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篇古诗文和8部名著

合集下载

经典咏流传——古诗文和经典名著分享

经典咏流传——古诗文和经典名著分享

经典咏流传——古诗文和经典名著分享经典是永恒的,穿越时空,沉淀历史,流传千古。

古诗文和经典名著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闪耀的瑰宝,每一篇古文、每一部经典小说,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哲理,浸润人心,触动灵魂。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文书写的文化遗产之一,能够叙述历史,讴歌英雄,诉说人生百态。

这些经典的古文作品,有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的战争篇章,有诗意蕴涵的神仙传说,有哲理深刻的诗词佳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庭院深深深几许,暗涌一溪清又寒。

这是明代大文豪唐寅的一首小诗,简单而感人,从小荷的形态刻画出大自然四季变幻,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情感寄托。

这首小诗浅而深,露而暗,潜藏着千般情思与深远思想,令人感怀。

而同样耳熟能详的古诗文还有李白的《将进酒》,苏东坡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在历史长河中,这些诗人以他们独有的艺术感召力和深邃的文化涵养留下了不朽的文化瑰宝。

而像《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更是流传不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品味着人们的趣味、启迪着人们的思想。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没有狂风骤雨的大场面,没有英雄豪气的激情,却通过它的精妙细腻,真诚地反映了古代贵族社会的悲欢离合,揭示了封建社会人文情感的内在危机。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镇,它围绕着将起义领袖梁山好汉的兴衰变化描写的人物命运而展开,作品中百余位英雄豪杰,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如“好汉不怕死,只怕没有贡献”、“纵有千军万马,挂得了太阳”,这些语言在当时甚至成为了广泛流传的口头语谚语。

《西游记》则以其通俗易懂的故事和生动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标志性的作品。

它通过描写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西游取经的历程,展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承和民间信仰的融合。

这些经典名著,通过他们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文学性格,赢得了读者广泛的欣赏和喜爱,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拓展文学知识】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六义:诗歌形式——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2.《左传》作者:左丘明(春秋末),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4.《史记》司马迁(西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6.《汉书》班固(东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赋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书》《两都赋》7.《论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8.《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9.《孙子兵法》:孙武(春秋末),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10.《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11.《典论·论文》:曹丕(三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12.《文心雕龙》,刘勰(南朝):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13.《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短篇文言志怪小说集14.《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的开篇之作15.五大奇书:《官场现形记》《孽海花》《老残游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6.《窦娥冤》:关汉卿(元代),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元杂剧之一17.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9.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20.《离骚》:屈原(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安徽省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名著阅读指导纲要

安徽省中考语文必考古诗文、名著阅读指导纲要

九年级上册:P99 1、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P207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P24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P182 5、桃花源记陶渊明P194 6、岳阳楼记范仲淹P198 7、醉翁亭记欧阳修名著阅读:《骆驼祥子》老舍【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九年级下册:P59 1、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P191 4、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5、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6、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P183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P158 8、曹刿论战左传P163 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P167 10、鱼我所欲也孟子11、出师表诸葛亮P202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鲁迅《童年》高尔基【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与名著导读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与名著导读

梅 尧 臣 ( 宋 )
鲁 山 山 行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品味名句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品味名句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苏 轼 ( 宋 )
溪 沙
浣 溪 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王 绩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品味名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 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 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 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 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 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13--10分 语言准确 行文流畅 10--8分
11--8分 语言较准确 语句通顺 语病较少 7一5分
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衔接自然 3分
8—7分 浯言大体通顺 病句较多 6—5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是写莲生长环境,突
出莲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诩的品格。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写莲体态香气,
突出莲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品格,莲也正因此而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写莲风度气质, 突出莲志洁行廉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品质。 全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 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追逐名利、
早寒江上有怀

人教 七上古诗词及名著导读(很好用)

人教 七上古诗词及名著导读(很好用)

七年级上古诗文及名著导读课内古诗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明确]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明确]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

八年级下学期必背的课文名句、小学古诗文和名著

八年级下学期必背的课文名句、小学古诗文和名著

八年级下学期必背的课文名句、小学古诗文和名著(一)课外名句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近水楼台先得月。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前车覆,后车戒。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二)小学古诗文1.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3.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1.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古诗文赏析默写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考点汇总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古诗文赏析默写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考点汇总

期中复习古诗文赏析默写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考点汇总一古诗赏析★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2.《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运用对偶手法描写长江明丽景色)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无限的乡愁。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字内)“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

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孤寂、抑郁。

部编版北京中考古诗文、名著范围

部编版北京中考古诗文、名著范围

名著阅读12本必读书目七年级(上)必读书目1.《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

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

2.《西游记》:精读与跳读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

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七年级(下)必读书目3.《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老北京时代一个底层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他有理想、有追求,最终却在命运的捉弄下沉沦。

读完可以试着给祥子写小传,可以探索祥子悲剧的原因,还可以品品作品里的“京味儿”。

4.《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诞生那会儿还没有潜艇,但科幻大师凡尔纳已经把潜艇描绘得有模有样,体现了他渊博的知识、大胆的想象与严谨的推理,小说问世一百多年来,里面的很多想象已经变为现实,其预见性和前瞻性不言而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的伟大。

八年级(上)必读书目5.《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真实记录,是他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6.《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在经过专注的观察、不懈的探索后,法布尔用他的《昆虫记》向世人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进入昆虫的世界,跟着蜣螂去抢粪球,跟着螳螂恐吓对手,听蟋蟀拉小提琴,帮蜘蛛装陷阱......学会观察,世界就会不只是我们所见到的世界。

八年级(下)必读书目7.《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傅雷家书》向我们全面的展示了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传统书香门第的精神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序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文言文 作者 篇目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陶潜 桃花源记 刘禹锡 陋室铭 周敦颐 爱莲说 郦道元 三峡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韩愈 杂说(四)(马说)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柳宗元 小石潭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诸葛亮 出师表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鱼我所欲也 《左传》 曹刿论战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诗词 篇目 作者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教材已删除) 陆游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册数 七上 八上 八上 八上 八上 八上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九上 九下 九下 九下 九下 册数 七上 七上 七上 七上 七上 七上 七上 七上 八上 八上 八上 八上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课目 10 21 22 22 26 27 23 24 26 27 28 24 18 19 21 22 课目 15 15 15 15 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 25 25 30 30 25 25 25 25 25 30 30 25 30 30 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 2 3 4 5 6 7 8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关雎(关关雎鸠) 蒹葭(蒹葭苍苍)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名著 《繁星 春水》 《童年》 《朝花夕拾》 《名人名言》 《西游记》 《水浒》 《格列佛游记》 《安徒生童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王安石 范仲淹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诗经》 《诗经》 李贺
八下 九上 九上 九上 九上 九下 九下 九下
附录 25 25 25 附录 24 24 附录
冰心 七上 高尔基 七下 鲁迅 八上 罗曼罗兰 八下 吴承恩 八下(已删) 施耐庵 九上 斯威夫特 九下 安徒生 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