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合集下载

探究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探究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 成绩等次:____19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2.能写出密度的计算公式.3.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4.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记住纯水的密度ρ=1×103kg/cm 3[学习重点]熟悉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

[学习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课学导学]一、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自读课本49--50页内容,完成问题1: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_______(一般不同/一定不相同/相同)问题2: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______(一般不同/一定不相同/相同)二、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1.每组选择一种三个体积不等的同种物质(如铁块),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将数据记录在右表中。

2.各组再用量筒分别量出不同体积的水倒入烧杯中,称出其质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计算出每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填入表格中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_______.(2)不同组之间进行交流,可以得到: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为了表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这种关系,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三、密度 自读课本51--52页内容,完成1.大量实验表明: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_,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_____.物质不同,其比值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把这种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它的物理含义是某种物质___________的质量.2.用m 表示物体的______,V 表示物体的______,ρ表示物质的______,则ρ=________.3.密度的单位为_________或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课本51--52页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讨论交流:(1)不同物质的密度____________,所以,可以利用密度____________(2)固体的密度一般______(较大/较小),气体的密度一般______(较大/较小)[课堂导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同种物质,m 与V 成正比.B.对同种物质,ρ与m 成正比.C.对同种物质,ρ与V 成反比.D.对不同物质,ρ与m 成正比.2.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密度 (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C.体积为原来的一半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3.某种金属的质量为316g,体积是40cm 3,则(1)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合多少kg/m 3?20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其切去1/3,则剩余部分的质量是多少?密度又是多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育锻炼用的实心“铅球”,质量为4kg,体积为0.57dm 3。

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文

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文

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文课题:物质的密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使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密度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和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导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物质的密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实验意识和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物质的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密度相关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2.教学难点:(1)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称、容量瓶、物质样本(不同形状和物质)、勺子、计时器等。

教具:投影仪、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呈现几种不同形状的物质样本,比如金属块、木块、泡沫塑料等,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样本的物态、形状和质量。

2.引入(10分钟)通过引入实际生活情境,如船只的稳定性、飞行器的设计等,引出物质的密度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密度,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何关系。

3.讲解(20分钟)(1)通过PPT呈现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讲解如何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并给出密度的单位。

(2)示范演示计算密度的例题,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4.实验探究(40分钟)(1)分小组进行实验设计,每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实验。

学生确定实验步骤、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记录实验数据。

(2)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对密度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密度,让学生发现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5.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船只的设计、飞行器的升力等,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密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一、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密度的观点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方法。

3. 能够应用物质密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导入
1.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物质的密度吗?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讨论不同物质的重量和大小的干系。

三、探究
1. 实验一: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a. 准备实验器械:天平、密度瓶、水、不同物质的样品。

b. 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c. 记录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

2. 实验二:利用物体的密度判断材料
a. 准备实验器械:水、不同材料的小块。

b. 观察小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判断材料的密度。

四、总结
1. 密度的定义: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2.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

3. 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可以通过密度判断材料的性质。

五、拓展
1. 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他物质的密度。

2. 请同砚们思考:密度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可以举例说明。

六、作业
1. 完成教室练习题,稳固对密度的理解。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密度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七、反思
1.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你觉得哪些地方还不够理解,需要进一步进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物质的密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发现身边的奥秘。

平哥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3.1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平哥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3.1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

七年级(上)科学 编号:040301 主备:祝小平 使用时间: 2013年12月 日 姓名:1七年级科学上册§4.3.1 物质的密度 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以下目标:1、能说出密度的定义、写出密度的定义式(用符号表示)及每个字母表示的量。

2、能说出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并能对两个单位进行换算。

【教学重点】密度的定义、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课前预学、课中交流】1、1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那么10毫升水的质量是 克;1厘米3铝的质量是2.7克,10厘米3铝的质量是 克。

由此可见:(1)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 (填“越大、越小或不变”);(2)不同物质,相同的体积,质量 (填“相同或不同)。

2、10厘米3铜的质量是89克,则1厘米3铜的质量是 克;10厘米3铁的质量是79克,则1厘米3铁的质量是 克。

如果把1厘米3取作单位体积,那么,我们可以说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填“相同或不同)。

我们把 的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定义式为:ρ表示 ,m 表示 ,V 表示 。

公式变形式:m= ,V= 。

密度的单位:(1) ,用符号表示是 。

(2) ,用符号表示是 。

4、1克/厘米3= 千克/米3;13.6×103千克/米3= 克/厘米3。

2.7克/厘米3= 千克/米3;19.3×103千克/米3= 克/厘米3。

【合作学习】1、认真阅读书本135页表4-4常见物质的密度,可知不同的物质具有 (填“相同或不同)的密度,可以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

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从表中你还得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2、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读作: 。

表示的含义 。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的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并会用量筒测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重点);3、能够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难点)。

一、自主学习温故1、密度的概念:2、密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由此看出:要知道一种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知新阅读P117-118,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放在__________上。

3、读: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如水),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相平;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如水银),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相平。

思考:两个粗细不同的最小刻度都是1mL的量筒,测定液体的体积时,哪一个准确一些?读数是否一样?知识点二:测量液体和石块的密度1、测液体(盐水)的密度(1)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2)把烧杯中的部分把液体倒入到空的量筒中,读出_________。

(3)称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m2;(4)得出液体密度_________。

2、测固体密度(1)测出放入石块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1;(2)测出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水的体积V2;(3)得出石块的体积V_________;(4)称量石块的质量m;(5)得出石块的密度_________。

小组讨论测量方法(误差最小)基础知识1.在实验中,质量可以用________测量,液体物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直接测出,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也可以用量筒________测量。

2.在使用量筒时,首先要看清量筒上的_______,再认清_______,然后弄清它的_______。

3.单位换算:1mL=________cm3=_________m31L=________dm3=_________m34.观察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面,则应该以_______为准。

八年级《密度》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密度》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密度》导学案设计课题6.2 密度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学习目标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利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学习流程备注知识链接1、使用测量工具前要了解该测量工具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2、托盘天平的主要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天平与托盘天平的区别在哪里?对称量物体质量有什么影响?4、使用天平应思考的问题。

①天平应怎样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针指在什么位置天平就平衡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称量质量前,怎样调节天平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P10,图11.2-2图中,标尺上每1小格表示__________g。

⑤游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在什么时候使用_________________ 。

自主学习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①选择几个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圆柱体铁块、木块。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算出体积并编上号。

③用天平依次从小到大测出圆柱体质量,记录并作图序号m/gv/cm3铁1铁2铁3木1木2木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分析m—V图象又有何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密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量符号:___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__(4)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密度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用:(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例1 由密度的概念及公式,可以判定对于同一种物质() A.密度是一样的 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体积越大,密度越大例 2 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变形题] 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分割成体积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则( ).A.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大 B.体积小的密度一定大C.两者的密度一定相等 D.两者的密度一定不相等练习1、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是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2,则瓶中余下氧气密度为____________。

2.3探究物质的密度

2.3探究物质的密度

阳平二中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题:探究物质的密度(2)课时:1课时主备人:秦文时间: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利用密度表解决实际问题。

3、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公式ρ=m/v及其变形公式m=ρv或v=m/ρ。

二、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公式ρ=m/v及其变形公式m=ρv或v=m/ρ三、学习过程:(一)、个人检测、温故知新1、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m表示,V表示,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2、密度是的属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ρ= 千克/米3 ,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倒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合 g/m33、密度知识的应用:鉴别物质:用测出质量m,用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二)、小组合作,导学释疑1、尝试利用密度表鉴别物质提问:妈妈买了一条金项链,体积是V=10cm3.,质量是m=157g。

在不损坏物品的情况下,你能帮她鉴别一下是否是纯金制作的吗?(学生讨论,给出方法)2、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应用我们知道密度公式ρ=m/v,根据公式变换,我们还可以把密度公式写成m=ρv或v=m/ρ。

那么,从公式的变换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规律。

(1)同种物质,密度,质量增大,体积,质量减小,体积(2)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质密度,体积小的物质密度(3)不同物质,体积相同,质量大的物质密度,质量小的物质密度小组讨论:从密度的三个公式中,我们能不能说密度和质量成正比,和体积成反比?公式的利用:空心实心的判断质量为14kg的铸铁,体积是2.1dm3,请至少用三种方法来确定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ρ铁=7.0×103kg/m3)方法一:比质量方法二:比体积方法三:比密度(三)知识整理,巩固提升1、质量是5.2kg的石块,体积是0.002m3,其密度是________kg/m3,把它从中间切开其中一半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合________g/cm3。

物理八年级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天平、量筒法-导学案-北师大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天平、量筒法-导学案-北师大版

轻松学会测密度——天平、量筒法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2. 知道天平、量筒测密度的原理;3. 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考点精讲:密度的测量1. 固体密度的测量 根据密度公式Vm ρ=,只要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就可以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或其他测质量的工具测得,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出或间接测出,然后,根据Vm ρ=就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

液体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测出,其质量就要通过“补差法”来测定,即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再称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倒入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再根据Vm ρ=就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重要提示】 在液体密度测量的过程中,烧杯和量筒盛装液体,当把液体倒出时,容器内部往往粘附一部分液体,这会造成测量时的误差,所以,在分析、解决密度测量类问题时,一定要遵循这样两个原则:(1)便于操作;(2)有利于减小误差。

例题1 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小华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出的金属块密度值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思路分析:(1)在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了,此时应减少砝码。

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对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由图可知,小金属块的质量是50g+2g=52g,金属块的体积为80cm3-60cm3=20cm3,因此金属块的密度为:ρ=mV=35220gcm=2.6g/cm3=2.6×103k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岘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张鹏里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WL01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学习目标】
1.我要深刻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2.学习密度公式,明确比值定义法及其复合单位。

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新知探究】
一、思考:1、生活中有些物质质量相同,但体积不同。

如:1kg铁块与1kg铝块,体积不同;有些物质体积相同,却质量不同。

如1dm3 的铁块与1dm3铝块质量不同。

2、同种物质,质量变化,其体积也跟着变化。

反之,体积变化,其质量也跟着变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二、阅读课本49—52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m表示,V表示,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2、密度是的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ρ= kg/m3,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倒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合 g/m3 。

3、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测出质量m,用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2)求质量:m= 。

(3)求体积:V= 。

4、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和_______。

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__________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合作探究】
1.水的密度=________kg / m 3=_______g /cm3 =______kg /dm3=_______ t/m3 2.某种液体质量是0.96g,其体积是1.2dm3,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2cm3这种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密度是_________kg/m3。

3.要测金属块的密度,需要以下步骤。

排列顺序科学合理的是()
①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质量
②观测并记录量筒放入金属块后液面的刻度值
③观测砝码和游码值并记录
④观测并记录量筒没放入金属块时液面的刻度值
⑤计算密度
⑥调节天平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②①③⑤⑥
C. ⑥①③④②⑤
D. ⑥⑤④③②①
4. 如图所示的是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根据图中的测量情况填写下表。

【达标检测】
1. 对公式ρ=m/V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B. 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D. 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
2.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体积是1m3的酒精,它的质量是0.8×103kg/m3
B. 体积是1m3的酒精,它的质量是0.8×103kg
C. 质量是1kg的酒精,它的体积是0.8×103m3
D. 质量是0.8×103kg的酒精,它的体积是1/m3
3. 物体甲的体积是物体乙的体积的3倍,把它们两个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里,天平恰好平衡,物体甲的密度为ρ1,物体乙的密度为ρ2,则有()
A. ρ1=3ρ2
B. ρ2=3ρ 1
C. ρ2=9ρ1
D. ρ1=ρ2
4. 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2∶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A. 3∶10 B. 2∶1 C. 10∶3 D. 1∶2
5. 氨水的密度是0.94×103kg/m3,某农户要购买450kg这种氨水,需带容积为
党岘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人: 张鹏里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导学案编号:81WL012
0.1m 3
的塑料桶(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 100cm 3
的水完全结成冰,冰的质量和体积是( )
A. 111g ,100cm 3
B. 100g ,111cm 3
C. 90g ,100cm 3
D. 100g ,90cm 3
7. 氢气球升入高空中,它的质量、体积、密度变化情况是( ) A. 三者都不变 B. 三者都变小
C. 三者都变大
D.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8. 在不计水的蒸发的条件下,1米3
的冰化成水后( )(多选) A. 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
C. 体积变小
D. 密度变大
9. 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两种实心球a 和b ,如果天平的左盘放2个a 球,右盘上放3个b 球,天平正好平衡,那么a 球与b 球之比正确的是( )(多选) A ρ
∶ρ
∶a
b
=32 B. ρ∶ρ
∶a b
=23
C. m m a b ∶∶=11
D. m m a b ∶∶=32
10.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
,铁块密度多大?
1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
,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中考链接】
1. 一桶水比一杯水的质量__________,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密度__________,一大块铁比一小块铁的体积_________,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的密度__________。

2. 在如图所示中,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和浓硫酸,
则__________容器中装的一定是硫酸,__________容器中装的是水,__________容器中装的是煤油。

3. 某种液体质量是0.96g ,其体积是1.2dm 3
,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_kg/m 3
,2cm 3
这种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 。

4. 一个铁球质量是156g ,体积是30cm 3
,铁的体积是__________cm 3。

5.氨水的密度是0.94×103kg/m 3,某农户要购买450kg 这种氨水,需带容积为0.1m 3
的塑料桶(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 其体积将[ ]
A.增大 1/9
B.减小1/9
C. 增大 1/10
D.减小1/10 7.一定质量的冰化成水后,其体积将 [ ]
A.增大 1/9
B.减小1/9
C. 增大 1/10
D.减小1/10 8.硫酸和铝的密度比为2:3, 若此时硫酸和铝的质量关系为2m 酸= 3 m 铝,则:V 酸:V 铝= _______.
9.一只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1kg ,用这只瓶子装满水银,水银的质量是_______ 。

m 水:m 水银=___________.
10.分别用铜、铁、铝制成三个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空心部分体积,则[ ]
A.铝球最小 B .铜球最小 C .铁球最小 D .空心部分体积一样大 11.把一金属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8g 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8g
B .大于8g
C .小于8g
12.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设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则 [ ] A 、m 1>m 2>m 3 B 、m 1<m 2<m 3 C 、m 1>m 2<m 3 D 、m 1<m 2>m 3
13.甲、乙、丙三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构成它们的物质的密度之比是2:5:7,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