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基础知识培训讲学

航海学基础知识培训讲学
航海学基础知识培训讲学

第三章 航向、方位和距离

第一节 航海上常用的度量单位

一、长度单位

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

1)定义海里

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

简写为1n mile 或1'。

数学公式:1(1852.259.31cos 2)nmile m ?=-

赤道最短,1842.9m ,两极最长,1861.6m ;两地最大差值是18.7m 。

2)标准海里

英国为1853.18m(6080英尺);

我国采用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标准,1n mile=1852m 。

约在纬度44o14'处1n mile 的长度才等于1852m

3)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

例:某轮沿着赤道向正东航行,每小时25n mile ,航行一天后航程是

2524=600n mile ?(按1n mile 等于1852m 计算)

,如果按赤道1 n mile 的实际长度1842.94m 计算,则船舶一天航行的距离是:

1852600603n mile 1842.94

?≈ 由此可以看出,将1n mile 确定为1852m 后,所产生的误差只有航行距离的0.5%。若在中纬度海区航行,则所产生的误差将更小。

2.链(cable,cab)

1n mile 的十分之一为1链。链是用来测量较近距离的单位。1链=185.2m

3.米(meter,m)

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度量单位。

航海上用来表示海图里的山高和水深,有时也用来度量距离。

4.拓(fathom)、英尺(foot,ft)和码(yard,yd)

旧英版海图上用英尺和拓表示水深;山高以英尺表示。

用海里、码和英尺来度量距离。

1拓=1.829m 或6 ft 、1yd=0.9144m 或3 ft 、1 ft=0.3048m 。

目前英版的拓制海图正被米制海图(metric chart)所代替

5.公里(kilometer,km)

用于海图上表示两个陆标间较远的距离单位。1km=1000m。

二、速度单位

节(knot,kn):航海上计算航速的单位。1节等于1n mile/h。

航海上流速也用节来表示。

三、角度单位

航海上常用的角度单位为六十等分制。一圆周分为360o,1=60',1'=60〃。

第二节能见地平距离与物标能见距离

一、几个概念

1.地平面(horizon):凡与测者铅垂线相垂直的平面。

2.铅垂线,是指通过测者眼睛,并与测者重力方向相重合的直线。

3.测者真地平平面(true horizon)或天文地平平面(celestial horizon):凡与测者铅垂线相垂直,并通过地心的地平平面。

4.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sensible horizon):通过测者眼睛的地平平面。

5.水天线:在大海上,具有一定眼高的测者e,所能看到周围大海的最远处,水天交界线所围成的圆圈,这个圆圈称为测者能见地平或视地平。

6.测者能见地平平面或视地平平面(visible horizon):水天线所在的地平平面。

在研究测者能见地平距离与物标能见距离时,通常把地球看成圆球体。

二、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istance to the horizon from height of eye)

定义:视距,在海上观测者至他所看到的水天线的距离,用De表示。

D nmile=

公式:()

e

三、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istance to the horizon from object)

定义: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当测者眼高为零时,即测者眼晴位于海平面上,物标顶点能被看到的最大距离;或假设测者眼睛放在物标的顶端,所能看到的测者能见距离称为物标能见地平距离,用Dh表示。

D nmile=

公式:()

h

四、物标地理能见距离(geographical range of an object)

定义:当能见度良好时,仅由于地面曲率和地面光线的折射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眼高的测者,理论上能够看到物标的最大距离。用 D o表示。

D nmile=

公式:()

o

例1、某轮眼高e=16m,山高H=64m,求该山地理能见距离。

五、灯标射程

1.几个概念

1)灯塔灯光初显:在灯塔灯芯初露测者水天线那一瞬间,才是测者最初能够直接看到灯塔灯光的时刻,这时叫。灯塔灯光初显时,测者与灯塔之间的距离等于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Do。

2)灯塔灯光初隐:当船舶驶离灯塔时,测者看到灯塔灯芯刚刚没于水天线的那一瞬间。

并不是所有的灯塔都有初显(隐)现象的,要根据灯塔的光力强度和射程来判

断是否有初显(隐)现象。

2.中版航海资料中的灯标射程

1)定义:睛天黑夜,当测者眼高为5m时,能够看到灯塔灯光的最大距离。它等于光力能见距离(或称光力射程)与5m眼高的灯塔地理能见距离(或称地理射程)中较小者。

光力能见距离(光力射程):指晴天黑夜灯塔灯光所能照射的最大距离。

2)强光灯塔:

指灯塔射程等于或大于(一般不超过1 n mile)测者5m眼高时的灯塔地理能见距

离(地理射程)。即:灯塔射程≥

强光灯塔有初显(隐)现象,初显(隐)距离等于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

初显(隐)距离=

或初显(隐)距离=射程+

例1:我国的花鸟山灯塔高83.2 m,射程24n mile,判断该灯塔有无初显(隐)发生的可能?

3)弱光灯塔:

灯塔的射程小于测者眼高5m时的灯塔地理能见距离(地理射程)。

弱光灯塔标的是光力射程;无初显(隐)现象,灯光只能在标记的射程内才有可能

看到。即灯塔射程<+

例2:长江口某灯塔高84.4m,射程20n mile,判断该灯塔有无初显(隐)发生的可能?

3.英版海图和英版《灯标雾号表》中提供的灯塔射程

定义:灯光的光力能见距离(或称光达射程),即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

光力射程(luminous range):是指在某一气象能见度条件下,该灯塔灯光所

能照射的最大距离。

额定光力射程(nominal range):是指在气象能见度为10n mile 条件下,该

灯塔灯光的光力射程。采用额定光力射程的国家和地区在英版《灯标雾号表》

的特殊说明(Special Remark)中注明。

灯塔射程,只与灯光强度和气象能见度有关,与灯高、眼高、地面曲率等均无关。

例题。

第三节向位与舷角

一、方向的确定与划分

1.方向的确定

1)测者地平平面,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是通过测者并垂直于测者铅垂线的平面;

2)测者子午圈平面;

3)测者东西圈(primevertical)平面,测者卯酉圈平面,包含测者铅垂线并与测者子午圈平面垂直的平面;

4)南北线: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的交线;

5)东西线:测者东西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的交线。

不同地点的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南北线和东西线是不同的;

两极的测者无法确定北、东、南、西四个基本方向,北极测者无真北方向任意方向都是真南方向,南极测者任意方向都是真北方向。

2.方向的划分

1)圆周法(three-figure method)

以正北000°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由000°~360°;

表示方法:用三位数字表示,航海上最常用的表示方。

2)半圆法(semicircular method)

以正北或正南为基准,向东或向西分别计算,各从0°~180°计算到正南或正北;

表示方法:除度数外,还要标出起算点和计算方向。

如80°SW。度数后缀的方向,前者表示起算方向,后者则表示计算方向

主要用在航海天文计算中,表示天体方位。

3)罗经点法(compass point method)

以正北为基准,将地面真地平划分为32等分,得出32个方向点,每一个方向点称为一个罗经点;

四个基点(cardinal point):北(N)、东(E)、南(S)、西(W)为;

四个隅点(intercardinal point):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和北西(NW) 八个三字点(intermedicate point false point):即北北东(NNE)、东北东(ENE) ……西北西(WNW)和北北西(NNW);

十六个偏点(by point):北偏东(N/E)、北东偏北(NE/N)、北东偏东(NE/E)、东偏北(E/N)……北西偏北(NW/N)、北偏西(N/W)。

由于罗经点划分得不够精确,目前仅用它来表示风、流的方向。

3.三种方向划分系统之间的换算

1)半圆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法则

①在北东(N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半圆周度数,

②在南东(S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减半圆周度数;

③在南西(S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加半圆周度数;

③在北西(N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半圆周度数;

2)罗经点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法则

1点=11.25°=11 =11°15'

二、相位与舷角

1.航向线(course line,CL):船首尾线向船首方向的延长线,称为航向线,代号为CL。

船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当船正平时,船舶的首尾面与船舶地面真地平平面相交的直线。

2.真航向(true course,TC)

定义:船舶航行时,在船上测者的真地平平面上,真北线与航向线之间的夹角,代号为TC。

度量:从真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航向线。用圆周法表示,从0000~3600。3.船首向(heading,Hdg):指在任何情况下,船舶某一瞬间的船首方向。代号为Hdg;

常于船舶在港内操纵或锚泊时用。

4.方位线(bearing line):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由测者向物标的连线。

5.真方位(true bearing,TB)

定义: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真北线与方位线之间的夹角,代号为TB。

度量:从真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方位线,用圆周法表示,从000o~360o。6.舷角(relative bearing)

定义:相对方位,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以航向线为基准,从航向线到方位线之间的夹角,代号为Q。

计量方法:

1)圆周法:从航向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物标方位线。由000o~360o。

2)半圆法:从航向线开始,向右或向左由0o~180o计量到物标方位线,它

们分别称为物标的右舷角Q右或左舷角Q左。

船首线与物标方位线垂直时称为正横(abeam)。代号为D。

当物标舷角Q=90o或Q右=90o时,称为物标的右正横;而当物标舷角Q=270o

或Q左=90o时,则称为物标的左正横。

7.真航向、真方位与舷角之间的关系

真方位(TB)=真航向(TC)+舷角(Q)

或真方位(TB)=真航向(TC)±舷角(Q)( Q右Q左) 在运算中,当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在被减数中加上360o;当相加结果大于360时,则减去360o,对结果并无影响。

例5、某轮TC230o,测得两物标的舷角分别为Q A68o, Q B 300o,求物标的TB。例6、某轮TC060o,求物标左正横时的TB。

第四节向位测定与换算

一、向位的测定方法

航海上是用罗经(compass)测定航向和方位的。目前海船上配备的罗经又分为磁罗经(magnetic compass)和陀螺罗经(gyrocompass)(俗称电罗经)两大类型。

1.陀螺罗经

1)陀罗北(gyrocompass north, N G):陀螺罗经刻度盘上0°所指的方向。

2)陀螺罗经差或陀罗差(gyrocompass error, △G):陀罗北(NG)偏开真北(NT)的角度。

陀罗北偏在真北右面(东面),△G偏E或(+);陀罗北偏在真北的左面(西面)

时,△G偏W或(-)。

3)陀罗航向(gyrocompass course, GC):陀罗北线与航向线之间的夹角。

从陀罗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航向线,用圆周法表示。

4)陀罗方位(gyrocompass bearing, GB):陀罗北线与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以陀罗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物标方位线,用圆周法表示5)陀罗航向GC和陀罗方位GB与真航向TC和真方位TB之间的关系

TC=GC+△G

TB=GB+△G G偏E为(+);G偏W为(-)

例7、某船陀罗航向GC=314o,测得某物标陀罗方位GB=075o,若陀罗差△G=1oW,求真航向和真方位。

6)陀罗差△G与航向无关。地理纬度变化时,或在航速和航向正在改变时,△G 会发生暂时的改变。

2.磁罗经

1)罗经分类

标准罗经(standard compass);

操舵罗经(steering compass),或反射罗经;

应急磁罗经(emergency compass);

舢舨罗经(boat compass)等。

2)罗北(compass north, Nc):磁罗经刻度盘0°所指的方向。

3)磁差

(1)磁差的产生

磁力线方向垂直于地面的点称为地磁磁极(geomagnetic pole);

地磁场有两个极,近地理北极的称为地磁北极;近地理南极的称为地磁南极。

磁北(magnetic north,NM):将磁罗经放置在地球上某一点,它要受到地磁磁场的作用,磁针的N—S线将与该点的地磁磁力线的切线相重合,其N极所指的方

向即磁罗经罗盘上零度的方向在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的投影。

磁差(variation,Var):真北线与磁北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代号为Var。

磁北线偏在真北线的东面则磁差偏东,用E或(+)标示;磁北线偏在真北的西面则磁差偏西,用W或(-)标示。

(2)磁向、位

①磁航向(magnetic course,MC):磁北线与航向线之间的夹角;

从磁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航向线,用圆周法表示。

②磁方位∶磁北线与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从磁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物标方位线,用圆周法表示,代号为MB。

磁向位与真向位之间的关系如下:

MC=TC-Var

MB=TB-Var

(3)磁差的变化

①地区不同,磁差不同。

在低纬度地区一般磁差比较小,随着纬度升高而磁差变大;在地极与相应的地磁磁极之间的磁差,最大可以到达180o左右。

等磁差曲线(isogonic line):地相同的磁差用曲线连接起来。

②时间不同,磁差不同

地磁磁极不断地按椭圆轨迹绕地极作缓慢地移动。

③特殊地区,磁差异常

磁力异常区或磁差异常区(abnormal magnetic variation)

(4)磁差的查取

①在航海图、沿岸图和某些港泊图的向位圈(即罗经花compass rose)

例如,利用我国1984年出版的75-1002海图[磁差偏西4o56' (1982年)年差+0.9'、磁差偏西5o37'(1982年)年差+0.5'],求取123o00'E、34o00'N处1998年的磁差值。则先根据海图上的磁差资料,求出向位圈32o20'N、123o25'E和35o12'N、122o20'E两处1998年的磁差值,分别为∶

Var1=4o56'W+(1998-1982)×0'.9=5o10'W≈5.20W

Var2=5037'W+(1998-1982)×0'.5=5o45'W≈5.80W

因此,34o00'N、123o00'E处的磁差

5.2 5.8

5.5

2

W W

Var W

+

==

o o

o

②在大洋图和总图上,用等磁差曲线形式给出磁差资料。

③在一些大比例尺港泊图上,有时仅在海图标题栏内给出;

GPS接收机中,还可以根据当时船位直接从机器中读取当地、当时的磁差数据。

2)自差

(1)自差的产生

罗经北或罗北(Nc):安装在钢铁制成的船上的磁罗经,受船磁场的影响以及磁罗经附近的电气设备形成的电磁场影响,磁针从磁子午面所指示的北。

磁罗经自差(deviation,Dev):磁北线与罗北线的夹角

以磁北为基准,向东向西计量。当罗北偏在磁北之东称为东自差,用E或(+)

标示;当罗北偏在磁北之西时称为西自差,用W或(-)标示

(2)罗向位

①罗航向(compass error,ΔC):罗北线与航向线之间的夹角。

从罗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航向线,用圆周法表示。

②罗方位(compass bearing,CB):罗北线与物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从罗北线开始,顺时针计量到物标方位线,用圆周法表示。

(3)自差的变化

①航向改变,自差改变

②船磁改变,自差改变

当船舶修理后,尤其是电焊后;船上装载钢铁和带磁性的货物后;长期停泊

装卸,或长期在一个固定航向上航行后;船磁都可能发生变化,自差也随之

改变。

③航行磁纬变化较大时,自差也会有所改变。

(4)查取自差的方法

①利用磁罗经自差曲线或自差表查取自差

例题见教材。

②利用磁罗经自差记录簿查取。

③根据航海日志查取。

3)罗经差

定义:磁罗经误差,代号为△C。船上磁罗经的磁针在受到地磁和船磁的合力的影响下的罗北(Nc)偏开真北(NT)的夹角。

从真北起算,向东或向西,由00到180o计算到罗北。当罗北偏在真北之东时是东罗经差,用E或(+)标示;当罗北偏在真北之西时是西罗经差,用W或(-)标示。

罗经差是磁差与自差的代数和。

例10、A船某航向上的磁罗经自差Dev = 2o E,而当地的磁差 Var = 14o W,求该航向上的罗经差。

二.向位换算(conversion of directions)

1.图解法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各种不同的基准子午线,以及航向线和方位线,然后从各种不同的基准子午线起算,即可求出各自算到航向线或方位线之间的数值。

例11、已知真航向090o、罗方位270o和磁差12oE、自差2oW,求罗航向和真方位。

例12、已知某叠标线的真方位为250o,而船上用磁罗经测得该叠标线的罗方位为258o,该地区磁差为4oW,求磁罗经自差。

2.公式计算法

运算公式如下∶

TC=GC+△G=CC+△C=(CC+ Dev)+ Var = MC+ Var

TB=GB+△G=CB+△C=(CB+ Dev)+ Var = MB+ Var

MC=CC+ Dev=TC-Var

MB=CB+ Dev=TB-Var

△C = Var+ Dev

在进行公式运算的过程中,磁差Var、自差Dev、罗经差△C和陀罗差△G均应缀以符号,误差偏东(E)为正(+);误差偏西(W)为负(-)。

3.向位换算的具体步骤是∶

1)先从海图上查出船舶航行海区的磁差资料,并将它改正到航行年份,精度只要

求到0.1o;

2)按罗航向,或在没有罗航向的情况下用磁航向代替罗航向,从自差表或自差曲

线图中查出当时航向上的自差值,精度也只要求到0.1o;

3)按公式∶△C=Var+Dev求得罗经差,或设法掌握陀罗差△G,一般精度要求仅

0.5o;

4)按向位换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13∶1998年5月4日某船的CC=150o,测得某物标的CB=045o,求TC和TB。海图上该处磁差资料为∶“偏西5o281.0(1981),年差+2.61(自差从表2-2-2查取)。

例14、1998年6月1日某轮TC070o,并拟以某物标TB=160o时转向,求CC及转向时该物标的CB。海图上该处磁差资料为:“偏西7o151 (1987)年差-31(自差从表2-2-2查取)。

例15、某船陀GC=039o,比对当时CC=043o,已知△G=1oW和航行海区Var=8oW,求该航向上的Dev。

三、罗经差的测定

第五节航速与航程

一、几个概念

航速:在航船舶对水运动的速度称为,代号为V。

实际航速(speed over ground):船舶对地运动的速度称为,代号为VG。

实际航速=航速+流速

推算航速(speed made good)或计划航速(speed of advance):习惯上在航迹推算中预配或考虑风流影响后的航行速度。

航程(distance run):是由起始点至到达点船舶航行的里程,代号为S。

实际航程:船舶沿航迹线航行的里程,代号为SG。航程的单位是海里。

实际航程= 对水航程+ 流程

航海上测定航速和航程的方法有两大类∶利用主机转速和计程仪。

二、航速及其测定

1.用主机转速测定航速

螺距:螺旋桨旋转一周所推进的距离。

主机航速(speed by RPM):根据吃水等条件和以主机转速船舶航行一小时船舶前进的距离,代号为V E,它是船舶相对于水的速度。

滑失速度:螺旋浆的理论速度与主机航速的差值

滑失比:滑失速度与理论速度之比。

滑失比与主机航速、船型、吃水、吃水差、风浪、水深及污底等因素有关。2.测速场

1)组成:三对横向叠标,一对导航叠标构成.

2)良好的船速校验线应具备的条件

(1)船速校验线的长度要适当,如果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测定的精度。一般用于18kn以下的船舶,其长度应为1~2 n mile;而用于18 kn以上的船舶,其长度应为2~3 n mile。

(2)船速校验线上的水深不应小于h=1.5V2/g+d;

(3)在船速校验线的两端,应该有宽广的旋回余地;

(4)船速校验线应该设立在能避风浪和没有水流影响的地方,如果有水流存在时,应使船速校验线尽可能的与流向平行。

(5)船速校验线附近应该完全没有航海危险。船速校验线上的所有标志都应该是容易识别的。

3.在船速校验线上测定主机航速

1)在无水流影响时,只要在船速校验线上航行一次,便可求得主机航速VE。

E 3600S V =t

? 2)在恒流影响下,应以同样的主机转数往返重复测定两次,分别求出每次测定的主机航速V1和V2,然后按求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求得主机航速。即:

VE=(V1+V2)/2

3)在等加速水流影响下,流速变化均匀。以同样的主机转数则必须在短时间内往复测定航速三次,分别计算出每次测定的主机航速V1、V2和V3,然后按下面公式计算求得主机航速。即:

VE=(V1+2V2+V3)/4

4)在变加速水流影响下,应该以同样的主机转数,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在船速校验线上往返重复测定航速四次,然后分别计算出每次测定的主机航速V1、V2、V3和V4,最后按下面公式计算求得主机航速。即:

VE=(V1+3V2+3V3+V4)/8

在船速校验线上往返重复测定三次来测定主机航速的均方误差为±71m或0.04 n mile

船舶在试航中,应在船速校验线上以不同的主机转速分别以满载和空载的情况下测定航速,并列出主机转速与航速对照表。

二、航程及其测定

1.计程仪分类

相对计程仪(relative log)是记录船舶相对于水的航速与航程,计风不计流”;

回转式计程仪、水压式计程仪、电磁式计程仪。

绝对计程仪(absolute log)是记录船舶相对于海底的航速与航程;

多普勒计程仪、声相关计程仪。

2.计程仪改正率 公式:100%L S L -?=?2121

(L -L )L -L 式中:△L——计程仪改正率,用百分率表示;

SL ——计程仪航程(distance by log),准确的船舶相对于水的航程;在没有水流影响的地区,它应是船舶相对于海底的实际航程S;

L1、L2-----航行于计程仪航程SL的前后两次计程仪的读数。

△L为(+)时,表示计程仪慢了或航程少记了;当△L为(-)时,表示计程仪快了或航程多记了。

3.求计程仪航程

公式:21()L S L L =-??L (1+)

例16:某轮的SL=751.0,L1=201.8,L2=921.2, 求△L。

例17:某轮△L=+3%,L1=761.8,L2=2121.4,求计程仪航程SL 。

例18:某轮航速18Kn ,逆流,流速3Kn ,顺风风力使船速加快1Kn ,计程仪读数

4.测定计程仪改正率

(1)在无水流影响时,在船速校验线上航行一次:

100%L S L -?=?2121

(L -L )L -L (2)在恒流影响下,往复连续测量2次:

122

L L L ?+??= (3)在等加速度水流影响下,往复连续测量3次:

12324

L L L L ?+?+??= (4)在变加速度水流影响下,往复连续测量4次:

1234338L L L L L ?+?+?+??=

实践证明: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测定计程仪改正率的误差仍可能达到±0.

5%。

绝对计程仪的改正率,也可以采用上述求相对计程仪改正率的办法来进行。只是计算公式应改为:

100%S L -?=?2121

(L -L )L -L 21()S L L =-??L (1+)

211S L L L =+

+? 式中:S——船舶相对海底的实际航程,即船速校验线上两横向测速叠标之间的

距离。

例19:某轮在测速场测定航速及计程仪改正率。设两组横向叠标线间距为2.2n mile ,在等加速水流中测得:

t1=6分8秒L1=120.'8 L2=123.'2 t2=5分32秒L2=123.'7 L4=126.'2 t3=6分14秒L5=126.'9 L6=129.'3 求航速和计程仪改正率。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航海学基础知识 1.大地球体:大地水准面围成的球体 2.大地球体两个近似体:椭圆体(进行精度较高计算如定义地理坐标和制作墨卡托海图); 圆球体(简易计算如大圆航线和简易墨卡托海图) 3.地理坐标:基准线是格林经线、纬线经度:由格林经线向东或向西到该点经线,范围 (0—180);纬度:某点在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交角,范围(0—90) 4.经差、纬差(范围都为0—180);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Dφ=φ2-φ1 Dλ=λ2- λ1N/E为正号S/W取负号;结果为正为N/E,为负则为S/W;注意如果得出经差大于180,则用360减去其绝对值,然后符号更换。 5.关于赤道、地轴和球心对称问题(关于地心对称纬度等值反向,经度相差180°) 6.关于不同坐标系修正问题:同名相加、异名相减,结果如果为负名称与原来相反。GPS 坐标系左边原点在地心。 7.方向的确定:方向是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确定的。测者子午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的 交线为南北线,测者卯酉圈(东西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交线为东西线。方向的三种表示法,要会换算。(圆周、半圆周、罗经点)一个罗经点11.25°。 圆周法是以真北为起点顺时针0-360°,半圆法是以北或南为起点顺时针或逆时针0-180°;换算时最好用作图法比较直观。 8.理解真航向(真北到航向线);真方位(真北到方位线);舷角(航向线到方位线,两种 表示法)所以真方位和相对方位(舷角)只是起算点不同,目的点相同,只是相差了真北到航向线的角度,即真航向。要会换算:TB=TC+Q 或TB=TC+Q(右正左负),具体计算既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作图法解决(分别以测者和目标为中心做坐标系,连接测者与目标为方位线,便可一目了然。 9.罗经向位换算:罗经差:罗航向与真北夹角;陀螺差:陀螺北与真北夹角;磁差:磁北与 真北夹角,与时间、地区及地磁异常有关;自差:罗北与磁北夹角,与航向、船磁及磁暴有关;TC/GC/MC/CC之间换算要掌握TC=GC+ΔG=CC+ΔC=MC+VAR;MC=CC+DEV 10.关于磁差:航用海图、小比例尺海图、港泊图分别在罗经花、磁差曲线、和海图标题栏 给出。计算所求磁差=图示磁差+年差x(所求年份-测量年份)○1图示磁差取绝对值;○2年差增加取+,减少取—,若用E/W表示,则与图示磁差同名取+异名取—;○3结果为+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同名;为负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异名。 11.海里定义: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1n mile=1852.25-9.31cos2φ(m) 赤 道最短,两极最长44014—90之间实际船位落后于推算船位;44014S—44014N之间,实际船位超前于推算船位。 12.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 e、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 h、物标地理能见地平距离D0的区别与计算。 13.中版射程:晴天黑夜,测者眼高5米时,理论上能够看到的灯标灯光的最大距离,某灯 标射程等于该灯标光力能见距离和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中较小者,中版射程与眼高无关,但要是问最大可见距离就有关了。英版射程: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它只与光力能见距离和气象能见度有关。如何求最大可见距离问题:○1算出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0;○2和射程比较取小者。 14.航速与航程V船不计风流;V L计风不计流;V G计风又计流,所以V船与V L比只差风, 可以判断顶风逆风;V L与V G只差流,可以判断顶流逆流。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几种情况的测定ΔL=S L-(L2-L1)/L2-L1记住:SL是准确的对水航程。几种测船速和ΔL的测量方法(无风流、恒流、等加速流、变加速流几种情况)

航海学简答题

海图改正的注意事项 1.对本航次需要的海图改正应在航线拟定前结束,并交船长审阅。 2.凡涉及到光弧及导标方位等改正,应注意通告中用方位标明的标弧及导标方位都是指从海上看灯标的方位。 3.凡通告中有下列文字时予以注意:在即将出版(或已经出版)的xxxx号新版(或改版)还涂上,已包括此项改正。 4.改正海图时应严肃认真,对航行安全负责。所有航海通告内容原则上都应该按要求改正带所有海图上。 5.应该注意通告中的文字也会有差错,特别是方位,距离经纬度等数据误差。 天体方位求罗经差注意事项 1.观测太阳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是目前船舶在海上求罗经差普遍采用的方法。所谓低高度是指太阳观测高度在30以下,最好在15°以下;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应对平均时间的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观测时间准确到1m. 中版航海通告的改正的注意事项

1.除每年52期通告外,每年年底补充发布“民用海图改正索引”给出该年度海图应改正通告的顺序列表,利用该索引可检验海图在本年度是否漏改。 2.临时性通告每项报告前注有“T”标题有注有”临“字样。 3.《航海通告》是以最大比例尺的最新海图为准,用经纬度或方位距离表示。 4.方位均系真方位,但所记光弧或导标方位线等,系海上灯塔灯柱的真方位。 5.每一号码的航海通告一般由通告标题,改正内容相关海图.航标和资料来源组成。1.拟定大洋航线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气象条件2.海况3.障碍物4.定位与避让条件5.本船条件 6.合理使用大洋推荐航线 2.航行计划的基本步骤 答:1.研究航海图书资料2.初选航线,估算航行时间3.绘画计划航线内容:1.图书资料的准备和改正2.人员配备、各种助航仪器、物料的准备3.设计和绘画航线4.确定进出港和通过重要航段或物标的时机 3.确定航线离岸的距离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船舶吃水的深浅2.航程的长短3.测定船位的难易4.海图测绘的精度5.能见度的好坏6.风流影响的大小和方向7.船舶密集度8.驾驶员技术水平9.足够的余地 二、观测叠标罗方位求罗经差 1叠标法测定罗经差的步骤如下 (1)在海图上选择合适的叠标确定目视叠标就是海圈上的叠标确定其真方位TB (2)利用罗经方位仪跟踪观测后标方位随着船舶航行当发现前、后标重叠时读取后标罗方位CB(或陀罗方位GB) (3)计算罗经差ΔC=TB–CB或ΔG=TB–GB。 若已知当地的磁差Var可以求得磁罗经的自差 Dev=ΔC–Var。 2.利用叠标测定罗经差观测过程中应该注意

(完整版)航海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 航向、方位和距离 第一节 航海上常用的度量单位 一、长度单位 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 1)定义海里 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 简写为1n mile 或1'。 数学公式:1(1852.259.31cos 2)nmile m ?=- 赤道最短,1842.9m ,两极最长,1861.6m ;两地最大差值是18.7m 。 2)标准海里 英国为1853.18m(6080英尺); 我国采用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标准,1n mile=1852m 。 约在纬度44o14'处1n mile 的长度才等于1852m 3)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 例:某轮沿着赤道向正东航行,每小时25n mile ,航行一天后航程是 2524=600n mile ?(按1n mile 等于1852m 计算) ,如果按赤道1 n mile 的实际长度1842.94m 计算,则船舶一天航行的距离是: 1852600603n mile 1842.94 ?≈ 由此可以看出,将1n mile 确定为1852m 后,所产生的误差只有航行距离的0.5%。若在中纬度海区航行,则所产生的误差将更小。 2.链(cable,cab) 1n mile 的十分之一为1链。链是用来测量较近距离的单位。1链=185.2m 3.米(meter,m) 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度量单位。 航海上用来表示海图里的山高和水深,有时也用来度量距离。 4.拓(fathom)、英尺(foot,ft)和码(yard,yd) 旧英版海图上用英尺和拓表示水深;山高以英尺表示。 用海里、码和英尺来度量距离。 1拓=1.829m 或6 ft 、1yd=0.9144m 或3 ft 、1 ft=0.3048m 。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了解财务管理的运作基础,基本看懂财务报表,为经营和管理更好服务 培训内容:财务基础知识 企业法知识 税法知识 会计电算化简述 培训对象: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包括仓管员、业务员、采购员、各部门文员) 培训方式:白话化培训,由于财务知识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为了避免听课者打瞌睡,尽量用白话,不用专业术语。

财务基础知识(怎样读财务报告) 看样张: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略) 税务报表和财务报表不同(附部分样张)

会计要素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几个主要原则 会计要素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就收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 租赁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汇况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的相关规定 原始凭证(Source documents) 也称单据。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的证明文件。如:销货发票、收货单、支票存根等。 分类 按来源: 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凭证,如发票、送货单等 自制原始凭证是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交易、事项时所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入库单等 按用途: 通知凭证是要求、指示或命令企业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凭证,如罚款

航海学基础知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三章航向、方位和距离 第一节航海上常用的度量单位 一、长度单位 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 1)定义海里 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 简写为 1n mile 或 1'。 数学公式:1nmile = (1852.25 - 9.31cos 2)m 赤道最短,1842.9m,两极最长,1861.6m;两地最大差值是 18.7m。 2)标准海里 英国为 1853.18m(6080 英尺); 我国采用 1929 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标准,1n mile=1852m。 约在纬度 44o14'处 1n mile 的长度才等于 1852m 3)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 例:某轮沿着赤道向正东航行,每小时 25n mile,航行一天后航程是25? 24=600n mile (按1n mile 等于 1852m 计算),如果按赤道 1 n mile 的实际长度1842.94m 计算,则船舶一天航行的距离是: 1852 ? 600 ≈ 603n mile 1842.94 由此可以看出,将1n mile 确定为1852m 后,所产生的误差只有航行距离的 0.5%。若在中纬度海区航行,则所产生的误差将更小。 2.链(cable,cab) 1n mile 的十分之一为 1 链。链是用来测量较近距离的单位。1 链=185.2m 3.米(meter,m) 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度量单位。 航海上用来表示海图里的ft高和水深,有时也用来度量距离。 4.拓(fathom)、英尺(foot,ft)和码(yard,yd) 旧英版海图上用英尺和拓表示水深;ft高以英尺表示。 用海里、码和英尺来度量距离。 1 拓=1.829m 或 6 ft、1yd=0.9144m 或 3 ft、1 ft=0.3048m。 目前英版的拓制海图正被米制海图(metric chart)所代替 5.公里(kilometer,km) 用于海图上表示两个陆标间较远的距离单位。1km=1000m。

航海学题库(含答案)

航海学大连海事大学 1.1.1 地球形状 ·用大地球体描述地球形状,大地球体是大地水准面团城的球体. ·常用的大地球体的近似体有两个: 地球圆球体(用于简便的航海计算,如航迹计算,简易墨卡托海图绘制,大圆航向和航程计算); 地球椭圆体(用于较精确的航海计算等,如定义地理坐标,墨卡托海图绘制) 1.航海上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地球当作: A.圆球体B.椭圆体C.椭球体D.不规则几何体 2.航海上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时,通常将地球当作: A.圆球体B.椭圆体C.椭球体D.不规则几何体 3.航海学中,使用地球椭圆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是: I.描述地球形状时;II.定义地理坐标时;III.制作墨卡托投影海图时;IV.计算大圆航线时;V,制作简易墨卡托图网时 A.I、II B.II、III C.III、IV D.III、V 4.航海学中,使用地球圆球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是: I.描述地球形状时;II.定义地理坐标时;III.制作墨卡托投影海图时;IV.计算大圆航线时;V.制作简易墨卡托图网时 A.Ⅰ、ⅡB.Ⅱ、ⅢC.Ⅲ、ⅣD.Ⅳ、Ⅴ 5.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是指: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B.大地水准面围成的几何体 C.地球圆球体D.以上都对 6.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用描述。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B.大地球体 C.地球椭圆体D.以上都对 1.1.2 地理坐标 1.1. 2.1 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定义和度量方法. 地理坐标包括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基础之上. 地理经度(Long.,λ:格林经线和某地经线所夹的赤道短弧或该短弧所对应的球面角或球心角. 地理纬度(lat.,?):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7.地理经度以作为基准线的 A.赤道. B.格林经线C.测者经线D.测者子午圈 8.某地地理经度是格林子午线与该地子午线之间的 A.赤道短弧B.赤道短弧所对应的球心角 C.极角D.A.B.C都对 9. 地理坐标的基准线是 A.经线、纬线B.赤道、经线 C.格林子午圈、纬圈D.赤道、格林子午线 10.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是 A.由格林子午线向东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B.由格林子午线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C.由格林子午线向东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360o D.A或B 11.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是 A.由该点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格林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B.由该点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格林子午线,度量范围0~360o C.由格林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航海学(一)复习要点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 1.名词解释:经度、纬度、经差、纬差、磁差、自差、罗经差、陀罗经差、真方位、 磁方位、罗方位、陀螺方位、真航向、磁航向、罗航向、陀螺航向、舷角、海里、灯光初显 2.地理坐标系采用的基本大圆(地理坐标系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上的坐标系 3.经差、纬差计算和命名方法 4.表示地球椭圆体形状和大小的参数有哪一些 5.航海中为了简化计算对地球的形状采用圆球体、精确计算时采用椭圆体。 6.航海中目前使用的划分方向的方法有哪一些 7.圆周法、半圆法、罗经点法换算 8.磁差变化与哪一些因素有关 9.自差变化与哪一些因素有关 10.磁差资料的查取 11.向位换算 12.1海里的长度计算公式 13.求地理能见距和初现距离 14.中、英版图注射程 15.求计程仪航程、计程仪改正率和到达点计程仪读数的计算 16.相对计程仪“计风不计流”的概念 17.航速校验线必备的条件 18.不同水流条件下测定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的方法 第二章海图 1.名词解释:恒向线、纬度渐长率、基准比例尺 2.墨卡托海图采用的投影方法 3.墨卡托海图的特点 4.大圆海图的特点和投影方法 5.重要海图图式 6.中、英版海图上山高、灯高、比高、净空高度、水深采用的基本面 7.英版海图上PA、PD、ED的含义 8.如何判定海图的可靠程度 第二篇船舶定位 第一章航迹绘算 1.名词解释:东西距 2.风压差的大小与哪一些因素有关 3.风压差确定正负号的方法 4.风压差计算公式 5.压差角的测定(重点是最小距离方位和正横方位法) 6.中分纬度航法的计算 7.海图作业试行规则中对航迹推算的规定(连续不间断,只有通过狭水道、渔区可中 断。水流显著的海区一小时一个船位,其他海区2-4小时一个船位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精选5篇)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一:基础会计学习心得 学习基础会计要以教材为主认真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首先,要了解教材的总体结构。其次,要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则。本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基本概念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只有基本概念把握准确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内容。 对于基本原理、原则和基本公式、固定名词,一方面要掌握其内容,另一方面要能够灵活运用。如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等,在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中都有体现。 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学习时不仅要了解其规则,同时还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此规则,此规则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运用。 学习基础会计中名词解释主要是解释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大多数的概念都是经过了反复的理论探讨而形成的,回答时力求准确,不能望文生义和似是而非。例如名词“预提费用”,有的学生认为“尚未发生预先提取出来,计入成本费用,在以后?段时间内分期摊销的费用。”这样解释“预提费用”有两个错误:一是“尚未发生”。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内容,既然“尚未发生”,也就不需要核算。除了一些特殊事项如坏帐损失在没有实际发生时可以预计外,对尚未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不能核算的。二是混淆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概念。待摊费用是在发生一次支付款项后,按其受益期在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摊销,而预提费用则是已经发生了耗费而尚未支付的款项,因此不存在对这笔支出的分期摊销问题。预提费用的真实含义是本期已经发生了耗费,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预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的预用。 在名词解释中较有代表性的另一个问题是望文生义,没有很好地理解其含义。例如“借”和“貸”,这两个字在运用时虽具有的含义并不是生活当中所说的借贷,应该全面理解,不能望文生义。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练习。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而其理论又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同学来说,更是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操作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一定要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通过练习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看书时好象是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的情况。 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习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因为基础会计涉及到大量的业务计算,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理解并掌握。

航海学(下)重点知识复习进程

航海学(下)重点知识

航海学(下)易错点总结 7潮汐与潮流 7.1潮汐 7.1.1潮汐不等现象 周日不等: 在同一太阳日所发生的两次高潮或两次低潮的潮高以及相邻的高、低潮的时间间隔不相等。 成因:月赤纬≠0°且地理纬度ψ≠0°。赤纬越大周日不等越明显。分点潮无周日不等,回归潮周日不等最显著。 现象:一天一次高潮与一次低潮的条件ψ≥90°-Dec 半月不等 成因:月引潮力与太阳引潮力合力的变化;日、月与地球相互位置关系不同;月相不同。 现象:大潮和小潮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潮差的变化是以半个太阴月为周期(约14.5天)。 太阳的赤纬不等于0时,也会发生潮汐的周日不等现象。 视差不等: 由地球和月球距离变化(注意:不是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潮汐不等的现象。 周期:一个恒星月(约27.3天) 太阳潮中也存在视差不等现象。 周期:一个回归年(约365.24日) 简言之,视差不等是由于日、月、地三者空间距离的变化。 7.1.2潮汐类型 半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从各地的潮汐观测曲线可以看出,无论是涨、落潮时,还是潮高、潮差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的情况,可以把潮汐大体分为如下的4种类型: 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这类潮汐就叫做正规半日潮。 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每个太阴日内一般可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较大的时候),第二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征就不显著,这类潮汐就叫做不正规半日潮。 正规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像这样的一种潮汐就叫正规日潮,或称正规全日潮。 不正规日潮:这类潮汐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具有日潮型的特征,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接近零的时候)则具有半日潮的特征。 7.1.3《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7.1.3.1英版《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主港索引:印于各卷最前页,按港名字母顺序排列,给出所在页数。 地理索引:印在各卷书末,主、附港名称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如系主港则用黑体字印刷港名,主、附港都给出编号,以便用此编号在第Ⅱ部分中查取该附港的有关资料。 各卷范围: 第一卷:英国和爱尔兰(包括欧洲水道各港)(包括一些主要港口的逐时预报) 第二卷:欧洲(不包括英国和爱尔兰)、地中海和大西洋 第三卷: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包括潮流表) 第四卷:太平洋(包括潮流表)

航海学试卷4汇总

航海学试卷4 1.某船使用中、英版海图进行航线设计,当航行中更换海图进行定位时,发现在相邻两张版本不同的海图上定位出现了差异,则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A.海图基准纬度不一致 B.海图比例尺不一致 C.海图坐标系不一致 D.海图新旧程度不一致 参考答案: C 2.舷角是 A.船首尾线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B.物标的方向 C.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真北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参考答案:A 3.我船航向180°,某船位于我船的正前方,该船航向000°,避让时,我船快速转至220°,此时我船位于该船舷角 A.40°左 B.40°右 C.0° D.10°左 参考答案:C 4.英版海图图示“”表示 A.已知最浅深度鱼礁 B.已知高度的鱼礁 C.带有编号的鱼礁 D.已知深度的渔网 参考答案:A 5.某轮计程仪改正率为0.0%,无航行误差,则在44°14′S ~ 90°S范围内,无论航向是多少,实际船位永远比推算船位?????(不考率风流影响) A.超前 B.落后 C.重合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6.测者眼高为25m ,物标高程为36m,则测者能见地平距离为______海里 A.10.45 B.12.54 C.20.9 D.22.99 参考答案:A 7.测者眼高9 m ,物标高程为16 m ,则物标能见地平均距离为______海里 A.6.27 B.8.36 C.14.63 D.6.67 参考答案:B 8.中版海图和航标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类哪项因素无关 A.灯高 B.灯光强度 C.地面曲率 D.测者实际眼高 参考答案:D 9.船用回声测深仪在富裕水深不大的情况下,测得的水深往往是______到船底的深度 A.海底淤泥层 B.海底混响层 C.海底硬土层 D.海底深处岩石层 参考答案:C 10.顺风顶流情况下航行,船舶对水航程S L,对地航程S G, 船速V E ,航时t,则 A.S GV E×t ,且S L>S G

航海学(二三副)真试题基础知识

《航海学(二三副)》 一、单项选择题(共200题) 1、真航向是__________ (35161:第01章基础知识) (A-0,B-0,C-0,D-0,错误-0) A.真北和陀螺北之间的夹角 B.真北和航向线之间的夹角 C.陀螺北和航向线之间的夹角 D.真北和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2、英版海图(额定光力射程)上某灯塔的灯质为FL(2)4s49m24M,测者眼高为16米。则能见度为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为_______ 。(176216:第01章基础知识) (A-0,B-0,C-0,D-0,错误-0) A.19.3 n mile B.24 n mile C.23 n mile D.无法确定 3、某地磁差资料为:Var0°40′E(1979),2.′5W annually,则该地1999年的磁差为_____ 。(176193:第01章基础知识) (A-0,B-0,C-0,D-0,错误-0) A.1°30′E B.1°05′E C.0°15′W D.0°10′W 4、某轮漂航,船上相对计程仪改正率△L =0%,海区内有流,流速2kn,1h后计程仪航程为________ (37050:第01章基础知识) (A-0,B-0,C-0,D-0,错误-0) A.0.’0 B.+2.’0 C.一2.’0 D.视海区内风、流方向而定 5、英版海图(额定光力射程)上某灯塔的灯质为FL(2)10s25m18M,测者眼高为9米.则能见度为11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为_______ 。(176230:第01章基础知识) (A-0,B-0,C-0,D-0,错误-0) A.大于18 n mile B.等于18 n mile C.大于16.7 n mile D.等于16.7 n mile 6、1n mile的实际长度_________ (36360:第01章基础知识) (A-0,B-0,C-0,D-0,错误-0) A 在赤道附近最长 B.在纬度45’附近最长 C在两极附近最长 D.固定不变 7、当船舶改向时,随之发生变化的有___________ (35618:第01章基础知识) (A-0,B-0,C-0,D-0,错误-0)

航海学题库

航海学大连海事大学 1、1、1 地球形状 ·用大地球体描述地球形状,大地球体就是大地水准面团城的球体、 ·常用的大地球体的近似体有两个: 地球圆球体(用于简便的航海计算,如航迹计算,简易墨卡托海图绘制,大圆航向与航程计算); 地球椭圆体(用于较精确的航海计算等,如定义地理坐标,墨卡托海图绘制) 1、航海上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地球当作: A.圆球体 B.椭圆体 C.椭球体 D.不规则几何体 2、航海上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时,通常将地球当作: A.圆球体 B.椭圆体 C.椭球体 D.不规则几何体 3、航海学中,使用地球椭圆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就是: I、描述地球形状时;II、定义地理坐标时;III、制作墨卡托投影海图时; IV、计算大圆航线时;V,制作简易墨卡托图网时 A.I、II B.II、III C.III、IV D.III、V 4、航海学中,使用地球圆球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就是: I、描述地球形状时; II、定义地理坐标时;III、制作墨卡托投影海图时;IV、计算大圆航线时;V、制作简易墨卡托图网时 A.Ⅰ、Ⅱ B.Ⅱ、Ⅲ C.Ⅲ、Ⅳ D.Ⅳ、Ⅴ 5、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就是指: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 B.大地水准面围成的几何体 C.地球圆球体 D.以上都对 6、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用描述。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 B.大地球体 C.地球椭圆体 D.以上都对 1、1、2 地理坐标 1、1、 2、1 地理经度与地理纬度的定义与度量方法、 地理坐标包括地理经度与地理纬度,就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基础之上、 地理经度(Long、,λ:格林经线与某地经线所夹的赤道短弧或该短弧所对应的球面角或球心角、 地理纬度(lat、,?):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7、地理经度以作为基准线的 A.赤道、 B.格林经线 C.测者经线 D.测者子午圈 8、某地地理经度就是格林子午线与该地子午线之间的 A.赤道短弧 B.赤道短弧所对应的球心角 C.极角 D.A.B.C都对 9、地理坐标的基准线就是 A.经线、纬线 B.赤道、经线 C.格林子午圈、纬圈 D.赤道、格林子午线 10、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就是 A.由格林子午线向东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B.由格林子午线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C.由格林子午线向东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360o D.A或B 11、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就是 A.由该点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格林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B.由该点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格林子午线,度量范围0~360o C.由格林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航海学真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试题(总第41期) 科目:航海学试卷代号:913 适用对象: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分为7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说明:本试卷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卡要求,在其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100分。 1. 航海上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时,通常将地球当作: A. 圆球体 B. 椭圆体 C. 椭球体 D. 不规则几何体 2. 纬度是以______作为基准线计量的。 A. 赤道 B. 等纬圈 C. 格林经线 D. 测者经线 3. 已知到达点经度λ2=006°18'.0E,两地间的经差Dλ=12°12'.0E,则起航点经度λ1 为: A. 005°54'.0E B. 018°30'.0E C. 005°54'.0W D. 018°30'.0W 4. 从海图上查得GPS船位修正的说明中有“Latitude 1'.10 Southward,Longitude 0'. 40Eastward”字样。GPS的经、纬度读数为:30°40'. 2S,15°12'. 5W。则用于海图上定位的数据应为: A. 30°41'. 3S,15°12'. 9W B. 30°41'. 3S,15°12'. 1W C. 30°39'. 2S,15°12'. 3W D. 30°40'. 0S,15°11'. 5W 5. 罗经点方向ENE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 067°.5 B. 079°.75 C. 056°.25 D. 033°.75 6. 真航向是: A. 船舶航行的方向 B. 船首尾线的方向 C. 船首向 D. 船舶航行时真北至船首尾线的夹角 7. 某船陀罗航向140°,陀罗差1°E,测得某物标真方位080°,则该物标舷角为: A. 61° B. 060° C. 299° D. 300° 8. 某船罗航向045°,该地磁差2°W,罗经自差1°E,该船左正横物标真方位为: A. 314° B. 316° C. 135° D. 134° 9. 某轮由赤道起沿子午线向北航行,计程仪读数差为720',计程仪改正率△L=0%,不考虑外 界影响和航行等误差,则实际到达点的纬度______。 A. 等于12°N B. 大于12°N C. 小于12°N D. 无法确定 10. 航海上,公式D h(n mile)=H是用于计算______。H-为物标顶点离海平面的高度,单 位为米 A.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B. 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C. 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D. 雷达地理能见距离 11. 通常英版海图和灯标表中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Ⅰ、测者眼 高;Ⅱ、灯高;Ⅲ、射程;Ⅳ、地面曲率;Ⅴ、地面蒙气差;Ⅵ、能见度 A. Ⅰ~Ⅲ B. Ⅳ~Ⅵ C. Ⅲ~Ⅴ D. Ⅰ~Ⅵ12. 英版海图某灯塔灯高69英尺,该轮额定光力射程18海里,你船眼高45英尺,当气象能见 度为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为: A. 海里 B. 海里 C. 海里 D. 海里 13. 某轮船速12kn,航行2h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27'.0,计程仪改正率ΔL=0%,已知该轮 实际航程为30 n mile,则该轮航行在______中。 A. 顺风顺流 B. 顶风顺流 C. 顶流顺风 D. 顶风顶流 14. 某轮漂航,船上相对计程仪改正率ΔL=0%,海区内有流,流速2kn,1h后计程仪航程为: A. 0'.0 B. +2'.0 C. -2'.0 D. +3'.0 15. 墨卡托海图的比例尺是:Ⅰ、图上各个局部比例尺的平均值;Ⅱ、图上某基准纬线的局部比 例尺;Ⅲ、图外某基准纬度的局部比例尺 A. Ⅰ、Ⅱ B. Ⅰ、Ⅱ、Ⅲ C. Ⅰ、Ⅲ D. Ⅱ、Ⅲ 16. 海图绘制工作中绘画误差不超过,比例尺为1:500000的海图的极限精度为: A. 50m B. 100m C. 150m D. 200m 17. 恒向线在地面的形状是:Ⅰ、子午线;Ⅱ、球面螺旋线;Ⅲ、等纬圈 A. Ⅰ、Ⅱ B. Ⅱ、Ⅲ C. Ⅰ、Ⅲ D. Ⅰ、Ⅱ、Ⅲ 18. 纬度渐长率是指墨卡托海图上______。 A. 自赤道到某纬度线的距离 B. 自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图上1海里的比 C. 自赤道到某纬线的距离与图上1赤道里的比 D. 任意两纬线之间的距离与图上1赤道里的比 19. 大圆海图的投影方法是属于: A. 心射平面投影 B. 极射平面投影 C. 外射平面投影 D. 等角平面投影 20. 英版海图通常采用______为深度基准。 A. 理论最低潮面 B. 天文最低潮面 C. 平均大潮低潮面 D. 平均低低潮面 21. 海图图幅是指: A. 海图图纸的尺寸 B. 海图内廓界限尺寸 C. 海图外廓界限尺寸 D. 印刷海图的图版尺寸 22. 同一物标在中版海图上标注的高程比在英版海图上标注的高程______。 A. 大 B. 小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23. 英版海图通常采用______为海图水深的单位。 A. 米制海图用m,拓制海图用ft B. 米制海图用m,拓制海图用fm C. 米制海图用fm,拓制海图用fm和ft D. 米制海图用m,拓制海图用fm和ft 24. 英版海图图式“Sh”表示: A. 贝壳 B. 粘土 C. 珊瑚 D. 泥 25. 英版海图图式中,缩写“PA”是指: A. 礁石、浅滩等的存在有疑问 B. 深度可能小于已注明的水深注记 C. 对危险物的位置有怀疑 D. 危险物的位置未经精确测量 26. 中版图式“ ”表示: A. 沉船残骸及其它有碍抛锚和拖网的地区 B. 深度不明的障碍物 C. 鱼栅 D. 贝类养殖场

航海学知识点总结

航海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航海学基础知识 1.大地球体:大地水准面围成的球体 2.大地球体两个近似体:椭圆体(进行精度较高计算如定义地理坐标和制作墨卡托海图); 圆球体(简易计算如大圆航线和简易墨卡托海图) 3.地理坐标:基准线是格林经线、纬线经度:由格林经线向东或向西到该点经线,范围 (0—180);纬度:某点在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交角,范围(0—90) 4.经差、纬差(范围都为0—180);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Dφ=φ2-φ1 Dλ=λ2- λ1N/E为正号S/W取负号;结果为正为N/E,为负则为S/W;注意如果得出经差大于180,则用360减去其绝对值,然后符号更换。 5.关于赤道、地轴和球心对称问题(关于地心对称纬度等值反向,经度相差180°) 6.关于不同坐标系修正问题:同名相加、异名相减,结果如果为负名称与原来相反。GPS 坐标系左边原点在地心。 7.方向的确定:方向是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确定的。测者子午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的 交线为南北线,测者卯酉圈(东西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交线为东西线。方向的三种表示法,要会换算。(圆周、半圆周、罗经点)一个罗经点11.25°。 圆周法是以真北为起点顺时针0-360°,半圆法是以北或南为起点顺时针或逆时针0-180°;换算时最好用作图法比较直观。 8.理解真航向(真北到航向线);真方位(真北到方位线);舷角(航向线到方位线,两种 表示法)所以真方位和相对方位(舷角)只是起算点不同,目的点相同,只是相差了真北到航向线的角度,即真航向。要会换算:TB=TC+Q 或TB=TC+Q(右正左负),具体计算既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作图法解决(分别以测者和目标为中心做坐标系,连接测者与目标为方位线,便可一目了然。 9.罗经向位换算:罗经差:罗航向与真北夹角;陀螺差:陀螺北与真北夹角;磁差:磁北与 真北夹角,与时间、地区及地磁异常有关;自差:罗北与磁北夹角,与航向、船磁及磁暴有关;TC/GC/MC/CC之间换算要掌握TC=GC+ΔG=CC+ΔC=MC+VAR;MC=CC+DEV 10.关于磁差:航用海图、小比例尺海图、港泊图分别在罗经花、磁差曲线、和海图标题栏 给出。计算所求磁差=图示磁差+年差x(所求年份-测量年份)○1图示磁差取绝对值;○2年差增加取+,减少取—,若用E/W表示,则与图示磁差同名取+异名取—;○3结果为+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同名;为负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异名。 11.海里定义: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1n mile=1852.25-9.31cos2φ(m) 赤 道最短,两极最长44014—90之间实际船位落后于推算船位;44014S—44014N之间,实际船位超前于推算船位。 12.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 e、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 h、物标地理能见地平距离D0的区别与计算。 13.中版射程:晴天黑夜,测者眼高5米时,理论上能够看到的灯标灯光的最大距离,某灯 标射程等于该灯标光力能见距离和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中较小者,中版射程与眼高无关,但要是问最大可见距离就有关了。英版射程: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它只与光力能见距离和气象能见度有关。如何求最大可见距离问题:○1算出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0;○2和射程比较取小者。 14.航速与航程V船不计风流;V L计风不计流;V G计风又计流,所以V船与V L比只差风, 可以判断顶风逆风;V L与V G只差流,可以判断顶流逆流。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几种情况的测定ΔL=S L-(L2-L1)/ L2-L1 记住:SL是准确的对水航程。几种测船速和ΔL的测量方法(无风流、恒流、等加速流、变加速流几种情况)

员工企业政治学习心得_心得体会

员工企业政治学习心得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员工企业政治学习心得,感谢您的阅读! 员工企业政治学习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佳红 如果说通过之前的政治学习我们仍存有一些想法,觉得政治学习是孤立的、与我们工作和生活联系不大的事情,那么8 月份的政治学习应该能更进一步改变我们的这种想法了,因为它不仅涉及了生产经营方面的内容,还融入了财务专业知识,同时也对我们民族复兴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 一、"即使你每天的工作是拧螺丝,你也要知道是在造什么机器" 上面这句话可以回答为什么我们做的都是基础工作,却需要不断学习领导讲话,领悟其精神的问题。8 月初我们学习了赵建国董事长、林涛总经理以及刘国刚书记的讲话精神,可以发现他们的讲话内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的重点是一致的,也就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工作重点及努力方向应该是深化创先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加强经营管理、重视党内建设。领导的讲话内容明确了我们要怎么去造这个机器,以及这个机器最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埋头工作,还需要经常抬头看路,及时纠正方向。 二、"浸入式" 的政治学习正在进行时 前期的政治学习让我们全面了解了政治理论的框架与基础,现在,在这些框架与基础之上,又密切联系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发挥了它的指导作用。比如8 月中旬开展的税法基础知识党课学习,让更多同事对全厂的税收情况有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涉及到每个职工切身利益的个人所得税,通过以党课的形式来学习,更多的了解了它的计算方式,缴纳情况等。这也消除了部分同事因不了解情况抱怨扣税过多、税负较重等想法,同时对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从我做起,筑梦中国 纪录片《筑梦中国》以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著书立说、齐家治国、孝道伦理、礼仪天下和忧国忧民的诸多优良品质传承,融合新时代普通百姓的奉献,为民族伟大复兴担当的故事,解读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上述是百科对

海事大学航海学1期末简答题

1.什么是大地球体?简述大地球体近似体及其应用 用大地球体描述地球形状,大地球体是大地水准面团城的球体. 常用的大地球体的近似体有两个: 地球圆球体(用于简便的航海计算,如航迹计算,简易墨卡托海图绘制,大圆航向和航程计算); 地球椭圆体(用于较精确的航海计算等,如定义地理坐标,墨卡托海图绘制) 2. 如何确定地理坐标 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定义和度量方法: 地理坐标包括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基础之上. 地理经度(Long.,λ:格林经线和某地经线所夹的赤道短弧或该短弧所对应的球面角或球心角. 地理纬度(lat.,?):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3.什么叫经差和纬差?如何确定方向性? ● 纬差 12??ψ-=D ?<

航海学-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坐标、方向与距离 第一节 地理坐标 一、地球形体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需要确定船舶的位置、航向和航程,这就要求在地球表面建立坐标系和确定方向的基准线,因此要对地球的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地球的自然表面是不平坦的,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不规则的曲面。陆地上有高山、深谷和平地;海洋里有岛屿和海沟。因此,地球的自然表面不是数学曲面,不能直接在其上进行运算,也不能直接在其上建立坐标系。 航海上所研究的地球形状,是指由假想的水准面所包围的闭合几何体——球体。所谓水准面,是指与各地铅垂线相垂直且与完全均衡状态的海平面相一致的水准面,详细地说水准面是与平均海面相重合且延伸至大陆底部的一个连续的、无叠痕的、无棱角的闭合曲面。球体仍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不是数学曲面,不能直接在其上进行运算,也不能直接在其上建立坐标系,怎么办呢?一般在航海上,以球体的近似体代替球体来建立坐标系进行航海计算,以地球园球体作为它的第一近似体,而以地球椭园体作为它的第二近似体。 1. 第一近似体——地球圆球体 在解决一般航海问题时,为了计算上的简便,通常是将球体当做地球园球体,其半径R =6,371,110M 。 2. 第二近似体——地球椭圆体 在较为准确的航海计算中,需要将为球体当做地球椭园体, 如图1-1-1所示,地球椭园体是由椭圆P N QP S Q ′绕其短轴P N P S 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几何体。地球椭园体的参数有:长半轴a 、短 半轴b 、扁率c 和偏心率e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b a c -=; a b a e 22-=; c e 2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的测量结果不同,因而所推算出 的地球椭圆体的参数也不相同。我国从1954年开始采用前联 克拉索夫斯基椭圆体参数,现在准备逐步采用IUGGl975年推 荐的地球椭圆体参数,参见表1-1-1。 二、地球上的基本点、线、圈 把地球看做第二近似体即椭圆体,如图1-1-2所示,O 为 地球中心: 地轴(axis of the earth)—地球自转的轴(S N P P ),即 通过地球中心连结南极和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线。 地极(terrestrial poles)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从地极上空府视,以极为中心地球呈反时针方向旋转的一极是北极N P ,相反,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一极是南极S P 。 赤道(equator)——通过地心,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截痕(qq ′)。它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包含北极的半球称为北半球,包含南极的半球称为南半球。 图1-1-1 地球椭圆体示意图 图1-1-2地球椭圆体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