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前沿技术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信费用 更 加便宜 :G 构建在 现 有网络 基础 上融合 多 种新 的无线 技 7通 4是 术 的新一 代 的无 线网络 , 不需 要运 营商 完全 重建 一套 系统, 在成 本 方面优 势大
于 3 G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4 的 网 络体 系结 构 G 移 动通信 从第 二代 向第三代 演进 使得核 心网 由电路交 换转变 为分组交 换, 进一 步 的要求 是使 核心 网独 立于 接入 技术 。分组交 换 的技术 有 A M和 I , T P等 综合 当前 的发展 趋 势 以及 I 技术 的特 点 ,P 认为 是下 一代移 动通信 最 适合 P I被 的网络层技术, 统一的 I P核心网将使不同的无线和有线接入技术实现互联融 合 。第 四代移 动 通信 的 网络 结构 如 下 图 1所示 : 核 ,i 网络不 是专 门用 作移 动通 信, 5e , 而是作 为一 种统 一 的网络, 支持 有 线 及 无线 的接 入, 它就 像 具有 移动 管理 功能 的 固定 网络, 其接入 点可 以是 有线 或 无 线 。无线 接 入 点可 以是 蜂窝 系统 的基 站 , 线局 域 网或 者 自组 网等 。对 于 无 公用 电话 网和 未实 现全 I P的 3 G网络 等 则通 过特 定 的网 关连 接 。另外 , 点 热 通信 速 率和 容量 的 需要或 网络 铺设 重 叠将使 得整 个 网络呈 现广 域 网、局域 网 等互联 、综合和重 叠的现象 。 未来 的 网络系 统构 架 如 图 2所示 其 中, P核心 网络 不是 专 门用作 移动 I 通信, 而是 作为 一种统 一 的网络, 支持 有线 及无线 的接入, 它就 像具 有移动管 理 功 能的 固定 网络 , 其接 入 点可 以是 有线 的或 无 线 的 。各 种针 对 不 同业务 的接 入系 统通 过多 媒体 接入 系统 连接 到基 于 I P的核 心 网 中, 成一 个 公共 的、灵 形 活 的、可 扩展 的平 台, 图 2所 示 。基于 I 如 P技 术 的网络 架构 使 得用户 在 3 、 G 4 、WL N、 固定 网之 间无 缝 漫游 可 以实现 。 G A 4 4 网 络 中的 关 键技 术 G 第 四代移 动通信 技术将 以几项 突破 性技术 为基 础, 由于利 用 了几项不 同的 技术 , 以无 线频 率 的使 用 相 比较于 第 二代 和第 三代 系 统要 有效 得 多 。据 估 所 计, 这种 有效 性可 以让更 多 的人 使用 与以前 相 同数量 的无线频 谱却 能发挥更 大 的效用 , 而且 速度 非常 快 。4 G中将会 应 用到 的下 面几 项 关键技 术有 待 于进 一 步 的研 究 和 解 决 。 4 1正 交频 分 复用 (F M技 术 . OD ) 在 高频段 进 行 高速移 动 通信 , 面 临严重 的 频率 选择 性衰 落 。为 了提高 将 信 号性 能, 我们 需要 研 究和 发展 智 能调 制和 解 调技 术, 来有 效抑 制这 种衰 落 。 OD F M是 一种 无 线 环境 下 的高速 传 输技 术 。无 线信 道 的频率 响 应 曲线大 多 是非平 坦的, 该技术 的主 要思想 就是在 频域 内将给 定信 道分成 许多正 交子 而 信 道, 在每 个 子信道 上 使用 一个 子载波 进 行调 制, 并且 各 子载波 并行 传输 。这 样 , 个子 信道 是相 对平 坦 的, 每 即使 总 的信道 是非 平坦 的 。同时在 每个子 信道 上进 行 的是 窄带传 输 , 号带 宽小 于信 道 的相应 带 宽, 信 因此就可 以大 大消 除信 号波 形 间的干 扰 。 由于 O D F M技术 能够 克服 D C M 在 支 持高速 率数 据传 输 S DA 时符号 间干扰 增大 的 问题, 并且有 频谱效 率高 , 硬件 实施 简单等优 点, 因此ODI F ̄ 被看 作 是第 四代 移 动通 信 系统 中 的核 心技 术 。O D F M技 术 的主要 的技 术难 点 是系 统 中的频 率和 时 间同步 , 基于 导频 符号 辅助 的信 道估计 , 峰平 比 问题 和多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与进展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一章:引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对通信质量和速度要求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
相对于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4G在速度、容量、稳定性、覆盖范围和业务应用等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
本文将对4G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章:4G技术的基本特点1.高速率4G的传输速率显著提升,最高可达数百兆比特每秒,是3G的十倍以上,具备大流量高速传输的能力。
4G技术采用OFDMA技术、MIMO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等一系列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支持更大的载波数量和更宽的频带宽度。
2.低时延4G技术在通信过程中的延迟相比3G得到大幅降低,实现几毫秒的时延,比如在视频通话中,用户的动作和语音可以更加流畅自然。
这是满足实时通信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地支持更多数字内容、在线娱乐和云计算等服务。
3.高容量4G技术中,每个基站的同时连接用户数量大幅提高,支持更多的应用和服务接入,使得网络容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可以更好地应对海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4.广覆盖4G技术中,无线信号更强、穿透力更强,有效解决了3G网络中在室内及金属干扰下信号覆盖和质量问题,覆盖范围大幅提升。
5.支持三种传输方式4G技术支持IP网络、Circuit Switched网络和PS data网络的协同工作,可以支持多种业务和语音传输方式,具备了更高的通信可靠性,支持业务多样化和质量上乘。
第三章:4G技术的应用1. 移动宽带4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广覆盖性质以及大容量,可以满足人们对移动宽带网络高速率、低时延和高质量的需求,可以更好地支持高清视频、在线游戏、在线音乐等海量数据及多媒体应用2. 云计算随着云计算的成熟和大众化,人们需要一种满足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网络环境来支持云计算服务。
4G技术正好具备这些优异的性能指标,因此在云计算应用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物联网物联网的兴起,使大量物理设备和智能设备网络化,4G技术具备低时延、广覆盖、低成本、长寿命及容易升级等优势,使其成为物联网部署的重要技术手段。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被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它是一种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LTE标准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移动数据需求和更高的用户体验要求。
LTE的主要特点包括:
1. 高速数据传输:LTE可以提供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支持下行速度高达100 Mbps以上和上行速度高达50 Mbps以上,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下载和上传数据,实现高清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和其他高带宽应用。
2. 较低的延迟:LTE的延迟较低,通常在几十毫秒范围内。
这对于实时应用,如互动游戏、视频通话和远程控制等非常重要,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 高效的频谱利用:LTE采用了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可用的频谱资源,提供更大的容量和更好的网络性能。
4. 平滑升级路径:LTE是向下兼容的,可以与现有的2G和3G网络进行平滑过渡,同时也为未来的技术演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LTE的进一步发展演变为LTE-Advanced(LTE-A)和LTE-Advanced Pro(LTE-A Pro)等更高级别的技术标准。
LTE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许多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都采用了LTE标准,为用户提供更快速、可靠的无线通信服务。
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电科五班
4G的定义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指标:1、数据速率从2Mb/s提 高到100Mb/s,移动速率从步行到车速以上。2、支持高速数 据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宽带局域网应能与B-ISDN 和ATM兼容,实现宽带多媒体通信,形成综合宽带通信网。3、 对全速移动用户能够提供150Mb/s的高质量影像等多媒体业 务。
2020/9/16
•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与目前的IPv4提供相同的QoS,但 是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优点来自于 IPv6报头中新增加的字段“流标志”。有了这个20位长的 字段,在传输过程中,中国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 任何IP地址流。尽管对这个流标志的准确应用还没有制定出 有关标准,但将来它用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简称 SDR),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 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 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 带处理等。即整个无线电台从高频、中频、基带直到 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完成。
OPDM
• (1)频谱利用率很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 一倍。这一点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无线环境中很重要。 OFDM信号的相邻子载波相互重叠,从理论上讲其 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Nyquist极限。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1. 介绍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相继出现。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4G)是当前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一。
本文将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
2. 4G的特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相较于前几代的技术标准,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进和突破。
以下是4G的一些主要特点:2.1 高速数据传输4G技术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速互联网访问的需求。
该技术标准可以提供更快的下载和上传速度,让用户能够更快地完成各种在线任务,如观看高清视频、进行高清语音通话等。
2.2 大容量网络4G技术支持更高的网络容量,能够同时连接更多的用户和设备。
这使得4G网络能够应对日益增长的用户数和设备数,并提供稳定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2.3 低延迟传输4G技术标准采用了更先进的传输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网络延迟。
这对于实时应用非常重要,如在线游戏、高清视频会议等。
低延迟传输确保了用户在使用这些应用时的流畅体验。
2.4 更好的覆盖范围相较于前几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4G技术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覆盖范围。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更远的地方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4G的应用4G技术的广泛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以下是4G应用的一些示例:3.1 移动互联网4G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网络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更加便利和强大。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各类互联网服务,如社交媒体、在线购物等。
3.2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形成智能化的网络。
4G 技术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网络传输,为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3.3 车联网4G技术在车联网领域的应用广泛,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传输。
这些功能可以提升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改善交通状况,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我国移动通信系统已由3g迈向了4g。
4g不仅集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优点,而且其在通信网络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文章从4g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最后对其今后的发展趋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无线接入中图分类号:tn929.5引言移动通信就是指在进行通信的双方最起码有一方是在进行移动式的信息交换。
发展至今,移动通信总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也被称为1g,其主要利用的是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其只能进行区域性的移动通信,对于长途漫游式的移动通信不能实现;第二代也被称为2g,其主要利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技术及码分多址技术,与第一代通信系统比较,其移动通信的性能得到了增强;第三代被称为3g,同时也被称为imt-2000,其主要利用的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其不仅能提供前两代所能提供的通信业务,而且其还能提供很多宽带信息业务,比如说数据传输或是图像传输等,并且其传输速度可达到每秒2mbit,宽带容量也可超过5mhz。
1.4g的概念及其技术特点1.1 4g的概念所谓4g就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它可将很多多媒体信息通过宽频进行传输,因此它也被叫作“多媒体移动通信”[1]。
运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使用用户数不断增加,而且其还能实现多媒体的传输,同时还能保证通信品质。
总体来说,第四代移动通信具有用户数庞大、高通信品质及高传输速度等优势。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三代通信系统相比,其在业务、功能及频带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被看作是宽带接入或是分布式网络。
其数据传输能力具有非对称性,而且其传输速率高于每秒2mbit。
它不仅涵盖了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而且其还包括互操作的广播网络。
目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还只是个概念,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不断向前发展。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一、4G的概念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比较3G来分析,4G通信技术更完善设备的装置,以及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与价值。
第四代移动通信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比,将在技术和应用上有质的飞跃。
4G将适合所有的移动通信用户,最终实现商业无线网络、局域网、蓝牙、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的无缝衔接并相互兼容。
4G移动通信的应用广泛,例如应用到小区、交通、互联网等上面。
二、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特点1、高速的传输速度4G移动通信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明显高于3G移动通信技术,以20Mbbit/s 的速度上传,以100Mbbit/s的速度下载,能够及时、迅速的传输海量信息,相比于3G移动通信技术每秒2Mbbit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2、高度的智能化网络设备的智能化优化设计,能够使信息适应不同的传输需求,即便是在复杂的多信道传输条件下仍能够准确、及时的发送信息和接收信号。
这是许多传统的通信技术甚至是现今应用仍然非常广泛的3G移动通信技术都是无法匹敌的。
3、超强的兼容性能4G移动通信技术兼容性能超强。
在全球范围内都能够实现紧密连接,无缝化服务,如:漫游无缝化,接口全开放等功能。
4、全面的覆盖性能4G移动通信技术的覆盖性能之强是其他通信技术不能匹敌的。
它能够在DSL都无法覆盖的区域实现信号的全面覆盖。
即便是信号不强的野外区域它也能够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
5、优质的多媒体通信4G移动通信技术以OFDM为核心,可以在杂波干扰的情况下仍旧正常传输信息,这样就方便了语音、影像的传播,数据、图画等也能有效的传递。
IP网络上的语音通话功能、手机高分辨率的观影感受等都可以通过4G移动通信技术得以实现。
三、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1、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它满足了高信元速率、高传输质量、高数据传输速率等需求。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作模式。
其中,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4G 技术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就是网络速度的大幅提升。
在 3G 时代,我们虽然能够通过手机上网,但加载图片、观看视频等操作常常需要漫长的等待,而 4G 则让这一切变得迅速而流畅。
无论是浏览网页、下载文件还是在线观看高清视频,都能在瞬间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效率。
这种高速的网络连接为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社交软件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交流,语音通话、视频聊天变得普及且稳定,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保持紧密的联系,仿佛他们就在身边。
在线购物也因 4G 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浏览商品详情,查看高清图片和视频介绍,甚至进行实时的直播购物。
这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为商家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教育领域,4G 技术催生了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观看教学视频、参加在线课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便捷。
对于工作来说,4G 让移动办公成为可能。
人们不再受限于办公室的固定位置,通过手机就能处理邮件、查阅文档、参加视频会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远程办公和灵活就业创造了条件。
4G 技术的普及还推动了智能交通的发展。
实时导航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和迅速地提供路况信息,帮助驾驶者选择最佳路线,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车辆的远程监控和诊断也变得更加便捷,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医疗领域,远程医疗服务借助 4G 技术得以实现。
医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医疗支持。
然而,4G 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其推广初期,网络覆盖的不完善导致一些地区信号不稳定,影响了用户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gh
New Elements of Systems Beyond IMT-2000 Enhanced IMT-2000 Mobile Access
Digital broadcasting
Digital sattelite broadcasting Terrestrial digital broadcasting
满足QoS要求的宽带无线链路(PHY/MAC) : HSPRT
~100 Kbps 1-10 Mbps 自适应速率,可靠的无线链路,QoS要求
弹性的系统容量
高端应用带宽可能突破 1Gbps
更低的费用
将多种无线技术整合为单一的IP网络
统一的移动协议结构,开放的网络应用接口
新的组网模式
低成本的结构
实用的移动信息服务
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前沿技术
报告人:罗永强 2003.09.19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内容提要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4G的提出 4G的关键技术 课题研究方向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1974年Bell 1974 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移动通信概念 Bell
蜂窝小区系统设计解决大容量需求与有限频谱资源的矛盾
UMTS ++ UMTS GPRS/EDGE GSM
Satellite S-UMTS Broadband
Satellite/HAPS Broadcasting
DVB-S DVB-T DAB
Broadband W-LAN Bluetooth Personal DECT Area Networks IR Body LANs
网络浏览、增值服务(如金融、保险、教育等)
更灵活的网络 新的服务
B3G/4G的前沿技术与当前研究热点
宽带无线链路: HSPRT,OFDM+CDMA , 端到端的QoS控制:多级ARQ 软件无线电技术:宽带/多通道/多模式 智能天线技术:自适应天线阵/MIMO 空时传输编码分集 IP网空中接口的优化设计,分层切换: PDMA 动态非对称上下行链路:TC,动态频谱分配DSA 定位与AAA技术
OFDM Bad Good (Guard Time) Fair Good (Frequency Div.)
CDM Good Fair (Tough RAKE) Good Good (Multipath Div.)
B3G/4G的前沿技术
Multi-Level ARQ
多级NACK反馈. 优化无线资源利用.
Broadband WFA MBS 60 MWS
Indoor
Local Area Networks
xMDS
MBS 40
Cellular
Quasi-Cellular
Wireless Local Loop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提出
Mobility
Systems beyond IMT-2000
Capabilities
Welcome to the Wireless World!
报告结束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 意见与建议!
NACK(1) : perfectly insufficient NACK(2) : mediumly insufficient NACK(3) : slightly insufficient
发送数据包 接收质量 反馈
1
2
2
3
4
5
55ຫໍສະໝຸດ 6AN(3)
A
A
A
N(1) N(3)
A
N(2)
A:ACK
N(x):NACK(x)
近期计划开展的工作
更高速率的无线传输技术研究
High Speed Packet Radio Transmission OFCDM
端到端的宽带无线链路的QoS控制
Multi-Lever ARQ+FEC
多种异构网络之间基于IPv6的整合
Cellular+WLAN网络的无缝接口与AAA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个人化服务
IMT2000的演进
北美 欧洲
IS-95A
IS-95B
IS-95C
cdma2000
GSM TDMA
GSM+ GPRS,HSCSD
GSM++ EDGE
WCDMA GSM增强数据率 增强数据率
普通分组数据业务
高速电路交换数据
IMT2000的发展和超越
第一阶段(3G Enhancement)
Medium
Enhancement
Low
Nomadic / Local area wireless access
1 10 Peak Useful Data Rate
100 1000 Communication speed (Mbit/s) denotes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ystems via networks or the like, which allows flexible use in any environments without making users aware of constituent systems.
B3G/4G的前沿技术
HSPRT
设计目标
Issues
频段 带宽 复用技术 交换方式 小区划分 数据速率
Target
2 GHz 3 ~ 5 GHz 5 / 10 / 20 MHz (DL) Asymmetric Band / Carrier FDD/FDMA : Macro/Micro Cell FDD/Distributed Freq-Hopping OFDMA (Macro/Micro) Packet Data Macro/Micro & Hot Spots 100Mbps at 60Km/h QPSK / 16QAM / 64QAM / 256QAM/Turbo Code
1980s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1980s
美国AMPS、北欧NMT、日本NAMTS、英国TACS 模拟传输,话音业务,FM调制 多址方式:FDMA 大量不兼容制式并存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1990s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GSM、IS-54、PDC、IS-95(N-CDMA或称cdmaOne) 数字传输,话音业务与传真等低速率数据业务 多址方式:TDMA( GSM )、CDMA(IS-95) 微蜂窝小区结构,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新的调制方式GMSK、QPSK等 标准化提高
[1] 曹淑敏,超3G的研究进展,中兴通讯技术第43期,2002年10月 [2] 王咏 刘建业等,解析超3G网络架构,通信产业报,2003年02月25日 [3] 孙立新,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未来的发展,通信世界,2003年6月 [4] 刘海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初探,通信世界,2003年2月 [5] WSI Book of Visions 2001<DRAFT> [6] [7] [8] [9] [10] [11]
B3G/4G的前沿技术
OFCDM
Item Frequency Reuse High Rate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 Multi-Rate Service Diversity Utilization
TDM Bad Bad (Tough EQL) Bad Bad (Tough EQL)
All -IPv6 -based
更高速率的空中接口,移动Internet接入,更先进的多媒体应用 个性化服务 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便捷的接入技术 更有效的频谱利用率 自适应网络优化配置/可重新配置能力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提出
——未来无线应用的总体框架 Wireless IP Society 4th Generation
制式标准仍然不统一,标准间不兼容 核心网络不基于IPv6,无法实现全球漫游 不支持高速流媒体业务 不支持与WLAN、FWA、PAN的互联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提出
——未来的无线应用
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 供无缝的无线服务与应用 在任何地方宽带接入互联网:提供Real-time video、VoD、 VoIP、MMS、Virtual Reality、Tele-conference、Internet browser、Audio/Video mail、chatting、Interactive game等 多媒体业务 提供增值业务如银行转帐、移动支付、股票交易、信用 卡、保险、教育等 提供信息通信之外的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 综合功能与服务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2000s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UMTS/IMT-2000:WCDMA、cdma2000、TD-SCDMA : 、 、 数字传输,移动多媒体业务、多速率、多种QoS 要求 数字传输,移动多媒体业务、多速率、多种 多址方式: 多址方式:CDMA为主 为主 高速率: 室内或静止( 高速率: 室内或静止(<10 km/h): 2.048 Mbps; ) ; 市内( 384 kbps; 市内(60 km/h): ) ; 郊区( 144 kbps; 郊区(200 km/h): ) 微蜂窝结构, 自适应调制, 微蜂窝结构,QPSK/自适应调制,分组交换(IPv4) 自适应调制 分组交换( )
标准化进一步提高
2.5G标准: GSM 对应的 标准: 对应的GPRS/EDGE 标准 IS95 对应的 对应的CDMA1X
ITU定义的IMT-2000目标
多媒体能力 多速率和高级业务(2Mb/s) 多速率和高级业务 固定网的质量 智能化功能 更简单的蜂窝结构 容易进行信道规划和管理 大容量:>60路话 小区 路话/小区 大容量 路话 小区/MHz 低的发射功率 室外<300mw,室内 室内<20mW 室外 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