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拉伸实验按国家标准执行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按国家标准执行

拉伸试验的目的
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了解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的变形行为,从而 评估其强度和塑性。
确定材料的关键力学性能参数
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关键参 数,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应用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机选择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机,确保其精度和量程满足要求。
试验环境
确保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符合标准规定,以减小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避免操作失误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拉伸试验的误差来源
试样制备误差
试样尺寸、形状、表面处理等不符合标准要 求,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
拉伸试验是一种相对比较的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材料的性 能,从而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拉伸试验的原理
拉伸试验通常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通过在试样两端施加拉伸载荷,使试样发生变形直至断裂。
在拉伸过程中,试验机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等关键参数。
根据需要,计算并记录弹性模量、屈 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拉伸特性 指标。
05
03
预加载
对试样施加一定的预载荷,以消除夹 具与试样之间的间隙,并使试样处于 紧张状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拉伸试验
以恒定的速率对试样施加拉伸力,记 录试样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03
拉伸试验的设备与工具
拉伸试验机的类型
机械式拉伸试验机
01
屈服点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 力作用时,开始发生屈服现象的 应力极限。
力学实验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22107 第8周_星期二_第7--8节金属材料压缩试验,金属材料扭转试验22107 第10周_星期一_第5--6节梁弯曲正应力实验22214 第11周_星期一_第5--6节实验一拉伸试验一、概述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之一,它通过对各种材料在常温、静载、轴向受力状况下的拉伸破坏,测出材料相应的力学性能指标,这些指标是进行工程设计选材以及鉴定工程材料强度的主要依据。
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依据国家标准GB228-2002执行。
本试验采用低碳钢和铸铁作为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代表,进行破坏性试验。
二、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下屈服点(屈服强度)R el 、抗拉强度R m、断后伸长率A11.3和断面收缩率Z;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 m;3.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掌握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动测试系统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设备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2.试件划线机3.游标卡尺4.计算机+智能变送器+材料性能测试系统四、试件制备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试验结果有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使得所测各种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果具有可比性,国家标准(GB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对试件尺寸和形状的加工制作有统一规定。
拉伸试样一般采用圆棒形和板形两种形式。
每个试样由三部分组成,即夹持部分、过渡部分和工作(平行长度)部分。
(见图1)图1常见拉伸试样工作部分必须保持光滑均匀以确保材料表面的单向应力状态,均匀部分的有效工作长度L0称为标距。
d0、S0夹表示工作部分的直径和截面积。
过度部分必须有适当的圆弧过度并光滑,以降低应力集中,保证实验过程中该处不会断裂。
夾持部分用以传递荷载,其形状和尺寸应与试验机钳口相匹配。
平行部分长度对圆形试样不小于L0+d0,对矩形试样不小于L0+b0/2。
试验中如果因原材料尺寸或其他原因不能采用标准试样时,可选用比例试样或定标距试样:比例试样L o=Ks01/2其中系数K通常为5.65或11.3,前者称为短试样,后者称为长试样;S0为试样平行部分原始面积。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8-2002eqv ISO 6892: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发布GB/T228-2002目次前言ⅢISO前言Ⅳ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原理14 定义15 符号和说明56 试样67 原始横截面积(So)的测定78 原始标距(Lo)标记79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710 试验要求811 断后伸长率(A)和断裂总伸长率(At)的测定812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的测定913 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914 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1015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的测定1016 规定总延伸强度(Rt)的测定1117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的验证方法1118 抗拉强度(Rm)的测定1119 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1220 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1421 性能测定结果的准确度1422 试验结果处理1523 试验报告15附录A(标准的附录)厚度0.1mm~<3 mm薄板和薄带使用的试样类型16附录B(标准的附录)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型17附录C(标准的附表录)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作的试样类型20附录D(标准的附录)管材使用的试样类型21附录E(提示的附录)断后伸长率规定值低于5%的测定方法24附录F(提示的附录)移位方法测定断后伸长率24附录G(提示的附录)人工方法测定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最大力总伸长率25附录H(提示的附录)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26附录I(提示的附录)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评价材料质量和适用范围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拉伸试验是评价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该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首先,拉伸试验的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制定的,其中ISO制定的标准是国际通用的,而GB/T制定的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样制备、试验过程、试验结果的处理和报告等内容。
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试样。
试样的制备应符合标准规定的尺寸和形状,并且表面应光滑无瑕疵。
接下来是试验设备的准备,包括拉伸试验机、夹具、应变测量设备等。
试验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加载速率和加载方式进行试验,并及时记录试验数据。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需要测量试样的应力和应变,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通过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得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基本的拉伸试验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拉伸试验标准,例如高温下的拉伸试验、低温下的拉伸试验、动态加载下的拉伸试验等。
这些特殊情况下的试验标准对于特定工况下材料的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是评价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依据,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对于材料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对该标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为实际工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 B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8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6397-86本标准规定了各种金属产品常温拉伸试验用试样的一般要求,试祥应按有关标准和双方协议的规定选用。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的通用拉伸试祥。
如无特殊规定,棒、型、板(带)、管、线(丝)、铸件、压铸件和锻压件的试样,均按本标准规定执行。
1 样坯的切取、试样的制备及标志样坯从制品上切取的部位和方向应按GB2975-82《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有关标准或双方协议的规定执行。
切取样坯和机加工试样,均应严防因冷加工或受热而影响金属的力学性能,通常以在切削机床上进行为宜。
因烧割或冷剪法切取样坯时,边缘应留有足够的机加工余量,一般不小于制品的厚度,最低不小于20mm。
但对薄板(带)等则为例外,详见GB2975-82。
机加工试样时,切削、磨削深度及润滑(冷却)剂应适当,最后一道切、磨削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性能。
建议保留机加工中心孔,以便必要时重新修整。
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板材、扁材或带材上切取的矩形样坯,一般应保留其原表面层,不予损伤。
试样毛刺须清除,尖锐棱边应倒圆,圆孤半径不宜过大。
由盘卷上切取的线和薄板(带)的试样,允许校直或校平,但矫正不得对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显着影响。
对不测定伸长率的试样,则可不经矫正进行试验。
不经机加工单铸试样表面上的夹砂、夹渣、毛剌、飞边等,必须加以清除。
凡不符合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表面有显着横向刀、磨痕或机械损伤,有明显淬火变形或裂纹以及肉眼可见冶金缺陷的试样,均不允许用于试验。
试样标志一般应标在头部端面或侧边上〈对小截面试样,可挂标志牌〉,以便试验时易于辨识。
2 试样的符号、名称及单位(见表1)3 试样形状及只寸的一般规定拉伸试样分为比例和定标距两种,一般为经机加工的试祥和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试样,其横截面通常为圆形、矩形、异形以及不经加工的全截面形状。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国内外标准比较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国内外标准比较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国内外标准比较一、引言金属材料的室温拉伸试验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国内外,对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标准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标准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实施情况。
二、国内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标准在国内,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前,我国实施的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国家标准包括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7314-2005《铝合金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等。
其中,GB/T228-2002是我国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基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材料的室温拉伸试验。
在GB/T228-2002标准中,对于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设备的要求、试验方法的步骤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试验过程中,需要测定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以评价材料的拉伸性能。
三、国外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标准在国际上,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标准也备受重视。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了许多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标准,如ASTM E8M-04《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等。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如EN 10002-1:20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ISO 6892-1:2016《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等。
与国内标准相比,国外的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标准在试验方法、试样制备、试验设备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
ASTM E8M-04标准对试验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ISO 6892-1:2016标准对试验样品的尺寸和形状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四、国内外标准比较及个人观点通过对国内外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标准的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在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要求、试样制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

1.3 原理
➢ 试验系用静拉力对试 样拉伸,测量力各相应 的伸长,一般拉至断裂, 测定一项或几项力学
性能。
.
1.4室温的温度范围
标准中规定室温的温度范围为10~35℃,超 出这一范围不属于室温。对于材料在这一 温度范围内性能对温度敏感而采用更严格 的温度范围试验时,应采用23±5℃的控制温 度。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简述
.
提纲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 原理 ➢ 定义 ➢ 符号 ➢ 试样 ➢ S0的测定 ➢ L0的测定 ➢ 试验设备 ➢ 试验要求 ➢ 断后延伸率的测定 ➢ 抗拉强度测定 ➢ 收缩率测定 ➢ 测定数值的修约 ➢ 性能测定值的准确度 ➢ 试验结果处理试验报告
.
拉伸试验标准的目录(2000)
上述10~35℃的温度指容许的试样温度范 围.
.
1.5定义
原始标距(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引伸计标距(Le):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
棱柱部分的度。 断面收缩率(Z),最大力(Fm)
.
伸长: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L0)增量{断后伸长率(A),断 裂总伸长率(At),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 (Ag)}.
的0.005% ➢ 测试标准:符合BS EN ISO7500-1,
ASTM E4, DIN 51221 (英国Lloyd instruments公 )
.
意大利GALDABINI万能材料试验机
➢ 最大负荷:2.5-100KN ➢ 读数精度:1/200000f.s. ➢ 行程读数精度:1微米 ➢ 最大负荷下速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 余延伸强度,以及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试验,应 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测定其他具有较 大延伸率的性能,例如抗拉强度、最大力总延伸率 和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断裂总伸长率,以及断后 伸长率,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13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4年制修订标准项目计划中的第111项(C20132124-T-610),制定《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二、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和意义针对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性能检测指标的要求,对试验控制速率以定量化,便于具体实施操作;对铜及铜合金拉伸试样的种类进行了扩展,以规范检测工作;规定了拉伸试样的取样方向和部位;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效率,规范拉伸试验,增加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减少质量异议的发生。
2. 项目编制组成员包含了国内部分主要铜合金加工企业及有色金属检测机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主要工作过程3.1 2014年3月27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江苏扬州召开了《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上对标准的起草任务进行落实,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确定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为负责起草单位,若干相关单位参与起草及验证。
3.2 2014年4月~10月,编制组根据江苏扬州任务落实会确定的起草原则,对我国目前铜及铜合金室温拉伸试验的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查阅、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检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和资料,如标准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16865-2013《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YS/T 668-2008《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 815-2012《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ASTM E8/E8M-0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JIS Z 22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用试样》、ISO 4739---1985《加工铜和铜合金——力学试验用试样和试件的选取与制备》等,结合国内铜及铜合金拉伸现状,于2014年10月份起草了本标准的初步讨论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
Agt
A At
计算实例
600 MPa
400 MPa 弹性模量 200GPa
Ag Ag
0.3%
=19.7%修约 后20%
A=39.2%修约后 39%
20%
A 39.4%
0.2%
断面收缩率Z 的测定
1
圆形横截面试样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圆形横截面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最小横截面
并不一定为圆形横截面形状,但测定的方 法基础是建立在假定为圆形横截面形状上。 这样,以测定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与断裂后 缩颈处最小横截面积之差与原始横截面积 之比计算断面收缩率。
抗拉强度Rm 的测定
(1)
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 图解 方法要求试验机不劣于1 级准确度, 引伸计为不劣于2 级准确度,引伸计 标距不小于试样标距的一半,试验时 的应变速率不超过0. 008/ s (相当于 两夹头分离速率0. 48 L c/ min) 。
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位移曲线
试验结束
整理试验设备 整理试验纪录
判为下屈服力。如呈现多个而且后 者高于前者的屈服平台,判第一个平 台力为下屈服力。
④正确的判定结果应是下屈服力必
定低于上屈服力。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的测定
(1) 常规平行线方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具 有弹性直线段的材料测定Rp ,使用的试验 机和引伸计均应不劣于1 级准确度,引伸计 标距≮1/ 2 L o ,试验时弹性应力速率按标 准中的表4 要求,在进入塑性范围和直至Fp 应变速率不超过0. 002 5/ s。试验时,记录 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超过 Rp对应的力Fp 。在记录得到的曲线图上 图解确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 ,进而计算 Rp 。
< 10% 0.5%
0.5%
> 10%
1%
试样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相关产品标准或协议根据产品的 形状和尺寸,可按标准中附录A~ D 所规定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特殊产品可以规定其它不同的试 样。试样横截面的形状一般可为 圆形、矩形、弧形和环形,特殊 情况可以为其它形状。标准中的 附录A~D 按照产品的形状规定 了主要的试样类型。
(3)
对于环形横截面试样(圆管段试 样) ,在其一端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外 直径和四处的壁厚,以平均外径和平均 壁厚计算的横截面积为试样的原始横 截面积 。
5 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 因为原始横截面积数值是中间数据,不是 试验结果数据,所以,如果必须要计算出原 始横截面积的值时,其值至少保留4 位有 效数字。计算时,常数π应至少取4 位有效 数字。
或采集相应的数据。在记录得到的曲线 图上按定义判定最大力。 对于连续屈服类型,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 判为最大力Fm ; 对于不连续屈服类型,过了屈服阶段之后 的最大力判为最大力Fm ,由最大力计算 抗拉强度Rm 。
连续屈服类型
不连续屈服类型
断后伸长率A 的测定
(1)
人工方法 试验前在试样平行长度 上标记出原始标距(误差≤±1 %) 和标 距内等分格标记(一般标记10 个等分 格) 。试验拉断后,将试样的断裂处对接 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通过 施加适当的压力以使对接严密。用分 辨力不劣于0. 1mm 的量具测量断后标 距,准确到±0. 25mm 以内。 建议:断后标距的测量应读到所用量具 的分辨力,数据不进行修约,然后计算断 后伸长率。
3
测量部位和方法
(1)
对于圆形横截面的试样,在其标 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横截面上相 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直径,取其 平均直径计算面积,取三处测得的 最小值为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2)
对于矩形和弧形横截面试样,在其 标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横截面上测量 厚度(或壁厚) 和宽度,取三处测得的最 小横截面积为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原始横截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值
1 测量的准确度要求 要求测量出最小原始横截面积( So ) 。以实测的横 截面尺寸计算试样原始横截面积。除非相关产品 标准或协议另有规定,采用标称横截面积。测量准 确度要求: 薄板和薄带用矩形试样: 横截面积准确度≤±2 % 不经机加工试样:横截面积准确度≤±1 % 机加工圆形和矩形试样:每个横截面尺寸准确度 ≤±0. 5 % 机加工弧形试样和环形试样(圆管段试样) :横截面 积准确度≤±1 %
试样原始标距( Lo) 试样标距分为比例标距和非比例标距两种, 因而有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之分。 凡试样标距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有以下关 系的,称为比例标距,试样称为比例试样下: (1)
L0 k S0
式中 k ———比例系数 5.65 So ———原始横截面积
非比例标距(也称定标距)
Ag
Agt
A At
图1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
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
的测定
(1) 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 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 近似等于试样标距。 建议,当最大力总延伸率< 5 %时,使用不劣于1 级引 伸计; ≥5 %时,使用不劣于2 级引伸计。试验时纪录 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超过最大力 点。取最大力点的总延伸计算A gt 。 从最大力总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得到非比例延 伸,扣除的方法见标准中的图1 所示。用得到的非比 例延伸计算A g 。当曲线在最大力呈现一平台时,应 以平台的中点作为最大力点,见标准中的图1 。
上、下屈服力判定的基本原则如下:
①屈服前的第一个峰值力(第一个
极大力) 判为上屈服力,不管其后 的峰值力比它大或小。
②屈服阶段中如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谷值力,舍去第一个谷值力(第一个极小值 力) ,取其余谷值力中之最小者判为下屈 服力。如只呈现一个下降谷值力,此谷值 力判为下屈服力。
③屈服阶段中呈现屈服平台,平台力
强化阶段
拉伸曲线
测量试样断后尺寸
取下试样
将断裂试件的两断口对齐并尽量靠紧,
测量断裂后标距段的长度Lu;测量断 口颈缩处的直径du,计算断口处的横 截面积Su 。
输入样品断口截面尺寸
确定最大力
确定下屈服强度
确认完成最大力和屈服强度 取出试样
结束样品
结束样品
完成报告
完成报告
如果试样断在标距中间1/ 3
Lo范 围内,则直接测量两标点间的长度;
如果断在标距内,但超出中间1/
3Lo 范围,可以采用移位方法(见标准中附 录F)测定断后标距。
如果断在标距外,而且断后伸长
率未达到规定最小值,则结果无 效,需用同样的试样重新试验。
(2) 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 用引伸计系统 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据,直至试 样断裂。读取或判读断裂点的总延伸,扣除弹 性延伸部分后得到的非比例延伸作为断后伸 长。扣除的方法是,过断裂点作平行于曲线的 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交于延伸轴,交点即确定 了非比例延伸,见标准中的图1。 引伸计的标距应等于试样的原始标距,可以不 在试样上标出原始标距(但建议标出) 。 建议,当断后伸长率< 5 %时,使用不劣于1 级 引伸计; ≥5 %时,使用不劣于2 级引伸计。
试样比例标距的计算值应修约到最接近
上屈服强度ReH和 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
(1)
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 引伸计标距应≥1/ 2 L o 。引伸计和试验机 应不劣于1 级准确度。试验速率按13. 1 和 13. 2 的要求。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位移 曲线,或采集力-延伸(位移) 数据,直至超过 屈服阶段。按照定义在曲线上判定上屈服 力和下屈服力的位置点,判定下屈服力时 要排除初始瞬时效应的影响。
对试验机和引伸计的要求
试验机应符合GB/ T16825 - 1997 规定的准 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检验。 测定各强度性能均应采用1 级或优于1 级准 确度的试验机。 引伸计是测延伸用的仪器。应把引伸计看 成是一个测量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记录 器和显示器) 。引伸计应符合GB/ T12160 2002 规定的准确度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定 期进行检验。
原始标距的标记
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 标记原始标距的准确度应在±1 %以内。 由于标记试样标距装置的检验尚无相应 标准,因此,建议试验室应自行检查其准 确度。可以用小冲点、细划线或细墨线 做标记,标记应清晰,试验后能分辨,不影 响性能的测定。对于带头试样,原始标 距应在平行长度的居中位置上标出。
仅采用图解方法(包括自动方法) 。 引伸计标距应等于试样标距。 建议,若断裂总延伸率< 5 %时,使用不劣 于1 级引伸计; ≥5 %时,使用不劣于2 级引 伸计。 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采集力-延伸数 据,直至断裂。以断裂点的总延伸计算A t 。
实验设备
Instron3367 电子材料试验机
断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以内。建议按标准中表3 的要求选用量 具。在缩颈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 测量直径,取其平均值计算横截面积,必要 时,将断裂部分在断裂处对接在一起后进 行测量。
可以采用式(6)
直接计算断面收缩率Z
2
du Z 1 100% d
2
矩形横截面试样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按定义测定,但测定试样断后最小横截面积的 方法,是基于一种假设模型并作近似处理,即假 定矩形横截面四个边为抛物线型,它的等效横 截面积粗略近似为
S0 au bu
S0 au bu
式中au 和bu 分别为断裂后缩颈 处最小厚度和最大宽度。
断裂总伸长率At择
程序载入
输入样品文件名
用学号 输出结果
到桌面
输入学号和姓名
安装试样
根据试样长度调整试验机的上、下
夹头的位置,达到适当的位置后, 试件先安装在试验机的下夹头内, 试样安装必须正确,防止偏斜和夹 持部分过短的现象。试验机调零后, 再把试件上夹头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