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通用技术条件
通用技术条件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宣贵资料1 概况2007年版《重型机械标准》(以下简称新《重标》)第一卷第3部分“通用技术条件”,共编入标准二十六项。
其中包括: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标准一项,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T5000.1~15-2007及JB/ZQ4722-2006十六项,液压、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三项,以及运输包装方面的标准六项。
与1998年版《重型机械标准》(以下简称原《重标》)第一卷第三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的项目相比,删除了一项标准,增加了五项标准,该套标准包含从原材料、外购件、铸件、焊件、锻件、切削加工件、配管、涂装、装配到产品包装全生产过程中各主要工序通用的,也是必须执行的技术规范。
是新《重标》的重点部分。
新、旧《重标》通用技术条件标准项目对照。
见表1。
表1由表1可见,2007年版较1998年版增加了五项标准,即: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JB/ZQ 4722-2006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钢件补焊、JB/T 10607-2006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使用规范、GB/T 18923-2002 运输包装件质量界限、道路车辆外廓尺寸、GB 1589-2004轴荷及质量限值五项标准。
取消了GB/T 1834- 80通用集装箱最小内部尺寸,GB/T 1413- 1998 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中已包含GB/T 1834- 80通用集装箱最小内部尺寸的内容,GB/T 1413-1998将二项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
下面重点介绍JB/T5000.1~15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
2 JB/T 5000.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产品检验》2.1 产品检验的一般要求2.1.1 增加了2.1条对半成品(原材料)的定义。
2.1.2 新《重标》根据使用要求,增加了2.1.3条对半成品的检验要求。
2.1.3 增加了2.3 C)条对外协配套件的选用要求。
2.1.4 新《重标》中的表2将焊缝缺陷等级、焊接件尺寸偏差及形位公差等级的图样标注由原来的4个等级改为3个等级,取消了原《重标》焊缝质量评定级别DS、DK级、焊缝缺陷等级Ⅳ级及尺寸与角度偏差等级D级和形位公差等级H级。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引言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紧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检查、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成品质量和半成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牢靠性。
本文将认真介绍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1. 检查、验收依据企业在购进原材料时,应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
原材料检查、验收的依据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和行业标准:依据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认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 - 供应方供给的质量证明:检查供应方供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生产厂家供给的合格证书等; - 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依据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2. 检查、验收内容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内容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无裂纹、污渍等; - 尺寸和重量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如长度、宽度、厚度等; - 材质检查:检查原材料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如材质成分、硬度等; - 包装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受潮、变形等; - 相关检测:依据需要,进行原材料的相关检测,如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等。
3. 检查、验收方法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可以实行以下几种方法: - 目视检查:通过目视察看,检查原材料的外观、尺寸等; - 仪器检测:使用相关的检测仪器,对原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 抽样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进行相关的检验和测试。
4. 检查、验收记录企业应对原材料的检查、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原材料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 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 检查和验收的结果; - 检查和验收的日期和人员。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 检查、验收依据企业在生产成品时,应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
成品的检查、验收的依据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国家和行业标准:依据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认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 - 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依据客户要求和合同商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进行检查、验收。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四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实施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的模板,供参考使用。
1. 检验要求1.1 原材料检验要求1.1.1 对于每批原材料,应进行外观、尺寸、重量、成分以及其他特殊性能的检验。
1.1.2 对于涉及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相关原材料的,还应进行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1.1.3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1.2 半成品和成品检验要求1.2.1 对于每批半成品和成品,应进行外观、尺寸、重量、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1.2.2 对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相关产品,还应进行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1.2.3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2. 检验责任2.1 原材料检验责任2.1.1 采购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选取和采购,并组织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重量、成分等方面的检验。
2.1.2 质量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2.1.3 生产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特殊性能检验。
2.2 半成品和成品检验责任2.2.1 生产部门负责对半成品和成品的外观、尺寸、重量、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2.2.2 质量部门负责对半成品和成品的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溶剂等相关检验。
3. 检验流程3.1 原材料检验流程3.1.1 采购部门收到原材料样品后,将样品送至质量部门进行检验。
3.1.2 质量部门根据检验要求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1.3 质量部门将检验结果报告发送给采购部门。
3.2 半成品和成品检验流程3.2.1 生产部门制定检验计划,并将样品送至质量部门进行检验。
3.2.2 质量部门根据检验要求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2.3 质量部门将检验结果报告发送给生产部门。
4. 验收标准4.1 原材料验收标准4.1.1 外观、尺寸、重量、成分等方面的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一、为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工作,规范承包人和监理人产品质量检验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水泥、粉煤灰、水、砂石骨料、外加剂、钢筋、聚苯乙烯闭孔泡沫板、复合土工膜、保温板、橡胶止水带,聚硫密封胶等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砂浆、泥浆等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三、承包人必须按合同规定建立、完善试验室或委托由资格的试验室,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仪器设备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认证。
试验室须经监理认可后方能投入运行。
四、承包人按合同规定采购材料,在材料进场前24小时通知试验监理工程师。
对进场材料承包人须提交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技术标准、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供监理审查。
五、进场材料有关证明和资料经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承包人按合同(或现行规范)规定的数量、试验方法、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构件在监理人见证下进行取样检验。
六、对承包人无法承担的某些特殊检测项目,承包人可委托社会上具有相应资格并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但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七、承包人应无偿地为监理人员抽查试验提供条件和方便,并保证监理人员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出试验室。
八、承包人须按试验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重新检验,并且监理人员可免费使用承包人试验室的设施和材料重新检验。
必要时监理人员也可委托第三方重新检验,重新检验结果与合同不符,则重新检验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九、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提供合同文件规定的材料,承包人计划使用代用材料时,应提前14天提出使用代用材料申请,报监理部批准。
采用代用材料必须有代用材料的材质技术指标和试验报告。
十、承包人应对提供的材料负全部责任。
高速项目管理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准入控制及管理规定

高速项目管理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准入控制及管理规定一、总则(一)、为加强XXXX高速高速公路XX段工程建设永久用原材料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招标文件和有关规范,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二)、材料管理,是指构成XX高速项目永久性工程的材料(包括工程承包单位采购材料、业主供应材料)管理。
构成永久性工程的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下通称“产品”)。
(三)、在材料采供管理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节约意识,始终坚持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作为保障大桥工程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参与工程建设的材料采供管理单位和个人,都要牢固树立为XX高速项目建设服务的思想,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工程建设,作为材料采供管理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和判别是非的标准。
(五)、凡用于本项目的所有原材料,施工单位都必须严格按规范及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频率和方法进行检测,按施工监理程序逐级报验,承包人最终对原材料负全部质量责任。
监理工程师严格按规定的抽检频率进行抽检,检查结果与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本项目的特殊要求进行对比决定是否使用,对原材料质量负监理责任。
(六)、为保证工程材料采供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施工单位应设立材料采供管理部门(由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并配备固定专职的工作人员。
(七)、本项目工程材料实行准入管理,并无免检材料。
二、业主供材(一)、本项目水泥、钢筋、钢绞线由业主集中采购供应。
业主供材的产品及供货商由业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
(二)、工程施工单位负责制定业主供材的进场计划,负责对业主供材进行检测、验收及储存保管,并对所验收的材料质量负全部责任。
(三)、工程施工单位负责提供满足要求的材料储存设备和场地。
(四)、监理办是材料质量的直接监督人,对业主供材的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三、施工单位购材(一)、对于由施工单位自行购买的产品,由拟采用该产品的施工单位、监理、业主自下而上逐级对产品的准入实行核准,最终获得准入。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合格率,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材料检验制度1.原材料采购:依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规范,选择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并落实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2.原材料检验:进货时,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采用抽样检验和全检的方式,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原材料质保:对于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原材料质保档案,记录原材料的供应商、入库日期、检验报告及质量保证书等相关信息。
二、构配件检验制度1.构配件的采购: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选择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采购部门应落实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2.构配件的入库检验:对于每批进货的构配件,采用全检或抽样检验的方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装配性能等。
3.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对于符合要求的构配件,采购部门应建立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档案,并对其进行标识,以保证构配件的可追溯性。
1.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功能性能、可靠性等。
2.抽样检验:对于大批量的半成品和成品,可以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检验样本数量和检验标准应符合统计学原理。
3.检测设备和人员:检验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检测设备,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断。
四、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按照相关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包括记录、追溯和归档。
同时要追踪原材料或构配件的相关信息,以便解决质量问题并作出合理的改进。
2.过程控制: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和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3.不良品分析:对于不良品,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

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第一篇: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制度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为保障蒙华铁路MHTJ-12标三工区所用主要材料满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成品、半成品、不合格材料进场,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控制程序1、主要材料进场前,由各相关部门提出当月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经项目部审核后下达当月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厂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同各分部物资主管沟通后,安排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并提前12小时告诉各分部物资人员进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各分部物资人员应立即通知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材料的大约进场时间,做好现场取样准备。
2、主要材料进场后,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应提前12小时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材料厂共同取样。
3、进场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厂统一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一式两份,材料厂、试验室各一份,并逐笔、逐项填写物资送检台帐。
材料厂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两份或三份并加盖材料厂的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项目物资部、试验室各一份,注明该材料技证编号、做好技证签收登记薄。
具体作业流程如下:(1)材料厂确定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
(2)材料厂通知分部物资(试验)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分部试验通知驻地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审批。
(3)监理见证,材料厂、分部试验共同取样,材料厂向中心试验室办理委托试验手续中心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分部填写材料报验单监理审批后投入使用4、试验室在受理材料厂的委托试验后须在规范要求的试验时间再加1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
(1)如检测结果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试验室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厂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
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与中间产品抽检要求措施

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与中间产品抽检措施一、现场实验室我公司拟在各工区分别建一间三级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
试验人员持证上岗,所有试验设备经标定后方可使用。
工地试验室的试验结果按照规定及时送交监理人审查,工地没有条件做的试验项目到淮安市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
二、工程原材料和设备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原材料、设备验收制度1、工程原材料、设备进场前审核本工程所有工程原材料,包括多种原工程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工程原材料,先将生产厂家简介、工程原材料技术资料和试验数据及工程原材料样品、实地试验结果等各种技术指标报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
凡是资料不齐全或未经批准的工程原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用量大而对质量又至关重要的原工程原材料,具备上述各种资料后,仍将对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的检测手段进行实地调查。
2、工程原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对所有工程原材料进场时,项目部工程原材料部、质量员等根据样板及有关技术指标对进场工程原材料进行严格验收,包括工程原材料出厂优良证、与工程原材料设备相符合的标牌、质量检验报告、厂家批号等。
按规定应进行抽样复验的工程原材料,严格按规定比例、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试验优良后方可用于工程。
项目部验收优良后,及时连同优良证等技术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原材料验收。
杜绝不合要求的工程原材料进入现场。
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工程原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工程原材料及时清退出场。
进场设备,开箱前,包装必须完好。
除了应持有优良证书、产品说明书外,酌情应有随机附件、保修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设备开箱应有开箱记录。
无生产厂名和厂址或牌证不符的设备,不用于本工程。
进场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庆保持其原有的外观、内在质量和性能,在运输和中转过程中发生外观质量和性能损坏的设备不用于工程。
对工程原材料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必须充分了解,以便慎用选择使用工程原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通用技术标准
修改状态:A/0 文件编号:
凡本厂生产的产品,必须严格按产品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加工制造,图纸未明确规定的有关事项,一律按此规定执行。
一、零件的原材料
1、产品零件使用的原材料,按图纸要求,购进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标准的合格品。
并附有合格证书,对重要和关键零件的原材料,实行进厂复检制度,对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
2、如因故确需材料代用,必须由技术人员确定,只能以优代次,不准以次代优。
二、型材下料
1、零部件使用型材焊接,下料时,尽量使用剪板机、锯床、切割机等,使切口光滑规整。
2、如使用等离子、气割下料,必须认真清理割渣、毛刺、飞边、割口周围打磨光滑规整。
3、下料后,校直、校平。
三、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1、焊接前,型材应校直、校平、达到规定要求。
2、焊接尺寸未注公差,按JB/T5000.3-98中的B级。
未注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的公差按F级。
角度未注公差B级。
3、焊件必须按规定开坡口,必须保证强度,刚度要求。
4、根据零件要求及焊接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条、焊丝、焊剂。
5、焊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和减少焊接变形。
6、焊缝应连续、均匀,规整、光洁,不允许有影响强度的气孔、夹渣、断焊、不允许有裂纹,开焊等缺陷。
7、使用点焊的壳、罩等、焊点应均匀,疏密得当,保证焊接强度,不允许有焊穿、开裂等缺陷。
8、焊件应清除焊渣、焊皮、焊瘤、毛刺等,有关部位应打磨圆滑规整。
9、重要的焊件应按要求退火处理。
四、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1、切削加工中的未注公差尺寸,按GB/T1084-m。
2、未注倒角与倒圆半径按中等级m。
3、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中的有关规定选取。
①直线度和平面度按H级。
②圆度未注公差按其直径公差值控制,并小于等于跳动公差值。
③平行度未注公差,按尺寸公差控制或按直线度,平面度公差较大者控制。
④垂直度未注公差,按形成角度的边长,取K级精度。
⑤同轴度未注公差,按圆跳动公差值控制。
⑥圆跳动(径向、端面、斜向)的未注公差,按H级控制。
⑦对称度未注公差,按H级精度控制。
对于键槽的对称度未注公差,按表给定公差控制。
键槽未注对称度公差
⑧未注粗糙度
○a内倒圆、内倒角粗糙度,与其相连的精表面的粗糙度相同。
外倒圆、外倒角粗糙度,与其相连的精表面的粗糙度相同。
○b退刀槽,润滑槽,螺纹,螺纹退刀槽,平键槽,契键槽的两侧面值Ra值不大于3.2μm。
4、未注的倒角、圆角、按JB/T5000.9—98规定执行。
加工零件不允许有毛刺、尖棱、尖角(有要求的除外)
5、有配合要求的锥度表面,应作涂色检验,其接触率不小于75%,且分布均匀。
五、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1、涂漆前的表面,必须使用除油剂除去油污、污垢等,必须采取除锈措施,将铁锈,氧化皮彻底清理干净并且无酸碱等残留物。
2、根据产品性质,漆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颜色符合用户要求或有关规定。
3、涂层可以喷涂或刷涂。
4、钢制件必须首先涂防锈底漆一遍,面漆一至两遍。
5、漆膜的厚度,韧性、附着力等各项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6、漆面应厚薄均匀,无剥落、起泡,起皮、漏涂、脆裂、发粘、变色等缺陷。
7、漆面应光泽明亮,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色差。
8、安全警示,运转方向等标记按规定的颜色、部位、图示、符号、文字等,并清晰、醒目。
六、对外购标准件、通用件的一般要求
1、外购标准件、通用件必须达到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有合格证明。
2、对重要的标准件和通用件(如轴承等),必须选购名优产品,以确保质量和安全。
3、对不合格的外购件、不准使用。
4、紧固件、联接标准件,应选购经表面处理(镀锌、发兰、镀铬等)的产品。
七、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1、所有零、部件均需经检验合格。
外购件,外协件,均需有合格证,并经验收合格,才能进入装配。
2、所有待装件,均应清洗干净,无油污、铁屑、污物,铁锈、无尖角、毛刺。
3、有些配合件,必要时进行适当选配,使配合性能更佳。
八、包装运输
1、产品经验收合格后,根据产品不同情况,进行适当包装。
2、出厂装卸运输时,尤其对不便包装的构件,应采取适当的捆绑等有关措施,严禁卡碰、划伤,防止挤压变形等损伤。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