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内存数据库的OPC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 y s t e m f o r ea r l — t i me , s abi t l i t y, t O me e t OP C r e l -t a i me mo n i or t in g s y s t e m d e ma n d, wi m b e t t e r ea r l -t i me mo n i t o i r n g o f he t e f f ct e , C n a b e us e d f o r i n d u s t r i l a OPC ea r l —t i me m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第2 3卷 第 7期 2 0 1 3年 7月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发 展
COMP UT ER T ECHNOLOGY AND DEVEL OP M7
J u l y 2 0 1 3
基 于 内存 数 据 库 的 OP C 监 测 系 统 的 设 计 与 实 现
o n Ma i n Me mo r y Da t a ba s e
WA NG Ho n g - w e i , F A N G Qu n , C HE N We i
( C o l l e g e o f Ma t h e ma t i c&C o mp u t e r S c i e n c e , A n h u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u 2 4 3 0 0 1 , C h i n a )
王宏伟 , 方 群, 陈 伟
( 安 徽 师范 大学 数 学计 算机科 学学 院 , 安 徽 芜湖 2 4 3 0 0 1 )
摘 要: 工业 O P C实时 监测 系统要 求系统 能够 快速 响应并 及时处 理大 批量实 时数 据 , 传统 关系 型数据 库较难 满 足 , 内存数
基于WinCE的OPC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CN4321258/TP ISSN10072130X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COMPU TER EN GIN EERIN G&SCIENCE2007年第29卷第6期 Vol129,No16,2007 文章编号:10072130X(2007)0620124204基于WinCE的O PC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 n of aWinCE2Based O PC Data Collecting System尤 枫,邵俊军,赵恒永YOU Feng,SHAO Jun2jun,ZHAO H eng2yong(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School of Inform atio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B eijing U niversity of Chemical T echnology,B eijing100029,China)摘 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OPC数据采集方法在工业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WinCE系统和OPC技术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基于WinCE的嵌入式OPC数据采集方案。
该方案是工业数据采集的一种新的实现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nCE and OPC,a WinCE2based OPC data coll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ndustrial control.It is a new way of data collection,and has a great ap2 plication prospect.关键词:OPC;WinCE;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K ey w ords:OPC;WinCE;data collecting;embedded system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1 引言OPC(OL E for Process Control,简称OPC)是OPC基金会制定的一套过程控制软件的互操作性规范,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现场过程控制系统和企业上层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使工业控制朝着标准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opc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10•利用O P C 通讯技术,将P L C 、WINCC 、MATLAB 三者通过固定协议建立通讯,建立电机控制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搭建运动控制系统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
论文从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介绍了系统地整体架构,详细阐述了虚实结合的关键技术实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1 引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于网络共享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并在教育领域掀起热潮,为教育手段尤其是实验教学手段更新注入新的活力。
201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又于2017年决定未来4年认定1000项左右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李佐军,地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4)),并已批准3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逯明宇,王敏,“新一代虚拟现实+高等教育”生态圈的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5):38-44+120-121)。
随着2018年新工科教学改革战略的提出,持续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环境,开发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
目前各大高校在电气工程领域里,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网络化动态测试虚拟仪器实验室设计与开发(王娜,徐光华,侯成刚,网络化动态测试虚拟仪器实验室设计与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05):47-51);湖南大学进行了矿业工程“一横一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赵伏军,王海桥,叶洲元,矿业工程"一横一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哈尔滨工程大学进行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其中理论教学采用了多媒体及仿真技术辅助教学,实验教学采用了虚拟仿真实验(张敬南,彭辉,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9):236-239)。
基于OPC技术的电能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青岛科技大学 a . 机 电工程学 院 ; b . 中德科技学院 。 山东 摘
青岛 2 6 6 0 6 1 )
要 :O P C技术 提供了工业 控制领域 的标准接 口, 实现 了 O P C服务器与客户端应用程 序之间的数据通讯 , 解决 了各种设 备驱动的兼
容 问题 。利用该技术开发的电能数据采集系统 , 硬件上采 用 R S一 4 8 5接 口进行连接 , 软件 上通过 O P C服务器 软件 , 实 现不 同
b .S i n o — G e r m a n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Q i n g d a o S h a n d o n g 2 6 6 0 6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OP C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v i d e s a s t a n d a r d i n t e r f a c e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c o n t r o l ,a c h i e v e s d a t a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b e t we e n OP C s e r v e r s
b a s e d o n t h i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d o p t s RS - 4 8 5 t o r e a l i z e h a r d wa r e c o n n e c t i o n a n d u s e s OP C s e r v e r s o f t w a r e t o r e a l i z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基于OPC的第三方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现 场 设 备 , 决 了 设 备 驱 动 程 序 与 D S 系统 必 须 一 一 对 应 的 问 题 。 解 C
关 键 词 :O C;C M ;通 信 协 议 ;数 据 采 集 P O
中 图分 类 号 :T 2 3 5 P 7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 5 — 9 8 2 1 ) 2 0 3 — 3 2 8 7 9 f0 0 l — 12 0
为 主 框 架 提 供 统 一 的 通 信 调 用 接 口 , 框 架 部 分 通 过 接 口 的 调 用 来 实 现 对 设 备 IO 的 统 一 管 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 / 调
和 通 信 信 息 的 集 中监 视 , 提 供 通 用 O C S re 接 口 , 上 层 应 用 系统 通 过 O C Cin 并 P evr 使 P l t可 实 时 地 访 问 e
te c re p n ig te d vc r e ,wh n te DC y t m u g a e h e ie d v r mu t b p r d d a c r i gy t wi n v tby h o s o d n h e ie d v r i e h S s se p r d ,t e d vc r e s e u g a e c o dn l ,i i l i e i l l a
De i n a d i l me t t n o a a c l c in s se fo sg n mp e n a i f d t ol to y t m r m o e t e t id a t e i e a e n OPC h h r -p ry d v c s b s d o
H N Q n n,H o A ig Mi S IB
基于OPC的实时数据获取技术

基于OPC的实时数据获取技术1 引言组态软件通过I/O驱动程序从现场I/O设备获得实时数据,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后,一方面以图形方式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另一方面按照组态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指令将控制数据送给I/O设备,对执行机构实施控制或调整控制参数[1,2]。
目前,企业办公自动化已经基本普及,Windows操作平台以及微软的COM/DCOM/OLE 技术已成为应用软件之间通信的事实上的标准。
在生产控制领域,DCS、SCADA、PLC等技术已经成熟,各种现场总线标准正在迅速推广。
但是,管控一体化存在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即现场设备与应用软件之间难以实现开放的、无缝隙的连接。
在生产现场,存在着大量控制器和现场数字设备,这些设备来自不同的制造商,遵从不同的通讯标准,只能组成各自的控制系统,与特定的应用软件通讯。
虽然某些网络之间可通过协议转换实现互联,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传统的过程控制系统中,为使每一个应用程序与设备交换信息,必须为每个设备提供相应的驱动程序,在数据源与客户程序之间分别建立一对一的驱动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的应用软件与数据源接口方式由于设备多样性和驱动程序不兼容性,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 应用程序开发者必须花费大量精力开发各种设备的驱动接口,计算机硬件厂家要为不同的应用软件编写不同的驱动程序,这种程序可复用程度低,不符合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典型的高级语言软件开发过程约有25~30%的时间用于编写这类接口,使开发时间和费用大大增加;(2) 设备不具有互操作性,使用中硬件的升级、变更和增加都可能造成驱动程序的变化,从而在维护过程中引起二次投资;(3) 由于每一驱动软件有各自的驱动程序,当多个应用软件读取同一数据源时,经常生冲突;(4) 设备厂商虽然可能提供驱动程序,但与用户开发应用软件往往不一致,限制了用户对软件和设备的自由选择。
可见,在现场设备与应用软件之间提供标准的接口,实现开放的、无缝隙的连接,是顺利推进企业管控一体化的关键。
opc技术实现及应用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PC技术实现及应用姓名:汪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指导教师:陶维青2003.2.1旦旦竺丝查生些丝生旦I圣l3一I添加ATL支持选择“是(y)”按钮,关闭弹出的对话框,将在工程中加入ATL支持的相关代码,这些相关代码包括了COM库初始化的功能。
3.3.2创建COM服务器然后,在需要创建OPC服务器的地方加入如下代码:IOPCServer木PIOPCServer2NULL:HRESULThr=CoCreateInstance(CLSID—SIMATICOPCServer,NULL,CLSCX—LOCAL—SERVER,IIDIOPCServer,(void¥})&pIOPCServer):其中CLSID—SIMATICOPCServer是所要创建的OPC服务器的CLS【D号,可从OPC服务器供应商相关文献中查到。
CLSCX—LOCAL—SERVER表示创建本地进程外服务器。
IID-IOPCSeryer是IOPCServer接口的接口ID号PIOPCServer是OPCServer对象的IOPCServer接口指针。
同时在源文件得头部用“#Include”包括服务器输出的##.h文件和##i.h文件,其中##为服务器工程名。
#include”服务器路径\##.h’#inelude”服务器路径\##_i.C”3.3.3添加Group首先在服务器里使用OPCServer对象IOPCServer接口的AddGroup函数创建…个group,AddGroup函数返回OPCGoup对象的IOPCItemMgt接口,该接口提供了增加,删除和控制一个组内的Item的功能。
AddGrouP函数定义如下:HRESULTAddGrouP(n,string]LPCWSTRszName,n]BOOLbActive,n]DWORDdwRequestedUpdateRate,[in]OPCHANDLEhClientGroup,[unique,in]LONG*pTimeBias,22IOPCServer的RemoveGrouP函数删除Group,释放IOPCSeI-ver接口,关闭OPC服务器。
冗余OPC客户端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文章 编 号 :1 7 - 9 X( 0 0 0 - 0 20 6 2 6 1 2 1 l 30 6 — 4
冗 余 OP C客 户 端 的数 据 采 集 系统 研 究
贺 伟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 电子信息工程系 , 四川 郫县 6 14 ) 1 7 1
摘 要 : C全 称 是 O Efr rcs o t l它 的 出现 为 基 于 W id w OP L oes nr , oP C o n o s的应 用 程 序 和 现 场 过 程 控制 应 用 建 立 了桥梁. 目前 , 很 多数 据 集 成 系 统 中 , 采 用 OP 在 都 C技 术 来 做 为 数 据 集 成 的通 道 . 是 由 于 OP 但 C客 户 端 和 OP C 服 务 器 之 间 是 通 过 双 绞 线 来 连 接 的 , 免 会 出 现连 接 故 障 , 而 导 致 整 个 系 统 停 运 . 了 提 高 数 据 集 成 系统 的 难 从 为
IE E E可靠 性 协 会 对 冗 余 的定 义 是 “ 需 要 在 时运 行并完 成 指定功 能 的备 用措施 ” 这意 味着在 . 正 常 时 , 于冗余 状 态 的 子 系统 只 有一 个 是运 行 处 的. 同时 ,E E安全 系 统标 准 委员 会 将冗 余 系统 IE
定 义 为“ 某一 设 备或 系 统 与 另一设 备或 系统 的基 本 功 能完全 相 同 , 们 不 管其 中一个 是 运行 还 是 他 故 障 , 一个 都 可 以执 行要 求 的功 能 ” 冗 余 系 统 另 .
1 OP C技 术 概 述
O C是 基 于 Mirs f P coot公 司 的 D sr ue i i td tb itr t pi t n( NA)构 架 和 C mp n n neNe Ap l ai D c o o o et O jc d l( O betMo e C M)技术根 据 易 于扩展 性 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