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平面示意图图例
大型地铁项目总体筹划方案68

大型地铁项目总体筹划方案3. 13.2项目总体筹划3.2.1总体施工目标3.2.2总体筹划和部署3.2.2.1全标段施工总体筹划说明西安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北客站~贺韶村)施工总承包2标段,包含辛王路站(不含)至港务大道站(不含)共3站4区间,根据项目各阶段的施工特点及工序、专业间的逻辑关系,充分考虑各主要工序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大型机械设备的流水作业和整体施工的均衡性,并考虑前期工程进展、地形地貌、环境条件及施工方法的不同,结合整体计划,计划三个车站土建施工部分同步施工, 同时为各盾构区间提供始发和接收。
3.2.2.2 施工总体流程I —!标段西安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工程2标段---------- -J准备阶段一±建阶段<含人防N Iflβ±⅛S⅛三篮面度复;建工策划、一寰计督・μ电通、方京城制T^⅛B ∣人防工格图3.2.2.2-1西安市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工程2标段施组总体施工顺序图辛壬融1(褚)懈肿拗接黯发条件20181220 r- ___________切附.sm :主体结构: 20180520 2018072020180817-20190831ri拗檄吸困刎 南:20180530 20180830 主*”杓:20181101-20190401一-旗1期=≡港务确(Wl*5⅛2tCZE右蝴蝴区同就:加1帅301-2Woo330KH≡ ^:20190601 2020∣131 K Hit : 20190601 20: )0131;TKO IW 谶vm[卷订ME 工合置 JI RtSiidnex,构宛遗—H 盲中心RtB 搜 -t∙ - -20190831SJ ⅛⅛ι20180910-20181025 提供"发条件1⅛⅛⅛: 20190101 201TO91520⅛1225KRO : 20190301图3.2.2.2-2西安地铁十四号线一期2标段总体规划示意图通过对二个工区的施工筹划和分析,西安市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工程2标段的工期计划筹划关键线路为体育中心站〜辛王路站区间。
铁路客运车站标识系统暂行技术条件

8.6 站台区 ............................................ 97 8.6.1 类型 A ...................................... 97 8.6.2 类型 B ...................................... 98 8.6.3 类型 C ..................................... 100 8.6.4 类型 D ..................................... 101 8.6.5 标识技术要求 ............................... 102
4.1.1 定位标识 ..................................... 4 4.1.2 导向标识 ..................................... 7 4.1.3 服务标识 ..................................... 8 4.1.4 警示标识 .................................... 10 4.1.5 站名大字 .................................... 11 4.2 字体 .............................................. 11
6 标识要素及组合技术要求 ................................ 26 6.1 主辅图形符号组合 .................................. 26 6.2 图形符号与文字组合 ................................ 26 6.3 图形符号与图形符号组合 ............................ 28 6.4 图形符号与方向符号组合 ............................ 28 6.5 图形符号与数字组合 ................................ 29 6.6 图形符号与版面关系 ................................ 30 6.7 文字、数字与版面关系 .............................. 30 6.8 特殊版面 .......................................... 31
高铁接触网基础知识—接触网识图

二、站场接触网平面图的布置
,而腕臂、定位管及支撑的长度要由现场直接采集相 关数据,再由相关计算软件进行精确计算确定,因而 图中没有标注; ⑦从安装图左边的材料统计表中可以知道该安装结构 图示中每个编号具体采用的是什么型号的零部件; ⑧ 8.图中“←A”表示从箭头方向看过去的结构如 “A向示意图”所示,可以看出来该支柱采用的是∏型 的弹性吊弦。
3.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 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决定跨距、悬挂
点的数量及安装埋入孔的位置、定位点的配置 、拉出值数值、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的位置等
。 三、表格栏及相应说明
1.接触网图形符号
2.接触网平面图中表格栏的项目:
(1)支柱的侧面限界(任何 情况下不得小于2440mm) (2)接触线的拉出值 (3)支柱类型 (4)地质情况和基础类型 (5)软横跨节点或拉杆、腕 臂、定位管、定位器类型 (6)安装图号 (7)接触线高度 (8)工程数量统计表 (9)说明或附注
(2)隧道口第一个悬挂点的位置及接触线的拉 出值,应与隧道口外相邻支柱的位置和拉出值 相协调,应满足线索在规定坡度下,其带电部 分对拱顶的距离不小于相应的规定。一般在距 隧道口0.3~1.0m范围内安设第一个悬挂点。
2.隧道内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长隧道内,应利用隧道内已开挖的锚段关 节断面,此时锚段长度可采用2000m。既有线长 隧道内未开挖锚段关节断面时,锚段长度可采 用3000m。
一、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
赣榆港区专用线接轨方案研究

赣榆港区专用线接轨方案研究Study on Special Line Connection Scheme in Ganyu Port Area薛旭军(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XUE Xu-jun(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Beijing 102600,China)【摘要】提出赣榆港区专用线引入既有赣榆北站、柘汪站2个车站的多个方案,并多方面对方案进行比选。
进行方案比选时,应根据车站实际情况提出接轨方案,然后从接轨条件和工程建设、工程规模对既有线运营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专用线接轨对车站影响最小、效果最佳为目的,细分出多个在比选时应考虑的方面,从而得出推荐的接轨方案。
【Abstract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chemes that the special line introduces both Ganyu North Station and Zhewang Station,and comparesthe scheme from many aspects.When the scheme is compared and selected,the scheme should b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the station,and 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ject scale on the operation of existing lines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conditions,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nd so on,taking the purpose of having the least impact on the station and the best effect,a number of aspects should beconsidered in the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should besubdivided,so asto obtaine recommended integration scheme.【关键词】专用线;接轨方案;运输组织【Keywords 】specialline;integration scheme;transport organization【中图分类号】U291.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467(2022)02-0023-03【DOI 】10.13616/ki.gcjsysj.2022.02.207【作者简介】薛旭军(1990~),男,甘肃天水人,助理工程师,从事铁路站场研究。
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仪和地图》优质课(PPT)1

定义 经 度
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为什么不把本初子午线作为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沿东西方向, 与赤道平行的线
世界政区图
B.
圆弧 半圆,两条相对应 此地图还少了什么?
的经度和纬度
状况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政区图
D.
可能最大的比例尺为
东经180°、西经180°重合成一条经线。
1800 1500 1200 900 600 300 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西经 (West)
本初子午线
东经 (East)
地球仪辨别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③ 东西半球的划分
界线:20°W、 160°E
西经 20°
东半球
• 某校区总用地面积24233平方米,长约150米、 宽约160 米。A4纸长29.7厘米,宽21厘米。 可能最大的比例尺为 1 : 750 。
2、方向 地图上是如何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1) 经纬网定向法
最准确
根据经纬度判读方向, 其中经线表示南北方向,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2) 一般定向法
30° 20° P
0° 10°
30°
10°
10°
20°
40°30°20°
10°0°10° 20°30°40° 20°10°0°
A
B
C
D
4. 某人发现他的南侧是高纬度,北侧是中纬度,
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此人位于( A )
A. 20°W;60°S
B. 160°E;60°N
C. 20°W;60°N
接触网施工图

第四章接触网施工图接触网施工图是接触网工程的重要文件,由设计部门通过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来完成。
它表达了接触网的技术特点和性能、设备种类和型号、工程数量和造价、零件构造及材料等。
施工图是接触网施工的依据,也是运营治理的重要资料。
接触网施工图包括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支柱安装图、接触网设备安装图、接触网零件图四种。
第一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以图例的形式,直接反映了接触网线路状况,铁路线路状况,沿线地质状况,接触网设备的种类、类型、数量及其位置等。
为了更具体的说明接触网设计状况,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由说明、接触网线路平面图、表格栏、材料统计表四局部内容。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依据位置不同,分为站场平面布置图、区间平面布置图、隧道平面布置图。
一、图例在接触网线路平面图中,将铁路线路及设备、接触网线路及设备和接触网装置用规定的图例符号来表示,其内容如表4-1-1 所示。
该图例是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常用的图例符号,消灭设备装置时用相应的图例符号表示,读图时可向设计部门或治理单位索取资料。
表4-1-1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的站场及区间接触网平面;2、本标准承受的线条宽度规定为以下三种:(1)粗型宽度为0.9mm(2)中型宽度为0.6mm(3)细型宽度为0.3mm3、符号中所注尺寸均以mm 计,适用于比例尺1:1000 及1:2023 的接触网平面;4、规定符号见下表。
序号名称符号1 电化的正线〔区间图中允许用中型线条〕2 电化的站线及段管线等3 非电化既有线路4预留线路5接触悬挂非工作支,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6加强线7回流线8正馈线〔AF 线〕9保护线〔PW 线〕10架空线〔GW 线〕11接触线硬锚,供电线及分区亭引出线下锚12承力索硬锚13接触线补偿下锚14承力索补偿下锚15链形悬挂硬锚16半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7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18加强线下锚19回流线下锚20正馈线〔AF 线〕下锚21保护线〔PW 线〕下锚22架空线〔GW 线〕下锚23区间曲线及头尾: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24站场曲线及头尾:R—曲线半径(m) L—曲线全长(m) l—缓和曲线长(m)25拉出值300mm,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也可不注“300” ,用半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即为拉出方向26拉出值150mm〔除“300”允许用半箭头表示,其余均应写出数值〕,书写位置即为拉出方向27区间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28区间单线腕臂钢柱29站场单线腕臂钢筋混凝土柱30站场单线腕臂钢柱31站场单线定位钢筋混凝土柱32站场双线腕臂钢柱33站场钢筋混凝土柱软横跨34站场钢柱软横跨35站场钢柱硬横跨36非绝缘锚段关节37绝缘锚段关节38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简洁悬挂中心锚结39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40站场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虚线为锚结绳〕41分段绝缘子串42分段绝缘器名称符号序号43分相绝缘器44股道间电连接45常分隔离开关46常合隔离开关47常分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8常合的带接地闸刀的隔离开关49管形避雷器50区间隧道51站场隧道52隧道内非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3隧道内绝缘关节〔全补偿链形悬挂下锚〕54上承式桥梁及设计电化线路在上面的立交桥、拱桥等55下承式栓焊桥梁56小桥、涵洞57设计电化线路在下面的立交桥58架空水槽、水管序号名称符号59天桥60地道61渗沟62雨棚63仓库64站房65路肩挡墙66托盘式路基墙67有限界门的平交道68区间长〔短〕链标记69回流线跨越接触悬挂70吸上线位置71吸流变压器72水鹤73进站高柱色灯信号机74通过高柱色灯信号机75区间公里标76机车检查坑77接触网起测点78接触网工区1 1序号 名称 符 号79区间横向电连接80扼流变压器81AT 区段双极隔离开关82 AT 区段区间 AF 、PW 线在钢柱悬挂83AT 区段站场 AF 、PW 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4AT 区段站场 AF 、PW 线在钢筋混凝土柱悬挂85架空线在站场钢筋混凝土柱悬挂AT 区段 AF 、PW 线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下锚 AF —2380.00:AF 表示馈线第一锚段; 86 2380.00 表示锚段长度PW 1—2380.00:PW 1 表示保护线第一锚段;2380.00 表示锚段长度接触悬挂锚段下锚 874:表示锚段号 1286.08:表示锚段长度〔m 〕88道岔编号及型号 5 3889跨距长度〔m 〕90土壤安眠角91土壤承压力〔MPa 〕92火花间隙93放电器94接地极6530°200二、接触网线路平面图1、站场、区间线路平面图站场、区间线路平面图,说明白铁路线路及接触网线路状况。
温州市域铁路系统制式研究

0 引言每个城市各具特色,城市规模、结构、发展方向不同,交通需求也不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
不同的城市结构、功能区域和服务对象,需要不同的轨道交通服务层级和制式体系。
各层级轨道交通间良好地衔接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服务效益。
轨道交通系统制式较多,制式的选择决策是一项多因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水平。
科学合理地选择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对建设节约、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提高轨道交通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市域铁路作为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层级,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很多城市正进行市域铁路建设。
但对市域铁路制式选择决策方面的研究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市域铁路制式选择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制式选择的原则每种轨道交通都有其特定技术特点和适应条件,需要依据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人口规模、城市交通特征、环境影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各条线路的客流特征、线路长度、工程手段、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来确定交通系统制式[1-3]。
市域铁路制式选择是为寻找符合城市特征和客流需求并经济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温州市域铁路系统制式研究宋唯维1,余攀2(1.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系,浙江 嘉兴 314000;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线路站场设计研究处,湖北 武汉 430063)第一作者:宋唯维(1982—),男,高级工程师,硕士。
E-mail:***************摘 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对建设节约、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提高轨道交通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市域铁路制式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以温州市域铁路S3线为例,从线网规划、客流分析、速度目标值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系统制式备选方案;从工程造价、旅客换乘、线网资源共享等方面对制式备选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得出温州市域铁路S3线应选择方案1的结论,即线路采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制式,车辆采用国产交流市域铁路车辆。
改建与新建铁路站场工务类LKJ数据编制要点

改建与新建铁路站场工务类LKJ数据编制要点史少帅,任小森,韩旭东,闫博,张旭(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036)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陆续开通运营、普速铁路改造提速,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在既有站场、区间线路改造和新建铁路动态检测、联调联试期间,必须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快速、高效,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基础数据编制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工务类LKJ 数据作为电务类、供电类、运输类等相关专业LKJ数据编制、审核的重要依据,更要保证其数据编制的准确性。
以北京朝阳站为例,阐述工务类LKJ数据表的编制要点。
关键词:北京朝阳站;铁路站场;LKJ数据;工务;编制要点中图分类号:U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1X(2020)06-0113-06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0.06.1130引言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1],是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及辅助司机(含动车组司机)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是机车、动车组设备的组成部分。
LKJ数据在我国铁路运输中运用多年,但在既有铁路站场、区间线路改造和新建铁路的数据编制与提报程序仍有很多特殊性,需加以重视。
提报的数据必须准确反映施工引起的行车设备设施基础数据变化范围,做到内容准确、格式规范、相关数据匹配和唯一性[2]。
既有星火站站内线路为南北走向,自西向东有主要股道3条,其中:1道为到发线,南端去往热电厂方向,北端去往粮油所方向;Ⅱ道为东北环线正线,南端去往北京东、百子湾方向,北端去往沙河方向;Ⅲ道为既有星双线正线,南端去往双桥方向,北端去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科院集团公司)环线方向。
北京朝阳站设于既有星火站南侧439m处,车站规模为7台15线,并设置2条到发线16、17道。
车站南端咽喉与既有线衔接,北端咽喉区从西至东布置专用线、东北环线正线、动车走行左线、京沈高铁正第一作者:史少帅(1989—),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