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 侯俊梅

合集下载

教师读书征文——读《简简单单教语文》有感

教师读书征文——读《简简单单教语文》有感

教师读书征文——读《简简单单教语文》有感《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一本凝结了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先生五十多年宝贵教育经验的心血之作,假期里阅读了这本书,收益匪浅。

这本书的题目是《简简单单教语文》。

这个题目绝对不是随便来安排的,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围绕着简简单单来讲,这可以看作是支玉恒老师的一个教学境界,那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实实更有歌。

简单语文最早我是从崔峦先生那儿读到的,他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后来,张庆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在这本书中,支玉恒老师的教学特色就是巧妙的处理好了简单与丰盈的关系。

看似简单,实则丰盈。

这种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一、总体观念的简单。

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的关系,是语文的基本规律。

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创造。

提倡从工具入手,要达到人文,这样才算圆满。

支玉恒老师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课堂,他主张语文教学要体现出让学生“得文、得意、得言、得法”的特点。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即为“得文”;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即为“得意”;品味其字词句章的运用之妙,即为“得言”;通过学习文章掌握了写作方法,即为“得法”。

二、对提问的设计上,提倡提问要少,要从整体上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和阅读活动。

不仅看到提问,更看到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进行思维活动和情感熏陶。

简单引发丰盈。

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应当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思想同时发生,两者间不断地碰撞、汇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间生成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上捕捉生成的信息,在学生“愤悱”之际,“不经意”地点拨学生。

三、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归结一句话,就是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

这就是语文课要干的事情,也是书中支玉恒老师反复谈到的。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促高效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促高效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高效作者:隋妍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4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减负提质”的关键是必须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就要在目标设定上简明扼要,文本处理上简约有度,流程安排上简洁流畅,教法选择上简要实用,在读、说、写、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催生出高效课堂。

关键词:简明;简约;简洁;简要近年来,我们盘锦市承担了“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这一国家课改项目,在“减负”、“提质”这样的大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了我们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呢?作为语文学科的首席教师,我在思考中不断实践着、不断调节着。

历经两年的实践研究,我的身心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

听课、讲课、磨课、研讨……,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从理论回归到了现实,从空泛的畅想触及了它的实质,在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高效课堂”带给自己及学生的快乐。

我这种语文教学的快乐即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高效。

一、目标设定,简明扼要如何实现目标设定的“简明”呢?从宏观上说,要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根据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通整合的要求,对教学进行整体立意;探明课文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以及独有的表达形式;把握住学生学习该课文的真实需要;明确教学功用。

采取适宜的课型、教法及教学策略: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具有清晰的价值取向和能力训练层次。

从微观上说,可借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提出的行为目标理论与技术。

马杰认为,写得好的行为目标应具有几个要素。

一是教学对象,二是学生的行为,三是确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四是程度,即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说什么)。

如,《荷花》一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读准12个生字的读音,并能正确听写。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在读中深入体会情感。

用读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3)理解课文内容。

摭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摭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摭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吴丹青
【期刊名称】《教育视界》
【年(卷),期】2016(0)08S
【摘要】大道至简。

语文课需要“剪枝”,需要“瘦身”。

“简简单单教语文”
是一种大智慧,要讲究六点策略:一是解读文本须适度,莫把“儿童”当“成人”:二是分析学情要准确,找准“最近发展区”;三是确立目标求单纯:语言学习是根本;四是教学构思谋新奇。

纲举目张“一反三”;五是驾驭课堂求灵动,程式化教学须改进;六是转变方式贵持久,方法习惯最重要。

【总页数】3页(P73-75)
【关键词】简简单单教;语文;策略
【作者】吴丹青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31
【相关文献】
1.也谈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问、议延” [J], 李文伟;
2.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以《体育课》为例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罗毅梅
3.癔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J], 吴丹青;
4.简简单单教语文一课一得是语文──也谈用教材教语文 [J], 季玉琴
5.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以《体育课》为例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罗毅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要生动,又要精彩,如何能简简单单教语文,并且能焕发语文独有的魅力色彩呢?崔峦先生更是提出:“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简单,应是我们每位教师自觉的艺术追求,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为了能做到简单教语文,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潜心学习了一段时间,并不断地把这些观点与身边同事的教学实践进行印证,也算有了一些心得,今天在这里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得深入钻研文本语文课,不是简单的读读、写写、讲讲。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练功纯始自然。

”语文教学需要的是反复而严格的训练,更需要的是要有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练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堂课中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拟定简而明的教学目标。

想要轻而易举地完成目标这跟教师的预设有很大的关系,有什么样的预设,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成。

预设是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由自我的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及人生经历而对文本进行独特的处理与浸润,从而赋予文本灵性,实现教师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引领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把一堂语文课上得“深入浅出”是“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最高境界。

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我们教师深入钻研文本。

二、简简单单教语文,应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支玉恒老师所说:“课标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正是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完成的,换句话说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而语文的手段最主要是读,语言实践最重要的也是读。

”是呀,语言是人格的表白,语言是蜜,能粘住孩子的心。

口学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课堂上,时而沉郁顿挫,时而高亢激昂,时而轻松快活等声音能带动学生进入情境。

不厌其烦地通过范读、引读、对比读、齐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来点拨学生,让学生心能沉到课文中去。

所以诱导学生“用心灵去诵读”,启迪孩子“用心灵去研读”,鼓励学生“用心灵去倾诉”吧!三、简简单单教语文,还应注重人文挖掘“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学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学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学语文作者:匡彩云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03期从学生获得学习机会多少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的机会多,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与机会多,成绩差的学生参与机会少。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决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达成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机会的多少,增加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机会,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主要途径。

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求对策。

说得具体些,就是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创造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中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舍此别无他途。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潜力1.预习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一样,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会显得准备不足,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始终不能真正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体。

所以,教师一定要让预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

(1)读,就是要求学生集中精神总体浏览,快速通读(默读或朗读)课文,并结合提示、标题、正文、注释、练习等进行思考,以辨识文体,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整体感知课文。

(2)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后,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感到疑惑的地方用符号标画出来。

如用“1、2、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标出生字词:用“…”标出成语;用“_____”画出最欣赏的句子;用“?”标出疑难之处。

(3)查,在预习时借用工具书(词典、资料等)查明生字新词的音、形、义。

(4)思,要思考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思考课文开头与结尾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为上课时的全面理解课文。

深入理解内容打好基础。

(5)疑,就是要求在思考揣摩课文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书上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时提出来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

以求解决、纠正。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指导,学生基本上掌握了预习的方法。

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作者:孙万军来源:《学周刊》2018年第01期摘要:不管在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如一地追求简单而有效:教学目标简单且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有取有舍,张弛有度;教学方法简单,力求最低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教学语言简洁、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性;课后作业少而精,或不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书本知识拓展延伸,得以升华,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简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课后作业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10-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01.068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并数度出现了“教改热”。

从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的产生到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的全面推广,再到山东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闪亮登场……真可谓是“绝招”迭出,“新法”竞举,特色不断。

随着教育界形式主义的泛滥,教育被“特色”折腾,那么,语文究竟该怎么教,教什么?是长年累月被折腾的语文教师的困惑。

叶圣陶先生说:“何以为教?贵穷本然。

化为践履,左右逢源。

”自从2008年5月1日去兰州观摩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甘肃省中小学课堂研讨会后,通过听薛法根、贾志敏等几位教育专家的讲课和理论讲座,我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从而明白小学语文课堂追求的是简单而有效。

一、简化教学目标老子云:“少则得,多则惑。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尤其提倡多读书,少做题,主要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不变量,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到的时间就越少,势必是“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可结果是什么都没抓住。

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遵循汉语教学的规律,让学生多学多读,不要把工夫过多地放在咬文嚼字上。

过了识字关后的阅读,即是学生有效记忆和理解生字的最佳方法,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潘俊凤)简简单单学语文

(潘俊凤)简简单单学语文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与语言文字运用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这是崔峦教授提出的常态语文教学。

我们安丘教研室的吕科长也提出“简简单单学语文”。

她经常对我们说“宁在一处打井,绝不四处挖坑”,语文教学要进行打井式的研究,要让学生吃透方法,学到技巧,掌握能力。

她要求我们备课时目标要集中。

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可以用这一个目标把其它的人文目标等穿起来。

12月14日在安丘兴华小学的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运用观摩研讨会上,聆听了毕英春校长和吴忠豪教授的报告之后,我对我们安丘的简简单单学语文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教师的教学目标简单会上,毕迎春老师执教了《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分钟》。

根据我的听课感受,我觉得毕老师设计的能力目标应该是联系课文了解铺垫及其作用并加以运用。

吴忠豪教授说,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1、由教课文到“教语文”。

2、由“非本体”到“本体”。

3、从教过到学会。

要“用课文来教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而已。

而我们大多语文教师是围绕“教课文”来设计,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这恰恰是吴教授所说的非本体性教学目标。

而毕老师设计的目标就是吴教授说的本体性教学目标。

我们把教学时间花在课文解读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样的语文课就是“教课文”。

反之,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受到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就是在“教语文”。

二、教学过程简单吴教授认为围绕本体性教学教学内容,教学一般分为认知、实践、迁移三大部分。

让我们来看毕英春老师的课,她的课自始至终都在围绕“铺垫”这一目标展开。

1、课前交流从谈自己漂亮又有纪念意义的丝巾不慎丢失开始,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向学生灌输了“铺垫”的概念,同时为后面的教学也做了“铺垫”。

简简单单教语文 侯俊梅

简简单单教语文  侯俊梅

简简单单教语文侯俊梅当前语文教学出现一种倾向:教师脱离课文实际和儿童实际过度发挥,大量塞进从网上或其他文本上获得的似懂非懂的内容,使我们的课本变得臃肿起来;或是以文学鉴赏或文学批评的眼光来解读文本,使我们的文本变得格外复杂;或是脱离儿童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去深挖文本的人文性,对语文课赋予太多的外壳,开掘得太深,增容得太多,教学手段太花俏,语文教学变“胖”了,语文味却变少了。

于是,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忙得不亦乐乎,忙得晕头转向,一堂课下来,他们似乎学会了许多,但又似乎没有真正明白什么,甚至可能连课文都没读正确、通顺。

而老师呢,一会学习这种方法,一会学习那种方法,陷入了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怪圈中。

语文课要化繁为简,消枝去叶,这已是当务之急。

一、简化教学目标,适应学生需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既然是理想目标,那么它与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绝不能把理想目标当成现实目标,而需要一节又一节语文课的孜孜以求,理想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可惜现在的教学目标把文本的价值意义拔得太高了。

这里的“拔高”是指“拔”得不准确,“拔”得学生看不懂,因为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接受的能力。

之所以会拔高,一是根据应试教育运作的经验,往高里拔比较保险;二是长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影响,似乎在语文课堂上总要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否则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我们在设定每篇课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可以参考科学、适当、可测的原则:科学是指教学目标要因课而异,因生而异,故事性强的课文要以熟读、复述内化语言为主,词句优美的文章要以朗读背诵为主,说理性强的课文要以感悟交流为主,学生“双基”薄弱的,要多读多写落实基础,学生基础扎实的,可求更高发展;适当是指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句话: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学生未知而想知的,再结合文本实际来确定课堂教学中的目标。

不能看到课文涉及了很多的知识层面,就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又爱不释手,在课堂上一古脑儿呈现出来,这样真的是把教材当作引子,大量补充图文资料,只会“泛滥”成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简单单教语文侯俊梅
发表时间:2014-03-27T11:42:35.9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0期供稿作者:侯俊梅
[导读] “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侯俊梅河北省威县常屯学区魏寨小学054700
当前语文教学出现一种倾向:教师脱离课文实际和儿童实际过度发挥,大量塞进从网上或其他文本上获得的似懂非懂的内容,使我们的课本变得臃肿起来;或是以文学鉴赏或文学批评的眼光来解读文本,使我们的文本变得格外复杂;或是脱离儿童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去深挖文本的人文性,对语文课赋予太多的外壳,开掘得太深,增容得太多,教学手段太花俏,语文教学变“胖”了,语文味却变少了。

于是,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忙得不亦乐乎,忙得晕头转向,一堂课下来,他们似乎学会了许多,但又似乎没有真正明白什么,甚至可能连课文都没读正确、通顺。

而老师呢,一会学习这种方法,一会学习那种方法,陷入了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怪圈中。

语文课要化繁为简,消枝去叶,这已是当务之急。

一、简化教学目标,适应学生需求
“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既然是理想目标,那么它与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绝不能把理想目标当成现实目标,而需要一节又一节语文课的孜孜以求,理想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可惜现在的教学目标把文本的价值意义拔得太高了。

这里的“拔高”是指“拔”得不准确,“拔”得学生看不懂,因为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接受的能力。

之所以会拔高,一是根据应试教育运作的经验,往高里拔比较保险;二是长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影响,似乎在语文课堂上总要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否则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我们在设定每篇课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可以参考科学、适当、可测的原则:科学是指教学目标要因课而异,因生而异,故事性强的课文要以熟读、复述内化语言为主,词句优美的文章要以朗读背诵为主,说理性强的课文要以感悟交流为主,学生“双基”薄弱的,要多读多写落实基础,学生基础扎实的,可求更高发展;适当是指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句话: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学生未知而想知的,再结合文本实际来确定课堂教学中的目标。

不能看到课文涉及了很多的知识层面,就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又爱不释手,在课堂上一古脑儿呈现出来,这样真的是把教材当作引子,大量补充图文资料,只会“泛滥”成灾。

二、简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切实有得
智者常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庸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课堂上讲什么,学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反过来,不需要讲什么,学什么,语文老师心里都要有一杆秤,清清楚楚,才能引导学生探求未知。

能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我就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集中时间,引导学生学透彻、学到位,反过来,不能促使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哪怕是很“经典”,也大胆舍弃,“有所不为,才会有所为”,才会换来更高质量的课堂效果。

比如《春联》一课是介绍春联内容浅显的小品文,课文先介绍了春联内容的丰富多彩,再介绍春联的特点,还点到了多读春联的好处。

如果按照文本顺序一句一句学下来,从总起句讲到总结句,从总分总结构练到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那整堂课就已过去一半了,课堂时间被挤占不用说了,还会冲淡学生对重要内容(五幅春联)的印象和认识,更会减弱学生对春联本身的兴趣,所以,我在上《春联》一课时,上到精读阶段,就只精选了文中引用的五幅春联,大胆地舍弃了其他内容。

上课前,把五幅春联写在大红纸上,课上再一一展示出来,整堂课,学生都紧紧围绕这五幅春联,饶有兴味地读、想、背、说、写,由对春联的初步认识,到深入理解,再到熟练地背诵,最后到自创对联,要求逐步提高,目标也顺利达成。

看着孩子们虽稚嫩也不全合对联要求的自创春联,我相信,若干年之后,学生也不会忘记我挂在黑板上的五幅春联以及他们自创的对联,因为,这体现着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内容业已渗透进他们的血液中去了,化成了滋养他们语文素养的雨露甘霖。

三、简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语言文字
我们都会说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舞台,孩子是教学的主体,然而在今天,“教学表演化、教师演员化、课堂舞台化”却形成了一种让人说不出滋味的时髦现象,我们的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展示的舞台,学生成了老师尽情表演的道具——尽管课堂同样热热闹闹,同样生动有趣,孩子们个个笑脸如花。

特级教师邓彤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比喻:“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不是探险家而是导游。

探险家独自可以背着行囊深入最幽深奇崛处探幽访胜,可以以自己所达到的高度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导游则以他所服务的游客的收获为最大的成功,如果一位导游忽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丢下自己的游客(也许还会带上几位同好的游客)独自前行是否会有渎职之嫌呢?”通过这个比喻,我感悟到只有紧扣文本的反复阅读,才是真正进入文本深层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收获成功的方法;而其他资料和媒体技术,却未必能够实现文本深层阅读的需要,更多时候,可能只是为了满足教师自身的“探幽访胜”。

在确定《虎门销烟》的教学方法时,曾经经过一点挣扎,是遍寻资料,来个对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历史背景知识的大灌输还是解放自己,解放学生,来个简单教学呢?思量再三,我采用了指导学生朗读、复述的简便教学方法,从课始到课终,学生始终处在读读、说说故事的亢奋情绪中,情感被点燃,语言被内化,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学生都享受到了读书、说故事的乐趣!真是一节欢乐的、高效的语文课!而这么一节简单的语文课,没有合作学习,没有表演,没有唱唱画画,有的只是引领学生亲密接触语言文字,在自读中深刻领悟文本所蕴涵的人文价值,但却给我带来的意外惊喜。

褪去浮华见本真,真真切切、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教语文,让语文还原本色,除却多余臃肿的脂肪,愿我们师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轻装上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