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道清淤技术交底

沟道清淤技术交底
沟道清淤技术交底

交底提要: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1、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

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1.2、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围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现有

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3、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构。对

施工围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

1.4、合理布置现场沟槽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合理围堰导流。

1.5、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

1.6、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1.7、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

1.8、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2、技术准备

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 出 0.5? 1.0 米。 1.2、施工程序及顺序 施工准备

测量放 插打钢

安装复合薄X ;堆石压脚)]

线

A

板、

围堰内抽水

河道青淤

挡墙护脚fa 拨出钢管

2、抽水

根据施工时沟道水流量配备足够的污水泵和泥浆泵日夜不停地抽水, 保证

围堰段场地不积水。

交底提要:

3、清理

围堰水抽干后,淤泥、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并转运至卸土点临时堆放,清除的淤泥直接用贮罐车等及时运到附近的淤泥专用受纳场,渣土(含

垃圾、石块)禾I」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沟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

点。每一分段的沟底清理后,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

段的施工。

4、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

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四、雨季施工措施

1、因受施工环境影响,特制定雨季防汛围:施工区域、周边居民居住区、与

之有关的社会道路及周边单位。

2、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设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

中、短期的天气情况和天气变化,以指导施工。

3、施工进入汛期前,对全线施工现场地形地势进行勘测,调查现场排水设施, 制定汛期

排水措施。

4、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清理,达到防汛要求。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交底提要:

5、雨季期间施工要尽量缩短每一工作段的长度,调配计划集中人力,分段突击,做到当日计划进度当日完成。

6 每天对围堰进行检查,在暴雨来临前考虑加固措施。

7、挖槽时应在槽边设护挡,防止雨水进入沟槽,机械挖槽时槽底予留

20cm进行人工清槽。土槽边坡应铲平拍实,避免雨水冲刷,挖槽后应随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槽底侧挖排水沟并设集水坑,将汇集的雨水排到槽外。

8、储备足量水泵,以备围堰抽水。

9、对现场排水设施要经常定期进行检查清理,防止堵塞。

10、成立雨季防汛小分队,并有专人指挥,随时进行排险。

11、现场存放材料应码放在高处,或开挖排水沟输导积水。

12、水泥等易受潮材料,必须有防雨防潮棚护。

五、质量保证措施1、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员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对有关施工组进行技术、质量、书面交底,交底容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清淤采用人工开挖,施工前做好定位和高程测量,按每20? 50m 一个断面设置施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构。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 、合理布置现场河道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合理围堰导流。 、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 、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 、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2、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编制人员、材料、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配合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制定出先进施工技术方案。 二、施工工艺 填筑围土一?抽水-------- '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转运至岸上临时 ------ 堆放点渣土车外卜运至卸土点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进入下一分段施工 三、施工方法 1、河道导流围堰 、施工方法: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50?100米左右,围堰采用槽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米。 、施工程序及顺序:

2、抽水 围堰内抽水X 河道清淤? 挡墙护脚干砌石施 一… 根据施工时河道水流量配备足够的污水泵和工浆泵日夜不 停地抽力 场地不积水。 3、 清理 围堰内水抽干后,淤泥、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并转运至卸土点临时 堆放,清 除的淤泥直接用贮罐车等及时运到附近的淤泥专用受纳场, 渣土(含垃圾、 石块)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 掘机挖河 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点。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后,须经业主 和监理测量验收合 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4、 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 过程中,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四、雨季施工措施 1、 因受施工环境影响,特制定雨季防汛范围:施工区域、周边居民居住区、与之有 关的社会道路及周边单位。 2、 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设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中、短期的 天气情况和天气变化,以指导施工。 3、 施工进入汛期前,对全线施工现场地形地势进行勘测,调查现场排水设施,制定 汛期排水措施。 4、 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清理,达到防汛要求。 5、 雨季期间施工要尽量缩短每一工作段的长度,调配计划集中人力,分段突击,做 到当日计划进度当日完成。 6每天对围堰进行检查,在暴雨来临前考虑加固措施。 7、 挖槽时应在槽边设护挡,防止雨水进入沟槽,机械挖槽时槽底予留 20cm 进行人 工清槽。土槽边坡应铲平拍实,避免雨水冲刷,挖槽后应随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 槽底内侧挖排水沟并设集水坑,将汇集的雨水排到槽外。 8、 储备足量水泵,以备围堰内抽水。 插打钢管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安装复合板、薄堆石压脚

基坑、管沟开挖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基坑、管沟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最新版)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91

基坑、管沟开挖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交底内容: (1)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 (2)基坑(槽)、管河的开挖应连续进行。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的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 (3)采用机桩开挖时.可在基底预留一层用人工进行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 (4)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人坑、沟内。雨季施工或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应在基底留l50~300m厚度的土层,待下一工序开始时再行挖除。 (5)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于在该处集中排水。

(6)当基坑深度大于5m且无地下水时,可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采取台阶式放坡形式。在坡顶和台阶处宜加设宽的平台。 (7)基坑(擅)或臂沟需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安全施工。 (8)采用锕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作坑壁支撑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许进行挖土方。 (9)探基坑或雨季施工的浅基坑的边坡开挖以后,必须随即采取护坡措施.以免边坡坍塌或滑移。 (10)基坑(槽)、管曲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陷,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11)在挖方边坡上侧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距挖方边缘应大于0.8m,高度不宜超过l.5m。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水塘清淤技术交底(通用版)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水塘清淤技术交底(通用版)

水塘清淤技术交底(通用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界定土质,了解清淤深度,明确施工范围,污水泥浆泵(NL76A-9),发电机,人员进场,组装施工设备. 2.施工工序:围堰→排水→清淤→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回填至塘埂设计标高. 3.围堰施工:用素土在离路基坡脚2米处填筑带围堰,围堰高度H 大于等于2m时,顶宽度为1.5米,H小于2m,顶宽度为1m,填筑高度与塘埂平,浸水坡为1/1.5,非浸水坡为1/1. 4.沟塘排水:先用潜水泵把沟塘里的水抽干,通过临时排水沟排入站场路基以外. 5.清淤采用泥浆泵水力冲挖的方法清除沟塘淤泥,利用水力冲挖机组形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淤泥,用污水泥浆泵(NL76A-9)便能将淤泥与塘水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起,通过泥水泵上的管道输送至淤泥收集区.在清理时严格控制施工,清淤到硬质原状土,不得出现残留淤

泥层. 6.沟塘回填时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由最低处起填.填筑每层压实度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上料完成后,用推土机进行摊平.先用压路机预压一遍,以提高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然后用平地机平整后再碾压,以防止高低不平影响碾压效果.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行 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 7.碾压时,采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从低到高,从边到中,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30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度宽度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碾压遍数根据压实度要求,分层厚度,回填土的土质含水量,碾压机械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为6遍为宜.每层压实面要有排水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凹凸 等现象.填筑顶面高度控制在高出沟塘埂原地面以上50cm左右,具体顶部标高由现场技术员测量后进行交底. 8.碾压时施工人员随时观察碾压情况,若在碾压过程中局部出现”弹簧”现象,停止碾压,把”弹簧”现象处理后再重新碾压.作业队在一层碾压完成后,经现场技术员检验合格,质检人员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层施工。 9.为确保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填土含水量及压实度,始终保持

市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大全

目录 一、市政工程通用安全技术交底 (1) 二、管沟开挖、管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 三、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安全技术交底 (4) 四、路基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交底 (5) 五、路基工程填土施工通用安全技术交底 (7) 六、路基工程排水施工通用安全技术交底 (9) 七、道路基层工程通用安全技术交底 (11) 八、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透层油与粘层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15) 九、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混合料摊铺与碾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8) 十、灌注桩基础机械钻孔安全技术交底 (20) 十一、桥梁钢筋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3) 十二、桥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3) 十三、桥梁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5) 十四、砌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6) 十五、混凝土浇捣安全技术交底 (39) 十六、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42) 十七、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容 (49) (一)木工操作时应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49) (二)混凝土工操作时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49) (三)钢筋工操作时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50) (四)电焊工操作时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51)

(五)电工操作时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52) (六)搅拌机操作工安全技术 (53) 十八、管道施工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容 (54) (一)管道基础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54) (二)管道安装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54) (三)管道接口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55) (四)窨井或管渠砌筑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56) (五)沟槽开挖安全技术要求 (56) (六)沟槽土回填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57) (七)井点降水安全技术要求 (58) 十九、道路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容 (59) (一)道路路基挖方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59) (二)道路路基填方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60) (三)道路基层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61) (四)沥青砼路面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61) (五)水泥砼路面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62) 二十、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容 (64)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64) (二)水上打桩支架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65) (三)围堰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65) (四)基坑开挖安全技术要求 (66) (五)基础、承台、台身、台帽、盖梁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要求 (67)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构。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 、合理布置现场河道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合理围堰导流。 、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 、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 、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2、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编制人员、材料、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配合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制定出先进施工技术方案。 二、施工工艺 填筑围堰抽水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转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 格进入下一分段施工 三、施工方法 1、河道导流围堰 、施工方法: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50~100米左右,围堰采用槽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米。 、施工程序及顺序:

2、抽水 根据施工时河道水流量配备足够的污水泵和泥浆泵日夜不停地抽水,保证围堰段内场地不积水。 3、清理 围堰内水抽干后,淤泥、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并转运至卸土点临时堆放,清除的淤泥直接用贮罐车等及时运到附近的淤泥专用受纳场,渣土(含垃圾、石块)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点。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后,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4、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四、雨季施工措施 1、因受施工环境影响,特制定雨季防汛范围:施工区域、周边居民居住区、与之有关的社会道路及周边单位。 2、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设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中、短期的天气情况和天气变化,以指导施工。 3、施工进入汛期前,对全线施工现场地形地势进行勘测,调查现场排水设施,制定汛期排水措施。 4、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清理,达到防汛要求。 5、雨季期间施工要尽量缩短每一工作段的长度,调配计划集中人力,分段突击,做到当日计划进度当日完成。 6、每天对围堰进行检查,在暴雨来临前考虑加固措施。 7、挖槽时应在槽边设护挡,防止雨水进入沟槽,机械挖槽时槽底予留20cm进行人工清槽。土槽边坡应铲平拍实,避免雨水冲刷,挖槽后应随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槽底内侧挖排水沟并设集水坑,将汇集的雨水排到槽外。 8、储备足量水泵,以备围堰内抽水。 9、对现场排水设施要经常定期进行检查清理,防止堵塞。 10、成立雨季防汛小分队,并有专人指挥,随时进行排险。

沟道清淤技术交底

交底提要: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1、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 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1.2、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围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现有 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3、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构。对 施工围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 1.4、合理布置现场沟槽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合理围堰导流。 1.5、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 1.6、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1.7、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 1.8、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2、技术准备

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 出 0.5? 1.0 米。 1.2、施工程序及顺序 施工准备 测量放 插打钢 安装复合薄X ;堆石压脚)] 线 A 板、 围堰内抽水 河道青淤 挡墙护脚fa 拨出钢管 2、抽水 根据施工时沟道水流量配备足够的污水泵和泥浆泵日夜不停地抽水, 保证 围堰段场地不积水。 交底提要: 3、清理

围堰水抽干后,淤泥、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并转运至卸土点临时堆放,清除的淤泥直接用贮罐车等及时运到附近的淤泥专用受纳场,渣土(含 垃圾、石块)禾I」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沟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 点。每一分段的沟底清理后,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 段的施工。 4、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 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四、雨季施工措施 1、因受施工环境影响,特制定雨季防汛围:施工区域、周边居民居住区、与 之有关的社会道路及周边单位。 2、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设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 中、短期的天气情况和天气变化,以指导施工。 3、施工进入汛期前,对全线施工现场地形地势进行勘测,调查现场排水设施, 制定汛期 排水措施。 4、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清理,达到防汛要求。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沟槽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沟槽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严格遵守本项目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合管理人员管理,不得违章作业。2.不得随意带人进入施工现场,不得在施工现场开玩笑,打闹等不良行为。3.格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5.作业中要集中思想、注意操作,不做与本工种无关的事。 1.应掌握现场地形、地貌、建筑物及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情况。 (1)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 (2)气象资料; (3)工程用地、交通运输及排水条件; (4)施工供水、供电条件; (5)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供应条件; (6)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航运资料。 2.局部水位较高地区需采用排水沟加窝子的方法进行降水,地下水降至槽底0.5米以下时方可进行管道铺设等其他工序。 3.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 4.沟槽两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不得掩埋测量标志及消火栓、雨水口等各种公用设施,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5.当开挖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6.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规定;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 mm ~-200mm。 7、机械开挖时应注意随时观察,不要偏离管线。 8、沟槽内作业人员(测量、清槽底、打夯等)应时刻注意两侧沟壁,发现有塌方倾向时立即撤离,并上报项目部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6、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7、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4、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底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超出距槽底50㎝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拒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5、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米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米。在柱基

基坑清淤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基坑清淤安全技术交底(最新 版)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07

基坑清淤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交底内容: 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并认真按照本交底内容和各工种的施工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一、水枪操作人员安全规程: 1、进行清洗作业前应搭设好跳板,确保跳板稳固后,水枪手方能站在跳板上进行冲洗作业; 2、施工人员在进行清洗作业之前首先应检查水泵、软管和水枪的情况是否完好,确保无泄露后,再进行清洗作业; 3、水枪开启时缠绕的软管附近不能站人,以防止软管瞬间充压翻腾造成安全事故; 4、水枪使用时不可对人射击,水枪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

防护鞋、安全帽等防护用品,水枪移动及转向时确保近距离无人; 5、水枪在进行远距离移动时,应先将水泵停止后再移动,之后再启动水泵。多人进行清洗作业近距离移动水枪时,枪的前端不能对准人; 6、清洗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切断水泵电源。 二、用电安全规程: 1、整个清除淤泥过程中必须设有专人在现场管理指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配电箱必须保证接地、漏保等重要装置良好; 2、相关的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3、水泵移位时,必须设专人执行,调整电缆(操作者必须穿绝缘鞋绝缘手套)严禁电缆浸水。 4、需要移动潜水泵时,不准利用电缆替代绳索提升潜水泵。 三、成品保护: 1、筏基上有三个集水坑,施工时人员及设备应避开集水坑进行施工,防止人员及设备陷入集水坑内,造成安全事故;

排水管道安全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给排水工程 施工班组 交底提要引测水准点 交底内容 1.测量打桩要注意周围行人的安全,不得对面使锤。钢钎和其他工具不得 随意抛弃。 2.测量人员在高压线附近工作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遇雷雨时不 得在高压线、大树下停留。 3.在陡坡及危险地段测量时应系好安全带,脚穿软底轻便鞋。 4.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忙的道路上测量时,必须有专人警戒,防止交通 事故。 交底日期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给排水工程施工班组 交底提要测量防线 交底内容 给排水管沟开挖施工前,应进行各项施工准备:人员调动到位,施工工具准备齐全,测量技术人员到位。 技术准备:施工放线所需的工具,技术材料,图纸,准备齐全;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机械及相关工具准备充分;施工人员陆续进场。 1、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区安全情况,排除事故隐患。 2、管沟采用机械与人工开挖,管沟开挖前,有技术人员按图纸规定要求定位放线。 3、.测量打桩要注意周围行人的安全,不得对面使锤。钢钎和其他工具不得随意抛弃。 4、测量人员在高压线附近工作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遇雷雨时不得在高压线、大树下停留。 5、在陡坡及危险地段测量时应系好安全带,脚穿软底轻便鞋。 6、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忙的道路上测量时,必须有专人警戒,防止交通事故。 交底日期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给排水工程施工班组 交底提要沟槽开挖 交底内容 在测量人员的标高控制下进行先采用开挖。开挖沟槽要求位置准确,深度符和规定要求,槽底平坦,坡度适宜。沟槽开挖完毕,确定检查井、污水井位置。 1、施工现场的井、洞、坑、池等危险位置必须有防护栏杆或防护篦等防护设施和醒目的警示标志。 2、人工挖土前,应详细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完好,对活动、开裂、断把的工具必须及时地修理和加固,防止在施工中脱落伤人。 3、土方开挖必须由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法。开挖土方的操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2米,纵向间距不小于3米。 4、上下沟槽(坑)必须设置坚固立梯,梯子不得有缺层或垫高使用,上端要扎牢,下端有防滑措施。严禁攀登支撑、支架或乘吊运机械设备上下沟槽。 5、在靠近建筑物、设备基础、电杆及各种脚手架附近挖土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6、进行沟槽作业施工时,上方人员不得向沟槽内乱扔砖石碎块或与沟槽内的人员嬉闹。 7、沟槽开挖是严禁扰动草地土壤,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 8、槽底不得水泡受冻,沟槽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交底日期

河道截污清淤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编号:001 工程名称小潢河北岸截污工程分部名称三孔五孔清淤单元名称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人交底人职务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1、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 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1.2、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3、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构。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 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 1.4、合理布置现场河道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合理围堰导流。 1.5、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 1.6、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1.7、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 1.8、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2、技术准备 2.1、制定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编制人员、材料、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2.2、配合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制定出先进施工技术方案。 二、施工工艺 填筑围堰抽水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进入下一分段施工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河道疏浚工程

工程名称小潢河北岸截污工程分部名称河道清淤 分项名称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人交底人职务 交底内容: 三、施工方法 1、河道导流围堰 1.1、施工方法: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300米左右,围堰采用槽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0.5~1.0米。 根据施工时河道水流量配备足够的污水泵和泥浆泵日夜不停地抽水,保证围堰段内场地不积水。 3、清理 围堰内水抽干后,淤泥、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并转运至卸土点临时堆放,清除的淤泥直接用贮罐车等及时运到附近的淤泥专用受纳场,渣土(含垃圾、石块)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点。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后,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4、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2021版清淤换填安全技术交底

2021版清淤换填安全技术交底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18

2021版清淤换填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清淤时应先在路基两侧临时筑堰,抽干积水,再挖除塘底淤泥软土至原状土。 2、淤泥软土清除完毕后,进行砂砾垫层(厚30cm)的施工,接着铺设土工隔栅,随后用30cm道渣和30cm素土间隔分层压实回填至地表面。 3、砂砾材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通过5mm筛孔的粒料应小于35%,粒径小于0.5的粒料应不大于12%,不均匀系数应小于10%。 4、砂砾垫层的施工采用机械压实碾压,将符合要求的砂砾材料经拌和均匀后摊铺在清理好的基底上。砂砾分层摊铺,逐层压实,完工后的砂砾垫层表面不能出现坑洼不平。 5、土工格栅纵横向拉伸屈服力不小于20KN/M,规格型号为

TGSG20—20。 6、土工格栅应沿开挖边坡铺至原清表地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反包2m,纵向外翻2m。土工格栅纵向与道路横向一致,两幅间搭接采用塑料带绑扎,绑扎间距25cm,两幅间搭接宽度大于20cm,并在铺设的土工格栅上每隔2m用U型钉固定于地面。 7、铺设完毕的土工格栅应及时回填覆盖防止日晒老化。施工中禁止施工车辆在土工隔栅上行使,随时检查土工隔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视程度或更换,或修补。修补范围超过裂口至少30cm。 8、铺设完土工格栅之后,应按照素土——道渣——素土——道渣的顺序依次往上回填。 9、道渣碎石料应有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小于100mm,通过75mm 筛孔的粒料大于90%,小于5mm的细料占20%~40%,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5%。 10、分层回填时要控制填料的施工含水量范围,如填料含水量偏低,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并待渗透均匀后回填;如含水量偏高,则

水塘清淤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界定土质,了解清淤深度,明确施工范围,污水泥 浆泵( NL76A-9 ),发电机,人员进场,组装施工设备 2.施工工序:围堰f排水f清淤f分层回填f分层碾压f回填至 塘埂设计标高. 3.围堰施工: 用素土在离路基坡脚2 米处填筑带围堰,围堰高度H大于等于2m时,顶宽度为1.5米,H小于2m,顶宽度为1m,填 筑高度与塘埂平,浸水坡为1/1.5, 非浸水坡为1/1. 4.沟塘排水:先用潜水泵把沟塘里的水抽干,通过临时排水沟排入站场路基以外. 5.清淤采用泥浆泵水力冲挖的方法清除沟塘淤泥,利用水力冲挖 机组形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淤泥,用污水泥浆泵( NL76A-9 )便能 将淤泥与塘水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起,通过泥水泵上的管道输送至淤泥收集区.在清理时严格控制施工,清淤到硬质原状土, 不得出现残留淤泥层. 6.沟塘回填时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由最低处起填.填筑每层压实度厚度控制在30cm 以内.上料完成后,用推土机进行摊平. 先用压路机预压一遍,以提高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然后用平地机 平整后再碾压,以防止高低不平影响碾压效果.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 以内. 7.碾压时,采用12t 以上的振动压路机从低到高,从边到中,碾

压时 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30cm, 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度宽度不 小于1m,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 碾压遍数根据压实度要求,分层厚度,回填土的土质含水量,碾压机械等情况来确定, 一般为6 遍为宜.每层压实面要有排水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 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凹凸等现象.填筑顶面高度控制在高出沟塘 埂原地面以上50cm 左右,具体顶部标高由现场技术员测量后进 行交底. 8.碾压时施工人员随时观察碾压情况,若在碾压过程中局部出现”弹簧”现象,停止碾压,把”弹簧”现象处理后再重新碾压.作业队在一层碾压完成后,经现场技术员检验合格,质检人员报监理检验 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层施工。 9.为确保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填土含水量及压实度,始终保持在最佳含水量-3%~+2% 范围下碾压(严禁雨天施工),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测,确保填筑层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压实 过程中的检测方法和频率按<<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10.施工环保:不得随意堆放淤泥,弃土,如清淤量较大时,可临时存 放一固定场所,过后需及时进行清理. 11.施工安全:特别注意行车交通,机械车辆安全,人员及机械证件必须齐全,确保文明有序施工.

清淤换填安全技术交底

清淤换填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清淤时应先在路基两侧临时筑堰,抽干积水,再挖除塘底淤泥软土至原状土。 2、淤泥软土清除完毕后,进行砂砾垫层(厚30cm)的施工,接着铺设土工隔栅,随后用30cm道渣和30cm素土间隔分层压实回填至地表面。 3、砂砾材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通过5 mm筛孔的粒料应小于35%,粒径小于0.5的粒料应不大于12%,不均匀系数应小于10%。 4、砂砾垫层的施工采用机械压实碾压,将符合要求的砂砾材料经拌和均匀后摊铺在清理好的基底上。砂砾分层摊铺,逐层压实,完工后的砂砾垫层表面不能出现坑洼不平。 5、土工格栅纵横向拉伸屈服力不小于20KN/M,规格型号为TGSG20—20。 6、土工格栅应沿开挖边坡铺至原清表地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反包2m,纵向外翻2m。土工格栅纵向与道路横向一致,两幅间搭接采用塑料带绑扎,绑扎间距25cm,两幅间搭接宽度大于20cm,并在铺设的土工格栅上每隔2m用U型钉固定于地面。 7、铺设完毕的土工格栅应及时回填覆盖防止日晒老化。施工中禁止施工车辆在土工隔栅上行使,随时检查土工隔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视程度或更换,或修补。修补范围超过裂口至少30cm。 8、铺设完土工格栅之后,应按照素土——道渣——素土——道渣的顺序依次往上回填。 9、道渣碎石料应有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小于100mm,通过75mm筛孔的粒料大于90%,小于5mm的细料占20%~40%,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5%。 10、分层回填时要控制填料的施工含水量范围,如填料含水量偏低,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并待渗透均匀后回填;如含水量偏高,则可采用翻松、晾晒等措施,待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再回填碾压。 11、碾压施工时,根据压实机械的压实能量控制碾压土的最佳含水量,选择适当的碾压分层厚度和碾压的遍数。分层回填碾压的每层铺填厚度和压实遍数可按下面原则:每层摊铺厚度控制在200~300mm,每层压实6~8遍。 12、碾压时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碾压开始时宜用慢速,随着土层的逐步密实,速度逐步提高。不同机械碾压设备的速度应控制在下述范围内:静碾为2~4km/h;振动碾为3~4 km/h。 13、碾压时如采用振动压路机,则第一遍应静压,然后由弱振至强振。 14、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后才铺填上层土或道渣。 15、每层施工质量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合格者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最新整理水塘清淤技术交底

最新整理水塘清淤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界定土质,了解清淤深度,明确施工范围,污水泥浆泵(NL76A-9),发电机,人员进场,组装施工设备. 2.施工工序 :围堰→排水→清淤→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回填至塘埂设计标高. 3.围堰施工: 用素土在离路基坡脚2米处填筑带围堰,围堰高度H大于等于2m时,顶宽度为1.5米,H小于2m,顶宽度为1m, 填筑高度与塘埂平,浸水坡为1/1.5,非浸水坡为1/1. 4.沟塘排水:先用潜水泵把沟塘里的水抽干,通过临时排水沟排入站场路基以外. 5.清淤采用泥浆泵水力冲挖的方法清除沟塘淤泥,利用水力冲挖机组形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淤泥,用污水泥浆泵(NL76A-9)便能将淤泥与塘水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抽起,通过泥水泵上的管道输送至淤泥收集区.在清理时严格控制施工,清淤到硬质原状土,不得出现残留淤泥层. 6.沟塘回填时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 最低处起填.填筑每层压实度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上料完成后,用推土机进行摊平.先用压路机预压一遍,以提高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然后用平地机平整后再碾压,以防止高低不平影响碾压效果.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 7.碾压时,采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从低到高,从边到中,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30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度宽度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碾压遍数根据压实度要求,分层厚度,回填土的土质含水量,碾压机械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为6遍为宜.每层压实面要有排水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凹凸等现象.填筑顶面高度控制在高出沟塘埂原地面以上50cm左右,具体顶部标高现场技术员测量后进行交底. 8.碾压时施工人员随时观察碾压情况,若在碾压过程中局部出现”弹簧”现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1、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 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1.2、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 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3、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 构。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 1.4、合理布置现场河道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合理围堰导流。 1.5、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 1.6、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1.7、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 1.8、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2、技术准备 2.1、制定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编制人员、材料、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 2.2、配合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制定出先进施工技术方案。 二、施工工艺 填筑围堰抽水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转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 进入下一分段施工 三、施工方法 1、河道导流围堰

1.1、施工方法: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50~100米左右,围堰采用槽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 0.5~1.0米。 1.2、施工程序及顺序: 2、抽水 根据施工时河道水流量配备足够的污水泵和泥浆泵日夜不停地抽水,保证围堰段内场地不积水。 3、清理 围堰内水抽干后,淤泥、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并转运至卸土点临时堆放,清除的淤泥直接用贮罐车等及时运到附近的淤泥专用受纳场,渣土(含垃圾、石块)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点。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后,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4、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 四、雨季施工措施 1、因受施工环境影响,特制定雨季防汛范围:施工区域、周边居民居住区、与之有关的社会道路及周边单位。 2、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设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中、短期的天气情况和天气变化,以指导施工。

河道清淤技术交底记录

河道疏浚工程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号:001 工程名称宿州市环城河综合治理工 程 分部名 称 河道清淤 单元名称河道清淤 交底日 期 2015年 03月 09日 交底人交底人 职务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1、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 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1.2、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 物、文物古迹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1.3、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 植物及结构。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 弃。 1.4、合理布置现场河道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合理围堰导流。 1.5、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 1.6、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1.7、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 1.8、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2、技术准备 2.1、制定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编制人员、材料、机械设 备需用量计划。 2.2、配合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制定出先进 施工技术方案。 二、施工工艺 填筑围堰 抽水 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 转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 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 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 进入下一分段施工 (转下页)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河道疏浚工程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号:001 工程名称宿州市环城河综合治理工 程 分部名 称 河道清淤 分项名称河道清淤 交底日 期 2015年 03月 09日 交底人交底人 职务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交底内容: (续上页) 三、施工方法 1、河道导流围堰 1.1、施工方法: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50~100米左右,围堰采用槽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

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大型土方和开挖较深的基坑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研究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状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等,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严禁盲目施工。 2.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备等,应事先做好检查和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开辟适当的工作面,以利安全 施工。 3.基坑开挖后应及时修筑基础,不得长期暴露。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必须事先清除基坑中不符合回填要求的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并且分层夯实。 4.在饱和黏性土、粉土的施工现场不得边打桩边开挖基坑,应待桩全部打完并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开挖,以免影响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应防止开挖基坑可能引起的基坑内外的桩产生过大位移、倾斜或断裂。 5.土方开挖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对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检查和鉴定,对可能受开挖和降水影响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监测其沉降和位移、开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处理。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否则应分析后施工的深坑对先施工的浅坑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6.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如因土石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在陡峻山坡脚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妥善处理后,才能施工。 7.基坑开挖工程应验算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注意由于土体内应力场变化和淤泥土的 塑性流动而导致周围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使基坑邻近建筑物等产生相应的位移和下沉。验算时应考虑地面堆载、地表积水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支护,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 8.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各种障碍物,如建筑物、道路、沟渠、管线、防空洞、 旧基础、坟墓、树木等,凡影响施工的均应拆除、清理或迁移,并在施工前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9.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土壁及其支撑上下。 10.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文物、古迹遗址或化石等,应立即保护现场和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11.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12.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 13.基坑开挖深度超过9m (或地下室超过二层),或深度虽未超过9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施工方案必须由单位总工程师审定,报企业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查。 14.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工作;多台机械开挖, 挖土机间距大于10m ;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15.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铺填超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红灯警示。 16.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 17.人工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保持2?3m,并应自上而下挖掘,严禁采用掏洞的挖 掘操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