导线的两端应分别编号。
5.传输导线在金属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 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用端子连接) 。
6.报警控制器,要采用专用的电源供电, 并设有接地保护。
2022/3/23
一. 控制器的安装规范
3. 气体报警器应采用相对洁净的电源, 避免与大型电机设备使用同路电 源。
4. 气体报警控制器应外壳接地或电源 插头的地线接地 。
5. 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外壳严禁破坏, 否则会影响屏蔽效果。
2022/3/23
2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1. 气体检测探头选点应选择阀门、管道 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处附近方圆1 米的范围内,尽可能靠近,但不要影 响其它设备操作,同时尽量避免高温、 高有毒气体比空气稍轻
时 , 2022/3/23
5
二.固定式 探测器的安装规范
安装于释放源的上方,有毒气体比 空气稍重时,安装于释放源的下方, 且距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超过1m 为宜。
5. 气体检测探头安装时应传感器朝下 固定,锁紧螺母应完全拧紧,探头 盖应完全盖好,用螺钉拧紧,以达 到防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