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图

合集下载

描写历史长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历史长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历史长河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历史长河,是一条横贯时空的河流,琳琅满目的故事在这条河流中徐徐展开,留下了无数令人心驰神往的传奇。

以丰富的历史资源为基础,我们可以描绘出许多唯美的句子,更深入地感受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下面是70句描写历史长河的唯美句子,让我们共同体验这久远而迷人的历史之美吧:1. 历史长河如无尽星空,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2. 滔滔长河,汇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决断。

3. 峻岭重叠,历史长河在时光中婉转蜿蜒。

4. 奔腾的岁月,将历史长河推向了浩渺无际的远方。

5. 历史,是一本打开了的书,在长河中轻轻翻动。

6. 历史长河见证了盛衰兴衰,令人百感交集。

7. 历史的洪流卷走了岁月,而流淌的背后是无法磨灭的记忆。

8. 每一粒沙砾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

9. 帝王荣光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彰显出人类的壮丽背影。

10. 时光倒流,历史长河唤起了无尽的记忆碎片。

11.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能听到先贤的低语和叹息。

12. 历史之河纵有波澜壮阔,却无法阻止人类的继续前行。

13. 历史长河上,幸存下来的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

14. 沧海桑田,映照历史长河的不息变迁。

15. 历史长河中的枝蔓相连,生生不息,绵延千古。

16. 光阴荏苒,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滴水都凝聚着时光的记忆。

17. 浩渺的历史长河里,流淌着永恒不变的人性。

18. 历史的灯塔,照亮了前行的路途。

19. 历史长河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

20. 历史长河就如同珍宝,镌刻着人类文明的印记。

21. 追溯历史长河的源头,如同置身于一片神秘的迷雾之中。

22. 只有通过理解历史长河,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

23. 时间之河打破了历史的桎梏,流淌出属于每个人的故事。

24. 历史的温度是用回忆和故事度量的,而长河则是这一切的载体。

25. 古老的历史长河里沉淀着智慧的星火,照亮着未来的道路。

26. 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滴泪水,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划过。

教学课件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03

教学课件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03

北方各族内迁促交融
2.北方各族内迁的概况
内迁的北方各族有氐人、羌 人、匈奴人、羯人、鲜卑人。 后 来部分民族还在中原建立了政权。
古代中原汉族与北方草原游 牧民族之间横亘着一条分界线— —长城。以长城一带为界,北方 草原生活着游牧民族;中原生活 着农耕民族。
北方各族内迁促交融
3.内迁各族与汉族的民族交融
三国归晋促统一
“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晋书·食货志》
西晋建国初期,老百姓安居乐业,赋税较轻。 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与战乱,实现了统一。 在西晋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史称“太康之治”, 这样百姓生活安定的景象持续的时间长吗? “短暂的统一”,从时间轴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晋自280年结 束分裂实现统一到316年西晋灭亡,统一局面仅存在36年。
A.秦朝 B.西晋 C.西汉 D.商朝
2.西晋与秦的相似之处是 ( D )
①短命 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③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④都是篡权夺位建立的朝代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素养检测
3.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
八王之乱促南迁
八王之乱
战乱的主要区域:洛阳一带。 中原人口在战乱中为了生存会怎么办? 中原人口纷纷逃离北方,迁往南方,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人口迁徙高潮。
八王之乱示意图
八王之乱促南迁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时,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在中原人口南迁 的同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内迁。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的民族政策是怎样的呢?
——《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的研究》 材料二: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 死耗太半。

运河历史 重要有图片

运河历史  重要有图片

运河历史运河是人们因政治、经济需要而人工开凿的地表河道。

中国修建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出于战争、运输与增强国力的目的,开始大规模兴建交通设施。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就出现于这一时期。

这期间修筑的运河规模相对较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春秋末期吴国开凿的邗沟和战国时期魏国开凿的鸿沟。

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而鸿沟则沟通了淮河与黄河。

鸿沟位置示意图先秦时期运河示意图两汉、三国时期运河示意图秦朝统一后,为进一步平定岭南,于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

西汉时,因西北用兵需要,又于关中平原开凿漕渠,从而形成了一条由鸿沟、黄河和漕渠组成的东西运河系统。

东汉末年,曹操(155—220)因北征乌桓,开白沟、平虏、泉州三渠,从而又形成了一条由邗沟、汴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连接起来的南北运河系统。

隋永济渠示意图北宋汴渠示意图隋炀帝统治时期(604—617),开通济渠、永济渠,同时拓宽和整修了古代的刊沟及江南运河,构筑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北宋定都开封,以汴渠东通江淮,西通黄河,再由黄河北接永济渠。

开封东北有广济河通今山东半岛,西南有惠民河通豫南,东南有蔡河通淮水支流。

元代时,汴渠已淤成平地,遂先后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从而将隋的南北大运河裁弯取直,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京杭大运河。

战场系列之鸿沟(上)--鸿沟最早是条运粮河和虎牢关相比,鸿沟遭受的战争磨难要少的多,但它的名气却一点也不比虎牢关小。

因为在这里进行过的一场战争,曾经成就了刘邦的汉王朝,也曾让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一步步走向末路。

就因为刘邦和项羽在这里中分了天下,在中国象棋上才有了“楚河”、“汉界”,在人们的心目中,鸿沟才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障碍。

如今走在鸿沟两侧的汉霸二王城上,一低头也许就能发现古代的兵器铜镞、铁镞,站在黄河岸边,一抬头又会很容易地看到那匹仰天长嘶的战马,仿佛又进入到那个左冲右突、互相撕杀的年代。

三山五园全景图说「河湖水系篇」

三山五园全景图说「河湖水系篇」

三⼭五园全景图说「河湖⽔系篇」做最好看的北京视觉历史平台如果说元明两朝缔造了北京中⼼的”城市“,那么清朝对北京发展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营建了西郊的“三⼭五园”。

本期,我们继续讲述《三⼭五园外三营地理全图》中”河湖⽔系“部分。

其中关于“旱河”部分尚属全新的内容,之前没有任何⽂章完整系统地论述过,为此我们还去⾹⼭等地进⾏了实地考察,并与⽂史馆的⽼师进⾏探讨。

本⽂末尾,我们还对之前两集中的⼀些内容进⾏了补充与修正,并提供了所有主要插图的下载链接,权当最后的完美收官。

本⽂8400字需阅读15分钟撰⽂▏眉有⼀点风编辑▏阿嚏校核▏橙⼦【参考书⽬】1、《北平历史地理》(侯仁之)2、《三⼭五园》(段柄仁)3、《建筑世家样式雷》(张宝章)4、《圆明园》(张超)5、《清史三百年》(戴逸)【引⽤插图⽬录】1、《三⼭五园外三营地理全图》2、《圆明园原貌平⾯图》3、《圆明园四⼗景图咏》4、《1894年北京城及近郊区县地图》5、《北平市城郊地图》(1947年)【本⽂⽬录】⼀、旱河体系⼆、河湖⽔系三、结语附录⼀、修正补充1、关于“堆拨房”的补充2、关于“镶”之修正3、关于“圆明园护军营”修正附录⼆、⾼清插图下载概述北京西部⼭区的河湖⽔⽹,⾃古以来就是这⽚⼟地的⽣存命脉,它滋养着青⼭、灌溉着农⽥、养育着世代居住于此的“北京⼈”。

元定都北京以后,这⽚⽔系⼜成为整个北京城⽣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并历经元、明、清、民国,直⾄今天。

京西⽔系全图,改⾃《三⼭五园外三营地理全图》全图以上为西,下为东左为南,右为北我们将《三⼭五园外三营地理全图》(以下简称“全图”)稍作加⼯,突出了图中的“河流湖泊”部分,其中“蓝⾊”代表常年存在的⽔域,“黄⾊”代表“旱河”部分,两者共同组成了北京城西部⼭区的“河⽹⽔系”。

⽽我们的⽂章也以图中这两种颜⾊的“⽔”作为架构,顺序展开.....⼀、旱河体系1-1要不是这幅“全图”,我想我不会去关注“旱河”这个词汇,⽽待我了解了它的来龙去脉,才知道对于整个京西⽔域它⼜是如此的⾄关重要。

运河历史重要有图片

运河历史重要有图片

运河历史运河是人们因政治、经济需要而人工开凿的地表河道。

中国修建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出于战争、运输与增强国力的目的,开始大规模兴建交通设施。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就出现于这一时期。

这期间修筑的运河规模相对较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春秋末期吴国开凿的邗沟和战国时期魏国开凿的鸿沟。

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而鸿沟则沟通了淮河与黄河。

鸿沟位置示意图先秦时期运河示意图两汉、三国时期运河示意图秦朝统一后,为进一步平定岭南,于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

西汉时,因西北用兵需要,又于关中平原开凿漕渠,从而形成了一条由鸿沟、黄河和漕渠组成的东西运河系统。

东汉末年,曹操(155—220)因北征乌桓,开白沟、平虏、泉州三渠,从而又形成了一条由邗沟、汴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连接起来的南北运河系统。

隋永济渠示意图北宋汴渠示意图隋炀帝统治时期(604—617),开通济渠、永济渠,同时拓宽和整修了古代的刊沟及江南运河,构筑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北宋定都开封,以汴渠东通江淮,西通黄河,再由黄河北接永济渠。

开封东北有广济河通今山东半岛,西南有惠民河通豫南,东南有蔡河通淮水支流。

元代时,汴渠已淤成平地,遂先后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从而将隋的南北大运河裁弯取直,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京杭大运河。

战场系列之鸿沟(上)--鸿沟最早是条运粮河和虎牢关相比,鸿沟遭受的战争磨难要少的多,但它的名气却一点也不比虎牢关小。

因为在这里进行过的一场战争,曾经成就了刘邦的汉王朝,也曾让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一步步走向末路。

就因为刘邦和项羽在这里中分了天下,在中国象棋上才有了“楚河”、“汉界”,在人们的心目中,鸿沟才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障碍。

如今走在鸿沟两侧的汉霸二王城上,一低头也许就能发现古代的兵器铜镞、铁镞,站在黄河岸边,一抬头又会很容易地看到那匹仰天长嘶的战马,仿佛又进入到那个左冲右突、互相撕杀的年代。

初中历史知识中国古代朝代演进示意图和历史大事记素材

初中历史知识中国古代朝代演进示意图和历史大事记素材

中国历史朝代演进图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约73万年前:北京直立人,已经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有部分学者认为北京直立人与中国现代人类并无连续演化关系。

公元2万~1万年前:山顶洞人约5万年~5千多年前:长滨文化新石器时代前7500年前:彭头山文化,最早出现稻谷的中国史前文化。

前7000年前:裴李岗文化前6000年前:磁山文化前3000年前:龙山文化(黑陶文化)7,000年前-5000年前:大坌坑文化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圆山文化青铜时代约1800至500年前:十三行文化2000年前到400年前:番仔园文化夏商周夏朝约前2029年:禹建立夏朝。

约前1950年:夏王少康消灭有穷国,中兴夏朝。

约前1559年:商汤于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夏朝灭亡。

商朝约前1320年:商王于盘庚时把都城自奄迁殷,甲骨文和金文得到发展。

前1264年:商王武丁分封他的叔父蔓叔于邓国。

前1147年:商王武乙继位,与巫术作斗争,实行礼制改良。

前1046年: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击败商王帝辛的军队,商朝灭亡。

西周前899年:周懿王元年,郑国的天亮了两次(发生了日食)。

前842年:都城发生平民暴动,周厉王逃离至彘。

前841年:召穆公、周定公共同行政(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政),号称共和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周平王继位。

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至雒邑。

春秋春秋前722年:郑庄公平定共叔段之乱。

时为鲁隐公元年,史书《春秋》编年始于此。

前720年:周平王、郑庄公互派儿子为人质,周天子地位大为降低。

前707年:周桓王率诸侯军队伐郑,被郑庄公打败且肩膀中箭,诸侯争霸时代开始。

前704年:楚武王熊通称王,为诸侯称王之始。

流淌的历史长河河中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

流淌的历史长河河中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

流淌的历史长河河中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流淌的历史长河中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篇一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河,弯弯曲曲地流淌着,里面藏着数不清的故事和风景。

这河啊,可不像咱们小区里那平静的人工湖,它波澜壮阔,有平静的时候,也有汹涌澎湃的时候,每一段都像是一幅独特的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我记得小时候,我对历史的认识就像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那时候,历史对我来说就是电视里那些穿着古装、梳着奇怪发型的人在打来打去。

就像看武侠片似的,我只关心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最后打赢了。

比如说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我就觉得刘备肯定是大好人,曹操就是大坏蛋,为啥呢?因为刘备老是哭哭啼啼的,看起来很可怜,曹操呢,总是一脸奸诈的样子。

现在想想,我当时的想法可真是太幼稚了,这就像只看一个人的外表就判断他的好坏一样不靠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在课本里、在课外书上接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这时候,我才发现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每翻开一页都可能发现惊喜。

我读到了古埃及的金字塔,那金字塔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那么多巨大的石块,在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机械工具,埃及人是怎么一块一块垒起来的呢?我就想啊,也许是外星人帮忙的吧,哈哈,这当然是我自己瞎想的。

不过这也说明了金字塔的神秘,它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闪耀着。

再说说咱们中国的历史吧,那更是丰富多彩。

从古老的夏朝开始,就像是历史长河的源头,虽然我们对夏朝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但就这么一个模糊的起点,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好奇。

然后是商朝,那时候的甲骨文就像一群神秘的小符号,它们记录着古人的生活、思想,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通往古代的大门。

我在想,创造甲骨文的那些人,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是不是就像我们现在发明新的表情包一样,充满了创意和乐趣?还有唐朝,那可是历史长河中的盛世。

我一想到唐朝,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幅热闹的画面:长安城里,大街小巷都是人,有穿着华丽丝绸衣服的商人,有背着行囊的旅行者,还有各种肤色、各种口音的外国人。

从夏朝到清朝历史版图演变

从夏朝到清朝历史版图演变

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的艰苦卓绝:从历史地图看中国疆域扩张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山西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开封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京津冀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山东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安阳),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郑、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刘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张到了东方。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郑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