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知识
润滑油脂基础知识

二十、 机械安定性
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又称为剪切安定性,它表示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
力。润滑脂在机械力长期作用下,稠度将下降,在极端苛刻条件下,润滑脂的结构将被破坏而变成
流体,从润滑部位流失,丧失润滑作用。这是因为稠化剂的纤维结构,当承受长时间剪断破坏时,
使纤维变短,导致稠度下降,在遭受轻度剪断时,纤维还可以再度叠合而恢复稠度,这种搞机械剪
五、 凝点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
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
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六、 倾点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 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七、 水分
断作用性能,称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
润滑脂常用专用术语·
时效硬化:润滑脂的稠度随贮存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外观:只用直观检查的方法所看到的润滑脂特性,通常包括整体外观、质地、颜色和光泽等。 整体外观:光滑的、粗糙的、粒状的、分油的等。 质地:奶油状的、有弹性的、拉丝的。 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白色等,还可加上限制形容词“淡”“中等”“深”等。 光泽:光亮的、无光泽的等。 稠度:稠度是指塑性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程度。 锥入度:锥入度是润滑脂稠度的一个量度。锥入度越大,脂越软。 稠度等级:NLGI(美国润滑脂协会)分为九个等级,从 000 到 6 共九个。 机械安定性: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稠度变化值越小,机械安定性越 好。 触变性:润滑脂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的性质。 抗水性:润滑脂抵抗从轴承中冲洗掉的能力,抵抗因吸收水分而使脂的结构破坏的能力,在 水存在时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能力。 胶体稳定性: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 相似粘度:通常润滑脂的粘度随剪速的增大而变小,所以脂粘度称为相似粘度或表观粘度。
润滑脂基础知识(新版)

最低操作温度 -30C
润滑脂的分类方法-GB/T 7361(ISO 6743/9)
X
B
D
HB
1,润滑脂的编号
2,最低使用温度
3,最高使用温度
4,抗水性、防锈性
5,极压性
第2个字母,A为0℃,B为-20℃,C为-30℃,D为-40℃,E为小于-40℃ 第3个字母,A为60℃,B为90℃,C为120℃,D为140℃,E为160℃,F为180℃,G为大于180℃
填料,抗油皂分离剂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润滑脂的润滑性能、低温流动性、高温时蒸发性能、粘温性能等取决于基础油的类型和组成。 润滑脂的基础油液的选择主要根据润滑脂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确定。 常用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种。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 矿物油 • 环烷基润滑油—密度大,倾点低,粘度指数较低 • 石蜡基润滑油---密度小,硫含量低,粘度指数高 • 中间基润滑油----介于两者之间
润滑油
不论机器的运作定向如 何仍可停留在工作面上
在机器停止操作以后仍可 维持长时间的防锈功能
在机器滚动或其它操作 中可以被抛离工作面
在长时间机器停止操作 以后可能失去防锈作用
润滑脂与润滑油比较(续)
适合不易添加 润滑剂之部分
密封作用可避 免外物进入
润滑脂
适合不完全正 确接合的部分
无/低流动冷却功能低
入度
- 原始针入度:在25 C时,试样从试样瓶转到测试 器的过程中,仅受到最低限度的处理,在没有经受油脂处理器处理的情况下测得的针入度 锥入深度
NLGI润滑脂稠度等级
锥入度(cm) 444 - 475 400 - 430 355 - 385 310 - 340 265 - 295 220 - 250 175 - 205 130 - 160 085 - 115
润滑脂基础知识

由转速DN值选择基础油粘度
四、润滑脂的选择
4.3.2 滚动轴承
选用润滑脂应考虑的因素 轴承类型:不同类型,结构不同选用
润滑脂种类不同 轴承转速:高速轴承选用基础油粘度低, 稠度大润滑脂 轴承负荷:高负荷,选择极压润滑脂
四、润滑脂的选择
4.3.2 滚动轴承
选用润滑脂应考虑的因素 轴承负荷:中等,选择耐磨润滑脂 轴承运转噪音:选用专用低噪音脂 轴承材质:保持架含铜等有色金属,
润滑脂的代号由 L--5个字母和数字组 成。
三、润滑脂的分类
• L--类别代号(润滑剂和有关产品代号) • 字母1--X 润滑脂的组别代号 • 字母2--最低操作温度 • 字母3--最高操作温度 • 字母4--抗水性能和防锈水平 • 字母5--耐负荷性能 • 数字--润滑脂的稠度号
三、润滑脂的分类
温性能好的润滑脂 设备免维护(终生润滑):合成基础油,
聚脲基或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四、润滑脂的选择
4.2 设备工况:
4.2.4 注脂方式因素
集中润滑:泵送性好、稠度低的润滑脂 非集中润滑: 稠度大的润滑脂
四、润滑脂的选择
4.2 设备工况:
4.2.5 环境湿度 湿度大,潮湿:选择抗水性能好的润滑脂。 环境干燥,无水分:可以使用钠基脂。
一、润滑脂的历史与现状
1.2 世界润滑脂的发展
1835年 英国人用碱和油脂按照不对铁产生腐蚀的比 例,制成 “轴承润滑剂”。 1859年 美国人打出第一口油井,结束全部以天然动 物油脂为润滑剂的局面。 20世纪30年代 润滑脂的生产仍处于初期水平。 20世纪40年代 美国开始研制锂基脂。 20世纪50年代 苏联使用合成润滑油、合成脂肪酸。 20世纪60年代 西欧和美国大力发展复合皂基润滑脂。
润滑脂介绍

润滑脂介绍润滑脂,一种常见的润滑剂,也被称为黄油,是一种由基础油和增稠剂混合而成的物质。
它具有黏度较高、密度较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润滑和防护。
润滑脂一般由基础油、增稠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脂的主要成分,它可以起到润滑和降低摩擦的作用。
常见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等。
增稠剂则用于提高润滑脂的黏度和凝固度,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附着在机械表面。
添加剂的作用则是增强润滑脂的性能,如抗氧化、防锈、减少挥发和抗腐蚀等。
润滑脂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优点,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润滑各种轴承、轮轴、齿轮、链条、滑轨等机械部件,有效地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与液体润滑剂相比,润滑脂具有更高的黏度和粘附性,能够在垂直表面和高温环境中更好地工作。
润滑脂还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机械设备因潮湿和氧化而发生锈蚀。
同时,它还能在高温和极寒环境下工作,具有较好的抗冻和抗高温性能。
因此,润滑脂在各种恶劣工况下都能够保持较好的润滑效果。
润滑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设备要求来进行。
对于高速轴承等高温、高速的工况,往往选择具有较高黏度指数、耐较高温度的润滑脂;而对于低温和潮湿环境,应选择具有较低的凝固点和较好的防锈性能的润滑脂。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摩擦副材料选择不同类型的润滑脂,如钙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聚氨酯润滑脂等。
在使用润滑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润滑脂应存放在干燥和阴凉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和高温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性能。
其次,在润滑脂涂抹时应均匀涂抹,避免涂抹过多或不均匀导致润滑效果不佳。
最后,在更换润滑脂时应彻底清洗设备和润滑系统,以确保新润滑脂的有效工作。
综上所述,润滑脂是一种常见的润滑剂,由基础油、增稠剂和添加剂等组成。
它具有高黏度、高粘附性和优异的防腐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汽车领域。
在选择和使用润滑脂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设备要求来进行,并且注意合适的存储和涂抹方法,以确保其有效发挥润滑作用。
润滑脂基础知识

润滑脂基础知识1.润滑脂的组成润滑脂主要是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及填充剂组成。
其中基础油占85%-87%,稠化剂占10%-13%;剩下的是添加剂和填充剂。
(1)基础油:润滑脂的基础油主要是矿物和合成油两大类。
合成油是用于制造特种用途的润滑脂。
在润滑脂的组成中,基础油所占的比例最大。
润滑脂的许多重要性质,都是所用的基础油性质决定。
(2)稠化剂:润滑脂的稠化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皂。
(3)添加剂:润滑脂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润滑脂的某些特性,提高其使用性,延长使用寿命。
(4)填充剂:为了提高润滑脂在使用时的机械强度,有时添加某些填充剂,最常用的有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等。
2.润滑脂的分类(1)按组成分类:润滑脂按其所含稠化剂的组成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
其中皂基脂又分为单皂基脂、混合皂基脂和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分为巨脲、膨润土和凡士林。
(2)按润滑脂的用途分类:润滑脂按用途可分为:车用脂、工业用脂、其他用脂。
其中车用脂可分为汽车轮用脂、汽车万向用脂、汽车轮注脂、火车轮脂、火车牵引电机脂、火车制动脂、火车芯盘脂等;工业用脂分为治金工业、纺织工业、轴承工业等。
(3)按牌号分类:润滑脂按牌号可分为:000#、00#、0#、1#、2#、3#、4#等牌号。
数字牌号越大,脂的锥入值越小,脂就越硬。
3.润滑脂的专业术语锥入度--润滑脂的锥入度表示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锥体刺入试料的深度,其单位以0.1mm表示,锥入度越高,稠度越小,反之,稠度越大。
锥入度的大小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浓度和分散状态,而与基础油粘度无直接关系。
滴点--润滑脂规格中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润滑脂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半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就是它的滴点。
滴点越高,其耐热性越好。
稠度--润滑脂触变性的传统指标,它是一个与润滑脂在润滑部们保持能力和密封性能以及脂的加注和输送方式有关的重要指标。
抗水性--指在水中为溶解、不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份和不被水洗掉等的能力。
润滑脂的基本知识(钢铁行业)

6. 极压聚脲润滑脂
钢铁行业飞快的发展,大量先进技术和先进材料 被采用,对钢铁行业用的润滑脂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1.在重负荷、高温和高速运行条件下更能有效的 降低摩擦和磨损; 2.在长期工作和恶劣环境下有很好的稳定性,并 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润滑性; 3.具有较强的密封能力,防止尘埃、水和其它有 害介质进入润滑部位; 4.防腐、耐腐蚀和抗乳化;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看,极压聚脲脂能满足以 上要求,下面对脲基脂的有关技术作一介绍
润滑脂的基本知识 及其有关性能介绍
一、润滑脂的定义 二、润滑脂常见的质量指标及其含义 三、钢铁机械对润滑脂的性能要求 四、钢铁设备用润滑脂主要品种
一、润滑脂的定义
润滑脂是一种常用的润滑剂,从人们日常生 活用的自行车、电冰箱、洗衣机,到农业用的拖 拉机,交通运输用的汽车、火车、船舶、飞机, 以及宇宙飞行器等,润滑脂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润滑脂主要是起润滑作用,同时还兼有防水、防 尘、防锈和密封防护等作用。 润滑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固态油性软膏状, 它是由一种(或多种)稠化剂和一种(或几种) 润滑液体所组成的一种具有塑性的润滑剂。
水淋流失量(38 ℃ , 1h)% 不大于
防腐蚀性(52 ℃,48h) 抗擦伤能力(梯姆肯法) OK值,N 不小于 最大无卡咬负荷PB,N 不小于
--1级 156.9 588.4
10
1级 156.9 588.4
10
1级 156.9 588.4
SH/T0109
GB/T5018 SH/T0203 SH/T0202
目前普遍使用四球试验机来测定润滑脂 的脂膜强度。在球的四周添加润滑脂, 在下面三个球与上面的第四个球之间可 施加负荷,第四球可在任意固定的速度 下旋转。在固定的转速、负荷、温度和 时间下观察四个球点接触的摩擦阻力之 历程。测量球与球之间的磨痕直径,可 评价润滑脂的抗磨性。根据试验中承受 负荷的大小,可评价润滑脂的极压性。 外加轴向载荷在脂膜将破裂前的负荷叫 做临界负荷,以PB表示。
润滑脂基础必学知识点

润滑脂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润滑脂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润滑剂,通常为半固态或全液
态物质。
2. 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负责润滑和冷却作用,
添加剂用于改善润滑脂的性能。
3. 基础油可以根据粘度来分类,常见的有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
不同粘度的基础油适用于不同工作条件。
4. 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抗氧化剂、防锈剂、消泡剂、抗腐蚀
剂等。
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脂的性能和稳定性。
5. 润滑脂的选择应考虑工作条件、温度、负荷、速度等因素。
适当的
润滑脂可以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效率。
6. 润滑脂的使用方法要遵循生产厂家的建议,包括涂抹方法、涂抹量、润滑周期等。
7. 润滑脂的存储和使用要注意防潮、防尘、防杂质等。
长时间不使用
的润滑脂可能会失效,需要定期更换。
8. 润滑脂的性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实际工作验证。
常见的性能指
标包括滴点、凝固点、极压性能、抗磨性能等。
9. 润滑脂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可以通过震动分析、油液检测和外观
检查等手段进行。
10. 润滑脂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注意正确处理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润滑脂基础知识

目录润滑脂基础知识 (2)理化指标及意义 (3)常用料分子式 (5)拟配方: (5)质量指标试验方法 (7)润滑脂游离碱和游离有机酸测定法 (7)锥入度测定法 (8)压力分油测定法: (9)水分测定法 (9)机械杂质测定法(酸分解法) (10)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11)滴点测定法 (11)主要原材料规格与产地 (12)部分添加剂名称: (12)钙基脂专用基础油生产技术要求 (12)基础油: (13)动植物油-1 (15)脂肪酸 (15)碱类 (17)添加剂 (17)八五年前的原料规格一览表 (18)润滑脂基础知识1.定义: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基础油(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
这种产品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和(或)填料。
2.组成:从润滑脂的定义可以看出,润滑脂是由三类物质组成,即:稠化剂、基础油(液体润滑剂)和添加剂。
2.1稠化剂稠化剂能在液体润滑剂中分散和组成骨架,并能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之中,从而形成具有塑性的半固体状润滑脂。
润滑脂常用的稠化剂主要有脂肪酸金属皂、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
2.2基础油润滑剂是具有结构骨架的两相分散体系,基础油是这种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
基础油是有润滑脂的主体。
占润滑脂总量的70%~98%。
它本身是液体润滑剂,对润滑脂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油的种类和性质决定着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润滑脂的某些性能。
如润滑脂的润滑性、蒸发性、低温性和于密封材料的相容性几乎都取决于基础油。
润滑脂的基础油种类很多,主要有矿物油(即石油基础油)、合成油(如合成烃、酯类油、硅油等)。
2.3添加剂润滑脂添加剂是添加润滑脂中,以改进其使用性能的物质,它可以改进润滑脂本身固有的性能,也可以赋予其原来有不具有的性能。
润滑脂中的添加剂包括:结构改善、抗氧剂、金属减活剂(金属钝化剂)、防锈剂、腐蚀抑制剂、极压剂、油性剂、抗磨剂、拉丝性添加剂以及各种填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脂知识
江苏惠丰润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润滑脂
润滑脂 -- 成份
润滑脂是润滑材料的一种,用于减少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润滑脂的定义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及添加剂组成的,常温下呈半流体至半固体状态的塑性润滑剂。
润滑脂主要由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一般润滑脂中稠化剂含量约为10%~20%,基础油含量约为75%~90%,添加剂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
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脂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它对润滑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一般润滑脂多采用中等粘度及高粘度的石油润滑油作为基础油,也有一些为适应在苛刻条件下工作的机械润滑及密封的需要,采用合成涧滑油作为基础油,如酯类油、硅油等。
稠化剂:稠化剂是润滑脂的重要组分,稠化剂分散在基础油中并形成润滑脂的结构骨架,使基础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结构骨架中。
润滑脂的抗水性及耐热性主要由稠化剂所决定。
用于制备润滑脂的稠化剂有两大类。
皂基稠化剂(即脂肪酸金属盐)和非皂基稠化剂(烃类、无机类和有机类)。
添加剂:加入到润滑脂中,可改善某些使用性能的物质。
根据所需要的润滑脂的性能,可加入结构改善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防锈剂、极压剂、油性剂、抗磨剂、拉丝剂等。
润滑脂 -- 分类
按基础油分为:矿物油润滑脂和合成油润滑脂。
按稠化剂分为:皂基润滑脂和非皂基润滑脂。
1. 皂基润滑脂
单皂钙皂、钠皂、锂皂、钡皂、铅皂等
混合皂钙-钠皂、锂-钠皂
复合皂复合钙皂、复合钠皂、复合锂皂等
2. 非皂基润滑脂
有机聚脲、酰胺、阴丹士林、聚四氟乙烯
无机膨润土、硅胶
烃基石蜡、地蜡、石油脂
润滑脂–工作机理
可将润滑脂看作是一块海绵
因化学/物理引力,增稠剂颗粒相互粘附在一起
孔内充满了基础油
因热量、运动、机械或其它作用力,基础油从增稠剂中释放出来
作用力消失后,基础油会被重新吸收到增稠剂中
润滑脂 -- 三大功用
润滑脂的作用主要是润滑、保护和密封。
绝大多数润滑脂主要作用是润滑,称为减摩润滑脂。
如: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通用锂基润滑脂、2号坦克脂、931高温航空润滑脂等。
有一些润滑脂主要用来防止金属生锈或腐蚀,称为防护润滑脂。
如:工业凡士林、枪炮防护脂等。
另有少数润滑脂专作密封用,称为密封润滑脂,如:螺纹脂、7903密封脂等。
润滑脂–性能指标
1.稠度
稠度是指润滑脂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程度,稠度是润滑脂的一个重要指标。
润滑脂的稠度可用锥入度【7】来表示。
2.滴点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3. 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长期储存或长期高温下使用时抵抗热和氧的作用,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在润滑脂长期储存中,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阳光曝晒,并应定期检查游离碱或游离有机酸、腐蚀性等项目的变化,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性能。
4. 低温流动性
衡量润滑脂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低温转矩,即在低温下(-20°C以下)润
滑脂阻滞低速流动轴承转动的程度。
5. 蒸发性
润滑脂的蒸发性(度)表示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期使用时,润滑脂油分挥发的程度,蒸发性越小越好。
脂的蒸发性主要取决于润滑油的性质和馏分组成。
6.机械安定性
机械安定性也叫剪切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
机械安定性差的润滑脂,使用中容易变稀甚至流失,影响脂的寿命。
7.强度极限
润滑脂的强度极限是指引起试样开始流动的所需最小切应力,又称极限切应力。
润滑脂强度极限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脂的强度极限越小,温度降低,脂的强度极限变大,它的大小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和制脂工艺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
8.极压性与抗磨性
涂在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间的润滑脂所形成的脂膜,能承受来自轴向与径向的负荷,脂膜具有的承受负荷的特性就称做润滑脂的极压性。
润滑脂通过保持在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油膜,防止金属对金属相接触而磨损的能力称为抗磨性。
9. 胶体安定性
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保持胶体结构稳定,防止润滑油从润滑脂中析出的性能,也就是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
通常把润滑脂析出油的数量换算为质量分数来表示。
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反应出润滑脂在长期储存中与实际应用时分油趋势,如果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差,则在受热、压力、离心力等作用下易下发生严重分油,导致寿命迅速降低,并使润滑脂变稠变干,失去润滑作用。
10.防腐性
防腐性是润滑脂阻止与其相接触金属被腐蚀的能力。
润滑脂的稠化剂和基础油本身是不会腐蚀金属的,使润滑脂产生腐蚀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氧化产生酸性物质所致。
11.抗水性
润滑脂的抗水性表示润滑脂在大气湿度条件下的吸水性能,要求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中不具有吸收水分的能力。
润滑脂吸收水分后,会使稠化剂溶解而致滴点降低,引起腐蚀,从而降低保护作用。
12. 触变性
润滑脂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就是触变性。
当施加一个外力时,润滑脂的流动在逐渐变软,表现粘度降低,但是一旦处于静止,经过一段时间(很短)后,稠度再次增加(恢复),这种特性称为触变性。
润滑脂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在不适于润滑油润滑的部位润滑,而显示它优良的性能。
润滑脂–失效标准
失效的主要表现形式:
1、氧化变质
2、脂胶体结构破坏
3、基础油挥发
4、脂分油和流失
5、异物混入
6、脂老化(硬化、丧失润滑作用)
符合下述其中之一,即为失效:
1、稠度变化,达到±(15~20)%时,一般需换脂;
2、滴点变化,对皂基脂,下列即判为老化失效:锂基脂140℃以下,钠基脂120℃以下,钙基脂50℃以下,复合铝180℃以下,复合锂200℃以下,其它,变化超过±20%;
3、酸值变化,润滑脂酸值>3mgKOH/g即失效;
4、机械杂质含量,下列为失效
Fe>1% 或Cu>3% 或灰分含量变化率>50%。
润滑脂–选用标准
选择润滑脂时不应单纯比较润滑脂的单价,而应综合考察润滑脂的使用性能、工作温度、润滑周期等。
正确选择润滑脂减少添加次数及耗量,降低了检修费用,减少了停工损失,降低了综合成本。
另外,选择润滑脂时还要详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参照厂家的推荐。
1、考虑润滑脂的用途
2、考虑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
3、考虑润滑部位的负荷
4、考虑到润滑部位速度
5、环境条件因素
润滑脂-特点
优点:1) 使用寿命长; 4) 防锈性好;
2) 满足苛刻条件的润滑; 5) 使用温度范围宽;
3) 密封性好; 6) 简化机械结构。
缺点:
1) 冷却和散热作用不如润滑油; 3) 更换较复杂。
2) 启动时摩擦力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