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习题解答
暖通空调习题答案汇总

湿空气习题1、区分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饱和温度。
2、若要独立地确定空气的状态点,至少需要确定两个状态参数,哪两个状态参数可以用于独立确定空气的状态点?3、如果有初始状态为的空气,大气压力为101325Pa,向其加入5g/kg的水蒸气,求其终状态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4、在1000kg的空气(20℃,60%)中加入1000kJ的热量和2kg的水蒸气,求空气最终的状态参数。
5、简述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类型及特点。
6、某舒适性空调房间采用全空气空调方案,空调冷负荷为15000W,湿负荷为6kg/h,室内设计参数为: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0%。
夏季大气压力为1013kPa,表冷器将新风和回风的混合风处理到17℃、95%,空气的密度为1。
2kg/m³,求该房间的空调送风量。
7、某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空调方案,冬季房间空调总热负荷为10000W,湿负荷为3kg/h,冬季室内设计参数为:干球温度18℃、相对湿度30%,需用的新风量为900m³/h,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参数为:干球温度—10℃、相对湿度50%,冬季大气压力为1013kPa,送风温差为10℃,空气的密度为1。
2kg/m³,质量定压热容为1.01kJ/(kg·K),求该空调系统新风和回风混合后的送风状态.8、简述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的特点及其使用范围。
9、简述按送、回风口位置和型式不同而划分的5种气流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10、简述水环热泵空调系统适用范围。
11、一个由多区域空气处理机组服务的特殊区域的设计冷负荷为0.5kW,SHF=0。
8。
进入盘管的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9 o C,湿球温度为21 o C(比焓为60。
63 kJ/kg)。
离开盘管的空气干球温度为10 o C,相对湿度为90%(比焓为27.338 kJ/kg)。
区域空气参数为:干球温度为24 o C,相对湿度为50%(比焓为47.804 kJ/kg)。
暖通空调习题集和答案

时刻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β
△tr/℃
tWp/℃
tW,τ/℃
时刻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β
△tr/℃
tWp/℃
tW,τ/℃
2-5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朝向修正%
修正后耗热量
Q/W
南外墙
*
=
18
-5
23
1
-15
南外窗
12
1
-15
《暖通空调》复习详细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1—1 暖通空调在建筑环境控制中担负着怎样的技术使命?【答】作为一门应用性的技术科学,暖通空调肩负着这样的使命: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技术,为人类创建一种健康、舒适而又富有效率的建筑环境,从而满足现代社会里人们在生活、工作及其他活动中对室内环境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
1-2 暖通空调主要的系统类型有哪些?各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暖通空调主要有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三种系统类型.供暖系统通过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向室内补充热量,主要针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温度参数的合理调控,以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一般由热源、散热设备、和输送管道等组成。
通风系统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采用换气方式,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由温度、湿度及气流速度所表征)和(或)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适当调控,以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求,一般由风机、进排风或送风装置、风道以及空气净化和(或)热湿处理设备等组成。
空气调节系统,是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品质,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洁净度、成分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严格控制,以满足人类活动高品质环境需求,基本组成包括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包括风机、水泵、风道、风口与水管等)、空调末端装置及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等。
1—3 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答】空调系统可以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型,主要标准是按照空气调节的作用或服务对象而划分的。
舒适性空调作用是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状态,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以利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而工艺性空调作用是维持生产工艺过程或科学实验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1-4 现代暖通空调在观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技术上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答】首先是对其功能的观念转变,不但要为人类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还要肩负节能减排,保护地球资源和有效利用能源的重任;其次是深度方面,已远不限于为人类活动创建适宜的建筑环境,更着眼于室内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再者是服务对象方面,它的应用不在是某些特定对象享用的“奢侈品",而应视为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更大价值、谋求更快发展的必需品。
暖通空调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1-1 暖通空调在建筑环境控制中担负着怎样的技术使命【答】作为一门应用性的技术科学,暖通空调肩负着这样的使命: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技术,为人类创建一种健康、舒适而又富有效率的建筑环境,从而满足现代社会里人们在生活、工作及其他活动中对室内环境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
1-2 暖通空调主要的系统类型有哪些各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暖通空调主要有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三种系统类型。
供暖系统通过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向室内补充热量,主要针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温度参数的合理调控,以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一般由热源、散热设备、和输送管道等组成。
通风系统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采用换气方式,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由温度、湿度及气流速度所表征)和(或)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适当调控,以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求,一般由风机、进排风或送风装置、风道以及空气净化和(或)热湿处理设备等组成。
空气调节系统,是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品质,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洁净度、成分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严格控制,以满足人类活动高品质环境需求,基本组成包括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包括风机、水泵、风道、风口与水管等)、空调末端装置及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等。
1-3 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答】空调系统可以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型,主要标准是按照空气调节的作用或服务对象而划分的。
舒适性空调作用是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状态,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以利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
而工艺性空调作用是维持生产工艺过程或科学实验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1-4 现代暖通空调在观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技术上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答】首先是对其功能的观念转变,不但要为人类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还要肩负节能减排,保护地球资源和有效利用能源的重任;其次是深度方面,已远不限于为人类活动创建适宜的建筑环境,更着眼于室内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再者是服务对象方面,它的应用不在是某些特定对象享用的“奢侈品”,而应视为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更大价值、谋求更快发展的必需品。
暖通空调习题答案汇总

湿空气习题1、区分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以及饱和温度。
2、若要独立地确定空气的状态点,至少需要确定两个状态参数,哪两个状态参数可以用于独立确定空气的状态点?3、如果有初始状态为t=20℃,φ=35%的空气,大气压力为101325Pa,向其加入5g/kg的水蒸气,求其终状态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4、在1000kg的空气(20℃,60%)中加入1000kJ的热量和2kg的水蒸气,求空气最终的状态参数。
5、简述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类型及特点。
6、某舒适性空调房间采用全空气空调方案,空调冷负荷为15000W,湿负荷为6kg/h,室内设计参数为: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0%。
夏季大气压力为1013kPa,表冷器将新风和回风的混合风处理到17℃、95%,空气的密度为m3,求该房间的空调送风量。
7、某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空调方案,冬季房间空调总热负荷为10000W,湿负荷为3kg/h,冬季室内设计参数为:干球温度18℃、相对湿度30%,需用的新风量为900m3/h,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参数为:干球温度-10℃、相对湿度50%,冬季大气压力为1013kPa,送风温差为10℃,空气的密度为m3,质量定压热容为(kg·K),求该空调系统新风和回风混合后的送风状态。
8、简述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的特点及其使用范围。
9、简述按送、回风口位置和型式不同而划分的5种气流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10、简述水环热泵空调系统适用范围。
11、一个由多区域空气处理机组服务的特殊区域的设计冷负荷为,SHF=。
进入盘管的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9 o C,湿球温度为21 o C(比焓为kJ/kg)。
离开盘管的空气干球温度为10 o C,相对湿度为90%(比焓为kJ/kg)。
区域空气参数为:干球温度为24 o C,相对湿度为50%(比焓为kJ/kg)。
假设压力为海平面压力,空气比容取m3/kg干空气,定压比热取kJ/kg o C。
(14分)(a)送风量(m3/h)必须是多少?(b)送风参数是多少?(c)在此区域中,有多少空气从盘管上方流过?多少空气旁通绕过盘管?12、现有一款除湿机设计如下:潮湿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蒸发器,被蒸发器冷却除湿后,再冷却冷凝器后从出风口排出。
暖通空调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1-1 暖通空调在建筑环境控制中担负着怎样的技术使命【答】作为一门应用性的技术科学,暖通空调肩负着这样的使命: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技术,为人类创建一种健康、舒适而又富有效率的建筑环境,从而满足现代社会里人们在生活、工作及其他活动中对室内环境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
1-2 暖通空调主要的系统类型有哪些各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暖通空调主要有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三种系统类型。
供暖系统通过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向室内补充热量,主要针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温度参数的合理调控,以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一般由热源、散热设备、和输送管道等组成。
通风系统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采用换气方式,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由温度、湿度及气流速度所表征)和(或)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适当调控,以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求,一般由风机、进排风或送风装置、风道以及空气净化和(或)热湿处理设备等组成。
空气调节系统,是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品质,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洁净度、成分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严格控制,以满足人类活动高品质环境需求,基本组成包括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包括风机、水泵、风道、风口与水管等)、空调末端装置及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等。
1-3 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答】空调系统可以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型,主要标准是按照空气调节的作用或服务对象而划分的。
舒适性空调作用是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状态,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以利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
而工艺性空调作用是维持生产工艺过程或科学实验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1-4 现代暖通空调在观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技术上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答】首先是对其功能的观念转变,不但要为人类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还要肩负节能减排,保护地球资源和有效利用能源的重任;其次是深度方面,已远不限于为人类活动创建适宜的建筑环境,更着眼于室内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再者是服务对象方面,它的应用不在是某些特定对象享用的“奢侈品”,而应视为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更大价值、谋求更快发展的必需品。
暖通空调习题解答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2-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就是如何确定得?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就是如何确定得?答:本部分在教材第9页《规范》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得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平均不保证50h得湿球温度(“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而言)。
这两个参数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2 试计算北京市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答:参见计算表格。
2-3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就是否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相同?答:参见教材第10页不同,因为规范对两者定义就就是不同得。
《规范》规定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得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规范》规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冬季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得日平均温度。
从定义上可知同一地点得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要比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更低。
2-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就是如何确定得,在何种工况下使用?答:见教材第10页《规范》规定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用于计算全面通风得进风热负荷。
2-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与相对湿度就是如何确定得,在何种工况下使用?答:《规范》规定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得月平均温度得平均值;夏季通风室外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得月平均相对湿度得平均值。
这两个参数用于消除余热余湿得通风及自然通风中得计算;当通风得进风需要冷却处理时,其进风冷负荷计算也采用这两个参数。
2-6 在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时,应注意什么?答:见教材第10页(1)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得要求、工艺特定需求;(2)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与节能要求等因素。
2-7 建筑物维护结构得耗热量包括哪些?如何计算?答:《规范》规定,维护结构得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与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
见教材第13页(1)维护结构得基本耗热量,即按照基本公式计算(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率、风力附加、高度附加等主要修正。
(完整版)暖通空调试题及答案

二、简答题(30分)1.空调系统的最小新风量是如何确定的?(1) 满足卫生要求的新风量(2)补充局部排风量和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所需的新风量(3) 不小于系统总送风量的10%(4) 取以上三者之中的最大者作为系统的最小新风量(每点1.25分)2.再热式空调系统与露点送风空调系统相比其优缺点是什么?优点是:(1)调节性能好,可实现对温、湿度较严格的控制,也可对各个房间进行分别控制;(2)送风温差较小,送风量大,房间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好;(3)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的露点较高,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较高。
主要缺点是:冷、热量抵消,能耗较高。
(每点1.25分)3.烟气控制的主要目的、实质和基本原则各是什么?目的: 在建筑物内创造无烟或烟气含量极低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区。
(1.25分)实质:控制烟气合理流动,也就是使烟气不流向疏散通道、安全区和非着火区,而向室外流动。
(1.25分)基本原则:隔断或阻挡防烟; 疏导排烟; 加压防烟. (每点1分)4.空气过滤器的全效率和穿透率的定义是什么?在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中,其阻力是如何确定的?(4分)按终阻力确定,一般为初阻力的两倍;(2分)5.静压复得法的原理是什么?利用风道中每一分支处的静压复得值(△Pj>0)来克服下一段的风道阻力,进而确定风道断面尺寸,这就是静压复得法的基本原理。
(能说出意思即可)6.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效率较高、阻力较小、不易被灰尘堵塞的优点,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请给出其缺点。
缺点:(1)体型比较庞大;(2)有驱动装置;(3)新风可能被污染,不宜用于含有有害污染物的排风;(4)排风与新风要集中在一起,给系统布置带来一定困难。
(每点1.25 分)③如果图中2选择的是常闭型防火排烟口,则图中哪些设备可以去掉?1、排烟风机(1分)应具有耐热性,可在280ºC 高温下连续运行30分钟。
(2分)2、 常闭型排烟防火阀(2分)。
由控制中心通24V 直流电开启或手动开启,在280℃时自动关闭,复位必须手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2-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是如何确定的?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是如何确定的?答:本部分在教材第9页《规范》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而言)。
这两个参数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2-2 试计算北京市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答:参见计算表格。
2-3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是否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相同?答:参见教材第10页不同,因为规范对两者定义就是不同的。
《规范》规定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规范》规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冬季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从定义上可知同一地点的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要比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更低。
2-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是如何确定的,在何种工况下使用?答:见教材第10页《规范》规定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用于计算全面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2-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如何确定的,在何种工况下使用?答:《规范》规定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夏季通风室外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这两个参数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及自然通风中的计算;当通风的进风需要冷却处理时,其进风冷负荷计算也采用这两个参数。
2-6 在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时,应注意什么?答:见教材第10页(1)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工艺特定需求;(2)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7 建筑物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哪些?如何计算?答:《规范》规定,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
见教材第13页(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即按照基本公式计算(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率、风力附加、高度附加等主要修正。
对于间歇供暖系统还要考虑间歇附加率。
2-8 在什么情况下对采暖室内外温差不需要进行修正?答:见教材第13页当供暖房间并不直接接触室外大气时,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会因内外传热温差的削弱而减少,为此引入了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其大小取决于邻室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状况。
若邻接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差,易于室外空气流通,则该区域温度接近于室外气温,温差修正系数亦接近于1。
若已知冷测温度或用热平衡法能计算出冷侧温度时,可直接用冷侧温度带入,不再进行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的修正。
2-9 评价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什么?答:见教材第13页评价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围护结构的热阻R。
R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通过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多少盒其内表面温度的高低,也会影响维护结构的造价。
因此,围护结构的热阻R,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应符合国家有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节能标准的要求。
《规范》中已明确规定维护结构最小热阻的计算公式。
2-10 试计算哈尔滨某单层民用建筑的北侧维护结构冬季的采暖热负荷。
已知条件:(1)北外墙长21m,高6m,外墙为内抹灰两砖墙,传热系数K=1.27W/㎡℃。
(2)北外墙上有六个双层木窗,其传热系数K=2.67W/㎡℃,外形尺寸为1.5mX3m。
(3)此建筑两面有外窗,并设有门斗的双层外门。
(4)此建筑物采暖房间体积为21X12X6=1512m3。
答:根据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最新数据,哈尔滨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为-24.2℃,取室内设计温度为18℃。
假设为保温地面。
具体计算过程可参见教材第29页,及相应计算表格。
2-11 什么是的热量?什么是冷负荷?简述二者的区别。
答:见教材第25页得热量和冷负荷是两个概念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量。
房间得热量是指某一时刻由室内和室外热源进入房间的热量总和。
得热量可分为潜热得热和显热得热,而显热得热又分为对流得热和辐射得热。
冷负荷是指为维持室温恒定,在某一时刻应从室内除去的热量。
瞬时热量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部分,直接散发到房间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方式传递的热得量,首先为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所吸收并贮存其中。
当这些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表面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后,所贮存的热量再以对流方式逐时放出,形成冷负荷。
由此可见任一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和未必等于同一时刻的瞬时冷负荷。
只有得热量中不存在以辐射方式传递的得热量,或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没有蓄热能力的情况下,得热量的数值在等于瞬时冷负荷。
区别:大多数情况下,冷负荷与得热量有关,但并不等于得热。
得热量中显热得热中德对流成分和潜热得热(不考虑维护结构内装修和家具的吸湿与蓄湿作用情况下)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得热在转化成室内冷负荷的过程中,数量上有所衰减,时间上有所延迟,即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存在相位差和幅度差,这与房间的构造、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和热源的特性有关。
2-12 室内冷负荷包括哪些内容?答:见教材第24页答案(1)照明散热、人体散热、室内用电设备散热、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日射量、经玻璃窗的温差传热、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
以上为瞬时得热量,其形成的室内瞬时冷负荷(逐时冷负荷),按照房间逐时负荷逐时相加取最大值即室内冷负荷。
答案(2)室内冷负荷包括通过围护结构(墙体、屋顶、窗户、内维护结构等)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和室内热湿源(照明、用电设备、人体等)形成的冷负荷,对各项进行逐时计算和叠加,最后找出最大值即为室内冷负荷值。
当计算多个房间的室内冷负荷时,对各个房间的冷负荷逐时进行叠加,其中出现最大的值即为多房间的冷负荷值,而不是将各房间最大冷负荷值进行简单叠加。
2-13 空调制冷系统负荷包括哪些内容?答:见教材第25页空调制冷系统的冷负荷应包括:(1)室内冷负荷;(2)新风冷负荷(是制冷系统冷负荷中的主要部分);(3)制冷量输送过程的传热和输送设备(风机、泵)的机械能所转变的热量;(4)某些空调系统因采用了冷、热量抵消的调节手段而得到的热量(例如空调系统中的再热系统)(5)其他进入空调系统的热量(例如采用顶棚回风时,部分灯光热量被回风带入系统)。
值得指出的是制冷系统的总装机冷量并不是所有空调房间最大冷负荷的叠加。
因为个空调房间的朝向、工作时间并不一致,他们出现最大冷负荷的时刻也不会一致,简单的将个房间最大冷负荷叠加势必会造成制冷系统装机容量过大。
因此应对制冷系统所服务的空调房间的冷负荷逐时进行叠加,以其中出现的最大冷负荷作为制冷系统选择设备的依据。
2-14 新风负荷如何确定?答:见教材第23页(1)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Q=M* (ho -hR)(2)冬季,空调新风热负荷按下式计算:Q=M*cp (tR-to)2-15 湿负荷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计算?答:见教材第21页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或区)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食品或其他物料的散湿、室外空气带入的湿量等)向室内的散湿量,也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具体计算方法参见教材2-16 在什么情况下,任何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总和的数值等于同一时刻的瞬时冷负荷?答:见教材第25页只有得热量中不存在以辐射方式传递的得热量,或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没有蓄热能力的情况下,得热量才等于瞬时冷负荷。
2-17 外墙和屋面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如何计算?答:见教材第15、16页。
综上所述,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为:t’=(t+△t)*kα*kρ各字母具体含义见教材。
2-18 试计算武汉市某空调房间维护结构的瞬时冷负荷,计算时间为8:00-20:00。
已知条件:(1)屋顶面积为21*12=522㎡,K=1.07,V型结构,屋面吸收系数0.90;(2)南窗为双层玻璃窗。
外窗尺寸为1.5*3,共有六个,总面积为1.5*3*6=27㎡,内挂浅色窗帘;(3)南外墙面积为21*6-27=99㎡,外表为浅色,K=1.13,Ⅱ型结构;(4)室内温度为20℃,维护结构外表面放热系数为16.3,内表面放热系数为8。
答:参考教材第25页例题。
详细计算过程见计算表格。
第二章补充题目2-1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特征是什么?答:建筑围护结构总是同时受到太阳辐射和室外空气温度综合热作用,为方便计算建筑物单位外表面得到的热量而引入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概念,其相当于室外气温由空调计算温度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并减少了一个维护结构外表面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的长波辐射的等效温度值。
其主要受到空调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接受的总太阳辐射照度和吸收系数变化的影响,所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用不同表面材料的建筑物的不同朝向外表面具有不同的逐时综合温度值。
2-2 外墙和屋面处室外空气的逐时综合温度计算流程答:此题目应结合规范详细学习,逐步细化,不可马虎!可以购买相应规范细化学习,利用学习资源,不要闲置资源。
2-3 层高大于4m的工业建筑,在计算冬季采暖维护结构耗热量时,地面、墙、窗和门、屋顶和天窗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如何取值?答: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确定,但当建筑物层高大于4m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
(2)墙、窗和门,应采用室内平均温度。
(3)屋顶和天窗,应采用屋顶下的温度。
2-4 位于西安的某办公楼为一矩形南北向多层建筑物,其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为18℃,设计相对湿度45%,内走廊温度较室内低1~2℃(隔墙传热可以忽略)。
已知该楼地面层南向1号办公室左邻办公室,右邻楼梯间,房间宽7.5、深7.2、高3.9,维护结构设计条件:外墙:370mm砖墙,外表水泥砂浆20,内表面白灰粉刷20;内墙:240砖墙,内表面白灰粉刷20;外窗:推拉铝合金窗2个,每个外形(宽X高)为3.0*2.0,可开启部分的缝隙长度为8m(冬季K值,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231页表4.2-1知传热系数为6.4)地面:非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考虑;(此部分在接触过,具体来自哪里还需查找)内门:普通木门(其传热可以忽略)。
要求计算1号办公室冬季供热设计热负荷。
答:具体计算过程详见相应计算表格2-5 试阐述房间供暖、供冷设计负荷与系统供暖、供冷设计负荷之间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答:房间供暖、供冷设计负荷的确定是系统供暖、供冷设计负荷确定的基础,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由房间各项耗热量、得热量计算与热冷分析的基础上,可求得房间总的供暖、供冷设计热负荷,再进一步综合各房间同时使用情况、系统类型及调节方式,并考虑通风、再热、设备、和输送管道的热冷量损耗带来的附加热冷负荷,综合确定系统供暖、供冷设计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