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圆的对称性(1)0
《圆的对称性》优秀教案

三、例题展示: =
o
第 2 题图
例1、 如图,AB、AC、BC 都是⊙O 的弦,∠AOC=∠BOC,∠ABC 与∠BAC 相等吗?
为什么?
O
A
B
C
例 2: 如图,AB,DE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一点,且弧 AD=弧 CE,BE 与 CE 的大小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B
E
达标 测试
四、课堂检测:
二、基础训练:
D
1.试一试:如图,已知⊙O、⊙O ' 半径相等,
O
O’
C
AB、CD 分别是⊙O、⊙O ' 的两条弦填空:
A
B
(1)若 AB=CD,则
,
第 1 题图
(2)若 AB= CD,则
,
评价 点拨
巩固 延伸
(3)若∠AOB=∠CO ' D,则
,
D 2
B
1
A
O
2.如图,在⊙O 中, AC == BD,∠1=30°,则∠2=_______
OO’
导学
A’
⑴在两张透明纸片上,分别作半径相等的⊙O 和⊙O '
A
B
⑵在⊙O 和⊙O '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A'O' B ' ,连接 AB、 A' B '
图5
⑶将两张纸片叠在一起,使⊙O 与⊙O ' 重合(如图 5)
⑷固定圆心,将其中一个圆旋转某个角度,使得 OA 与 OA ' 重合在操作的过程中,你有什
导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预习 交流
一、问题引入: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的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人教版九上数学第三章3.2圆的对称性(共19张ppt)

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
●O
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 过圆心的直线.
探究归纳 一(2)圆的中心对称性
问题3 将圆绕圆心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 重合吗?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呢?
180° A
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 心为圆心.
探究归纳 一、(3)圆的旋转不变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C
在同圆中,相 归两一个(2纳)圆圆叫的做中由同心心对圆圆称性 的旋转不变性,我们发现: 5、 如图,AB、CD是⊙O的两条弦.
在⊙O中,如果∠AOB= ∠COD, 等的圆心角所 ∵∠AOD=∠BOE,
那么, ,弦AB=弦CD (4)如果AB=CD,OE⊥AB于E,OF⊥CD于F,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要点归纳
弧、弦与圆心角的关系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所对的弦也相等.
①∠AOB=∠COD
CB
②A⌒B=C⌒D ③AB=CD
D
O
A
想一想: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 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中,可否把条件 “在同圆或等圆中”去掉?为什么?
不可以,如图.
B D OC A
题设
结论
如果圆心角相等 那么 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在
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同
圆 或
如果弧相等
那么
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弧所对的弦相等
等
圆 中
弦所对应的圆心角相等
如果弦相等
那么 弦所对应的优弧相等
弦所对应的劣弧相等
要点归纳
弧、弦与圆心角关系定理的推论 问题4 把圆绕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呢?仍与原来的圆重合吗?
3.2 圆的对称性(练习)(解析版)

第三章圆第二节圆的对称性精选练习一、单选题1.(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等弦所对的弧相等B.等弧所对的弦相等C.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D.弦相等所对的圆心角相等【答案】B【分析】根据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判断,注意条件.【详解】A中,等弦所对应的弧可以相等也可以互补构成新圆;B中,等弧所对应的弦相等,故选BC中,圆心角相等所对应的弦可能互补;D中,弦相等,圆心角可能互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观,此类试题属于难度较大的试题,其中,弦和圆心角等一些基本知识容易混淆,从而很难把握.2.(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圆是轴对称图形B.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C.圆的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D.经过圆心的任意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答案】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结合圆的特点判断各选项,然后求解即可.【详解】A 、圆是轴对称图形,正确;B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得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正确;C 、圆的任一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错误;D 、经过圆心的任意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圆的特征、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注意,语言要严密,不能说成圆的直径就是圆的对称轴,因为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直径是线段.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①直径是弦;②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④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根据圆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①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故正确;②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两条弧是等弧,故②错误;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④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故④错误,正确的有2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圆的性质,正确掌握弦、等弧的定义,圆的对称性是解题的关键.4.(2020·杭州市建兰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半圆O 上不同于,A B 的一点,点D 为弧AC 的中点,连结,,OD BD AC ,设,CAB BDO b a Ð=Ð=,则( ).A .a b=B .290a b °+=C .290a b °+=D .45a b °+=【答案】C利用等腰三角形边角关系表示出∠AOD ,再根据同圆中平分弧平分弦垂直弦求出关系即可.【详解】解析 如图,设AC 与DO 交点为E ,连接BC ,OD OB = ,OBD BDO a \Ð=Ð=,2DOA OBD BDO a \Ð=Ð+Ð=,又D Q 为 AC 中点,AB 为O e 直径,,OD AC BC AC \^^,90AED ACB °\Ð=Ð=,90EAO EOA °\Ð+Ð=,即:290a b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中同圆中平分弧平分弦垂直弦,等边对等角等有关知识点,难度一般.5.(2020·西安益新中学九年级期末)如图,AB 是O e 的直径,弧BC 、弧CD 与弧DE 相等,36COD Ð=°,则AOE Ð的度数是( )A .30°B .36°C .54°D .72°【答案】D【分析】由弧BC 、弧CD 与弧DE 相等,得36COB COD EOD Ð=Ð=Ð=°,即可求AOE Ð.解:∵弧BC 、弧CD 与弧DE 相等,∴36COB COD EOD Ð=Ð=Ð=°,18036372AOE Ð=°-°´=°,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和弧的关系,解题关键是熟知在同圆和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6.(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已知:AB 是O e 的直径,C 、D 是 BE上的三等分点,60AOE Ð=o ,则COE Ð是( )A .40oB .60oC .80oD .120o【答案】C【分析】先求出∠BOE=120°,再运用“等弧对等角”即可解.【详解】∵∠AOE=60°,∴∠BOE=180°-∠AOE=120°,∴»BE的度数是120°,∵C 、D 是»BE上的三等分点,∴弧CD 与弧ED 的度数都是40度,∴∠COE=8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关键.7.(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O 中,弦AB ⊥CD ,垂足为E ,F 为 CBD的中点,连接AF 、BF 、AC ,A F 交CD 于M ,过F 作FH ⊥AC ,垂足为G ,以下结论:① CFDF =;②HC =BF :③MF =FC :④ DF AH BF AF +=+,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分析】根据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F为CBD的中点,∴CF DF=,故①正确,∴∠FCM=∠FAC,∵∠FCG=∠ACM+∠FCM,∠AME=∠FMC=∠ACM+∠FAC,∴∠AME=∠FMC=∠FCG>∠FCM,∴FC>FM,故③错误,∵AB⊥CD,FH⊥AC,∴∠AEM=∠CGF=90°,∴∠CFH+∠FCG=90°,∠BAF+∠AME=90°,∴∠CFH=∠BAF,∴=,CF BF∴HC=BF,故②正确,∵∠AGF=90°,∴∠CAF+∠AFH=90°,∴+=180°,AH CF∴+=180°,CH AF∴+=+=+=+,故④正确,AH CF AH DF CH AF AF BF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8.(2019·武汉市梅苑学校九年级月考)如图AB 为⊙O 的定直径,过圆上一点C 作弦CD AB ^,OCD Ð的平分线交⊙O 于点P ,当点C (不包括A ,B 两点)在⊙O 上移动时,点P ( )A .到CD 的距离保持不变B .位置不变C .等分弧DBD .随C 点移动而移动【答案】B【分析】连OP ,由CP 平分∠OCD ,得到∠1=∠2,而∠1=∠3,可得2=3,ÐÐ所以有//OP CD ,则OP ⊥AB ,即可得到OP 平分半圆APB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连OP ,如图,∵CP 平分∠OCD ,∴∠1=∠2,OC=OP ,\ ∠1=∠3,∴∠2=∠3,∴//OP CD ,又∵弦CD ⊥AB ,∴OP ⊥AB ,∴OP 平分半圆APB ,即点P 是半圆的中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的对称性,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半径为5的⊙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BC,连结OB、OC,延长CO 交弦AB于D,若△OBD是直角三角形,则弦BC的长为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如图1,当∠DOB=90°时,推出△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如图2,当∠ODB=90°时,推出△ABC是等边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到BC=AB=.【详解】如图1,当∠DOB =90°时,∴∠BOC=90°∴△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当∠ODB=90°时,即CD AB∴ AD=BD∴ AC=BC∵ AB=BC∴△ABC是等边三角形∴∠DBO=30°∵ OB=5∴BD==∴ BC=AB=.综上所述:若△OBD是直角三角形,则弦BC的长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0.(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AB是⊙O的直径,AD DE=,AB=5,BD=4,则cos∠ECB=__.【答案】3 5【分析】连接AD,BE,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构建两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ABD=∠CBE,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ECB=∠DAB,最后利用等角的三角函数得出结论.【详解】解:连接AD, BE,AD DE=,∴EBC DBAÐ=Ð,∵AB是⊙O的直径,∴∠AEB=∠ADB=90°,∴∠ECB+∠EBC=90°,∠DBA+∠DAB=90°,∴∠ECB =∠DAB .AB =5,BD =4 ,3AD \==, ∴3cos cos 5ECB DAB Ð=Ð=.【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余角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圆周角的两个定理:①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这两个性质在圆的证明题中经常运用,要熟练掌握.11.(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A 、D 是⊙O 上的两点,BC 是直径,若∠D =32°,则∠OAC =_______度.【答案】58【分析】根据∠D 的度数,可以得到∠ABC 的度数,然后根据BC 是直径,从而可以得到∠BAC 的度数,然后可以得到∠OCA 的度数,再根据OA=OC ,从而可以得到∠OAC 的度数.【详解】解:∵∠D=32°,∠D=∠ABC∴∠ABC=32°∵BC 是直径∴∠BAC=90°∴∠BCA=90°-∠ABC=90°-32°=58°∴∠OCA=58°∵OA=OC∴∠OAC=∠OCA∴∠OAC=58°故答案为58.【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2.(2021·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一根横截面为圆形的下水管的直径为1米,管内污水的水面宽为0.8米,那么管内污水深度为__________米.【答案】0.8或0.2.【分析】构造垂径定理,分两种情形求得弦心距,从而得到水深.【详解】如图所示,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 ,根据题意,得 AO=0.5,AE=0.4,根据勾股定理,得,∴水深ED=OD-OE=0.5-03=0.2(米)或水深ED=OD+OE=0.5+03=0.8(米),∴水深为0.2米或0.8米.故答案为:0.2米或0.8.【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解答时,构造垂径定理,活用分类思想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O的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且PA=PC.求证:AB CD=.【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AC、OA、OB、OC、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AC=∠PCA,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OC=∠AOD,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证明结论.【详解】证明:连接AC、OA、OB、OC、OD,∵PA=PC,∴∠PAC=∠PCA,∵∠PAC12=∠BOC,∠PCA12=∠AOD,∴∠BOC=∠AOD,∴AD BC=n n,∴AD BD BC BD-=-,即AB C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1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O中,弦AD与BC交于点E,且AD=BC,连接AB、CD.求证:(1)AB=CD;(2)AE =CE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欲证明AB=CD ,只需证得 AB = CD ;(2)连接AC ,由 AB = CD得出∠ACB=∠CAD ,再由等角对等边即可证的AE =CE.【详解】证明:(1)∵AD =BC∴ AD = BC∴ AD -AC = BC - AC 即 AB = CD∴AB =CD(2)连接AC∵ AB = CD∴∠ACB =∠DAC∴AE =CE【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弧、弦间的关系,注意(2)中辅助线的作法是求解(2)的关键.15.(2020·江苏苏州市·苏州草桥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在O e 中, AC CB=,CD OA ^于点D ,CE OB ^于点E .(1)求证:CD CE =;(2)若120AOB Ð=°,2OA =,求四边形DOEC 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如图,连接OC ,先证明,AOC BOC Ð=Ð再证明:,CDO CEO V V ≌从而可得结论;(2)由120AOB Ð=°,2OA =,求解60AOC Ð=°,再利用三角函数求解,OD CD , 利用,CDO CEO V V ≌从而可得四边形的面积.【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OC ,AC BC= , ,AOC BOC \Ð=Ð,,CD OA CE OB ^^90CDO CEO \Ð=Ð=°,,OC OC =(),CDO CEO AAS \V V ≌.CD CE \=(2)120,AOB Ð=60AOC BOC \Ð=Ð=°,2OA OC == ,1cos 6021,sin 6022OD OC CD OC \=°=´==°==g g ,CDO CEO V V ≌12212CDO CDOE S S \==´´=V 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圆的基本性质,两条弧,两个圆心角,两条弦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四边形的面积,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2 圆的对称性(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2节圆的对称性1.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2.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及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3.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1.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相互合作交流的精神.1.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渗透圆的内在美,并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交流,在“做数学”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对称性及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难点】应用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圆规.【学生准备】1.复习圆心角、弧、弦等概念以及旋转的有关知识.2.圆规和自制圆形纸片.导入一: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欣赏下面一些生活中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美丽世界.课件出示:【引入】因为有圆,万物才显得富有生机,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的美好!这些图案蕴含着一种对称美,你知道圆是什么样的对称图形吗?[设计意图]从美丽和谐的图案出发,发现圆的对称美的同时,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具有明显对比的图片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好本节课的信心.导入二:我们已经学习了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圆是什么对称图形?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形式,直入正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一目了然.[过渡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既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圆是什么对称图形呢?课件出示:如图所示,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思路一猜想【学生活动】学生凭借经验猜想: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对称轴是直径还是直径所在的直线?【教师点评】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思路二折纸【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后,想到可以利用折叠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利用自制的圆形纸片边动手实验,边思考把一个圆对折以后,圆的两部分重合,折痕是一条过圆心的直线,由于过圆心可以作无数条直线,这样便可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师出示折叠示意图:【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对称轴的特点,发现它们都经过圆心.[过渡语]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探索了圆的轴对称性,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探索圆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想一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还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吗?【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圆,同伴合作,共同操作完成,交流得出结论.【师生小结】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教师点评】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性质就是圆的旋转不变性;而圆的中心对称性是其旋转不变性的一个特例.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设计意图]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设计一连串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动手操作中既复习圆的意义,又探索出圆的对称性.【做一做】在等圆☉O和☉O'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和∠A'O'B'(如图所示),将两圆重叠、并固定圆心,然后将其中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OA与O'A'重合,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活动方式】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小组之间交流.【师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等学生完成后,请各小组组长汇总,展示结果,教师板书.思路一旋转能使∠AOB和∠A'O'B'完全重合,从而可以得到OA=OB=O'A'=O'B',∠OAB=∠OBA=∠O'A'B'=∠O'B'A',AB=A'B',=,是通过证明△AOB≌△A'O'B'得到的.思路二由两圆旋转可知:点A与点A'重合,点B与点B'重合,所以=,AB=A'B'(叠合法).【学生小结】在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问题】你能对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行证明吗?【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互相讨论交流.代表展示:证明:∵半径OA与O'A'重合,∠AOB=∠A'O'B',∴半径OB与O'B'重合.∵点A与点A'重合,点B与点B'重合,∴与重合,弦AB与弦A'B'重合.∴=,AB=A'B'.【议一议】上面的结论,在同圆中成立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猜想后得出肯定的结论.【教师点评】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想一想】(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弦相等吗?这两个圆心角相等吗?(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猜想后得出结论,然后互相交流、讨论,统一想法.【教师活动】要求学生说明得出的结论的理由.(证明△AOB≌△A'O'B'或叠合法)【师生总结】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教师强调】注意事项:(1)不能忽略“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2)此定理中的“弧”一般指劣弧.(3)要结合图形深刻体会圆心角、弧、弦这三个概念和“所对”一词的含义,否则易错用此关系.[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疑则无知”,所以通过让学生提出疑难,再解决疑难的方式来理解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的含义,从而引发出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的如图所示,AB,DE是☉O的直径,C是☉O上的一点,且=.BE与C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解析〕通过观察可以猜想BE=CE.因为BE与CE都是☉O的弦,要证明弦相等,可证明弦所对的弧相等,因为=,又=,继而可得=.解:BE=CE.理由是:∵∠AOD=∠BOE,∴=.又∵=,∴=.∴BE=CE.【议一议】在得出本节结论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方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得出本节课采用的方法:折叠、轴对称、旋转、推理证明等.[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例题透析,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在巩固应用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概括、推理能力.1.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2.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①圆心角相等,②所对的弧相等,③所对的弦相等,三项“知一推二”,一项相等,其余二项皆相等.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圆只有一条对称轴B.圆的对称轴不止一条,但只有有限条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解析: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是直径所在的直线.故选D.2.若圆的一条弦把圆分成度数比为1∶3的两条弧,则优弧所对的圆心角为()A.45°B.90°C.135°D.270°解析:如图所示,∵圆的一条弦把圆分成度数比为1∶3的两条弧,∴∠AOB∶大角∠AOB=1∶3,∴大角∠AOB=360°×=270°.故选D.3.如图所示,已知AB是☉O的直径,==,∠BOC=40°,那么∠AOE等于()A.40°B.60°C.80°D.120°解析:∵==,∠BOC=40°,∴∠BOE=3∠BOC=120°,∴∠AOE=180°-∠BOE=60°.故选B.(第4题图)4.如图所示,直尺ABCD的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从量角器的中心O引射线OF经过刻度120°,交AD于点E,则∠DEF=.解析:由已知量角器的一条刻度线OF的读数为120°,即∠BOF=120°,得∠COF=180°-∠BOF=60°,∵AD∥BC,∴∠DEF=∠COF=60°.故填60°.2圆的对称性1.圆的对称性.(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2.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一、教材作业【必做题】1.教材第72页随堂练习第1,2,3题.2.教材第72页习题3.2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73页习题3.2第3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在☉O中,∠B=37°,则劣弧AB的度数为()A.106°B.126°C.74°D.53°2.如图所示,在☉O中,=,∠A=30°,则∠B等于()A.150°B.75°C.60°D.15°3.如图所示,=,若AB=3,则CD=.4.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AOC=40°,D是弧BC的中点,则∠ACD=.【能力提升】5.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则☉O的周长为()A.5πcmB.6πcmC.9πcmD.8πcm6.(2014·菏泽中考)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35°,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的度数为.7.如图所示,=,D,E分别是半径OA和OB的中点,CD与C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拓展探究】8.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点C,D在圆上,且=.若∠AOD=110°,求的度数.【答案与解析】1.A(解析:连接OA,∵OA=OB,∠B=37°,∴∠A=∠B=37°,∠O=180°-2∠B=106°.)2.B(解析:在☉O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B=∠C.又∠A=30°,∴∠B==75°.故选B.)3.3(解析:∵=,∴-=-,即=,∴CD=AB=3.)4.125°(解析:连接OD,∵AB是☉O的直径,∠AOC=40°,∴∠BOC=140°,∠ACO=70°,∵D是弧BC的中点,∴∠COD=70°,∴∠OCD=55°,∴∠ACD=∠ACO+∠OCD=70°+55°=125°.)5.D(解析:如图所示,连接OD,OC.∵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BC=CD=DA=4cm,∴==,∴∠AOD=∠DOC=∠BOC=60°.又OA=OD,∴△AOD是等边三角形,∴OA=AD=4cm,∴☉O的周长=2×4π=8π(cm).故选D.)6.70°(解析:∵∠C=90°,∠A=35°,∴∠B=55°,连接CD,∵CB=CD,∴∠BDC=55°,∴∠BCD=70°.∴的度数为70°.)7.解:CD=CE.理由如下:如图所示,连接OC,∵D,E分别是OA,OB的中点,∴OD=OE,又∵=,∴∠DOC=∠EOC,又OC=OC,∴△CDO≌△CEO,∴CD=CE.8.解:如图所示,连接OC.∵∠AOD=110°,∴∠DOB=70°.又∵=,∴∠COD=∠DOB=70°,∴∠AOC=∠AOD-∠COD=110°-70°=40°,∴的度数为40°.本节课首先利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形图片,利用圆的对称美引入新课,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课堂上可以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动手实验和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探究完成后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使探究的结论更加直观形象.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本节课学生操作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所以教学时间不太容易把握,造成不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对于有些学生感觉有难度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这样既可以增强交流的意识,又节约了时间.随堂练习(教材第72页)1.解:如碗口、圆桌、方向盘等.2.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3.解:四边形OACB是菱形.理由如下:如图所示,∵C是的中点,∴=.又∵∠AOB=120°,∴∠AOC=∠BOC=60°.∵OA=OC=OB,∴△AOC和△BOC都是等边三角形.∴OA=OB=AC=BC.∴四边形OACB是菱形.习题3.2(教材第72页)1.解:△ABC与△DCB全等.理由如下:∵AB=DC,BC=CB,∴=,∴AC=DB.∴在△ABC与△DCB中,AB=DC,BC=CB,AC=DB,∴△ABC≌△DCB(SSS).2.解:(1)OE=OF.理由如下:∵OE⊥AB,OF⊥CD,OA=OB,OC=OD,∴∠OEB=∠OFD=90°,∠EOB=∠AOB,∠FOD=∠COD,∵∠AOB=∠COD,∴∠EOB=∠FOD,∵在△EOB和△FOD中,∠OEB=∠OFD,∠EOB=∠FOD,OB=OD,∴△EOB≌△FOD(AAS),∴OE=OF.(2)AB=CD,=,∠AOB=∠COD.理由如下:∵OE⊥AB,OF⊥CD,∴∠OEB=∠OFD=90°,∵在Rt△BEO和Rt△DFO中,OB=OD,OE=OF,∴Rt△BEO≌Rt△DFO(HL),∴BE=DF,同理,AE=CF,∴AB=CD,∴=,∠AOB=∠COD.3.解:=.理由如下:连接OC,∵OD∥AC,∴∠BOD=∠A,∠ACO=∠COD.∵OA=OC,∴∠A=∠ACO,∴∠BOD=∠COD,∴=.1.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出圆的对称性,并利用对称性总结归纳出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所以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重点.2.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同时准备好本节课所需要的学具;在探究的过程中,要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切记眼高手低,要在与同伴一起的操作过程中深刻理解圆的对称性,并对所探究出的结论进行及时总结,得出一般性的结论.3.要注意类比、转化、数形结合思想在探究过程中的运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圆的对称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章主要研究圆的性质及与圆有的关的应用;本节要求.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圆是一种特殊图形,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该节内容分为2课时。
本节课是第1课时,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能用折叠的方法得到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其对称轴是任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2.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相互合作交流的精神。
通过学习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使学生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学难点】和圆有关的相关概念的辨析理解。
多媒体课件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提前一天布置)1.每人制作两张圆纸片(最好用16K打印纸)2.预习课本P88~P92内容活动目的:通过第1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利用身边的工具去画图,并制作图纸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第2个活动中,主要指导学生开展自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际教学效果:1.学生在制作图纸片时,有时可能没有将圆心标出来,老师要对其进行启发引导,找出圆心。
2.预习提纲,要简明扼要,学生基本上能通过阅读教材就能较好完成。
第二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了轴对称图形?学生回忆并回答。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一方面使学生能较快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揭开了探究该节课内容的序幕。
实际教学效果:1.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
3.2圆的轴对称性(1)

C
E B
O
D
CD平分弦AB 条件
结论 CD平分弧A B
CD平分弧ADB
Hale Waihona Puke 分一条弧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
⌒ 如图,AB是AB所对的弦,AB的垂直平分线DG ⌒ 交AB于点D,交AB于点G,给出下列结论: ⌒ ⌒ ① DG⊥AB ②AG=BD ③BD=AD ①②③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A
C 1 3D O
3
B
4、已知:如图在⊙O中,弦AB//CD。 ⌒ ⌒ 求证:AC=BD
O A C B D
定理的推论2
如果圆的两条弦互相平行,那么这两条弦所夹的弧相等吗?
这两条弦在圆中位置有两种情况:
1.两条弦在圆心的同侧
2.两条弦在圆心的两侧
A O B D
A C
●
O D
B C
●
垂径定理的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5、已知:圆O的半径为5cm,弦AB∥CD, AB=6cm,CD=8cm。求AB与CD间的距离。
C E
D
O E C A F B D A
O F B
变式:已知⊙O的半径为15cm,弦PQ∥MN,且 PQ=18cm,MN=24cm,求以平行弦为底的梯形的面 积。
6、过已知⊙O内的一点A作弦,使A是该弦 的中点,然后作出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 E
O C D
A
B
1、已知⊙O的半径为13cm,一条弦的弦心距为5cm, 求 这条弦的长. 想一想:在同一个圆中,两条弦 的长短与它们所对应的弦心距之
B 13
A
D 5
.
32圆的对称性(1)垂径定理

2. 圆对称性(1) 垂径定理
想一想P88 1
圆的对称性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
轴?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它的对称中心是什么?
●O
你能找到多少个对称中心?
你又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 .
图中相等的劣弧有: .
B M
E D
A OF
C
N
试一试P93 14
挑战自我画一画
驶向胜利 的彼岸
3、已知:如图,⊙O 中, AB为 弦,C 为
AB 的中点,OC交AB 于D ,AB = 6cm ,
CD = 1cm. 求⊙O 的半径OA.
C
A
D
B
O
试一试P93 15
挑战自我画一画
⑤A⌒D=B⌒D. 只要具备其中两个条件,就可推出其余三个结论.
C
A M└
B
●O
你可以写出相应的命题吗?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D
C
想一想P91 9
A M└
B
垂径定理及逆定理
●O
条件 ①② ①③
结论
命题
③④⑤
D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的两条弧.
②④⑤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 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问题的?
想一想P88 2
圆的对称性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的对称轴是任意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它有无 数条对称轴. 可利用折叠的方法即可解决上述问题.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中心就是圆心.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2《圆的对称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2《圆的对称性》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圆的对称性质,掌握圆的对称性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如圆的半径、直径等,并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
但是,对于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并学会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圆的对称性质,学会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圆的对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本教材,一份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对称现象,如圆形的挂钟、圆形的脸谱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圆的对称性质,如圆的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的任何一点关于圆心都有对称点等。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质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具有圆对称性质的图案,并利用圆规和直尺进行绘制。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圆的对称性质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 小明发现图中有 小明发现图中有: O
M
●
由 ① CD是直径 是直径 ③ AM=BM
②CD⊥AB, ⊥
可推得
⌒ ⌒ ④AC=BC, ⌒ ⌒ ⑤AD=BD.
D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平分弦 不是直径) 直径垂直于弦,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 垂直于弦 . 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并且平 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赵州石拱桥
表示桥拱, 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m, 解:如图,用 AB 表示桥拱,AB 所在圆的圆心为 ,半径为 如图, , 经过圆心O作弦 的垂线OD,D为垂足,与 AB 相交于点 根 作弦AB的垂线 , 为垂足 为垂足, 相交于点C.根 经过圆心 作弦 的垂线 据垂径定理, 是 的中点 的中点, 是 的中点, 就是拱高 就是拱高. 据垂径定理,D是AB的中点,C是AB 的中点,CD就是拱高 由题设 AB = 37.4, CD = 7.2,
A H N B E M C G D
· 0
F
垂径定理的应用
在直径为650m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后,截面如图所 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后, 在直径为 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后 若油面宽AB = 600mm,求油的最大深度 示.若油面宽 若油面宽 ,求油的最大深度.
A
O ┌ E
D
600
B
垂径定理的应用
AB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如记作 ⌒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如记作 ADB (用三个字母 用三个字母). 用三个字母
B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弦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弦 (如弦 如弦AB). 如弦
●
A
O
C D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直径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如直径 直径 如直径AC).
●
D
2.已知⊙O的直径 已知⊙ 的直径 的直径AB=10,弦CD ⊥AB, 已知 , , 垂足为M, 垂足为 ,OM=3,则CD= 8 . , 3.在⊙O中,CD ⊥AB于M,AB为直径, 在 为直径, 中 于 , 为直径 若CD=10,AM=1,则⊙O的半径是 13 . , , 的半径是
B
做一做
C
A
M└ └
●
O
D
∵CD⊥AB于M ⊥ 于 B ∴AM=BM. A和点 关于CD对称 和点B关于 对称. ∴点A和点B关于CD对称. ∵⊙O关于直径 对称, 关于直径CD对称 ∵⊙ 关于直径 对称 当圆沿着直径CD对折时 对折时,点 与点 与点B ∴当圆沿着直径 对折时 点A与点 重合, AC和 ⌒重合 AD和 ⌒重合 重合 ⌒ 和BC重合 ⌒ 和BD重合 重合, 重合.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AB是⊙O的一条弦 且AM=BM. 是 的一条弦,且 的一条弦 过点M作直径 过点 作直径CD. 作直径 下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 其对称轴是什么? 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下图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 其对称轴是什么 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与同 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与同 伴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伴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C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3Hale Waihona Puke 思考题 、。O C A E
1
F
B
已知:在以 点为圆心 已知:在以O点为圆心 的两个同心圆中。 的两个同心圆中。大 圆的弦CD交小圆于 交小圆于E、 圆的弦 交小圆于 、 F,OE、OF的延长线 , 、 的延长线 交大圆于AB。 交大圆于 。 D ⌒ ⌒=BD. 求证: 求证: AC
A C
•o
┐E
D
B
解后指出:在圆中,解有关弦的问题时, 解后指出:在圆中,解有关弦的问题时,常常需 要作出“垂直于弦的直径”作为辅助线,实际上, 要作出“垂直于弦的直径”作为辅助线,实际上, 往往只需从圆心作弦的垂线段。 往往只需从圆心作弦的垂线段。
挑战自我 做一做
如果圆的两条弦平行,那么这两条弦所夹的 如果圆的两条弦平行, 弧相等吗?为什么? 弧相等吗?为什么
3、思考题 、
。O A C E D B
已知:在以 点为圆心 已知:在以O点为圆心 的两个同心圆中。 的两个同心圆中。大 圆的弦AB交小圆于 交小圆于C、 圆的弦 交小圆于 、 D. 求证:AC=DB 求证: =
如图,圆 与矩形 与矩形ABCD交于 、F、G、 交于E、 、 、 如图 圆O与矩形 交于 H,EF=10,HG=6,AH=4.求BE的长 的长. 求 的长
1 1 AD = AB = × 37.4 = 18.7, 2 2 OD = OC − DC = R − 7.2.
37.4
C
7.2
A
OA2 = AD 2 + OD 2 , 即R 2 = 18.7 2 + ( R − 7.2) 2 .
在Rt△OAD中,由勾股定理,得 △ 中 由勾股定理,
D
B
R
解得 R≈27.9(m). ( ) 赵州石拱桥的桥拱半径约为27.9m. 答:赵州石拱桥的桥拱半径约为
⌒=BC, AD =BD. ⌒ ⌒ ⌒ ∴AC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的 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 并且平分弦所的 两条弧. 两条弧 C 是直径, ∵ CD是直径 是直径 A B CD⊥AB, ⊥ M└ └ ∴ AM=BM, O
●
⌒ ⌒ ⌒ ⌒ AC = BC, AD = BD.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请说出本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请说出本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请说出本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2.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 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
已知如图,在以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 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 圆的弦AB交小圆于 、D两点。 圆的弦 交小圆于C、 两点。 交小圆于 两点 求证: 求证:AC=BD 证明: 证明:过O作OE⊥AB于E, 作 ⊥ 于 , 则 AE=BE,CE=DE ∴AE-CE=BE-DE - - 即AC=BD
探求不断
如图,CD是直径, AB弦, CD⊥AB,垂足为 。 是直径 垂足为M 如图 弦 ⊥ 垂足为 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请你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 请你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 ⌒ ⌒ ,AD=BD ⌒ ⌒ AM=BM,AC=BC, ,
C
A
M└ └
●
B O
D
已知: 是 的直径, 是 的弦, 已知:CD是⊙O的直径,AB是⊙O的弦, 的直径 的弦 且CD⊥AB于M, ⊥ 于 , 求证: 求证:AM=BM, AC =BC, AD =BD ,⌒ ⌒ ⌒ ⌒ 证明:连接OA,OB, 证明: 连接OA,OB, OA=OB. 则
如图, 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 (即图中 CD ,点o是 CD 的圆 心),其 即图中 ⌒ 是 ⌒ , 中CD=600m,E为 CD 上一点,且 为 ⌒ 上一点, OE⊥CD ,垂足为 ,EF=90m,求这段 垂足为F, ⊥ 求这段 C 弯路的半径。 弯路的半径。
E F O D
1.在⊙O中,若CD ⊥AB于M,AB为直径,A 在 为直径, 中 于 , 为直径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C C M└ └ ⌒ ⌒ ⌒ ⌒ B、BC=BD A、AC=AD 、 、 O C、AM=OM D、CM=DM 、 、
九年级数学(下 第三章圆 九年级数学 下)第三章圆
圆的对称性(1) 3.2 圆的对称性(1) -----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
想一想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
O
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 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折叠的方法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用折叠的方法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A F D O E C B
反思小结:
1、对垂径定理的理解 、 (1)证明定理的方法是典型的“叠合法” 证明定理的方法是典型的“ 证明定理的方法是典型的 叠合法” (2)定理是解决有关弦的问题的重要方法 定理是解决有关弦的问题的重要方法 (3)定理中反映的弦的中点,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都集中在“垂直于 定理中反映的弦的中点, 定理中反映的弦的中点 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都集中在“ 弦的直径” 弦又关于直径所在的直线对称。 弦的直径”上。圆、弦又关于直径所在的直线对称。 2、关于垂径定理的运用 、 (1)辅助线的常用作法 辅助线的常用作法 (2)注意把问题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注意把问题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1 1 则AE=BE= AB= ×8=4厘米 = = = = 厘米 2 2
E
B
. O
解:连结OA。过O作OE⊥AB,垂足为 连结 。 作 ⊥ ,垂足为E
厘米, 在Rt△AOE中,OE=3厘米,根据勾股定理 △ 中 厘米 OA= AE 2 + OE 2 = 3 2 + 4 2 = 5 厘米 = ∴⊙O的半径为 厘米。 的半径为5厘米 ∴⊙ 的半径为 厘米。 为弦AB上一动点 取值范围是_______。 若E为弦 上一动点,则OE取值范围是 为弦 上一动点, 取值范围是 。
E
A C
N ●O
└
B D
M
└
F
挑战自我 画一画
如图,M 为 内的一点, 利用尺规作一条弦AB, 如图 ,M为⊙ O 内的一点 , 利用尺规作一条弦 AB, ,M AB过点 并且AM=BM 过点M AM=BM. 使AB过点M.并且AM=BM.
M ●O
●
挑战自我 做一做
如图, 为圆 的直径, 为圆O的直径 如图,CD为圆 的直径,弦AB交CD于 交 于 E, ∠ CEB=30°,DE=6㎝,CE=2㎝, , ° ㎝ ㎝ 求弦AB的长 的长。 求弦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