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磷酸对硝基苯酚法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磷酸对硝基苯酚法测定1.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由在pH值为10.4,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存在的情况下测量p-硝基-磷酸苯酯(pNPP)的转换速率决定。
ALPpNPP + AMP -----------﹥pNP+AMP-PO4在410/480nm测定pNP的生成速率,它与标本中ALP的活性成正比。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2.2 标本类型:标本最好是无溶血的血清或肝素化的血浆。
2.3 血清分离:应在收集后两小时内分离出来。
避免使用含EDTA或草酸盐的血浆。
3. 标本存放:2~3天内的活性损失:15~25℃保存:<10%;标本稳定性:4~8℃保存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2个月标本。
如果分析延迟8小时以上,最好把血清冷藏。
冷冻的血清在融解后会表现出血清值的显著降低。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6. 实验材料:6.1 上海申能ALP测定试剂盒(141 0417170 1 试剂1 6×64 ml +试剂2 6×16 ml)6.1.1 试剂组成试剂1:2-氨基-2甲基-1-丙醇(AMP)缓冲液0.90mol/L(pH:10.4)醋酸镁 1.6mmol/L硫酸锌0.4mmol/LHEDTA 2.0mmol/L试剂2:磷酸对硝基酚16.0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原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碱性磷酸酶试剂中含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对硝基苯酚有毒性,切勿吸入、吞食、接触皮肤或粘膜。
若反应液与皮肤或粘膜接触,请速用水冲洗。
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ALP测定

三、实验用品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ALP测定试剂盒;
刻度吸管
微量加样器
人血清
目录
四、实验过程 按 表 加 量
试剂 工作液 蒸馏水 样品 空白管 样品管 1.00mL 1.00 mL 0.02 mL — — 0.02 mL
混匀,在反应温度37°C保温60秒,入=405nm处使用半自动生 化分析仪测定和读取ALP值(U/L) 。 正常参考值 37℃下,20-50岁男性:53-128;60岁以上男性:56-119 20-50岁女性:42-98; 60岁以上女性:53-141
目录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血清标本新鲜,避免溶血;
2.正确操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3.注意试剂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 眼睛,切勿吞咽。
目录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目录
目录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吸液键 吸液管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ALP
对硝基苯酚(4-NP)
+磷酸盐
4-NPP在碱性溶液中为无色,在ALP催化下, 4-NPP水解产生游离的4-NP。 4-NP在碱性溶液中 转变为黄色,在405nm下有最大吸收峰。 4-NP 形成的速率与血清中ALP的活性成正比,测定 405nm处吸光度增加速率(△A/min),即可计 算ALP的活性。
目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2、实验分析 3、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清中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所 以ALP常作为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辅助 诊断指标。 血清ALP活性病理性增高可见于: (1)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等; (2)骨骼疾病 佝偻病、骨质软化病等。 血清ALP活性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与儿童 生长发育期。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方法评价
优点:灵敏度较高,显色稳定,
不需去蛋白,操作简单、快速;
缺点: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低,受
胆红素和溶血的干扰。
实验材料与仪器
器材: 新鲜血清、移液器、试管及试管 架、吸量管、恒温水浴箱、分光 光度计
移液器
1.调刻度 2.取样 注意:加不同物质换 枪头
实验材料与仪器
试剂盒:
1.混合液:磷酸苯二钠、4-氨基安替比林 2.标准液:已知浓度的酚溶液 3.样 品:血清 4.蒸馏水 5.显色剂:高铁氰化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授课教师:
实验目的
1.学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的临床意义
基本概念
酶活性:即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的活性通常以活性单位表示。
它反映在规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 在单位时间内(秒、分或小时)生 成一定量的产物(mg、μg 、μmol) 或消耗一定量的底物所需的酶量。
——呆小病、磷酸酶过少症、维生素C缺 乏症等。
Katal单位:1Katal指在规定条件下, 每秒钟转化1mol底物的酶量。 1Katal=60×106IU
本实验以血清在37℃,pH为10的
条件下,与AKP底物液作用30min, 每生成1mg酚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
活性单位。
实验原理
碱性磷酸酶(AKP)在碱性条件下
催化磷酸苯二钠水解,释放出酚和
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
基本概念
酶活性单位是衡量酶数量的尺度, 同一种酶由于实验方法、测定条件 不同,酶活性单位的规定也不同。
在相同测定条件下,酶活性单位越 大,表示酶的含量越高,酶促反应 速度越快。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本试剂以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方法为基础,所采用的反应原理与反应式如下。
ALP对-硝基苯磷酸盐 + H2O ----------- 对硝基酚 + 磷酸在上述反应中,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速率与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成正比。
通过在405 nm处监测吸光度的上升速率,即可测得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3 标本采集与处理:3.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3.2 标本类型:标本最好是无溶血的血清。
3.3 血清分离:应在收集后两小时内分离出来。
避免使用含EDTA或草酸盐的血浆。
3.4 标本存放:2~3天内的活性损失:15~25℃保存:<10%;标本稳定性:4~8℃保存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2个月标本。
如果分析延迟8小时以上,最好把血清冷藏。
冷冻的血清在融解后会表现出血清值的显著降低。
3.5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3.6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P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 试剂组成试剂1(R1):乙酸镁3.0mmol/L硫酸锌 1.5mmol/LHEDTA 3.0mmol/LAMP缓冲液420mmol/L试剂2(R2):对-硝基苯磷酸盐81.5mmol/LAMP缓冲液420mmol/LHEDTA5.0mmol/L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启用后,在2~10℃避光的条件下可稳定14天。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或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

思考
结合参考值范围、临床意义分析本小组 的实验结果
12
1.生理性增加:如儿童、妊娠期、进食 高糖高脂肪食物等使ALP活性升高
2.病理性改变 A.升高:肝胆疾病(主要见于阻塞性黄
疸,急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肝 癌) 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变型 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病、佝 偻病、肿瘤骨转移等) B.降低:主要见于呆小症、磷酸酶过少症 等
8
计算公式
9
注意事项
1.铁氰化钾应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 即作废。铁氰化钾 的水溶液受到光线 的作用,就会分解成黄血盐钾 K4[Fe(CN)6]
2.底物液中不应含有酚,如含有酚时空 白管显红色,说明磷酸苯二钠开始分解, 不宜继续使用
3.加入铁氰化钾后必须迅速混匀,否则 显色不充分
10
临床意义
6
试剂
碳酸盐缓冲液(0.1mol/L PH10.0) 无水碳 酸钠6.36g、碳酸氢钠3.36g、4-氨基安替 比林1.5g溶于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 棕色瓶贮存。
磷酸苯二钠底物液(20mmol/L) 先将 500ml蒸馏水煮沸,迅速加入磷酸苯二钠 2.18g,冷却后加氯仿2ml,4℃冰箱保存。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1
实验目的
1.熟悉酶活力测定方法的一般原理 2.掌握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原理
与临床意义。 3.酶活力测定的目的是了解组织提取液、
体液中酶的存在于含量。
2
实验原理
一.基本概念 1.酶活力测定 酶的催化功能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
酶所催化的某一特定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反 应速度越快,酶活力越高;反之,活力越低。测定 酶活力实际上是测定酶促反应速率。 2.酶的活力单位 a.国际 在特定的条件下,1min内将1μmol底物转 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1个国际单位(IU)。 1IU=16.67×10-9Katal b.临床上采用金氏(Kings)的定义:每100ml血清 在37℃与底物作用15min,产生苯酚1mg的酶量为1 个金氏单位。 c.Kat单位 在特定条件下,每秒钟转化1mol底物的 酶量。1Kat=6×107 IU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混匀。37°C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液预热 底物液/ml 1.00 1.00 1.00 1.00
混匀。 37°C水浴保温15min 铁氰化钾溶液/ml 血清/ml 3.00 - 3.00 - 3.00 - 3.00 0.100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ALP的活力=( A测定-A 位)
对照)/(A标准-A空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5×100(Kings单
2生成的酚化合物本身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显色如磷酸对硝在在ph10ph10的环境中的环境中alpalp催化磷酸二苯钠的水解生成苯酚催化磷酸二苯钠的水解生成苯酚和磷酸氢二钠苯酚与和磷酸氢二钠苯酚与4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色素原该色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色素原该色素原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醌亚胺衍生物
血清中碱性磷酸 酶活性的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磷酸苯二钠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 (一)器材 器材
5ml移液管、100ul或微量可调式移液器、721E型分光光度计、1cm比色 皿、37℃恒温水浴锅。
• (二)试剂 试剂
(1)0.1mol/L碳酸缓冲液(pH=10.0):称取无水碳酸钠6.36g、碳酸氢钠 3.36g、4-氨基安替比林1.5g,溶于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置于棕色 瓶内储存。 (2)20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先将500ml蒸馏水煮沸,迅速加入磷酸苯 二钠2.18g(磷酸苯二钠如含2分子结晶水,应称取2.54g),冷却后加氯 仿2ml防腐,在4℃冰箱内保存。用剩的溶液不应再倒回瓶中。 (3)铁氰化钾的硼酸溶液:称取铁氰化钾2.5g、硼酸17g,各溶于400ml 蒸馏水中,两液混合后,加蒸馏水至1L,置于棕色瓶内避光保存。如出 现蓝绿色,说明试剂变质,应弃去。 (4)酚标准工作液(0.05mg/ml):购买合格的二级标准品。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生化检测项目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一、检测原理
ALP水解磷酸对硝基苯酯(PNPP)形成硝基苯酚,硝基苯酚吸光度与ALP的活性成正比,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AMP)缓冲液维持反应的PH值10.3—10.4,AMP中镁离子及锌离子起激活、维持酶反应。
二、参考区间
血清:男性46—125U/L 女性35—135U/L
三、临床意义
1、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并且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
2、用于鉴别黄疸的鉴别诊断,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3、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碱性磷酸酶升高,主要用于变形性骨炎,
原发性甲旁亢,骨质软化和佝偻病的诊断。
4、生长中的儿童,妊娠中晚期碱性磷酸酶生理性增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评估
参考方法:国际标 准或国家标准的血 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测定方法
准确性评估指标: 回收率、精密度、 线性范围、干扰因 素等
准确性评估方法: 与参考方法进行比 对,或与其他实验 室进行比对
操作规程标准化: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室内质量控制:通过定期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监控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 并纠正误差。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确 保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具有 可比性。
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数据进行 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是确保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标准化包括使用统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操作程序,以及定期对标准品进行校准等。
标准化可 标准化对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范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参与权威机构组织的质控活动, 获取质控样品并按照要求进行检 测。
关注国内外质量控制动态,更新 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质量控制的监测指标
精密度: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稳 定性
灵敏度:检测低浓度样本的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 近程度
抗干扰能力:抵抗非特异性物质 干扰的能力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 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药物因素
药物种类:不 同药物对血清 碱性磷酸酶活 性的影响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0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先将500mL蒸 馏水煮沸,迅速加入磷酸苯二钠2.18g,冷却后加 氯仿2ml防腐,在4℃冰箱内保存。用剩的溶液不 应再倒回瓶中。 (3)铁氰化钾液:分别称铁氰化钾2.5g,硼酸17g, 各溶于400ml蒸馏水中,二液混合后,加蒸馏水至 1L。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说明试剂 变质,应弃去。 (4)酚标准工作液(0.05mg/ml):购买合格的二级 标准品。
(磷酸苯二钠法)
掌握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的临床意
义 熟悉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 法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一般方法
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组在碱性环境中水解磷酸酯 酶类,ALP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其中以 肝脏为最多其次为骨骼、肠等组织。正常人血清中 ALP主要来源肝脏,少部分来自骨骼。血清中ALP 活力测定可用于肝胆疾病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辅助诊 断,是临床常开展的酶类检测项目之一。 酶活力 : 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其衡量的 标准是酶促反应速度的大小。 酶促反应速度: 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 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一)器材 5mL移液管 、1mL 移液管、100 μL或200 μL微 量可调式移液器、721E型分光光度计、1cm比色 皿、37 ℃恒温水浴锅。 (二)试剂 (1) 0.1mol/L碳酸盐缓冲液(pH=10.0):称取无 水碳酸钠6.36g 、碳酸氢钠3.36g 、 4-氨基安替 比林1.5g,溶于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置 于棕色瓶中贮存。
计算公式
ALP活性金氏单位定义:每100ml血清在37℃ 与底物作用15分钟,产生1mg为1金氏单位。 ALP活性=(AT-AC)/(AS-AB)×0.05×100(金氏单
位)
参考值
成人:3~13金氏单位;儿童:5~28金氏单位。
(1)血清ALP活力升高的可能原因如下。①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②骨骼疾病: 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 胞内所含高浓度的 ALP释放进入血液中,引 起血清ALP活性增高,如纤 维性骨炎、成骨 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病、骨转 移癌和 骨折愈合期等。 (2)血清ALP活性减低可见于呆小症,重症慢性肾炎、 乳糜泻、贫血、恶病质等。还有一种遗传性低ALP症, 此种婴儿血清ALP缺乏,成骨细胞中也缺乏此酶,引 起骨中的矿物质严重缺乏,易发生骨折。
(1)铁氰化钾溶液中加入硼酸有稳定最后所显红 色的作用。此液应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即作废。 (2)目前市售的酚标准液多数为安瓿装,开后不 能久置。本法呈色较稳定,因此用标准曲线更为方 便。 (3)底物液中不应含有酚,如含有酚时空白管显 红色,说明磷酸苯二钠已开始分解,不宜继续使用。 否则可因底物浓度降低,酶反应不完全而致结果偏 低。 (4)加入铁氰化钾后必须迅速混匀,否则显色不 充分。
实验操作
取试管四支,按下表操作
T S B C 血 清(ml) 0.1 — — — 酚标准液(ml) — 0.1 — — 蒸馏水(ml) — — 0.1 — pH10磷酸盐 1.0 1.0 1.0 1.0 缓冲液(ml) 混匀。37℃水浴保温5分钟,同时将底物 液预热 底物液(ml) 1.0 1.0 1.0 1.0 混匀。37℃水浴保温5分钟 铁氰化钾溶液 3.0 3.0 3.0 3.0 (ml) 血 清(ml) — — — — 立即混匀。用510nm波长比色,以蒸馏水调零点,读取各法):通常是酶作用一段时间后, 加入强酸、强碱、蛋白沉淀剂等终止酶促反应测 定这段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计 算酶促反应的平均速度。 动力学分析法(连续监测法):在酶促反应过程 中,用仪器连续监测酶促反应产物或底物的变化 量,通过计算求出酶活力。
在pH=10环境中,ALP催化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酚 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替 比林作用, 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醌衍生物。可根据红色深浅测 定酶活性的大小。反应式如下:
酶活性单位: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在单位生 成一定量的产物或消耗一定量的底物所需要的酶量。 国际单位(IU):在特定条件下,1min内将 1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1个国际单位。 Kat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每秒钟转化1mol底物的 酶量。(1 IU=16.67 ×10-9Katal) 常用单位: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者所规定的单位。 一般是在规定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中,产物的生 成量来表示。如碱性磷酸酶活力单位Kings定义, 即每100mL血清在37℃时与底物作用15min,产生 1mg苯酚的酶量为1个Kings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