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同步练习A卷

合集下载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古诗两首习题精选五十五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古诗两首习题精选五十五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古诗两首习题精选五十五第1题【填空题】根据意思写词语①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______②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诗《观书有感》填写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无遗力______ 绝知______ 躬行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塘______ 糖______徘______ 排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问渠______那______得清如许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课外拓展学完这首《观书有感》诗后,你得到哪些启示?【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读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说说你对“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这句诗的理解【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说说诗《观书有感》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①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②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①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②咱们早就分好了。

【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①这件事一定得去他办。

②班长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答案】:【解析】:第14题【语言表达】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答案】:【解析】:第15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①鉴②渠【答案】:【解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2)精品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2)精品习题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2)——精品习题
1
1、看拼音,写词语。

(1)叔叔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p ái hu ái( )。

(2)我们应多读名著,这样能提高我们的 ji àn sh ǎng( )力。

2.写出加点字在句子中的读音。

(1)“冬夜读书示子聿.
”中的“聿”的读音是 。

(2)“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为”的读音是 。

3.辨析下面词语的意思,再选词填空。

工夫 功夫
(1)当初不会跳绳的这个一年级男生,仅一个星期的( ),不仅学会了跳绳,而且一分钟还可以跳120多个。

(2)这个杂技演员可真有( )。

(3)时间不早了,明天有( )再来玩儿吧!
(4)李小龙的中国( ),世界闻名
4.先解释加点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 躬:
诗句的意思: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2古诗两首(2)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2古诗两首(2)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2古诗两首(2)附答案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一、拼写小关卡。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读音。

1. “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qī zǐ..(qī zǐqī zi)”不仅仅指现代人说的妻子qī zi),还包括孩子。

2. 杜甫漫卷.(juàn juǎn)起诗书和画卷.(juàn juǎn),赶紧乘船回家,把朝廷收复蓟北的消息告诉家人。

二、咬文嚼字馆。

解释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 却看妻子..是个医生。

( ) ..愁何在。

( ) 2. 王老师的妻子3. 青春..。

( ) ..作伴好还乡。

( ) 4.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青春三、课文拷贝室。

根据诗歌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______的作品,被前人称为他的“___________”。

全诗体现了一个“______”字,从“_ _”、“__ _”、“__ _”、“__ ”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心情。

诗人激动、欢喜的原因是不仅诗人可以_______,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国家可以_______,人民可以_________。

“,”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

四、古诗欣赏屋。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九州”在诗中是指__________,“乃翁”是指__________。

2. 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遗恨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句回答)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诗人陆游临终前给儿子的叮嘱,他曾经悲痛地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发出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实,腐败的政府肯定不能令广大的老百姓幸福,林升《题临安邸》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最好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练习题(优秀模板12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练习题(优秀模板12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练习题(优秀模板12套)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练习题1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

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挥前行的方向。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2、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已的话说说自已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

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2)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

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3)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

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将开课时看到图时的感情投入诗中,读诗。

自由读、单个读、评读。

4、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脑子中看到了什么?5.个人情感感受巩固识字。

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感受,说说为何喜欢。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

“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语文试题-22 古诗两首 第2课时(附答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语文试题-22 古诗两首 第2课时(附答案)

22 古诗两首第2课时试题【基础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qúdào jiàn shǎng yuán tóu yún yǐng二、比一比,再组词。

鉴()状()徘()签()壮()排()三、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用“”标出。

1. 事在人为.(wéi wèi),为.(wéi wèi)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努力的奋斗着。

2. 天光云影共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3. 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的根由,来路水流出的地方)。

四、联系诗句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 天光:2. 徘徊:3. 清如许:4. 源头:5. 活水:【拓展训练】五、用“徘徊”的不同意思造句。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 比喻犹豫不决:六、将古诗补充完整,先解释字词,再解释划线的诗句。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渠:为:七、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填空。

1. 《观书有感》是代著名理学家的作品。

这首诗以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比喻的体会。

这首诗告诉我们:。

2. 诗句“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一词后来演化为成语。

这个成语在诗句中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现在的意思是指。

八、根据要求写诗句或名言名句。

参考答案一、徘徊渠道鉴赏源头云影二、略。

三、1. wéi wèi 2.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3. 水流出的地方四、1. 天空的光辉,日光。

2. 来回移动。

诗中指光和云影倒映在水中,不停地变动。

3. 这样的清澈。

4. 水发源的地方。

5. 有源头而时常流动的水。

五、略。

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代词。

相当于“它”。

诗中指“方塘”。

因为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5分)1. (8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领空________(kōng kòng)哨所________(sào shào)灿烂________(shán càn)故障________(zhànɡzànɡ)提供________(ɡōnɡɡònɡ)继续________(sùxù)泼水________(pōbō)幸福________(xìng xìn)2. (6分)看拼音,写词语。

yóu qífēng jǐng tā m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hí kuài zhàn lìhǎo xi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渠方塘清如许4. (5分) (2019六上·汉川期中) 日积月累。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

这句古诗词出自宋词《___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

(2) 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 ________,死而后已。

——诸葛亮(4)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

(5)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

5. (28分)比一比,组成词语捏________ 钮________ 拜________ 允________ 缚________ 搏________扭________ 纽________ 湃________ 充________ 傅________ 膊________租________ 组________ 厨________ 稻________ 胯________ 挎________祖________ 阻________ 橱________ 滔________ 跨________ 垮________郑________ 贼________正________ 贱________6. (4分)形近字组词塘________ 糖________徘________ 排________7. (5分)解释下列词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小学语文-有答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_古诗两首练习卷

小学语文-有答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_古诗两首练习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 古诗两首练习卷选择题1. 下列音节不正确的一项是()。

A.鉴(jiàn)别B.渠(qú)道C.徘徊(huí)2. 下列是朱熹的语句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3. 《观书有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A.活水不断,池塘的水才能清澈B.书本上的知识要通过实践来认识C.要不断吸取新知识4.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中蕴涵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 “示子聿”中“示”的意思是()A.出示B.示下C.训示6. 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A.南宋B.北宋C.明朝填空题照样子,写词语。

1.沉甸甸(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高高兴兴(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游来游去(含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我会背古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________现代文阅读阅读小草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 )得火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 )热带来的疲(pí )劳。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真是“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课堂指南A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课堂指南A卷

海之南教育集团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课堂指南(A 卷)第128-133课时 评 分: 课 题:《 古诗两首》 备课人:六年级组 审核人: 晚修一 (总第 128 课时)月 日 星期 第 节晚修 教师清点人数、每日一吼 (40分钟)学习目标:1. 认识3个一类生字,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4. 理解重点词语,翻译古诗。

(难点)流程:1、读课文,写收获。

(10分钟)2、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组两个词,了解作者。

(10分钟) 3、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

(10分钟)4、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解释词语,翻译诗句)。

(10分钟)一、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分钟)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朗读收获是 。

二、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组两个词,学习作者和背景。

(10分钟)1、陆游(1125-1210) (朝代)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

我知道他的作品有《 》《 》。

2、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的 、 。

字元晦,号晦庵,今江西婺源人。

我知道他的作品有《 》《 》。

3、《冬夜读书示子聿》示: 。

子聿: 。

题目的意思: 。

《观书有感》 观书: 。

题目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

(10分钟)示: 徘徊: 鉴: 无遗力: 始: 绝知: 躬行: 渠: 如许: 四、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10分钟) 1、《冬天读书示子聿》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人们、 的精神。

2、《观书有感》借 的形象来譬喻读书的体会,告诉人们,人正像 ,也需要不断读书,不断地 ,, 。

早读一月 日 星期 第 节早读 教师清点人数 (30分钟)早读任务安排:1、6:50-7:00朗读古诗五遍 2、7:00-7:05背诵古诗3、7:05-7:15默写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89分)
1. (6分)我能写词语。

guī jǔyōu rán wēi yán sōu suǒqīn fàn xián ji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分)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事情(qīng qíng)________ 眼睛(jīng jing)________
蚊虫(cóng chóng)________ 请坐(zuòcuò)________
3. (1分)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

(《春日》)
4. (12分)形近字组词。

洞________ 准________ 暴________ 壁________ 撞________ 抱________
同________ 堆________ 瀑________ 碧________ 童________ 饱________
5. (5分)照样子,组词造句。

例:族民族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①夕:
②川:
④族:
6. (3分)根据情境补充对话,注意用语恰当、有礼貌。

(情境:星期天,你看到小刚用锁锁住一辆共享单车。


你:“小刚,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小刚:“我怎么了?不就锁住一辆单车吗?”
你:“________”
小刚:“哦,原来这样,那我以后不这样做了,共享单车,大家‘共享’。


你:“________”
小刚:“我知道这个规定,我确实未满l2岁,但是今天周末,又没有老师看到。


你:“________”
小刚:“你说得对,安全更重要。


7. (5分)我能把字写的最美
丰硕汲取赞颂
8. (5分)火眼金睛:下面是小磊同学读了《三打白骨精》之后写给孙悟空的短信,其中有八处毛病,请你帮他改一改,用上修改符号。

孙大圣:
读了你斩妖除魔的故事,非常深受感动。

我一定要像你学习,在学习上要有坚强的信念,不怕困难,永往直前。

取经路上险恶重重,你要一定尽心尽力,保护好唐僧,这样才能休得正果。

2008年3月20日
9. (5分)扩句
①老师批改作业。

②战士保卫边疆。

10.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渠方塘清如许
11. (4分)形近字组词
塘________ 糖________
徘________ 排________
12. (2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那得________ 问渠哪得________
13.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这件事一定得去他办。

②班长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14.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②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15.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源头________ 徘徊________
16.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②咱们早就分好了。

17.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半亩塘________
②这样清澈。

________
18. (5分)扩句
①奶奶打水
②小燕子休息
19. (5分)缩句
①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水里影子。

②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野花。

20. (5分)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0分)
21. (4分)默写《观书有感》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22. (1分)根据诗《观书有感》上下文填空
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23. (5分)说说诗《观书有感》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
24. (5分)读诗《观书有感》想一想: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
25. (5分)课外拓展
学完这首《观书有感》诗后,你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20题;共8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0分)
21-1、
22-1、
23-1、
24-1、
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