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造粒与转鼓造粒特点及工艺描述

合集下载

高 塔 生 产 工 艺 技 术 资 料

高 塔 生 产 工 艺 技 术 资 料

高塔熔融喷浆造粒生产尿基复合肥的工艺技术高塔熔体造粒技术是世界复合肥行业一种先进的生产工艺。

高塔造粒复合肥采用全自动电脑控制配料系统,以熔体尿素、磷、钾等原料,经充分溶合后,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经空气自动冷却结晶而成为颗粒,其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同行先进水平,具有以下5项优点:(1)颗粒均匀;(2)表面圆润光滑;(3)水分含量低、结块率低;(4)每一个颗粒都有针状融化孔,融化速度快;(5)水溶率高,施用肥效与转鼓造粒的尿基肥更好。

高塔复合肥采用先进熔体新工艺,客服并转变了传统尿素熔融的转鼓造粒生产工艺中的有害物质缩二脲含量的缺点,改变了工艺及流程,改善了生产环境。

以固体尿素或硝铵磷经电脑计量熔化后的溶液与固体的磷酸一铵、硫酸钾或氯化钾、添加剂填充料等原料在混合槽加温混合后制成流动性较好的料浆,经旋转式差动造粒机造粒喷淋成液滴,液滴在从造粒塔顶下落的过程中与上升的冷空气接触被自然冷却固化结晶成颗粒,落于塔底部的收料斗及输送皮带,再经冷却、分筛、包膜、到成品料仓,经自动计量包装,成品入库;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返料量相对较少、返料部分经过改造返料直接返回系统,经过系统熔化后再生产,生产过程基本采用自动流程控制,操作环境好,无三废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粉尘浓度控制在100 mg/m3,高塔产品颗粒表面圆润光滑,颗粒有孔眼(是其它肥料所不具备的),不易结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高塔复合肥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高塔熔体造粒工艺,产品性状好,品质稳定,颗粒圆润,色泽晶莹,有针状融化孔,天然防伪。

产品水分含量低,溶解速度快,作追肥、冲施肥效果更好。

2、营养丰富,配比合理。

除含有作物必需的氮、磷、钾三大营养外,还富含钙、镁等中微量元素,养分均衡全面,充分满足作物需求,施用范围广,即适用于小麦、水果、水稻、玉米等粮食大田作物,而且适用于油菜、烟草、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更适合于各种蔬菜、果树、药材等特殊用肥需要作物。

转鼓造粒机的用途及特点

转鼓造粒机的用途及特点

转鼓造粒机的用途及特点
转鼓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

转鼓造粒机是复合肥行业的关键设备之一,适用于冷、热造粒以及高、中低浓度复混肥的大规模生产。

主要工作方式为团粒湿法造粒,通过一定量的水或蒸汽,使基础肥料在筒体内调湿后充分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液相条件下,借助筒体的旋转运动,使物料粒子间产生挤压力团聚成球。

转鼓造粒机操作原理: 转鼓式造粒机,机内通入蒸气、气体氨或加入磷酸或氮溶液、磷氨料浆、重钙料浆,在筒内完成化学反应和供热的复混肥造粒过程;或者补充少量水分的复混肥冷造粒过程.把需成粒的物料通过筒体的旋转运动,在筒体没料产生滚动旋转,在一定的湿度、温度下粘聚成球,完成制球工序.鑫盛转鼓造造粒机的特点:
1、转鼓造粒机筒体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内衬或耐酸不锈钢衬板,实现了自动除疤、脱瘤,取消了传统的刮刀装置,杜绝了物料粘壁现象,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转鼓造粒机通入蒸气加热,提高物料温度,使物料成球后水分低,提高干燥效率;
3、转鼓造粒机成球率达70%,有少量返料,返料粒度
小,可重新造粒;
4转鼓造粒机外观质量好、耐腐蚀、耐磨损、能耗低、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
5、转鼓造粒机产量大,动力消耗省,维护费用低。

熔体造粒与转鼓造粒特点及工艺描述

熔体造粒与转鼓造粒特点及工艺描述

熔体造粒特点熔体造粒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氯化钾、磷酸一铵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 将预热后的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及填充剂与熔融尿素充分混合,形成流动性良好的NPK熔体料浆;该料浆通过专用喷头喷入造粒塔后,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从而获得养分分布均匀、形状良好的颗粒复合肥;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流动性良好的熔融料浆的制备;混合槽温度、停留时间及料浆液固化比是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参数控制得好有助于降低料浆的黏度,保证其流动性,减少副反应,降低氨损;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制造高浓度复合肥料的优点可归纳如下:1、直接利用尿素浓溶液,省去了尿素溶液的喷淋造粒过程,以及固体尿素制复混肥料时的破碎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2、熔体造粒工艺充分利用原熔融尿素的热能,物料水份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了能耗;3、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易操作;4、可以生产高氮复合肥,最高氮含量产品为颗粒尿素的生产;5、合格产品百分含量很高;6、产品性能好,颗粒表面光滑、圆润,水份低,只要包装好,产品不结块,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7、操作环境好,无三废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8、造粒塔喷淋造粒装置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通常比其他的复合肥造粒装置要低,生产规模大的装置更是如此造粒塔喷淋造粒的主要缺点如下:1、工艺参数要求高,物料配比、温度混合时间等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2、原料和产品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混合物必须能够形成可流动的熔体才能进行喷淋造粒;3、产品颗粒大小调节范围较窄,特别是颗粒较大的产品生产有一定的难度;4、造粒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对小型生产装置来说,投资费用并不节省;转鼓造粒特点熔体造粒和转鼓造粒两种造粒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就是在中,加入一定的水或,形成合适的固比例,固液相物料在设备的作用下,通过翻滚、等运动,形成一定的;转鼓工艺生产的复混肥料是氮、磷、钾三种养分中,通过物理掺混而成;复混肥生产工艺简单,按配方只要把各种基础肥料配齐,掺在一起通过转鼓造粒设备造出成品;转鼓生产线工艺流程可分为: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烘干、颗粒冷却、颗粒筛分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1、原料配比: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备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土壤检测结果2、原料搅拌: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提高肥料颗粒整体的均匀肥效含量;3、原料造粒: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转鼓造粒机造粒;4、颗粒烘干:将造粒机造好的颗粒送入烘干机,将颗粒内含的水分烘干,增加颗粒强度,便于保存;5、颗粒冷却:烘干后的肥料颗粒温度过高,易结块,经过冷却后的,便于装袋保存和运输;6、颗粒筛分分级:将冷却过后的颗粒分级,不合格的颗粒经粉碎重新造粒,把合格的产品筛分出来;7、成品包膜:将合格的产品进行涂衣包膜增加颗粒的亮度与圆润度;8、成品包装:将包膜的颗粒按照重量规格进行成品装袋,放在通风处保存;转鼓造粒主要是在造粒机造粒工序上,其工作原理:转鼓造粒机主要由转鼓、前大托轮、后大托轮、大齿轮、减速箱、电机等组成,内部由造粒区、下料区、蒸汽喷管、环形档圈、抛光区等构成;工作时,粉状原料及返料由进料口加入后,旋转的筒体带动物料层向上转动,至一定高度时,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物料沿弧形轨道下落,使物料完成造粒时所需要的滚动运动;筒体内部通入蒸汽或水喷洒在滚动的料层上,使物料团聚成粒;造粒时要保持一定的返料率;物料在造粒区成粒,然后越过环形挡料圈进入抛光区;在抛光区,粒子经过陈化、抛光,细粒长大后,从转鼓出口下料到陈化皮带上,由陈化皮带送至干燥机;。

熔体造粒与转鼓造粒特点及工艺描述

熔体造粒与转鼓造粒特点及工艺描述

熔体造粒与转鼓造粒特点及工艺描述熔体造粒和转鼓造粒是两种常见的造粒工艺方法,用于将固体物料转化为颗粒状物料。

下面将分别对熔体造粒和转鼓造粒进行特点和工艺描述。

熔体造粒是一种将固体物料通过加热熔化,并通过流动化的熔体形式进行造粒的工艺方法。

其特点如下:【粘合剂】熔体造粒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粘合剂将固体物料粘结在一起形成颗粒。

粘合剂可以是油脂、树脂等,在高温下熔化成液态以形成粘结力。

这使得熔体造粒适用于那些在常温下无法互相粘合的物料。

【高温流动】熔体造粒过程需要将固体物料加热到高温以使其融化成熔体,然后通过流动化的熔体滴落或喷洒到冷却介质上形成颗粒。

因此,熔体造粒对物料的熔点和黏度要求较高。

【颗粒形状和大小可调】熔体造粒可以通过调整流动速度、液滴大小等控制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这使得熔体造粒适用于生产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颗粒。

【易于操作】熔体造粒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易于控制和调节。

同时,熔体造粒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小型生产。

转鼓造粒是一种将固体物料放入旋转的转鼓内进行摩擦、挤压和撞击而形成颗粒的工艺方法。

其特点如下:【干法造粒】转鼓造粒是一种干法造粒方法,不需要使用粘合剂进行颗粒粘结。

因此,转鼓造粒适用于那些不适合熔体造粒的物料,或者是为了避免添加粘合剂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物料接触力强】转鼓内的物料会因为转鼓的旋转而产生大量的摩擦、挤压和撞击力,这些力会使得原料颗粒之间产生相互粘结,形成颗粒。

因此,转鼓造粒对物料的适应性要求较高。

【颗粒形状和大小可调】通过调整转鼓转速、物料投料量和撞击板等参数,可以控制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使得转鼓造粒适用于生产不同颗粒形状和大小的物料。

【较高能耗】转鼓造粒过程需要转鼓进行频繁的旋转,以产生足够的接触力来实现造粒。

因此,转鼓造粒比较耗能,且较嘈杂。

总结:熔体造粒适用于需要使用粘合剂的物料,能够实现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颗粒,操作简单,但对物料的熔点和黏度要求较高。

转鼓造粒适用于不需要使用粘合剂的物料,能够生产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颗粒,但能耗较高。

化肥的常见生产工艺及术语解读

化肥的常见生产工艺及术语解读

产品质量:
优点:产品质量控制较稳定; 不足:颗粒强度较差,产品容易粉化结块; 颗粒内养分混合不够均匀; 产品外观较差。
11
3.1 团粒法工艺及产品特点
核心技术 技 术 优 缺 点 技术优势 蒸汽造粒控制 团粒法技术成熟可靠; NPK产品规格齐全; 建厂投资较小,操作简便。 产品颗粒强度较低; 生产特定品种洗涤液不平衡。
3.3 熔融法工艺及产品特点
产品品种:
可以生产:高氮型NPK,品种规格受限制; 生产困难:3mm以上颗粒 不能生产:高磷型和总养分含量低于40%NPK
产品质量:
优点:外观圆润、独特,带孔不易仿造 不足:颗粒偏小;缩二脲含量较高 颗粒强度偏低,有结块现象 产品溶解快
28
3.3 熔融法工艺及产品特点
转鼓造粒法生产复混肥料的优点:
1. 造粒中可通蒸汽,水分含量低,干燥负荷低; 2. 在必要时方便在造粒过程中通氨; 3. 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观察造粒情况,随时调节。
9
3.1 团粒法工艺及产品特点 团粒法工艺技术特点
流程特点: 1.没有化学反应; 2.工艺流程较长; 3.干线部分与AZF 工艺 相似; 4.氮源选择面广; 5.装置规模一般 为 5~15万吨/年。
技 术 优 缺 点
核心技术 氮磷钾共熔体制备
技术优势
技术劣势
擅长生产高氮肥; 产品外观独特。 不能生产市场主流的常规品级NPK; 生产控制操作弹性较小,技术不够成熟。
1.加大共熔体制备的操作弹性; 2.缩小塔径、降低塔高; 3.造粒颗粒向2.5~4mm发展; 4.固体尿素快速熔融以减少缩二脲; 5.优选辅料,调整共熔体粘度。 1.未来3~5年内发展到技术成熟期; 2.尿素利润较低时,熔融法将加速发展; 3.未来会有一定发展,国内可达到30套左右; 4.独特的高氮肥市场重要竞争者。

转鼓流化床熔体造粒生产硝基复合肥造粒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转鼓流化床熔体造粒生产硝基复合肥造粒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p r o p o t r i o n .I n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 g r a n u l a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f o r a mmo n i u m p h o s p h a t e n i t r a t e i s t o b e c o n t r o l l e d a t 1 1 0 —1 5 0 ℃ .a n d f o r t h a t o f a mmo n i u m c a l c i u m n i t r a t e i t ma y b e c o n t r o l l e d a t 1 0 0—1 0 5 o C.
t h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e mi x e d s l u r r y,t h e s l u r r y s p r a y p r e s s u r e,g r a n ul a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t he r e c y c l e
f o r Pr o d uc t i o n o f Ni t r o Co mp o un d Fe r t i l i z e r s b y Ro t a r y Dr u m Fl u i di z e d Be d Me l t Gr a n u l a t i o n
酸铵 钙 造 粒 温 度 可 控 制 在 1 0 0—1 0 5℃ 。 关键 词 硝 基 复 合 肥 转鼓 流化 床 熔 体 造 粒
An a l y s i s o f a n d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i n t o Gr a n u l a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

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掺混肥、滚筒造粒,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缓控释肥一、掺混肥料又称、BB肥、干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显著化学反应。

掺混肥料的生产技术简单,掺混操作和施肥操作尽可能在同一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考虑产品的贮存性能。

很多厂家把带有多种颜色的复合肥机械的混在一起冒充缓控肥或者控释肥,其实实掺混肥。

二、滚筒造粒滚筒造粒工艺简单,但造粒圆滑,原料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也不相同,水溶率和利用律偏低,易流失,但在干旱年间针对生长期较短的作物追肥效果,要优于转鼓喷浆造粒的肥效快.往往是一些造假的企业惯用的工艺.三、高塔造粒高塔造粒颗粒光滑,中空防伪,含量均衡,NPK更可自由调配,肥效在复肥中最快,易溶解,最适宜做追肥.缺点是在造粒喷浆时,尿液熔融,如果工艺时间流程控制不好,易产生大量的缩二脲,还有就是生产中水分易超标.1、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

产品规格有:24-12-12,23-11-11, 24-0-24等。

2、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料处理、造粒、冷却处理。

见下图示。

高塔造粒技术主要利用了熔体造粒法技术,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是单一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的造粒,现已扩大到氮磷及氮磷钾复合肥料的造粒。

该工艺的一个特殊要求是,氯化钾必须磨得细,以防止造粒喷头的孔眼堵塞,并且需要将其预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防止混合时熔融物冷却。

3、熔体造粒工艺优点与常用的复混肥制造工艺相比,熔体造粒工艺具有以下优点:a、简化了生产流程。

复合肥造粒机理简述

复合肥造粒机理简述

复混肥的生产是将氮、磷、钾等基础原料或其浓溶液、熔融料浆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造粒(喷浆造粒、塔式喷淋、油浸造粒、团粒造粒)、干燥、冷却、筛分而获得颗粒肥料成品的过程。

造粒是使基础肥料,根据配方要求,按一定配比凝聚或团聚为一定粒度成品肥料的过程。

回转造粒机是一个朝着出料端倾斜安装的筒体。

粉状原料及返料由进料端加入后,旋转的筒体带动料层向上转动,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物料脱离筒体,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沿弧线轨道下落,使物料往返重复,完成造粒所需要的滚动运动,同时沿着倾斜方向向出料端移动。

完成造粒过程,进入烘干工序。

固体物料的造粒方法主要是团粒法。

团粒法是粉状肥料依靠肥料盐类自身的溶解产生的溶液及加入的水、蒸气,把粉粒表面润湿,在造粒机不断的转动下,使物料处于流动状态,相互摩擦、翻动、挤压,在适宜的液相量下粘附成粒。

液相量是指一定温度下肥料盐的溶液量。

掌握适当的液相量可得到较高的成粒率及外观良好的成品颗粒。

转鼓造粒机内物料的成球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成母球,母球长大和母球紧密。

在成球的第一阶段,细颗粒被润湿,颗粒接触的地方形成凹液面,并靠毛细力不断将周围的颗粒拉拢,形成小球。

紧接着,随着转鼓的不断转动,小球之间、小球与细粉之间不断接触,物料间相互挤压、翻动,球内部过剩的毛细水份被压到球的表面,由这些液相所产生的毛细张力使得周围的粉粒进一步被拉拢,母球得以不断长大,形成颗粒。

物料在成球过程中,体系中的液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液相量是造粒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素。

液相来源于肥料自身的溶解,转鼓造粒过程能实现热造粒过程,提高物料温度,增大造粒体系物料的盐类溶解度,满足物料成粒所需的液相量。

体系中的液相必然是以盐溶液的形态存在,各种盐的溶解度、盐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等必然影响体系的成粒。

肥料盐的溶解需要湿度和温度,用磷酸一铵作磷素来源时,除温度外,体系中的PH值尤为重要。

通过不同程度的氨化处理来控制物料的PH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体造粒与转鼓造粒特点
及工艺描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熔体造粒特点
熔体造粒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氯化钾、磷酸一铵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
将预热后的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及填充剂与熔融尿素充分混合,形成流动性良好的NPK 熔体料浆。

该料浆通过专用喷头喷入造粒塔后,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从而获得养分分布均匀、形状良好的颗粒复合肥。

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流动性良好的熔融料浆的制备。

混合槽温度、停留时间及料浆液固化比是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参数控制得好有助于降低料浆的黏度,保证其流动性,减少副反应,降低氨损。

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制造高浓度复合肥料的优点可归纳如下:
1、直接利用尿素浓溶液,省去了尿素溶液的喷淋造粒过程,以及固体尿素制复
混肥料时的破碎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

2、熔体造粒工艺充分利用原熔融尿素的热能,物料水份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
程,大大节省了能耗。

3、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易操作。

4、可以生产高氮复合肥,最高氮含量产品为颗粒尿素的生产。

5、合格产品百分含量很高。

6、产品性能好,颗粒表面光滑、圆润,水份低,只要包装好,产品不结块,具
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7、操作环境好,无三废排放,属清洁生产工艺。

8、造粒塔喷淋造粒装置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通常比其他的复合肥造粒装置要低,生产规模大的装置更是如此
造粒塔喷淋造粒的主要缺点如下:
1、工艺参数要求高,物料配比、温度混合时间等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

2、原料和产品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混合物必须能够形成可流动的熔体才能进行喷淋造粒。

3、产品颗粒大小调节范围较窄,特别是颗粒较大的产品生产有一定的难度。

4、造粒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对小型生产装置来说,投资费用并不节省。

转鼓造粒特点
熔体造粒和转鼓造粒两种造粒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就是在中,加入一定的水或,形成合适的固比例,固液相物料在设备的作用下,通过翻滚、等运动,形成一定的。

转鼓工艺生产的复混肥料是氮、磷、钾三种养分中,通过物理掺混而成。

复混肥生产工艺简单,(按配方)只要把各种基础肥料配齐,掺在一起通过转鼓造粒设备造出成品。

转鼓生产线工艺流程可分为: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烘干、颗粒冷却、颗粒筛分分级、成品包膜、成品包装等。

1、原料配比: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备(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土壤检测结果)
2、原料搅拌: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提高肥料颗粒整体的均匀肥效含量。

3、原料造粒: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转鼓造粒机造粒。

4、颗粒烘干:将造粒机造好的颗粒送入烘干机,将颗粒内含的水分烘干,增加颗粒强度,便于保存。

5、颗粒冷却:烘干后的肥料颗粒温度过高,易结块,经过冷却后的,便于装袋保存和运输。

6、颗粒筛分分级:将冷却过后的颗粒分级,不合格的颗粒经粉碎重新造粒,把合格的产品筛分出来。

7、成品包膜:将合格的产品进行涂衣包膜增加颗粒的亮度与圆润度。

8、成品包装:将包膜的颗粒按照重量规格进行成品装袋,放在通风处保存。

转鼓造粒主要是在造粒机造粒工序上,其工作原理:转鼓造粒机主要由转鼓、前大托轮、后大托轮、大齿轮、减速箱、电机等组成,内部由造粒区、下料区、蒸汽喷管、环形档圈、抛光区等构成。

工作时,粉状原料及返料由进料口加入后,旋转的筒体带动物料层向上转动,至一定高度时,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物料沿弧形轨道下落,使物料完成造粒时所需要的滚动运动。

筒体内部通入蒸汽或水喷洒在滚动的料层上,使物料团聚成粒。

造粒时要保持一定的返料率。

物料在造粒区成粒,然后越过环形挡料圈进入抛光区。

在抛光区,粒子经过陈化、抛光,细粒长大后,从转鼓出口下料到陈化皮带上,由陈化皮带送至干燥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