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设计院各级校审细则

合集下载

设计图纸校审制度

设计图纸校审制度

附件1《各专业校审制度》工艺专业校审制度一、校对:校对人职责:1、校对人资格:必须具备工程师职称达3年以上,并由公司确认可进行校对的人员。

2、校对人应详细了解设计项目的基础资料、设计要求及条件,详细校对复查设计人所完成的全部工作。

对设计人所提供的图纸、计算书,应逐一校对。

检查设计是否符合现行规定、规范和标准及政策。

校对时应该考虑其他相关专业配合的可能性。

3、校对人应对所校对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特定楼面的荷载、参数输入数据,图纸中的主要尺寸等)进行详细标识。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引注。

对校对后修改的图纸应进行复校。

4、校对人对所校对的计算书、图纸、说明书负有直接责任。

因校对人员失职未发现问题、出现错漏碰缺或明显不合理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校对人应承担20%的责任(设计人承担70%的责任,审核人承担10%的责任)。

5、在校对过程中,如发现设计有重大的非局部性错误,图纸不全或一张2#图有6个以上错、漏、碰、缺,可退回设计人重新自校改正,重新校对。

6、因校对粗糙等原因,图纸质量达不到要求,审核人有权发回重新校对。

7、校对后必须及时在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校审卡”,在设计质量考核表上对设计人员评分。

校对主要内容:1、图面是否符合制图标准;图纸的名称、编号、比例、图例是否正确;设备基础、特定构造布置图之间,大样图与平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相符;轴线、尺寸、坐标、标高、符号、设备定位、表格等有无错、漏、碰、缺。

2、计算书中的计算简图、计算方法、输入数据、公式和结果是否正确符合要求。

3、设计内容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业主提出的设计要求。

4、重点检查设备定位尺寸、设备相互定位尺寸、非标管道是否与计算结果相符。

特定构造是否正确。

图纸、文字说明是否相符。

5、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衔接关系是否正确。

6、设计深度是否满足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二、审核:审核人职责:1、审核人资格:必须是资深高级工程师(5年高工以上),并由院确认符合要求的技术人员。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设计校审规定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设计校审规定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设计校审规定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总则•设计校审制度•设计方案校审•施工图校审•其他相关规定•附则01总则1目的和意义23通过设计校审,可以发现和纠正设计中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安全性。

确保设计质量设计校审是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和规范的重要体现,能够保证设计符合相关政策和标准。

遵守相关法规通过校审,可以发现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水平。

提升设计水平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承接的所有建筑设计项目,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文化设施等。

本规定适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等。

适用范围设计校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校审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和规范,保证设计符合政策和标准。

依法依规安全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建筑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确保建筑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建筑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保证建筑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建筑设计应考虑经济性因素,合理控制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

02设计校审制度03所长对设计方案的最终审批负责,对校审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审核。

设计校审的组织机构及职责01设计部负责进行初步设计,协调各专业系统,监督设计进度,组织设计评审和修改。

02校审组由资深设计师组成,负责对设计部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设计校审的程序设计部提交设计方案,包括图纸、计算书和说明书等资料。

设计部根据校审组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提交最终设计方案。

校审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所长对最终设计方案进行审批,并形成决议。

设计校审的标准与要求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

保证设计质量,防范设计风险。

合理控制建设投资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满足业主的功能需求和建设规模。

03设计方案校审设计人员接受校审任务,了解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

!设计院各级校审细则

!设计院各级校审细则

的建筑构造所采用的材料和做法是否合理,并符合本项目功能使用的要求。
3.每个房间的楼面、地面、踢脚、墙裙、内墙面、顶棚等所采用的装修做法是否

合理,是否与该项目使用功能标准相匹配。厕浴间、厨房等受水经常浸湿的楼地 面是否采用防水、防滑面层和低于相邻楼地面。有找坡要求的房间排水坡度是否
符号标准。
● 4.各房间楼、地面做法厚度是否与结构预留面层厚度一致。

5. 选用标准图、通用图、重复利用图(其他成图)是否合理。构配件选用表中名 称是否与标准图、设计图纸上所注名称相符。
6.特殊建筑造型或新技术、新材料做法说明的用料、配比、厚度、操作等是否可 靠、可行、经济合理,处理是否恰当。
● 7.需待看样板确定的材料和颜色是否已经注明。
◎ 8.同一工程各个子项的材料选用、做法是否统一。
3.墙体厚度、必要的柱子截面及其与轴线关系尺寸,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尺寸,变形缝位置尺寸,内外门窗定位尺寸,轴线间尺寸、分段尺寸、外包总
尺寸等标注(或说明)是否齐全、准确。尺寸之间有无矛盾,建筑轮廓是否与
总图一致。

● 4.门洞、墙体和楼地面各专业预留孔洞、构造柱表达是否清晰。


5.门窗编号、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正确、合理,与门窗立面图是否一致,数量与门 窗表核对无误。寒冷地区外门是否采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
1.需使用防火、隔声、安全玻璃的及门窗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传热系数、
◎ 遮阳系数和外窗可见光透射比、开启面积等性能参数的说明是否清楚,是否符合
规范要求。

2.门窗类别、设计编号、洞口尺寸、樘数(分层数量和总数量)是否与平、立面 图一致。

3.立面镜像的门窗,编号是否加字母区别开。每一独立安装的窗多樘组合时是否 各自编号。有转折但连续的门窗、玻璃幕是否用单一编号,是否标明转折关系。

建筑设计校审细则

建筑设计校审细则

各专业设计各级校审细则1. 建筑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2. 结构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3. 设备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3.3 消防给水、防排烟通风系统:3.5 锅炉房系统:4. 电气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项目4.4 防雷与接地4.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6 楼宇控制与保安系统:说明:1. ●为主要责任范围,◎为次要责任范围。

2. 本细则未列入的问题,其所属责任范围由总工办确定。

各专业互校实施细则1. 建筑专业1.1 建筑与结构1.1.1 总平面建筑、场地、道路标高及室外管线控制界线与结构基础地下构筑物的关系;地下室屋面布置道路、消防车道、覆土厚度与结构荷载。

1.1.2 平面(1)平面轴网布置及编号,柱及承重墙体的尺寸关系与结构专业必须保持一致;(2)房间使用性质必须交代清楚,和结构专业荷载的确定必须对应;(3)上人屋面与非上人屋面应交代清楚,与结构专业屋面荷载取值必须对应;(4)建筑洞口尺寸和结构尺寸的协调问题;(5)窗井、空调板、平台、雨篷、挑檐等凸出及挑出部分的尺寸,楼梯间尺寸。

1.1.3 剖面(1)楼板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必须一致;(2)门窗洞口、梁底标高建筑和结构专业必须一致;(3)门头、雨罩、阳台等两专业标高必须一致;(4)楼梯梁底距地面或踏步的距离要符合规范净高限值要求。

1.1.4 构造(1)建筑自承重墙和结构承重构件的连接;(2)外墙大样和结构承重体系一致;(3)钢雨篷、钢装饰架与结构主体构件连接是否已交代;(4)变形缝和结构专业的一致性;(5)地下室防水构造、防水砼设计抗渗等级和结构专业的关系。

1.2 建筑与给水排水1.2.1 总平面建筑物、场地、道路、绿化等与室外给水排水管线布置的关系;1.2.2 室内管沟、屋顶排水、上下水管道、消防管道等的路由、标高、控制吊顶标高及垂直方向管道井部位和尺寸及大型设备安装运输孔洞预留的落实;1.2.3 竖井、设施布置是否一致;1.2.4 给水排水专业防火设计和建筑专业应相协调,核对有关泵房、控制室、室内消火栓的位置,设备室的防火门等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设计图纸校审制度

设计图纸校审制度

附件1《各专业校审制度》工艺专业校审制度一、校对:校对人职责:1、校对人资格:必须具备工程师职称达3年以上,并由公司确认可进行校对的人员。

2、校对人应详细了解设计项目的基础资料、设计要求及条件,详细校对复查设计人所完成的全部工作。

对设计人所提供的图纸、计算书,应逐一校对。

检查设计是否符合现行规定、规范和标准及政策。

校对时应该考虑其他相关专业配合的可能性。

3、校对人应对所校对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特定楼面的荷载、参数输入数据,图纸中的主要尺寸等)进行详细标识。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引注。

对校对后修改的图纸应进行复校。

4、校对人对所校对的计算书、图纸、说明书负有直接责任。

因校对人员失职未发现问题、出现错漏碰缺或明显不合理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校对人应承担20%的责任(设计人承担70%的责任,审核人承担10%的责任)。

5、在校对过程中,如发现设计有重大的非局部性错误,图纸不全或一张2#图有6个以上错、漏、碰、缺,可退回设计人重新自校改正,重新校对。

6、因校对粗糙等原因,图纸质量达不到要求,审核人有权发回重新校对。

7、校对后必须及时在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校审卡”,在设计质量考核表上对设计人员评分。

校对主要内容:1、图面是否符合制图标准;图纸的名称、编号、比例、图例是否正确;设备基础、特定构造布置图之间,大样图与平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相符;轴线、尺寸、坐标、标高、符号、设备定位、表格等有无错、漏、碰、缺。

2、计算书中的计算简图、计算方法、输入数据、公式和结果是否正确符合要求。

3、设计内容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业主提出的设计要求。

4、重点检查设备定位尺寸、设备相互定位尺寸、非标管道是否与计算结果相符。

特定构造是否正确。

图纸、文字说明是否相符。

5、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衔接关系是否正确。

6、设计深度是否满足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二、审核:审核人职责:1、审核人资格:必须是资深高级工程师(5年高工以上),并由院确认符合要求的技术人员。

设计院校对审核流程要求

设计院校对审核流程要求

设计校对审核流程要求
为了规范设计校对审核流程,提高设计文档质量,增强可追溯性,特做此规定。

设计人员在完成图纸后,首先进行自检,流程如下:
1,打印出文件,校对每一行文字、线条和图形,校对无误的使用黄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2,如遇错误,需用红色水笔在纸面上予以改正。

3,如遇需要删除的,需用蓝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4,完成后,在电脑上将需要改正及删除的逐一改正,每改正一处,需用绿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这份自检记录将由个人妥善保管并随时准备等待检查。

5,重新打印文件,并盖校审章,由设计人签名并交给校对人。

6,校对人校对每一行文字、线条和图形,校对无误的使用黄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7,如遇错误,需用红色水笔在纸面上予以改正。

8,如遇需要删除的,需用蓝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9,完成校核后,校对人签名并返回给设计人。

10,设计人根据校对人意见进行改正,每改正一处需用绿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11,完成改正后,设计人在校核文件上再次签字,并将之和重新打印的文件一起交给校对人。

12,校对人确认改正完成后用橙色记号笔进行标记,并再次签字。

本次校对工作完成,校对记录由设计人妥善保管并随时准备等待检查。

13,设计,校对人在新打印出的文件签名栏中签字,然后交给审核人签字。

14,若审核人无意见则签完字返还给设计人。

若审核人有意见则在文件中标记出并当面告知设计校对人,并由设计人改正后重新打印并设校审签字。

15,由设计人将签过字的文件扫描并发送给文控,由文控发出。

设校审流程图。

(完整版)设计校审规定(精)

(完整版)设计校审规定(精)

设计校审规定1 目的为使设计校审这一设计输出验证方式得到有效实施,防止出现不合格,满足规定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3定义3.1 校对核对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要求。

3.2 审核审查核对是否满足输入要求。

3.3 审定审查定稿。

3.4 批准认可和核准,同意生效、发放。

3.5 校审校对、审核、审定的总称。

4 校审程序4.1 工程设计4.1.1 投标方案4.1.1.1 投标方案的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应经校对、审核和审定。

4.1.1.2 投标方案及说明书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4.1.2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4.1.2.1 各专业提交项目设计主持人的文件、图纸应经专业的校对、审核和审定。

4.1.2.2 说明文件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的批准。

4.1.3 规划规划校审程序同4.1.2。

4.1.4 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同)4.1.4.1 各专业互提资料应经审核人审核、审定人审定,并经项目总设计师审定。

4.1.4.2 专业设计文件、图纸应经校对、审核、审定。

4.1.4.3 总说明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4.1.5 施工图设计4.1.5.1 各专业互提资料图、表应经审核、审定和项目设计主持人审定。

4.1.5.2 工程管线汇总图应经有关专业的互相核对并会签认可和项目设计主持人审定。

4.1.5.3 工程计算书应由具有与工程设计相应校对、审核资格的人员负责校对、审核。

4.1.5.4 对电算书要进行校对、审核,重点是校核荷载是否有漏项,输入参数是否正确。

4.2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送审图、报批图)4.2.1 专业设计文件、图纸应经校对、审核、审定。

4.2.2 总说明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5 校审实施步骤5.1 设计人自校后,交校对人及工种负责人审查后,填写《设计校审记录表》(格式见附录A),交回设计人修改后,再经校对人及工种负责人复查并确定无误,即完成工种负责人阶段校审任务。

设计校审规定(精)

设计校审规定(精)

设计校审规定1 目的为使设计校审这一设计输出验证方式得到有效实施,防止出现不合格,满足规定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3定义3.1 校对核对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要求。

3.2 审核审查核对是否满足输入要求。

3.3 审定审查定稿。

3.4 批准认可和核准,同意生效、发放。

3.5 校审校对、审核、审定的总称。

4 校审程序4.1 工程设计4.1.1 投标方案4.1.1.1 投标方案的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应经校对、审核和审定。

4.1.1.2 投标方案及说明书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4.1.2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4.1.2.1 各专业提交项目设计主持人的文件、图纸应经专业的校对、审核和审定。

4.1.2.2 说明文件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的批准。

4.1.3 规划规划校审程序同4.1.2。

4.1.4 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同)4.1.4.1 各专业互提资料应经审核人审核、审定人审定,并经项目总设计师审定。

4.1.4.2 专业设计文件、图纸应经校对、审核、审定。

4.1.4.3 总说明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4.1.5 施工图设计4.1.5.1 各专业互提资料图、表应经审核、审定和项目设计主持人审定。

4.1.5.2 工程管线汇总图应经有关专业的互相核对并会签认可和项目设计主持人审定。

4.1.5.3 工程计算书应由具有与工程设计相应校对、审核资格的人员负责校对、审核。

4.1.5.4 对电算书要进行校对、审核,重点是校核荷载是否有漏项,输入参数是否正确。

4.2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送审图、报批图)4.2.1 专业设计文件、图纸应经校对、审核、审定。

4.2.2 总说明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5 校审实施步骤5.1 设计人自校后,交校对人及工种负责人审查后,填写《设计校审记录表》(格式见附录A),交回设计人修改后,再经校对人及工种负责人复查并确定无误,即完成工种负责人阶段校审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场地所在城市的区域位置示意图是否已绘。




2.主管部门批文(如方案批复、规划设计条件、人防批文)的名称、文号或相关 手续是否齐全。执行的主要法规、规范和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名称、编号、版 本号)等是否明确。


1.人防图纸是.项目名称、工号、建筑面积与有关批准文件是否一致,超面积是否有符合要求 的追补手续。设计文件交付日期是否明确。


3.图名、图号(版本号)与每张建施图图签上所注图名、图号(版本号)是否一致


4.图纸规格与实际是否一致。每项工程图幅种类是否超过2种。图幅加长后是否 超过1486。


6.特殊建筑造型或新技术、新材料做法说明的用料、配比、厚度、操作等是否可 靠、可行、经济合理,处理是否恰当。

7.需待看样板确定的材料和颜色是否已经注明。


8.同一工程各个子项的材料选用、做法是否统一。





1.需使用防火、隔声、安全玻璃的及门窗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传热系数、 遮阳系数和外窗可见光透射比、开启面积等性能参数的说明是否清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每个房间的楼面、地面、踢脚、墙裙、内墙面、顶棚等所采用的装修做法是否 合理,是否与该项目使用功能标准相匹配。厕浴间、厨房等受水经常浸湿的楼地面是否采用防水、防滑面层和低于相邻楼地面。有找坡要求的房间排水坡度是否符号标准。


4.各房间楼、地面做法厚度是否与结构预留面层厚度一致。



5.选用标准图、通用图、重复利用图(其他成图)是否合理。构配件选用表中 名称是否与标准图、设计图纸上所注名称相符。



13.需要另行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深化设计的部分(精装修、玻璃幕、电梯、钢
结构雨蓬等),对专业公司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技术接口的是否满足规定。







1.工程做法表中所列房间名称或空间功能(如走道)是否有遗漏。




2.建筑墙体材料、外墙面装修、变形缝、墙身和地面标高变化处防潮、地下室防 水、勒脚、散水、台阶、坡道、楼梯栏杆、防护栏杆、窗帘盒、油漆涂料等必要的建筑构造所采用的材料和做法是否合理,并符合本项目功能使用的要求。
各专业设计各级校审细则
1.建筑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


施工 图
内容
审定
审核
校核




1.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是否准确。

2.工号、设计阶段、设计文件交付日期是否明确。



3.法定代表人、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的姓名及其签字是否齐全,注册人员是 否加盖注册师章。







5.特种门窗、防火门、保温门、隔声门等的性能要求是否在备注中加以说明,是 否有详图。有节能要求的建筑是否采用了单层玻璃窗和推拉窗。


6.门窗型材类别、用料、颜色、玻璃种类及特殊五金件要求、纱扇要求、加工尺 寸要求、施工留洞口顺序、安装位置要求是否恰当、标注明确。


7.门窗大样中的编号、洞口尺寸、外框尺寸是否齐全正确,门窗大样分隔是否与立面图相符。



2.依据的设计合同、设计委托书、生产工艺等是否明确。


3.初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地形地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湿陷性 或胀缩性土、滑坡)、市政基础和公用设施、交通条件是否说明。



4.初设是否简述各专业设计特点,结合功能综合叙述总体和单体布局、防火、节 能、交通、无障碍情况,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的情况。

5.采用标准图、通用图、重复利用图(其他成图)所列内容有无遗漏,图号与图 纸所注是否一致。

6.是否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通用图、重复利用图(其他成图)。








1.主管部门批文(如批准的立项报告、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条件、方案批复、 人防批文)的名称、文号或相关手续是否齐全。执行的主要法规、规范和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名称、编号、版本号)等是否明确。



11.幕墙工程(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殊屋面工程(金属、玻璃、膜结构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和说明(节能、防火、安全、隔声构造等)。电梯(自动扶梯)选型及性能说明(功能、载重量、速度、停站数、提升高度等)。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和工艺生产线等外,设计人是否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12.需要采取安全防范(采用防护栏杆、安全玻璃部位,需采取防碰撞警示、防误入、防坠落措施)和(机要、财务办公室和重要档案库、贵重仪表间的门窗)防盗的要求及具体措施是否明确,隔声减震、防污染、放射线等的要求和措施是否明确。



5.是否说明提请初设审批时需要解决或确定的情况。




6.简述项目概况:如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工程名称、项目名称、承担设计的范 围和内容、另行委托设计内容、改扩建或分期建设情况、、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功 能组成、设计规模、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部分应分列,不同功能应分列)、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如有限高的应提示)、主要结构类型、日照 标准、建筑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汽车库分类与车库防火分类、屋面和地下室防水等级、主要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人防防护等级、人防工程类别及人防建筑面积;反映设计规模的指标:如住宅套数、住宅套型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旅馆和宿舍的房间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部床位数、班级数和人数、 车库的停车位数等;以及节能、无障碍、人防、劳动卫生、防腐蚀等专项设计说明。

2.门窗类别、设计编号、洞口尺寸、樘数(分层数量和总数量)是否与平、立面 图一致。

3.立面镜像的门窗,编号是否加字母区别开。每一独立安装的窗多樘组合时是否 各自编号。有转折但连续的门窗、玻璃幕是否用单一编号,是否标明转折关系。

4.采用标准图图号、门窗代号或详见设计图号是否正确,采用标准是否合理。采 用非标准图集的门窗是否绘制立面及开启方式。


7.项目的建筑面积和主要使用功能是否与建设规划许可证所确定的面积、用地性质一致是否与初步设计或报建图一致。



8.建筑位置情况及相对标高与总图的关系。


9.复杂项目轴线网的编制原则和放线原则说明。




10.建筑防火、防水(防潮)、节能、无障碍、人防、劳动卫生、防腐蚀等专项设计说明或综合设计专篇是否满足深度规定。说明的内容与图中表述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