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单选题] *○A.认识○B.探索○C.创造○D.实践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单选题]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3.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单选题]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4. 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认识○B.发明○C.创新○D.实践5.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作是() [单选题] *○A.《自然辩证法》○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单选题] *○A.主体创造客体的活动○B.作为主体的人的日常活动○C.主体适应客观环境的活动○D.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7. 实践的主体是( ) [单选题] *○A.人○B.具有主体能力,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C.绝对精神○D.人的意识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指() [单选题] *○A.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 [单选题]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第二章_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

第⼆章_国民收⼊核算练习题第⼆章⼀、判断1、消费者居住⾃⼰的房屋,这部分房租计算到GDP中。
()T2、企业购买股票、债券的⾏为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T3、家庭建造住宅的⽀出被看成是耐⽤消费品⽀出。
()F4、⼈们从政府得到的国债利息应视为利息收⼊⽽被计⼊GDP中。
()F5、家庭购买⼀套旧家具的⽀出可以计算到GDP中()F6、⽤GDP紧缩系数计算出来的实际GDP的值排除了价格变动对GDP的影响。
()T7、某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的性质。
()。
F8、总投资减重置投资等于净投资。
()T9、⼀个消费者购买国产消费品与购买进⼝消费品在GDP的核算中都是⼀样的作为消费计算到GDP中。
()F10、实际国民收⼊等于名义国民收⼊乘以GDP缩减指数。
()F11、如果国内⽣产总值等于消费⽀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就等于进⼝。
()T12、本年⽣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GDP中。
()F⼆、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国内⽣产总值的核算( B )?A、出⼝到国外的⼀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笔救济⾦;C、经纪⼈为⼀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D、保险公司收到的⼀笔家庭财产保险。
2、下列各项中,能计⼊GDP的有:( D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B、出售股票的收⼊;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D、为他⼈提供服务所得的收⼊。
3、下列哪⼀项计⼊GDP?(D )。
A、购买⼀辆⽤过的旧⾃⾏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买进10吨钢板;D、银⾏向某企业收取⼀笔贷款利息。
4“⾯粉是中间产品”这⼀命题(C )。
A、⼀定是对的;B、⼀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
A、企业增加⼀笔存货;B、建造⼀座住宅;C、企业购买⼀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6、在国民⽣产和国民收⼊中,哪种⾏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D )A、购买新公司债券;B、⽣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皆不对。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的括号内。
)( C )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 树突 B.轴突 C.神经元 D.细胞体( B )2、大脑左半球的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
A. 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运动皮层区 D.感觉皮层区( D )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D )4、人脑中主要具有协调肌肉运动和维持平衡功能的是。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小脑( A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脊髓 B.躯体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系统 D.自主神经系统( B )6、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神经纤维B、细胞体C、髓鞘D、神经递质( C )7、调节内脏器官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D、躯干神经系统( A )8、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树突B、神经纤维C、神经递质D、髓鞘( D )9、负责感觉器官(包括骨骼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D、躯干神经系统( C )10、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构成A、脑B、脊髓C、自主神经系统D、交感神经系统( B )11、__________的主要机能是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
A、细胞体B、树突C、轴突D、突触( B )12、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被称为____________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感觉皮层区D、运动皮层区( B )13、大脑两半球被一条称之为________纤维束连为一体,它使得两半球的沟通得以实现。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练习题)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 )A.资格 B、行为 C、权利 D、利益2..经济法主体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属于经济法主体的()A.经济权利B.经济义务C.经济职权D.经营管理权3.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A、公司的设立B、税务征收C、确定利率D、突发洪水4.以下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国家检察机关B、学校C、厂长D、学生会5、经济法律关系最主要参加者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6、以下不是民法主体而不是经济法主体的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7、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8、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9、经济法律关系()A 、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B、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C、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构成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10、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物B.经济行为C.客观事件D.专有技术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D、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12.企业的内部组织是()A、民法主体B、宪法主体C、经济法主体 D 、行政法主体13.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都必须以一定的()为依据A 、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14.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关系A 、奖励和处罚B 、管理和服从C 、权利和义务D 、市场和计划15..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B、经济法律关系的标的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D、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第二章

第2章均衡价格理论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A.彩电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2.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3.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确定4.()反应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动与其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B.需求收入弹性 C.需求交叉弹性 D.供给价格弹性5.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是()A.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B.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C.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 D.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比率6.商品的均衡价格会随着()A.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商品需求的减少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下降7.政府运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导致 ( )A.产品大量积压 B.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C.黑市交易D.市场秩序稳定8.适合于进行薄利多销的商品是()的商品。
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有无限弹性 D.需求完全无弹性9.在下列因素中,()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变动A.生产技术 B. 原料价格 C.商品价格 D.居民收入10.下列组合中,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是()A.香蕉和苹果 B.照相机和胶卷C.汽车和收音机 D. 面包和方便面11.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
A.正常商品 B.劣等商品 C.生活必需品 D.奢侈品12.由市场来配置资源意味着()。
A.该经济中的每个成员永远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B.稀缺资源的售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必须决定每个人应得到的各种资源的数量D.对满足基本需求的物品必须排队购买。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A.六类B.五类C.七类D.三类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A.无余额B.借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A.重记经济业务B.借贷方向相反C.漏记经济业务D.借贷金额不等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A.账户结构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C.会计等式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三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C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借:银行存款(资产)贷:预收账款(负债)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第二章习题及案例

习题案例第二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按照客户对企业的来划分,可把客户分潜在客户、新客户、常客户、老客户和忠诚客户等。
A 重要性B 产品购买数量C 忠诚度D 满意度2. 是指那些刚开始与公司开展交易,但对产品和服务还缺乏全面了解的客户A 新客户B 常客户C 潜在客户D 老客户3. 是指与公司交易有较长的历史,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较深的了解,但同时还与其他公司有交易往来的客户A 新客户B 常客户C 忠诚客户D 老客户4.在客户满意度公式:C=b/a中,b代表的含义是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所感知的实际体验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5.如果要获得客户满意度数据,需要进行定量调查。
企业首先要具备,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客户,这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A 客户购买信息数据库B 客户满意度数据库C 客户档案数据库D 客户价值数据库6.其好处是企业可以直接倾听顾客的问题,速度快,能体现客户关怀,效果较好;不利之处在于可能干扰顾客工作或生活,造成反感,这种调查方法是:A 电话调查B 邮寄调查C 网上问卷调查D 手机短信调查7.最快速,成本最低的调查方法是:A 电话调查B 邮寄调查C 网上问卷调查D 手机短信调查8.如同MRPII系统能保证企业资源有效利用一样,从根本上说,采用可以在制度、程序方面保证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AERP系统 BSCM系统CCIS系统 DCRM系统9. 是指客户对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产生了好感,形成了偏好,进而重复购买的一种趋向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价值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利润率10.企业界普遍认为,是实现利润增长和提高企业总体价值的关键。
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价值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利润率11. 是客户对产品属性、属性效能以及使用结果(对实现客户目标和初衷的促进或阻碍)的感知偏好和评价A客户满意度 B客户价值C客户忠诚度 D客户利润率12.如果企业能够创造非凡的,就拥有了维持长期收益的基础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价值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利润率13.企业能力越高,内部运作的效率越大,它的竞争优势也越大,公司盈利也越大A 产品销售B 客户发掘C 成本控制D 价值创造14.客户管理的难题是:如何识别,以便留住盈利的客户,剔除给企业带来亏损的客户A 客户的盈利率B 客户的忠诚度C 客户的满意度D 客户价值15.客户忠诚度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因此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五可挑剔的基本服务,增加客户关怀是必不可少的A 客户的盈利率B 客户的忠诚度C 客户的满意度D 客户价值16.客户的总体满意度水平是客户对产品的总体评估A 使用经历B 售后服务C 质量D 价格17.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客户不满意调查的信息获取渠道:A 现有客户B 潜在客户C 已失去客户D 竞争者客户18.在新经济条件下,实施战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是企业克敌制胜、压倒对手、占领市场、开辟财源的锐利武器A 客户忠诚B 客户满意C 客户保持D 客户挖掘19.关系营销将传统营销学的研究视角从关注一次性的交易转向关注A 客户价值B 保留客户C 竞争对手D 客户满意度20.真正的做好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之中,使的理念将深入企业的文化之中A ERPB CRMC SCMD MRP二、填空题1.对企业而言,是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有特定需求的群体,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维持的根本保证。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复式记账法一、单项选择题1.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会计凭证B.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财务指标2.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会计科目是()的名称。
A.会计账户B.会计等式C.会计对象D.会计要素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5.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性质B.记账规则C.账户的结构D.业务的性质6.复试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的平衡原理。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D.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8.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
A.资产类和负债类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C.成本类和损益类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9.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经济内容不同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C.分类的对象不同D.反映的结果不同10.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库存现金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原材料11.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实收资本B.应付职工薪酬C.累计折旧D.所得税费用12.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增减记账法B.现金收付记账法C.借贷记账法D.财产收付记账法1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
A.登记收支业务B.借贷原理C.收付原理D.资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14.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
A.投资收益B.管理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D.生产成本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2、竞争失灵
3、信息的不对称
4、社会公平
5、经济公平
6、自然垄断
7、洛伦茨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2、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3、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A、公共安全
B、医疗卫生
C、法律秩序
D、个人计算机
2、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
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4、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
四、简答题
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
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2、试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