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需通风量的确定

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需通风量的确定
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需通风量的确定

在对房间利用排烟机进行机械排烟的同时,利用送风机进行机械送风,这种方式称为全面通风排烟方式。由于这种机械排烟方式给控制区送入了大量的新鲜空气,为避免产生助燃的影响,它不适用于应用在着火区的,可用于非着火的有烟区,系统运行时可使系统的送风量稍大于排烟量,使控制区显微正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防烟排烟效果好,而且稳定,不受任何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确保控制区域的安全,缺点是需要送、排风两套机械设备。投资较高。耗电量也较大。

全面通风的风量应能确保把各种有害物(包括有害气体、粉尘、水蒸气、热等)全部稀释或排除,使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由于有害物的性质不同,应分别计算所需风量,然后确定全面通风所需风量。

1.排污模型及排污微分方程

为了分析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与通风量之间的关系,先研究一种理想的情况,假设有害物在室内均匀散发(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分布是均匀的)、送风气流和室内空气的混合在瞬间完成、送排风气流是等温的。

图3-2-1 车间通风排污模型

排污模型如图3-2-1所示。在体积为Vf的房间内,有害物源每秒钟散发的有害物量为X,通风系统开动前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为y1,通风风量为L(m3/s),入风的有害物浓度为y0(g/m3),排风的有害物浓度为y(g/m3)。还要分析有害物质是否需要油烟净化器设备,或者除味箱进行净化

房间内有害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可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微分方程。对于连续、稳定的通风过程,根据在通风过程中排出有害物的量应与产生的有害物量达到平衡的原则,在dτ时间内应满足下式:

送入量+散发量-排走量=变化量(3-2-1)

其中,送入量=L y0 dτ

散发量=x dτ

排走量=L y dτ

变化量=d(Vf y)=Vf dy

将送入量、散发量、排走量和变化量代入式(3-2-1)即得排污微分方程表达式为:

(3-2-2)

式中L——全面通风量,m3/s;

y0——送风空气中有害物浓度,g/m3;

X——有害物散发量,g/s;

y——在某一时刻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g/m3;

Vf——房间体积,m3;

dτ——某一段无限小的时间间隔,s;

dy——在dτ时间内房间内浓度的增量,g/m3。

公式(3-2-2)称为全面通风的排污基本微分方程式。它反映了任何瞬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y与全面通风量L之间的关系。

2.排污微分方程式的求解

(1)对公式(3-2-2)进行变换:

(3-2-3)

由于常数的微分为零,上式可改写为:

(2)积分:

如果在τ秒钟内,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从yl变化到y2,那么

(3-2-4)

(3-2-5)

(3)化简:

当<1时,级数exp收敛,方程(3-2-5)可以用级数展开的近似方法求解。如近似

地取级数的前两项,则得

m3/s (3-2-6)

(4)分析:

公式(3-2-6)可以求出在规定时间τ内,达到要求的浓度y2时,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公式(3-2-6)称为不稳定状态下的全面通风量计算式。

对公式(3-2-6)进行变换,可求得通风量L一定时,任意时刻室内的有害物浓度y2的表达式为:

(3-2-7)

若室内空气中初始的有害物浓度y1=0,上式可写成

(3-2-8)

当τ→ 时,→0,室内有害物浓度y2趋于稳定,其值为

g/m3 (3-2-9)

实际上,室内有害物浓度趋于稳定的时间并不需要τ→ ,例如:当≥3时,exp(-3)=0.0497<<1,因此,可以近似认为y2已趋于稳定。

由公式(3-2-8)、(3-2-9)可以画出室内有害物浓度y2随通风时间τ变化的曲线,见图3-2-2。

图3-2-2 室内有害物浓度随通风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室内有害物浓度按指数规律增加或减少,其增减速度取决于(L/Vf)。

3.排除有害物的全面通风量计算式

根据公式(3-2-9),室内有害物浓度y2处于稳定状态时所需的全面通风量按下式计算:

m3/s (3-2-10)

实际上,室内有害物的分布及通风气流是不可能非常均匀的,混合过程也不可能在瞬时完成;即使室内平均有害物浓度符合卫生标准,有害物源附近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仍然会比室内平均值高得多。为了保证有害物源附近工人呼吸带的有害物浓度控制在容许值以下,实际所需的全面通风量要比公式(3-2-10)的计算值大得多。因此,需要引入一个安全系数K。公式(3-2-10)可改写成

m3/s (3-2-11)

安全系数K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有害物的毒性;有害物源的分布及其散发的不均匀性;室内气流组织及通风的有效性等。精心设计的小型试验室能使K=1。一般通风房间,可根据经验在3~10范围内选用。

[例] 某地下室的体积Vf=200m3,设有全面通风系统。通风量L=0.04m3/s,有198人进入室内,人员进入后立即开启通风机,送入室外空气,试问经过多长时间该室的CO2浓度达到5.9g/m3(即y2=5.9g/m3)。

[解] 由有关资料查得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40g,因此,CO2的产生量x=40×198=7920g/h=2.2g/s。

送入室内的空气中,CO2的体积含量为0.05%(即y0=0.98g/m3),风机启动前室内空气中CO2浓度与室外相同,即yl=0.98g/m3。

由公式(3-2-4)得

4.存在多种有害物时风量的确定原则

根据卫生标准的规定,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类)的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三氧化二硫及三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和等),同时在室内

放射时,由于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是叠加的,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空气的风量,然后取最大值。因此,当存在有多种有害物时,全面通风风量按下列方法确定。

(1)分别求出排除每种有害物风量Li

(2)作业环境存在毒性相加作用的多种有害物:如苯、醇、醋酸等溶剂类;S2O3、SO3、FH等刺激性气体,按求和计算白铁工程风量:L=∑Li

(3)作业环境存在毒性无相加作用的多种有害物:取最大者为风量计算式:

L=max{Li}

[例] 某车间使用脱漆剂,每小时消耗量为4kg,脱漆剂成分为苯50%,醋酸乙酯30%,乙醇10%,松节油10%,求全面通风所需空气量。

[解]各种有机溶剂的散发量为

苯x1=4×50%=2kg/h=555.6mg/s;

醋酸乙酯x2=4×30%=1.2kg/h=333.3mg/s;

乙醇x3=4×10%=0.4kg/h=111.1mg/s;

松节油x44×10%=0.4kg/h=111.1mg/s。

根据卫生标准,车间空气中上述有机溶剂的容许浓度为

苯yp1=40mg/m3;

醋酸乙酯yp2=300mg/m3;

乙醇没有规定,不计风量;

松节油yp4=300mg/m3。

送风空气中上述四种溶剂的浓度为零,即y0=0。取安全系数K=6,按公式

(3-2-11)分别计算把每种溶剂蒸气稀释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所需的风量。

苯;

醋酸乙酯;

乙醇L3 =0;

松节油;

数种有机溶剂混合存时,全面通风量为各自所需风量之和。即

=83.34+6.66+0+2.22

=92.22m3s/s

5.有害物散发量无法确定时的风量计算原则

当散入室内的有害物量无法具体计算时,全面通风量可按类似房间换气次数的经验数值进行计算。所谓换气次数,就是通风量L(m3/h)与通风房间体积Vf 的比值,换气次数(次/h)。其中,n—换气次数,(次/h);Vf—房间体积。则风量经验计算式为:

L=nVf (m3/h)

各种房间的换气次数,可从有关的资料中查得。

6.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量计算式

如果室内产生热量或水蒸的汽,为了消除余热或余湿需要保证相应的通风风量。当送、排风湿度不相同时,送、排风的体积流量是变化的,因此,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量应采用质量流量。消除余热、余湿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可按下式计算。(1)消除余热风量

Kg/s (3-2-12)

式中G——全面通风风量,kg/s;

Q——室内余热量,KJ/s;

c——空气的质量比热,其值为1.01KJ/kg·℃;

tp——排出空气的温度,℃;

to——进入空气的温度,℃。

(2)消除余湿风量

kg/s (3-2-13)

式中W——余湿量,g/s;

dp——排出空气的含湿量,g/k干空气;

do——进入空气的含湿量,g/k干空气。

全面通风效果不仅取决于通风量的大小,还与通风气流的组织有关。所谓气流组织就是合量地布置送、排风口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从空间布置来看,送风口可采用下、中、上三种方式,排风口也可采用下、中、上三种方式。那么根据组合,从理论上可有:下送—下排式、下送—中排式、下送—上排式、中送—下排式、中送—中排式、中送—上排式、上送—下排式、上送—中排式、上送—上排式九种气流组织方式。但实际采用哪种组织方式有效,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图3-2-3是某车间的全面通风实例,采用图3-2-3(a)所示的通风方式,工作和工件都处在涡流区内,工作可能中毒昏倒。如改用图3-2-3(b)所示的通网方式,室外空气流经工作区,再由排风口排出,通风效果可大为改善。

通风计算公式

. ... ..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 2005年九月 前言 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经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由于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参考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考,由于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给预批评指证。 2005年9月 . .. .c

编者

目录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 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 (7) 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 (10) 四、矿井通风网路解算 (24) 五、抽放参数测定 (16) 六、瓦斯抽放设计 (24) 七、瓦期泵参数计算 (26) 八、瓦斯利用 (27) 九、综合防尘计算公式 (28) 十、其它 (30) 通风计算公式 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1、空气比重(密度)ρ A: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P(kg/m3) ρ=0. 461 T 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ρ =0. 465T P (1-0.378 P P 饱 ?) (kg/m 3) P~大气压力(mmHg) T~空气的绝对温度 (K) ?~空气相对湿度 (%)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mmHg ) B : 当空气湿度大于60%时 ρ =0. 003484 T P (kg/m 3) 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 ρ =0. 003484 T P (1-0.378P P 饱?) (kg/m 3) P~大气压力(pa) T~空气的绝对温度 (K) ?~空气相对湿度 (%) P 饱~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pa ) 2、井巷断面(S ) A :梯形及矩形断面 S=H ×b (m 2) B :三心拱 S= b ×(h+0.26b) (m 2) C :半圆形 S= b ×(h+0.39b) (m 2) 式中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掌握有关计算的基本题型。 能力培养: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溶液计算中,贯彻守恒的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法。 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6种基本类型是重点;电荷守恒、建立参比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提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 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板书:c=n(mol)/V(L) 【再问】溶液的组成还常用什么来表示? 回答:也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板书:a%=m(溶质)/m(溶液)×100%

【提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n/V,我们能够联想起哪些有关的计算思想?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1)在公式计算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2)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联系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等。 (3)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4)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 【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 回答:溶液是均匀稳定的体系。 【板书】类型1 代入公式的计算 【投影】填空: 思考,完成练习。

【强调】体积必须以升(L)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果题目给的体积为mL,则必须进行换算。 【提问】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浓度? 回答:醋酸为弱酸,[H+]=ca, 因此,[H+]小于酸的浓度。 【板书】类型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提问】在进行换算时,根据那个不变的量来推导计算公式?请写出计算公式? 回答:溶液中溶质的量是不变的,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 m=cVM=1000Vρa % 【强调】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投影】练习: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为______。 思考,完成练习。 答案:1.4 g·mL-1 【板书】类型3 稀释问题 【提问】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是什么?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室内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参考文本

室内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室内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一氧化碳(CO)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 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止氧与Hb结合,从而降 低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引起组织缺氧,使机体各项代谢发 生紊乱。 臭氧(O3)对呼吸系统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 起上呼吸道炎症。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O3,易引发呼吸道 感染。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SO2、NO2)可刺激眼和呼吸道黏膜,与颗粒物同时存在时毒性增加。氮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甲醛可引起人的嗅觉异常,并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时可出现流泪、流涕、咳嗽等症状,并发生呼吸道疾病。慢性吸入可导致持续头痛、无力、失眠等。长期皮肤接触会导致皮炎等过敏性疾病,还会导致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但是个体差异较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甲醛列为可疑致癌物质。 苯不仅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还能在体内神经组织及骨髓中蓄积,破坏造血功能,长期接触会造成严重后果。

变电站设备用房通风量计算

全面排风消除室内余热的通风量计算公式: 0.28av Q L c t ρ=??(1) L——通风换气量(m 3/h ); Q——室内显热发热量(W ); t p ——室内排风设计温度(℃); t s ——送风温度(℃); 1、主变 (油浸式不考虑散热器)主变散热量:74kW (单台容量) 送风温度取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6℃,空气密度1.179kg/m 3; 进风与排风温差不超过15℃,且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5℃,故取排风设计温度:40℃,空气密度1.128kg/m 3; 平均密度:1.1535kg/m 3 代入式(1): 37400016928.95m /h 0.28 1.1535 1.01(4026.6) L ==???-事故排风换气次数:10次/h ,单个主变容积2244m 3,则事故排风量:22440m 3/h;风机选型: 每个主变压器室选用2台屋顶轴流风机,单台风机风量(考虑10%的余量):按照事故风量选型。 风机性能参数:12900m 3/h ,全压115Pa ,功率0.75Kw ,噪音65dB (RASNo.800,转速560) 风机重量:109kg 。 屋顶留洞:870mm*870mm ,基础高度300mm ,风机底座1030x1030 风机共6台,每个主变压器室屋顶设两台。 进风百叶面积(每个主变): 室外平均风速:3.5m/s ,总风量22440m 3/h ,50%遮挡系数,则进风百叶总面积: 3.56m 21000*2000(2个) 2、站用变 散热量:8.662kW 各设计参数同主变; 386621981.6m /h 0.28 1.1535 1.01(4026.6) L ==???-事故排风换气次数:10次/h ,单个主变容积306.25m 3,则事故排风量: 3062.5m 3/h ;风机选型: 每个站用变用1台屋顶轴流风机,按事故排风量选型,单台风机风量(10%余量):3368.75m 3/h 。 风机性能参数:4300m 3/h ,全压91Pa ,功率0.25kW ,噪音57dB ,,转速720。屋顶留洞:570mm*570mm ,基础高度300mm ,风机底座705x705,(RASNo.500,

排烟系统计算公式

排烟系统计算公式 001/已知排烟风机风量是22000CMH,275Pa,3Kw,排烟口为2个, 尺寸是1000*500,请问风口风速是多少? 2011-10-3117:06qinge_2003|分类:工程技术科学|浏览2356次 如果换成800*500风口,风速相差多少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举报|2011-11-0118:00网友采纳 风口风速为:22000÷3600÷2÷0.5(风口面积)=6.11m/s,如果换成800*500,则为22000÷3600÷2÷0.4(风口面积)=7.64m/s

A——风管截面积,单位:㎡; v——管内风速,单位:m/s。 004/知道了风机的风量和风口怎么计算风管的大变小以及长度 2013-12-2114:18137****5107|分类:数学|浏览495次 如:风机是37kw/29000~37000的风量、吸风口是直径550,主管道的总是50米,有37个直径120吸风口!550的吸风口要变多大的管道?变多少节才能保证120的吸风口的风量一样?求解(写公式、一定要说明公式的符号代表什么?、举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2013-12-2116:36提问者采纳 Q=3600A·v Q——风量吗,单位:m3/h; A——风管截面积,单位:㎡; v——管内风速,单位:m/s。 3600——小时(h)和秒(s)的换算常数。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如果是通风(消防排风、送风,油烟排风),主风管风速一般取8~12m/s,支管风速一般取6~8m/s

;如果是空调管道,主风管风速一般取6~10m/s,支管风速一般取4 ~6m/s;如果是除尘,就得考虑颗粒或粉尘的比重,一般主风管风速在16m/s以上,支管风速一般取18m/s以上。 至于风管怎么变,每节多大管径,都得看你现场管路布置和风口位置等,真的没法帮你! 至于550m3/h、120m3/h风口要多大,也得看你的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 其实,利用公式,你自己也会计算,这里就不帮你做了! 譬如,风量1800m3/h的风管,管内风速取8m/s,则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风管的截面积需要多大! 套公式即: 1800=3600×A×8 j计算得,A=0.0625㎡。 如果我们用250×250mm的风管,刚好! 005/根据风速和风量如何求风机的功率 2009-11-2813:19yanyanxinyuhan|分类:学习帮助|浏览1880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2009-11-2813:38网友采纳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归类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归类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是两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题型较多。现归类如下: 一、应用类 1. 概念的直接应用 表达式: 例1. 3.22 g 溶于水,配成500 溶液,求。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表达式直接求出,即 因是强电解质,根据电离方程式:,得出。 点评:(1)根据定义直接计算是基本思想和常见方法,计算时必须找准分子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母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2)因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离子物质的量浓度还与电离方程式有关,如物质的量浓度为型强电解质溶液, ,。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存在弱电解质分子又存在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关,一般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溶质分子物质的量浓度。绝大多数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等,溶质分子物质的量浓度通过上述表达式可以直接求出。

2.规律的间接应用 规律1:密度大于水的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就越大,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规律2:同种溶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混合溶液的密度为]。 (1)等质量混合 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 (2)等体积混合 若 ,如硫酸、硝酸溶液,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大于 ,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若,如氨水、乙醇溶液,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小于,物质的量浓度小于。 例2. 3的硫酸溶液与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混合物的密度为,则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等于 B. 小于 C.大于 D. 无法确定

解析:硫酸溶液密度大于水,且是等体积混合,直接应用规律 (2),得出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c(混)>,选C。 点评:应用规律时必须注意前提条件、隐含条件及使用范围,要理解规律的实质和内涵,不可生搬硬套。 二、换算类 1. 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关系式:为溶液的密度(),ω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 已知某盐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6.5%,溶液的密度为1.19 ,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直接利用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式,代入数据后解得: 点评:(1)物质的量浓度常用单位是,如果溶液密度的单位 是,此时换算公式应为:。 (2)该求解过程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2. 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关系式:,为溶液的密度(),S为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g)。 例3. 的溶解度很小,25℃时为0.836g。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2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 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 ,并不得少于3 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 1 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50~100 m2时,设 2 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100—500 m2时,设不少于 3 个检测点。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 应在空调正常运转 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 对外门窗关闭1h 后 进行。 4、Ι类民用建筑工程范围 住宅 ,医院 ,老年建筑、幼儿园、学 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5、空气采样点应距楼地面高度 0.8m-1.5m ,距内墙面不小于 0.5m 。 6、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 7d 以后、工程交付使用 前 进行。 7、用空气采样器采集样品时,为防止吸收瓶内的吸收液 影响流量计流量,应在吸收瓶和流量计之间放置 和 。现场采样时除记录采样流量外,还应记录 和监测点的 和 。标准状态下(273K 、101.3kPa )的采样体积计算公式为 。 答:倒吸 缓冲瓶 干燥剂 采样时间 气压 气温 3 .1012732730P t V V ?+? = 8、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时,进样量的选择是根据 、 、

来确定。 答:样品浓度色谱柱的容量检测器的灵敏度 9、气相色谱分析中,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答:色谱柱 10、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参数。 答: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 二、选择题 1、标准状况的温度和压力分别是多少?(B) (A) 20℃、101.325 kPa (B) 0℃、101.325 kPa (C) 25℃、101.325 kPa (D) 25℃、1atm 2、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苯和二甲苯时,如出现拖尾峰是哪几个原因造成的?(ABC ) (A) 进样口温度过高(B)柱温太低(C) 色谱柱选用不当(D) FID检测器火焰熄灭 3、下列民用建筑不属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的Ⅱ类建筑的是( A )。 (A)医院(B)商店(C)旅馆(D)图书馆 4、对于采用自然通风的工程,检测前应对外关闭门窗24h的项目是(A)。 (A)氡(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5、Ⅱ类民用建筑中,氡的最高限制是(D )。 (A)200 (B)250 (C)300 (D)400 6、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中不需要扣除上风向空白值的是(B)。 (A )氨(B)氡(C)甲醛(D)苯

通风量计算公式

通风量计算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风量的计算: 系统通风量=房间容积*换气次数 ◆通风系统设计要求: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小,或在相反情况下但会形成稳定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出1/3。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会形成稳定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1/3,从下部地带排出2/3。 *进、排风口同侧时,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m,进、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当排出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汽时,其风口上缘距顶棚应小于。 *在整个控制空间内,尽量使室内气流均匀,减少涡流的存在,从而避免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聚。 ◆各场所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表:

◆各场所通风换气次数表: *厨房通风设计 公共建筑厨房通风量应按照设备散热、湿量和送、排风温差计算,同时要考虑排气罩最小风量和罩口风速,在不具备计算条件时按换气次数估算。进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总排风量的65%由局部排气罩排出,35%由厨房全面换气排风口排出。 厨房通风换气次数: *汽车库通风设计 1.通风换气次数(汽车为单层停放)计算换气量时,层高大于3m按3m计算 2.按停车数量(汽车有双层停放)进风量一般为排风量的80~85% 地下汽车库面积超过2000㎡时,应设机械排烟系统,排风量按6次/h换气计算。

车库的进、排风机宜采用多台并联或变频风机,结合排烟系统可采用双速排烟风机。 通风管道和通风设备内的推荐风速 m/s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1.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x 溶液的体积n=c· v 2. 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 3.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 4. 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 5. c=1000ρ (密度) w% / M 注: n(mol):物质的量; V(L) :物质的体积; M(g/mol):摩尔质量; 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密度单位: g/cm^3 6. c(浓溶液) · V(浓溶液) =c(稀溶液) · 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 c 混· V 混=c1· V1+c2· V2+……+cn· 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 n 就为几) 8. 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 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

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 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P1/P2=T1/T2 正比 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 同温同压同质量V1/V2=p1/p2=M2/M1 反比 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 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 2=Mr1/Mr2=M1/M2 正比 9. n、 V、 Vm、 N、 NA、 m、 M、 c 的关系 n=m/M=N/NA=V/Vm=cV PS:V----体积 p------压强 T-----温度 n ------物质的量 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 M------摩尔质量 m-----质量 c------物质的量浓度 10.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 C=ρ·ω· 1000/M

人造木板有害物质检测习题资料

第六分册建筑节能与环境 第二篇室内环境检测 第十七章人造木板习题 一、填空题 1、气候箱是模拟室内环境测试的污染物释放量的设备。 2、人造木板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分离成各种形状的单元材料,再经组合并加入 压制而成的板材,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 3、饰面人造木板是以为基材,经装饰材料面层后的板材。 4、气候箱法测定人造木板游离甲醛释放量的限量为。 5、采用穿孔法测定人造木板游离甲醛含量时,E1类标准限量为。 6、饰面人造木板可采用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当发生争议时应以的测定结果为准。 7、测定人造木板甲醛释放量时,需配制乙酰丙酮和乙酸铵溶液。乙酰丙酮溶液配制是用移液管吸取 mL 乙酰丙酮于1L棕色容量瓶中,并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储存于暗处。乙酸铵溶液配制是称取 g乙酸铵于5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至完全溶解后转至1L 棕色容量瓶中,并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储存于暗处。 8、测定中密度纤维板甲醛含量时,先测定其含水率,已知试件干燥前重量为50.00 g,干燥后试件重量为46.00 g,则试件含水率为。 9、市售H2SO4密度ρ=1.84g/mL,质量百分浓度为98%,则该的浓度为 mol/L。 10、若配制0.50 mol/ L氢氧化钠500mL,需称取氢氧化钠 g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气候箱的运行条件:() A.温度:23±0.5℃ B.相对湿度45%±5% C.空气交换率:1±0.1次/h D.被测样品表面附近空气流速:0.1~0.3m/s 2、人造板游离甲醛释放量测定结果更能反映民用建筑室内环境的实际情况,更接近于实际,它代表着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测试的发展趋势的测试方法是:() A.气候箱法 B.干燥器法 C.穿孔法 D.气体分析法 3、穿孔法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时截取105g的受试板块测定甲醛含量,另截取50g的受试板块用于测定:() A.密度 B.重量 C.强度 D.含水率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要求__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的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的分别进行复验。 ( ) A.2000 B.1000 C.1500 D.500 5、饰面人造材板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时、当发生争议时、应以为准。() A.气候箱法 B.干燥器法 C .穿孔法 D.烘干法 6、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必须采用类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 A. E1类 B. E2类 C.A类 D. B类 7、气候箱法检测板材时,甲醛的测量采用方法。() A.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B.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C.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D.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8、用气候箱检测板材时,被测板材应垂直放在环境舱的中心位置,板材与板材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 mm,并与气流方向平行。() A. 50 B. 100 C.150 D. 200

2020上海等机考化学必考专题分类1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类型与易错点精析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类型与易错点精析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类型 1、基本公式的换算 2、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及浓度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5、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6、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易错点 1、溶质的判断:注意辨别特殊情况,如SO3、CuSO4·5 H2O 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及氨水中的溶质等。 2、溶液的体积:①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②当题设未给出溶液的密度时,可将各溶液(一般为稀溶液)的体积相加(如溶液的混合、稀释),认为其和为溶液的总体积;当给出密度时,则需通过密度进行 换算求出溶液的体积。 3、单位的运算:①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相互匹配。②可以从单位运算入手,简化解题思路,快捷求解。 4、溶解度的影响:①物质的量浓度适合表示不饱和及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不适合过饱和溶液(溶质未溶解完全);②注意一些典型问题,如Ca (OH )2的溶解度情况及气体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问题等。 5、密度的变化:在溶液混合和溶液稀释等问题中,注意溶液体积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密度的变化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如强酸、强碱、盐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氨水、乙醇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6、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注意换算关系c(mol/L)=1000(mL/L)(g/mL)w 中物质的 M (g/mol) 量浓度的单位是 mol/L,密度单位是 g/mL。如果密度的单位是 g/L,则关系式中的 1000 应去掉。 7、实验情景:在计算溶液配制或溶液稀释等问题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时,①注意不能把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②注意在配制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与实际配制溶液体积的关系。 8、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关系: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电离方程式进行分析。组成微粒的某量=对应物质的某量×物质组成中该微粒的数目。

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需通风量的确定

在对房间利用排烟机进行机械排烟的同时,利用送风机进行机械送风,这种方式称为全面通风排烟方式。由于这种机械排烟方式给控制区送入了大量的新鲜空气,为避免产生助燃的影响,它不适用于应用在着火区的,可用于非着火的有烟区,系统运行时可使系统的送风量稍大于排烟量,使控制区显微正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防烟排烟效果好,而且稳定,不受任何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确保控制区域的安全,缺点是需要送、排风两套机械设备。投资较高。耗电量也较大。 全面通风的风量应能确保把各种有害物(包括有害气体、粉尘、水蒸气、热等)全部稀释或排除,使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由于有害物的性质不同,应分别计算所需风量,然后确定全面通风所需风量。 1.排污模型及排污微分方程 为了分析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与通风量之间的关系,先研究一种理想的情况,假设有害物在室内均匀散发(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分布是均匀的)、送风气流和室内空气的混合在瞬间完成、送排风气流是等温的。 图3-2-1 车间通风排污模型 排污模型如图3-2-1所示。在体积为Vf的房间内,有害物源每秒钟散发的有害物量为X,通风系统开动前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为y1,通风风量为L(m3/s),入风的有害物浓度为y0(g/m3),排风的有害物浓度为y(g/m3)。还要分析有害物质是否需要油烟净化器设备,或者除味箱进行净化 房间内有害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可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微分方程。对于连续、稳定的通风过程,根据在通风过程中排出有害物的量应与产生的有害物量达到平衡的原则,在dτ时间内应满足下式: 送入量+散发量-排走量=变化量(3-2-1) 其中,送入量=L y0 dτ 散发量=x d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类型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类型 一、基本公式的换算 练习1.把49克H2SO4配成2L稀H2SO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练习2.在200mL稀盐酸中溶有0.73克氯化氢气体,求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3.在标准状况下,11.2LNH3溶于水,配成400mL溶液,此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练习4. 如何用Na2CO3·10H2O配制2.5L 0.2 mol/L的Na2CO3溶液? 二、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及浓度的计算 练习1.0.5mol/L的NaCl溶液250mL,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克? 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练习2.求等体积的0.5 mol /L的三种溶液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铝中阳离子的个数比?阴离子的个数比?练习3.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两份,其配方如下:第一份: 0.3molKCl 、0.2molK2SO4、 0.1molZnSO4 第二份: 0.1molKCl 、0.3molK2SO4、0.1molZnCl2则两液成分() A、仅c(K+) 相同 B、仅c(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完全不同 练习4.在含有AlCl3、KCl、K2SO4三种溶质的溶液中,已知c(Cl-)=3.5mol/L、 c(K+)=1.5mol/L、c(SO42- )=0.5mol/L。求c(Al3+) 练习 5.将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硫酸盐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 A.1:2:3 B.1:1:1 C.3:3:1 D.1:3:3 练习 6.某地酸雨经检验,除H+和OH-外,还含有Na+、Cl-、NH4+和SO42-,其离子浓度依次为7.0x10-6mol/L 、3.5x10-5mol/L、 2.3x10-5mol/L 、2.5x10-6mol/L,其中OH-的浓度极小,可忽略。则酸雨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7.0x10-6mol/L B 1x10-5mol/L C 1.5x10-5mol/L D 2x10-5mol/L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练习1.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2.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密度为1.32g/cm3的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全面通风量公式推导

(1)室内存在有害物发散源(The Source of Harmful Contaminant Existed Indoor) ① 排放模型及微分方程(Exhaust Model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 ) 为分析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与通风量之间的关系,先研究一种理想的情况,假设有害物在室内均匀散发(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分布是均匀的)、有害物质散发出来后立即散布于整个室内、稀释过程处于稳定状态(即通风时间足够长)、送风气流和室内空气的混合在瞬间完成、送排风气流是等温的。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建立如图2-8所示的室内有害物排放模型,在体积为V f 的房间内,有害物源每秒钟散发的有害物量为x ,通风系统开动 前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为y 1,通风风量为L(m 3/s),入风的有害物浓度为y 0(g/m 3),排风的有害物浓度为y(g/m 3)。室内得到的有害物量与从室内排出的有害物量之差应等于房 间内增加(减少)的有害物量,即: y V Lyd x Ly f d d d 0=-+τττ (2-1) 式中:L ——全面通风量,m 3/s; y 0——送风空气中有害物浓度,g/m 3; x ——有害物散发量,g/s y ——在某一时刻室内空气中有害物的浓度,g/m 3 V f ——房间的体积, m 3 ; d τ——某一段无限小的时间间隔,s dy ——在d τ时间内房间内浓度的增量,g/m 3 。 ② 排放微分方程式的求解(The Solution of Exhaust Differential Equation) 式(2-1)称为全面通风的排放基本微分方程式。它反映了任何瞬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y 与全面通风量L 之间的关系。对式(2-1)进行变换得: Ly x Ly dy V d f -+= 0τ (2-2) 由于常数的微分为零,式(2-2)可改写为: 00d ()d 1f Ly x Ly V L Ly x Ly τ+-=- ?+- (2-3) 如果在τ秒钟内,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从y l 变化到y 2,那么 图2-8室内有害物排放模型 Fig 2-8 Exhaust model of harmful contaminant existing indoor

常见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型

常见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型 一、公式归纳与解题巧法 n=N/N A =m/M=V/V m =cV, ,n 1/n 2=N 1/N 2=V 1/V 2(同T,P)=m 1/m 2(M 同)=c 1/c 2 (同溶液中,V 同), PV=nRT,PM=ρRT,ρ1/ρ2=M 1/M 2=D ;M =m 总/n 总=ρ标=MD=M 1a%+M 2b%+M 3c%+… c=1000ρω/M 或c=ρω/M(SI 制),ω=S/(100+S), 稀释公式c 1V 1=c 2V 2 ,平均值法与十字交叉法, 差量法,同大同小规律与大小小大规律,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等。 二、物质的量浓度的几种常见计算 (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化合物电离离子) 例1.求L 的Fe 2(SO 4)3溶液中c(Fe 3+)、c(SO 42-) 例2. V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 a g ,取4 V mL 溶液稀释到4V mL ,稀释后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L /mol V 9a 100 B. L /mol V 18a 125 C.L /mol V 36a 125 D. L /mol V 54a 100 。 例3.跟500 mL mol/L Na 2SO 4溶液所含Na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 mL 1 mol/L NaNO 3溶液 B. 500 mL mol/L NaCl 溶液 C .1000 mL mol/L NaCl 溶液 D. 250 mL 2 mol/L NaNO 3溶液 例4.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 mL 1 mol/L AlCl 3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 NaCl 溶液 B. 75 mL 2 mol/L NH 4Cl 溶液 C .150 mL 3 mol/L BaCl 2溶液 mL 1 mol/L AlCl 3溶液 例5.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 A .100 mL mol/L NaCl 溶液 B. 500 mL mol/L AlCl 3溶液 C .250 mL 2 mol/L MgCl 2溶液 mL 5 mol/L KClO 3溶液 例6.将7.45g 氯化钾和11.1g 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此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 mol/L B. mol/L mol/L D. 3 mol/L 例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 、MgCl 2、AlCl 3三种溶液,当它们的体积比为3∶2∶1时, 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1∶1 ∶2∶3 C. 3∶2∶1 D. 6∶3∶2 (2).溶液混合的计算(体积可以直接相加的四种情况——浓度很稀、相近、注明忽略V 变化或要求粗略计算;其他溶液混合总体积都减小.①ω1、ω2同溶质溶液等体积混合求ω混——同大同小规律②c 1、c 2同溶质溶液等质量混合求c 混——大小小大规律) 例8.将200 mL mol/L KCl 溶液与100 mL mol/L KCl 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 mol/L B. mol/L mol/L D. mol/L 例9.将标况下448LNH 3溶于1L 水中,得到密度为cm 3的氨水,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 例10.将标况下VL 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气体B 溶于1L 水中,得到密度为 g/cm 3的B 溶 液,则该溶液的c B = 。 例11.将10%KCl 与70%KCl 溶液混合后得到30%KCl 溶液,则两溶液混合的质量比为 。 例12.将30%的HCl 加水稀释至20%,所加水的质量与浓盐酸的质量比为 。 例13. 将10mol/LKOH 与3mol/LKOH 溶液混合后得到5mol/LKOH 溶液,则两溶液混合的体积比约为 。 例14.将L 的KNO 3加水稀释至L ,则浓KNO 3与所加水的体积比约为 。 例15.将30%的KOH 与70%的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A.大于50% B. 小于50% C. 等于50% D. 无法确定

室内环境检测习题集

室内环境检测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 ,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50~100 m2时,设2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100—500 m2时,设不少于3个检测点。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间。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对外关闭门窗24h以后进行。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执行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国家标准。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所称室内环境污染系指 由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7、采集室内环境样品时,须同时在室外的上风向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8、氨样品采集后,应在室温下保存,于24h 内分析。 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甲醛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8204.26-2000或《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的规定。 10、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二、选择题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B)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A、8d B、7d C、6d D、5d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可采用现场检测法,测量结果在0—0.60mg/m3测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A)。 A、20% B、25% C、30% D、35%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A)后进行。 A、1h B、2h C、3h D 、4h 4、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臵时,如果房间使用面积在大于500m3小于1000m3,检测点数不少于(B)。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时,应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A)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 A、1 B、2 C、3 D、4 6、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浓度的检测标准中吸收液原液应放臵冰箱中保存,可稳定(B )天。 A、2 B、3 C、4 D、5 7、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浓度的检测标准中要求采气(B),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及大气压强。 A、3L B、5L C、7L D、10L 8、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浓度的检测标准中分光光度计的可测波长为(A)nm。 A、697.5 B、698.5 C、697.3 D、698.3 9、下列民用建筑不属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的Ⅱ类建筑的是(C)。 A、旅馆 B、商店 C、医院 D、图书馆 10、不可用于检测土壤中氡浓度的测定的试验方法是(C)。 A、电离室法 B、静电收集法 C、气相色谱法 D、闪烁瓶法 11、下列哪种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危害最大(A)。 A、氡—222 B、镭—226 C、钾—40 D、氡—220

通风网络解算

第五章通风网路中风量的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相关术语; 2、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绘制; 3、矿井通风网路的基本形式与特性; 4、风量分配基本定律; 5、复杂通风网路解算方法及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软件介绍。 二、重点难点: 1、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绘制原则与方法; 2、矿井通风网路的基本形式与特性; 3、风量分配基本定律。 三、教学要求: 1、了解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相关术语; 2、了解复杂通风网路解算方法及计算机解算通风网路软件应用; 3、掌握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矿井通风网路的基本形式与特性(串联、并联、角联); 5、掌握风量分配基本定律。

第一节通风网路及矿井通风网路图 一、通风网路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1.分支 分支是指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段,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风流的方向。每条分支可有一个编号,称为分支号。如图5-1中的每一条线段就代表一条分支。用井巷的通风参数如风阻、风量和风压等,可对分支赋权。不表示实际井巷的分支,如图5-1中的连接进、回风井口的地面大气分支8,可用虚线表示。 图5-1 简单通风网路图 2.节点 节点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每个节点有唯一的编号,称为节点号。在网路图中用圆圈加节点号表示节点,如图5-1 中的①~⑥均为节点。 3.回路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称为回路。单一一个回

路(其中没有分支),该回路又称网孔。如图5-1 中,1-2-5-7-8、2-5-6-3和4-5-6等都是回路,其中4-5-6是网孔,而2-5-6-3不是网孔,因为其回路中有分支4。 4.树 由包含通风网路图的全部节点且任意两节点间至少有一条通路和不形成回路的部分分支构成的一类特殊图,称为树;由网路图余下的分支构成的图,称为余树。如图5-2所示各图中的实线图和虚线图就分别表示图5-1的树和余树。可见,由同一个网路图生成的树各不相同。组成树的分支称为树枝,组成余树的分支称为余树枝。一个节点数为m,分支数为n的通风网路的余树枝数为n -m+1。 图5-2 树和余树 5.独立回路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习题与答案详解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0.3 mol NaCl 固体溶于水配成200 mL 溶液,溶液浓度为 ( ) A .0.3 mol·L -1 B .0.15 mol·L -1 C .1.5 mol·L -1 D .0.015 mol·L -1 答案 C 解析 c (NaCl)=0.3 mol 0.2 L =1.5 mol·L -1。 2.50 mL 0.6 mol·L -1 NaOH 溶液,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 A .0.03 mol B .0.04 mol C .0.05 mol D .0.06 mol 答案 A 解析 n (NaOH)=0.05 L ×0.6 mol·L -1=0.03 mol 。 3.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00 mL 1 mol·L -1 MgCl 2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50 mL 2 mol·L -1 CaCl 2溶液 B .100 mL 2 mol·L -1 NaCl 溶液 C .50 mL 4 mol·L -1 CaCl 2溶液 D .100 mL 4 mol·L -1 NaCl 溶液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各选项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中4 mol·L -1;B 中2 mol·L -1;C 中8 mol·L -1;D 中4 mol·L -1,故选B 。 4.在0.5 L 某浓度的NaCl 溶液中含有0.5 mol Na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B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