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E8M-09 中文版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PPT学习教案

第11页/共61页
断裂:当试样发生完全分离时的现象。 4.符号和说明(略)。 5.原理:试验系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测定第3章定义的一项或几
项力学性能。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
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第12页/共61页
10.4.2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的试验速率
10.4.2.1上屈服强度ReH
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夹 头的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并在表3规定 的应力速率范围内。
注:弹性模量小于150 000MPa的典型材料包括锰、铝合金、 铜和钛。弹性模量大于150 000MPa的典型材料包括铁、钢、
如果拉伸试验仅仅是为了测定抗拉强度, 根据范围3或范围4第得29页到/共6的1页平行长度估计的应
10.4应力速率控制的试验速率(方法B)
10.4.1总则
试验速率取决于材料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在应力达到规定屈服强 度的一半之前,可以采用任意的试验速率。 超过这点以后的试验速率应满足下述规定。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平行长度Lc:试样平行缩减部分的长度(对于未加工试样为两夹头间的距离) 伸长:试验期间任意时刻原始标距的增量。 伸长率: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残余伸长率:卸除指定应力后,伸长相对与原始标距L0的百分率。
断后伸长率A: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L0)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
在屈服强度或塑性延伸强度测定后,根 据试样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eLc应转换 成下述规定范围之一的应变速率(见图9):
—范围2: eLc=0.000 25 S-1,相对误差 ±20%。
金属材料拉伸试样图纸

金属(棒材)拉伸试样图纸
常用的金属拉伸短试样。
直径5mm,标距25mm,短试样,两端带有M10螺纹。
螺纹可根据拉伸试验机夹具螺纹改动。
图纸符合国标及ASTM E8M标准(公制单位)对短试样的要求。
但不满足ASTM E8(英制单位)的要求,英制标准规定试样的直径为4mm或6mm,无直径5mm试样。
试样直线段及圆弧过渡部分须进行磨削处理,不得有车刀痕等伤痕。
金属板材拉伸试样
常用的金属拉伸短试样。
图纸符合国标及ASTM E8M标准(公制单位)对短试样的要求。
试样的两个窄边,即,带有表面粗糙度Ra3.2μm要求的位置,不能仅保留线切割加工痕迹,需要采用数控机床磨削或铣削至Ra3.2μm或以下,否则会影响断后伸长率的测试结果。
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是确定焊接程序和焊接工艺的质量以及符合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指导文件。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不涉及具体的链接。
1. ASTM D1.1/D1.1M-选拔和使用焊接工序:该标准规定了正确选拔和使用焊接工序的要求,包括适用于一般结构用钢的焊接和爆炸粉末熔散焊(焊粉法)的指导。
2. ASTM A370-试验方法和定义用于钢制产品的机械性能评定:该标准规定了在焊接之前和焊接之后对钢制产品进行机械性能评定的试验方法和定义。
这些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3. ASTM A960/A960M-常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焊接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一般要求,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可焊性测试等。
4. ASTM E8/E8M-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的方法。
这些测试可以用于评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5. ASTM E165-硬度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量金属材料硬度的方法,包括巴氏硬度、布氏硬度、Vickers硬度等。
6. ASTM A751-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描述了用于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
这些测试对于确定材料的成分是否符合焊接过程要求非常重要。
7. ASTM E190-可焊性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评估金属材料可焊性的试验方法,包括熔融焊接、电阻焊接、加热焊接等。
8. ASTM E466-金属材料的颗粒尺寸测量: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颗粒尺寸测量的方法,这是评估焊接工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9. ASTM E23-缺口冲击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量金属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方法,以评估焊接接头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10. ASTM E92-紧固件的强度测试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量焊接紧固件强度的方法,包括螺栓、螺母等焊接接头部件。
这些ASTM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提供了焊接过程中的准确指导,确保焊接接头和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可靠性。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按国家标准执行

拉伸试验的目的
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了解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的变形行为,从而 评估其强度和塑性。
确定材料的关键力学性能参数
拉伸试验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关键参 数,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应用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机选择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机,确保其精度和量程满足要求。
试验环境
确保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符合标准规定,以减小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避免操作失误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拉伸试验的误差来源
试样制备误差
试样尺寸、形状、表面处理等不符合标准要 求,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
拉伸试验是一种相对比较的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材料的性 能,从而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拉伸试验的原理
拉伸试验通常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通过在试样两端施加拉伸载荷,使试样发生变形直至断裂。
在拉伸过程中,试验机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等关键参数。
根据需要,计算并记录弹性模量、屈 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拉伸特性 指标。
05
03
预加载
对试样施加一定的预载荷,以消除夹 具与试样之间的间隙,并使试样处于 紧张状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拉伸试验
以恒定的速率对试样施加拉伸力,记 录试样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03
拉伸试验的设备与工具
拉伸试验机的类型
机械式拉伸试验机
01
屈服点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 力作用时,开始发生屈服现象的 应力极限。
ASTM E8 E8M-2013a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2.引用文件
2.1 ASTM标准:②
A356/A356M厚壁汽轮机用铸钢、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规范。
A370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定义
B557锻、铸铝合金及镁合金产品拉伸试验方法
3.1.2另外,定义了以下来自术语标准E6的通用术语:
3.1.3不连续屈服一轴向试验中,由「局部屈服,在塑性变形开始时观查到的力的停滞或起伏。
3.1.3.1讨论一应力.应变|11|线不要求显示不连续。
3.1.4断裂后延伸率,名词一通过将断裂后的试样两半装配在•起后测量的延伸率。
3.1.5断裂时延伸率,名词一在刚刚力值瞬间减少之前的测最的与断裂相关的延伸率。
INTERNATIONAL
ASTM E8/E8M-13a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中文版)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1.范围1
2.引用文件1
3.术语2
4.意义及用途3
5.设备3
6.试样5
7.试验步骤16
8.报告33
9.精确度和偏差34
10.关键词35
附录(资料性附录)36
变更一览表46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本标准是以固定代号E8/E8M发布的。其后的数字表示原文本正式通辻的年号;在有修订的情况下,为最后一次的修订年号:圆括号中数字为最后一次重新确认的年号。上标符号(e)表示与上次修改或垂新确定的版本冇编辑上的变化。
5.设备
5.1试验机一用于拉伸试验的试验机应符合方法E4的要求。用于测定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力,应在标准E4规定的试验机力使用范围内。
拉偏试验标准

拉偏试验标准拉偏试验(也称为试验拉力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试验方法,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材料的变形行为。
在拉偏试验中,通常使用一台拉力试验机,将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施加拉力,以测量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本文将提供拉偏试验的相关参考内容,供读者参考。
一、拉偏试验标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拉偏试验标准,这些标准提供了执行拉偏试验所需的方法和要求:1. ASTM E8 / E8M-19a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这个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包括金属板、棒材、型材等。
它定义了试样的准备、试验装置的规格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2. ISO 6892-1:2016 Metallic materials — Tensile testing — Part 1: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针对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方法标准,主要用于测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3.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这是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在室温下进行拉伸试验。
标准规定了试样的制备、试验装置的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4. JIS Z 2241-1997 金属材料引張試験方法:这是日本工业标准,用于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标准规定了试样的准备、试验装置的规格以及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拉偏试验的参考内容1. 试样的准备:试样的准备对拉偏试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 试验装置:拉偏试验通常使用拉力试验机进行,试验装置的性能和规格会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试验装置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ASTME8-13测定拉伸试验的标准试验-培训讲稿

屈服特性的试验速度
屈服特性可包括屈服强度和屈服点伸长。
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常规试验速度可使用 至规定屈服强度一半或规定抗拉强度四分 之一,以其中最小者为准。在这一点以上 的速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用来确定屈服强度、屈服点伸长、抗 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时要求不同速度范围, 应在产品标准中说明。
控制方法
对于脆性材料,标距两端应使用半径大的过渡圆弧
试样表面光洁度应按适用的产品标准规定
六、试样类型
1、平板试样
试样适用于板材、型材和 平板材料公称厚度5mm以 上的金属材料试验。
平板试样图
平板试样尺寸要求
试样类型
2、薄板试样
试样用于薄板、板材、扁 平线材、带材、条、环、 矩形和型材的公称厚度在 0.13~19mm范围内的金属 材料试验。
符合E8M端部尺寸要求
E8和E8M试样图
E8和E8M试样尺寸的要求
试样类型
4、线材、条材和棒材试样 对于圆形钢丝、盘条和棒
材,应使用全截面试样。
对于测量直径小于4mm的 线材伸长率的标距应符合 产品标准的规定。
5、矩形截面棒材试样
全截面试样----允许减小试 验部分宽度,以使断裂发 生在标记之内,但减少宽 度不应小于原始宽度90%。
薄板夹具
丝材夹具
设备
尺寸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直线尺寸的千分尺或其它 装置,至少应有每个要求测量尺寸最小单位一半的 精度。
引伸计:应符合标准E83对本试验步骤中规定级别 的引伸计。
标距等于或小于试样名义标距的引伸计可以用来测 定屈服强度。
对于全截面的试样(丝材、线材和棒材),测定屈 服性能的引伸计标距不应超过夹具间距离的80%。
三、意义及用途
BSENISO6892-1-2009金属材料室温拉伸(中文)

3.6.4
最大力总延伸率 percentage Agt 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弹性延伸加塑性延伸)与引伸计标距 Le 之比的百分率。见图 1。
3.6.5
最大力塑性延伸率 percentage plastic extension at maximum force Ag 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塑性延伸与引伸计标距 Le 之比的百分率。见图 1。
注:对于未经机加工的试样,平行长度的概念被两夹头之间的距离取代。
3.3
伸长 elongation 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的增量。
注:修改采用ISO/TR 25679:2005[3] 。
3.4
伸长率 percentage elongation 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 Lo 之比的百分率。 [ISO/TR 25679:2005[3] ]
1)
注:对于比例试样,若原始标距不为5.65 S0 ( S0 为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
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11.3表示原始标距为11.3 S0 的断后伸长率。对于非比例试样,(见附录B)符号A应附
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表示,例如, A80mm 表示原始标距为80 mm的断后伸长率。
3.7.2
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 estimated strain rate over the parallel length
I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断后伸长率低于 5%的测定方法 ..................................... 44 附录H(资料性附录) 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 45 附录I(资料性附录) 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无缩颈塑性伸长率Awn的测定方法......... 47 附录J(资料性附录) 测量不确定度(略) ............................................. 48 附录K(资料性附录) 拉伸试验的精密度 — 根据实验室间试验方案的结果 ................. 49 参考文献(略) ...................................................................... 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室温下任何形状的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特别是对于屈服强度、屈服点延伸率、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对于圆形试样,标距长度等于直径的4倍【E8】或5倍【E8M】(对于E8和E8M,试样的标距长度是两个标准的最大区别,其他技术内容是一致的)。
用粉末冶金(P/M)材料制成的试样无此要求,以保持工业要求的材料的压力至规定的设计面积和密度。
除本方法规定外,可对特殊材料制定单独的技术规范及试验方法,例如:试验方法和定义A370,试验方法B557,B557M。
除非另有规定,室温应定为10—38℃。
国际单位(SI)和英制单位相互独立,两个单位体系的数值并不完全相等,因此,它们应该独立使用。
两个单位体系结合使用得到的数值与标准不符合。
本标准并不涉及所有安全的问题,如果有,也是与它的用途有关。
在使用本标准前制定适当的安全和健康规范,确定使用的规章制度是本标准使用者的责任。
2 参考文件ASTM标准:A 356/A 356M 铸钢、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蒸汽锅炉钢的产品规范A370 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定义B557 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B557M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公制)E4 试验机的力学校验方法E6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相关术语E29 用标准方法确定性能所得试验数据的有效位数的推荐方法E83 引伸计的的校验及分级方法E345 金属箔拉伸试验的测试方法E691 实验室之间探讨确定试验方法精确度的实施指南E1012 拉伸载荷下试样对中方法的确定E1856 试验机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使用指导3 术语定义——在E6中出现的有关拉伸测试的名词术语均可以用在该拉伸试验方法中。
另外需补充以下术语:3.1.1 不连续屈服——轴向试验中,由于局部屈服,在塑性变形开始的地方观察到力的停滞或起伏(应力-应变曲线不一定出现不连续)。
3.1.2 断后延伸率——由于断裂,使得施加的力突然降低,在此之前测得的延伸率。
很多材料并不出现力突然降低的情况,这时断后延伸率通过测量力减小到最大力的10%时的应变值获得。
3.1.3 下屈服强度(LYS[FL-2])——轴向试验中,不考虑瞬时效应的情况,不连续屈服过程中记录的最小应力。
3.1.4 均匀延伸率(EL[%])——在试样出现缩颈、断裂或者二者都出现之前,U所承受最大力时材料的延伸率为均匀延伸率。
3.1.4.1 说明:均匀伸长率包括弹性延伸率和塑性延伸率。
3.1.5 上屈服强度(LYS[FL-2])——轴向试验中,伴随不连续屈服首此出现的应力最大值(首次出现零斜率时的应力);3.1.6 屈服点延伸率(YPE)——轴向试验中,不连续屈服过程中上屈服点(应力斜率为0时的转换/临界点)所对应得应变与均匀应变硬化转折点之间的应变差(用百分比表示)。
若均匀应变硬化转折点超出应变范围,则YPE的终点是(a)(b)两条直线与横轴的交点:(a)应力—应变曲线的不连续屈服段,通过最后一个零斜率点的水平正切线;(b)应力—应变曲线的均匀应变硬化段的正切线。
若在屈服的地方或附近没有出现斜率为零的点,则材料的的屈服点延伸率为0%。
4 意义和作用拉伸试验提供了在单轴拉伸应力条件下材料的强度和延性数据,此数据对材料的比较、合金研究、质量管理以及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的设计提供了帮助。
从零件或材料上选取局部样坯加工成的标准试样的拉伸试验的结果,不一定代表最终产品或它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的强度和延性性能。
本试验方法可满意应与商业验收试验,并已广泛用于贸易。
5 设备试验机——用于拉伸试验的试验机必须符合E4规定要求;用于确定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力应该在E4中规定的试验机的测量范围之内。
夹具5.2.1 概述——传递试验机对试样施加力的各种类型的夹持装置均可使用。
为了保证试样标距内受到轴向拉伸应力,试样的轴线必须和试验机夹头的中心线重合,任何不符合此要求的装置都可能引入通常应力计算中未考虑的弯曲应力。
注1——这个偏心力的施加效果可以由计算扭矩和由此增加的应力表现出来。
对于一个标准的直径为12.5mm的试样,每偏心0.025mm,应力就增加%;对于直径为9mm的试样,应力增加%;对于直径为6mm的试样,应力增加%。
注2——对中方法在E1012中给出。
5.2.2 楔形夹具——试验设备通常装有楔形夹具,这些夹具通常用于夹持塑性金属长试样和如图1所示的扁平试样。
然而,无论什么原因,如果一对夹具与另一对夹具夹持的位置不同轴,那么就会产生不理想的弯曲应力。
图1 长方形拉伸试样注1——对于宽度为40mm的试样,断裂后测量伸长的冲孔标志应该在试样的扁平面上或者在试样的边部应在缩断长度的范围内。
可以使用一套9个或更多的25mm冲孔标志,或者使用一对或多对200mm的冲孔标志。
注2——当不要求宽度为40mm试样的伸长测量时,75mm的缩断面的最小长度可以使用所有与板材类型样品相类似的其他尺寸。
注3——对于这3个尺寸的试样,缩短面的端部的宽度误差分别不超过0.10mm,0.05mm或者0.02mm。
另外从端部到中心逐渐降低,但每端的宽度与中心的宽度差不超过1%。
注4——对于这3个尺寸的试样,必要时,使用较小的宽度(W和C)。
在这种情况下,缩断面宽度应该与被试验材料允许的宽度一样,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当使用这较小试样时,产品规格的伸长要求不适用。
注5——尺寸T是材料规格提供的试样的厚度。
宽度为5mm的试样的最小厚度为40mm。
宽度为19mm和6mm的试样的最大厚度分别为12.5mm和6mm。
注6——对于宽度为40mm的试样,当使用断面切削器加工缩断面时,在690MPa的拉伸强度下,钢试样允许的缩断面的端部最小半径为13mm。
注7——上表显示尺寸都是最小值,为了确保最小长度,夹具一定不能超过A、B之间的过渡部分,见注9。
注8——6mm宽的试样进行试验时,为了获得轴向力,试样的总长应与材料的长度相同,允许达到200mm。
注9——如果可能,最理想的状态是,夹持断面的长度能够使试样伸入到夹具的2/3处或者更长。
若宽度为12.5mm的试样的夹持部分的长度为10mm,则需要用于更长夹持部分的夹具来夹持试样,防止在夹持部分发生滑动(或未加紧等错误)。
注10——对于这3个尺寸的试样,试样的端部两侧面关于缩断面的中心线相对称,误差分别在2.5mm、0.25mm和0.13mm之内。
但是,对于仲裁试验和由产品规格要求时,宽度为12.5mm 的试样的端部对称度应该在0.2mm之内。
注11——对于每种试样类型,所有圆角的半径都应该相等,误差在1.25mm范围之内。
在某一端面上,两圆角的曲率中心应位于中心线的垂直平分线上,误差在0.2mm范围之内。
注12——试样需提供以下信息(仲裁试验除外):(a)使用上面的偏差;(b)提供足够多的标志以便确定延伸量;(c)使用合适的引伸计以确定屈服强度。
若断裂发生在距夹持装置边沿不足2W处,所确定的拉伸特性不能代表材料的性能。
在验收试样中,如果特性满足了规定的最低要求,就不需要更进一步的试验,但如果它们低于最低要求,则放弃本次试样并重新进行试验。
在楔形夹具背面装有衬垫,它们厚度必须相同并且表面平直、平行。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楔块最好是通过试验机夹头支撑在衬垫整个长度上,这就需要有几种厚度的衬垫在规定的试样厚度范围内使用。
为了能适当的夹紧,每个夹具的整个锯齿面最好都与试样相接触。
楔形夹具的正确对中和合适的衬里如图2。
对于短的试样和复杂材质的试样,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机械加工的试样和特殊夹具,从而保证试样负载尽可能完全沿拉伸轴向均与分布(见5.2.3,,)。
5.2.3 用于夹持有螺纹、台肩的试样及脆性材料的夹具——图3给出了用于带螺纹端部试样夹持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夹持带台肩端部试样的夹具。
这些夹持装置应通过适当润滑的球形座支撑固定到试验机的头部,球形支撑之间距离应尽可能大。
5.2.4 薄板材料的夹具——图5所示为自调节夹具,用于夹持那些无法用普通楔形夹具夹持的薄板材料。
5.2.5 线材的夹具——图5、图6所示的楔形或挽勒式夹具、或平面楔形夹具都可以用于线材的夹持。
尺寸测量装置——千分尺和其他用来测量长度的装置必须准确,而且精确度至少到达到要求测量的最小单位的一半。
引伸计——用于拉伸试验的引伸计应该符合E83中有关这个试验方法工序中规定的级别要求。
引伸计用于测量和验证屈服强度对应的的应变值以及断后延伸率(如果需要)。
5.4.1 标距(测量长度)小于等于试样标距长度的引伸计可以用来确定屈服性能。
对于等截面的试样(如具有全截面的丝材、线材、棒材等),用于确定屈服性能的引伸计的标距不应超过夹具间距离的80%。
测量断后延伸率的引伸计,其标距应该等于所测试样的标距长度。
6 试验试样概述6.1.1 试样尺寸——试验的试样既可以是实际尺寸,也可以是加工后的(如进行图3 用于夹持带螺纹试样的夹持装置图4 用于夹持带台肩试样的夹持装置图5 用于夹持薄板和线材试样的夹持装置图6 线材试验的减速锁装置 图6 线材试验的挽勒式夹具试验材料的产品标准中叙述的那样)。
6.1.2 位置——除非另有规定,试样的轴线应在原始材料内按如下方法定位:6.1.2.1 对于厚度、直径,或板材平面间的距离≤40mm的产品,试样的轴线应该在产品中心处;6.1.2.2 对于厚度、直径,或板材平面间的距离>40mm的产品,试样的轴线应该在产品的中心至表面的中间位置处。
6.1.3 试样加工——不正确的试样制备会导致不满意或者错误的结果。
因此,在准备试样时(特别是加工试样时),要保证最大的精确度和最小的偏差。
6.1.3.1 制备试样的缩断部分应避免冷加工、缺口、刀痕、凹槽、毛刺、粗糙表面或边、过热等其他可能影响对性能测量造成有害影响的因素。
注3——对缩断部分的冲压或剪切可能在边缘产生严重的冷加工或剪切毛刺,应予加工去除。
6.1.3.2 对于长方形试样,其缩断部分的棱和角磨削或研磨后,不应导致试样横截面积值与计算面积值产生很大的差异。
6.1.3.3 对于脆性材料,在标距的末端应该使用大半径的圆弧。
6.1.3.4 试样的横截面积在缩断部分的中间位置应该最小,确保断裂在标距长度之内。
鉴于此原因,在每个试样的缩断部分允许有一定的锥度(下面有详细描述)。
6.1.4 样品表面光洁度——当材料以不同于制造状态的表面条件试验时,试样的表面光洁度应该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注4——对于高强度和低韧性的材料,应该热别注意试样表面光洁度的均匀性和质量,因为这些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一个因素。
平板试样——图1给出了标准平板类型的试样。
这种试样用来试验标称厚度≥5mm的板材、型材和平板材料。
若产品规范允许,其他类型的试样(、和提供的试样)也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