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小学语文苏教版(2001)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文中所写的宋庆龄故居在()。
A.北京B.南京C.上海【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
【解答】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一定要对文章进行深刻记忆,详细了解。
2.【答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文重点写()。
A.樟树B.宋庆龄故居C.宋庆龄【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
【解答】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一定要对文章进行深刻记忆,详细了解。
3.【答题】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本单元内容填写)。
瞻仰繁衍繁茂稠密fán mào chóu mì( ) ( )zhān yǎnɡfán yǎn( )( )【答案】繁茂;稠密;瞻仰;繁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4.【答题】选字组词。
配灵家年荣南( )龄岭( )搬( )般( )繁( )( )敏【答案】年龄;岭南;搬家;般配;繁荣;灵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形近字并组词的能力。
【解答】由于形近字它们在笔画上有细微的差别,所以读音和意思就不同,辨析时要注意它们的结构,有时还要结合它们的意思。
注意平时的积累与读写。
5.【答题】我会为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托付;委托B.依附C.通过邮局传送1.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 )2.我将一份礼物寄给了远方的朋友。
( )3.他把一本书寄存在我这里。
( )【答案】1.B;2.C;3.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字多解的掌握情况。
【解答】解答本题,需注意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掌握这一点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运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 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 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 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永久的纪念。 永久的纪念。
站在宋庆龄雕像前, 站在宋庆龄雕像前, 我想说: 我想说: 。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庭院 里的宋庆龄汉白玉像
卜算子· 卜算子 咏樟 故居两樟树, 故居两樟树, 蓬勃又精神。 蓬勃又精神。 清清爽爽散香气。 清清爽爽散香气。 香气能退敌, 香气能退敌, 香气能养民。 香气能养民。 巍巍峨峨宋庆龄, 巍巍峨峨宋庆龄, 敌怕人民尊。 敌怕人民尊。
1、背诵课文。 背诵课文。 2、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 准备参加“我心中的宋奶奶”读书交流会。 准备参加“我心中的宋奶奶”读书交流会。 3、结合科学课,查阅樟树的相关资料, 结合科学课,查阅樟树的相关资料, 搞清樟树香气能够拒虫的科学道理。 搞清樟树香气能够拒虫的科学道理。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 是那么, 而且伸向 ,伸得 。 稠密的树叶 。樟树 , 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 是那么 。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 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 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 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 的香气仍然不变。 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 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 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 是那么 蓬蓬勃勃 。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它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情况。
(1)(出示PPT课后词语)指生读,点评。
指导一生读出樟树的勃勃生机。
齐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出示PPT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
)3、这是上海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当周恩来劝宋庆龄同志搬家时。
宋庆龄不肯,因为她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出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4、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非常喜爱这两棵樟树)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宋庆龄的舍不得吧!读的真好,充满情感。
老师充分感受到了她对这两棵树的不舍之情了。
让我们全班同学都来感受一下吧,齐读1----3自然段,读出对樟树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6自然段,感受人们对樟树的喜爱之情1、师:仅仅是宋庆龄喜爱这两棵樟树吗?(不是)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告诉我们人们也喜欢这两棵树。
2、轻声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中哪些词句看出人们喜欢这两棵樟树?指名交流:(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师:为什么人们喜欢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庭院里的这两棵樟树有什么魅力使得宋庆龄和大家都那么喜爱,让我们走近这两棵樟树,去领略他们的魅力吧!三、学习第4自然段,感知樟树的外形美(蓬蓬勃勃)。
1、哪一自然段写了樟树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找到一个词语概括樟树的特点吗?(蓬蓬勃勃)板书什么叫蓬蓬勃勃啊?(理解意思: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的意思。
)2、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A 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XXX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消失-________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生育-__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3)“樟树的高贵的中央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答案】(1)枝枯叶落;出现;容易;繁衍(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类香气能永世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4)物;树(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XXX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XXX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附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谜底合理即可,不惟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A、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颂扬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外形和可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写法:借物抒情、以树喻人。
B、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细小,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樟树四季常青,不管是夏天(严寒、狂风、洪涝)依旧冬天(酷暑、暴雨、洪涝),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樟树最可贵之处在于能永久保持拒虫的香气。
作者之因此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人们之因此爱在那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差不多上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够永久保持;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坚强不屈,一身正气,令敌人恐惧。
人们总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表达了对宋庆龄的衷心热爱、崇敬和怀念。
C、第四段写樟树的外在美(外形美)。
其外形是枝干细小,树叶稠密;生长特点是四季常青,长势蓬蓬勃勃,读时应带着饱满的激情,以热爱、颂扬的语气,读出樟树的勃勃生气。
第五段采纳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颂扬樟树的内在美(品质美)。
先讲别的树木容易招虫,并举石榴树为例证实;再讲樟树的可贵之处,即樟树有拒虫的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够永久保持。
即使……仍旧……表示假设关系,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
要读出对樟树的颂扬,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
D、宋庆龄什么缘故舍不得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宋庆龄热爱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因为樟树不管生存环境如何变化,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充满活力,更可贵的是樟树具有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特点。
)1 / 1。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樟树:亦称“香樟”,常 绿乔木。植物全体均有香气, 可提取樟脑和樟油。木质坚固 细致宜制家具和手工艺品,可 防虫蛀。
樟树
粗壮
稠密
四面八方 四季常青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 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 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 是那么蓬蓬勃勃。
枝干粗壮
稠密的叶子
蓬蓬勃勃
宋庆龄(1893~1981年)政治 家,社会活动家,广东文昌(今属 海南)人。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 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共产主义和 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的国 际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卓 越的领导人。 她原籍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 月27日诞生在上海,其父是是一位爱 国人士。她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自1913 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 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第一 次大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 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 而殚精竭力,英勇奋斗,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谱写 了光辉的篇章。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 1948年宋庆龄迁居这里成为宋庆龄长期居 住和从事国务活动的地方。1981年5月29 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同年9月,中央 决定,将此处作为永久纪念的故居。10月 9日,上海宋庆龄故居正式成立,实行内 部开放。 1994年1月,改名为上海宋庆龄故居 纪念馆。纪念馆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宋庆龄 伟大光荣的一生,对宋庆龄遗物进行保管 整理和研究。
第22课 宋庆龄故居的香樟树(课件ppt)

D
请你读一读,体会樟树的品格, A
02 你能用句中的关联词语写句子吗?
a
无论(爸爸有多忙 ),( 他 )总是(陪着我)。 只要(明天不下雨 ),(我们 )就(就去春游 )。
精品
新知讲解
写樟树可贵之处的这三层
意思能颠倒吗?为什么?
D
A
02 不能
a
它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精品
新知讲解
这里为什么要写到石榴树呢?
反衬。用石榴树容易招虫反衬樟树拒虫,
D
突出樟树香气永存,拒虫的可贵之处。A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a一棵石榴树
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 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精品
新知讲解
游客们对这两棵樟树有什么感情?
A
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 ),它们总是那么a 蓬蓬勃勃。
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暴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精品
新知讲解
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
来写樟树的顽强呢?
D
A
局部—整体的顺序
a
枝干、树叶、蓬蓬勃勃
A a
D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苏教版 四年级下
精品
导入新知
D
A a
宋龄,伟大的爱国主义、 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 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
D
A
大女性。她创办的《儿童时代》 a
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
一,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材分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
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
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
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全文共六个小节,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一至三节,讲上海宋庆龄故居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第二段是四、五两节,具体描写了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
第三段是最后一节,讲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记念。
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
【教学目标】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重点关注“龄“樟”等字,当堂习字。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樟树的特点,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3.了解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樟树的特点,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了解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资料链接】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训练: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它们总是蓬蓬勃勃。 无论三九严寒还是_____,它们总是____ 。 无论_____ 还是_____,它们总是____ 。 无论_____ 还是_____,它们总是____ 。
1981年) 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1981 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 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 号。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líng
bān chóu
fán zhān
龄 搬 稠 繁 瞻
粗壮 稠密 保持 崇敬 瞻仰 纪念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繁衍后代 枝枯叶落
默读课龄
(1893年
宋庆龄(1893 1981):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之一。自始终忠贞 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 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 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而英勇奋斗。 她生前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 健康,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她 倡导和兴办了儿童文化教育的场所和 保健机构,在我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她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 求。
这两棵樟树的树干真粗壮,两个人也合抱不过来。 这两棵樟树的枝干—————,——————。 这两棵樟树的树叶—————,——————。 这两棵樟树的树叶 —————,——————。
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 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呀?夏天会怎样, 你能想到哪些词?
骄阳似火、烈日当头、大雨滂沱…… 冬天又让你想到那些? 大雪纷飞、狂风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