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学与环境艺术设计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应用关系

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应用关系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关于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它首先是一种理念,把使用产品的人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要求产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围绕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然后是整理形成的设计技术,包括设计准则、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这些设计技术再和特定领域的其他设计技术及制造技术相结合,就形成符合人体工学的产品,这些产品让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二、人体工程学的起源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并伴随着人类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完善。
三、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早期的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人和工程机械的关系,即人机关系。
其内容有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操作装置,控制盘的视觉显示,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学,人体解剖学和人体测量学等,继而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即人-环境关系,这有涉及到了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
四、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1)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2)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3)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4)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

、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
设施的相互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
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
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室内环
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体 工程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3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
人体工程学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
•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 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 “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 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 目前国际上对其的定义为: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 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交互作用着 的各组成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 、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学时:30学分:3一、课程性质人体工程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科教学中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装饰装修水平要求的更高,社会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追求温馨舒适的生活,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室内设计是保证“舒适愉悦"的前提。
因此,人体工程学是为进一步搞好室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通过对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生理、心理学等因素的研究;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使用物-—环境的相互结合;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家庭生活及休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地服务于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人体基本形体构造的知识,同时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本着“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室内设计的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本着“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尺寸,在空间设计中熟练运用。
2.技能方面:通过每个单元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人体工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充分了解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并且能够在实际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增加工作经验。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总学时为32学时第一单元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是课程的开篇,这个简短的篇章旨在使同学了解人体工程学的背景知识以及学习它的目的和意义。
浅谈《人体工程学》教学

浅谈《人体工程学》教学作者:金彦汐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4期摘要:人体工程学,也称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工效学Ergonomis 原出于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来说,人体工程学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对于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为确定空间场所范围提供依据,为设计家具、设施等提供依据,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因此,要使设计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认真研究学习《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室外环境设施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02-02一、人体工程学概况1.人体工程学的概念。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2.人体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①起源: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文明,人们就一直在不断改进自己的生活,正是在人们的创造与劳动中,人体工程学的潜在意识开始产生,这些可以从现有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得到论证。
②发展: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第三阶段:人—机—环境互相协调。
3.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研究人体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人的一切活动与环境协调,使人与环境系统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使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与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①为确定空间场所范围提供依据。
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的活动范围以及设施的数量和尺寸。
作为研究问题的基础,要准确测定出不同性别的成年人与儿童在立、坐、卧时的平均尺寸,还要测定出人们在使用各种家具、设备和从事各种活动时所需空间的体积与高度,这样一旦确定了空间内的总人数,就能定出空间的合理面积与高度。
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课件

1.餐桌离墙应该有多远?2.安装一个盥洗池,并能方便地使用,需要的空间是多大?3.双人主卧室的最标准面积是多少?4.如果客厅位于房间的中央,后面想要留出一个走道空间,这个走道应该有多 宽?
课堂讨论1.餐桌离墙应该有多远?
课堂讨论
1.餐桌离墙应该有多远? 80厘米。这个距离是包括把椅子拉出来,以及能使就餐的人方便活动的最小距离。2.安装一个盥洗池,并能方便地使用,需要的空间是多大? 90厘米×105厘米。这个尺寸适用于中等大小的盥洗池,并能容下另一个人在旁边洗漱。 3.双人主卧室的最标准面积是多少? 12平方米 二人的卧室不能比这个在小了。在房间里除了床以外,还可以放一个双开门的衣柜(120*60厘米)和两个床头柜。在一个3*4.5米的房间里可以放更大一点的衣柜;或者选择小一点的双人床,再在抽屉和写字台之间选择其一。就可以在摆放衣柜的地方选择一个带更衣间的衣柜。4.如果客厅位于房间的中央,后面想要留出一个走道空间,这个走道应该有多宽? 100至120厘米。走道的空间应该能让两个成年人迎面走过而不至于相撞,通常给每个人留出60厘米的宽度。
起源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断的制造各种工具,在使用工具的同时,工具也在改变人类。人与工具间的关系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人与工具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了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人类对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一种新认识。人的能力与系统的要求不匹配
起源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断的制造各种
发展阶段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案列与研究
帕提亚神庙
案列与研究帕提亚神庙
案列与研究
明代李渔设计的暖椅
案列与研究明代李渔设计的暖椅
发展阶段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二时期:迅猛发展的工业化时代 这段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研究人,通过改变人的活动来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
《人体工程学》教案.doc

《人体工程学》教案总学时:48学时授课教师:***授课对象:环艺专业学生教研室:建筑规划与环境艺术系修订时间:2008.8.26目录概述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学简介及发展) 第二章人体与室内第一节人体尺寸第二节人体活动第三章人体与家具(人体工程学在家具中的运用)第一节工作面的高度第二节座位的设计第三节卧具的设计第四章人的知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人的感觉与空间环境第五章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作业设计课程总体安排课程编号:10321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开课单位:建筑规划与环境艺术系学分:3 学时:48(其中实验12学时)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
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选用教材:《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刘盛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1日概述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今后的设计课程联系紧密。
课程的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
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工学简介及发展)[课时] 4课时[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理解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
浅谈人体工程学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人体工程学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建筑室内设计的迅速地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工作的空间是安全、健康、经济、舒适、美观、富有情趣的。
因此,设计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的室内空间,是每个建筑室内设计师的任务。
人体工程学正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比较年轻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关键词人体基本尺寸;行为心理;心理空间;以人为本1 人体工程学概述国际人类功效学会的会章中把人体工程学定义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研究在工作和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实现人——机——环境最优化的问题的学科。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
而现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机与环境之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与联系。
因此,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给予高度的重视。
2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应用到建筑室内设计,即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测量、生理、心理测量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现代设计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需要,为人们创造理想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使人们感到生活在其中,受到关怀和尊重;一经确定的空间环境,同样也能启发、引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活动于其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为了创造一个理想的空间环境,我们必须了解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知道现代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建筑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系列中的一环,因此室内设计事先必须对所在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设计意图、结构构成、设施设备等情况充分掌握,进而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室外环境等也有所了解。
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

2
定义
定义
定义
定义
定义
人体工程学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 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 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定义
对象:
工作对象是机器与人(直接)相关的“人机界面”。
目的:
安全、舒适、高效。
Thanks
著名人体工程学家John Wood 认为:“当人操 作和控制系统的能力无法达到系统的要求时, 人们就确认了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
发展阶段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历史 时期:
第一时期:漫长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农耕 时代
案列与研究
帕提亚神庙
案列与研究
明代李渔设计的暖椅
发展阶段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历史 时期:
对艺术设 计的作用
D、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 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E、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 设计思想提供工作程序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A、室内活动空间提供设计依据
B、为家具、设施尺度提供设计依据
C、提供最佳室内环境
对室内设 计的作用
D、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依据
E、实现“以人为本”的最佳匹配、系统优化。
定义
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 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
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
等; 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 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工学与环境艺术设计
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日)小原二郎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过度,人们更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精神。
而人体工学与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一切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要谈人体工学与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体工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起源于二十世纪早期,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我们常见的造型设计外,人体工学实际上还包括了如按钮的位置安排、说明文字的设计等多种方面。
人体工学,在本质上就是使工具的使用方式尽量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这样就可以使用工具的人在工作时,身体和精神不需要任何主动适应,从而尽量减少使用工具造成的疲劳。
作为一门研究环境与人体的学科,它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革命的潮流。
人体工学强调的是人体与技术,事物之间的协调,作为一个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它适应着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进步,并且随着知识的积累不断的完善。
而“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
富有感情。
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而人体工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就是针对的是两种事物,一是人体,二就是环境,两个东西的具体关系的研究,可以说,人体工学与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一门研究人体与环境,事物,关系的学科。
并且在设计领域中,室内设计师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要设计出舒适的东西,必须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为参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东西,才能更符合人的需求。
并且使我们了解和研究各种室内空间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家具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工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 安全,舒适等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最终创造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安全舒适的工作,生产和生活休息的良好环境!
人与环境是鱼与水的关系,人自从有生命以来,就无时无刻不与周边的环境发生联系,在人体还处于胚胎时,母亲的子宫便是天然的环境,而人体出生后就与整个世界发生联系,小到一张桌椅,大到城市山川。
与每一个人每一个我都有着密切联系,大自然诞生了人类,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一部分。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利用、环境,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大自然中有200多万种生物,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着各种生物群落,多种生物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着各种生物群落,这些生物群落在一定自然范围内相互依存,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组成动态的平衡系统,这就是生态系统。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可耕地相对很少,城市高度发展,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在乡镇规划中:提出生态循环系统的综合治理。
在城市规划中:提出生
态城市的概念。
在建筑设计中:提出生态建筑的设想。
在室内设计中:提出绿色建材的综合利用,创造健康、卫生、的人工环境。
而人和环境又是息息相关的,比如人体外感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比如夏季气温很高人们迅速发汗,以降体温。
冬季气温降低人们人体皮肤收缩。
强烈的阳光刺激人们眼睛会自动调节闭合,减少进光量,以适应环境。
在黑暗的地方人们眼睛会自动调节,以便看清周围的环境。
手碰到很热或很泠的物体时,便会自动缩回;当突然听到很响的声音时,会自觉捂起耳朵;当闻到异味刺激时,会捂起鼻子,闭紧嘴巴等。
而且人体内感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受到生理因素或环境信息引起的心理因素刺激后作会出各种相应的心理反映,饥饿人们人的腹部会不自觉的咕哩咕噜地叫。
人体血糖降低人们头晕目眩。
心慌时,人们心跳加快。
呼吸困难时,会张大嘴巴或加速呼吸.
这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的到呢,比如说公共场合等待的人们,你也会发现人们可能占据的整个空间中均匀地散布着,他们不一定在最适合上车的或干其他事的地方等候。
在火车站人们等车时选择的位置在选择餐馆的座位时,人们愿意坐在靠边桌旁而不是中间的桌子。
这就是表现了人类的行为模式与空间的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再比如说观众一旦走进展览室,就会停在头几件作品前,然后逐渐减少停顿的次数直到完成观赏活动. 这就是所谓的捷径效应,也就是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洁的路线,即使有别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 再举个例子,比如人们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坐上,乘电梯,坐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是有一种危机感,会莫名其妙地认为 "万一" 发生问题会跑不出去.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生命抱有危机感, 发生问题会跑不出去.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生命抱有危机感, 这些并非是胡思乱想, 这就是人体工学与环境艺术设计
中的环境幽闭恐惧。
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行为方式中,空间环境的形态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再比如说早期的古人制作物品,装饰环境时,已经有了人体工学的雏形,例如中国园林的设计中,就有利用环境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增加美感的概念,中国古代帝王宫殿中,也有利用台阶与宫墙的设计,给人以心理暗示等等效果,这其中都有包含这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改造。
但是生产力的低下使得大部分物品不能规模化生产,先辈们的经验积累只能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到了二十世纪早期,西方的大工业生产中孕育出了人体工学,它给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将早期的经验主义用科学的规则加以规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环境的要求首先是关乎人体身体的舒适,人类首先要满足物质身体的要求,才去追求精神的满足。
没有谁会忍饥挨饿地聆听音乐,欣赏画作。
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体工学的关系好比花朵与根茎。
环境艺术设计之花要是没有人体工学的根基,那么再美丽的花朵,也会面临凋谢的结果。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适应人体工学的基础上才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所学的环境艺术设计知识。
这好比人体工学给了环境艺术设计一个画纸,我们的灵感与创造都将在此之上完成。
任何不适应人体工学的环境设计,都好比空中的楼阁,没有支撑必然倒塌。
环境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将物质与精神结合,将设计完美融入生活中去。
学习完人体工学后,我们又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放眼中外的经典设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只要有益,都可以为己所用,从中国古代的园林,庭院,外国的巴洛特,哥特式建筑风格中吸取灵感,吸取养分,充实自己的涵养,提高品味。
人体工学是物质基础,当解决后就应该努力提高意识上的能力,即设计能力,审美能力等,在立足与人体工学之上放眼现在社会,考虑与人体的结合度,设计
的美感与艺术,作为环境人体工学的实践者,我们不仅要继承先辈留下来的丰富经验,还应该对环境人体工学做出创新与突破,一个可创新可突破的学科必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可以看到更美好的未来,在日后的设计中,工作中,创作出更人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