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

组织及血液碱性磷酸酶(AKP AL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组织及血液碱性磷酸酶(AKP/ALP)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 货号:BC1595 规格:100T/48S 产品说明: AKP/ALP是一种含锌的糖蛋白酶,在碱性环境中可水解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的磷脂单酯化合物。AKP/ALP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中,以肝脏为主。在碱性环境中,AKP/ALP催化磷酸苯二钠生成游离酚;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反应红色亚醌衍生物,在510nm有特征光吸收;通过测定510nm吸光度增加速率,来计算AKP活性。 自备仪器和用品: 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和蒸馏水。试剂组成和配制: 试剂一:液体×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瓶,4℃避光保存。 试剂三:液体×1瓶,4℃避光保存。 试剂四:液体×1瓶,4℃避光保存,未变成蓝绿色之前均可使用。 标准品:液体×1支(EP管中),2μmol/mL酚标准液,4℃保存。 操作步骤: 一、粗酶液提取: 1.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 一)进行冰浴匀浆,4℃、10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2.血液可直接测定,或者适当稀释后测定。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到510nm,蒸馏水调零。 2.试剂三置于37℃水浴中预热30min以上。 3.空白管:取EP管,加入4μL蒸馏水,40μL试剂二,40μL试剂三,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

加入试剂四120μL,混匀后于510nm测定吸光度,记为A空白管。 4.标准管:取EP管,加入4μL标准品,40μL试剂二,40μL试剂三,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 加入试剂四120μL,混匀后于510nm测定吸光度,记为A标准管。 5.对照管:取EP管,加入40μL试剂二,40μL试剂三,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加入试剂 四120μL,混匀;最后加入4μL上清液,混匀后于510nm测定吸光度,记为A对照管。 6.测定管:取EP管,加入4μL上清液,40μL试剂二,40μL试剂三,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 加入试剂四120μL,混匀后于510nm测定吸光度,记为A测定管。 其中标准管和空白管只需做一管,测定管和对照管每个样均需做。 三、AKP/ALP活性计算: a.使用微量石英比色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血液中AKP/ALP活力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37℃中每毫升血液每分钟催化产生1μmol酚定义为一个活性单位。 AKP/ALP活力(U/mL)=[C标准品×(A测定管-A对照管)÷(A标准管-A空白管)×V反总]÷V样×V样总÷T=6.8×(A测定管-A对照管)÷(A标准管-A空白管) C标准品:2μmol/mL;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mL),1020μL=1.02mL;V样:加入反应体系中上清液体积(mL),0.020mL;V样总:1mL;T:反应时间(min),15min。 2.组织中AKP/ALP活性计算 (1)按蛋白浓度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37℃中每毫克蛋白每分钟催化产生1μmol酚。 AKP/ALP(U/mg prot)=[C标准品×(A测定管-A对照管)÷(A标准管-A空白管)×V反总]÷(Cpr×V样)÷T = 6.8×(A测定管-A对照管)÷(A标准管-A空白管)÷Cpr (2)按样本质量计算 活性单位定义:37℃中每克样品每分钟催化产生1μmol酚。 AKP/ALP(U/g)=[C标准品×(A测定管-A对照管)÷(A标准管-A空白管)×V反总]÷(V样÷V样总×W)÷T

酶联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assay,简称ELISA)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胶孔盘)上之抗原或抗体仍可具有免疫活性,因此设计其键结机制后,配合酵素呈色反应,即可显示特定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并可利用呈色之深浅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待测样品与键结机制的不同,ELISA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主要以三明治法(sandwich)、间接法(indirect)、以及竞争法(Competitive)三种为主,以下为各种方法之介绍. 三明治法 常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一般之操作步骤为: 1.将具有专一性之抗体固著(coating)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2.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之抗原,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 一性键结 3.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另一种对抗原专一之一次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键结 4.洗去多余未键结一次抗体,加入带有酵素之二次抗体,与一次抗体键结 5.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酵素受质使酵素呈色,以肉眼或仪器读取呈色 结果 三明治法分别以两种抗体对检体中的抗原进行两次专一性辨认,因此专一性相当高,但此待测抗原必须是多价抗原,如此才可获得两种以上的专一性抗体,以分别进行夹心;而且此法需要足够的表位空间以进行抗原抗体的夹心,所以并不适用于半抗原或小分子抗原等分子量较小之标的。 间接法 间接法常用于检测抗体,一般之操作步骤为: 1.将已知之抗原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之抗原 2.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之一次抗体,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原进 行专一性键结 3.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带有酵素之二次抗体,与待测之一次抗体键结 4.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酵素受质使酵素呈色,藉仪器(ELISA reader) 测定塑胶盘中的吸光值(OD值),以评估有色终产物的含量即可测量待测抗原 的含量。 竞争法 竞争法是一种较少用到的ELISA检测机制,一般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其操作步骤为: 1.将具有专一性之抗体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2.加入待测检体,使检体中的待测抗原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 3.加入带有酵素之抗原,此抗原也可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由于 塑胶孔盘上固著的抗体数量有限,因此当检体中抗原的量越多,则带有酵素之

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试剂盒)

仅供科研使用,不得用于临床检验。 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试剂盒)说明书 黄石市艾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试剂盒) 英文名称:Mouse Myeloperoxidase(MPO)ELISA KIT 【包装规格】 48人份/盒,96人份/盒 【预期用途】 仅供科研使用,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预包被抗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固相抗体)的微孔酶标板中,加入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校准品和待测样本,再加入另一株HRP标记的抗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酶标抗体),经过温育与充分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组分,在微孔板固相表面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的夹心复合物。加底物A和B,底物在HRP催化下,产生蓝色产物,在终止液(2M 硫酸)作用下,最终转化为黄色,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OD值),吸光度(OD值)与待测样品中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正相关。拟合校准品曲线,可以计算出样本中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 【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成分

校准品检测范围:0.156-10ng/ml。校准品已经通过测试,结果表明HBs抗原阴性,HIV1、HIV2和HCV抗体阴性,由于不存在一种试验方法能够完全保证没有这些物质,本品必须按照具有潜在的感染性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应当遵循通用的安全措施。 需要但未提供的材料及耗材 1、酶标仪 2、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 3、蒸馏水 4、洗瓶或者自动洗板机 5、37℃水浴锅或恒温箱 6、500ml量筒 7、无粉一次性乳胶手套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1、2-8℃保存,切勿冷冻,有效期6个月。 2、开封使用后,包被微孔板放入带有干燥剂的自封袋中,密闭自封袋,并将全部试剂放回2-8℃冰箱。 3、开封后,按照建议的条件保存,校准品、包被微孔板和HRP标记抗体,有效期为14天,其他成分在标签标明的有效期内是稳定的。 【适用仪器】 半自动的酶标仪,如Thermo MK3,或者国产酶标仪。 【样本要求】 样本类型和采集 以下只是列出样品采集的一般指南。所有样本采集过程中,不得使用叠氮钠做为防腐剂。 1、细胞培养上清:4000rpm条件下离心20min,去除细胞颗粒和聚合物,上清液保存在- 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2、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4000rpm条件下离心20min,小心地分离出血清,保存在- 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3、血浆:肝素,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在4000rpm条件下,离心20分钟取上清,血浆保存在-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磷酸酶 磷酸酶能酶促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试验表明,土壤微生物对于土壤含磷有机物的矿化起着主要的作用;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也有磷酸酶活性。土壤的磷酸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的肥力状况(特别是磷的状况)。 基本原理: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常用各种磷酸酯作为基质。应用得最多的是酚酞磷酸酯、苯磷酸酯、甘油磷酸酯、ɑ-或?-萘磷酸酯和p-硝基苯磷酸酯等的水溶性钠盐。当它们被酶促水解时,能析出无机磷和基质的有机基团。因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时测定基质水解后的无机磷或酚的部分。这里介绍的方法是测定基质水解时生成的酚量。该法可用于测定各种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用PH10的硼酸盐缓冲液),中性磷酸酶(用PH7.0的柠檬酸盐缓冲液),酸性磷酸酶(用PH5.0的乙酸盐缓冲液) 试剂配制: 1)甲苯 2)0.5% 磷酸苯二钠 3)硼酸盐缓冲液(PH9.6与PH10.0):称取12.404g硼酸(H3BO3)溶于700ml 去离子水,用稀NaOH溶液调节至PH10.0,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4) 氯代二溴对苯醌亚胺试剂:取0.125g 2,6-二溴苯醌氯酰亚胺,用10ml 96%的乙醇溶解,贮于棕色瓶中,存放在冰箱里。保存的黄色溶液未变褐色之前均可使用。 5)标准溶液:(a)母液:1g酚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溶液保存在暗色瓶中;(b)工作液:10ml溶液(a)稀释至1000ml(1ml含10ug酚)6)0.3%硫酸铝溶液 标准曲线绘制: 取0,1,3,5,7,9,11和13ml酚工作液(b),置于50ml容量瓶中,每瓶加入5ml缓冲液和4滴氯代二溴对苯醌亚胺试剂,显色后稀释至刻度,30min后比色测定。以光密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操作步骤: 1)取5g风干土置于200ml三角瓶中,用2.5ml甲苯处理 2)处理15min后,加入20ml 0.5%磷酸苯二钠 3)将反应混合物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在培养液中加100ml 0.3%硫酸铝溶液用致密滤纸过滤。 4) 无土对照:不加土样,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以检验试剂纯度,整个实验设置一个对照 5)无基质对照:对每个土样,设置以等体积的水代替基质,其他操作与样品实验相同。

人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人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检测范围:96T 30μg/L -800μg/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纯化的人C-反应蛋白(CRP)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C-反应蛋白(CRP),再与HRP标记的C-反应蛋白(CRP)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 试剂盒组成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 生工121 徐娜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它是一种特殊的试剂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特别是在食品和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应用极为广泛。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三点:第一、抗原或抗体能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仍具有其免役活性;第二、抗体或抗原与酶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仍保持免疫活性和酶的活性;第三,结合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后,结合的酶仍能催化底物生成有色物质,而颜色的深浅可定量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酶联免疫法在医药、食品加工业、农牧渔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乙型肝炎、莱姆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定量检测内毒素,HIV抗体初筛,SARS 病毒的快速检测;检测食品中的病毒,残留农药,微生物及其其它成分;检测香蕉有关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禽脑脊髓抗体等。 一、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中,检测各种抗原和抗体,为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早期诊断提供了特异性、敏感性强的试验基础。 1、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检测: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一直受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室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更因为试剂盒的推出而得到广泛开展。上述各种肝炎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绝大部分都是酶联免疫分析法。 2、简化莱姆病的诊断:由于在作出博氏疏螺旋体感染诊断前要进行双重测试,因此莱姆病的测试可能花费很长时间。采用由关键的疏螺旋体抗原决定簇构成的重组蛋白开发出一种新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该测试比最常用的商业全细胞酶联免疫测定法特异,而敏感性相同,并且在20分钟就会产生结果。 3、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一多发病,病情严重。目前对此病的策略是尽早的确诊并迅速积极的治疗。约有四分之一或更多的患者,在初诊时心电图并不显示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无Q波。心肌坏死时释放出的Mb可直接快速血液循环。Mb是最早出现的心肌梗死生化标志物,但它在血中滞留时间短。为此,刘宏伟等研制出只需30分钟的酶联免疫快速法,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提供了依据。 4、定量检测内毒素:临床上,细菌感染的患者常发生内毒素血症,死亡率高达20%——30%,检测标本中的LPS对早期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用优化后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LPS敏感性为50ng/L,特异性与准确性均高于仪器比浊法和试验定性法。此为内毒素血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的诊断参考。 5、快速检测SARS病毒:SARS病毒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快,传染性强。2003年4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诊断非典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了新的诊断手段。 二、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检测食品中的毒素:采用辣根过氧化氢酶标记高亲和力的黄曲霉素B1抗体,建立了直接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快速筛选法。该法检测B1抗体的线性范围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PNP微板法)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PNP 微板法) 产品简介: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简称ALP 或AKP)为一类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内,其活性所需最适pH 9.2~9.8。此酶主要存在于物质交换活跃之处(细胞膜),如肠上皮和肾近曲小管的刷状缘、附睾上皮之静纤毛、肝的毛细胆管膜以及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动脉部之内皮,还见于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吞饮小泡、肠上皮之溶酶体、中性粒细胞之中性颗粒以及平滑肌的细胞膜。 Leagene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PNP 微板法)(Alkaline Phosphatase Colorimetric Assay Kit)采用PNP 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Para-nitrophenyl phosphate (pNPP)为一种常用的磷酸酶显色底物,在酸性条件下,可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p -nitrophenol 。在碱性条件下p -nitrophenol 转变成醌式结构,呈较深的黄色,产物黄色越深,说明碱性磷酸酶活性越高,反之则酶活性越低,通过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处吸光度,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该试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尿液等样品中内源性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产品组成: 自备材料: 1、 水浴锅或恒温箱 2、 96孔板 3、 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配制显色工作液: 取出1支pNPP ,恢复至室温后溶解于ALP Assay buffer ,混匀, 冰上预冷备用。新配制的显色工作液应在6h 内用完。 2、 配制标准品工作液:取出p -nitrophenol(10mM)恢复至室温后,取10μl 溶解于190μ 编号 名称 TE0002 100T Storage 试剂(A): ALP Assay buffer 15ml 4℃ 试剂(B): pNPP 2支 -20℃ 避光 试剂(C): p -nitrophenol(10mM) 0.1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高灵敏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高灵敏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分析(ELISA)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金益柏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血浆样本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纯化的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白细胞介素6(IL-6),再与HRP标记的白细胞介素6(IL-6)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 试剂盒组成: 样本处理及要求: 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 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者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 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 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 (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 冷冻保存备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 (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在酶标包被板上设标准品孔10孔,在第一、 第二孔中分别加标准品100μl,然后在第一、第二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 50μl,混匀;然后从第一孔、第二孔中各取100μl分别加到第三孔和第 四孔,再在第三、第四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然后在第三孔和第四孔中先各取50μl弃掉,再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五、第六孔中, 再在第五、第六孔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ul,混匀;混匀后从第五、第六孔中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七、第八孔中,再在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加 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取50μl加到第九、第十孔中,再在第九第十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九第十孔中各取50μl弃掉。(稀释后各孔加样量都为50μl,浓度分别为90 pg/mL,60 pg/mL ,30 pg/mL,15 pg/mL,7.5 pg/mL)。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 步操作相同)、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 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1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酶联免疫类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技术要求。 本指导原则系对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技术审查。其他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如作为二类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可参考本指导原则执行。 三、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1.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2.试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

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3.诊断试剂的研制应当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4.试剂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5.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1.主要生物原料 与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等。使用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主要生物原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 (1)外观 肉眼观察,大部分生物原料为澄清均一的液体,不含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或颗粒;或者为白色粉末,不含其他颜色的杂质;特殊生物原料应具备相应外观标准。 (2)纯度和分子量

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

附件1 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注册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6年修订版)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是指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对人血

清、血浆或其他体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体外定量测定的试剂。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进行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目前主要有连续监测法和比色法两类: 1.连续监测法(磷酸对硝基苯酚底物法) 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生成对硝基苯酚(4-NP),在特定波长处监测吸光度变化速率,可计算碱性磷酸酶活性。 2.比色法(磷酸苯二钠底物法) 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磷酸苯二钠,生成游离酚,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结合,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的醌衍生物,在特定波长处监测吸光度值,可计算碱性磷酸酶活性。 从方法学考虑,本文主要指以碱性磷酸酶水解底物引起特定产物的吸光度的改变对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定量测定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包括干化学和酶联免疫检测试剂。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属于酶类检测试剂,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植物NADPH酶联免疫分析(ELISA)

植物NADPH酶联免疫分析(ELISA)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植物组织,细胞及其它相关样本中植物NADPH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植物NADPH水平。用纯化的植物NADPH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植物NADPH,再与HRP标记的NADPH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植物NADPH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植物NADPH浓度。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在酶标包被板上设标准品孔10孔,在第一、第二孔中分别加标 准品100μl,然后在第一、第二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然后从第一孔、第二孔中各取100μl分别加到第三孔和第四孔,再在第三、第四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

混匀;然后在第三孔和第四孔中先各取50μl弃掉,再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五、第六孔中,再在第五、第六孔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ul,混匀;混匀后从第五、第六孔中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七、第八孔中,再在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取50μl加到第九、第十孔中,再在第九第十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九第十孔中各取50μl弃掉。(稀释后各孔加样量都为50μl,浓度分别为120U/L,80U/L ,40U/L,20U/L,10U/L)。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待测样 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48T的20倍)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48T的20倍)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OD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OD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倍)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10. 如与英文说明书有异,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检测鸡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水平。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标本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用纯化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可与样品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相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成分后再与HRP标记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与CUTOFF 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存在与否。 试剂盒组成:

样本处理及要求: 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1.定义 (3) 2.原理 (3) 2.1抗原抗体反应 (3) 2.2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5) 3.ELISA的类型 (5) 3.1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6) 3.2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6) 3.3间接法测抗体 (6) 3.4竞争法测抗体 (7) 3.5竞争性测抗原 (7) 3.6捕获包被法测抗体 (7) 3.7ABS-ELISA法 (8) 4.ELISA试剂的组成 (9) 4.1固相载体: (9) 4.2包被的方式 (9) 4.3包被用抗原: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合成多肽抗原。 (10) 4.4包被的条件: (10) 4.5洗涤液: (10) 4.7酶的催化性; (11) 4.8结合物的制备 (11) 4.9结合物的保存 (12) 4.10酶的底物 (12) 4.11酶反应终止液 (12) 4.12参考标准品 (13) 4.13加样: (13) 4.14保温 (13)

4.15保温方式: (13) 4.16室温温育的反应 (13) 4.17洗涤 (14) 4.18显色 (14) 4.19比色 (14) 4.20酶标比色仪 (15) 4.21结果判定 (15) 4.22定量测定 (16) 4.23ELISA的操作要点 (16)

1.定义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对受检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 2.原理 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可对受检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2.1抗原抗体反应 2.1.1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 Ag+Ab→Ag·Ab 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Ag·Ab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与抗原的决定簇在空间构型上非常适合,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解离后的抗原和抗体均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2.1.2特异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抗原的决定簇与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互补关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在很多时候,测定某一特定的物质不需分离待测物。2.1.3最适比例 只有当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是当时,才出现可见反应。 以沉淀反应为例(Ab量固定,Ag量递增)

人封闭抗体(B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人封闭抗体(B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特异性:本试剂盒可检测人封闭抗体(BA),且与其他相关抗体无交叉反应。 有效期:6个月 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封闭抗体(BA)含量。 说明 1.试剂盒保存:-20℃(较长时间不用时);2-8℃(频繁使用时)。 2.浓洗涤液低温保存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3.中、英文说明书可能会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4.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含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联板(Assay plate):一块(96孔)。 2.酶结合物(Conjugate):2×6ml/瓶。 3.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2×6ml/瓶。 4.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1×0.5ml/瓶。 5.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1×0.5ml/瓶。 6.底物溶液A(Substrate A):1×7ml/瓶。 7.底物溶液B(Substrate B):1×7ml/瓶。 8.浓洗涤液(Wash Buffer):1×15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0倍。 9.终止液(Stop Solution):1×7ml/瓶。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标准规格酶标仪 2.高速离心机 3.电热恒温培养箱 4.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 5.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 6.蒸馏水,容量瓶等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室温过夜后于1000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8°C1000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不加任何溶液;设阴性对照孔2孔,加阴性对照100μl;设阳性对照孔2孔,加阳性对照100μl;余孔加100μl样本稀释液,然后直接加待测样本5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放置30分钟。 2.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200μl/每孔,甩干。 3.每孔加酶结合物100μl(空白孔除外),充分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放置20分钟。 4.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200μl/每孔,甩干。 5.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A和B各50μl,37℃避光显色10分钟。 6.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

人C-ju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人C-ju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 3U/L – 80U/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C-jun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C-jun水平。用纯化的人C-jun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C-jun,再与HRP标记的C-jun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C-jun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C-jun浓度。 试剂盒组成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磷酸苯二钠微板法) 货号:G5610 有效期:6个月有效。 产品内容: 产品规格 试剂(A):ALP Assay buffer 2.5ml 试剂(B):ALP显色液 2.5ml 试剂(C):显色基液7.5ml 试剂(D):Phenol标准(1mg/ml)1ml 试剂(E):ddH2O1ml 产品说明: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P或AKP)为一类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内,其活性所需最适pH9.2~9.8。此酶主要存在于物质交换活跃之处(细胞膜),如肠上皮和肾近曲小管的刷状缘、附睾上皮之静纤毛、肝的毛细胆管膜以及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动脉部之内皮,还见于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吞饮小泡、肠上皮之溶酶体、中性粒细胞之中性颗粒以及平滑肌的细胞膜。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磷酸苯二钠微板法)(Alkaline Phosphatase Colorimetric Assay Kit)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磷酸苯二钠在碱性条件下,可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游离酚和磷酸。在碱性条件下酚与氨基安替比林结合,并经氧化生成红色醌式结构物,呈深浅不一的红色,产物红色越深,说明碱性磷酸酶活性越高,反之则酶活性越低,通过酶标仪测定510nm处吸光度,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该试

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碱性磷酸酯酶活性。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自备材料: 96孔板、水浴锅或恒温箱、酶标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配制标准品工作液:取出Phenol标准(1mg/ml)恢复至室温后,取0.1ml溶解于1.9ml ddH2O,使浓度达到0.05mg/ml,即为标准品工作液-Phenol(0.05mg/ml)。按照下表稀释系列标准品溶液。 012345 010******** Phenol(0.05mg/ml)(μ l) ddH2O(μl)55453525155 相当于金氏单位(U/L)010******** 2、准备样品: (1)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80℃冻存,用于碱性磷酸酯酶的检测。 (2)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80℃冻存,但为了消除样品本身颜色的干扰,需设置加了血浆或血清但不加底物的对照。 (3)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碱性磷酸酶,可以使用原有的裂解液或PBS 等进行稀释,如鸡血清、血浆可稀释5~10倍后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