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_2008-2009__学年第_2_学期_《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期末试卷(A卷)
2008-2009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试卷

9. 黑体,灰体
10. 对数平均温度,
12
三、 (标分标准:每小题1分)
11.×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分数 24 得分
四、 (标分标准:每小题6分)
23.传热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分数 24
得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6分)
23. 描述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基本规律与应用范围。
23.传热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主要应用于固体或静止的流体,遵循傅立叶导热定律() 对流——主要是由于流体流动而引起的传热现象,遵循牛顿冷却定律() 辐射——所有物体都具有热辐射效应,但主要适用于温度相差较大的物体之间,遵循 Stefan-Boltzmann定律()
(B)等于零
(C)小于零
3.对于未饱和湿空气,露点为( )
(A)干球温度
(B)湿球温度
(C)水蒸汽分压力对
应的水的饱和温度
4.物体1为无限长的圆柱表面,物体2为无限大平面,则表面1对表面2
的角系数为( )
(A)X1,2=0.2
(B)X1,2=0.5
(C)X1,2=1
5.冬天时节,如白天晒被子,晚上人盖着睡觉会感到暖和一些,这是
(5分) 其中,
(2分)
(1分)
(2)
(2分) (1分)
积分: 按初始条件:
(2分)
(2分) (1分)
一、 (标分标准:每小题2分)
分数 10分
得分
1.C 2.B 3.C 4.B 5.B
分数 10 得分
二、 (标分标准:每小题2分)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二章稳态热传导基本概念

2. 常温边界
系统边界温度恒定,即 (T = T_b)
3. 周期性边界
系统边界温度呈周期性变化, 即 (T(x, y, z, t) = T(x + L, y,
z, t))
求解方法
有限差分法
将导热微分方程转化为差 分方程,通过迭代求解温 度分布。
有限元法
将导热微分方程转化为变 分形式,利用有限元离散 化求解温度分布。
在稳态热传导过程中,导热系数和热 阻共同决定了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特 性。
当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其对应的热 阻就越小,表示热量传递越容易;反 之,导热系数越小,热阻越大,热量 传递越困难。
04 稳态热传导的实例分析
一维稳态热传导
总结词
一维稳态热传导是热传导在单一方向上的情况,常见于细长物体或薄层材料。
三维稳态热传导
要点一
总结词
三维稳态热传导涉及三个方向的热量传递,常见于球体或 立方体。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三维稳态热传导中,热量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传递 ,常见于球体或立方体等三维物体。三维稳态热传导的温 度分布在不同方向上都是稳定的,其数学模型比一维和二 维情况更为复杂,需要考虑三个方向的热量传递。三维稳 态热传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重要意义,如地球内部的 热量传递、建筑物的散热分析等。
稳态热传导的重要性
01
02
03
工程应用广泛
稳态热传导在许多工程领 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建筑、 机械、航空航天等。
基础理论支撑
稳态热传导是传热学的基 础理论之一,对于理解更 复杂的传热过程和现象至 关重要。
节能减排
通过掌握稳态热传导规律, 有助于优化能源利用,实 现节能减排。
稳态热传导的应用场景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 词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教学改革 ; 全工程 ; 安 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 : E (9 ̄ ) 林 l 17 - ,男,湖南桂阳人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 究方向 : 亿 热能利用;
的部 分研 究成 果 。
“ 工程 热力学 与传热学 ”课程 是安 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 础 析解决实际工程热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培 养安全用热的能力,
课 程 之一 , 起 着 联 结 本 专 业 基 础 课 与 技 术 课 的 桥 梁 作用 。 可 见 并为学生学 习有关的专业课程提 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
育,培养出适于该行业的高层次安全 专业人 才,其培养 目标为 : 内容提 出,同时要求学生 “ 了解由于热能的转换 与传递过程 中可 培养掌握现代石油、石化工业 生产 过程中安 全技 术和安全管理 能发生 的安全 问题,学会避免类似 问题 的计 算方法 ” 。 方法, 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科学和研究、 安全监察 与管理、 工作的复合型高级 工程 技术人才。 口
一
2 课 程 的教 学大纲 .
适应人才培 养目标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 “ 工程 热力学与传热 学”课程培养 目标,在 原有教学 大 纲的基 础上 ,对课程 教学 大纲 进行了修订,主要表现在 以下 ()在课 程 目标 中增 加了 “ 1 培养 学生分析 和避免 热能转换
1 课 程 的人 才培 养 目标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2-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2-4-2 流动功(flow work)
1. 推动功:开口系统中因工质流动而传递的功。
1
dm1
1
dx1
p1 v1 T1 A1
2
dm2
2. 表示:
2
dx2
p2 v2 T2 A2
入 口 处 :W f 1 p1 A1dx1 p1dV1 p1v1dm1
出 口 处 :W f 2 p2 A2dx2 p2dV2 p2v2dm2
(3)流动功并不是工质本身的能量。是由泵(风机) 提供用来维持工质流动,并伴随工质流入(出) 而带入(出)系统的能量。
2-4-3 焓 (enthalpy)
定义:焓 H = U + p V J kJ 比焓 h = u + p v J /kg kJ/ kg
说明
(1)物理意义:焓表示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
2-4-6 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其它形式
➢ 任意过程 Q = H + W t q = h + wt
➢ 任意微元过程 Q = d H + Wt q=dh+wt
➢ 可逆过程 Q = H - 12 V d p q = h - 12 v d p
➢ 可逆微元过程 Q = d H - V d p q=dh -vdp
思考题
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任何循环的净热量等于该 循环的净功量。
2. 热力过程中,工质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然降低。 3. 工质从同一初态出发,分别经历可逆过程和
不可逆过程达到相同的终态,则两过程中工质 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相同。 4. 工质所作的膨胀功与技术功,在某种条件下,两者 的数值会相等。
(2)焓是一个状态参数。 (3)焓的基准点可以人为确定。
河南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旅行社管理
1月20日上午 1月18日下午 1月20日上午 1月18日下午 1月20日上午 1月18日下午 1月20日上午 1月18日下午 1月20日上午 1月18日下午 1月20日上午 1月18日下午 1月20日上午
旅游08
53 旅游心理学 绩效管理
人力08
85 员工招聘 零售管理
基础摄影测量学 遥感08 53 数字图像处理 高频电子电路 电科08 84 电磁场与波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电气08 256 微机保护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电气本10 127 微机保护 供电技术 自动化08 235 自动控制原理 测控08 109 科学仪器原理 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 (1-6班) 液压与气压传动
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 机制本10 156 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制单08 57 液压与气压传动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计算机08 113 通信原理概论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08 125 通信原理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网络08 120 网络与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学 信管08 82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计算机本10 101 通信原理概论
5
河南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专业 年级 金融08 人 数 59 考试课程 考试时间 主考 教师 程相如 耿丽萍 任昉 冯进峰 王挺 吴玉萍 李大林 张磊 张大峰 杨中娟 薛中会 斯琴 张大峰 各 班 所 在 考 场 备注 1班 3206 3207 3207 3108 3108 3208 3208 3313 3313 3314 3314 3315 3315 2班 3206 3207 3207 3108 3108 3208 3208 3313 3313 3314 3314 3315 3315 3108 3108 3310 3310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河南理工大学成绩单

70
必修
2011-06
一年级健美操2
1.5
88
必修
2011-06
日本文化解读
1.0
通过
任选
2011-06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0
89
必修
2011-06
大学英语b-2
4.0
79
必修
2011-06
大学物理b-1
3.5
67
必修
2011-06
高等数学a-2
6.0
63
必修
2011-06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大学美育
2.0
通过
选修
2011-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77
必修
2011-12
大学生建模竞赛
1.0
69
任选
2011-12
煤矿地质学
3.0
74
必修
2011-12
中美煤矿安全比较
1.0
75
任选
2012-05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0
81
任选
2012-05
经典广告案例欣赏
1.0
80
任选
2012-05
计算方法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历年学习成绩单
姓名
学号
性别
学制
院系
专业
专业方向
班级
入学日期
毕业时间
课程名
学分
成绩
课程属性
考试时间
课程名
学分
成绩
课程属性
考试时间
军事技能训练(军训)
2.0
良好
必修
2010-09
河南理工大学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咨询:3987551,398755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培育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操纵理论、运算机科学等大体理论,把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运算机操纵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学生学习的要紧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还有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电机学、自动操纵原理、自动操纵系统、运算机操纵、电力工程、发电厂、电力电子、检测技术、智能电器等课程。
本专业要紧特点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电力公司和发电厂、电工制造业、工业电气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等部门和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系统分析与运行、信息处置、实验分析、设备制造和技术治理等工作和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培育具有操纵理论、信息处置、自动检测与仪表、运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式,把握生产进程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子与运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学生学习的要紧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还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操纵理论、自动操纵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信号与系统分析、微机原理及应用、运算机操纵、系统辨识、最优操纵、智能操纵等课程。
本专业的特点是以操纵理论和技术为主,电子技术与操纵理论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学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自动化、生产进程操纵、运算机操纵、数字化信息系统和电子产品与自动化仪表等领域的工程设计与开发、调试、运行、技术治理和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覆盖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运算机通信等领域,培育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大体知识,具有电子工程、信息系统理论及信息处置技术,运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受到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具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河南理工大学第二学位四专业课表

周日 Sunday
理论力学 土木楼103 画法几何 3108
4--17周
安全学原理(双语) 土木楼 202 3-10周 理论力学 土木楼103 4--17周
电工电子技术 3212
电工电子技术 3406 电机学 电气楼506 1--12周 可靠性工程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电气楼501 12--19周 2-2405 10--18周 矿山地质学 2-2303 4-14周 有机化学 3604 电工与电子技术 单片机原理 电气楼105 1--16周 电气楼402 1--12周 人工环境学 采煤概论 电气楼201 3--10周 2-2404 10-17周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3-3404 4--17周 高数 3206
周一 Monday 采矿 煤化工 第一大节 电气 安全 采矿 煤化工 第二大节 电气 安全 采矿 煤化工 第三大节 电气 安全 采矿 煤化工 第四大节 电气 安全 采矿 煤化工 第五大节 电气 安全 可靠性工程 2-207 12--19周 矿业经济学 3602 1--8周 电工电子技术 3314 电工电子技术 电气楼402 1--16周 工程燃烧学 3-3314 11-18周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3507 4--17周 有机化学 3608 电机学 电气楼506 1--12周 采煤概论 2-2407 10-17周 矿山地质学 2-2303 4--13周 工程数学 电气楼104 1--12周 大学计算机基础 3-3501 4-14周 现代企业管理 3-3508 1--12周
周二 Tuesday
周三 Wednesday 现代企业管理 3-3507 1--12周
高数 3506 工程数学 电气楼104 1--12周 采煤概论 能源楼402 10-17周
工程数学 电气楼104 1--12周 安全系统工程(双语 2-2213 5-12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 2008-2009 学年第 2 学期《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试卷(A 卷)1.卡诺机A 工作在927℃和T 的两个热源间,卡诺机B 工作在T 和27℃的两个热源间。
当此两个热机的热效率相等时,T 热源的温度为 K 。
2.物体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这种物体称为 ,物体的单色黑度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称为 。
3.在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沿热表面不断地吸收和放出热量,故温度沿整个热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常采用 表示其平均温度,它的表达式为 。
4.热量传递的推动力是,质量传递的推动力是 。
5.理想气体经一绝热自由膨胀过程至终态,系统内能 ,系统温度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 平衡状态2. 第二类永动机3.露点温度4. 第二类边界条件5. 对流换热6. 热辐射1.平衡状态:热力系在无外界的影响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2.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取得热量并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的循环发动机。
3.露点温度:未饱和湿空气在水蒸汽分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至饱和湿空气时的温度。
4.第二类边界条件:给定物体表面上的热流密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5.对流换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直接接触而发生的热量传递。
6.热辐射:由于自身温度或热运动的原因而激发的电磁波传播。
1.将卡诺循环在v p -图和s T -上表示出来,并在图中用面积表示做功大小。
2.为什么余隙容积又叫有害容积? 3.简述水的相变过程在v p -上的规律。
4.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男主人公杰克在海水里被冻死而女主人公罗丝却因躺在筏上而幸存下来。
试从传热学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5.下图为一组电子元件的散热,试分析:(1)为增强散热,这些元件是集中还是分散放置?(2)如果某一元件对温度要求较高或不能承受较高温度,则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6.有一台钢管换热器,热水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束间作多次折流横向冲刷管束以冷却管内热水。
有人提出,为提高冷却效果,采用管外加装肋片并将钢管换成铜管。
请你评价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三、 (评分标准:每小题5分)o sov2.(1)余隙容积使气缸吸气容积减小,使压气机生产量减小;(2)排气压力越高,有效容积减小,当排气压力高到一定程度,压气机无法吸气。
3.水的相变过程可以归纳为一点(临界点)、两线(饱和液态线,饱和汽态线)、三区(液相区,汽液两相共存区,汽相区)、五态(未饱和态,饱和水态,湿饱和蒸汽态,干饱和蒸汽态和过热蒸汽态)。
4.杰克在海水里其身体与海水间由于自然对流交换热量,而罗丝在筏上其身体与空气之间产生自然对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的自然对流强度要远大于空气,因此杰克身体由于自然对流散失能量的速度比罗丝快得多。
因此杰克被冻死而罗丝却幸免于难。
5. (1)分散放置要好,能有效削弱边界层。
(2)应将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元件放在前端,此时在电子元件表面形成的边界层较薄。
6.该换热器管内为水的对流换热,管外为空气的对流换热,主要热阻在管外空气侧,因而在管外加装肋片可强化传热。
注意到钢的导热系数虽然小于铜的,但该换热器中管壁导热热阻不是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因而无需将钢管换成铜管。
1.空气在某压气机中被压缩。
压缩前空气的参数是p1=0.1MPa, v1=0.845m3/kg; 压缩后的参数是p2=0.8MPa, v2=0.175m3/kg。
假定在压缩的过程中,1kg空气的热力学能增加146kJ,同时向外放出热量50kJ,压气机每分钟生产压缩空气10kg。
求:(1)压缩过程中对每公斤气体所作的功;(2)每生产1kg的压缩气体所需的功;(3)带动此压气机至少要多大功率的电动机?1.(1)压缩过程所作的功分析可知,在压缩过程中,进、排气阀均关闭,因此取汽缸中的气体为热力系,(1分)由闭口系能量方程得:kgkJkgkJkgkJuqw/196/146)/50(-=--=∆-=(3分)(2)生产压缩空气所需的功选气体的进出口、汽缸内壁及活塞左端面所围空间为热力系,由开口系能量方程得(1分))/(5.251)/845.0101.0/175.0108.0()/146()/50()(3333kg kJkgmkPakgmkPakgkJkg kJpvuqhqwt-=⨯⨯-⨯⨯---=∆-∆-=∆-=(4分)(3)电动机的功率kWkgkJskJwqPtm9.41/5.251)60/10(=⨯==(3分)2.一可逆热机在质量相同的热物体和冷物体之间工作。
热物体的初温为1T,冷物体的初温为2T,两物体始终保持压力不变,且无相变,试求:(1)此系统最终达到平衡时的温度;(2)该热机总共输出的功量;(3)如两物体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至温度相等,求平衡温度及两物体总熵的变化。
2.(1)取热物体、冷物体及热机为孤立系,设系统平衡是的温度为mT,则(1分),W21isoSSSS∆+∆+∆=∆因0W=∆S,故⎰⎰=+=∆+∆=∆m mT TTmcTmcSSS T T21iso12TdTd(2分)即0lnln1=+BmmTTmcTTmc,所以系统平衡时的温度21TTTm=。
(2分)(2)热物体为有限热源,过程中放出热量1Q,冷物体为有限冷源,过程中吸收热量2Q)(11mTTmcQ-=,)(22TTmcQm-=(1分)热机为可逆热机时,作功量最大,)2(2121max mTTTmcQQW-+=-=(2分)(3)平衡温度由能量平衡方程式求得,即(1分))()(21TTmcTTmcpp-=-故221TTTp+=(1分)两物体组成系统的熵的变化量为⎰⎰+=+=∆+∆=∆p pT T TTTTmcTmcTmcSSS T T2122121124)(lnTdTd(2分)3、由三层材料组成的加热炉炉墙。
第一层为耐火砖。
第二层为硅藻土绝热层,第三层为红砖,各层的厚度及导热系数分别为d1=240mm,λ1=1.04W/(m·℃),d2=50mm, λ2=0.15W/(m·℃),d3=115mm, λ3=0.63W/(m·℃)。
炉墙内侧耐火砖的表面温度为1000℃。
炉墙外侧红砖的表面温度为60℃。
试计算硅藻土层的平均温度及通过炉墙的导热热流密度。
4.如果测得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分别为15℃、0℃,墙体厚度为20cm 。
已知墙体的导热系数为0.5 W/mK ,空气与墙体内表面对流传热系数为 h=5W/m 2K ,空气与墙体外表面对流传热系数为 h=4W/m 2K ,求房间内外墙表面的温度及热流大小。
4.总的热阻为 kh h R t δ++=2111 (3分) 由已知得: K /W 521⋅=m h ,K /W 422⋅=m h ,K /W 5.0⋅=m k ,m 2.0=δ,得(1分)W /K 85.02⋅=m R t (1分)热流: K W/m 65.1785.0015q 221⋅=-=-=t air air R t t (3分)内墙温度: C h q t t a i r w 47.115165.17151111=⨯-=-= (2分)外墙温度: C k q t t w w 41.45.02.065.1747.1112=⨯-=-=δ (2河南理工大学 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A 卷)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已知 δ1=0.24m, λ1=1.04W/(m ⋅℃) δ2=0.05m, λ2=0.15W/(m ⋅℃) δ3=0.115m, λ3=0.63W/(m ⋅℃) t 1=1000℃ t 2=60℃t 1qt 1r 1t 2r 2t 3r 3t 4214312123121123221259/700289t t q W m t t q t t q δδδλλλδλδλ-==++=-==-=℃℃硅藻土层的平均温度为℃499232=+t t(2分)(4分) (2分)(2分)(2分)t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密………………………………封………………………………线…………………………4. 杰克在海水里其身体与海水间由于自然对流交换热量,而罗丝在筏上其身体与空气之间产生自然对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的自然对流强度要远大于空气,因此杰克身体由于自然对流散失能量的速度比罗丝快得多。
因此杰克被冻死而罗丝却幸免于难。
5. (1)分散放置要好,能有效削弱边界层。
(2)应将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元件放在前端,此时在电子元件表面形成的边界层较薄。
6.该换热器管内为水的对流换热,管外为空气的对流换热,主要热阻在管外空气侧,因而在管 外加装肋片可强化传热。
注意到钢的导热系数虽然小于铜的,但该换热器中管壁导热热阻不 是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因而无需将钢管换成铜管。
分析可知,在压缩过程中,进、排气阀均关闭,因此取汽缸中的气体为热力系,(1分)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得:kg kJ kg kJ kg kJ u q w /196/146)/50(-=--=∆-= (3分) (2)生产压缩空气所需的功选气体的进出口、汽缸内壁及活塞左端面所围空间为热力系,由开口系能量方程得(1分))/(5.251)/845.0101.0/175.0108.0()/146()/50()(3333kg kJ kg m kPa kg m kPa kg kJ kg kJ pv u q h q w t -=⨯⨯-⨯⨯---=∆-∆-=∆-= ( 4分)(3)电动机的功率kW kg kJ s kJ w q P t m 9.41/5.251)60/10(=⨯== (3分)2.(1)取热物体、冷物体及热机为孤立系,设系统平衡是的温度为m T ,则 (1分) ,W 21iso S S S S ∆+∆+∆=∆ 因0W =∆S ,故 ⎰⎰=+=∆+∆=∆mm T T T mc TmcS S S T T 21iso 120Td T d (2分)即 0ln ln1=+Bm m T Tmc T T mc ,所以系统平衡时的温度 21T T T m =。
(2分)(2)热物体为有限热源,过程中放出热量1Q ,冷物体为有限冷源,过程中吸收热量2Q )(11m T T mc Q -=, )(22T T mc Q m -= (1分)热机为可逆热机时,作功量最大,)2(2121max m T T T mc Q Q W -+=-= (2分) (3)平衡温度由能量平衡方程式求得,即 (1分) )()(21T T mc T T mc p p -=- 故 221T T T p +=(1分) 两物体组成系统的熵的变化量为 ⎰⎰+=+=∆+∆=∆pp T T T T T T mc T mc Tmc S S S T T 2122121124)(lnT d T d (2分) 3.4.总的热阻为 kh h R t δ++=2111 (3分) 由已知得: K /W 521⋅=m h ,K /W 422⋅=m h ,K /W 5.0⋅=m k ,m 2.0=δ,得(1分)W /K 85.02⋅=m R t (1分)热流: K W/m 65.1785.0015q 221⋅=-=-=t air air R t t (3分)内墙温度: C h q t t a i r w 47.115165.17151111=⨯-=-= (2分) 外墙温度: C k q t t w w 41.45.02.065.1747.1112=⨯-=-=δ (2分)已知 δ1=0.24m, λ1=1.04W/(m ⋅℃) δ2=0.05m, λ2=0.15W/(m ⋅℃) δ3=0.115m, λ3=0.63W/(m ⋅℃) t 1=1000℃ t 2=60℃t 1qt 1r 1t 2r 2t 3r 3t 4214312123121123221259/700289t t q W m t t q t t q δδδλλλδλδλ-==++=-==-=℃℃硅藻土层的平均温度为℃499232=+t t(2分)(4分) (2分)(2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