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实例

合集下载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如下:
1. 学校建筑: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将学校建筑与避难场所相结合,其中公立学校约90%有避难场所功能。

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出了“校舍补强计划”,对中小学校舍及体育馆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抗震加固。

抗震加固的主要特点是从整体抗震性能出发,找出最薄弱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抗震加固。

例如采用增加斜向钢支撑、屋盖水平拉结措施来增加建筑物强度,采用柱子外包钢或增大截面等来控制构件变形。

2. 体育馆建筑:美国主要采取的抗震加固措施是将体育馆外墙的填充墙改为钢板剪力墙以增加结构的抗侧刚度,并在与墙相连接的径向钢梁的连接节点上增加梁腋板以提高节点抗震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

此外,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体育建筑主要为砌体结构,规模较小,承重形式单一,未考虑抗震设防。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建筑师。

某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方法

某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方法
屋 架 由于 常有漏 雨现 象 , 已经 略有腐 蚀 , 漏雨 之处腐
蚀 较 为严重 。 建材技 术 与应 用 6 / 2 0 1 3
( 1 ) 将 教 学 楼 3层 顶 木 屋 盖 拆 除 , 新 建 现 浇 混
凝 土楼 盖 , 并 做 防水保 温处 理 。
( 2 ) 建 筑 物 的抗 震 加 固 以提 高 其 整 体 性 为 原
构教学楼检测 的内容及 方法, 针对性地指 出了砌体结构 加 固 方法 , 并对加 固设计方法 的选用提 出了几 点建议 。
经现 场取样 实测 砌 体砂 浆强 度 为 0 . 5 MP a , 砌 筑砖 强度 满足 MU 1 0砖 的强度 要求 , 但砌 筑 质量 差 ,
不平 整 。 对混 凝土 梁构 件钻 芯取样 , 进 行抗压 强度试 验 。
文章编号 : 1 0 0 9— 9 4 4 1 ( 2 0 1 3 ) 0 6— 0 0 3 9— 0 2
某 \ 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及= [ 1 Ⅱ 固设计方法
口 口 赵 培 兰

( 太 原城 市职 业技术 学 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7 )
1 . 3 现场 检测
要: 以某小学教学楼 的鉴定 与加 固为例 , 介绍 了砌体 结
・ 3 9・
表 2 教学楼楼层纵横墙体综合抗震能力指 数计算 结果
楼层 方 向 A / m 2 A / m 2 孝 。 横 向 1 9 . 3 O A J B 1 2 p 结 论

O . ∞9 2 0 . 7 1 . 2 8 8 7 0 . 8 0 . 8 0 . 8 2 不满 足
/ /

1 层 3 6 1 . 4 纵 向 1 5 . 3 3 0 . 0 4 9 1 O . 7 1 . 2 3 4 2 0 . 8 0 . 8 0 . 7 9 不满 足

北京地区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北京地区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閤东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研究院高层抗震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长期从事建筑结构抗震及加固改造工作,作为主要人员先后参与“北京市老旧小区抗震加固与节能综合改造”“新型高层住宅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技术体系研发”“国瑞西安金融中心”“乌鲁木齐宝能城”等多个重要工程研究和设计工作,参编地方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引言我国中小学学生在校人数约2亿,校舍近40万所。

中小学校舍属于公共建筑,人员密度大,加之中小学生属于自救互救弱势群体,若校舍的结构抗震性能不足,一旦遭遇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不可估量。

国内外历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0亿美元,死亡失踪8.7万多人,根据震后调查,在这次地震中四川省学生死亡人数达5335人,伤者达1.6万人,倒坍的校舍达到6898间;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多次地震,震级最大为7.1级,80%的小学和50%的中学校舍在此次强震中严重受损,共207名学生在地震中遇难。

汶川地震后,国家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进行排查、检测、鉴定和抗震加固。

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进行修订,将中小学校舍的抗震类别由原来的一般设防类提高到重点设防类(由丙类提高到乙类)。

我国中小学校舍结构形式以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

砌体结构由砖或砌块通过砂浆粘结作用砌筑而成,与其他结构形式对比,砌体结构的自重大,侧向刚度大;砖砌体呈脆性,其抗拉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强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延性极差;砌筑砂浆和砖之间的粘结力较弱,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低,抗震及抗裂的性能较差;采用手工方式砌筑,砌筑质量难以保证。

框架结构一般采用单跨外带悬挑走廊的结构形式,或者在走廊一侧增加框架柱构成两跨或三跨框架结构。

常德市某中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及加固

常德市某中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及加固

Ab s t r a c t :Th r o u g h t a k i n g t h e s e i s mi c a c c r e d i t i n g a n d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o n a mi d d l e s c h o o l t e a c h i n g b u i l d i n g i n
第 2 5卷 第 1 期
2 01 3年 3月
湖 南文理 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t s a n d S e i e n c e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关键 词 : 砖 混 结 构 ;现 场 检 测 ; 抗 震鉴 定;加 固设 计 ;教 学 楼 中 图分 类 号 : T U 2 4 4 . 2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6 1 4 6 ( 2 0 1 3 ) 0 1 i c pe r f o r ma nc e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r e i nf o r c e me n t f o r a mi ddl e s c ho o l
( 湖南文理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南 常德, 4 1 5 0 0 0 )

要: 对 常德 市某 中学砖混结构教学楼进 行 了抗震鉴定与加 固,结合现行抗震鉴定标准 阐述 了抗震 鉴定 的
基 本流 程 以及采用 抗震加 固的具体方法.总结出此类结 构的抗震鉴 定方法,找 出了该房屋存在 的结构缺陷, 采取 了有效合理、经济适 用的加 固处理措施.

CFRP在中小学校舍砌体结构房屋加固中的应用

CFRP在中小学校舍砌体结构房屋加固中的应用

1 工 程 实 例
体呈 L形 , 总长 3 . n 总宽 2 .6m, 6 0r, 5 2 主体结构 形式 为砌体 结
固要 求 。
. 该校舍位 于浙 江省某 市, 于 2 纪 8 建 0世 0年代 , 筑平面 大 2 2 阶梯 形 裂缝 加 固设计 建
该校舍东西面外 承重墙 由于受垂 直荷载 和水平荷 载的共 同 构, 地上 4层 , 总建筑面积约为 20 0m 。标准层层 高为 3 5m, 作用 , 0 2 . 产生沿阶梯形截面的裂缝 , 如图 3所示 , 还有 由于温度变化 总 高 为 1 . 。该 校 舍 主 楼 由 纵 横 墙 和 砖 柱 承 重 , 承 重 墙 为 不均匀而造成墙体不均匀收缩产生 “ ” 6 0r n 外 x 形裂缝 。这些裂缝的产生
低 于 MU5 。 法 , 图 4所 示 。 如
根据现场排查鉴定 , 校舍砌体 主体存在 的主要问题如 下 : 该 1校舍北 面的窗间墙 有一定 的斜裂缝 和竖 向裂缝 。2 在 内 ) ) 承重墙中部分墙体有 明显的阶梯形裂缝 , 抗震承载能力 不足。3 )
在放 有 托 梁 的 内承重 墙 下 由于 局 部 受 压 造 成 的 竖 向裂 缝 。4 底 层 )
利用率 高、 耐性好 、 施工工 效高 、 没有湿作业 , 以及加 固修补后 基 本不增加原结构质量及原构件尺寸 , 不增加下层结构 负担。本 文
其中 , 为加 固后砌体墙的极 限抗 剪承载力 ; F P承受 的 Ⅵ, CR
V : a Ec  ̄ c t c cb () 2
CR F P加 固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 势 , 主要 表现在原校 舍建筑空 间 极限抗剪承载力 Vv p c 采用 以下计算公式 l :  ̄ 1 ] 其 中, 为 C R F P粘贴层 数 ;r为 C R t F P的计算 厚 度 ; b为 以浙江省某 中小学校舍砌体结构加 固设计 为例 , 综合 考虑 了各方 C R F P的宽 度 ;c为 C R e F P沿 纵 向 的 极 限 应 变 ; c为 C R 的 抗 a FP 面因素选用粘贴 C R F P的加 固方式 , 在总结 以往研究成果 的基础 剪承载能力影响系数 , 取为 10 E . ; r为 C R F P的弹性模量。 上提出了相关设计建议 , 为实际加固改造 工程 的应用提供参考。 经计算 , 选用 C R F P宽 b=3 0Fm, 0 l 层数 Y=1 满足抗震 加 i / ,

某学校砌体结构宿舍楼抗震加固

某学校砌体结构宿舍楼抗震加固
江 苏 建 筑
2 0 1 3年 第 6期 ( 总第 1 5 9期 )
某学校砌体结构宿舍楼抗震加固
张 来成
( 江 苏 苏科建 设 技术发 展 有 限公 司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8 )
[ 摘 要】 地震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自 然灾害。汶川地震的发生, 使我国加强提高教育建筑的综合抗震减灾能力。文章结合
工 程 实例 . 介 绍 了某砌 体 结 构 房屋 抗 震 加 固的 技 术 方 案 、 方法。
【 关键 词] 抗震加固; 砌体结构; 钢筋网
【 中 图分类  ̄ - ] T U3 5 2 . 1 1 [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章.  ̄
] 1 0 0 5 — 6 2 7 0 ( 2 0 1 3 ) 0 6 - 0 0 2 5 - 0 3
As e i s mi c St r e ng t h e n i ng o f a S c ho o l Do r mi t o r y’ s Ma s o nr y S t r u c t ur e
Z HANG L a i - c h e n g
( J i a n g s u S u k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 , L t d , 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 2 1 0 0 0 8 C h i n a )
成 结 构 薄 弱 部 位 的转 移 。
3 加 固 方 案 确 定 该 建 筑 加 固的 总 体 思 路 为 : 对砖 墙 进 行 补 强 . 同 时 为 增
据有关 资料显示 . 2 0 0 8年 汶 川 大 地 震 造 成 大 量 房 屋 倒

Ⅳ类场地上某小学教学楼隔震加固设计

Ⅳ类场地上某小学教学楼隔震加固设计

"类场地上某小学教学楼隔震加固设计季新强,潘建&(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2)[6要]'iv场地上的砌体结构教学楼为例,介绍了软弱场地上建筑隔震加固的设计要C,即合理优化布置隔震支座,>强基n及上部结构的整体性。

通过对隔震加固后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发现:加固后结构周a大幅增大并远离场地特征周a;结构的动力反应大幅减小,在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剪力能减小65%,在7度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均能减小50%'上;~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等效阻尼比达到10.1%。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基础隔震;非线性时程分析[中图分类号*TU244.2:TU35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270(2020)06-0071-05 Seismic Isolation and Retrofit Design of a Teaching Building on the Class IV SiteJi Xin-qiang PAN Jian-guo(China Jiangsu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Group Co.,Ltd,Nanjing Jiangsu210002China) Abstract:Taking a masonry building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class IV for example,the key points of seismic isolation retrofit design of buildings on soft soils are introduced,which are focused on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isolation bearings and increas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foundation and super structure.The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retrofitted structure was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natural period of the retrofitted building becomes longer and far away from the site characteristic period.Besides,the structural dynamic response has been mitigated significantly.Under the action of7degree frequent earthquake,the structural story shear can be reduced by65%,and under the action of7degree fortification and rare earthquake,the structural acceleration response can be reduced by more than50%.The equivalent damping ratio of the isolation layer can reach10.1%under the rare earthquakes.Key words:masonry structure;seismic retrofit;base isolation;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0引言目前全国有近40万所中小学#200多万栋校舍,这些校舍是否牢固,直接关系着近2亿名中小学生#1300多万名教职工的生命安全。

某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设计

某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设计

某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设计摘要:中小学校舍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震设防要求,同时具备重要功能意义,实现其在中大地震下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某小中学校舍为案例,浅析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对学校类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作出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舍;框架结构;抗震加固设计;1.背景和意义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颁布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和洪涝、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我市接到省建设厅《关于切实做好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制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工作计划,对经鉴定需采取加固处理措施的校舍,应委托具有甲、乙级设计资质,且在市建设局备案登记并取得《信用手册》的设计单位进行加固设计,加固设计施工图应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方可施工。

2.工程案例2.1工程概况:某教学楼,四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竣工时间为1995年5月,建筑面积约5595m2,该教学楼本建筑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该建筑为b类建筑,按乙类设防,建筑高度为15.3m,满足抗震的限高要求,抗震措施核查时按二级抗震等级确定。

建筑抗震能力鉴定结论:1)该建筑物为单跨框架结构。

2)框架柱、框架梁加密区箍筋、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配置不满足抗震要求。

3)填充墙与柱、梁间没有设置任何拉结措施。

综合分析该建筑物的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鉴定标准重点设防类(乙类)要求下的抗震鉴定要求。

2.2抗震加固设计:1)该教学楼原设计为单跨框架结构,不满足抗震鉴定标准重点设防要求下的抗震鉴定要求,现采用新增现浇钢筋混凝土抗震翼墙加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加固处理方案构思】
1、对U型教学楼设置抗震缝,分为两个砖混结构(按重点设防要求加 固)及一个底框结构(按标准设防要求加固) 2、两个砖混结构的处理:(砂浆强度>M2.5) (1)对设置在转角处楼梯的楼梯间墙体及端部形状不规则的墙体采 用聚合物-钢绞线进行加固; (2)对计算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墙体采用聚合物 -钢绞线进行 加固; (3)将一层(1-1)和(1-3)轴线的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夹板墙加 固,保持左右刚度均匀; (4)对预制板采用角钢支撑系统进行加固处理; 3、底框结构的处理(砂浆强度>M2.5): (1)底层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翼墙; (2)对计算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墙体采用聚合物 -钢绞线进行 加固; 4、单跨连廊的处理: 通过增设一跨框架将单跨框架改造为双跨框架结构。
【抗震加固处理方案构思】
1 、抗震横墙间距过大(最大横墙间距为 12m )的那跨及相 邻跨,在楼面板底梁(圈)处增设角钢支撑系统,并对 此开间内的纵横墙采用钢绞线-聚合物砂浆进行加固;
2 、其余砂浆强度过低墙体,采用钢筋网 - 水泥砂浆面层进 行加固;
3、对于混凝土强度过低和承载力不足的楼面梁采用加大截 面加固,并对此增大截面后的加固梁下构造柱进行单侧 加大截面加固; 4、由于支撑预制板的大梁已经加固过,预制板在此位置处 的支承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所以只对墙体处采用板底增 设角钢方法增加预制板搁置长度。
抗震加固实例(五)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南京市某小学综合楼,建于 1998 年,为三层砌体结构,建筑总面积为698m2,檐 口标高为9.9m,层高3.3m,基础形式不详,建 筑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 1 。( 7 度设防 B 类建筑)
【鉴定结论】
1 、抗震横墙间距(抗震横墙间距 21m ) 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2、楼梯间设置位置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3、局部墙体尺寸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抗震加固处理方案构思】
1、对于抗震横墙间距过大的情况,采用增 设抗震横墙的方法进行加固;(平面 布置图和详图)
2、对于设置在房屋尽端的楼梯间采用双面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方法进行加固; 3、对于尺寸过小的窗间小墙体,采用外包 钢进行加固。
一层柱及剪力墙加固布图
二层梁加固布置图
三四层梁加固布置图
抗震加固实例(四)
【工程概况】
某教学楼为四层砌体结构,建造于 1984 年, 建筑总高度为 14.4m ,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 建筑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1。 (7度设防A类建筑)
【鉴定结论】
1、抗震横墙间距过大(最大横墙间距为 12m),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2、楼屋面均为预制板,不满足抗震鉴要求; 3、楼面梁混凝土强度过低(C13),不满足抗 震鉴定要求;承载力不足; 4 、砂浆强度过低( 0.6MPa ),不满足抗震鉴 定要求。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实例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实例
工程实例(三)


工程实例(四)
工程实例(五)
抗震加固实例(三)
【工程概况】 南京某小学教学楼为四层(局部三层)的 建筑,该建筑建于 1998年,建筑面积为 2895m2, 由一个 U 型教学楼(两边为砖混结构,中间为 底框结构)和一个连廊(部分单跨框架)两个 单体组成 。(7度设防B类建筑)
一层墙体及柱布置图
【鉴定结论】
1 、该建筑结构体系复杂,形状不规则,不满 足鉴定标准要求; 2 、该建筑连廊为单跨框架,不满足鉴定标准 要求; 3 、该建筑在转角处和单跨走廊设置楼梯间, 不满足鉴定标准要求; 4 、该建筑楼屋盖部分为预制空心板,不满足 鉴定标准要求; 5 、该建筑部分墙体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 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