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B行业洞察系列_XXXX中国城市居民汽车消费与媒介接触

合集下载

2019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懂车帝-201912

2019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懂车帝-201912
201909 201907 201905 201903 201901 201811 201809 201807 201805 201803 201801
自主品牌需要在产品上不断创新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Top10品牌分车型关注度%
5%
68%
100%
5% 23%
比亚迪
宝骏
6% 92%
奇瑞
38% 58%
17%
100 %
20% 13%
外观内饰 48%
43%
40%
39%
39%
18-23岁 24-30岁 31-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数据来源:懂车帝数据中心
90后汽车用户关注外观关键词
进口品牌在年轻用户中更受关注, 自主品牌在成熟用户中更受喜爱
自主 21 %
进口
38 %
24 % 25 %
25 % 19 %
优势突出
本田
大众
关注度
豪华品牌的关注度保持健康增长
100%
75%
50%
25%
0%
豪华品牌
中档品牌
普通品牌
*豪华品牌指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捷豹、路虎、沃尔沃、英菲尼迪、讴歌、特斯拉、保时捷、玛莎拉蒂、宾利等 数据来源:懂车帝数据中心
日、德系品牌关注度持续提升 韩欧意法系和自主品牌需要警惕
美系 9% 其他 9%
10% 11% 11% 11% 12% 13% 14% 15% 15% 15%
31%
31%
31%
32%
34%
35%
36%
37%
38%
38%
32%
31%
31%
30%
30%

汽车行业的scp分析

汽车行业的scp分析

汽车行业的scp分析SCP分析是一种对汽车行业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它涉及到分析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竞争环境、产品特点等方面。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供需关系、竞争环境和产品特点四个角度进行汽车行业的SCP分析。

首先,市场规模是汽车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因此汽车行业在中国的市场规模非常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了2591.1万辆,同比增长0.8%。

这说明中国的汽车市场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其次,供需关系是影响汽车行业SCP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供需关系直接影响汽车产品的价格和销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和市场份额。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家庭对汽车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潜力巨大。

不过,供需关系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例如过度产能和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第三,竞争环境是汽车行业SCP分析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除了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外,还有国际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

国内外车企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各家企业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以争夺市场先机。

最后,产品特点也是汽车行业SCP分析的重要内容。

目前,汽车产品趋向于绿色、智能和安全等方向发展。

燃油汽车正逐渐向燃料经济型和新能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智能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也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将影响到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的SCP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关系、竞争环境和产品特点四个方面。

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汽车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市场竞争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汽车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五力模型是由麦克斯韦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1979年提出的一个分析产业竞争力的框架。

该模型基于五个关键力量,即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买家的议价能力。

本文将运用五力模型对中国汽车行业进行研究。

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中国汽车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吸引了许多新进入者。

然而,汽车制造业对资本和技术投入要求较高,新进入者需要巨大的财力和资源才能进入市场。

此外,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有了许多老牌制造商和品牌,这些公司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客户基础,为新进入者带来了进一步的竞争压力。

替代品的威胁:虽然代步工具有许多种选择,但汽车仍然是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公共交通系统的改善,不少人开始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购买汽车。

此外,共享经济的兴起也给汽车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共享汽车和短租汽车等新的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和经济性。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中国汽车制造商通常与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如钢铁、橡胶和电子零部件等。

然而,由于汽车制造商的规模较大,其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

此外,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汽车制造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化,对供应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买家的议价能力: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汽车以及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选择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此外,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非常注重品质和安全性能,对汽车制造商的品牌认知以及车辆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总体而言,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着较高的竞争压力和替代品威胁,同时还面临着新进入者的挑战。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汽车制造商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降低成本,加强与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合作,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麦肯锡最新出炉2019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全文)

麦肯锡最新出炉2019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全文)

麦肯锡最新出炉2019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全文)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后,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影响,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速开始放缓,进入了2.0时代。

但中国每年仍有2000多万辆的新车销量,无论在增量维度还是存量维度,消费者都展示出了强劲的潜在需求。

麦肯锡发布2019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中国车市的放缓只是短期阵痛,中国消费者强有力的需求基本面表明,未来依然可期。

一、提升客户经营能力,盘活“增量存量”市场基本面综合考虑千人拥车量和公路基建等配套水平,与领先市场相比,中国当前的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拥有诸多出行选项的今天,中国消费者对私家车的刚需依旧坚挺,增量市场潜力依旧。

而随着保有量增加,存量市场的消费升级也不容忽视,这当中,20万至30万元的入门级别高档汽车成为市场甜蜜点,是消费升级的主流选择。

在购买下一辆车的具体需求上,SUV仍然更受欢迎。

二、重塑品牌体验,打入消费者首选名单随着存量市场比重增加和消费者忠诚度的提高,乘用车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头部品牌市占率不断提高,2019年市场前9名的销量份额已占据54%;在自主品牌市场,头部品牌占据近80%市场份额,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淘汰赛阶段。

消费者购车的初始选单只有2到3个品牌,而最终成交结果近六成都出自初始选单,打入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线下线上全渠道并举,构建全新消费者体验消费者通过多元化渠道获取信息已成常态,线上渠道在选购汽车的各个环节均有较深的渗透,但线下渠道仍然为主导,不可替代。

然而,传统4S店的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各环节对线下渠道的新兴服务模式需求,如产品的外观感受、试驾、合同签署等,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而线上渠道目前仍存在信息繁杂、沟通效率低等痛点需要解决。

如何有效融合线上和线下资源,也是摆在车企面前的新课题。

四、以消费者为本,新四化进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五、围绕消费者痛点开展业务创新,把握二手车潜在机遇二手车接受度逐步提升,低成本、高性价比等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麦肯锡汽车调研报告

麦肯锡汽车调研报告

麦肯锡汽车调研报告根据麦肯锡汽车调研报告,以下是其中的主要发现和结论:1. 电动车市场: 电动车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据估计,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据全球新车销售的30%以上。

这是因为政府对汽车排放限制的加强,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和节能的需求增加。

2. 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正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正在投资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驾驶便利性。

预计到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将达到3000亿美元。

3. 共享经济: 与传统车辆拥有模式相比,共享汽车经济已经越来越受欢迎。

由于共享汽车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汽车排放,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推广共享汽车服务。

根据调研结果,到2025年,全球共享汽车市场价值将达到1700亿美元。

4. 智能互联: 智能互联技术是汽车行业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与互联网连接,汽车可以提供导航、娱乐、安全和维修等多种功能。

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互联汽车市场的价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

5. 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随着政府对传统汽油车的限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

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值将超过1500亿美元。

总之,麦肯锡汽车调研报告显示,电动车、自动驾驶技术、共享经济、智能互联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当前汽车行业的主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环保和智能化的需求增加,这些趋势将继续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应积极抓住这些机会,进行创新和投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020年中国MPV市场消费洞察报告

2020年中国MPV市场消费洞察报告
2020年中国汽车用户消费能力的变化情况
代表消费能力不变的曲线始终 处在较高水平
餐饮
日用品
子女
消费明显升高
服饰
电子产品
旅游
消费略微升高
没有变化
样本:N=1002,于2020年7月通过艾瑞iClick在线平台调研获得。 ©2020.8 iResearch Inc.
人情
娱乐 汽车相关消费 房屋消费
消费略微降低
消费明显降低

7
疫情后消费方式愈加理性
疫情下理性消费更加明显,用户趋向于实用和品质的平衡
54.9%的用户预计在疫情后会理性消费,大范围报复性消费或难以出现。 不论在消费方式还是消费观当中,理性都占据了较大比重。同时用户对于实用性(48.0%)和品质(42.4%)的选择相差 不大,展现了用户在理性消费的前提下更加趋向品质与实用的平衡。
家庭特征
• 大多数已婚(82.0%) • 已婚中,有子女占比较多
(66.5%) • 三口之家,幸福美满(50.4%)
生活态度
• 环保十分重要(73.8%) • 和家人在一起时很快乐(72.3%) • 凡事掌握分寸,不极端(71.6%)
样本:N=1002,于2020年7月通过艾瑞iClick在线平台调研获得。 ©2020.8 iResearch Inc.
高颜值 明星代言
59.0% 49.6% 47.3% 37.7% 33.6% 28.5% 26.7% 25.7% 23.0% 14.9% 比例(%)
样本:N=1002,于2020年7月通过艾瑞iClick在线平台调研获得。
样本:N=1002,于2020年7月通过艾瑞iClick在线平台调研获得。
©2020.8 iResearch Inc.

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消费者购车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中 高端市场
市场竞争
德系、日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逐步增长
美系、韩系品牌紧随其后 各品牌之间价格竞争激烈
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可靠性 、环保性要求提高
追求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对智能驾驶、互联网汽车等技 术需求增加
对售后服务质量要求高
03
消费者购车偏好分析
题。
购车金融产品选择
银行贷款
约40%的消费者选择银行贷款方式购车,他们通常希望通 过银行贷款来获得较低的利率和更长的还款期限。
信用卡分期付款
约20%的消费者选择信用卡分期付款方式购车,他们通常 希望通过信用卡分期来获得较低的利率和更短的还款期限 。
汽车金融公司贷款
约30%的消费者选择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方式购车,他们通 常希望通过汽车金融公司来获得较低的利率和更灵活的还 款方式。
环保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环保 性能也日益关注,如燃油经济性、排放标准 等。
服务质量
售后服务
消费者期望汽车厂商能够提供及时、专业的售后服务,如维修保养 、配件更换等。
客户服务
消费者希望汽车经销商能够提供全面、热情的客户服务,如购车咨 询、贷款支持等。
保修期
消费者认为汽车产品应提供较长的保修期,以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 权益。
两年一次
约40%的消费者每两年购买一次新车,他们通常对现有车 辆的性能和配置不满意,并希望升级到更高档次的车型。
三年及以上
约30%的消费者在三年或更长时间内才会购买一次新车, 他们通常对现有车辆的性能和配置比较满意,并希望继续 使用旧车直到其使用寿命结束。
购车方式
01

2024年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2024年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摘要: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支持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然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偏好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通过对2024年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进行洞察研究,分析了他们的购买决策因素、品牌认知和价格敏感度,以及对于新能源技术和服务的期望。

一、购买决策因素:1.节能环保:超过8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需求。

2.续航里程:近70%的消费者认为续航里程是他们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最关心的因素。

3.充电设施: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对于充电设施的便利性和覆盖范围非常重视。

4.性能和驾驶体验:约5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考虑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包括加速能力和操控性。

5.品牌认知和口碑:消费者对于知名品牌和良好口碑的新能源汽车更感兴趣。

二、品牌认知和价格敏感度:1.品牌认知:消费者对于特斯拉和蔚来等国际品牌的认知度较高,但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了解相对较少。

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知名国际品牌或品牌声誉较好的国内品牌。

2.价格敏感度:新能源汽车仍然相对高价,约60%的消费者表示对于价格较高的新能源汽车会有偏见。

因此,价格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时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三、新能源技术和服务的期望:1.快速充电技术:超过7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快速充电,减少充电时间的长效影响。

2.车载智能系统:超过60%的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应该配备全新的车载智能系统,包括导航、娱乐和智能驾驶辅助。

3.售后服务:消费者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包括充电站建设、维修和保养等。

超过70%的消费者认为售后服务对他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策至关重要。

结论:2024年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于节能环保、续航里程、充电设施、性能和品牌认知等方面有着明显的需求和偏好。

他们对于新能源技术和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制造商和政府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改善充电设施的覆盖范围,加强品牌推广和售后服务,以及提供更好的价格性价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汽车消费者在各级城市中的分布比例(%)
2010
2011
2012
四线城市 20.4%
三线城市 13.0%
一线城市 30.1%
二线城市 36.5%
四线城市 23.6%
一线城市 29.0%
三线城市 11.8%
二线城市 35.6%
四线城市 23.9%
一线城市 26.1%
三线城市 12.5%
二线城市 37.6%
本报告是基于2010-2012年CNRS数据库的数据分 析
4
4
调查对象——覆盖城市主流人群
调查对象 15-69岁城市常住居民 年样本量 近10万/年,推及总体达1.2亿城市人口 2012年样本量94100,推及1.28亿城市人口 家庭汽车拥有者样本量19966,推及2809万城市人口 360o 媒体覆盖 • 497份报纸 • 345份杂志 • 648个电视频道 • 492个广播频率 • 241个网站 • 32种户外媒体 丰富的品牌覆盖 164个品类/6649个品牌信息(汽车类384品牌) 深入的价值观分析 198个生活形态语句
数据来源:CNRS2010-2012全年(60城市)
成品油价格:
2012中国成品油价格频繁起伏逐渐进入8元时代
市场销量: 相比2011年略有回升,但增幅仍在低位徘徊
厂商方面:销量增幅继续在低位徘徊
汽车销量趋势(万台)
1931
1806
1851
1364
4.3%
938
2.5%
32.4%
45.5%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17.4 15.7
鞍山 绍兴 保定 唐山 常州 威海 东莞 潍坊 呼和 浩特 西宁 惠州 襄樊 江门 徐州 金华 宜宾 乐山 银川 绵阳 肇庆 南通 中山 泉州 珠海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数据来源:CNRS 2011-2012全年(60城市)
不同级别城市汽车消费占比: 一线城市下降,四线城市上升最为明显
中国城市居民调查(China National Resident Survey, CNRS) 是CTR在中国大陆进行的关于居民媒体接触习惯、产品及品 牌消费习惯和生活形态的同源连续性大型市场调查。
CNRS影响
CNRS于1999年根据国际规范建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 城市居民媒介消费和产品消费的连续性研究项目。历经14年 发展,CNRS已经在广告和平面媒体行业确立了“行业货币” 的地位,成为广告主、媒体和广告公司洞察市场需求、提升营 销效果的利器。
消费动向:家庭增购市场受到明显抑制
在整体汽车消费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家庭汽车增购市场受到的抑制更为明 显。有车家庭中,2011年拥有多辆汽车的家庭占比扩大了5.4个百分点,而2012 年仅扩大了0.6个百分点。
有车家庭中,家里拥有几辆车的占比(%)20源自01辆以上4.3%
2011
1辆以上
9.7%
2012
家庭拥有:家庭汽车拥有率增长大幅放缓
家庭消费:增幅不及去年
家庭汽车拥有率变化趋势(%)
22.0
20.7
16.6
1.3
11.6
4.1
9.0
5.0
2.6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2年家庭汽车拥有率 同比仅上升了1.3个百分点
新增购车家庭更少
数据来源:CNRS2008-2012全年
5
5
术语解释
微车,又名微型车,指是A型车中的A00级 车,小型轿车和小型面包车。比较常见的微 型车例如:奇瑞QQ,五菱之光等,这类车 油耗低,停放更加便捷,适合家庭、单位使 用。
微车
MPV是指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俗称商务用车,可以坐7-8人的 小客车。不同于面包车的单厢式结构, MPV具备两厢式结构,布局以轿车结构为 基础。
国产 MPV
6
6
国产 轿车
汽车细 分车型
进口 SUV
进口 轿车
国产 SUV
研究思路
汽车消费总量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在推动这些变化? 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与之前的主力消费者有何区别? 在细分车型上导致了怎样的消费变化?
7
7
报告主要观点
2012年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表面上延续2011年的趋势波浪不惊,但实际上,汽车消费 的“城市格局”与“人群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四线城市家庭汽车拥有率 正式超越一线城市,汽车消费城市格局发生逆转,中等偏上收入人群超越富裕人群成为 家庭汽车消费第一主力;其次,80后在汽车消费中的占比进一步逼近70后,尤其在高档 车型的消费中已经超越70后跃升为第一主力。 汽车消费正在进入80后时代,随后几年的汽车设计、生产、营销都将会随之而发生改 变。相比70后,80后更加注重汽车的外形、个性、品位,驾驶乐趣,交流空间。近年 来,他们对进口轿车和进口SUV的消费增长态势尤为强劲,然而高档汽车的的消费尚集 中在华南地区。因此切中80后购车偏好推动高档汽车消费市场向北拓展成为未来一个发 展方向。 在媒介接触方面,尽管他们越来越与互联网融为一体,对于汽车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影响 更加有力;但报纸和杂志在他们的汽车信息获取中仍然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2012中国城市居民 汽车消费与媒介接触分析
央视市场研究 媒介与消费行为研究部 2013年4月
MCB行业洞察系列
研究 目录
报告说明 2012年中国汽车消费出现哪些新变化? 2012年汽车消费人群有哪些新变化? 汽车消费细分市场新变化
2
2
报告说明
3
3
数据来源——CNRS
CNRS特点
1辆以上
10.3%
1辆 95.7%
1辆 90.3%
1辆 89.4%
数据来源:CNRS2010-2012全年(60城市)
不同级别城市汽车拥有率: 一线城市下降,四线城市上升最为明显
各线城市家庭汽车拥有率变化(%)
2011 2012
27.0
北京
24.723.3
24.0
上海 广州 深圳
20.5 18.4
2012年
中国汽车消费出现哪些新变化?
2012年,汽车消费市场大事件
汽车行业政策:
先后出台3项政策牵动汽车市场发展轨迹
1月.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4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7月.地区性限购,广州限购令发布
汽车使用环境:
先后出台2项政策对道路交通和驾车出行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
7月.小型客车节假日免费通行 12月.2013新交规颁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