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期末试卷2
材料性能学期末考试

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性能学《材控专业课后习题》第一章材料在单向拉伸时的力学性能1-1名词解释1.弹性比功: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
2.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其来源于金属材料中的位错运动所受阻力的变化。
可通过热处理(再结晶退火)消除。
3.塑性: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4.韧性:材料变形时吸收变形力的能力5.脆性断裂(弹性断裂):材料断裂前不发生塑性变形,而裂纹的扩展速度往往很快。
断口呈现与正应力垂直,宏观上比较齐平光亮,为放射状或结晶状。
6.韧性断裂(延性断裂或者塑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断口呈现暗灰色、纤维状。
7.剪切断裂: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断裂。
断口呈现锋利的楔形或微孔聚集型,即出现大量韧窝。
8.河流花样:解理裂缝相交处会形成台阶,呈现出形似地球上的河流状形貌9.解理台阶:解理裂纹的扩展往往是沿晶面指数相同的一族相互平行,但位于“不同高度”的晶面进行的。
不同高度的解理面存在台阶。
10.韧窝:通过孔洞形核、长大和连接而导致韧性断裂的断口1-3材料的弹性模数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答:影响弹性模数的因素: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加载条件和负荷持续时间1-4决定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晶体结构:屈服是位错运动,因此单晶体理论屈服强度=临界切应力2、晶界和亚结构:晶界是位错运动的重要障碍,晶界越多,常温时材料的屈服强度增加。
晶粒越细小,亚结构越多,位错运动受阻越多,屈服强度越大。
3、溶质元素:由于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直径不同,在溶质原子周围形成晶格畸变应力场,其与位错应力场相互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增大屈服强度。
固溶强化、柯氏气团强化、沉淀强化、时效强化、弥散强化4、第二相:弥散分布的均匀细小的第二相有利于提高屈服强度5、环境因素对屈服强度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屈服强度降低,但变化趋势因不同晶格类型而异。
力学材料综合二

力学材料综合题二一、选择题1、淬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线以上30-50℃保温后,快速冷却,从而使奥氏体转变为 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A 、马氏体B 、珠光体C 、莱氏体D 、铁素体2、金属材料的工艺性主要包括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和( )A 、耐磨性B 、韧性C 、塑性D 、热处理性3、碳素钢按钢的质量分类,可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和……( )A 、高碳钢B 、碳素结构钢C 、高级优质碳素钢D 、碳素工具钢4、合金渗碳钢的碳量比一般在………………………………………………( )A 、0.1-0.25%之间B 、0.2-0.35%之间C 、0.25-0.5%之间D 、0.95-1.5%之间5、灰铸铁实质上是在碳钢的基体上分布着一些……………………………( )A 、团絮状石墨B 、片状石墨C 、球状石墨D 、块状石墨6、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 )A 、强度B 、韧性C 、疲劳强度D 、塑性7、钢的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A 、过共析钢B 、共析钢C 、亚共析钢D 、高碳钢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极限尺寸必大于公称尺寸B .上极限偏差必大于下极限偏差C .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可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或零D .公差必为正值9、三根试件的尺寸相同但材料不同,材料的σ-ε曲线如图所示,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1强度高,2刚度大,3塑性好B. 2强度高,1刚度大,3塑性好C. 1强度高,3刚度大,2塑性好D. 3强度高,2刚度大,1塑性好10、零件渗碳后一般需要进行什么处理,才能达到高表面硬度和高耐磨性的目的……………………( )A. 正火B. 淬火+低温回火C. 调质D. 中温回火σ11、下列最适合用于制造形状复杂的整体刀具的材料是……………………………( )A. 铸钢B. 硬质合金C. 高速钢D. 优质碳素结构钢12.要使材料为20Cr 的齿轮达到硬齿面,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A. 渗碳淬火B. 表面回火C. 调质D. 调质后氧化13.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屈服时的应力值为………………………………( )A.p σB.s σC.b σD.e σ14、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 )。
材料力学性能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包辛格效应、疲劳门槛值、应力腐蚀门槛值、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状态、蠕变极限、低周疲劳、高周疲劳、滞弹性、弹性比功、冲击韧性、断裂韧性、氢脆、应力腐蚀、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微动磨损、蠕变、持久强度、应力松弛、腐蚀疲劳、加工硬化指数二、指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物理意义及单位A K 、K 1、K IC 、K 1SCC 、c a 、E 、σf 、σb 、σ0.2、σys 、σP 、δ、σ-1、th K ∆、C650103σ、ε、ϕ、H B 、HRC 、H V 、G 、G IC 、三、填空题1、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2、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五大指标为: 、 、、 。
3、陶瓷材料增韧的主要途径有 、 、 、显微结构增韧以及复合增韧六种。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 、 和 测试法。
1、聚合物的弹性模量对 非常敏感,它的粘弹性表现为滞后环、和 ,这种现象与温度、时间密切有关。
2、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 、 、 、;外在因素有: 、 、 。
3、缺口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 、、 、 。
4、材料或零件在 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失效叫腐蚀疲劳。
四、请说明下面公式各符号的名称以及其物理意义 c IC c a Y K /=σ、、n SS A σε= 、n K S ε=、m K c dNda )(∆= 五、简答题 1. 金属疲劳破坏的特点是什么?典型疲劳断口具有什么特征?提高疲劳强度的途径有哪些?2. 和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3. 提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有哪些方法?试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就每种方法各举一例。
4. 缺口对材料的性能有哪些影响?为什么缺口冲击韧性被列为材料常规性能的五大指标之一?它和断裂韧性有何关系?5. 为什么通常体心立方金属显示低温脆性,而面心立方金属一般没有低温脆性?6. 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有哪些方法? 试就每种方法各举一应用实例,并对这种方法具体分析,其在抑制疲劳裂纹的萌生中起有益作用,还是在阻碍疲劳裂纹扩展中有良好的效果?7. 为什么材料的塑性要以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这两个指标来度量?它们在工程上各有什么实际意义?8. 缺口冲击韧性为什么被列为材料常规性能的五大指标之一,怎样正确理解冲击韧性的功能:(a)它是控制工艺的性能指标;(b)它是服役性能指标;(c)两者兼而有之,但要具体分析。
材料力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满足强度条件。(5分)
六.一根圆截面压杆两端固定,工作压力F=1.7KN,直径为d=8mm,材料为A3钢,其性能参数为: , , , , 。杆的长度为 ,规定的稳定安全系数是 。试校核压杆的稳定性。(15分)
解:(1) ,
(2分)
而 (2分)
,欧拉公式不成立(1分)
A.强度低,对应力集中不敏感;
B.相同拉力作用下变形小;
C.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
D.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循胡克定律。
2.在美国“9.11”事件中,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击国贸大厦后,该大厦起火燃烧,然后坍塌。该大厦的破坏属于(A)
A.强度坏;B.刚度坏;C.稳定性破坏;D.化学破坏。
3.细长柱子的破坏一般是(C)
C. ;D. 。
10.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的两杆,一为钢杆,一为铝杆,在相同的拉力用下(A)
A.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而变形大于钢杆
B.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而变形小于钢杆
C.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大于钢杆
D.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小于钢杆
三、阶梯形钢杆的两端在 时被固定,杆件上下两段的面积分别是 , ,见图1。当温度升高至 时,试求杆件各部分的温度应力。钢材的 , 。(15分)
解:用支反力 代替支座B(见图2),则B端在 和 的作用下挠度为零,即:
(8分)
(5分)
(2分)
五.一铸铁圆柱的直径为40mm,其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315 N.m的力偶矩作用。若该铸铁材料的许用拉应力为 ,试根据强度理论对圆柱进行强度校核。(15分)
解:圆柱表面的切应力最大,即:
(5分)
圆柱表面首先破坏,其上任一点的应力状态为纯剪切,见图3。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期末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期末期末考试是学生们在学期结束时面临的一项重要考核。
在材料力学这门课程中,试题的设计和答案的准确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套材料力学试题,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
试题一:弹性模量的计算1. 弹簧的伸长量随外力的大小而变化,如果给定外力-伸长量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试求该材料的弹性模量。
(图略)解答:根据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为:σ = Eε其中,σ为应力,E为弹性模量,ε为应变。
弹性模量E的计算公式为:E = σ/ε根据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求得外力-伸长量的关系为:外力(F):10 N,20 N,30 N伸长量(ΔL):0.5 mm,1 mm,1.5 mm根据胡克定律以及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E = σ/ε = F/A / ΔL/L其中,A为横截面积,L为原长。
假设A与L的值为常数,则可以推导得到:E = F/ΔL * L/A根据给定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可以得到:当F = 10 N 时,E = 10 N / 0.5 mm * L/A = 20 / mm * L/A当F = 20 N 时,E = 20 N / 1 mm * L/A = 20 / mm * L/A当F = 30 N 时,E = 30 N / 1.5 mm * L/A = 20 / mm * L/A由此可见,无论外力的大小,材料的弹性模量均为20 / mm * L/A。
试题二:杨氏模量的测定2. 某学生通过实验测得一块金属试样在受力时的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求该金属试样的杨氏模量。
(图略)解答: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在线段OA区域内,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通过直线OA的斜率可以求得该材料的杨氏模量。
根据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斜率为:斜率K = Δσ/Δε = (350 MPa - 250 MPa) / (0.0025 - 0.0020) = 400 MPa / 0.0005 = 8 * 10^5 Pa根据公式,杨氏模量E等于斜率K乘以应变ε,即:E = K * ε根据给定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可以得到:E = 8 * 10^5 Pa * 0.0025 = 2 * 10^3 Pa所以该金属试样的杨氏模量为2 * 10^3 Pa。
《无机材料性能学基础》期末试题2附答案

《无机材料性能学基础》考试题2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晶体2. 粘弹性3. 滑移4. 表面活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金属晶体结构有_ _晶格、__ __晶格和_ _晶格。
2.当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将____ (升高还是降低)。
3.一般来说,当温度高于_____蠕变是非常重要的。
三、判断题(只需判断对错,不需改错或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5分1.外加应力越大,材料的蠕变越大;()2.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表面张力降低的越多;()3.晶须是一种几乎无位错和裂纹的材料,其实际强度接近于理论强度;()4.研究材料的塑性用的是牛顿模型;()5.金属晶体中,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大。
()四、简答及计算题(1~6题是必做题,7、8、9、10任选做2道)——共55分1.请写出下列晶格的滑移向、滑移面和滑移系的数目,并指出由它们组成的材料哪种塑性最好,为什么?——10分(1)体心立方晶格;(2)面心立方晶格;(3)密排六方晶格2. 已知某材料原子中心间距等于0.25nm ,材料中存在一个250μm 的裂缝,请计算其实际抗拉强度与理论抗拉强度的比值是多少?——5分3. 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表面张力如何变化,为什么?——5分4.当图中毛细管半径r 减小50%时,计算液面高度h 将如何变化?——5分5.材料缺陷的概念是什么?缺陷分为哪几种?——5分6.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在一定条件下,为何并不发生聚沉而稳定存在?——5分7.现有化学反应:AgNO 3+KI ⇒AgI+KNO 3(稀溶液),其中AgNO 3过量,请写出生成的溶胶的完整胶团结构——10分8.某土石方工程中要开挖湿土,但湿土中的水分给工程带来了不便,但利用电动现象原理很容易将水收集到一起并抽走,请问用到了什么电动现象,其基本概念是什么?——10分9.请画出开尔文模型的示意图,并说明该模型是用来研究材料的什么力学行为?——10分10.什么是烧结,烧结的动力有哪些?——10分五、 分析题——10分请利用本学期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当温度上升时,材料的理论抗拉强度和实际抗拉强度如何变化?说明理由。
材料力学性能期试卷和答案

中原工学院2009〜2010 学年第1 学期材科专业材料的力学性能课程期末试卷题号-一-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它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摩擦面损伤和破坏的形式,磨损大致可分4类:粘着磨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接触疲劳。
3、断裂韧度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4、硬度实验方法包括布氏硬度、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等方法。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前面划“”,错误的前面划“X” ;每题1分,共10 分) ()1、过载持久值表征疲劳断裂时的应力循环周次,属于采用能量方法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与应变比能、断裂韧度相同。
()2、冲击韧度、静力韧度、断裂韧度,都是衡量材料韧性大小的力学性能指标。
而且,它们采用相同的计量单位。
()3、只要存在金属材料、应力和腐蚀介质,一定会发生应力腐蚀断裂。
()4、疲劳裂纹萌生后便马上开始扩展,扩展分为介稳扩展和失稳扩展两个阶段,而且,介稳扩展的速率较快。
()5、氢脆断裂的微观断裂机理一般为沿晶断裂,断裂表面有泥状花样的腐蚀()6、各种断裂判据,都是裂纹失稳扩展的断裂判据,因此,都是非常安全的。
()7、缺口强化与形变强化不一样,不是强化材料的重要手段,但对于那些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的材料,可以作为强化的手段。
()&比例极限与蠕变极限相似,都属于长度类力学性能指标,都与拉伸紧密相关,是表示拉伸的力学性能指标。
()9、磨损曲线与蠕变曲线相似,都分为三个阶段,斜率表示速率,因此它们的纵横坐标是相同。
()10、同一金属材料用不同的硬度测定方法所测得的硬度值是相同的。
材料力学I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I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个参数不是描述材料弹性性质的?A. 弹性模量B. 屈服强度C. 泊松比D. 剪切模量答案:B2. 在拉伸试验中,材料的屈服点是指:A. 应力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应变B. 应力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应力C. 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D. 材料发生断裂的应力答案:C3. 根据胡克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应力与应变成正比B. 应力与应变成反比C. 应力与应变成二次方关系D. 应力与应变成对数关系答案:A4. 在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材料的韧性的?A. 弹性模量B. 屈服强度C. 硬度D. 冲击韧性答案:D5.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的?A. 弹性模量B. 屈服强度C. 硬度D. 延伸率答案:D6.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B. 应变是单位长度的变化量C. 应力和应变都是标量D. 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答案:C7. 在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材料的硬度的?A. 弹性模量B. 屈服强度C. 布氏硬度D. 冲击韧性答案:C8.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材料的疲劳强度的?A. 弹性模量B. 屈服强度C. 疲劳极限D. 冲击韧性答案:C9. 在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材料的抗拉强度的?A. 弹性模量B. 屈服强度C. 抗拉强度D. 冲击韧性答案:C10.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材料的压缩强度的?A. 弹性模量B. 屈服强度C. 压缩强度D. 冲击韧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力学中,应力的定义是单位面积上的_______。
答案:力2. 材料力学中,应变的定义是单位长度上的_______。
答案:长度变化3. 材料力学中,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_______性质的物理量。
答案:弹性4. 材料力学中,泊松比是描述材料在受到_______作用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分)
4、简述氢脆的类型及其特征。
(2) σm=(
Eγ
/ ) a 1/2
s0
答:(1) 氢蚀:氢与金属中的第二相作用生成高压气体,使基体金属晶界结合力减弱
而导致金属脆化。宏观断口呈氧化色,颗粒状,微观断口上晶界加宽,呈沿晶断裂。
=[2×105×106×2/(2.5×10-10)]1/2
(1.5 分)
KⅠ=σ (π a)1/2=350×(3.14×0.008)1/2=55.5(MPa·m1/2)
(3 分)
σ /σ s=350/385 大于 0.6,所以必须进行塑性区修正,Y= (π )1/2 (2 分)
KⅠ=Y
σ
(a)1/2/[1-0.056(Yσ
/σ
s)2]1/2=σ
(π a)1/2/[1-0.056π (σ
1、有一构件加工时,出现表面半椭圆裂纹[KⅠ=1.1 σ(π a)1/2/Φ ],若 a=1mm,a/c=0.3 (Φ 2=1.19),在 1000MPa 的应力下工作.对下列材料应选哪一种?
σ0.2/MPa KⅠc/( MPa·m1/2)
1300 75
1400 60
1500 55
学号
姓名
班级
本试卷共 3 页,此页为 B 卷第 3 页
/σ
) ]2 1/2
s
=350×(3.14×0.008)1/2/[1-0.056π (350/385)2]1/2
(以上为答案中的一种,只要合乎题意要求,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60(MPa·m1/2)
(2 分)
(2)比较列表如下:
σ /MPa
350
1400
3
σ 0.2/MPa
5
KⅠ/( MPa·m1/2)
截面上的( )与平均应力之比。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屈服强度; D、抗拉强度。
3、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磨损分为三个阶段:( )、稳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 段。
A、磨合阶段; B、疲劳磨损阶段;C、轻微磨损阶段;D、不稳定磨损阶段。
4、在拉伸过程中,在工程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曲线是( )。
A、力—伸长曲线; B、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C、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4、简述氢脆的类型及其特征。
六、综合计算题:(每题 10 分,20 分)
2、已知某材料的 γ s=2J/m2,E=2×105MPa, a0 2.5×10-10m,
已知平面应变修正公式为: K
Y a 1 0.056Y 2 (
/s)
, R0
2
1 2
( K )2 s
1、一块含有长为 16mm 中心穿透裂纹[KⅠ= σ(π a)1/2]的钢板,受到 350MPa 垂直于裂 纹平面的应力作用。(1)如果材料的屈服强度分别是 1400Mpa 和 385 MPa,求裂纹 顶端应力场强度因子值;(2)试比较和讨论上述两种情况下,对应力场强度因子进 行塑性修正的意义。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阶段,是材料整个疲劳寿命的主要组成部分。(2.5 分)
1、外加应力; 长度。 2、 断 裂 、屈服、不 均 匀 集 中 塑 性 变 形 。 3、断面收缩 五、简答题:(每题 7.5 分,共 30 分)
率;最大应力下非比例伸长率;断 后 伸长 率 。4、张开型(Ⅰ型)裂纹扩展、撕开型 (Ⅲ型)裂纹扩展。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前面划“”,错误的前面划“×”;每题 1 分,共 10 分)
2009~2010 学年 第 1 学期
A卷
(1)已知 2 a =0.8mm=0.0008m=8×10-4m
材科专业 材料的力学性能 课程期末试卷 标准答案(即评分标准)
σ c= ( Eγ s/ a )1/2=[2×105×106×2/(4×10-4)]1/2 =3.16×107Pa= 31.6 MPa
1、简述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并画出典型宏观韧性断口示意图,并标注各区名称。 答:韧性断裂: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裂纹扩展过程较慢;③断口常呈暗灰色、
纤维状。④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易发生韧断。
(2.5 分)
1、(×); 2、(); 3、(); 4、(×); 5、()
脆性断裂:①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突然发生,快速断裂;③断口宏观上比较齐
页,此页为第 2 页
( )5、应力腐蚀断裂速度远大于没有应力时的腐蚀速度,又远小于单纯力学因 素引起的断裂速度。
( )6、工程设计和材料选用中一般以工程应力、工程应变为依据;但在材料科 学研究中,真应力与真应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7、同一材料用不同的硬度测定方法所测得的硬度值是不相同的,且完全不
(
2、对于材料的静拉伸实验,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
) 9、接触疲劳过程是在纯滚动的条件下产生的材料局部破坏,也经历了裂纹 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
__________ 三 个 阶 段 , 塑 性 变 形 又 可 分 为 __________ 、 均匀塑性变形和 ( )10、疲劳强度属于强度类力学性能指标,是属于高温拉伸的力学性能指标。
……………………………………………………………………………装……装……………………………………………………订……订……………………………………………………线……线……………………………………………………………………………
本试卷共 3 页,此页为 A 卷第 2 页 3、简述缺口的两个效应,并画出厚板缺口拉伸时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图。
四、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2、描述典型疲劳断口的特征,画出典型疲劳断口示意图,并标注各区名称。
1、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与弹性极限
2、韧性断裂与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3、变动载荷与疲劳强度
3、简述缺口的三个效应是什么。
4、静力韧度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4、应力腐蚀断裂的定义和腐蚀断裂形态是什么。
突然发生脆性断裂。宏观断口与一般脆性断口相似,微观断口为沿晶断裂,且晶界上 常有许多撕裂棱。(2 分)
实际断裂强度远远小于理论断裂强度。(4 分)
六、综合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解:已知: a=8mm=0.008m, σ =350 MPa, KⅠ=σ (π a)1/2
(1)σ /σ s=350/1400 小于 0.6,
学 号学 号
7、缺口试样中的缺口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下列(
本试卷共 3 页,此页为 B 卷第 1 页
)可以称为缺口。
五、简答题:(每题 7.5 分,共 30 分)
(注:参加重修考试者请在重修标识框内打钩)
A、材料均匀组织;B、光滑试样;C、内部裂纹;D、化学成分不均匀。
1、简述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并画出典型宏观韧性断口示意图,并标注各区名、一块含有长为 16mm 中心穿透裂纹[KⅠ= σ(π a)1/2]的钢板,受到 350MPa 垂直于裂 纹平面的应力作用。 (1)如果材料的屈服强度是 1400MPa,求塑性区尺寸和裂纹顶端应力场强度因子值; (2)试与第 1 题相比较,对应力场强度因子进行塑性修正的意义。
可以互相转换。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应力强度因子反映了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的强度,它综合反映了_ _ _ _ _ _ _ _ _ _ 和
) 8、缺口使塑性材料得到“强化”,因此,可以把“缺口强化”看作是强化 材料的一种手段,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
裂纹位置、_ _ _ _ _ _ _ _ _ _ 对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影响。
____________三 个 阶 段 。
三、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3、材料塑性的评价,在工程上一般以光滑圆柱试样的拉伸伸长率和__________作 1、形变强化是材料的一种特性,是下列( )阶段产生的现象。
为塑性性能指标。常用的伸长率指标有__________、最 大 应 力 下 总 伸 长 率 和
55.5
60
σ/σs=350/385 大于 0.6,裂纹尖端不但有弹性变形,而且会有塑性变形,不符合
弹性力学理论,如不进行修正,计算所得数值会与实际不符。 (3 分)
材科 专业
题号 一 二
中原工学院
2009~2010 学年 第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课程期末试卷
本试卷答案共 2
学期
重修标识 B卷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1)如存在 0.8mm 长的的垂直拉应力的横向穿透裂纹(可视为无限宽薄板),求该 材料的裂纹扩展的临界应力。
(2)求这种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并结合(1)题,讨论理论断裂强度和实际断裂强 度。
( 附赠 )
学 号学 号
姓 名姓 名
班 级班 级
本试卷共 3 页,此页为 A 卷第 3 页
中原工学院
2、解:
A、弹性变形; B、冲击变形; C、均匀塑性变形; D、屈服变形。
最 常 用 的 __________三种。
2、缺口引起的应力集中程度通常用应力集中系数表示,应力集中系数定义为缺口净
4、根据外加应力的类型及其与裂纹扩展面的取向关系,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有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滑开型(Ⅱ型)裂纹扩展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类。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前面划“”,错误的前面划“×”;每题 1 分,共 10 分) ( )1、磨损包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均能观察到摩擦现象,最后发生疲劳
中原工学院
2009~2010 学年 第 1 学期
B卷
材科 专业 材料的力学性能 课程期末试卷 标准答案(即评分标准)
4、静力韧度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答:通常将静拉伸的σ -ε 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减去试样断裂前吸收的弹性能定义为静 力韧度,它是派生的力学性能指标。(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