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课件 旅游地空间竞争唐承财共64页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第一PPT课件

-
14
一、旅游资源
❖㈠概念: ❖旅㈡旅游旅游资游资源资源:源的一分特般类点认及为:,评凡价是能激发旅游 ❖❖者旅和㈢㈣的环游综地垄世世旅境业域合断界界游效所性性性旅主动 益利游要机 的用资旅, 现,源游对 象并旅 和由地--世游 事此国界者 物产家有 ,生遗吸 均经产引可济P力称、166,为社为旅会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步法罗建造了 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 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 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 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13
第2节 旅游的空间分布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者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 ❖四、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
3
二、旅游业的Biblioteka 起与发展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众多云游 四方者向往的去处
-
4
二、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狮 身 人 面 像
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
b大a石c块k 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
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
游资易源损。性 可创新性
-
15
二、旅游者
❖(一)国际上的定义 1.国际旅游者 2.国内旅游者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1.游客 2.海外旅游者 3.海外一日游游客 4.国内旅游者 5.国内一日游游客
-
16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
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 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1 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 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 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 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3 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旅游地理-- PPT课件

(1)图中的河流, 其上游属于“三江 并流”自然遗产地 B 的是( ) 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
(2010年· 浙江卷)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 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 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考 点 五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增加外汇收入 提供就业机会 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有利于社会稳定 ——国际旅游
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周转
考 点 五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增加外汇收入 提供就业机会 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有利于社会稳定 ——国际旅游 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周转 ——国内旅游
旅游发展规划 ——以行政地域或特定区域为规划对象 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具体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规划
(2010· 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 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 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 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 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旅游地理复习
考 点 一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和价值
旅游资源的分类
地质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建筑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 风土民情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云南路南石林
气象气候景观—海上日出
水文地理景观—壶口瀑布
生物景观—青海湖鸟岛
建筑景观—北京故宫
文化艺术 景观—缅 甸仰光大 金塔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___ 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其主要影响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 离、生态观念 。
旅游地理学-课件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 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 大组成部分,在地理学中这两部分统称为地理环境。与旅游 者产生关系密切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地理因素、经 济地理因素、环境质量因素等四个方面,称为旅游者产生的 四大地理背景。
(2)中国出境旅游客流特点 ①增长速度很快,但数量上还不很大。 ②以边境旅游和周边国家旅游为主,范围逐步扩大。 ③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高。
④由观光旅游逐步转向度假消闲旅游。 。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
(因素)”(Tourist Attraction),即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们能够被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2.一些不同观点的探讨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 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 续与地域分异两重性。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文化圈 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 影响的地区。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文化随人流的移动向外扩散、传播的速度、 方向、范围是任何自然要素所达不到的。所以,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丰 富性也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 三方面: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1.互补性 2.替代性 3.可进入性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 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 大组成部分,在地理学中这两部分统称为地理环境。与旅游 者产生关系密切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地理因素、经 济地理因素、环境质量因素等四个方面,称为旅游者产生的 四大地理背景。
(2)中国出境旅游客流特点 ①增长速度很快,但数量上还不很大。 ②以边境旅游和周边国家旅游为主,范围逐步扩大。 ③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高。
④由观光旅游逐步转向度假消闲旅游。 。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
(因素)”(Tourist Attraction),即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们能够被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2.一些不同观点的探讨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 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 续与地域分异两重性。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文化圈 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 影响的地区。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文化随人流的移动向外扩散、传播的速度、 方向、范围是任何自然要素所达不到的。所以,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丰 富性也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 三方面: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1.互补性 2.替代性 3.可进入性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
旅游地理PPT课件

理论示意图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零散游客;自然和社会 环境未因旅游活动的发生变化
随着游客增多,本地居民提供简单设施,开始出现广 参与阶段 告,旅游市场范围基本可以界定, 政府和旅游机构增
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在大量广告以及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成熟的旅游 发展阶段 市场,外来投资增加,现代化旅游设施大量出现,旅游
时间以外剩余的时间 • 游憩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 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
一部分 •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娱乐消遣、休养康 乐等活动同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 系的学科 • 旅游系统
• 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史
❖ 20世纪30年代麦克默里的《游憩活动与土地
价值标准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地 ,对于不同的旅游活动,有不同的旅游 评价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的统计性规律:不同人群或个 体的价值判断呈现趋同性;在样本够多 的情况下,判断趋同的结论会清晰地显 示出来,多呈正态分布
15
人类认知的比较法则 对于每一客体来说,不同个人或人群 进行比较得出的比较结果的分布,呈现 为围绕某一中心值的正态分布
方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第二手资料:科研档案资料、地图、统计报表、
人口普查资料等。 特点:时间和经费花费少;各种资料间的时间
和准确性不同,口径不同,可比性差。
旅游需求时间分布的集中性 1、季节性强度指数 2、高峰指数
旅游需求预测
➢ 特尔菲法 ➢ 条件:历史资料或者数据不够充分,
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 断时 ➢ 关键点:研究者的问卷设计和所选专 家的合格程度
16
•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的原则 • 相互独立原则、简明原则
第 一章 绪论《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旅游者、旅游交通管
理者、从业者、旅游 组织者等
旅游线路 旅游交通设施等
潜在旅游者 旅游组织者 旅游营销人员
客源地及其社 会经济条件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旅
旅
游
游
影
影
响
响
旅 游 影 响
象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物的要素
人的要素
图1-1 旅游地域综合体及其要素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1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考虑到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时,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H.Robinson)把旅游地理学当做一门应用地理 学; 法国有学者把它看做是建设地理学的一部分; 美国地理学家马特勒(I.M.Matley)指出,欧洲的一些地理学家甚至已把旅游地理学推崇到博学的地 步(韩杰,2005,1~2页)。 陈传康(1988)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这三者之 间的一门综合学科性部门地理学; 保继刚指出“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两 者都是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1)旅游地理学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学 的重要分支学科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3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
人文地理学
旅游学
行
经 济 地 理
《旅游地理》ppt课件

的
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交 旅游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
通 交通 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 规 工具 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 划 规划 源的作用
旅游 规划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 景区 目的 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察 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 旅游消费市场,位于或 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 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 的价值大;反之开发利 用价值小
基础 设施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 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 的配套服务设施
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 条件好;反之,开发条 件差
(二)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特性
含义
多样性
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旅 游
共
非凡性
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 或现象
资性
源
永续性
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 消耗的(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特性
含义
自
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
季节性
然
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旅景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
价值 济效益
人文景观
(四)分布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
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
征和规律。如下表所示:
因素
影响
举例
自 然 地 理 因 素
地 质 基 础
雅鲁藏布大峡谷、美国的科罗 依 托 于 构 造 拉多大峡谷都分布在断裂带上; 地 貌 形 成 的 分布在高原构造带上的断层湖, 旅游资源,其 如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坦噶尼 分 布 与 构 造 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洱 格局有关 海等;夏威夷、日本的火山景
旅游地理学课程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 争资源:名人故里之争 • 争形象:水城之争(南昌:中国水都) • 争眼球: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 …… • 最终都是争客源
☺旅游地理学
(2)狭义的空间竞争:同类型、同地域之间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主要影响因素 • 名山的地位级别(资源品位) • 旅游功能 • 可进入性 空间竞争的特点 • 非替代性竞争
巩 固 游客增长率下降,但总量增加,旅游地大部分产 业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居民出现反感和不满
停滞
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饱和或超载, 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凸显,旅游形象老化,人 造设施增加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
衰落/复苏 旅游市场衰落,旅游设施功能转变,旅游地功能 丧失;或开发人造设施或旅游资源,重启市场
旅游地的两种情况
A 单一产品旅游地与多 产品旅游地
旅游地-旅游产品生 命周期模型
☺旅游地理学
B 单一景区(点)旅游地 与多景区(点)旅游地
旅游地-次级旅游地 生命周期模型
☺旅游地理学
以游客为指标的生命周期与以效益或利润为指标 的生命周期
☺旅游地理学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国际级旅游地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W.Christaller (1963)研究了地中海沿岸旅游乡
村的演化过程,认为旅游乡村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 个阶段:发掘阶段、增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Butler (1980)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其他人 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S 型旅游地生命周期 演化模型。
颐和园: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 入发展阶段,此后进入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 不会进入衰落阶段。
规划管理措施:保持旅游形象,控制旅游环 境容量,尽量避免负面影响。
☺旅游地理学
(2)狭义的空间竞争:同类型、同地域之间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主要影响因素 • 名山的地位级别(资源品位) • 旅游功能 • 可进入性 空间竞争的特点 • 非替代性竞争
巩 固 游客增长率下降,但总量增加,旅游地大部分产 业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居民出现反感和不满
停滞
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饱和或超载, 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凸显,旅游形象老化,人 造设施增加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
衰落/复苏 旅游市场衰落,旅游设施功能转变,旅游地功能 丧失;或开发人造设施或旅游资源,重启市场
旅游地的两种情况
A 单一产品旅游地与多 产品旅游地
旅游地-旅游产品生 命周期模型
☺旅游地理学
B 单一景区(点)旅游地 与多景区(点)旅游地
旅游地-次级旅游地 生命周期模型
☺旅游地理学
以游客为指标的生命周期与以效益或利润为指标 的生命周期
☺旅游地理学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国际级旅游地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W.Christaller (1963)研究了地中海沿岸旅游乡
村的演化过程,认为旅游乡村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 个阶段:发掘阶段、增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Butler (1980)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其他人 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S 型旅游地生命周期 演化模型。
颐和园: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 入发展阶段,此后进入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 不会进入衰落阶段。
规划管理措施:保持旅游形象,控制旅游环 境容量,尽量避免负面影响。
旅游地理学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第2章
主要内容
一
旅游者
二
旅游动机、决策与行为
三
旅游流
旅游地理学
一
旅游者
一 、旅游者 二、 旅游需求
旅游地理学
一 、旅游者
国际定义
国际旅游者: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 过至少1夜的游客。 (76年联合国定义)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 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 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 或宗教。 (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旅游地理学
第一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论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国外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国外旅游地理学主要学术刊物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旅游地理学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萌芽阶段(二战之前) 初步发展阶段(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旅游地理学
课时安排
周次
授课内容
1 2-3 4-5 6-8 9 10 11-12
绪论 第一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章 旅游行为地理 第三章 旅游资源地理 前三章内容复习、答疑 期中考试 第四章 旅游环境地理
13-14 第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
15-16 第六章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及应用
17-18 第七章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TRED”的研究贯穿于整个旅游地理学研究过程
旅游地理学
三、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综合性 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可为认识旅游这种复杂现象作贡献
➢ 从自然景观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来看,是自然地理学 ➢ 从旅游活动的行为性质来看,旅游是文化活动,可视为人文地理学 ➢ 从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兴产业来看,又是经济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第2章
主要内容
一
旅游者
二
旅游动机、决策与行为
三
旅游流
旅游地理学
一
旅游者
一 、旅游者 二、 旅游需求
旅游地理学
一 、旅游者
国际定义
国际旅游者: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 过至少1夜的游客。 (76年联合国定义)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 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 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 或宗教。 (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旅游地理学
第一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论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国外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国外旅游地理学主要学术刊物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旅游地理学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萌芽阶段(二战之前) 初步发展阶段(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旅游地理学
课时安排
周次
授课内容
1 2-3 4-5 6-8 9 10 11-12
绪论 第一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章 旅游行为地理 第三章 旅游资源地理 前三章内容复习、答疑 期中考试 第四章 旅游环境地理
13-14 第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
15-16 第六章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及应用
17-18 第七章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TRED”的研究贯穿于整个旅游地理学研究过程
旅游地理学
三、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综合性 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可为认识旅游这种复杂现象作贡献
➢ 从自然景观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来看,是自然地理学 ➢ 从旅游活动的行为性质来看,旅游是文化活动,可视为人文地理学 ➢ 从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兴产业来看,又是经济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