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基础知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航海学笔记完整

航海学笔记完整

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一节 地球形状,地理坐标和大地坐标系描述地球形状不属于地球的任何模型大地球体: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几何体。

使用地球椭圆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定义地理坐标时 制作摩卡托投影海图时使用地球圆球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计算大圆航线时 制作简易摩卡托图网时1海里=1852 m.所谓“地埋纬度”是指:某点在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纬度: lat.,ϕ 经度:Long.,λ算经纬差:终点见减起点经差、纬差的定义、方向性及计算●12ϕϕψ-=D ︒<<︒1800ϕD ︒<<︒900ϕ ● 12λλλ-=D ︒<<︒1800λD ︒<<︒1800λ纬差,经差为正值,分别表示北纬差和东经差。

负值表示南纬差和西经差。

GPS 大地坐标系采用WGS-85WGS-84大地坐标系就是欧洲1950大地坐标系。

方向的确定和划分:在测者地面真地平上确定方向,南北线为测者真地平与测者子午圈平面的交线;东西线为测者真地平与测者卯酉圈平面的交线。

方向划分方法有三种:圆周法 半圆周法 罗经点法。

圆周法的表示,不管百位有没有,必须要有数字,哪怕是O !!!半圆周法:读法与写法的顺序完全一样。

罗经点法(重点):基点 ±45°=偶点 ±22.5°=三字点 ±11.25°=偏点关于偶点:读法依然按照习惯,写法相反。

45°东北NE 135°东南SE 225°西南 SW 315° 西北NW关于三字点:读法与写法完全一致,4个区间每个区间2个(在偶点的前面加一个,偏向哪一方加上一个字母)北北东(NNE ) 东北东(ENE ) 东南东(ESE ) 南南东(SSE )等关于偏点:4个区间每个区间4个。

一个罗经点=11.25°偶数的读法只限于在基点和偶点基础上,偏向那一方后面加 /四个基点之一。

航海学-第一章_航海基础知识

航海学-第一章_航海基础知识
概念:由椭圆绕
其短轴旋转形成 的几何体。
《航海学》第一章
地球椭圆体图
概念:由椭圆绕
其短轴旋转形成 的几何体。
《航海学》第一章
地球椭圆体图
概念:由椭圆绕
其短轴旋转形成 的几何体。
《航海学》第一章
地球椭圆体图
概念:由椭圆绕
其短轴旋转形成 的几何体。
《航海学》第一章
地球椭圆体图
概念:由椭圆绕
A Q
G O
W
M A' Q'
E
PS
《航海学》第一章
地理纬度
概念
PN
某点的地理 纬度是指地球椭
A G
圆子午线上该点
的法线与赤道面 Q
O
的夹角。
W
A' M
Q'
E
PS
《航海学》第一章
地理纬度
PN
概念
A
代号:
“”或“Lat”。Q
G O
W
A' M
Q'
E
PS
《航海学》第一章
地理纬度
概念 代号
二、地理坐标
地轴:过南北(N、
PN
S)两极的轴线
Q
O
Q'
PS
《航海学》第一章
二、地理坐标
地轴
PN
地 极 : PN 为 北 极、PS为南极
子午圈:过短 轴 的 子 午 圈 平Q
O
Q'
面与地球椭圆
体表面相交的
椭圆截痕
《航海学》第一章
PS
二、地理坐标
PN
地轴
地极
子午圈
子午线/ 经线:Q

(完整版)航海学基础知识

(完整版)航海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 航向、方位和距离第一节 航海上常用的度量单位一、长度单位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1)定义海里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简写为1n mile 或1'。

数学公式:1(1852.259.31cos 2)nmile m ϕ=-赤道最短,1842.9m ,两极最长,1861.6m ;两地最大差值是18.7m 。

2)标准海里英国为1853.18m(6080英尺);我国采用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标准,1n mile=1852m 。

约在纬度44º14'处1n mile 的长度才等于1852m3)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例:某轮沿着赤道向正东航行,每小时25n mile ,航行一天后航程是2524=600n mile ⨯(按1n mile 等于1852m 计算),如果按赤道1 n mile 的实际长度1842.94m 计算,则船舶一天航行的距离是:1852600603n mile 1842.94⨯≈ 由此可以看出,将1n mile 确定为1852m 后,所产生的误差只有航行距离的0.5%。

若在中纬度海区航行,则所产生的误差将更小。

2.链(cable,cab)1n mile 的十分之一为1链。

链是用来测量较近距离的单位。

1链=185.2m3.米(meter,m)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度量单位。

航海上用来表示海图里的山高和水深,有时也用来度量距离。

4.拓(fathom)、英尺(foot,ft)和码(yard,yd)旧英版海图上用英尺和拓表示水深;山高以英尺表示。

用海里、码和英尺来度量距离。

1拓=1.829m 或6 ft 、1yd=0.9144m 或3 ft 、1 ft=0.3048m 。

目前英版的拓制海图正被米制海图(metric chart)所代替5.公里(kilometer,km)用于海图上表示两个陆标间较远的距离单位。

1km=1000m。

二、速度单位节(knot,kn):航海上计算航速的单位。

航海基础知识

航海基础知识

航海基础知识航海是一门涉及导航、海图、船舶操纵和海上安全等领域的学科,是人类探索海洋、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和发展海上经济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航海基础知识,包括导航工具、航行规则和海上安全等内容。

一、导航工具1.1 海图海图是指海洋和海岸线的地图,用于船舶航行。

它们提供了广阔海洋的地理信息,包括水深、礁石、航标、航道、测距标志以及船舶相关的地理和天文数据。

航海员使用海图来确定船舶的位置、计算航线以及避免潜在的危险。

1.2 罗盘罗盘是指在船舶上用来测定船首方向的仪器。

航海员通过观测罗盘可以确定船舶的航向,从而进行航线的规划和船舶操纵。

1.3 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一组卫星和地面设备共同工作,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准确位置。

船舶上的GPS设备可以提供实时的位置信息,帮助航海员确认船只的位置和航行方向。

1.4 雷达雷达是一种用来探测周围物体位置和距离的仪器。

在航海中,雷达可以帮助船舶识别其他船只、陆地、浮冰以及其他导航障碍物,从而避免碰撞和保持安全的航行。

二、航行规则2.1 国际航行规则(COLREGS)国际航行规则是一套国际公约,规定了船舶在海上的导航和操纵规则,旨在确保船舶之间的安全和避免碰撞。

船舶必须遵守COLREGS 的规定,包括航行速度、航行方向、航行灯光和信号等。

2.2 航道标志航道标志是用来指示航道和警示航行障碍物的标志物。

不同的航道标志具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标识,船舶根据这些标志来辨别航道和确定安全的航行路径。

2.3 航行通报航行通报是船舶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用于通知其他船舶自己的位置、航行意图和特殊情况等。

船舶通过无线电、信号旗和船舶灯光等途径进行通报,以确保航行安全和减少可能的冲突。

三、海上安全3.1 船舶保险船舶保险是一种保护船舶、货物和船员的风险管理方式。

船舶所有人可以购买船舶保险来应对潜在的海上安全风险,包括船只损坏、货物丢失和船员伤亡等。

3.2 应急设备应急设备是指船舶上的安全装备,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和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航海,是人类探索和征服海洋的历史悠久和辉煌壮丽的篇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

航海是指运用船舶等水上交通工具,在海上或者其他水域中进行商业、旅游、科考等活动。

对于航海爱好者来说,了解一些航海学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航海学的知识点,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航海学的世界。

一、船舶构造和稳性1、船舶的构造:船身由两部分组成,即上部建筑和船体(即船壳)。

船体包括船头、船底和船侧。

船舶的推进力是由发动机驱动螺旋桨产生的,螺旋桨和推进装置一般安装在船尾。

船舶的掌舵则是通过舵机等机械装置进行的。

2、船舶的稳性: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不同浮动状态下的稳定性能。

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保持稳定的能力。

船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参数来衡量:重心高度、艏甲板高度、纵倾周期、横倾周期、稳性保证系数等。

二、导航术中的基本概念1、导航物:导航物是指能够用来导航的信标、灯塔、岛屿、海岸线等。

导航物可以区分无特征和有特征的导航物,无特征的导航物是常见的灯塔或水手以及遥测设备等,而有特征的导航物则是特殊的地貌或者标志,通常用来标记海域的危险区域或边界。

2、航向:航向是指船舶航行时相对于地球表面的方向,以正北方向为基准。

航向可以通过舰桥的船首向标、罗盘读数等方式得到。

3、航迹:航迹是指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实际轨迹。

航迹可以通过航线等方式得到。

4、船速:船速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速度,可以通过船速表等仪器得到。

三、海洋气象1、气压系统:气压系统是导致气象变化的重要因素,通常由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和锋面构成。

高压系统通常代表干燥、晴朗和温暖的气候,而低压系统则代表雨、雪、风暴等天气。

锋面则代表了气压的变化区。

2、风向和风速:风向和风速是指风的方向和力度。

风一般会影响海洋的浪高、波向和潮汐。

风向和风速可以通过气象图、风速仪等形式得到。

3、浪高和周期:浪高和周期是指海浪高度和波动周期,通常由风速、浪向、水深等因素影响。

航海学一复习总结版

航海学一复习总结版

航海学一复习总结版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1) 名词解释:①经度:基准经线与某点经线在赤道上夹的小于180°的弧,或该弧所对的球心角称为该点的地理经度,简称经度。

②纬度:地球椭圆体子午线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地理纬度。

经差:两地之间经度的代数差。

纬差:两地之间纬度的代数差③磁差:由于磁北极和地理北极不重合,使得真北与磁北之间有一交角称为磁差.④自差:在地磁力和船磁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罗经卡的0°不再指向磁北,而指向它们的合力方向,这个方向称为罗经北,用N C表示。

罗北与磁北的交角称为自差,用Dev 表示。

⑤罗经差:罗北与真北之间的夹角称为罗经差,用ΔC表示。

⑥陀罗经差:真北与陀罗北之间的夹角称为陀罗经差,用ΔG表示。

⑦真方位:真北线与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物标的真方位。

以真北为0°,顺时针000°~360°范围度量到方位线,用TB表示。

⑧磁方位:以磁北为基准的物标方位。

⑨罗方位:陀螺罗经测得的方位同陀螺方位。

⑩真航向:真北线与航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真航向。

以真北为0°,顺时针000°~360°范围度量到航向线,用TC表示。

11 磁航向:以磁北为基准的航向罗航向:以罗北或陀罗北为基准测得的航向同陀螺航向:舷角:航向线与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物标的舷角。

用“Q”表示。

12 物标左正横:当物标舷角为270°或90°左时,叫作物标左正横。

13 物标右正横:当物标舷角为90°或90°右时,叫作物标右正横;。

14 海里:地球椭圆体子午线上纬度1分对应的弧长称为一海里15 灯光初显:晴天黑夜,当船舶驶向强光灯塔时,测者看到灯塔灯芯刚刚露出水天线的瞬间,称为灯光初显。

2) 地理坐标系采用的基本大圆(地理坐标系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上的坐标系)地轴和地极赤道纬度圈子午圈和经度线基准经线(格林子午线)3) 经差、纬差计算和命名方法1.经差(difference of longitude,):两地之间经度的代数差;计算公式:注意:1)运算中东经为“+”,西经为“—”。

(完整版)航海学知识点

(完整版)航海学知识点

(完整版)航海学知识点第⼀篇航海学(地⽂航海)第⼀章坐标、⽅向和距离第⼀节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地球形状1. 第⼀近似体――地球圆球体航海上为了计算上的简便,在精度要求不⾼的情况下,通常将⼤地球体当作地球圆球体。

2. 第⼆近似体――地球椭圆体在⼤地测量学、海图学和需要较为准确的航海计算中,常将⼤地球体当作两极略扁的地球椭圆体。

地球椭圆体即旋转椭圆体,它是由椭圆P N QP S Q′绕其短轴P N P S旋转⽽成的⼏何体(图1-1)。

表⽰地球椭圆体的参数有: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c和偏⼼率e。

⼆、地理坐标1. 地球上的基本点、线、圈地理坐标是建⽴在地球椭圆体表⾯上的。

要建⽴地理坐标,⾸先应在地球椭圆体表⾯上确定坐标的起算点和坐标线图⽹。

如图所⽰:椭圆短轴即地球的⾃转轴――地轴(P N P S);地轴与地表⾯的两个交点是地极,在北半球的称为北极(P N),在南半球的称为南极(P S);通过地球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称为⾚道平⾯,⾚道平⾯与地表⾯相交的截痕称为⾚道(QQ′),它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任何⼀个与⾚道⾯平⾏的平⾯称为纬度圈平⾯,它与地表⾯相交的截痕是个⼩圆,称为纬度圈(AA′);通过地轴的任何⼀个平⾯是⼦午圈平⾯,它与地表⾯相交的截痕是个椭圆,称为⼦午圈(P N QP S Q′);由北半球到南半球的半个⼦午圈,叫作⼦午线,⼜称经线(P N QP S,P N Q′P S);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台⼦午仪的⼦午线,叫作格林⼦午线或格林经线(P N GP S)。

2. 地理坐标地球表⾯任何⼀点的位置,可以⽤地理坐标,即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来表⽰。

地理经度简称经度,地⾯上某点的地理经度为格林经线与该点⼦午线在⾚道上所夹的劣弧长,⽤λ或Long表⽰。

某Array点地理经度的度量⽅法为:⾃格林⼦午线起算,向东或向西度量到该点⼦午线,由0°到180°计量。

向东度量的称为东经,⽤E标⽰;向西度量的称为西经,⽤W标⽰。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一、航海基础知识1、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2 地理坐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3 经纬度的度量和换算2、航向和方位21 航向的定义和表示22 方位的概念和种类(真方位、磁方位、罗方位)23 航向和方位的换算关系3、海图31 海图的种类和用途32 海图比例尺和投影方式33 海图上的符号和注记4、航海仪器41 罗盘(磁罗经和电罗经)42 测深仪43 计程仪44 定位系统(GPS、北斗等)二、航海气象1、气象要素11 气温和气压12 风13 湿度和能见度14 云2、天气系统21 气旋和反气旋22 锋面23 台风(飓风)3、海洋气象预报31 预报的来源和获取途径32 预报内容的解读和应用三、船舶运动性能1、船舶浮性和稳性11 浮性原理12 稳性的分类和影响因素2、船舶阻力和推进21 阻力的种类和计算22 推进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3、船舶操纵性31 操纵性指标32 影响操纵性的因素33 船舶的转向和避让四、航线设计与规划1、航线设计的原则和考虑因素11 安全因素12 经济因素13 气象和海况条件2、航线的拟定方法21 利用海图和航海资料22 参考以往的航行经验3、大圆航线和恒向线航线31 大圆航线的计算和应用32 恒向线航线的特点和使用场景五、船舶定位与导航1、天文定位11 太阳定位12 恒星定位2、陆标定位21 方位定位22 距离定位23 综合定位3、电子导航31 雷达导航32 AIS 系统的应用六、航海安全与法规1、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1 各类船舶的避让责任和行动12 号灯、号型和声号的使用2、海上交通安全法规21 船舶的适航要求22 船员的职责和资格3、应急处置31 船舶遇险的信号和报告32 火灾、碰撞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七、航海通信1、通信设备和方式11 甚高频(VHF)通信12 卫星通信13 莫尔斯电码通信2、通信程序和规范21 遇险通信22 日常通信的礼仪和格式八、海洋环境与保护1、海洋生态系统11 海洋生物多样性12 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海洋污染防治21 油污、垃圾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22 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和法规以上是航海学的主要知识点汇总,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为航海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航向、方位和距离第一节航海上常用的度量单位一、长度单位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1)定义海里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简写为 1n mile 或 1'。

数学公式:1nmile = (1852.25 - 9.31cos 2)m赤道最短,1842.9m,两极最长,1861.6m;两地最大差值是 18.7m。

2)标准海里英国为 1853.18m(6080 英尺);我国采用 1929 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标准,1n mile=1852m。

约在纬度 44º14'处 1n mile 的长度才等于 1852m 3)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例:某轮沿着赤道向正东航行,每小时 25n mile,航行一天后航程是25⨯ 24=600n mile (按1n mile 等于 1852m 计算),如果按赤道 1 n mile 的实际长度1842.94m 计算,则船舶一天航行的距离是:1852 ⨯ 600≈ 603n mile1842.94由此可以看出,将1n mile 确定为1852m 后,所产生的误差只有航行距离的0.5%。

若在中纬度海区航行,则所产生的误差将更小。

2.链(cable,cab)1n mile 的十分之一为 1 链。

链是用来测量较近距离的单位。

1 链=185.2m3.米(meter,m)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度量单位。

航海上用来表示海图里的ft高和水深,有时也用来度量距离。

4.拓(fathom)、英尺(foot,ft)和码(yard,yd)旧英版海图上用英尺和拓表示水深;ft高以英尺表示。

用海里、码和英尺来度量距离。

1 拓=1.829m 或 6 ft、1yd=0.9144m 或 3 ft、1 ft=0.3048m。

目前英版的拓制海图正被米制海图(metric chart)所代替5.公里(kilometer,km)用于海图上表示两个陆标间较远的距离单位。

1km=1000m。

二、速度单位节(knot,kn):航海上计算航速的单位。

1 节等于 1n mile/h。

航海上流速也用节来表示。

三、角度单位航海上常用的角度单位为六十等分制。

一圆周分为360º,1=60',1'=60〃。

第二节 能见地平距离与物标能见距离一、几个概念1. 地平面(horizon):凡与测者铅垂线相垂直的平面。

2. 铅垂线,是指通过测者眼睛,并与测者重力方向相重合的直线。

3.测者真地平平面(true horizon)或天文地平平面(celestial horizon):凡与测者铅垂线相垂直,并通过地心的地平平面。

4. 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sensible horizon):通过测者眼睛的地平平面。

5. 水天线:在大海上,具有一定眼高的测者 e ,所能看到周围大海的最远处,水天交界线所围成的圆圈,这个圆圈称为测者能见地平或视地平。

6. 测者能见地平平面或视地平平面(visible horizon):水天线所在的地平平面。

在研究测者能见地平距离与物标能见距离时,通常把地球看成圆球体。

二、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istance to the horizon from height of eye)定义:视距,在海上观测者至他所看到的水天线的距离,用 De 表示。

公式: D e (nmile ) =三、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istance to the horizon from object)定义: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当测者眼高为零时,即测者眼晴位于海平面上, 物标顶点能被看到的最大距离;或假设测者眼睛放在物标的顶端,所能看到的测者能见距离称为物标能见地平距离,用 Dh 表示。

公式: D h (nmile ) =四、物标地理能见距离(geographical range of an object)定义:当能见度良好时,仅由于地面曲率和地面光线的折射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眼高的测者,理论上能够看到物标的最大距离。

用 D o 表示。

公式: D o (nmile ) =+例 1、某轮眼高 e=16m ,ft 高 H=64m ,求该ft 地理能见距离。

五、灯标射程1. 几个概念1) 灯塔灯光初显:在灯塔灯芯初露测者水天线那一瞬间,才是测者最初能够直接看到灯塔灯光的时刻,这时叫。

灯塔灯光初显时,测者与灯塔之间的距离等于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 Do 。

2) 灯塔灯光初隐:当船舶驶离灯塔时,测者看到灯塔灯芯刚刚没于水天线的那一瞬间。

并不是所有的灯塔都有初显(隐)现象的,要根据灯塔的光力强度和射程来判断是否有初显(隐)现象。

2. 中版航海资料中的灯标射程1) 定义:睛天黑夜,当测者眼高为 5m 时,能够看到灯塔灯光的最大距离。

它等于光力能见距离(或称光力射程)与 5m 眼高的灯塔地理能见距离(或称地理射程) 中较小者。

光力能见距离(光力射程):指晴天黑夜灯塔灯光所能照射的最大距离。

2) 强光灯塔:指灯塔射程等于或大于(一般不超过 1 n mile)测者 5m 眼高时的灯塔地理能见距离 (地理射程)。

即:灯塔射程≥+强光灯塔有初显(隐)现象,初显(隐)距离等于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初显(隐)距离=或初显(隐)距离=射程+-例 1:我国的花鸟ft 灯塔高 83.2 m ,射程 24n mile ,判断该灯塔有无初显(隐)发生的可能?3) 弱光灯塔:灯塔的射程小于测者眼高 5m 时的灯塔地理能见距离(地理射程)。

弱光灯塔标的是光力射程;无初显(隐)现象,灯光只能在标记的射程内才有可能 看到。

即灯塔射程< +例 2:长江口某灯塔高 84.4m ,射程 20n mile ,判断该灯塔有无初显(隐)发生的可能?3. 英版海图和英版《灯标雾号表》中提供的灯塔射程定义:灯光的光力能见距离(或称光达射程),即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

光力射程(luminous range):是指在某一气象能见度条件下,该灯塔灯光所能照射的最大距离。

额定光力射程(nominal range):是指在气象能见度为 10n mile 条件下,该灯塔灯光的光力射程。

采用额定光力射程的国家和地区在英版《灯标雾号表》的特殊说明(Special Remark)中注明。

灯塔射程,只与灯光强度和气象能见度有关,与灯高、眼高、地面曲率等均无关。

例题。

第三节向位与舷角一、方向的确定与划分1.方向的确定1)测者地平平面,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是通过测者并垂直于测者铅垂线的平面;2)测者子午圈平面;3)测者东西圈(primevertical)平面,测者卯酉圈平面,包含测者铅垂线并与测者子午圈平面垂直的平面; 4)南北线: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的交线;5)东西线:测者东西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的交线。

不同地点的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南北线和东西线是不同的;两极的测者无法确定北、东、南、西四个基本方向,北极测者无真北方向任意方向都是真南方向,南极测者任意方向都是真北方向。

2.方向的划分1)圆周法(three-figure method)以正北000°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由000°~360°;表示方法:用三位数字表示,航海上最常用的表示方。

2)半圆法(semicircular method)以正北或正南为基准,向东或向西分别计算,各从0°~180°计算到正南或正北;表示方法:除度数外,还要标出起算点和计算方向。

如 80°SW。

度数后缀的方向,前者表示起算方向,后者则表示计算方向主要用在航海天文计算中,表示天体方位。

3)罗经点法(compass point method)以正北为基准,将地面真地平划分为 32 等分,得出 32 个方向点,每一个方向点称为一个罗经点;四个基点(cardinal point):北(N)、东(E)、南(S)、西(W)为;四个隅点(intercardinal point):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和北西(NW) 八个三字点(intermedicate point false point):即北北东(NNE)、东北东(ENE) ……西北西(WNW)和北北西(NNW);十六个偏点(by point):北偏东(N/E)、北东偏北(NE/N)、北东偏东(NE/E)、东偏北(E/N)…… 北西偏北(NW/N)、北偏西(N/W)。

由于罗经点划分得不够精确,目前仅用它来表示风、流的方向。

3.三种方向划分系统之间的换算1)半圆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法则①在北东(N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半圆周度数,②在南东(S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减半圆周度数;③在南西(S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加半圆周度数;③在北西(N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半圆周度数;2)罗经点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法则1 点=11.25°=11 =11°15'二、相位与舷角1.航向线(course line,CL):船首尾线向船首方向的延长线,称为航向线,代号为 CL。

船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当船正平时,船舶的首尾面与船舶地面真地平平面相交的直线。

2.真航向(true course,TC)定义:船舶航行时,在船上测者的真地平平面上,真北线与航向线之间的夹角,代号为 TC。

度量:从真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航向线。

用圆周法表示,从 0000~3600。

3.船首向(heading,Hdg):指在任何情况下,船舶某一瞬间的船首方向。

代号为 Hdg;常于船舶在港内操纵或锚泊时用。

4.方位线(bearing line):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由测者向物标的连线。

5.真方位(true bearing,TB)定义: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真北线与方位线之间的夹角,代号为 TB。

度量:从真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方位线,用圆周法表示,从000º~360º。

6.舷角(relative bearing)定义:相对方位,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以航向线为基准,从航向线到方位线之间的夹角,代号为 Q。

计量方法:1)圆周法:从航向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物标方位线。

由 000º~360º。

2)半圆法:从航向线开始,向右或向左由0º~180º计量到物标方位线,它们分别称为物标的右舷角 Q 右或左舷角 Q 左。

船首线与物标方位线垂直时称为正横(abeam)。

代号为 D。

当物标舷角Q=90º或Q 右=90º时,称为物标的右正横;而当物标舷角Q=270º或Q 左=90º时,则称为物标的左正横。

7.真航向、真方位与舷角之间的关系真方位(TB)=真航向(TC)+舷角(Q)或真方位(TB)=真航向(TC)±舷角(Q)( Q 右Q 左)在运算中,当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在被减数中加上 360º;当相加结果大于 360时,则减去 360º,对结果并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