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05年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及其分析(精)

2005年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及其分析(精)

2005年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及其分析2005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8起,严重事故255起,共死亡301人,受伤293人,直接经济损失6964.69万元。

在274起事故中,发生锅炉、气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下称承压类设备)事故133起,死亡94人,受伤211人,直接经济损失4065.64万元(其中“土锅炉”事故18起,死亡7人,受伤34人,直接经济损失144.41万元);发生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机电类设备)事故141起,死亡207人,受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2899.05万元(其中房屋和市政起重机械事故58起,死亡114人,受伤16人,直接经济损失209.60万元)。

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87;特种设备事故万台死亡人数0.97。

与2004年相比,特种设备事故总起数减少7%,其中:特大事故持平,重大事故增加13%,严重事故减少8%。

死亡人数增加1%,受伤人数减少31%,直接经济损失增加53%。

按设备类别同比,锅炉、土锅炉、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房屋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起数明显减少;客运索道事故得到了遏制;压力容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事故起数有所增加,特别是电梯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同比增加91%。

上述事故中,已处理结案或由其他行政部门处理结案179起,结案率为65.3%。

其中:特大事故1起,结案率为100%;重大事故8起,结案率为44.4;严重事故170起,结案率为66.7%。

〔各省(区、市)事故发生情况〕一、事故分布情况─—特大事故1起,发生于云南;─—重大事故14起,其中:河南3起,广东、安徽各2起,河北、山西、辽宁、上海、山东、云南、新疆各1起;─—严重事故226起,其中:北京2起,天津8起,河北5起,山西3起,内蒙古3起,辽宁18起,吉林4起,黑龙江10起,上海15起,江苏20起,浙江12起,安徽省9起,福建7起,山东5起,河南11起,湖北4起,湖南5起,广东23起,广西8起,海南1起,重庆17起,四川5起,贵州2起,云南8起,西藏1起,陕西3起,甘肃6起,宁夏5起,新疆6起。

山东海明化工“318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山东海明化工“318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山东海明化工“318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范文2022年3月18日9时47分,位于滨州市沾化区的山东海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明化工”)双氧水装置氢化塔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8.2万元。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迅速派员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督导事故调查,研究防范措施。

郭树清省长、于晓明副省长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抢救受伤人员,立即组织事故调查,迅速查明原因,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省安监局李世瑛局长立即安排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指导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和调查工作。

滨州市委、市政府及沾化区委、区政府立即启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积极救治伤员,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3月18日,滨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安监局、监察局、公安局、总工会、经信委、质监局、人社局和沾化区政府有关人员组成的海明化工“3.18”较大爆炸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同时邀请滨州市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了特种设备、化工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3月2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向省政府下达《关于对滨州市海明化工有限公司“3.18”爆炸较大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的函》(安委办函[2022]24号)后,省政府成立了由省有关部门以及滨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山东海明化工有限公司“318”较大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在滨州市前期调查基础上,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同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海明化工现有职工400余人,占地480余亩,现有10万吨/年双氧水等9套生产装置。

2021年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2021年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目录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3二: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4三: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6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蕴藏库11.23 爆燃事故8五: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10六: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12七;制度不全操纵不当引发爆燃事故“.9.28”燃爆事故15八: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16九: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17十: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1十一:某化工厂动火办法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24第二章:爆炸事故26一: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6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27三:山东博康年夜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28四:年夜庆石油化工总厂.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阐发29五: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别离储气箱爆炸33六: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34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36八: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39九: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41十: 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43第三章:中毒事故44一; 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44二: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48三: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49四; 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51五: 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52六:苯中毒事故案例57七:制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59八: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阐发60九:二氧化硫中毒事故案例62十: 河南濮阳中原年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年夜中毒窒息事故66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一: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6月16日16时30分左右,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黄原胶技改项目提取岗位一台离心机在由生产厂家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国奕进行检修完毕,试车过程中产生闪爆,并引起火灾,造成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

201508英国某己内酰胺公司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1508英国某己内酰胺公司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英国某己内酰胺公司爆炸事故调查报告1974年6月1日16时许,英国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厂内28人死亡,36人受伤,厂外53人受伤。

损失达2.544亿美元。

一、工厂及生产过程简介英国傅立克斯镇某己内酰胺公司,位于英格兰中东部,占地约242811m2,员工约550人。

该公司为一以生产己内酰胺和硫酸铵肥料为主的工厂,且为英国仅有的一家“尼龙6”原料制造厂。

该厂成立于1964年,1967年完成第一套以酚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为2万t/a。

该装置生产后不久即开始筹建第二套年产量为5万t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并以环己烷为原料,采用磷酸羟胺法,于1972年另建新车间开始该套装置的生产。

该公司主要生产车间有合成氨、发烟硫酸制造、空分、胺制造、氢制造。

环己烷车间包含了一串联式的6座氧化反应槽,以环己烷为原料制成己内酰胺。

其制造过程中,首先将环己烷在6个串联的氧化反应槽中,以辛酸盐(caprylic acid)为触媒,经空气氧化成环己酮和环己醇,再转变成己内酰胺。

反应后液体的成分是:94%(mol)的环己烷;6%(mol)的含有环己酮和环己醇及别的一些副产物。

正常情况下,此为液相反应温度。

温度为155度,压力为0.86MPa。

6座氧化反应槽以串联形式排列,氧化反应槽外壳为1.27cm厚的碳钢,以0.32cm厚的不锈钢为内衬。

为使前一氧化反应槽内氧化不完全的环己烷在下一氧化反应槽内继续氧化,两座氧化反应槽之间装设有72cm的溢流管,并用伸缩接头相连接,以防胀缩所产生的问题。

前后两座氧化槽之间有18cm的高度差,以使氧化反应槽内的液体可以凭自身重力流向下一氧化反应槽。

氧化反应槽内的空气和触媒都自槽顶以管子直接通入槽底。

槽内充满着高度约与溢流管同高的环己烷。

液面上端的气相则充满着环己烷、氮气和反应所残余的氧气。

气体可由氧化反应槽顶部的排气管排出后依次经过热交换器、冷却洗涤塔、吸收塔,最后至废气燃烧塔。

环己烷蒸气流经冷却洗涤塔和吸收塔时,被冷凝回收再利用。

2024年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三篇)

2024年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三篇)

2024年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xx年3月21日晚21时,鲁西化工集团第三化肥厂尿素合成塔又出现恶性事故,虽然事故原因有待调查,但事故发生之后,各尿素生产企业引起了高度重视,强化了尿素塔的安全运行管理,以期避免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

笔者结合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万t/a尿素合成装置谈一下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理。

一、设备结构与参数1.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合成工艺中尿素合成塔是6万t/a尿素的关键设备,经过改造已突破15万t,该设备内衬是由公称尺寸8mm厚的316L尿素级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壁是一高压筒体保护承压,其内有3块旋流板及多孔板或球帽型塔盘若干分成反应区,原料液氨、二氧化碳和氨基甲酸铵从塔底进入,由于它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介质的条件下使用,如使用不当,极易损坏衬里,造成泄漏。

2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压力:21.56MPa工作压力:19.6MPa试验压力:26.95MPa容器类别:Ⅲ设计温度:190℃工作温度:188±2℃容积:23m3公称尺寸:φ1200mm×21565mm二、安全运行管理小氮肥行业尿素装置大都在“七五”前后建设起来的,尿素合成塔运行周期在xx年左右,有的已经运行xx年,在安全运行管理方面也积累摸索了一些经验(也可以说有些是教训),合成塔的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会降低的使用寿命,造成较快的腐蚀损坏。

1.开停车管理塔内的升温升压、降温降压速度要缓慢。

在开车时,塔内温度小于100℃时,升温速率应为6~8℃/h,塔内温度大于100℃时,升温速率应不大于12℃/h,外壁温度由常温突升时每小时不得超过50℃;在停车时,塔内温度大于100℃时,降温速率不大于30℃/h,塔内温度小于100℃时,降温速率应在8~10℃/h,短停封塔时间不得超过24h,如果超过24h或塔内压力低于12MPa时应作排塔处理。

2.定期监测管理(1)对合成塔检漏蒸汽的监测是发现衬里是否损坏的重要手段,每班应对各检漏管内的冷凝液进行酚酞滴定测试,如发现红或微红,应及时查找原因,其氨含量应小于0.01%(m/m),当大于0.1%时,应停车排放。

3 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3 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3 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05年3月21日21时20分左右,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发生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

本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32人受伤,截至3月28日直接经济损失约780万元。

3月22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济南市安监局牵头,市质监局、监察局、总工会、公安局、平阴县人民政府等部门参加的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3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山东省安泰化工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济南石油化工设计院和明水化肥厂等单位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经过2005年3月21日,中班接班后生产稳定,合成氨生产能力17.5机,尿素正常负荷0.75MPa。

21时20分左右,尿素合成塔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

整个尿素车间主框架燃起大火,由十个筒节组成的尿塔塔体断为三段,由上而下第十节在原地与基础连接,第九节向西南方向打入框架二楼楼梯方向,第一节至八节整体向东北方向飞出约86m,落至造气车间前,将外管架上的部分蒸汽、软水、提氢等管道砸断,坠入地下七、八米深。

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使尿素车间主框架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摧毁了生产厂区内的大部分门窗玻璃。

当班调度员在铜洗岗位听到爆炸声后,意识到发生了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用对讲机向值班长下达了紧急停车指令。

并赶到大压缩机岗位,要求停压缩机时不准开近路和放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在确认压缩机全部停机后,又通知总配电室电工拉闸停罗茨鼓风机。

此时,供气值班长汇报造气炉均已安全停炉,并封死了气柜进出口水封,断开尿素配电室的电源。

在全厂停车结束后,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领导组织人员到尿素车间主框架进行救援和灭火。

21时50分左右,尿素车间主框架火势得到控制。

22时左右,厂防化连协助消防队将大火彻底熄灭,由于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制订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在日常定期演练,事故发生时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避免了事故的扩大。

事故调查情况1.现场勘查情况爆炸使塔体断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座,沿第十筒节环焊缝上侧环向断裂,在原地与基础连接,基座严重变形向南偏西45。

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分析与安全生产技术

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分析与安全生产技术

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分析与安全生产技术刘建章(中薪油武汉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23)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尿素生产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尿素合成塔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检修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氮肥企业没有认识到设备本质的重要性,从而没有投入相应的资金和设备在其中,从而使得整体的管理水平出现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故障;缺陷;事故分析1在役尿素合成塔特点1.1在役尿素合成塔结构特点如今,对于役尿素合成塔结构的组成形式主要是单层和多层板包扎卷制,踏面都是在属于内衬不锈钢(或钛材)衬里其中的一种。

对于单层承压筒体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而多层承压筒体结构因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又分为了以下几种结构:(1)对于单个筒节多层包扎焊接结构其最大的特点是内衬的长度有一定的范围,主要是8~11mm。

我国目前大部分都是使用这种形式,其最早是在七十年代引进美荷型化肥装置,在后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尿素合成塔也几乎是这种形式。

(2)多层热套筒体结构。

该种类型的组成主要是有3层40毫米的筒体热套加工,如今在我国被广泛的应用有3台。

(3)碳钢内筒导衬包扎结构。

对于该种类型的组成主要有2个部分,即12mm厚衬筒和6层卷板,目前在应用的过程中是通过使用焊接收缩来有效的保障整体的强度,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日本型大化肥装置中。

1.2尿素合成塔结构特点分析在进行单层承压筒体结构尿素合成塔应用的时候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即制造热处理、检测能力方面,从而才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的成本。

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化工工艺的发展,在进行尿素合成塔操作的时候必须要有效的控制压力和温度,从而能合理的控制各个包扎强度,因此对于高成本的单层筒体结构塔的使用非常少。

多层包扎筒体结构尿素合成塔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外,其技术也比较的成熟。

河北克尔化工爆炸事故、(1)

河北克尔化工爆炸事故、(1)

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2·28”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引言:2012年2月28日9时4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园内的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硝酸胍的一号车间发生爆炸,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踪、46人受伤。

整个车间被全部炸毁,北侧地面被炸成一个中心深度为3.67m的椭圆形爆坑。

车间主体横梁被炸飞116.6m。

一车间西侧的20m3半挂罐车,撞在二车间二层框架顶部后翻转坠下。

北侧相邻60m的围墙被推倒。

经计算,事故爆炸总量相当于6.05tTNT(三硝基甲苯,即黄色炸药)。

这是一起因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擅自提高导热油温度,导热油泄漏着火后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张德江副总理,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骆琳局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孙华山副局长,省委张庆黎书记,省政府张庆伟省长,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孙瑞彬书记,省政府张杰辉副省长,省安全监管局高圣先局长等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对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等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张庆伟省长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看望慰问受伤人员,并对事故应急处置作出重要指示。

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孙瑞彬书记,省政府张杰辉副省长,省安全监管局高圣先局长,石家庄市政府姜德果市长等领导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协调有关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搜救和清理工作。

国家煤监局彭建勋副局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王浩水司长、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李万春副主任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张杰辉副省长任组长的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2·28”重大爆炸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和由省安全监管局高圣先局长任组长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

事故调查组由省安全监管局牵头,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总工会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有关人员组成,邀请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05年3月21日21时20分左右,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发生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

本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32人受伤,截至3月28日直接经济损失约780万元。

3月22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济南市安监局牵头,市质监局、监察局、总工会、公安局、平阴县人民政府等部门参加的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321”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山东省安泰化工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济南石油化工设计院和明水化肥厂等单位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经过
2005年3月21日,中班接班后生产稳定,合成氨生产能力17.5机,尿素正常负荷0.75MPa。

21时20分左右,尿素合成塔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

整个尿素车间主框架燃起大火,由十个筒节组成的尿塔塔体断为三段,由上而下第十节在原地与基础连接,第九节向西南方向打入框架二楼楼梯方向,第一节至八节整体向东北方向飞出约86m,落至造气车间前,将外管架上的部分蒸汽、软水、提氢等管道砸断,坠入地下七、八米深。

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使尿素车间主框架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摧毁了生产厂区内的大部分门窗玻璃。

当班调度员在铜洗岗位听到爆炸声后,意识到发生了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用对讲机向值班长下达了紧急停车指令。

并赶到大压缩机岗位,要求停压缩机时不准开近路和放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在确认压缩机全部停机后,又通知总配电室电工拉闸停罗茨鼓风机。

此时,供气值班长汇报造气炉均已安全停炉,并封死了气柜进出口水封,断开尿素配电室的电源。

在全厂停车结束后,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领导组织人员到尿素车间主框架进行救援和灭火。

21时50分左右,尿素车间主框架火势得到控制。

22时左右,厂防化连协助消防队将大火彻底熄灭,由于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制订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在日常定期演练,事故发生时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避免了事故的扩大。

事故调查情况
1.现场勘查情况
爆炸使塔体断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座,沿第十筒节环焊缝上侧环向断裂,在原地与基础连接,基座严重变形向南偏西45。

方向倾斜与地面形成约80。

的夹角,混凝土破损钢筋裸露。

断口位于环焊缝上部,整个断口平齐,东北方向断面更为平坦,且多纵向裂口,该位置内数4层钢板为全平断口,全断面均能看到剪切方向向外的剪切唇,其中西南方向断口剪切较大,内衬不锈钢板外翻成喇叭型。

内衬表面焊缝及封头堆焊层为白亮色,内衬表面为棕褐色,托架检查未见明显减薄。

第二部分是第九个筒节,向南偏西45。

斜上方向飞出约12.5m,斜拍在厂西南的控制楼二楼,并反转纵向开裂,开裂面通过安装热电偶位置,除内衬板外的所有层板纵向断裂面的热电偶孔附近及以下区域皆为脆性平断口(总高度为80~100cm),且主断裂面附近可看到有大量纵向张口裂纹,纵向主断裂面的上半部分为韧性的斜断口,断口附近各层板上没有其他裂纹。

内衬表面为灰黑色,经擦拭可见金属本色。

第三部分是第八筒节以上部分,该部分重约100吨,整体向北偏东30埃?飞出?86m。

该部分断口断面主要部分位于环焊缝上侧。

整个断面以斜断口为主,断面向外张成喇叭形,外边向外卷曲。

断口东北方向部位断面外层主要位于环焊缝的下部,内层(不计内衬板)有三块钢板断于环焊缝的上部;由东北向西南方,断裂面逐渐由焊缝的下部过渡到环焊缝的上部,并最终在西南方向部位进入上一筒节母材且在母材中形成三角形的撕开口。

观察内衬表面为棕褐色,焊缝为白亮色,托架检查未见明显减薄。

爆炸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塔内焊在内衬上的筛板支架大都发生变形,变形方向全都指向断裂面。

塔内塔盘除最顶部第一层留在第三部分塔内顶部外,其它均飞出塔外。

2.工艺参数及记录情况
由于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机械厂未向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提供R-1102尿素合成塔的《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也未对该塔的操作提出具体要求。

因此,衡量除温度、压力之外的工艺指标标准,只能参照原化工部化肥司1990年11月组织编写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年产四万吨尿素装置生产技术规程(试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尿素技术规程》)。

由于事故现场经过火灾和灭火过程,有些当班记录已经损毁,因此这些工艺记录只能采用上一班或近期的记录作为参考。

(1)现场自动记录表和手动记录表记录工艺参数:
①温度:塔顶188℃2℃、塔底178℃1℃;压力:19.2~19.5MPa;温度和压力分别低于尿素合成塔的设计温度≤195℃和21.57MPa的设计压力;也符合《尿素技术规程》塔顶温度188℃和压力19.6MPa的指标要求。

②进尿素合成塔CO2气体纯度96.5~97%(V);符合《尿素技术规程》≥95.7%(V)要求。

③进尿素合成塔CO2气体氧含量:0.7~0.8%(V);略高于《尿素技术规程》0.4~0.6%的规定。

④脱盐水Cl-含量:一般3.5~5mg/L;Cl-基本控制在《尿素技术规程》≤5mg/L以内,核查了进
入2005年79天的1896个(每天24个数据)化验数据,其中1223个指标在≤5mg/L以内。

⑤尿素合成塔出口Ni含量0.085~0.09ppm;低于《尿素技术规程》规定的0.2ppm指标范围。

⑥原料气中H2S含量0mg/m3;低于《尿素技术规程》规定:10mg/m3。

(2)工艺参数分析:
①尿素合成塔的操作温度、压力、进塔的CO2纯度、原料气中H2S含量和尿素合成塔出口镍含量均在指标之内。

②进尿素合成塔的气体氧含量高于《尿素技术规程》标准约0.2个百分点。

通过对其他小氮肥厂的了解,大多数为了提高尿塔内筒的防腐能力而提高CO2气体的氧含量。

③脱盐水Cl-指标高于《尿素技术规程》≤5mg/L的规定,经核查其中大于5mg/L的分析数据占23.23%,大于6mg/L的数据占12.26%。

通过了解的现有技术资料,一般认为:Cl-不是低碳钢的敏感介质,只有在酸性环境下对低碳钢的应力腐蚀起到间接作用。

(3)其他方面:
①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尿素生产供气采用上海大隆厂的五段压缩机,该设备第五段采用无油润滑,各段注油量在设备说明书中未做明确规定。

排油水频率第三段每半小时一次,其余各段每1小时一次,记录明确、排油水频率合理,对防止或减少尿塔顶部产生油层有积极作用。

压缩机气缸注油采用13号机械油,闪点为215℃,实测222~230℃,在合成塔现有正常温度、压力下,不会出现自燃。

综合以上两点,基本可以排除因油层自燃而引发尿塔顶部聚积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②尿素合成塔检漏蒸汽至事故发生前全部保持畅通,检漏蒸汽进出口氨含量之差在0.002%~0.007%之间,小于《尿素技术规程》中0.01%的指标。

证明在事故发生前,尿塔衬里无泄漏。

③查阅事故发生前三个月的《设备维修情况记录》,尿素合成塔压力调节及温度指示系统完好,仅有尿塔底部温度仪在2005年2月份检修一次,可以排除因压力调节系统失灵而引起超压的可能或因指示不准造成尿塔超温腐蚀的可能(缺3月12日~21日维修记录,有仪表保全巡检记录,无异常)。

④2004年尿素系统大修停开车方案符合《尿素技术规程》要求,但尿塔升温曲线记录在事故中损坏。

⑤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使用的液氨贮槽为1号、2号槽,容积分别为100m3,单1ff8墼市碜罡呷萘50吨。

事故发生时,1号槽库存量为35吨,2号槽为42吨。

因液相出口位于液氨贮槽底部,因此可以排除因库存低,贮槽气串入尿素系统引发尿素合成塔爆炸的可能性。

⑥检查脱碳操作记录:事故发生时闪蒸槽、脱碳塔液位均正常,可以排除变换气串入尿素系统引起尿塔爆炸的可能性。

⑦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对加氧量调节采用从二氧化碳压缩机一段进口加空气的方式补氧。

通过原料气分析记录及岗位巡检记录可以表明,事故发生时,原料气中氧含量正常。

⑧事故发生前,生产调度记录显示:16时35分因合成工段压缩机检修,由17.5机减量至13.5机;17时30分,加至15机;17时45分加满17.5机;19时35分锅炉除渣机坏,无减量记录。

尿素系统:17时减负荷至0.6MPa;18时加满0.75MPa。

尿素系统CO2机岗位加减量记录如下:16时1号机0.38MPa(CO2机一段出口压力,下同)、2号机0.37;17时1号机0.33、2号机0.32;18时1号机0.36、2号机0.36;19时1号机0.38、2号机0.37;20时1号机0.30、2号机0.32;17时1号机0.35、2号机0.35。

至事故发生,尿素系统负荷最大波动为17.3%。

因该型号CO2压缩机加减量采用控制进口压力和一回一阀门调节,进口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因此,一段进口气量及氧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尿塔气相空间中混合气体进入爆炸范围的可能性极小(3月21日事故发生当日的尿素总控操作记录损坏)。

⑨尿素合成塔静电接地检测报告数据显示为0.5欧姆,接地电阻数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因此,尿素合成塔发生化学爆炸的激发能源不会是静电聚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